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文化的意义

酒文化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文化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文化的意义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篇

在为三X啤酒进行品牌建设服务中,我们首先确定必须在挖掘出根植于消费者意识中的啤酒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由此,我们针对一个焦点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定性调查和分析,再结合其他有关资料从而得出以下三点有关消费者对于啤酒所期待的品牌意义:

1、啤酒与男性文化

消费者所期待的啤酒品牌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应该说世界文化范畴内的任何内容均可能与啤酒品牌有关联,其中包括有社会形态、国别、性别、社会地位、种族、教育等。“啤酒接受起来很容易,它跟抽烟有所不同,喝酒几乎成为衡量男人的一种标准。”一位受调查者如是说。“对于啤酒我能够掌握它,跟白酒截然不同,啤酒可以大量消费,且酒量好就可代表你是男人中的男人。”另一位是这样论及“喝啤酒感受最深的”这一问题的。

啤酒与男性化之间的连结显而易见。因为人们在一起谈论男性化时,首先提及的是酒,再延伸下去就是啤酒,因此,啤酒最重要的文化意义,应与男性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事实上,啤酒与男性化之间的关系绝非偶然,就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当大家在一起喝酒时,除非有人对酒精有过敏反应,应该说没有一个男人在喝啤酒上示弱,即使喝完后很不舒服。年轻男性固有的血气和刚性,使之向其他男性表现自己时,啤酒成为一种媒介。我们也承认啤酒是男人的东西,就好像是说香水是女人的东西一样天经地义,女人为其他女人而打扮(化妆品市场强盛不衰的最大原因),男人则为了其他男人而喝酒(酒类市场也不会消沉下去),因此,啤酒并非凑巧成为被赋予男性化意义的商品,真正的原因是它在塑造及表现男性化形象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啤酒具备的文化意义之中,性别意义(尤其是男性意义)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既然啤酒具有如此重要的男性化文化意义,可以应用在实际品牌建设和行销中,如果一个啤酒品牌想要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联系,即啤酒品牌欲建立长久的品牌忠诚度,必须使之具有男性化的品牌意义,且将之考虑为品牌建设的第一要素。

众所周知,酒精对于改变也可以说是麻醉一个人很有作用,即啤酒可以引发某些变化,人们喝酒的时候,变化已经在慢慢酝酿,其言行举止也逐渐脱离正常轨道,平日所注重的礼仪约束也会暂时抛到一边,这时大家都将以原始自然的方式表现自己,很明显,变化是肯定存在的,而人们是否为了这种变化而选择喝啤酒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人们在潜意识中一直在寻找着原始和自然,并且视这种原始和自然是美好的(即使有时它代表粗俗和野蛮),但人们并非为了原始和自然而去选择喝啤酒(他们宁愿到深山野林中去寻找),而由于喝啤酒能带来些许的原始和自然本色却又是人人所喜欢的。在这一问题上,人们是矛盾的。这属于一个深层次上的啤酒文化意义

啤酒可以使人变得激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有骄傲的成分,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使人开始放纵和粗俗;而放纵和粗俗的结果是一样的,抽象化的表述即为:啤酒可让人摆脱平日生活的礼节与约束,呈现自我。这是啤酒的另一文化意义:放纵自我 解放自我 呈现自我。

关于啤酒的男性化之象征意义,可归纳一下:(1)啤酒被视为一种放纵且呈现自我的过程(重在变化过程);(2)喝啤酒可被视为是一种让人变得粗俗和野性的消费行为(重在行为方式);(3)啤酒是一种可以帮助人摆脱日常生活游戏规则的媒介(重在结果)。

另外,在表现啤酒的男性化文化方面,人们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人们认为酒量好代表有男人味,但又处处克制;一方面则是内心对原始自然和野性生活的期待,却又不便实现。于是啤酒就成为一种“可以做平常不会做的事情“的理想媒介。

2、啤酒与竞争文化

男人在喝啤酒时,跟喝茶与单纯的吃饭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他们在彼此竞争。“喝酒不够爽快,就会遭到嘲讽;喝酒喝的少,就被人讽笑为不是男人;如果喝多了,就会被视为无用”,诸如此类的看法是普遍存在的,很显然,这其中存在着竞争的意味。男人在用喝啤酒来考验自己,来证明自己。

