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画画的理论知识

画画的理论知识

画画的理论知识

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画板途径

1几何画板的概念、特点

1.1几何画板的概念

几何画板是一种教学辅助软件,它具有现代新媒体软件的优点,可以形象、动态的展示知识内容,对数据进行计算。几何画板的主要功能包括绘图制图和计算运算。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绘制图形,为学生们直观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1.2几何画板的优点、特点

几何画板是一种电子的制图工具,作图快速准确性高,它与其他作图软件有一定的区别,几何画板具有操作便捷的特点,老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直接运用里面所提供的教学工具如:尺子、圆规等。几何画板可以动态的演示静态的图形,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制作课件是必不可少的,几何画板同样可以做为制作课件的工具,教师授课时可以将制作好的课件进行自动展示。几何画板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实验环境,构建一个新型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1]。几何画板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几何画板具有各式各样的动画式图案元素,教师合理地进行运用,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小学生对色彩和图形比较敏感,因此利用几何画板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热情。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包含大量的数字与图形,所以必须培养小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然而小学生自身所具备的逻辑思维和知识储备并不能让他们自己熟练的掌握数形理论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几何图形来直观的剖析数学知识理论,帮助学生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2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途径

2.1利用几何画板展现数学概念及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大部分的知识概念都是直接用文字叙述,没有说明这一知识点形成的具体过程,和前人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的探索实践内容。这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难免觉得晦涩难懂,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和观察,并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直观地给同学们展现理论形成的发展过程,这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和牢固的理解。

2.2利用几何画板展现数学关系中的变量与不变量

在小学课本中许多定理存在大量的运动变化关系,传统的教学工具无法直观地展示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同学们难以理解这些数学原理,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几何画板来展示图形变化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例如:在学习有关三角形内角为180°的知识点时,学生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进行分割再重组,通过这一操作同学会发现无论怎么摆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它的内角始终是180°,这样一来同学们就直观的了解了一项数学知识点。

2.3使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化

小学生通常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这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进行形象化处理[2]。比如小学生很难理解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展示。对于一些公式的理解,依然可以运用几何画板。例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利用几何画板将三角形进行平移和旋转,变成四边形之后,学生们明白可以用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让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

2.4利用几何画板攻破知识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运用几何画板这类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节省时间,比如在研究正方体体积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提供的正方体模型,直接观察并理解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运用。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制作课件来进行教学,而几何画板可以帮助老师节省制作课件的时间,比如在安排作业方面,老师要留50道100以内的乘除法的计算题,不利用几何画板这很费时间,而现在可以直接运用几何画板中“出题器”的功能,就能快速准确的出好50道题,可以减轻教师布置作业的任务,因此,几何画板的多功能使其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最高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几何画板在展示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变量关系中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尤其针对数学概念及公式的理解有很大帮助,鼓励同学们和老师利用几何画板进行相关知识的“数学实验”,不仅能够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

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美术理论的意义

“美术理论”的定义有两种:从广义上来讲,它是指美术史、美术批评和美术基础理论;狭义而言,它单指美术基础理论。美术理论是从美术创作、艺术家及其作品,美术同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总结出的规律。它主要针对美术活动而言,是人们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探索的结晶。美术理论的研究范围可概括为美术哲学和美术原理,细分则就是中西美术史、中西美术比较、美术批评、现当代艺术思潮研究、美学,等等。另外,有关美术作品的使用工具、材料、制作手法以及对绘画创作的经验总结,都是美术理论研究的内容。美术理论与其他美术学科确实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于,美术理论看似是程序化框架、大篇幅的理论总结,与美术创作无直接联系,其实不然,美术理论作为美术的一个分支,是艺术实践的产物,它的孕育与发展并不是孤立独行,其意义更不仅仅是理论而已。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美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黑格尔说:“每种艺术作品都有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其他的观念和目的。

艺术的发展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紧密相连,是与社会综合的意识形态、经济、政治、文明传统与文化教育水平相关联的复杂而现实的问题。”从我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到对美术现象的认识,再到我们自己的艺术实践,无论是初次学习还是深入剖析对象,我们都会发现学科间的交叉无处不在。人文、地理、政治、自然、社会、历史、科学等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使得美术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所谓的动手能力上,也不仅仅只是要求美术教师拥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功底。对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美术学习更是一个贮备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美术的发展是奇异的探索之旅,在这个旅程中会有万紫千红的景象,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东方的自然美、西方的人体美,更从一定意义上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所以,老师曾说:“美术史不仅仅是绘画史,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发展史。”它成了人类文化最经典的组成部分。人类从不自觉到自觉,通过实践开辟出一条美术之路,顺着这条路往下走,美术观念、绘画理论自然产生。

