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浪动物的处境

流浪动物的处境

流浪动物的处境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合肥;流浪猫狗;本底调查;生境类型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居民饲养宠物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然而许多城市不断地出现宠物抛弃潮[1],加上城市流浪动物体系的不健全所造成的社会流浪动物消化能力弱等原因,流浪动物数量急剧增长[2,3],带来了一系列生物伦理学、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合肥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受城市流浪动物的困扰也逐渐增强,但是流浪动物本底资料仍十分匮乏[4,5]。为此,在安徽省动物学会、合肥市犬业协会小动物关怀中心的倡议下,安徽省动物学会学生分会、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安徽大学动物保护协会于2008年7月和2009年7月连续两年进行了合肥市流浪动物的本底调查[6,7,8]。经过一个冬季和2010年合肥市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期间的城市流浪动物收捕之后,合肥市流浪动物的数量和生存现状是否有所改善?在安徽省动物学会、观鸟会和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支持下,安徽大学动物保护协会于2010年7月进行了合肥市第三次夏季流浪猫狗的生态调查。

1 区域概况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纬32°,东经117°)(图1),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 km2,建成区面积为224 km2。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合肥市可分为7种宏观生境(图2):大学城为代表的高校园区,占地共12万平方公里,高校众多如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人口数量多且稳定、食物来源多样化;合肥市火车站为代表的车站生境,包括两个火车站、五个汽车站及三个换乘中心,特点为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强;轴承厂石油库沿线的老式居民区街道生境,受城市现代化进程影响较小;琥珀山庄为代表的现代社区生境,居民养狗氛围浓厚、食量充足;杏花公园瑶海公园一线为代表的公园生境,人口流动性强、环境好;中心菜市场为代表的农贸市场生境,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食物来源充足;天鹅湖畔为代表的建筑工地生境,人口稀少,食量来源较少,生活及建筑垃圾为主要来源;南艳湖风景区为代表的郊区湖畔生境,人口密度小,几乎未收到城市化进程干扰。

2研究方法

本次本底调研前期,针对所有调查队员集中培训三天,内容包括对流浪猫狗的识别特征,流浪动物与家养宠物的区别方法,本底调查生态学方法和三种数据表格的使用方法。

14名调查队员分编成2个调查队,各调查队再分成 2个小组,每组中至少有一名具有2008年或者2009年流浪动物本底调查经验的领队,同步进行流浪猫狗的调查工作。借助博冠牌双筒望远镜,四个小组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样线法徒步调查,每侧视野范围50米,重点调查大学城、火车站、各大公园及逍遥津一线、轴承厂石油库一线老式居民区街道、芙蓉农贸市场、安居苑琥珀山庄、天鹅湖畔等各宏观生境代表的地点。若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只流浪狗,则由小组中两人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无干扰跟踪,记录其在半个小时之内的行为特征及受干扰行为特征,其他组员继续沿路线前进。

最后,将所得数据输入Microsoft Excel表格进行整理和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分析的结果有显著差异,则进行 Post Hoc多重比较检验。

3研究结果

3.1 流浪动物数量

2010年7月的合肥市区流浪动物本底调查共进行144h,每天出行调查时段为6:00~18:30,调查样线长度约504km(调查速度3.0 km/h)。两侧视野各约50m,调查总面积约50.40 km2。调查到合肥市流浪动物59只,密度1.1761只/ km2。其中流浪狗21只,密度0.4167只/ km2;流浪猫38只,密度0.7594只/ km2。流浪猫的密度高于流浪狗的密度。

相比于2008年7月合肥市流浪动物本底调查结果[2],流浪动物密度明显下降(见表1),流浪猫密度高于流浪狗。但由于流浪猫为夜行性动物,而调查是在白天进行,故流浪猫的实际密度应大于调查密度。

3.2 流浪动物的生境选择

将合肥市流浪猫狗的栖息地结合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划分成 7种宏生境类型,统计出各宏生境出现的流浪猫狗的数量(见图2)。流浪猫活动范围较活跃区域是大学园区和现代居民社区,其次是公园和老城区居民街道,活动范围最少的是建筑工地、郊区湖畔、火车站和菜场。大学校园食物来源丰富,环境较为稳定安逸,适合流浪猫的生活特性,数量占首位;现代居民社区有较多宠物爱好者是流浪猫食物来源的保证,一些宠物抛弃现象也造成了该生境流浪猫数量较高;居民区、学校和公园的植被长势较好,较多的墙角隙缝和花木草丛给流浪猫的栖息繁殖提供了隐蔽的窝址。从流浪猫微生境选择的数据可知,流浪猫主要在垃圾堆中捡食为生,且选择在灌丛花坛和墙角旮旯等遮蔽度较大的微生境栖息。流浪狗觅食及生存环境也主要为居民社区和街道,然而由于学生对于流浪狗的畏惧心理,数量相对少于流浪猫;菜市场人员驱赶造成流浪狗很少活动于此类公共场所;公园环境卫生管理较好,垃圾分类放置于垃圾桶里,流浪狗较难得到食物,数量很少;建筑工地、郊区湖畔等地食物来源不足,因此分布很少。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流浪动物现行状态分析

为了向有关部门和组织日后解决城市流浪动物问题时提供翔实且多元化的调查数据和信息,2010年夏季的合肥流浪猫调查在统计流浪动物数量的同时,也会关注并记录流浪动物的行为状态及规律,现做汇总分析如下:(1)流浪动物多喜欢在城市人工灌木丛里、垃圾区域等地方活动以获得食物及避开强烈日照及人为驱赶,说明流浪猫狗主要受胁因素为食物、饮水和安全;(2)流浪动物在被发现时,多数全身较脏有污浊,皮肤及毛发多患有疾病;(3)只在高校园区发现了流浪猫和流浪狗的幼仔,其他生境均为发现流浪猫的幼仔;所发现的流浪动物均已成年,体型中等;流浪猫野外繁殖率极高,但由于起活动范围较小且多为夜行性,所以很难看到;流浪狗的繁殖活动相对较低,幼仔存活率更低;(4)调查中所发现的流浪猫狗并非都为“土狗”,也有一些狗属于名犬,但都有些身体表征残疾或精神异常表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只“日本尖嘴”右后腿残疾,一只“金毛犬”患有严重的皮肤病,一只“西伯利亚哈士奇”单眼损毁。通过这些表征现象可以推断这些名犬是由于受伤或残疾遭到主人丢弃。

4.2合肥市三年流浪动物密度走势分析

4.2.1流浪动物的密度变化

2008年到2009年合肥市流浪猫狗密度明显降低,流浪猫更为明显,从0.8587只/ km2降到了0.2679只/ km2;从2009年到2010的夏季,合肥市流浪动物的总体密度有所回升,其中流浪狗的密度超过了2008年,总体密度也回升至1.1761只/ km2 。

4.2.2流浪动物的密度变化原因分析

1)2009年流浪动物的总体密度比2008年低。2009年,合肥市为响应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工程建设,流浪动物重点生境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流浪动物的生存。4月中部博览会在合肥举行,为了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合肥野生动物园为城市流浪猫、流浪狗紧急筹建了专门的“收容所”收容管理,这极大地减少了合肥市流浪动物的数量。2009年至2010年合肥市除了火车站改造之外没有其他施工拆迁的现象,总体情况较稳定,生境类型无太多变化,为流浪动物的繁衍生存提供了机会,故密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08年。

