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学市场观念

生态学市场观念

生态学市场观念

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第1篇

摘 要:市场营销观念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问题”的日益突出相伴而行的。市场营销观念及其演进所反映的是特定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所体现的是在不同的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下,市场主体特定的行为取向。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导向之下的西方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行为科学。透过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从中可得到规范我国工商管理行为和市场经济秩序的有益启迪。

关键词: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行为;演进;启迪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1-0046-04

市场经济是至今人类历史上仍居支配地位且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经济形态。市场营销观念本质上是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行为态度,因而它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市场营销观念。本文拟就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做一个纵向的扼要回顾,旨在从理论上说明,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对于矫正和规范我国现行的工商管理行为和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市场营销观念的历史地位

论及市场营销观念的历史地位,首先要从市场或市场问题谈起。自从人类历史上有了商品经济,就有了市场,进而有了市场问题。狭义的市场即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的市场则涵盖了包括商品生产、交换,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切行为及其动机。市场营销理念的形成本质上是历史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当商品经济一经确立,就产生了商品交换的经常性和必要性,市场交易活动就处于支配地位,起着支配作用。早在18世纪末期,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对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旨在说明市场经济最有助于增进国民财富的形成。19世纪40年代,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理做了详细的探究,但他们对因“功利主义”动机所致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破坏性及其对人类道德伦理的颠覆持批判的态度。然而,不管是亚当斯密还是马克思,都没有专门论及市场营销观念的问题,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是服从于特定的研究目的,他们都对这个问题做了理论上的抽象。事实上,正是从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的理论中,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和归纳市场营销观念的历史地位:

第一,经常的大量的商品交换客观存在商品价值的实现问题,这就暗含市场营销观念。在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看来,因人类“互通有无”的自发倾向,而使得市场交易活动是理性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市场决定,不存在市场交易的困难和障碍。而在马克思看来,市场经济并不像古典学派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在一切市场交易活动中都存在“市场问题”。例如,在《资本论》开篇中,马克思就指出:“商品从商品体到货币,是商品的一个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能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在论及所谓“市场价值”时又指出:“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回事,后者需要一系列条件”。显然,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我们都可以找到“市场问题”的理论渊源,经常的市场交易活动必然存在“市场问题”或商品“价值的实现”问题,为了克服市场问题的障碍,就需要市场行为主体对于解决市场问题有一个特定的行为取舍和态度,即市场观念。

第二,市场交易活动的复杂性和市场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决定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在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理论体系中,生产能够自动创造需求,供需平衡是作为一种假定前提存在的。但是这种“斯密教条”和“李嘉图矛盾体系”很快就招致破产,无论是19世纪初以詹姆斯穆勒为代表的古典综合还是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都否定了生产自动创造需求的教条,特别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性做了详细的研究。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的产生源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至1929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普遍爆发,标志着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理论体系的终结。自此之后,以“凯恩斯革命”为标志的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至今仍占居主流经济学地位。亚当斯密主义的破产和凯恩斯主义的复兴,实际上源于对待市场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即反市场营销观和市场营销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都是围绕生产和消费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展开的,因此市场营销观念也反映了西方经济理论的进展。

第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都是市场营销观念演进的结果。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由于“市场问题”的客观存在,随之产生了处理这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也就是市场观念。可以说,全部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就是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支配下的演进史。例如,在19世纪末,无论是以克拉克为代表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还是以庞巴维克为代表的主观效用学派,都标志着经济学理论研究从亚当斯密时代对物的研究转向对人或者对人的行为和动机的研究;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新古典理论体系框架下,相继产生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萨谬尔森的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弗里德曼的新货币理论,以及围绕上述主流经济学理论而产生的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学派,消费者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理论等等,无不贯穿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这一红线。概而言之,在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现代竞争格局下,全部经济问题本质上就是市场问题,经济学的研究也相继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人本主义观念支配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研究。由是之故,现代经济学本质上是经济行为科学。