观念一旦形成理论,理论就具备了形成体系的条件。当然,特定时期的美学观念源自各时期的哲学思想。在哲学背景下,美学研究的是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研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回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发展,每位艺术大师的实践和每一次绘画技法的传承与创新,都建立在哲学思想基础之上。先秦时期《左传》里所说图画的“使民知神奸”,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功能说,而且决定了那个时期的青铜器装饰艺术风格。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中国的美学思想在此时有了一个大的转折。宗白华先生曾说:“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缕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强调的诗、书、画、印开始勃勃兴起。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在汉代之前,还处在艺术的不自觉,美术理论也是只言片语,到了魏晋时期,绘画、审美渐渐自觉。美术史上超级明星东晋顾恺之与南齐谢赫的绘画美学思想,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先锋,堪称中国美术理论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他们的理论成果无不是艺术实践的总结。顾恺之在作画时悟出,一幅画“形”美不代表画美,“神”才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要求。于是他身体力行倡导“传神论”。顾恺之的“传神论”一经提出,便引来绘画界的“蝴蝶效应”,其影响从人物画,扩展到花鸟、山水画领域。谢赫在顾恺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谢赫绘画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模写”。“六法论”指引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方向。唐代以孔孟儒学为正统,绘画风貌“灿烂而求备”。张彦远强调“书画之气,皆须意气而成”,张璪从画与人的角度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荆浩的《笔法记》、郭熙《林泉高致集》为后来的山水画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和审美标准。后来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苏轼、赵孟頫、倪瓒、董其昌、石涛等人的绘画思想,都为中国美术理论添砖加瓦。

到了近现代,美术理论这个巨大的车轮凭借着自身的惯性继续向前发展,徐悲鸿、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庞薰、王朝闻等艺术大师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的绘画理论思想。这些思想凝聚了艺术大师的智慧。我们要从中吸取艺术养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中国美术的发展正是由于美术理论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才拥有风姿卓越的面貌。当然,我们应该结合时代背景来看问题。在学习美术理论时,我们应从传统的精华中挖掘现代性的元素,因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蕴藏着现代性的萌芽。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只是全部美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博大精深的美术理论体系,我们还需要更深刻的认识。

学习美术理论不仅让我们了解已有的艺术经验总结,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利用经验的价值,利用前人对美术实践的总结来指导我们现在的实践。这就涉及两个必须:一个是我们必须重视,第二是我们必须学习。现如今,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艺术种类的相互交融,同样也带来了艺术的狂躁不安,这不能不说是对美术类师生的一个考验。实践在继续,遗憾的是美术理论却渐渐不与它齐名。作为一名正在研修美术理论的学生,我深感学习美术理论的重要性,同时也惋惜美术理论课程在高校的不被重视。我曾经就美术理论的重要性这个问题问过身边艺术类的同学,从反馈中知道,他们还是偏重技法的研究。就美术而言,“重技轻理”明显是个亚健康发展状态,如果艺术类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理论精华都不甚了解,忽略传统文化知识,更不用说其他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在我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时候,没有理论指导也是盲目的实践;不能全面掌握美术知识,不重理论修养似乎只是个匠人。新时期,我们要努力做内外兼修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艺术设计师甚至艺术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内到外都彰显艺术气息,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真正融入美术,才能使科学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思想转变为更富有内涵的艺术作品。#p#分页标题#e#

美术理论的学习

学好美术理论,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学生而言,要把美术理论放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学习,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这是其一;其二,对老师而言,要善于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对美术理论的兴趣。在学习阶段,我们不仅要打牢美术理论专业知识基础,同时也要扩展我们的视野。美术理论具有抽象性,而它又是以纯粹的理论形式出现的。很多同学会误以为理论的东西只要记记背背就行了,这是学习美术理论的一大误区。美术理论作为美术一个分支,它是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死记硬背不仅浪费精力,而且,辛苦背下的东西最终还是会被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与记忆相互结合,双管齐下。把每一条理论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想想为什么每个时代所强调的美学思想不一样,为什么艺术家之间会有差别。