2)2009年流浪狗密度比流浪猫密度大的原因:流浪狗受人类的影响较大,对于流浪狗的捕杀每年都有进行。而流浪猫体型较小,活动轻便迅捷容易隐蔽,受人类生活影响较小,因此遭抛弃的流浪猫的死亡率低于流浪狗的,因此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流浪狗的密度小于流浪猫的。另外此次调查的时间段都集中在白天,而猫主要在夜间活动,故今年调查所得流浪猫数量比流浪狗要低得多,但是从2008年白天与夜晚间的猫狗对比中我们仍可以发现流浪猫的数量与2008年白天发现的密度0.40只/2是持平并有所下降的。故从2009年的调查数据来说,合肥市流浪猫的密度仍是大于流浪狗的。

3)2010年流浪动物的密度相对于2009年增加的原因:这是我们第三次进行调查,在路线和调查区域上有了明显侧重,所得的数据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是有所增加的,这在今年是已预见的。在2009年对特殊地域的对比中,如火车站附近的新蚌埠路与物流大道交汇处附近前年发现流浪动物4只,今年2只;合肥老火车2008年发现流浪动物群体,2009年由于修路的主要原因,未曾发现,可以看出流浪狗的数量在数据的调查结果上是比2008年多,同时要理性的看出基于上述原因,流浪狗的密度在2008年密集区域是呈下降趋势的,2010流浪动物数据是建立在前两年调查总结后的基础上,数据更加能反映出合肥市流浪动物在高频出现区域的分布状况。

致谢

感谢合肥市犬业协会小动物关怀中心、安徽省动物学会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团委提供的经费支持和技术指导。感谢安徽大学宋秋婉、董宇、蒋莹、李丹丹、王凯晨、汪苏成、崔星、王齐、晏绍飞、顾成波、胡逸灵、任硕、王金刚、谢长辉、张晶、汤玉洲、李婷婷、吕文晓、李明月、刘艳、陈月、李振、刘伟烨、王超然、朱园园、张深彩、谢然、马晗、陈巍巍、徐龙、梁爽、张冰雪、余玲玲、张萍、章臻、曹玉言、金建、郭宇、李龙杰、刘源涛、郭璐、等同学在此次调研和动物保护工作中的努力付出和支持!

5 参考文献

[1]蒋志刚,郭晓辉.北京市区流浪猫密度的初步抽样调查[J].野生动物杂志.2007,28(1):3-6.

[2]Fitzgerald B M,Karl B J.Home range of feral house cats(felis catusl.)in forest of Orongorongo Valley,Wellington,New Zealand.New Zealand Journal of ecology,1986,9:71-81.

[3]Page R J C,Ross J,Bannet D H.A study of the home ranges,movements and behaviour of the feral cat population at Avonmouth Docks.Wildlife Reasearch,1992,19(3):263-277.

[4] 李凌.合肥新闻网 2009,2.合肥召开09年重大项目调度会计划投资近200亿.ah.省略/hfnews/2009-02/26/content_15799941.htm

[5] 陈媛媛,叶琳玲.中安在线-合肥晚报 2009,4. 合肥野生动物园流浪猫狗收容所开门

ah.省略/system/2009/04/20/002244452.shtml.

[6] 侯银续 ,张保卫,杨广岚 ,周立志.合肥市夏季流浪猫狗的初步调查.野生动物杂志.2009,30(1):9-13.

[7]侯银续,张保卫,周立志,李进华.合肥市夏季流浪猫流浪狗行为时间分配的初步研究.野生动物杂志.2009,30(2):88-92.

[8] 侯银续,张保卫,张坡,池鹏.合肥市流浪动物活动规律的初步调查.野生动物杂志.2009,30(6):321-325.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营港;水动力变化;影响;岸滩地貌变化

基金项目: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51045200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09EM008)。

东营港地处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山东半岛与京津塘地区交通通道的中心控制点,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北50公里处,北距天津港90海里,东距龙口港72海里,距大连港122海里,与河北曹妃甸、秦皇岛港隔海相望。

1东营港概况

东营港海域等深线密集,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良址。东营市海岸线全长412.67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9。沿岸海底较为平坦,浅海底质泥质粉砂占77.8%,沙质粉砂占22.2%。东营港是渤海南部一个综合性港口,地处黄河入海口之北,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海域的主要特点是风急、浅滩广、避风条件差,受季风影响大。辖区岸线受黄河常年冲刷的原因水深变化很大,修建好的五万吨油泊位由管线直接连接岸罐,卸货速度明显提高。

2港口影响水动力变化

2.1气象分析

气温:现代黄河三角洲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中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为26.6℃;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为-4.1℃。

降水:三角洲位于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90.9mm,一年中降水量最多出现在7月份,为227mm;降水量最少出现在1月份,为1.7mm,全年降水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季节降水明显较少。

风况:从全年来看,黄河三角洲夏季盛行东南风,来自海洋上的东南季风带来水汽,温暖湿润;冬季盛行东北风,寒冷干燥。而东营港海域地处渤海内部,黄海大浪不易传入。海浪以当地风生浪为主,根据东营港气象站资料统计,常风向为S向,次常风向为ENE向;强风向为NE向,次强风向为ENE向。海浪与风向基本一致,常浪向为NE向,频率10.3%,次常浪向为SE向,频率为8%;强浪向为NE向,最大波高为5.2米[1]。

2.2水文

潮汐: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大部分属于不规则半日潮,神仙沟口附近则表现为不规则日潮或规则日潮。不正规半日潮存在着潮汐不等现象,无潮点以西表现在低潮,即低低潮和高低潮差别大, 而高高潮和低高潮差别小;无潮点以南表现在高潮,即高高潮和低高潮差别大,而低低潮和高高潮差别小[2]。东营港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分岸段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现的高低潮差一般为0.2~2米,大潮多发生于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过5米。易发生风暴潮灾,近百年来发生潮位高于3.5米的风暴潮灾7次。

潮流: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潮流性质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现象,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在滨海区,流速最大的是神仙沟口和现黄河口附近,流速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其中,在清水沟老黄河口附近流速高值区,其流速大小及范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季黄河径流小时,流速高值区范围小,流速也小;夏季径流大时,流速高值区范围较春季大,流速也明显增大,其实测的中心最大流速为180m/s。神仙沟口附近的流速高值区所处的部位水深较大,高流速区中心位于无潮点附近,流速高值区范围大,受季节影响小,流速高值中心的实测最大流速为120m/s。东营港附近海区潮流为不正规半日潮流,流向基本与岸线平行,即西北偏北落潮--东南偏南涨潮方向。潮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主港(天津)高潮前5-6小时处于涨潮转流阶段,流速很弱,高潮前1-5小时,全区为落流2-4小时落流最大。

2.3风暴潮

黄河三角洲沿岸是风暴潮易发地区,风暴潮在三角洲沿岸造成特大增水及大浪,对农田、盐田、油田及渔业生产产生巨大灾害。风暴潮多发生时间是在春季及秋末,发生之前会连续几天刮强劲的东南风,同时会伴有小幅的涨潮现象。风暴潮会侵袭三角洲沿岸及莱州湾地区,侵蚀范围可达15一30km,风暴潮引起的高潮位可比一般潮位高出2一3m,并伴随巨大海浪[3]。风暴潮对东营港附近岸滩地貌的冲淤变化也会产生影响。

3.水沙变化特征

海岸水域泥沙的分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潮汐、波浪等,因而出现很强的时空变异性。河流悬疑质泥沙通过对流、紊流混掺和重力沉降作用可被输送到其他水体中[4]。

