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其中首要的就是融资难问题,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狭窄,融资方式单一又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大障碍。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提出改善及解决措施,探索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渠道狭窄;融资途径;中小企业信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貌似很多,但真正适应中小企业融资“急、频、短”特点的融资途径甚少。中小企业投资规模逐年增加,而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途径狭窄、融资途径的普遍适用性较差、过度依赖内源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惜贷”使得银行信贷资金受阻。有数据表明,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的企业达到80%。以下针对不同途径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在2004年一家国际金融公司对我国四省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调查研究中有记载是被选中的中小企业虽然有一定创收获利能力,但至少还有60%的资金来自中小企业所有者或企业自留资金,这无疑会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和经营规模。

外源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途径狭窄,融资渠道虽多,但由于对中小企业要求严格,可操作性较差。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所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虽然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依赖银行信贷资金,但由于企业可抵押物少,难以找到合适担保人,导致企业贷款难;由于抵押担保制度难以落实,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对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追究严格,导致银行放款难。

第二,政府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重视程度有增无减,而忽略了中小企业,导致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专门机构加强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了解中小企业发展最新动态和资金需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部门到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现代化网络,没有系统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

第三,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发展很快,而且分布范围比较广。但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机构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立起来,可提供的金融服务少,品种单一,内部结构也缺乏合理性,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途径。况且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者信用意识淡薄导致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不透明,经营风险较大,企业商业信用状况较差,难以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所需抵押品或担保物10。

第四,向其他企业融资也要以一定的信用为基础。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偏低。甚至仍有部分中小企业恶意抽逃资金,拖欠账款,使中小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受到严重损害,进而直接影响中小企业未来融资。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首先会把安全性放在首位,进而会考虑到融资企业的信用和偿债能力,通过对合作对象的综合分析考评,很多企业会有所顾虑,犹豫再三之后可能会放弃此次投资合作机会。

第五,民间融资因借贷手续灵活、简便,备受中小企业青睐。然而,民间投资者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偏向于投资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或存入银行。况且,民间融资活动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可能存在不合法交易,进而引发投机诈骗及金融风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另外,民间资本虽充足,民间融资的高成本也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畅通的一种障碍。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融资成本的因素,不敢向民间借贷。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因此,想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狭窄的僵局就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高效安全宽松的融资环境,努力探索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1、优化融资结构

中小企业在确定需要融资并选取合适的融资渠道前,要在经过科学预算的基础上,依据确定的融资需要量,综合考察比较各种融资渠道和可能的融资方式,合理的搭配,选择最佳的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融资风险,摆脱单一的融资路径。在中小企业实现盈利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积累筹集资金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应把握好可使用的度,这样不仅可以拓宽自身融资渠道,还可以增加获取资金的可能性。

2、提高自身素质

中小企业作为融资主体,为争取到银行信贷资金,应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融资能力作为重要功课去加强。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失真的现象,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适应性。首先,我国中小企业应规范其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制度,实现财务管理创新,及时准确的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坚持公开负责的原则,增强中小企业财务对外透明度,使中小企业获取更多选择融资途径的机会。其次,中小企业要树立现代产品市场营销理念,开展以品牌战略为重点的战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做好产品和市场定位,减少生产盲目性。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最后,中小企业也应重视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培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增强市场竞争力。

3、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意愿主要受抵押和担保物的影响。纵观世界各国,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通行做法。还可以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由政府预算拨款,向那些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但缺乏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还可以鼓励建立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为特征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互助担保机构的会员只需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利用联合信用向银行取得融资。

4、规范运用民间融资

要使民间融资途径变得顺畅,首先,中小企业要凭借自身能力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使更多的民间投资者愿意将自有资金给中小企业使用。其次,居民个人可以增强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方向,适当转变传统的投资观念。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广大民间投资者进行必要的引导,如此一来,向中小企业投资的行为能被普遍认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间融资成本。同时,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当前活跃的民间融资行为,加强对民间融资风险的监管和控制,通过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使民间融资尽快走上科学透明的发展道路。