我们可以尝试给自己设计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是一个有效的理论学习方法。学习最需要的是老师的指点,特别是理论课的学习。学习美术的同学一般正规地学习美术理论是在进入大学后,但是,美术理论课程在部分院校只是以辅助课程形式出现,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美国教育学家贝斯特认为:“严格的智慧训练,有赖于优良的教学。”有优良的教学,才能给学生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贝斯特在他的研究结论中也指出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由此,要想美术理论真正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适当的理论教学改革还是有必要的,如可尝试着把理论课程与绘画技法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画画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美术理论里面的知识穿插到实践课堂中,画石膏模型、速写、基本素描、静物写生、出去采风等都可以结合中西方美术理论的知识点。当然,具体阶段要具体分析,比如在初高中绘画课堂,老师会根据绘画对象的特殊性,找出其特点,并对学生进行讲解。

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把西方绘画理论中所强调的明暗、光感、体积、线条、透视和色彩等基本的绘画理论方法传授给学生。老师可以多介绍一些大师的书籍和作品给学生学习,这个方法在画画的初级阶段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期的绘画学习中,学生的画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技法也比较熟练,画面上的功夫转而可以上升为画外精神,这时候,中国美术理论的经典美学思想对艺术实践能起到指导作用。比如,在中国画人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史,根据需要选取主要画家介绍一下他的艺术风格与成就。进入大学,美术理论课程学习偏向中外美术史这部分,好在这部分史论学习有专业老师的带领,学生也就有机会对它的整体有个大概的认识。理论课内容涉及范围很广、种类繁多,特别是中国美术史里面的理论思想更是需要有一定的语文功底才能明白。教师不仅要让同学们掌握这些知识,还要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就使课堂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教学实践课,主要就是自己准备课题上台讲课,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角色互换。

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山水画艺术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由来已久,作为美术学科的必修课程,山水画教学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净化心灵,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有着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高校山水画的教学,要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正确实施,教育学生怎样去审视并有效继承传统艺术留给我们的精髓,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现当代山水画艺术理论与创作方向进行把握。

中国山水画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我们民族在山水文化上的优秀传统,她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内容,她伴随着我们的文明发生并发展,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和审美境界,成为了古代文人和现当代山水画家们毕生追求的一门优秀艺术。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田园的思想特质在山水画里体现得最为突出,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山水并绘制山水画。自魏晋以来,山水画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到宋元时期达到顶峰。古人历代创造的不朽杰作在召唤我们努力学习的同时,也为当代的山水画艺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水画作为当今高等艺术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经历了从师徒言传到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代山水画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着。今天,山水画艺术的教学呈现出多元探索的状态:一部分教师重视古代山水画传统的教学,注重追求古代文人画的符号化、抽象化的境界并付诸实践;一部分教师则重视师法造化,面对自然,走写生和创作相结合的道路,更加注重追求人生回归的艺术情怀;还有的山水画教师受西方现当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求助于特殊肌理和抽象语言的综合表现,在倾向于现代水墨的探索中通过现代人文意识去触摸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三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交揉形成了当代山水画坛新的教学格局。然而,作为高校美术学科中国画专业教学内容之一的山水画教学实践该何去何从,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如何更新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教育实践者,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高学生理论修养和增设相关理论课程

山水画的学习,理论知识是关键,只了解山水画理论的基本方面是不够的,中国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其构图布势、风格意韵、人文关怀诸方面的认识才是根本,然而这类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愿触及,这使学生在宏观上失去坐标,迷失方位。教师作为先行者,应提前对相关理论材料进行梳理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需要分发下去供交流参考,使班级教学形成研究理论的良好氛围。

学生需要的理论课程是多方面的,其中应至少包括哲学、文化、历史和美学理论著作等,还应有与山水画艺术相关的理论文献的阅读。根据笔者个人经验,学生应该阅读的有关山水画理论著作有郭熙的《林泉高致》,宗炳的《画山水序》,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潘运告的《唐五代画论》、《宣和画谱》、《宋人画论》、《元代书画论》、《明代画论》、《清代画论》,朱良志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杨大年的《中国历代画论采英》,张强的《中国山水画学》、《中国画论体系》、《国画现代形态》、《中国绘画美学》,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愈建华的《中国画论类编》,杨成寅的《视觉美》等诸多对学习山水画有帮助的理论书籍和绘画文献。