二、市场营销观念演进的扼要回顾

所谓市场营销观念,简而言之,就是市场行为主体处理和解决市场问题的行为动机、态度及其目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近、现代市场营销学。工商管理及公共关系可以视为是这一学科的分支或延伸。对市场营销观念历史地位的考察中不难看出,市场营销观念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问题”的日益突出相伴而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对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做扼要的回顾:

其一,关于生产观念:即生产被视为主导地位,经济生活的主要问题就是生产适用的产品。这是生产者行为最古老的观念。它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学背景,一方面是因经济技术落后所致的产品供不应求,卖方市场在市场格局中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面由于较高的产品生产成本,使得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更进一步考察,单纯的生产观念不过是工业革命初期生产者行为的特定表现。这一观念支配下的经济行为后果大致也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动了大规模的技术进步,例如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进步,客观上受到生产观念的驱使;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受到了忽视,例如,“福特制”和“泰勒制”等所谓“血汗工资制”,超出了人类道德伦理极限。

其二,关于产品观念:即以产品为中心的观念,其实这不过是生产观念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与生产观念有所不同的是,该观念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生产行为的结果——产品上,而不单纯是生产过程。这一观念赖以建立的假定前提是,消费者只追求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生产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改进生产手段,在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上下功夫。这仍然是卖方市场格局下,假定消费者只有单一需求的营销观念,也是一种短期化的行为取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标准化生产多少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

其三,关于推销观念:即以产品的销售为中心的观念,其核心仍然是产品观念,只不过在形式上致力于产品的出售。这一观念赖以产生的背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水平普遍提高,产品的成本开始降低,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格局开始形成,生产者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产品的推销上。这一观念建立的假定前提是,消费者是听凭生产者说服的被动群体,只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加强促销宣传,生产的全部产品都可以出售。从本质是说,这一观念仍然是原始和传统的营销观念。

其四,关于营销观念:即市场营销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的观念。这是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要的革命。如果说生产观、产品观和推销观是原始和传统的市场观念,那么营销观念则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的市场观念。自此之后,消费者的需求被提到了应有的甚至决定性的高度,生产行为不再单纯由生产者决定,而是主要由消费者决定,消费者被提到了应有的高度,市场格局不再是卖方市场格局下的以产定销,而是买方市场格局下的以需定产。这种全新的市场观念赖以产生的背景是,随着大规模的技术进步,竞争加剧,生产能力开始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取胜,势必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对消费者的行为的关注和研究上来。20世纪40年代,以马斯洛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人本主义理念的形成,市场营销学也才真正成为一门经济科学。自此之后,对人的需要以及需要的层次的研究不断细化,消费者和维权问题上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市场营销观念的出现作为根本标志,在此基础上先后又出现了一系列营销观念。如,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整体市场营销观念、形象营销观念(Corporte Identity System ,CIS)、绿色营销观念、关系营销观念以及全员营销观念等。我认为,从理论渊源大视野的角度考察,市场营销观念不外两类:即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和现代的市场营销观念。前者涵盖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后者包括所有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其本源和理念是相同的,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社会营销观念侧重社会环境,形象营销观念侧重企业形象,绿色营销观念侧重环境保护,关系营销观念侧重公共关系等等。

三、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启迪意义

上述对市场营销观念的历史地位及其演进的考察和回顾,目的在于认识其意义并用以指导实践。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已历时30多年,应该说,30多年来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业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形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说,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取决于观念上的变革。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看,最大的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观念落后的矛盾。总的表现是由功利主义动机导向的经济行为短期化仍然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味追求GDP的扩张进而追求高增长率,无视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致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近年来国际社会把中国称为“世界工厂”,这无疑是赶超型国家只顾生产的表现;二是一味追求高投资以维持高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年攀升居高不下,忽视消费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致使我国经济增长趋于单一化,遏制了人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忽视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三是不顾一切手段追逐局部利益甚至个人私利,无视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例如,矿主只顾挖矿采煤,不愿投资基本的安全设施、地方政府只顾为了城市的扩张强制征地搬迁,置群众的基本生存安置于不顾,严重剥夺了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四是不惜采取超越道德伦理底线的办法,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视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假烟,假酒,假药等等,这些行为不仅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实际上是丧失人伦的故意犯罪。五是无视日益严重的区域发展差距和城乡差距,致使区域发展差距人为扩大,整体需求痿缩,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危及国家安全等等。所有这些现象表明,进一步转变市场营销观念对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进一步转变市场营销观念,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进行一场观念的革命。