5、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并大胆尝试境外融资

在国内融资途径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时,可以转向境外资金,大胆尝试使用境外流动资金充盈企业自己“金库”,以保证正常生产经营。中小企业想要获得境外投资者的青睐,就必须优化升级,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注重管理,面向市场,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对于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经营活动比较稳健的中小企业而言,这将是一次绝好的蜕变,经过此次华丽转型,就将收获一条新的融资途径。

6、努力拓展政府融资

我国政府也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仅只是向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资金,还可以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符合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公开上市,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政府对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根据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对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可以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各种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其提供资金帮助。

三、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随着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为使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更顺畅更适用,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各方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春霞.金融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J].金融与经济,2003,(9):10-11

[2] 姜风旭.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何伟祥.创新融资途径促进小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07(8),144-145

[4] 刘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12

[5] 王禧扬、赵明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9,(1):110-111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影响;措施

次贷危机从爆发至今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目前进入了后危机时代。此次次贷危机给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其危害也不仅仅局限于在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损失,而是演变成为次贷危机造成的货币市场紧缩对其他资本市场的溢出影响,进而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使之处于瘫痪状态。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息息相关,融合也日益紧密。中国资本市场和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也日益增强。众所周知,美国在全球金融贸易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次贷危机必然会通过对美国的影响向其他国家经济体延伸。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正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国际投资途径以及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波及和蔓延,通过汇率机制、资本流动机制、利率机制、资产价格机制以及预期机制进行传导,向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发生着间接影响。

一、次贷危机主要蔓延和波及的途径

而且根据国际金融理论和危机传导理论,金融危机通常进行国际传导的途径通常有三条,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资本。通过这三条途径,金融危机将其引致的风险和效应蔓延到发生危机的经济体之外,继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甚者演变为经济危机。此次次贷危机也正是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市场这三条主要的途径向外传导,先因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欧洲、亚洲等地区。由房贷市场、资本市场延伸到整个金融市场、甚至实体经济,继而传导到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中国的资本市场。

次贷危机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出口贸易方面的影响较大。间接影响是指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多边贸易产生影响,可能会间接影响中国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

次贷危机通过国际投资途径的传导主要是指在投资关系上的改变,即中国资本对海外投资和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方面的改变。一方面,受次贷危机影响,中国资本海外投资风险加大,海外投资收益及前景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之后,美元持续贬值。为寻求避险和更高的投资收益,原本投资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量资金可能会从美国市场撤离而转向中国。这两种冲击都反映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上,从而将影响并传导到整个股票市场。这给中国股市带来强烈市场波动,也给投资者带来心理恐慌。

次贷危机通过资本市场途径传导只要是指次贷危机引发的心理恐慌,这种心理认为次贷危机会进一步恶化,会进一步影响资本市场,而中国近期股票市场的低迷不振的表现就是这种心理性冲击最好的证明。

二、次贷危机的影响向中国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

以上三种方式是次贷危机主要蔓延和波及的途径,而其次贷危机的影响向中国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主要有汇率机制、资本流动机制、利率机制三个方面。

(一)汇率机制

自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回升无力,失业率居高不下。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更是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美国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操纵的结果。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大量的廉价中国商品不断流入美国市场,这不仅是美国贸易产生逆差的根本原因,而且还是美国国内失业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加大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程度。总之,次贷危机引致的美元贬值同时也带来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巨大压力,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不利。

(二)资本流动机制

正如上文所讲,次贷危机带来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和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方面的改变。一方面,受次贷危机影响,中国资本海外投资风险加大,海外投资收益及前景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之后,美元持续贬值。为寻求避险和更高的投资收益,原本投资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量资金可能会从美国市场撤离而转向中国。这也将影响股市的波动。

(三)利率机制

为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各国为应对通胀而普遍加息、收紧银根的行为,最终必然会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其业绩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必然通过其上市的股票价格的变动予以体现。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剧了房地产的市场危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的积极影响。比如说,次贷危机给还在金融创新领域摸索前进的中国带来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同时,也给我国金融创新树立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在金融创新中要时刻谨记“谨慎”原则

我们要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但是也必须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金融创新要从基础做起,坚决不能被巨大的利润遮住双眼而忽略了其背后的风险。