阅读应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将有关理论著作和文献资料,细致分析,合理分解,找出规律,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另外,最好定期与学生谈阅读感受,或者经常组织主体鲜明的理论知识辩论和论坛。千万不可忽视学生的理论修养,当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带给学生。

二、要注意临摹的深度并加大写生教学环节的训练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临摹的深度和广度。山水画的临摹教学是学习山水画艺术的重要一课和基础一课,历代山水画名家都非常重视学习传统技法。对于临摹来讲,其前提是会赏析,山水画赏析的必要性往往被我们在山水画教学初期忽视了,其实,只有读懂了作品的内涵,了解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构思立意、形式技巧、笔墨语言等等,实践起来才不致于盲从,才会有分寸,才能深入挖掘传统资源,达到学习、借鉴、转化、吸收、提升的最终目的。古人讲“师其意不师其技”,师其意者为上,要学好山水画就要临对范图,更要领悟古人用意所在。

传统山水画的教学是要让学生了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的独特意义,赏析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和继承发展。对山水画传统中要求掌握的树石画法、皴擦技法和构图布局规律的知识要结合具体理论,逐一掌握。山水画临摹是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山水画景物繁多,层次丰富,绘制过程中要有耐心,临摹过程中还要做到胆大心细,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临习热情,变枯燥临摹成为主动的求知过程。临摹中应注重临摹广度和知识的全面性,一般先要侧重一个时代的一家之法学好吃透,然后再换另一家学习,山水画的临摹应该遵循从隋唐临本开始,先进行工笔山水画的学习,等学生有了一定笔墨造型基础后,再从宋代山水名家中选择几家作为学习对象来重点研究。

在临摹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审美方向的辅导,要让学生从临摹教学的一开始就学着用个人审美眼光和个性化的观点审视传统山水文化,用自己之个性去感悟古人之个性;用自己之特殊去感悟古人之特殊;用自己之创造去感受古人之创造。在临摹课堂上,必须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把学习路子走正,还要保证学生的临摹时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花大力气临摹一批传统山水画经典名作。毕竟厚积才能薄发,传统山水画教学的最高要求就是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还要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写生教学环节的训练和生活感受的山水画写生是很好的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及能力的有效途径,自徐悲鸿引西方对景写生之法以来,无数画家得到益处。写生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写生中做到真正消化好从临摹中学到的笔墨规律,并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山水画写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提炼能力和综合表达的能力,是山水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的全日制教学有着优越的写生条件,应多组织学生下乡写生采风,把写生的重点放在观察方法的转变和笔墨语言的组织上。因为写生是创作的搜集素材阶段,所以还要有意识去探索地域特征,找到事物的典型性并尽量与自己的内在追求统一起来,从写生开始积累感受和表达冲动。写生环节就是到自然中具体研究客观事物,寻找规律,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深入研究消化传统知识和技法,去开掘自然之妙,打开自己的心灵,找到表现自然和内心情感的笔墨语言和审美图式,克服缺乏情绪调动和缺失个性化认识等通病,打开属于自己的精神状态。写生是直接面对自然的艺术行为,既要写景又要写情,不应只是关注自然物像的表面形态,还要研究其内在变化规律,找出共性,并渗透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期待。

山水画写生造境应是长时间关注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身示范,循序渐进。山水写生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不同时期记录的不同感受做定期辅导,把学生产生的不同心境作全面纪录和整理,还要引导学生多想像,与记忆中的某些场景发生联想并锻炼学生组合能力,正所谓“移花接木”、“迁想妙得”。写生中我们主张稳扎稳打,利用个体的独特感受去观察自然,表达自然,从情感深处贴近生活,练就学生的主观洞察力,学会将美的事物加工组合,践行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

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画创作

强化富有开拓精神的山水画创作教学是高校山水画教学的延伸环节。山水画创作的教学是最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全面继承吸收古典山水绘画资源后,学生应抛弃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情绪,走向生活,走人自然,走进内心,尝试展开属于自己的山水创作之路。教师的教学应通过给学生分析大量的创作实例,使之逐渐找到自己的切人点并深入挖掘,教师要做好解决突发事件的准备,对于当下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创作问题,学生要泰然处之,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西方艺术思潮的诸多影响,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坚定的民族文化立场。我们主张学生应在教师的辅导和鼓励下选定属于自己研究的绘画方向,并深入探索和用于实践,从而绘制出一系列有说服力的山水画作品。我们在山水画创作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独特、创造为核心的教学思路,既要印证传统又要摆脱束缚走向自由,正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