第一,从现代营销观念的核心理念出发,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在经济活动领域起支配作用,“以消费者的需要为中心”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这是因为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市场活动的主体,生产最终就是消费,消费同时也就是生产。从指导思想上坚持以消费者的需要为中心,就是要一切服从于人,充分考虑到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多种需要层次,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求。一是要满足他们对产品的需求,这就需要根据市场导向生产,同时提供各类不同的产品,并确保产品质量,以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二是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力和现有的经济收入水平,以竞争为导向,制定让消费者满意的价格,打破现有人为的垄断格局,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三是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和特定心理行为方式,尊重他们的心理行为偏好,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分销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自主选择权,进而把消费者落到实处。

第二,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理念出发,在制度安排方面做深入持久的改革。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之所以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体现得比较充分,这固然与它们市场化过程比较早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规范有序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例如,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收入、反倾销等一系列法案,不仅对生产者的行为进行约束,而且已成为市场行为主体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反观我国,近年来虽然此类立法也已陆续出台,但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为此,需要在制度安排层面狠下功夫。一方面要围绕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规范市场秩序的立法,总的出发点是,既要借鉴国外市场立法的成功做法,又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另一方要加强市场执法监管,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要进一步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进监管手段,堵塞监管真空,严防寻租和搭便车行为。

第三,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理念出发,加强市场文化建设。西方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本质上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市场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种信念,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心态和行为取向。应该说,根植于基督、天主和伊斯兰三大宗教传统之上的功利主义、利他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根深蒂固。可以说,15世纪的文艺复兴以来,上述文化传统对西方国家的制度安排影响非常深刻。我国自古就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孔、孟,老、庄,佛教、道教不乏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忠孝节义、诚实守信、礼义廉耻等思想观念都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合理内核。但与西方国家比较,由于我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间非常漫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观念仍然阴魂不散,对我国市场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因此加强我国市场文化建设,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破除陈旧落后的思想文化糟粕,同时积极主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精华,例如,人本主义、平等主义,消费者是上帝等思想观念;二是要加强宣传教化。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观念需要灌输和引导,以使其在人们头脑中产生自觉意识,并用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三是要充分发挥道德伦理的作用。道德伦理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约定俗成,也可以视为高于法规制度的行为规范,积极健康的市场文化本质上就是道德伦理的自我约束文化。

总之,市场营销观念及其演进所反映的是特定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所体现的是在不同的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下,市场主体特定的行为取向。透过西方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既可以窥见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和演进的全过程,又可以从中得到规范我国现阶段工商管理和市场主体的行为的某些有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陈岱孙.经济学说史(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申纲领.市场营销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阎雨.中国管理模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创造性引导;思维能力;概念与创新

包装的概念设计不同与其它设计领域,在体现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囊括视觉传达设计之外的诸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综合思辨能力和技术能力、想像力、创造力,最重要的是模拟未来发展的能力来进行。在一个包装设计项目开始,设计师“模拟未来”的概念设计能力首先需要通过营造一种给包装注入灵魂和活力的概念来体现,概念一旦确定,设计方案的大体思路和方向也就基本形成,这一阶段的高度体现了设计的创造性、艺术性、综合性和实验性,对包装的完整性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在包装设计教学和指导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道运用单纯直接的设计去完成课题,忽视了设计的目的、缘由等,这样的设计往往是没有灵魂和生命力。反思当前国内包装设计教学,大多的是继承和因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沿用20世纪70年代或更陈旧的传统美术教育“以教学为中心” 单一封闭、缺乏弹性、缺乏市场反馈机制,停留在唯美理想主义的模式上,停留在的设计课题和设计训练上,完成的作品大多局限于表面形式,对设计课题缺乏全面的构想,没有把想象力、创造力、分析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放在重点的培养上,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脱轨,缺乏对知识灵活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和市场实际操作力是设计师成败的关键,要顺应时代、市场的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基础上融入概念设计观念,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高思考、讨论、发展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促进创造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着眼未来具有新思维、新观念、新的使用方式,改进已有的设计教学模式和设计方式。