东营港濒临渤海西南海岸,位于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东北部,该海域海岸为典型的粉沙质海岸。近年来,由于受到海洋动力、海平面相对升降、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植被情况、人类活动等原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的入海流量和输沙量发生急剧的变化。黄河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渤海又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域之一,故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淤进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从1947年黄河归故至今的50多年中,河口流路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变迁,其中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并行9.2年,而后神仙沟流路行水10.5年,钓口河流路行水12.5年,清水沟流路至1996年行水20年,1996年清水沟流路在河口清8实施人工改汊,至今一直稳定。

据利津站水沙特性统计,得出各流路的水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以来沙最为明显,清水沟流路汛期水沙量集中的程度有所提高。同时有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利津站每年断流不超过20d;20世纪80年代,断流不超过32d;进入90年代,河口断流频次增加,断流时段延长,断流河段上延明显,最严重的是1997年断流天数达226天。泥沙入海量明显下降,从而使入海口淤进变慢,某些海岸段侵蚀明显加剧。黄河三角洲包括强淤进、弱淤进、强蚀退、弱蚀退、相对稳定及稳定多种海岸状态类型。东营港岸段为强蚀退海岸。

4东营港海域沉积物反映水动力的变化

岸滩沉积物是海岸的物质基础,在海岸侵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各种水动力作用下,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物组成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沉积物粒度分析可以对不同的沉积环境进行识别,进而可以反演各种水动力条件的时空变化和泥沙运移规律。

沉积物粒度是描述沉积环境的重要参数之一[5,6]。东营港附近岸滩为黄河三角洲岸滩的一部分,是黄河的泥沙沉积而成的岸滩。黄河三角洲滨海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质泥、粉砂和黏土,共6种,其分布趋势是从近岸向离岸由粗变细。东营港附近岸滩的泥沙主要是粉砂。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受水动力条件、地貌类型及物质来源等的控制[7]。其邻近海域受径流、潮流和波浪等动力作用的影响,加上复杂多变的地形,决定了其表层沉积物的组成、粒度变化也较为复杂[8]。

图1 东营港海域沉积物平均粒径分布图

图1是东营港海域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平面分布图,根据此图,可以看出沉积物粒径变化呈平行于岸线的条带状分布,由岸向海,呈现出沿岸粗、近岸细、远岸粗和外海细的“粗―细―粗―细”的分布规律,在总体上表现为向海变细的趋势。反映出该区域水动力从近岸到深海,水动力逐渐变弱;受东营港引桥桥墩的作用,动力的作用从近岸到深海区,表现出“强―弱―强―弱”的变化规律。

5 岸滩地貌变化

东营港海区地貌单元为黄河冲积与滨海相沉积交互区域,属海底平原,地形平缓。东营港海区是粉细砂底质,在浪、流、潮等海洋动力的不断影响下, 多年来海底地形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并且地形起伏较为平坦。由于港口、航道工程的建设,人为地改变了原来的海区海洋动力平衡, 势必会在局部地区造成冲刷或淤积[9-10] ,尤其是航道挖泥回淤严重。在工程的上游,岸滩沉积物的粒度较粗,证明了该处处于冲刷状态;而在工程的下游,岸滩沉积物的粒度较细,也反映了该处处于淤积状态。

6 结论

(1)东营港对附近岸滩水动力和岸滩地貌都有重大影响。

(2)东营港工程影响沿岸水动力环境:

气象方面:东营港附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不均匀,气温年较差较大,同时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水文方面: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附近海区潮流为不正规半日潮流,流向基本与岸线平行;东营港海域地处渤海内部,黄海大浪不易传入,海浪以当地风生浪为主。

风暴潮:东营港附近发生风暴潮灾,近百年来发生潮位高于3.5米的风暴潮灾7次。

(3)东营港岸滩的泥沙主要为粉沙,由岸向海,呈现出沿岸粗、近岸细、远岸粗和外海细的“粗―细―粗―细”的分布规律,在总体上表现为向海变细的趋势。反映出该区域水动力从近岸到深海,表现出“强―弱―强―弱”的变化规律。

(4)东营港工程的扩建使岸滩地貌发生改变:由于港口、航道工程的建设 ,人为地改变了原来的海区海洋动力平衡, 会在局部地区造成泥沙淤积,在工程的上游,岸滩沉积物的粒度较粗,证明了该处处于冲刷状态;而在工程的下游,岸滩沉积物的粒度较细,也反映了该处处于淤积状态。

参考文献

[1] 周永东,陈沈良,谷国传.东营港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及其运移趋势[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 29(3):31-32.

[2] 任韧希子,陈沈良.黄河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分区[J].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62-63.

[3] 何孝海.黄河三角洲动力沉积及冲淤演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4] 王兆印,程东升,刘成.人类活动对典型三角洲演变的影响[J].泥沙研究,2005,12(6):76-77.

[5] 陈沈良,杨世伦,吴瑞明.杭州湾北岸潮滩沉积物粒度的时间变化及其沉积动力学意义[J].海洋科学进展,2004,22(3):299-305.

[6] 戴志军,陈吉余,程和琴,等.南汇边滩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物输运趋势[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6):735-739.

[7] BROOKS G R,DOYLE L J,DAVIS R A,et al.Patterns and controls of surface sediment distribution:west-central Florida inner shelf[J].Marine Geology,2003,200:307-324.

[8] 董永发,丁文].长江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水动力的关系[M]//陈余吉,沈焕庭,恽才兴,等.长江河口动力过程和地貌演变.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4-322.

[9]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系.东营港油码头工程试挖槽及泥沙回淤观测分析报告[ R] .2007.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第3篇

[摘要]清洁生产(CP)通过改善整体企业环境、使管理层和工人之间有效沟通、改进产品设计、改进产品生产工艺、提高所有工人的技能等方面来关注流程和避免浪费,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尽量增加能源输入的生产力并尽量减少污染,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关键词]清洁生产;浪费;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64-03

1引言

“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创新、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开发技能、人力资源以及提高生产力来保持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这些企业也需要在完全尊重工作中的基本权利和国际劳工标准的基础上实施。”这是国际劳工组织给出的企业提高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自工业化以来,在传统的资源—生产/消费—污染排放的线性单向发展模式下,“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迅速提高,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消费品。但同时,大量投入于生产中的资源(包括能源)并未得以有效地利用,而是转化为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中继而成为污染物。这种对地球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它们互相关联,交互作用,其影响范围已从局地,发展为区域性,乃至形成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企业的各种浪费,包含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原材料资源、工艺流程复杂等众多可能产生浪费的环节使得企业的生产力提升受到阻碍。企业生产力不断的提升进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因为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清洁生产与生产力

21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CP)是一种减少环境污染并同时减少资源消耗的策略。遵循尽量减少输入(劳动力、材料、资金、能源等资源)并尽量增加产出(进行销售并为企业带来资金的最终产品)的目标,清洁生产主要关注流程和减少损失。清洁生产远远不限于技术上的修补,而是对非孤立的、不局限于某方面的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清洁生产着重于避免产生浪费以及对资源不必要的使用,将终端污染控制和处理作为最后手段。清洁生产可分为三大部分:①预防和最小化—避免产生浪费,确保资源高效利用;②回收利用—回收材料和废弃物重新利用;③清洁和高效能源—尽量增加能源输入的生产力并尽量减少污染。