(二)银行监管要加紧

我们要重视放松监管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加强对人的监管和制约,必要的时候采用立法执法等手段防患于未然,避免金融危机在中国发生。

(三)处理好房地产市场发展过度泡沫化的问题

房地产市场发展过度泡沫化蕴藏着极大的风险。次贷危机的发生警示我们:当资产价格处于上升时往往看不出风险的大小。而当资产价格下降时,风险会迅速沿着信用链条向外蔓延。我国又采取银行和房地产共生增长的模式,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风险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我们要以次贷危机为鉴,处理好房地产市场发展过度泡沫化的问题。

总之,次贷危机的爆发带给我们许多启示,世界经济也进行了调整。这对于我国来说,即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人才大量流动有利于我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只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果断采取措施,调整政策,积极应对挑战,我国一定能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融资 途径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途径

根据国家方针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应来源于:地方政府预算和中央财政拨款;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金的10%;其他资金来源:银行贷款、房地产企业投资及发行债券等。

政府投资一直都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体,财政预算、拨款已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固定资金来源。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551亿元,2010年达802亿元,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高达1336亿元。可见政府投资正在逐年大幅增加,地方政府预算和中央财政拨款目前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开发建设的主力军。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3月底公布的2008 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显示,截止2008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为20699.78亿元,缴存余额为12116.24 亿元,公积金沉淀资金为3193.02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利用住房公积金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其积极影响不言而喻。但也存在侵犯公积金缴存人处分权,在公积金总量在未明显变化时增加使用量的问题。因此,这一措施只能是一项阶段性、补充性、探索性的政策。我国土地出让金一直是财政收入的一大块,然而把这笔钱用于没有经济收益的保障性住房,很多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甚至还常常予以抵制,导致这方面资金很难落实。近几年来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但银行贷款仍然只能用于短期的、辅的缓解融资压力,不适合大规模投入建设。

二、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途径

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途径主要包括财政拨款、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政府担保专项基金等。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有着十分完善和成熟的地方债券市场。当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资金不足时,就会采用发行债券的方法获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房地产企业一种创新的融资手段,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它有保值性,相对稳定性,可信度较高等重要特性。美国是发展REITS的典型国家。政府担保专项基金是以政府信用作担保,由政府部分出资建立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提供住房建设融资担保、为购买中小型住宅提供资金支持。荷兰和韩国是建立政府担保专项基金的代表。

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新途径

对国外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途径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国外大量使用金融品甚至是金融衍生品来大量募集资金的融资途径的存在,这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有很大启示。

(一)建立城市发展指数基金

借鉴金融期货交易模式,进行专业期货资本运作。通过建立专业的全国性城市发展基金和独立的第三方城市发展指数评测机构,使保障性住房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发展后劲转化为投资动力和吸收资金的筹码。这套机制是通过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测机构对某一城市的未来发展动力、财政收益和由此带来的其他经济成就做出公正的、标准化的评测并将其指数化,再由全国性城市基金吸收金融市场的投资,并以指数和城市发展的关键需求为主要标准进行投资。

其投资的主要领域是保障性住房及配套设施、城市发展所带动的各种优质企业、政府给予支持的专营产业。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保障性住房收益、城市财政的部分增值收益、城市发展带来的企业投资收益、专营权收益。通过这样的投资收益模式,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预期将可以转化为投资意愿,更是其成为金融品融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即是将整个城市的发展当做一只“股票”或是其他金融品来融入资本市场,从而吸收资金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是:首先,城市发展指数基金要求专业、独立、全国性的运作,资金使用效率较高,运作较为复杂,容易出现不稳定性。其次,投资项目除保障性住房以外必须是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潜力较大的项目。再次,第三方测评机构应完全独立,保证其公正性。最后,整个运行过程要纳入到证券监督和银行监督体系之内,以便接受各方的监督,保证运作过程公正、透明。