从男性化角度来讲,在对喝啤酒的态度上,男人的表现可以用“残酷”来加以形容。男人证明自己的男性气概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失败对年轻男性来说,是最为不可忍受,因此,男人如果在喝酒时犯了错,他就得付出代价。如果男人无法表现出好酒量,就无法证明其男性气概,他就会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个男人;如果不喝啤酒,就会更糟糕,他迟早会无法让其他男性对自己产生认可感,也将会与这个群体的关系岌岌可危。在一定程度上,不喝啤酒等于宣布自己不是男人,同时会失去男性所应有的地位(决不是危言耸听)。

啤酒的竞争文化根源在于啤酒的男性化意义,啤酒让人摆脱了某种规则(日常生活方式),却又让人陷入了另一套规则(竞争方式)。男人可能因为喝啤酒而摆脱了日常生活规范,但立刻就会面临另外一套竞争的规则。男人的竞争性也由此得以体现,因此,啤酒的竞争性也是建设啤酒品牌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啤酒与男性密不可分,且其最重要的象征意义即性别意义上的男性化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竞争文化。

3、啤酒与转变模式

消费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文化层次和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将采取极为不同的消费模式。

年轻男性在饮用啤酒初期所形成的啤酒情结即啤酒的男性化意义和竞争文化可以在其以后的生活中不知觉中延续下去;即使在其以后的成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他们仍然从期待那种因啤酒而产生的放纵、狂野、竞争的感觉,但对其他的男性来说,这种啤酒情结却有消失的时候,这时候他们对于男性化和竞争性有了新的诠释,相应地,有了新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男性气概,也找到了新的啤酒品牌,其实,他们仍然认为啤酒拥有性别意义,但现在所期待的意义却与以前不同,这时候,他们对于放纵、狂野、竞争不感很大兴趣,这些特质已无法取得他们的认同。因此,其在啤酒的消费行为中,不会着意去寻求这些特质,他们较以往稳重成熟,喝酒的方式变得文雅。

于是,啤酒与变化联结在一起,这儿的变化不是因啤酒而引起的行为举止方面的变化,而是意识和观念的转变。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事业,不再介意归属于某个团体,而是如何寻求个人的成功,介意的是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地位;当然竞争仍然存在,但重心已转移到事业上,升迁或财富的竞争取代了酒量的竞争。

“顾客所欲,长在我心”是宝洁的观点之消费者至上的第四条原则,了解啤酒品牌如何将文化与消费者联结在一起,有利于在啤酒品牌建设中,真正建立起恰如其分的品牌文化,进而影响即定的消费群体。并且针对以上提出的啤酒所拥有的象征意义的观点,焦点小组已逐一得到了验证,在三X啤酒的品牌建设中,将会有意识地将之细分传播到消费者生活中,在不同的阶段,协助其定义自我。在我们集中诉诸啤酒品牌的象征意义时,即是在增加和管理品牌的价值。 品牌建设的基本竞争战略

我们在对三X啤酒所处于的竞争状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五种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我们对于竞争并不局限于现有竞争对手的理解,顾客、供应商、替代品、潜在的进入者均为三X啤酒的竞争对手,并且依具体情况会或多或少地显露出各自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并不详细介绍分析过程,而是提出以下分析竞争态势的结果:

一、三X所认为的假设性条件以及相应形成的战略:大部分啤酒生产企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因此,扩大生产规模,壮大企业实力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是目前每一啤酒生产企业的必然选择(即以生产、产品为导向的传统市场营销战略)。

二、我们所认为的假设性条件以及相应形成的战略:三X啤酒应利用产业规模优势和现代营销手段,逐步形成品牌效益,并取得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即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的现代市场营销战略)。

三X啤酒集团即使有8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目前绝对没有能够容纳60万吨啤酒市场容量的销售网络。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将扩大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培育自已品牌,才能抵抗现有及潜在的风险。

三、我们认识到啤酒价格的竞争是低层次上的竞争,通过在市场上寻找新的营销增长点,以品牌拉动产销量。而且低价拼杀的恶性竞争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三X啤酒应将竞争集中在质量、服务、品牌三个方面。

四、在对消费者的专项调查中,我们意识到健康是人们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啤酒的营养作用并不是人们消费啤酒的主要因素,但其替代品即市场上数目众多的饮料在强调其营养价值这一点上却不遗余力,所以在进行三X啤酒的品牌传播时,我们将在这一方面有新的创意表现。