清洁生产的对象主要是:能源的使用、水的使用、材料和化学品的使用、污染和废弃物。

22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企业生产力主要包括企业员工、设备和产品。员工是企业存活的第一要素,那么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员工需求开始,需求的变化决定了员工对企业忠诚度以及企业生命力的延展。环境、健康、安全、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企业浪费等职业性需求是员工最为关注的,那么清洁生产涵盖了以上员工职业需求,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与清洁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3清洁生产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是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长时间以来,人们认为增加生产力就是使劳动力工作速度更快或强度更高。但是,这种对劳动生产力的关注忽略了通过使用更好的机器、流程、技术、产品设计和工作实践来提高材料和资源生产力的重要机会。而且,只注重劳动生产力导致企业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消除干扰、阻碍工人产生附加值的事项上,这些事项包括:会造成伤害和疾病的不安全、不卫生的工作场所等。

通过更好地使用能源、材料、水、溶剂等提高生产力,现已成为从源头防止污染的有效工具。这一现代化途径依然旨在高效利用资源和增加产出,但注重的是让工作更智能而不是强度更高。这意味着管理者现在注重为员工工作增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增加工作量。借助此方法,提高生产力涉及:①改进整体企业环境;②使管理层和工人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③改进产品设计;④改进产品生产工艺;⑤提高所有工人的技能。

清洁生产旨在提高生产力,即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清洁生产注重提高资源和材料的生产力,帮助企业从输入中获得更多的价值。如果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消耗更少的材料、化学品和能源,利润就会增加。如果企业可以防止或有效控制浪费和污染,就能够让人力和物力集中到为客户增加价值的活动上。清洁生产还能创造健康、无化学危害、无污染危害的工作场所,从而对提高劳动生产力起到辅助作用。

3企业中的浪费

浪费一般指不会给客户增加价值的任何活动或输入。比如:生产过剩、不良品、存货、过度加工、运输、等待、搬运等环节。然而还有另外一种最大的浪费是环境废弃物的浪费,即指的是非必要或过度使用资源,或物质释放到空气、水或土壤中,从而对人的健康或环境造成损害。环境废弃物亦可直接影响生产流程、时间、质量和成本——这使得它们在本质上与清洁生产中的浪费和行动产生了内在联系。如果企业能在更少的环境影响下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可确立明显的竞争优势。

产生浪费的环节以及环境影响:①生产过剩(过量产品的生产消耗了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过剩产品可能变质或过期,只能被处理掉;有害材料可造成更多的排放和废品处理,并让工人处于危险环境等);②存货(需要更多包装存放在制品;存放的在制品变质或损坏造成浪费;替换损坏的在制品需要更多材料;需要更多能源对存放空间进行加热、制冷和照明);③运输和搬运(运输中消耗了更多能源;运输过程造成了排放;在制品搬运需要更多空间,增加了照明、加热、制冷需求和能耗;搬运过程中保护部件需要更多包装;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和溢出;危险物品的运输需要特殊的装运和包装以防止事故风险);④不良品(制造不良产品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问题部件需要进行回收和处理;需要更多空间进行返工和返修,加热、制冷和照明增加了能耗);⑤过度加工(单位生产消耗了更多的零件和原材料;非必要的加工增加了浪费、能耗和排放);⑥等待(潜在的材料变质或部件损坏造成浪费;生产停机过程中,加热、制冷和照明消耗的能源)。

4实施清洁生产的好处

41提高生产力和减少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环境废弃物通常是低效率生产的象征,同时也常常表示存在着节省成本和时间的机会。例如,某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和危险物品通常需要昂贵的辅助措施,如合规性管理和报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污染控制设备。这些措施不会给客户增加价值,它们只是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不必要的风险。如果化学品或材料在使用前过期或变质,企业一方面浪费了采购的资金,同时还需要花费资金进行相应废弃物的处理。同样,能源、水和材料的非必要或低效率使用也是直接成本,使利润降低。学习观察和消除隐藏的环境废弃物可以显著减少成本和提高生产力。

42被公认为对环境负责任的企业

在许多商业领域,客户(包括消费者和其他公司)都要求或优先考虑可证实自己对环境和社会非常负责、具有良好绩效的供应商。有些公司甚至要求供应商获得他们关于环境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认证。

能够以更少的环境影响提品和服务的公司,就有潜力赢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在许多市场竞争中,环境绩效良好的产品可以更加吸引新客户。例如,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还可能产生改进产品设计的思路,用于产品中可为客户节省能源或水,或减少客户受产品中有毒化学品的影响——从而增加了产品价值。

43成为负责任的雇主和理想的工作单位

清洁生产还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消除环境危害物可以减少员工受有毒物质的影响并建立更清洁、更安全的工作场所。当员工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相信这份工作可以为自己的社区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益处时,整个公司的士气就可以获得明显的积极影响。这可以为员工带来动力,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并吸引技能熟练的、富有积极性的员工队伍。

44改进您所在社区的生活质量

清洁生产还可以使企业改进当地社区的生活质量。废弃物和污染还会扰乱当地的生态系统,影响当地社区可能赖以生存的农业及渔业。此外,努力降低资源浪费和污染相关的成本,可以使企业和员工获得更多资金,促进当地的发展和兴旺。

5如何成功实施清洁生产

有些环境废弃物很容易看见。固体和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即是环境废弃物的视觉标识。某些化学品或材料造成的健康和环境风险较难观察到,不过它们可体现为工艺或产品中昂贵且不增加价值的方面。要求环境许可的工艺(如上漆、金属加工、有害废弃物管理过程)中通常都可以找到环境改善的机会。

51人是成功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

整个企业中都存在环境风险和废弃物。每个人的决定或行动都影响着生产、材料、能源、用水或废弃物的产生。为了减少、控制和消除清洁生产废弃物和风险并提高生产力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52标准操作程序(SOP)

亦称为精益生产中的标准工作程序,它是一组议定的工作或操作程序,用于建立最佳、最可靠的执行任务或操作的方法。标准操作程序的总体目标是在每个人的操作和工作中,使绩效最大化并使浪费最小化。其目的是提高任务执行的一致性以确保员工安全,并减少不良品、非必要加工和变化,最终提高生产力和减少成本。标准操作程序是让所有员工参与清洁生产的有力途径。

清洁生产的基本途径

53初步评估和衡量绩效

531进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或“浪费检查”,通常在精益实践中提及,是确定企业潜在环境废弃物和风险的最有效的技术,应该作为实施清洁生产最先采取的步骤之一。在现场检查中,管理层和工人视察现场的不同区域,记录所观察到的环境废弃物和风险,如蒸汽、水或燃油泄漏;长时间机器空载;化学品存放不当等。

除了记录低效率设备、污染流和潜在工人安全危害之外,现场检查人员还应该记录工人对现有操作条件和参数的看法。最熟悉某个设备或某些任务的人,对潜在风险、危害通常持有权威的观点,而这些对于进行现场检查的人来说可能不是显而易见。同样,工人对特定操作的熟练度 使其可就找出的问题提议一些创新的、考虑周到的解决方案。

现场检查是企业中收集资源浪费和风险初步评估的便利途径。但是,为了真正发挥效力,现场检查应多次进行,融入持续的改进循环之中。不断的现场检查将帮助确认行动实施的进度以及找出新的问题和机会;否则这些新的问题和机会可能被忽略。

532绘制生态绘图

生态绘图是一个简单实用的工具,可直观显示关注区域并可与现场检查结合使用。生态图可以针对整个企业或针对特定工作区进行绘制。为了确保生态图简单易懂,一般情况下会根据具体主题或工艺制作单独的生态图,包括:用水和废水排放、能源使用、固体废弃物的形成、气味、噪声、灰尘、工人安全与健康风险。