(二)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

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几乎所有REITS的经营模式都是收购已有的地产项目并出租,靠租金回报投资者,极少有进行开发性投资的REIT存在。目前我国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状况日益严重,保障性住房对土地的过多占用将会影响城市规划建设,另一方面城市有大量空置房和普通租赁住房闲置,因此应该鼓励由政府建立融资基金,通过公开招标募集资金,由财政补贴收购或承租民房,再转售或转租给低收入群体,同时将募集基金放入金融市场,通过房租收益给投资人带来收益。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不能忽视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用以缓解社会突出矛盾,解决民生之所愿的福利性物品,是社会公共品。因此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还是应该以政府投资为主,其他各种模式所解决的都只是短时期内的资金需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适当调整保障房品种结构。此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土地、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市场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促进形成合理的住房供给结构,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参考文献: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国内投资;挤出效应;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184-03

引言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数量最多的东道国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经济所吸引的FDI数量一直高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目前,中国每年吸引的FDI保持在600亿美元~700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李稻葵等,2007)。毫无疑问,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就业扩大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已经逐渐摆脱了资金稀缺的约束。事实上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资金输出国之一。一方面我们保持了巨大的外贸顺差,又将外汇储备向海外投资。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国内储蓄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① 家庭储蓄率也在35%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流入的FDI很可能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Crowding-out),也即FDI的流入阻碍或抑制了国内投资,从而使国内总投资的增量少于FDI流入量。国内大量的研究基本证实了FDI对国内投资或多或少存在挤出效应(程培罡等,2009;杨新房等,2006;王志鹏等,2004;王永齐,2005;刘洋,2006)。

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国际(Lubitz ,1966;Richard Caves,1971;Borensztein,etal,1998;Agosin和Mayer,2000,2005),还是国内(杨新房等,2006;王志鹏等,2004;王永齐,2005;刘洋,2006),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实证研究,很少涉及挤出挤入机制研究。唯一例外是程培罡等(2009)从产业组织视角分析了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入)效应的产生机制。但是仅仅从产业组织视角考察FDI与国内投资的关系显然是不完整的。本文试图从金融市场视角来分析了FDI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以弥补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一、外商直接投资公司的融资渠道

一般地,外国子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总额要超过FDI流入量,因为外国子公司可以从FDI流入流量之外的途径来获得投资支出的资金,也就是说外国子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来源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包括东道国的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人们可能会预期,在发展中东道国,由于借款成本往往高于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市场,因此外部融资往往来自于发达国家或国际金融市场。然而有足够的证据表明(UNCTAD,2000):尽管在各种渠道筹措的资金中,在发展中东道国金融市场筹集的资金所占的比重一般均低于发达国家,但这种差别并不大,在发展中国家筹措所占的比重都很高——超过了40%。美国的数据(见下页表1)同样表明:当地融资在跨国公司(TNCS)以外渠道的融资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在所有类型的东道国中筹资比重没有显著区别。也就是说,发展中东道国的高借款成本和欠发达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妨碍TNCS在当地融资,相反,出于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的考虑,TNCS更倾向于在东道国当地融资。有关中国的研究也表明,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大量资金,合资企业有时基本上使用中方合资的设备,流动资金主要靠国内融资,因此“是我们被TNCS利用”(江小涓,1999)。新加坡学者Huang Yasheng(1998)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中国的外国投资企业借贷与自有资本的比率(debt/equity)是相当高的,并且所有外资企业在海外筹资不足负债总额的5%。孙婉洁等(1995)通过对外资与国内银行贷款相互关系所作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外资与国内银行信贷比率为1∶1.01,即每吸收1美元外资,需要从国内银行贷款8.5元。顾卫平、薛求知(1999)根据对54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调研,发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以在中国境内融资为主。明确外国子公司从FDI流入之外通过东道国金融市场融资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外资基于金融市场挤出内资的基础和前提。

二、FDI对国内投资挤出机制分析

在金融市场,FDI对国内投资挤出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发生:利率途径、信贷供给途径、资金供给途径。