四、山水画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首先,是教与学的关系。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心灵交流非常重要。教师要与学生经常谈作品、谈感觉、谈心情,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外出写生时,教师尽量与学生同吃同住,保持亲近,在指导写生时,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作品进度和学习规律,随时挽救一些转瞬即失的好想法与好感受,这样才真正起到教师的点拨作用并使学生可持续进步。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的用自己良好的修养、熟练的技巧影响感召学生,并做到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进步,让学生明确知晓自己的探索道路是正确的。

其次,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命题时要有一定的量和深度,并且最好因人而异并有关联性。没有数量的要求难以提高质量,但盲目追求数量也会影响质量的提升,由于学生接触山水画时间有限,在绘画工具和艺术语言的训练中,要适当安排学生多练习写字和体会用笔。山水临摹课程期间要保证质量并很好的控制数量,山水写生与创作环节中需要多画稿子,反复修订,力求逐渐找到自己的语言符号。

再次,是画内功夫和画外功夫的关系。学生往往过于重视山水画技法的掌握程度,忽视人品、修养、学识等的学习。其实,学习山水画更应该在古典哲学、文学、诗歌、游记等有关的精神性知识资源上多下功夫。对于专业技巧的教学,各个高校都有其独立的一套办法,唯独画外之功多半靠自己领悟,画外功夫是技法的灵魂所在,需要时问去坚持和磨练,一般教学的灌输往往收效甚微,所以,要给学生多创造艺术气氛和人文环境。

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维动画 软件技术 教学 课程 实践

毫无疑问,动画课程是当前美术院校与高校美术专业中最热门的课程之一,教授关于运用电脑软件制作动画的知识与技能的动画软件技术课程,比如关于三维动画软件Maya技术的课程,尤其如此。如何让动画软件技术的教学能够更富有成效,让学生能够更有效、更扎实地学习并掌握像三维动画这样复杂的技能,从而更有效率地使他们具备运用软件进行动画创作的能力,这是一个看似普通,其实很值得花些精力去探究的问题。

教学,就是关于一门知识或技能的教与学的实施过程。而课程,是有计划、按步骤地传递知识或技能的教与学。那些内涵相对简单与单一的知识或技能,一个单一的课程便足以完成相关的教与学的过程;而那些内涵相对比较复杂和冗繁的知识或技能,其教学过程恐怕就不是一个单一的课程所可以涵盖的了,它们往往需要一套具有顺序性、衔接性,有所侧重因而个体目标有所不同的课程序列。

动画软件技术是一门内容纷繁复杂的知识,其教学也就肯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比如三维动画软件技术,就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包涵了诸如造型艺术、电脑程序、操作技术等不同内容,涉及三维动画制作的方方面面。若想只用一个单独课程就能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好所有这些知识和技术,且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显然不太可能。三维动画软件课程应该也必然是一个课程序列,在课程序列中除了一般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主要教学环境、以一般课堂教学为主要方法的基础课程外,还必须开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环境更多样化的、以个体实践为主要学习模式的综合实践课程。这是三维动画软件技术课程序列的重要一环。它对整个课程序列具有关键性意义,直接对学生学习三维动画软件技术的最终成效产生影响。

动画软件技术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内涵是,于基础课程之外,以深化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学习为课程目的、以学生的个体实践为课程主要内容的实践训练课程。

在动画软件教学中,可以将软件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术的系列教学统称为基础知识课程。在这些基础课程里,以教师对相关知识的讲授、课堂范例演示、学生的课堂及课后练习、教师对学生训练及成果进行指导评价为主要内容。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会有结合教学进度的、带有专题性质的实践训练(比如教授三维动画技术时,会有动画模块的各种操作训练;教授三维角色建模时,会有角色建模的训练,等等),这是基础课程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而综合实践课程,是在一系列基础课程之后的中短期的艺术实践活动或课程。其形式可以是校外的专业实习,或者是校内的艺术实践课程等。其目标很明确――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全面性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动画软件技术的综合能力。它是基础课程的必要延伸,是学生经过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对所学知识和技术的深化学习,也是动画软件技术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这些都是人们长久以来耳熟能详的、具认识论意义的至理名言。可是,具体到一门知识的教与学,究竟实践对动画软件技术知识的学习意义有多大?综合实践课程为什么是动画软件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