每张生态图应含有针对特定问题的相关所有事项。例如,用水和废水排放生态图必须精确指明各个位置,包括溢流、溢出、泄漏、过量用水等。各个区域应用颜色编码或不同符号明确显示出来,以区分应进行监测的区域和需要尽快处理问题的区域。

54实施清洁生产中的步骤

(1)通过实施清洁生产行动,可以了解如何控制机器和工艺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同时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

(2)评估当前状况并寻找机会减少或消除浪费和风险,而且使其清晰可见。

(3)分析问题/机会,确定和优选方案。

(4)开展有效和高效的实施,让公司所有层面参与。

(5)培养持续改进的能力。

企业通过清洁生产的不断改进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还可以提高活力,延长生命周期。为了周围环境的保护,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企业生产力的提升,在此呼吁企业的责任感,希望企业通过清洁生产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

6通过清洁生产企业生产力提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清洁生产工艺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生产过程中人们对清洁生产的追求往往是自发的和本能的。客观上讲,对清洁生产工艺的采纳和利用,对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符合清洁生产工艺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时,就会对清洁生产和提升生产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会对两者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光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2-138

[2]贾隋堂,王军清洁生产技术在制革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6):45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物福利、动物保护法、严禁虐待动物、普法 教育 及宣传

一、在《动物保护法》草案公布后,现阶段倍受人们关注的保护客体

今年九月,我国公布了《动物保护法草案》。人们对此草案的出台形成了两个派系,赞成及反对的声音来自全国各地。这两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看法及立场,即动物保护法是否应纳入我国 法律 体系以及人对动物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应受法律限制。这其中包含了对虐待宠物的惩罚和屠宰牲畜应采取人道手段以及如何来处理那些流浪猫狗等一序列问题的规定。

早在2008年,我国就动物保护法律建设性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国际性研讨会,这体现了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动物的保护及管理。加强动物保护的法治建设,既可以体现我国对动物保护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 经济 建设的同时兼顾精神文明建设。动物保护法的实施,可以提高我国国民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类和动物的和谐状态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其对整个社会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动物保护法在欧洲国家已有一两百年的 历史 了,他们这些国家在动物保护法律方面比我国先进,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也比亚洲国家的人们要强些。毕竟他们在这个法域里是比较成熟的,人们的意识也就 自然 而然形成了一般共识。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涉及到有关动物保护方面的只有:1、《刑法》,只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有明文的法律规定及违反此法的相关刑罚处罚【3】;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 发展 ,对一般动物的保护意识也开始在大众中逐渐得到认同并受到关注,动物保护法也因此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当我国《动物保护法草案》公布后,人们将受此法保护的客体大多数理解为狗狗猫猫,即家养宠物以及生活在居民环境周边的流浪猫狗这个范畴,同时《动物保护法》对此类动物所作出的篇幅也最多。这种现象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动物保护法要保护的一般是那些生活在我们人类生活周围的动物。根据就近原则,这些动物是人们在自己生活中可以接触得到的,并且经常受到人的行为影响的动物。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化、人性化地协调人的行为与这些动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只有处理好这些就近的动物之后才有可能关注别的领域里的动物。因此,《动物保护法》草案出台后,人们最关心及争执最激烈的也就是这些家养的宠物猫狗与流浪猫狗的问题。至于应以何种人道的方式宰杀那些被饲养在棚里的动物(即后期成为人类肉类食品的动物),人们现阶段不是很关注。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已被商业化了(即从这些动物的出生到死亡),确切地说它们是生产线上有生命的产品。因为不管是在国内国外,人们一般看不到它们的生命过程(即从开始的饲养棚到最终的宰杀场),所以即便宰杀过程很残忍,人们对此也感触不深。例如法国鹅肝残忍的制作过程【5】。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等待宰杀的那些动物它们其实也是有血有肉、有神经、知疼感喜的动物。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眼不见,心不烦。而关于对所有野生动物的保护则有赖于国家的相关法规及条例的健全(如禁止猎捕猎杀野生动物、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及违反者应受到何种处罚等)。 因此,现阶段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自然就是那些宠物猫狗方面的问题了。但流浪猫及流浪狗其实与人们所饲养宠物的特性相差并不大,所以它们同样能牵动那些关注动物福利人士的心,同时它们的存在也会令那些受到干扰的人们或是厌恶那些流浪动物的人们产生反感。当然,《动物保护法》实际需要调整的及涉及保护的客体超出了这些人目前关注的范围,即涉及面更广,而不只是这些接近民生的动物【6】。

二.如何正确看待《动物保护法》超前说与滞后说

动物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关注动物的生存状况,保护它们免受不必要的痛苦和虐待,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文明。不仅欧美各国有动物保护的法律系统,我们的亚洲邻国以及香港特区和 台湾 地区也都有动物保护法。我国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其主旨纯属保护和更好地利用“资源”,与保护动物受到适当照顾、免受虐待与痛苦无关。所以自从《动物保护法》草案公布后,中国国内民众及国外人士对我国即将颁布此法道出了不同的心声。

(一)《动物保护法》在中国实施持超前说观点者的理由及论据:

我国有部分学者及部分民众认为,此《动物保护法》的颁布在我国现阶段不合时宜,脱离了中国国情。“动物被赋予权利,有其必备的历史条件:首先是中产阶级兴起,一些动物由役畜变为宠物,人与动物的情感联系加强了;其次是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使人权有了一定保障,然后始能惠及动物;第三是保护动物权利的社会共识,没有保护动物权利的社会共识,法律就不会得到普遍遵守。不具备这些经济社会条件,即使进行立法,最终也是纸上谈兵。选择一个国际场合公布立法建议稿,体现了法律专家的‘国际视野’,但有国际视野的法律专家可能忘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有8亿农民,而农民与动物关系复杂,其中既有人对动物的悲悯,也有人对动物的工具性、物质性利用。在城市,人的权利意识刚刚觉醒,人对动物的权利意识自然还很淡漠。保护动物权利,需要价值观念、法律制度作为前提,但真正的基础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对动物权利与福利的保护,是在人权得到保障、福利国家成为现实之后,人的权利和福利向动物世界的自然‘溢出’。中国刚刚解决人的温饱,人的就业、居住、卫生、出行乃至丧葬问题成堆,要同时承认和保护动物权利与福利,确实不切实际。 所谓法律,并非人的发明创造,它应该早就存在于社会风俗、习惯、道义中,立法只是对法律的‘发现’。如果城乡居民爱那些动物,在迫不得已时必须按照习惯处置那些动物,而法律专家弄出一部法律禁止那样做,那么很多国人就会一夜之间变成法律上的罪人。这样的立法,显然就不是对法律的发现,而是一种专家专断意志,是对西方制度的生搬硬套。这不是说,中国不应当立法保护动物,而是说,中国城乡之间、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都不宜出台法典式动物保护法,对人们要求过多过猛。可以针对动物实验、 工业 屠宰、动物园及演艺业等,先行出台行业性动物保护规范,有条件的可以专门立法。城市可以完善养犬法,可以将养犬法规拓展为保护宠物的法规。但所有的这些法律都一定要有可操作性【7】 ”。

(二)《动物保护法》持滞后说(即支持实施此法的学者)之所见:

动物福利法在西方国家已有一百年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动物福利作为道德问题在西方成为社会意识和广大公众关心的社会运动却不过三四十年的时间,而动物法作为一门学科更是近几十年才新兴的法律分支。所以动物法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今在中国,目前一个普遍存在的观点是动物法和动物权利在中国现阶段太超前,为时过早。“人们认为现在制定动物福利法不现实,即使制定了也无法实施。人们常常说,人的福利、人的法律及权利还顾不过来呢,哪能顾得上动物。然而,动物保护立法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实施,不仅在欧洲各国,而且在许多亚洲国家均有动物福利法,那么为什么在中国就为时过早、超前呢【8】”?常纪文教授主张中国在努力考虑和探讨制定动物保护法的同时,需要对动物的地位进行广泛的公众讨论和知识界的探讨,相信对动物福利理念的公众探讨和普及教育将有助于中国的立法,同时也将确保普通国人和知识界重新认识动物作为有感知生灵的地位并接受作为伦理道德关注的动物福利是21世纪中国社会进步的上一个台阶的新观点。“不管我们现在是否贫穷,不管人权得没得到保护,我们都要人道地对待动物,这也是人权保护的一种延伸【9】。”

(三)笔者本人对此所持的观点:

在此,笔者本人也非常赞同常纪文学者的观点。在欧洲传统的道德观是基督教的道德观,根据圣经创世纪的记载:动物和人类是上帝在不同阶段先后所创造出来的,都同是“上帝的造物【10】”,从这个信仰上来说,这两者的关系从“在上帝面前平等”演化成“生存权的平等”。在上帝面前,人和动物都是他创造的生物,人与动物在世界上均应有生存权。虽然人类强于动物,但强者应该保护弱者是人类文明进化高尚之处。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中,以天地人和为人类思想最高境界。印度名人甘地曾说过:“一个国家的伟大程度和道德进步的标准可以用她对动物的态度来衡量”。结合国外在此法领域的成熟发展以及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意思及对生命的重视,显然我国在现阶段出台《动物保护法》是比较滞后的。尽管我国经济整体水平还不谈不上发达,但出台一部《动物保护法》难道就会阻止或影响中国现在经济增长的步伐吗 ?在笔者看来,人道地对待动物与我国经济状况绝不是个难以化解的矛盾体。打个比比方来说,这就像我们对幼儿的教育一样,不因为他们不会说话也不会明白大人的话以及不识字和分不出人间是非而不给他们交流和受教育的机会,我们还是很乐意地尽一切可能让他们明白人们的语言及风俗习惯,让他们能在我们父母及社会现有的条件下快乐及健康成长,而不是等他们自己具备了这些自身条件才积极地配合他们。同理,我们不能一味强调中国经济不发达,所以不能在此法领域效仿西方发达经济国家超前颁布动物保护法。动物保护立法绝不意味着向西方盲目靠拢,这些理由都是说不过去的。任何法律的颁布实施到该法的稳定与成熟都是需要经过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动物相对我们人类而言是弱势群体,很多情况下它们的生与死掌握在我们人类的手中,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中国是时候该填补这个法律的空白领域了。万丈高楼平地起,众人拾柴火焰高,法律的完善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当人类的行为违反人类道德,仅依靠道德及社会舆论又无法制止这种行为的蔓延及恶意传播时,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让法律成为其最后一道阀门也是最难逾越的屏障。所以保护动物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体现,也是人类义无反顾的责任。

三、如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体现动物的法律地位才能更确实有效地保护动物的生存权

(一)动物的法律地位在一些国外法律体系中的体现:

在动物福利立法建设中,动物应该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而受到保护。《德国民法典》规定“动物不是物”【11】,这一定语没有全面的解释清楚,动物在人类的法律体系当中它到底是什么。又如《俄罗斯民法典》规定:“动物是物权的客体,并不意味着权利人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役使动物,而应该受到合理限制”和“在行使权利时,不允许以违背人道原则的态度残忍地对待动物。在动物受赔偿的问题上,要注重动物的生命价值,不能单纯地以动物市场的市场价值来界定赔偿标准【12】”。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是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即动物究竟是继续作为法律关系保护的客体加以保护,还是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来加以认定。因此动物能否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成为了法学讨论的焦点,学者观点大致有三种:1.是动物依然是法律关系的客体;2.动物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3.动物是类主体或是准主体。不难看出此三种观点是基于不同的思考方向而形成的。

(二)笔者本人对此所持的观点:

笔者则认为动物不可能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因为法律毕竟是人的法律,法律关系是由人类行为而形成的关系,即由人类相互行为所产生相应后果的各种法律状态。而动物怎么可以和人同为法律关系主体呢?动物的权利最终还是有赖于人的行为及意识得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动物只能属于被人类所保护的客体这一形式体现在法律当中。因此,动物成为法律保护客体的规定应该在不同的相关法律部门中有相应的明文规定,如《刑法》、《民法》、《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各地方政府单行条例等等法律法规,其内容应相互一致,不得相互抵触。也可以考虑是否将虐待动物行为列入我国刑法领域或单独进行立法,以此来规范及制止残忍虐待动物的行为,更有效地保障及保护动物的生存权。保障无辜的生命免受来自人类无理和非人道的侵害及剥夺。

因此,也只有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下,才能确实保护动物的生存权不受人类无谓的侵害及剥夺。在诸多国际社会动物保护法中,禁止虐杀动物已经成为最基本的底线规则,其理念是尊重动物的生命及保护动物的权利,并将保障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纳入到法律和司法制度中来,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使人类承担起保护动物的责任。“而我们之所以这样做(保护自然),最终是出于对人类全局的,长远的生存利益的终极关怀【13】。” 现在生物物种在逐渐消失,对整个生物金字塔即食物链来说都是一个阶梯式的毁灭,也就此可断言:“在世界上生物消失之日,即是我们人类的灭亡之时。” 毕竟动物为我们人类所作出的贡献及牺牲是无法用统计学里的数字来恒定及衡量的,从物质的供应到精神的供应…是无法估量的。 例如导盲犬对残疾人的帮助、警犬对国家警务工作及边防工作的贡献、看门犬对单位及家庭的财产安全起到的作用、宠物在带给人类的精神快乐的同时人们也被他们那忠诚及知足的特性所影响着从而优化及促进了我们人类性格的不足及缺陷…等等。

四、我国动物保护立法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及为何地方性《饲养宠物法规》难以见效?

我国的动物保护、管理立法体系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一部综合性的动物保护基本法,动物保护法制系统性不强,制度建设不周全,难以对所有的动物予以应有的保护;二是立法目的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了几千年的怜悯生命的道德传统,没有体现

五、依据本国国情,通过完善我国国内立法及借鉴国外经验来促进和协调动物和人的和谐相处

笔者拙见如下:

1. 加大司法力度,对于无谓虐杀动物者应一律追究行为人的 法律 责任。毕竟法律的颁布是为了实施以限制及禁止某种行为的发生而不是为了流于形式。

2. 启动群众监督制度,实行匿名举报电话及邮件,制定奖惩制度。发动群众的监管力度及积极性。

3. 明确动物保护法的职能机构及司法程序。

4. 结合各级地方政府的有关《饲养宠物法规》来限制及规范饲养人的饲养行为,使其饲养行为符合我国的相关政策。

5. 地方各级政府应建立严格的城市居民饲养宠物的相关数据并存档,每年向中央相关职能部门汇总一次,这样就可以知道我国宠物的整体数量及其变化,从而有效地预防及控制宠物过多繁殖。