概念设计是指包装设计的初始阶段,从市场分析到进行详细设计之前,对设计目标进行结构化、基本的,但全面的构想和规划,并描绘出设计目标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它不仅是引导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使产品包装设计具有社会性、预测性和创新性,所以建构概念设计教学方式应从包装设计创意的思维训练、理性分析、设计表达等方面形成一个连贯的教学过程。

一、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需

设计作品不等同于艺术品,并非单纯的个人情节,而是立足于市场,被消费者认可,并创造相应的社会价值。当前包装设计发展的趋势,要求关注产品包装所涉及的营销学和社会学内容,优秀的包装设计经过市场考验,体现自己价值,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设计。包装设计不仅要表现设计者思想,还要走进市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认可。在这种过程中概念设计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从概念设计到有形包装产品,对消费需求进行调研,获得社会需求信息,分析消费动向,以概念进行做出设计,形成创意设计,这种模式在生产企业、创意设计行业、设计教育院校中都可以广泛运用。

在设计创意过程中以掌握这种方法,用设计思想实现包装功能,用头脑获得经济效益,概念设计方法成为包装应用设计的创新过程和设计教育的手段。在这种情形下,明确包装设计教学目标,培养目标、专业设计的类型,了解和掌握好包装设计的基础、规律和原则,结合设计概念,分析包装设计状况,发现设计存在问题,用新认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想,去寻找包装中概念设计的突破口。建立概念设计思想,结合基础教学、应用教学的不同阶段,从理念、文化、科学出发的内涵原则,寻求设计源泉和创意出发点,为全面综合考虑设计的相关内容,依据概念设计特色建立起包括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设计技法、设计实践的一套完整教学体系。因此,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概念性设计,再去引导学生对市场的认知,切合市场所需,体验生活,是开发创造力、思维力、执行力的先决条件。

二、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源

市场调研是概念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市场调研要有明确的调研任务、可行的调研程序和方法、科学的调研技术,对企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充分了解后提出调研专题和目标。概念设计教学通过形态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形态和结构设计的技术基础、形态和结构的审美评价和意义。从理性知识的学习和感性直觉的培养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形态的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了解视觉形态存在及其特点、视觉中的恒常性等,从而为概念设计在形态与结构方面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在应有功能、新功能方面设计出具有艺术的新颖特点。从形态和结构识别中的组织原则,掌握形态和结构组织规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要素,以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对秩序感的新认识,形态和结构特征性质与心理感受,形态结构特征与情感,在规律中寻找切入点。形态和结构追随功能,客观性和艺术的完美性的辩证关系,以多元的形式与功能改变及发展形态和结构,使形态和结构具备意义。形态的心理表达以人性化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人对形态的感受,通过形态传达感受概念、不同质感表达不同概念,以形态结合丰富概念内涵、结构形成概念的科技内涵,结构的合理性与新颖性标志着概念设计的创新程度,并以新的形态方式表现出来。性能概念的产品包装就应注重材料运用、防护技术,使用方式;互动概念的产品包装就应具备使用过程的操控性和趣味性,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节庆概念的产品包装色彩及视觉元素的运用在符合传统节日的前提下,符合主题表现等等。