实践对动画软件技术的教与学具有关键的意义,这首先是由动画软件技术的知识类型所决定的。知识类型决定了实践是这门技术知识学习的唯一途径。什么是动画技术的知识类型?从知识的角度看,动画软件技术知识属于特殊的程序性知识范畴。所谓程序性知识,指的是这类知识是教人们懂得如何进行某种作业的技能的。它们“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①而所谓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指的是那些具有专业针对性、只适用于特定领域的程序性知识。比如,三维动画软件技术知识就是这样一门知识,因为它只适用于三维动画的制作,具有很纯粹而单一的专业应用性。既然它的知识类型是教人们学会如何进行某种作业的方法,那么,在课程教学中提供尽可能充足的实践训练,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训练把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就成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条件。

进一步从知识学习的角度看,所谓特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基本技能(自动化)与策略性知识(思维技能或认知策略)两个方面。基本技能指的是熟练执行程序的能力,比如动画软件使用操作的熟练度;而策略性知识指的是如何应对具体的情况,最有效地运用程序去解决问题,比如如何既快又准地把动画的角色模型做出来。“基本技能是解决整个问题的手段或工具,而认知策略则负责对何时何处使用这些手段或工具作通盘规划与组织。”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这两方面的学习并取得理想的成果?显然,不论是软件程序操作的熟练度,抑或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并且也只能通过实践的途径来获得。这两部分的学习成果的增进,与实践量的多寡成正比,这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进一步说明,尽可能多地实践训练,是保证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不应是被动的受教者,而应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所以,课程能否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是反映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课程理论学者泰勒,就曾经系统论述过学习经验的获得,在他的关于学习经验的十条原则中就很明确地指出,必需要让学生有机会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必须使学生看到自己以往反应方式的不当之处,以便激励他去尝试新的反应方式,学生应该有机会循序渐进地从事大量实践活动,而不是简单重复。③

泰勒的学习经验十条原则,很重要的一点,即强调课程中的实践活动。一般的课程尚且如此要求,那么,像动画软件技术课程这样的以操作技能为目标的技能性课程,实践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这就从课程理论方面再进一步说明了实践课在动画软件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

从知识、学习、课程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动画软件技术课程的考察,结果不约而同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尽可能多地实践训练是动画软件技术教学的必要条件。那么,现行一般的三维软件技术课程(基础课程)所包含的实践训练是否充分?如何实现尽可能多的实践训练?综合实践课程本身的意义又是什么?

不妨把动画软件技术课程置入美术技法类教学的大类里做一番横向的考察与比较。现行一般的美术技法类课程,不论从课时安排、课程内容选择还是课程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来说都已是相当完善和成熟的课程了,其教学的有效性是无须质疑的。一般的美术技法类课程有两大特点,一是着眼于磨练提高美术专项技能与技法的个体实践训练,一般都占据课程的大部分课时。个体实践训练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的讲授示范活动只占课时的一小部分而已;二是往往同一类课程(比如素描类课程)会在不同的年级重复出现,当然学习与训练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比如,一年级有素描课程(几何形体写生),二、三年级也有素描课程(人物头部、胸像带手、全身人像等)。由此可见,美术技法类课程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去学会某一美术技法的,在美术技法课程中实践训练占了大部分的时间。这是合理的,因为美术技法也是一门特殊程序性知识。

动画软件课程与一般美术技法类课程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以三维动画软件课程为例,教师一般都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授、示范软件技法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而且,同一类课程绝对不会在不同年级中反复出现。因此,现行一般的三维动画软件技术课程(基础课程)中所包含的实践训练,在量上要比其他美术技法类课程少得多。换句话说,一般的三维动画软件课程中的实践训练远远称不上充分。所以,在一系列课程之外开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个体实践训练为其主要教学方式的综合实践课程,便显得尤为必要,它对实现三维动画教学的总体目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另外,虽然像三维动画软件这样的技术基础课程中毫无疑问会有相关的练习,但都具有专题的性质,且彼此间应有的联系往往都被忽略了。比如材质课程专注的只是材质编辑的练习,动力学课程专注的只是与刚体柔体粒子相关的练习,等等。但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人们要应对的工作却往往是全方位的,各环节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此,综合实践课程就起到了一个让学生得以将他们分阶段学过的技能知识进行整合操演的综合训练平台的作用。这个综合训练平台不单单使学生得以更加贴近日后所要面对的实际工作情境,得以把所学知识技能在近似实际的环境中好好地融会贯通,同时,他们得以以更近的距离接触和体验日后所要面对的工作与挑战,并在体验和学习处理这些工作与挑战的过程中,获得他们应该具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动画软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结语