(一)利率途径

假设发展中国家存在初始储蓄缺口I0I3,国内利率为i0(见图1)。此时如果按此缺口I0I3引进FDI,则投资曲线I右移至i′,

图1 挤出效应分析:利率途径

储蓄曲线S向右移到S′(I曲线的位移量大于S曲线的位移量,因为正如上文所述,一般情况下,外商投资总额要大于FDI流入量),新均衡点为E′。从图中可见,此时国内利率上升到i1,总投资为OI2,其中I1I2为外资,内资则由于利率的上升,由OI0减少为OI1。由此可见,引进FDI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资本形成效应,即FDI的流入增加了国内资本存量(见图I0I2);另一则是挤出效应,即FDI的流入挤出了国内投资(见图I0I1)。换句话,由于引进FDI,尽管国内总投资额增加了,但国内投资减少了。我们可以把利率传导机制表述如下:

FDI国内资金需求国内利率国内投资挤出效应

(二)信贷供给途径

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实行利率管制政策,因而FDI流入对国内利率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中国的储蓄率已超过投资率,在此情况下,即使FDI流入使用了中国的储蓄资源,利率也不会明显上升。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信贷市场上,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是一种普遍现象。与发展中国家的内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信誉更好,实力更雄厚,总体经营状况优于内资企业,国内银行倾向于向跨国公司子公司提供信贷。在信贷可得性(Credit availability)一定的前提下,外国子公司获得的信贷配额增加,必然会导致国内企业可获得信贷配额减少。这个途径可以表述如下:

FDI外资企业获得的信贷额在信贷可得性不变的前提下内资企业获得的信贷额内资企业投资挤出效应

(三)资金供给途径

FDI流入的增加使央行外汇储备增加,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名义上是浮动汇率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被迫增加,国内货币供给也被动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为缓解通胀压力,央行被迫采取“对冲”政策,减少国内信贷总量,对冲政策虽然可以缓解其对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的压力,但随之而来会造成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外汇占款过多可能成为国内资金紧张(信贷可得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紧缩性政策的背景下,对冲政策所造成的资金紧张可能会变得更严重;另一方面,外汇收入的不平衡必然导致资金在外资部门、内资部门分配不平衡,外资部门由于有外汇流入,资金供应相对富裕,内资部门资金则相对短缺,原本有预期利润的投资项目亦无法上马,而不得不拱手让给外资或寻求合资。此机制可直观地表述如下:

FDI央行负债中外汇占款为保持MS不变,央行采取冲销政策国内信贷总量内资部门资金短缺国内投资挤出效应

结论

本文从金融市场视角就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出于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的考虑,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更倾向于在东道国当地融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大量资金,相反其在华子公司主要依靠国内融资。随着外商投资公司在国内融资需求的增加,一方面驱使国内均衡利率提高,另一方面在信贷可得性不变的前提下内资企业获得的信贷额减少,这两个因素都将导致国内投资减少。除此之外,FDI流入使央行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被迫采取“对冲”政策,减少国内信贷总量,从而进一步导致国内投资下降。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基于金融市场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不仅仅作用于同一产业的国内,而且对整个国内投资均有挤出效应。有研究表明,FDI挤出效应恶化了东道国福利(Bhagwatti,1973;Brecher and Alejandro,1977),并且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譬如国民收入流失、市场和产业集中风险,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等(万解秋等,2006)。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调整中国的外资政策以减弱或者消除这种挤出效应。

参考文献:

[1] Agoisn R.Manuel,and Roberto Machado,2000,Foreign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oes It Crowd in Domestic Investment?UNCTAD Discussion Papers,OSG/DP/146.

[2] Agoisn R.Manuel,and Roberto Machado,2005,Foreign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oes It Crowd in Domestic Investment?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Vol.33(2),pp.149-162.

[3] Bhagwati,J.N,1973,The Theory of Immiserising Growth:Further Application,in M.B.Connolly and A.K Swododa eds,International Trade and Money,Toronto University Press,Toronto.

[4] Borensztein E.,J.De Gregorio,and J.W.Lee,1998,How Does Foreign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45,pp.115-135.

[5] Brecher,R.A and Diaz Alexandro,C.F,1977,Taritts,Foreign Capital,and Immisering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7, pp317-22.

[6] Caves,R.E.,1971,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The Industrial Economies of Foreign Inves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 Vol.38,pp.1-27.