三、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法

首先,要培养设计创意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充分的调研,结合专业设计能力、洞察客户所需进行深度思考、对现有包装进行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大胆怀疑,将所有的想法和研究综合起来,结合概念性这一个关键性的理念,就如何超越特有的产品种类和客户需求的限制,让包装设计立足个性的基础上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价值。在营造概念设计阶段要引导学生对同类产品及交叉边缘产品包装的出发点、消费者特征、材料的性能特色和局限、后期工艺、储存、运输以及成本、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在偶然中寻找必然,系统全面地去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就必须有大量的见解,有启发性的见解。掌握好调研的数据、信息和相关规律,激发出那些有启发性的见解和想法,紧密切合市场,通过发现问题,酝酿出新概念,萌发出更多新颖的、独创的的构思,设计出别具一格、有见地的优秀包装作品。

其次,要培养洞察力和判断力。好的作品成败很大部分决定在细节方面,细节离开不了对事物细致周密的观察。所谓的洞察力,就是对事物观察的能力。从见的事物中觉察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心理学概念过程,依据大脑、心灵对事物本质的穿透力、感受力、深度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对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观察市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作出有效的判断是创作意识的重要因素,创造性引导学生对包装设计项目的市场环境作系统、周密分析,提高学生直接的知觉能力,增强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出设计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作出有效判断,启发出正确、有效、切合包装设计项目个性的创作潜伏力量。

再次,要培养记忆力和捕捉创意点子的能力。在包装设计构思过程中,一些优秀、成功的设计案例经验可以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意的基础,设计概念的点子出现时,可以及时的捕捉到。通过对现有的成功经验,对包装个性进行个性的探索。尤其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可以借助一些搜索引擎,用重要的名称和关键词,查找更多更具体的有效信息,记下创意点子,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及时、快速、准确地汲取各种知识的营养,保证课题创作设计的成功。

最后,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培养想像力是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关键之一。想象力是在人的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包装设计概念性教学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阅历下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包装设计概念性拓展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有意识、无意识的从整体、全面、系统的去迅速猜测、预知、察觉、判断隐藏现象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联系,去创造希望实现的包装设计的清晰形象,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肯定性的能量,直到包装的概念性成为客观的现实。

在包装设计中,概念设计是设计的思想、品位和方向,要在选择包装课题后对涉及的主题、功用、寓意、形态、运输、储存等众多方面进行多方位、系统的考察、分析,直到最后确立设计方案。概念主题可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尝试时空概念如历史、地域、人物、宇宙星空、季节、时间概念等;性能概念如材料、结构、防护、储运、使用概念等;形态概念如外观造型、色彩、形象装饰、展示展销等;抽象概念如客观状态、思维情感概念等;节庆概念如传统节庆、活动主题、信息等;生态生态概念如环保、健康、能源等概念方面引发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深度和广度,符合当前文化内涵、艺术审美与形式、技术手段的需要。

包装设计中概念设计原则在于能够正确、精准、清晰地进行常规的应用设计,科学、合理的引领使用方式,以超前的、理性的、目标的方式解决设计问题,多角度尝试,选择最佳方案,未来的可行性、实验性、创新性、原创性方法设计表达,包装结构设计作为概念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客观物象、材料的把握和表现能力,完成形式规律的认识和训练;影像、图形、色彩等不同方式的表达,由设计概念的诸多方面深入到概念设计之中去,为包装设计课程奠定完整全面的专业概念。

参考文献

[1]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著[J].上海文艺出版社

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第3篇

企业的经营思想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对某一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就是某一方面的观念。这一系列观念的总和就是企业的经营思想。由于人们对企业经营中的主要关系的认识存在差异性,因此,对企业经营思想的主要内容的认识也存在区别。我们这里介绍下列基本观念的时候,并不排除其他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重要性,也不排除其他的一些观念是下列观念的派生观念。

1,市场观念。市场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顾客关系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顾客需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源。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生产以及生产的产品以什么方式去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是市场观念的基本内涵。

2,竞争观念。竞争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市场竞争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企业之间为争夺更有利的生产经营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的斗争。市场竞争具有客观性,排他性、风险性和公平性。企业对这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企业竞争观念的表现方式和强度。