软件技术的知识类型,决定了这门知识的教学方式必须有实践训练参与其中;学习理论的观点则明确指出了实践训练在这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课程理论的观点则进一步证明了实践参与的必要性。与其他的美术技法课程相比,现行的三维动画软件技术课程的实践训练量明显远不够充分。因此,综合实践课程在动画软件技术课程尤其是三维动画软件技术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便非常重要与关键。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不但是组织大量实践训练的最佳平台,还是学生提前体验工作实践,在实战中磨练提高实际技能、提高应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真正投身动画事业做更充分的准备的最佳场所。

注释:

①②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91,158.

③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0-111.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David G Armstrong.当代课程论[M].陈晓端,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一、艺术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普遍性

 

艺术设计中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动画造型设计的课程举例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动画造型设计固然很重要,但单纯的理论学习对学习动画造型设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单一和枯燥的,因为动画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学科,尤其它的实践性很强。

 

动画造型设计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通过大量实践,认真观察生活,将设计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但是没有理论支持设计出来的造型是缺乏内涵和说服力的,所以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造型。

 

很多学生觉得学习理论知识十分枯燥无味,也就没有了充分的耐心和毅力,直到进行具体实践操作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束手无策,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做指导的情况下依然能较好的完成课程学习,这两种情况在教学中比较常见,主要问题体现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的协调性上。

 

只有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并通过不断实践,进行大量角色造型的练习,让其回归动画短片的制作中,通过短片检验角色造型的完成情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艺术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理论在艺术设计前期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践在中后期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实践在实际操作中的体现。首先,要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尤其动画专业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学科。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光靠着凭空想象是创作不出有灵魂的角色的,创作者需要吸收各个方面的知识,背景音乐需要依靠平时积淀的音乐素养,场景的设计需要相应的历史知识等等。

 

根据角色选择生活中的形象(人物,动物,植物,物体等)进行概括提炼,同时需要观摩大量的优秀动画造型设计,充分掌握一些动画相关的创作理论知识,其中包括设计原理,创作手段等。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短片中角色需要的形象。

 

在课程层次上,应能涵盖理论、赏析、技巧、实践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学科特色和个性。学校可以尝试开设五花八门的艺术实践课,如围棋课、书法课、微电影拍摄、手工艺品制作、吉他演奏等,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开办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艺术比赛、学生画展、艺术知识讲座、艺术展演活动等,使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提高审美素养。

 

但根据课程的不同,理论知识的教学也有着分配权重也是不同的,如:动画中的二维手绘课程,教师就必须先把手绘板的适用方法,使用工具的名称,手绘手段等理论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就是学生们根据掌握的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练习和创作。

 

但是一些史论的课程,例如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这类课程则需要重视理论,甚至是完全的理论学习,只有掌握书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前辈的理论精华,才是史论类课程的宗旨因此在此类课程中理论学习可能占得比例比较大,而实践部分则很少,但这种史论课程在本科艺术设计专业中比较少,主要是以实践课程为主。

 

所以各大院校的相关课程应该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让学生从中学到真本领,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但是,不管到什么时候,实践的课程安排对导师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

 

三、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更好的融合

 

理论课程是学习的第一步,就像建造高楼大厦需要奠基,需要打好基础,如何才能打好基础,就需要我们前期收集大量的测量信息,楼盘的建造样式的借鉴等等。

 

因此,动画造型设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掌握大量的创作手段,借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了解成功案例中动画造型的一些共性,观看大量优秀动画短片,课上认真吸收老师讲解的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尤其对于动画创作者来说,更需要保持一颗童心和极大的创造力。

 

而且我们都知道,动画专业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门类,需要掌握各种知识,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长里短,这些都对我们的动画创作有帮助。因此,这些前期积累工作是比较繁琐和枯燥的。

 

每个人的创造力都是不同的,因此自己亲自设计出的造型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看到自己造型的一些不足,比如二维的造型特点是否符合三维的制作技术要求、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否跟朝代要求相吻合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文学、史学等知识作支撑。

 

这就会间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各中专业理论知识。在温故的同时,必然会知新,从得得到创造力的进一步提高。让理论和实践之间相互渗透,更好的融合,让我们的专业水平精益求精。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画画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华文化画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华夏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