[7] Huang Ya sheng,1998,“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 an Asian Perspective”,ISEAS,Singapore.

[8] Lubitz,Raymond,1966,The United States Direct Investment in Canada and Canadian Capital Formation,1950—1962,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Harvard University.

[9] 程培罡,周应恒,殷志扬.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入)效应:产业组织视角[J].经济学季刊,2009,(4).

[10] 江小涓.关于外资规模的若干理论思考[G]//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1] 李稻葵,梅松.中国经济为何偏好FDI?[J].国际经济评论,2007,(1-2).

[12]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UNCTAD).世界投资报告(1999)[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3] 刘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挤入)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06,(8).

[14] 孙婉洁,臧旭恒.试析外资流入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5,(9).

[15] 万解秋,徐涛.论FDI与国家经济安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6] 王永齐.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形成的挤出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5,(5).

[17] 王志鹏.外商直接投资“挤入”还是“挤出”了国内投资[J].当代财经,2004,(8).

[18] 杨大楷,刘庆生,刘伟.中级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融资;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164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其所代表的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资金来源的问题。农村融资的困难和当前融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集中体现在了农民合作社的融资当中。盈利水平较低、成本回归期限较长是当前所需要解决的主要困境。受制于农村资源有限的现状,在引进外部融资和加强内部融资等途径上遭受到了挫折。融资路径的混乱和不得当导致农民合作社在管理上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严重影响到了社员的积极性。因此,本文重点探讨相关的融资路径,并进行分析。

1 农民合作社融资理论依据分析

1.1 MM理论

这是典型的债务理论,其认为企业的价值与其负债比成正比,即,企业负债率越高,企业拥有越高的价值。很明显,这一理论与现实的经济生活是不相符合的。但需要说明的是,该理论模型指出了在融资过程中,债务所具有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1.2 权衡理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并不完全由其负债比所决定,而是需要在负债比和债务价值空间选择一个合适的点,这个点平衡了企业的债务和企业价值的上升,使企业价值不完全由债务所决定。这理论的意义在于选择了一个平衡的状态,但不可否认还是属于借贷路径中的一种。

1.3 融资啄序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和各种约束条件,将会产生融资成本,以及对企业的最后价值产生影响。在这种理论依据下,内部融资影响最小。该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出了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成本,这是在融资管理中所无法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

1.4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该理论主要是指出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成熟度的不同,企业的融资方式将会有所改变。从前期对内部融资的特别依赖到后期主要以外部融资为主等。

2 农民合作社融资现状

2.1 内部融途径有限,主要体现在内部股金的不足

农民合作社的主要成员大多是农民,生活水平处于中下水准,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不足。或是资金不足或是不敢进行大胆投资。

2.2 外部融资少,即信贷渠道单一

农民合作社受各种因素的限制阻止了金融机构的信贷;为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城乡金融体系的断裂导致农村信贷较为困难。

2.3 国家财政支持有限

国家财政的支持受到农村合作社的项目限制,有些专业合作社所主攻的农业产品在资金扶持上较少。受国家财政支持信息不畅通的影响。国家财政支持的有限导致了在争取财政支持上就是一项信息战,信息不畅通的合作社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从而争取到财政支持。

3 农民合作社融资路径探讨

3.1 加强融资制度设计,确保内部融资的有效

内部融资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甚至可以说内部融资的成果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管理和后期成果分配。因此,对于融资路径的分析,需要加强融资制度设计,在有效的制度设计和成果分配情况下积极引导和吸引农民进行投资。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路径的重要方向。

3.2 在外部融资上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这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农发行的重要作用,农发行应在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需要的前提下,对农村进行多方面的金融支持,开展综合的信贷业务,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融资上有可取的途径;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股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重要的金融机构,应明确其主要的作用在于服务三农;鼓励农民自发形成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真正的农民银行,这一点有些农村已经进行了试点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 总结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经济社会问题,其应当受到国家财政的重视。并且,在融资主题和融资路径上,需要进一步借助社会的力量进行壮大和发展,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向农村的转移和投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