3,效益观念。效益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企业可视为一个资源转换器,以一定的资源投入,经过内部的转移技术,转换出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产品。经济效益是产出和投入之比,这个比率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效益观念的本质就是以较少的投入(资金、人、财、物)带来较大的产出(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因此,企业的效益观念涉及到处理好投入、转化和产出的综合平衡,解决好投入、转换的经济、高效和产品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4,创新观念。创新观念是企业处理现状和变革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机会,对经营要素、经营条件和经营组织的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的新的经营体系的变革过程。企业的创新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开发、老产品的改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以及新资源的利用;二是市场创新,即向新市场的开拓;三是组织创新,包括变革原有的组织形式,建立新的经营组织。变革是有风险的,然而不变革也是有风险的。对两种风险的认识和态度是创新观念的本质。

5,长远观念。长远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近期利益与长远发展关系的经营思想。近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商品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然而投资者和职工当前的利益又不能不考虑。企业领导者如何兼顾者对矛盾,是长远观念的核心。

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城市体育市场;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服务功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9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其中的生态经济效益,完善它们的服务功能。城市体育市场构建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些市场使用中的生态经济进行必要的分析,采取合理的城市做好各项基础工程的建设工作,增强城市体育市场的实际作用效果。与此同时,基于生态经济的城市体育市场构建中实现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念,从而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导,为城市体育市场更好地服务大众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生态经济理念下城市体育市场的构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1拥有先进的发展观念,为城市体育市场的形成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发展城市体育市场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拥有先进的发展观念,从不同角度看待做好城市体育市场建设工作的现实意义,增强相关措施的适用性。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可以从这些工作方面入手:①加强对生态经济的认识,优化城市体育市场的设计方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科学的体育发展理念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导向作用,才能更好地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理清城市体育市场建设中不同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快现代化城市体育市场建设的步伐。加强对生态经济的认识,优化城市体育市场的设计方案,可以从根本上增强各项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融入体育市场的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热和谐相处的发展目标;②从大概念方面构建城市体育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范围的扩大,对多元化体育市场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城市体育市场建设只有与当今世界经济整体的发展理念相吻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体育市场的实际价值。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地了解最新的全球经济信息,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态势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城市体育市场的各项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③加强体育精神的有效培养。城市体育市场的形成,可以为人们营造更好的人文环境,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基于生态经济城市体育市场的构建,需要加强所有参与者体育精神的有效培养。现代体育精神理念的提出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丰富了城市体育市场建设中体育精神的内涵,有利于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④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增强创新工作质量。不同的体育管理部门在城市体育市场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及时地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以战略性的眼光看待体育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增强体育市场规划建设的合理科学性。

2加快体育市场基础性工程的建设步伐,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现阶段我国各行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彼此的竞争非常激烈。通过对自我潜力的不断挖掘,可以逐渐地增强自身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同时,竞争目标的实现,也是对自我能力的充分肯定。良好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其中是否存在公平竞争环境有着之间的关系。竞争公平性也是衡量现代化城市体育市场成熟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体育市场良性循环的重要参考依据。竞争者拥有同等几乎参与到城市体育市场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提高不同资源的利用效率。城市体育市场建设中应该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体育市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树立良好的体育市场竞争环境,需要做到:①树立诚信经营的发展理念。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体育市场的发展现状,可以这些市场建设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这些体育市场价值,所有的企业必须树立诚信经营的发展理念,规范经济活动开展中的秩序,增强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任感,为良好体育竞争环境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健全体育市场的法律法规。为了维持市场经营活动秩序,我国的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体育市场中各种投资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破制约城市体育市场建设的传统体制,加大创新力度,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体育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在这些可靠的法律法规作用下,进入体育市场的经营者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的问题,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只有从市场营销的本质出发进行策划、实施,才能取得营销活动的最大预期效果。违背市场营销的本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有可能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最终会失败得很惨。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前,企业必须明确市场营销活动的本质。企业只有遵循市场营销的本质开展营销活动,才能取得企业的长盛不衰。我国企业还需要更加自觉地遵循这一根本。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市场营销的成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定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即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而指导思想应该符合市场营销的本质。