6. 严格审批动物及宠物繁殖基地公司的成立。即繁殖基地的繁殖计划也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宠物以及流浪动物数量的急增。制定一套严格的动物繁殖基地经营法规体系来控制各繁殖机构盲目进行繁殖计划。

7. 繁殖基地应按规定将出售的宠物动物进行归档,并上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登记,这样有利于明晰宠物的个体流向,形成一个联锁档案机制。

8. 没有被注射疫苗的宠物猫宠物狗严禁在市场上待售,被出售的宠物狗或猫应佩戴标有宠物身份代码的胸牌(即宠物在出售时,胸牌已在网上注册并登记了买主的信息)。

9. 进行法治宣传及编制相关教科书, 教育 我们的下一代如何正确了解及尊重 自然 界的一切生灵,毕竟教育从娃娃开始抓起是关键。突出人与自然的重要性,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的对人类的益处。

六、如何规范人们饲养宠物之行为及如何处理好“寄”生存在人们生活周边的流浪猫狗

人们是否应该有养宠物或动物的权利以及人们是否有反对养宠物或动物的权利呢?在我国目前的现状下,只要饲养人所养的宠物或动物没有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时,他人是没有权利来反对饲养人的饲养行为的。因此,目前动物保护法急需处理的动物问题首先是那些被人类饲养的宠物以及寄生存在人们生活周边的流浪猫狗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处理这两类动物呢?

(一)首先应规范对宠物的饲养及管理(即对宠物狗及猫的规范管理).

对于被人饲养的宠物,除了需要我们对国人进行教育外,用法规来规范饲养人的饲养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即严格又要可行的法规是必要的。目前我国各地区都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来规范此类行为,即便是有也大多流于形式,难以实施及操作,主要原因是法规制定不合理,民众不愿配合,司法力度不强。其次是饲养人的饲养意识比较散漫及薄弱,也没有饲养人应尽的责任及义务的概念。根据我们立法的原则是既要保护人类及人类环境又要保障动物应有的生存权。笔者拙见如下:

1. 对职业性饲养动物人的资格及场所的规定及限制

2. 规定以家庭为单位来限制被饲养的动物数量。

3. 饲养人必须为动物提供足量的、质量好的、适合卫生的食物和水及提供适宜宠物场所供其休息及活动。对宠物不能进行心理吓唬。

4. 对宠物的管理(办证、及收费政策应该改革、打疫苗、绝育应纳入到强制行为)。

5. 对宠物培育机构及销售市场的数量的限制及经营规范的规定。

6. 对宠物 医院 的资格审批及经营性质的限定及按规范职业。

7. 宠物致人伤害的应该如何赔偿及如何界定赔偿义务人。可结合我国现行《民法》的相关规8定来认定及处理,及时用可行的法律条文来替代不可行之法条

9. 规定及明确饲养人对饲养场所及环境卫生应尽的责任及义务。

10. 应禁止各类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学校宿舍饲养宠物。

11. 饲养人不在居住地且家中无人看管宠物时,应该实施寄养行为。

如何认定遗弃宠物行为及应如何加大处罚力度,除非这种遗弃行为属于法律 所规定的例外情节。

12. 有专门的行政部门处理因饲养宠物行为而产生的邻里关系。

13. 要对饲养人人群进行医学知识科普宣传及相关《动物保护法》法规宣传。

(二)流浪猫-流浪狗??应该如何进行人性化安置及处理?

流浪猫流浪狗的问题比较特殊,其特殊性在于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人类的生活垃圾而存在,且这些流浪的猫狗生活在人类边缘,容易接近我们人类, 因此大多数这样流浪的猫及狗都乐意接近人,接受人们给他们喂食物这一行为。也因为其中有许多是被人们所遗弃的宠物。例如北京著名的收养流浪猫300多只的丁奶奶【19】。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像丁奶奶这样关注这些小生命的个人及群体是越来越多了,这说明了 中国 人在自身 经济 改善的同时,还有那么一份额外的善心及爱心去关注这些流浪的动物,这也表明了我们中国人的内在修养及善良意识在不断的提高。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及安顿这些流浪的猫及狗呢?笔者拙见如下:

1. 各个地方政府应该新增一个特殊部门,即流浪动物防控部门。招收具有兽医资格的人员为国家特殊性质公务员。用于专门处理流浪猫流浪狗的绝育及疾病救助。如何控制流浪猫流浪狗数量的问题其实就像我国二十年前实行人口计划生育的情况一样,绝育是最关键的一环,不管是雌雄的流浪猫及狗,只要被人 抓住后送至救助所,在动物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绝育手术,待其伤口痊愈后放归自然,这样即保障了动物的生存权又控制了流浪动物的增长势头,实行几年后,流浪动物的数量自然呈下降趋势。

2. 每个城市都应该安置几个由政府出资的流浪猫狗固定救助所,每个救助所里应该有2-5名受领国家薪水的兽医执业。

3. 对于在一定的领养期限内无人领养的生活不能自理的流浪猫狗,可以实行人道的安乐死。但对有野外生存能力的流浪猫及狗,如在绝育后无人领养,则应放归自然,而不主张人为的安乐致死!否则这将有勃于《动物保护法》的立法出发点。同时也违反了人类情感及道德。

4. 对于对生活不能自理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的流浪猫流浪狗,应制定有关实施安乐死的条件及要求,并应该有两名医生在场,实施安乐死的兽医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及程序来执行,并留根存档,以便统计。

5. 严禁国人食猫肉狗肉。一是狗猫身上的细菌,许多对人体是十分致害的细菌及寄生虫,如“裂头幼的成虫寄生在犬科、猫科动物的小肠、且成虫在猫体内寿命可达3.5年,偶然寄生在人体……”。食猫肉对国人的身体健康也存在隐患,而且容易传染给家人及朋友。在这个基础上,各个城市边防应该把好城关卡口,禁止放行装有流浪猫或狗的车辆流通关卡,一经发现,立即扣押车辆及相关人员。通知相关部门后,应将装有流浪猫及狗的车开回原省市,并对整批流浪猫在采取绝育措施,在认养期限过后,将剩余的全部放归自然。并对涉及人员给予相关规定的刑事处罚。

6. 制定对被收养的流浪猫及狗应进行登记及拍照留档制度,对领养人进行必要的回访制度。

7. 政府的这个职能机构在各个地区均可以设置流浪动物的捐款基金帐户,有这么一个平台让有爱心人士及有能力的人士为此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及贡献,这样一是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二来可以唤起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意识。这个救助流浪动物捐款基金帐户由专员负责管理,并由相关部门定期进行严格审核。

8. 政府应鼓励民间动物保护组织的建立及肯定其所实施救护动物行为的效果来以此推动及推广对动物保护的宣传。

总言之,笔者对《动物保护法》在中国开始实施总体上持赞同态度,强调的是《动物保护法》应着眼于“保护”二字,既然以《保护动物法》为名来提倡及促进动物的福利,那么就不能弃我们立法的宗旨而不顾。从宠物这方面来讲,笔者个人并不赞同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饲养宠物(如猫和狗),原因是城市居民的邻里生活相互关联。家庭或个人的生活空间一般是有限的,常年生活在缺少阳光及新鲜空气的环境中,也不利于宠物的健康生长。如果对宠物猫狗不加以卫生防范,有些寄生虫是很容易传染给人类,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许多属于共患的寄生虫病造成了社会巨大的经济损失。寄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不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进步与 发展 【20】。” 另一方面人们养宠物即耗资又费时。再说无论是猫猫还是狗狗,他们身上的寄生虫及细菌都有这样那样的机率传过给人类,对人们的本身健康而言也极为不利。“let's stop keeping pets-让我们停止养宠物【21】”。笔者认为是:如果没有足以提供宠物生活的好环境,如果对于已经有了宠物的人们来说,笔者还是坚持以尊重生命来论事,要以负责的态度照顾宠物。因此笔者建议,如果没有足以提供宠物生活的好环境及没有足够的时间的人们,在还没有养宠物的人们最好别养宠物,养宠物千万不可心血来潮。如果已经饲养了宠物,则请让它们成为你最后的宠物,并对它负责到底。《动物保护法》在保护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来保护动物的生存权利、顾及动物的福利,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此,《动物保护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22】。”