五、我们藉由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动机的研究,确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从而进行规划品牌认同和策略执行。

(一)消费者对啤酒的品牌忠诚度:消费者一般对一至两个啤酒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如果不注意品牌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消费者较容易发生品牌转换,其选择的范围很大。

(二)消费者饮用啤酒时的场合选择:通过消费者饮用啤酒时选择的场合比较,我们将重新规划和设计三X啤酒的销售通路分布。

(三)消费者饮用啤酒时的口味选择:研究口味的选择,可以提供一个洞察转变中的消费动机和正在衍生的、具有策略上重要性的消费群体分类的方式。

(四)消费者饮用啤酒时的包装选择:产品包装是品牌整体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作为品牌传播的外在表现之一,它有时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酒神精神 人文主义思潮 异同

在14-17世纪,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不堪基督教的枷锁,最终举起了人文主义的旗帜。几百年之后,在19世纪的德国,有着敏锐眼光的哲学家尼采对人生的思考着了迷,大发玄想,写出了《悲剧的诞生》这一名作,他把书中的酒神精神当作锐意革新的思想,无比沉醉,他呼应前人,怀着历史责任感,一句“上帝死了”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同样的惊世骇俗。

公元476年,当西罗马帝国的丧钟敲响之后,以信仰为基础的基督教文化代替了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古典文化而成为西方的主流文化。中世纪时代人们遵从信仰,基督教观念深入人心。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原罪与救赎,同时也宣扬天堂与地狱的观念,认为人的一生是罪过与苦难的一生,虔诚信仰和顺从上帝者,死后灵魂便可升入天堂。天堂是上帝和天使们住的地方,是一个极乐世界。但那些作恶多端和不敬上帝的人。死后就会通过末日审判而被投入地狱,灵魂永远受苦。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垄断了一切文化和教育,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妨碍了世俗文化的发展。这就急需一场变革的发生,因此随着经济和政治发展,西欧出现了以文艺复兴为标志的近代化转型。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新文化。通过这一斗争,具有理性精神的近代资产阶级世俗文化取代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而成为两方社会的主流文化。

18-19世纪的西方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更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理性成为解释宇宙现象的唯一钥匙,科学文明带来了巨大财富。却造成了人们心灵的枯竭。在这种历史沉沦中,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与理性主义进行了殊死搏斗。在这样的氛围中,“酒神精神”诞生了,它的发源地是《悲剧的诞生》,尼采在这本著作中最早提出“酒神”概念。这位宁做萨提尔,不想当圣徒的思想家在《偶像的黄昏》中说:“我,哲学家狄奥尼索斯的最后一个弟子。”同样的,在其最后一部著作《权力意志》的扉页上也有类似的一句话:“我是哲学家狄奥尼索斯的弟子。”酒神狄奥尼索斯,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水果、蔬菜之神。酒神的祭祀仪式通常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情绪亢奋,达到癫狂状态,冲破平时禁忌,放纵,在忘我状态中追求精神超越的快乐。尼采对酒神和酒神祭祀作了独特的理解,形成了“酒神精神”这一概念。它是一种迷醉的状态,个体化原则遭到彻底破坏。“在酒神的魔力下,不仅人与人的联盟重新建立,甚至被异化了的,充满敌意的或受到奴役的自然也与它的浪子――人重新握手言和”。

上述是酒神精神与人文主义思潮的发生背景,这两种超越各自时代的思想有着诸多可比性,以下分别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两种精神的异同。

不同的根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是与古典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复兴古典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核心是强调希腊罗马古典著作中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象征,可见,人文主义实际上倾向于理性主义。

相反,理性主义则和尼采的“酒神精神”格格不入。尼采极力要求复苏一种审美文化,这种审美文化以酒神精神为根基,将本能从理性的压制下解脱出来,同时坚决主张“理性”就是埋葬生命的危险的暴力,极力倡导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理性因素隐退,感性、欲望、本能冲动获得了彻底解放,并得以自由发挥,人的本能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从这一原始的生命力充盈中获得无限的幸福与快乐。非理性主义因素还表现为,尼采将酒神精神诉诸音乐艺术。应该说,艺术活动是带有相当的非理性因素的,它不像科学那样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法则之上,完全与理性主义相对立。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宣称的那样:“现在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站到公正的审判官酒神面前。”