    一、对市场营销本质认识的发展

    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市场营销观念或市场营销哲学的变化基本反映了这个过程。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企业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三者的利益。市场营销观念从生产观念开始,经过了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生态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4C营销观念等。

    市场营销观念的不同阶段,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是不同的。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在生产观念、推销观念阶段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具体表述,但我们可以总结出,争取获得最大的企业利益是营销的本质。市场营销观念阶段,“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利益上的双赢”是市场营销的本质,即只有先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数目的急剧增长、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企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致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收到了威胁。王曼莹在哈佛大学教授马尔康·麦克纳尔“市场营销是创造与传递生活标准给社会”的市场营销本质概括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对现代市场营销最本质最深刻的揭示”观点。作者认为,王曼莹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一方面反映了社会营销观念对社会长远利益的关注,另一方面放映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要提供给顾客所需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更要引导消费者进行健康消费,不断提高消费的质量,改善生活品质。

    二、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评价

    我国的企业开展全面市场营销活动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才引进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在部分大中专院校进行教学,企业界开展初步的市场营销活动。而且,企业营销活动主要是从广告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相对短缺的经济现状,是我国企业还处于生产观念、推销观念的营销观念阶段。到上世纪末,在我国渡过了商品短缺的状况,进入买方经济状态,全面的市场营销活动才真正开展起来。

    在上世纪末,以广告促销为主要手段的市场营销活动曾经成就了某些企业短暂的辉煌。霸王VCD、秦池古酒、旭日升饮料等借助强大的广告创造了销售业绩的神话,但由于没有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实力,短暂的辉煌之后就进入了破产的境地。成也广告,败也广告的教训促使有长远目光的中国企业家开始注重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品牌化建设上来。在此阶段,海尔电器以冰箱的高品质和大力进行品牌、企业文化建设,配之“五星级服务”的广告宣传和落实,造就了海尔品牌的中国电器第一品牌的地位;雕牌在通过开发透明皂和有实效的广告宣传掘出第一桶金,在此阶段,名噪一时的企业还很多,但能够坚持下来,做大做强的企业却较少。海尔、雕牌等的成功,有各种营销策略恰当使用的功绩,但最根本的是坚持了“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利益上的双赢”的营销本质。

    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国内外那些长盛不衰的企业并没有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企业总体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只有企业价值的不断增长,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存在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坚持顾客至上的根本宗旨,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开发、生产、销售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在顾客满意基础上实现企业目标。以此标准检验我们的国内企业,可以说,海尔、联想等大型企业中的大部分在不断改进企业的营销工作,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中小企业树立了榜样。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上,中国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经济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的国际化,产品的同质化,企业数量的大量增长,国外大型企业的强劲竞争,加之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日渐成熟,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充分认识到了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通过广告手段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但高知名度不会给企业带来利益。企业的利益需要品牌的高信誉度、高美誉度作为支撑,但这不是仅能够广告能够实现的。企业的营销活动基本上还处于“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利益上的双赢”阶段。可以说,在“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方面,我们的企业还处于一种朦胧状态,目标还不明确,营销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不强。

    在“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方面,消费品制造企业应该是先锋队。消费品制造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和服务企业正在通过不断地产品创新和广告等促销活动做着努力,但仅仅是开始。综合媒体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一幅新的生活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典型的白领,年龄在30岁以上,拥有域外风情或乡土风情装饰风格的大面积住宅,穿高档西装或休闲装,有私家车,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紧张的工作状态,闲暇时出入于西餐厅、咖啡馆,打高尔夫或去健身房,身背手提电脑,手机响不停,划卡消费……。当然,新的生活标准不仅是这些,健康的、节约的、适度的消费理念也是需要的。在引领消费者新的生活标准和方式上,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