流浪动物的处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包装;环境;绿色物流

绿色包装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成,既能够循环和再生利用,又易于降解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不会危害生态环境、人体和牲畜健康的一种环保型包装。绿色物流是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规划和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1]。绿色物流活动的构成因素都与绿色包装有关,包装在绿色物流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绿色包装策略能够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一、包装对绿色物流的影响

1.虚空包装给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包装的包装物品在整个包装中所占比例很小。它除了欺骗引诱消费者消费外,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虚空包装实质上是对资源和能源的一种浪费,这种包装一旦被消费者发现将会变为一堆废物而一钱不值;虚空包装是城市垃圾和污染的重要来源,虚空包装被识破真相后,消费者常常是进行烧毁处置,在处置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有害有毒气体。

2.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过度包装只强调修饰,大多数以多层次为特点。过分包装,不仅让生产者增加生产成本,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而且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大部分是要被扔进垃圾箱的,中国城乡每年生产的垃圾有4亿吨,其中60%的生活垃圾是包装物。过度包装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

3.包装涉及到整个物流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低。在生产和物流过程中,包装既处于生产活动的终点,又处于物流活动的起点。但是包装作为物流活动起点其作用要比作为生产活动终点作用大得多。包装时刻存在于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中。物流中装卸、搬运、存储、配送和运输等活动实现的效率和质量都和包装有直接关系。产品包装采用何种材料、容器、技术和结构都会影响到物流活动的质量和效率[2]。

4.包装为其他物流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保证。商品实体经过包装后使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活动得以方便和快捷地进行。同时包装能保证物流网络的可控性,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关键内容,然而产品的种种信息都能够通过产品的包装反映和体现出来。

5.包装直接影响出口贸易发展。随着各国人民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拥有绿色包装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市场。现在出口贸易的环境标准和法规日益严格,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要壁垒,不符合进口国绿色标准的产品要么就是在出口数量和出口市场方面受到限制,要么就是被课以很高的进口附加税,要么就出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紧张,引发贸易摩擦。中国产品的包装和发达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国内企业忽略进口国商品包装的要求和法规,导致产品无法进入进口国家,使得出口贸易蒙受巨大损失。

二、发展绿色包装的意义

1.发展绿色包装,减少流通污染,优化生存环境。绿色包装有着节省材料、合理运用材料、可回收再生产等特点。绿色包装对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有明确规定。绿色包装其内涵要求是:包装减量化方面强调最少废弃物、结构优化、材料消耗降低;包装可再生或可降解方面体现易于回收再利用;包装废弃物方面突出不产生再次污染;包装材料方面做到尽可能采用天然材质或再生资源。这些要求在减少污染优化生存环境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加快包装的绿色化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包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进入WTO后,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而兴起。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它要求企业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最小化。

3.实施绿色包装,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绿色包装,符合各国人民环境保护的观念,出口产品时不会因此受到进口国这方面的限制,节约出口产品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减少贸易磨擦,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4.绿色包装策略,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为包装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资源,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包装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包装实质上是一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发展绿色包装,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中国实施绿色包装的障碍

1.观念认识具有片面性。绿色包装发展滞后,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观念水平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包装思想还没确立,更谈不上具有发展的前瞻性了。而且产生了绿色包装上的认识误区,社会上把易降解材料包装和纸包装看成是绿色包装的代名词。而对绿色包装内涵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使用后是否再利用这方面的要求往往被忽视了。

2.绿色包装立法薄弱。同西方国家比较,中国的绿色包装立法工作处于落后状态。尽管颁布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规,但目前尚无专门的包装管理法规。致使包装不规范行为没有相应法律法规制裁,也无法引导企业为降低环境成本而自觉努力开发、生产、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和绿色包装。

3.绿色包装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制约。生产绿色包装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因而绿色包装产品成本往往比传统包装产品高,在市场上绿色包装产品与传统包装产品竞争时,失去了价格优势,致使绿色包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

绿色包装发展是以高科技为技术支撑的。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包装行业的技术差距表现在:高精度和大型化产品短缺,包装产品配套数量少;产品质量性能差,造型外观落后、寿命不长;生产规模大并且档次高的企业为数不多,龙头企业更是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缺少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基本还停留在仿制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宏观调控不力,致使很多地方在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方面一哄而起。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因经费不足,致使企业无力研发新产品,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自主开发产品和创新能力薄弱。

4.国内绿色包装需求严重不足。在中国目前绿色消费还未成为一种主流方式。人们对绿色包装还只停留在观念水平上。绿色包装作为绿色产品,因为其技术含量要求高,研究开发成本高,需求量不高,从而制约了它快速而大面积推广。也影响了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四、实施绿色包装的思路和策略

(一)政府方面

1.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制性手段。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能够保证绿色包装体系顺利运行,使绿色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有法可依,以法律形式促进和规范绿色包装发展。在绿色包装立法方面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及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扶持和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其产品,同时对那些不符合绿色包装发展要求的企业应限期整改。在制定法规时,既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又要与国际接轨,促进绿色包装健康发展。

2.给予政策扶持。政府应宏观调控,建设包装押金、资源回收奖励、绿色补贴等制度,为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市场需求,增加企业收入,倡导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政府应对资源循环运作的包装生产企业大力鼓励,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税收、信贷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设立专项基金,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包装产业结构,提高包装行业素质;对绿色包装材料的进出口给予关税和配额方面的优惠等。

3.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为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鼓励再生材料的使用,可以发挥税收作用开设有关包装方面的新税种。对于使用不同包装材料的包装征收不同的税率。对于绿色包装则应该免税。充分体现税收的效率性。通过包装税的区别征收,既相对降低那些使用绿色包装的产品价格,又提高那些包装废弃物需要特别处理或不易回收的包装的产品成本,激励生产者采用绿色包装,从而促进绿色包装发展。

(二)企业方面

1.强化绿色包装意识。目前不少企业绿色包装意识淡薄。在“绿色浪潮”的时代,作为企业应提高绿色包装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企业应该理解,并非所有限制有害环境的商品进口都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企业应该知道,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约束甚至惩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必要的;企业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包装既能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染,又能提高企业形象,还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包装标志实行绿色化。在绿色浪潮的推动下,人们购买商品时由更多关注商品的质量、关注包装的精美,开始转向更多关注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和包装是否具有绿色标志[4]。现在绿色包装成了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阻碍。如果产品没有绿色标志,要么就被发达国家拒绝进口,要么就在价格和税收上处于劣势。

3.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绿色包装材料强调的是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危害。绿色包装材料对发展绿色包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使用绿色包装材料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企业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要求做到:必须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尽量使用重复再用和再生材料;大力开发动植物包装材料;注意选用可降解的材料。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83-89.

[2]彭玉兰.绿色物流与环境保护[J].中国环保产业,2004,(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