不同的受众:大众和超人。

人文主义思潮主张个性自由,它是针对全人类的,其自由的对象是一切背负着封建神学枷锁的人们,一切受宗教体系压迫的民众。它号召人们摆脱桎梏。追求个性自由,可见人文主义思潮的受众范围较为普遍,是一种大众精神。

尼采的“酒神精神”严格意义上说却是一种贵族精神,它的受众只是尼采所谓的一些“超人”。尼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提出超人概念,对达尔文主义进行了惊人的发展。从尼采前期艺术理论出发来看超人,超人不过是酒神艺术家的别名而已。一位叫做斯莱德尔的德国学者对此看得很清楚,他言简意赅地指出:“超人不过是酒神的另一面。”尼采认为,超人是未来时代的统治者,是打碎旧价值体系枷锁后产生的新人。酒神精神要求“重估一切价值”,这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尼采理所当然地认为现代的凡夫俗子不配进入这个新时代,他们身上沾满了这个社会的腐朽气味,注定要被一代精英――超人所取代。在《悲剧的诞生》第二十四节中就有如此的例证,尼采把德国比喻为“一个沉睡而深入梦乡的骑士”,“仍然梦想着古老的狄奥尼索斯神话,总有一天,这骑士会在长睡之后醒过来”,消灭一切。很显然,这样的“德国骑士”肯定是于亿万凡夫俗子之上的“超人”。

共同的倾向:反基督。

人文主义思潮是一种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相对立的世俗主义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体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居民中。基督教的来世天堂观念日益淡漠,他们整日劳作,并不像过去那样只为了灵魂的拯救和来世的幸福,而是对现世的美好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反对基督教对人身心的桎梏。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闲暇。”简短的诗歌足以看出当时人们的观念。

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有着相似的倾向,尼采认为,基督教文化的最大弊害是造成人性的残缺不全和生命本能的衰竭。他说,在基督教义后面,“我总还感到一种敌视生命的东西,一种对于生命的满怀怨恨,复仇心切的憎恶”。基督教文化视生命为罪孽,把人的肉体需要置于诅咒之列,用虚幻的彼岸天国诽谤、逃避和弃绝人的此岸生活。过去人们把自己托付给上帝,上帝成了最高价值,如今上帝死了,基督教借上帝之手创造出来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土崩瓦解,上帝是扼杀人的本能、束缚人的个性的恶魔。尼采声称,基督教文化已经衰落,希腊人的悲剧文化正在复兴。悲剧文化是“酒神人”的世界观。它的核心就是酒神精神。因此,准确地说,尼采是否定宗教的。

共同的追求:人性解放。

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世俗享受,反对禁欲苦行。它刺激人们对现世利益和享乐进行追求。对个性解放与自由充满向往,纵观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生活,可以看到人们在人文主义思想鼓励下,竭力热爱现世生活,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努力向上、发挥个人才能及追求现世幸福的积极性,使社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酒神精神同样追求着人性解放、肯定现世生活。首先,从历史上看,酒神冲动反映了初民放荡、感官开放的原始状态,它无条件地肯定肉体存在和感性生活。酒神精神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即整个情绪系统的亢奋状态。“酒神精神”使人的心灵进入“醉”的状态。即从人的最内在的基础――天性中升起充满幸福的狂喜,逐渐进入浑然忘我之境。人的感性、欲望及本能冲动获得彻底解放,并得以自由发挥,本能的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从这一本能的自由中获得无限的幸福与快乐,这个方面可谓是追求人性解放。其次,从酒神精神的内涵上看,尼采在许多著作中论述了酒神精神,他给这一概念下的定义是:“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肯定生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意义,肯定现实的人生,肯定人的现世生活。人的现实生活是唯一真实的,人应该脚踏实地地过好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看是肯定现世生活。因此可以说,酒神精神的提出是西方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伟大的人性解放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尼采对人性的肯定是以贬损、牺牲理性为代价的,在这一点上,酒神精神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全面肯定人性的观点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倒退。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第3篇

但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经济资源化、重型化特征明显,经济增长过度倚重于能源、资源,遵义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新世纪新阶段,当知识经济汹涌澎湃,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席卷全球的时候,遵义应如何应对世界潮流和时代挑战,寻找新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区域协作和全国视野下,遵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如何利用其知名度、美誉度塑造城市差异化、个性化品牌?如何把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告诉记者,遵义市决策层经过重新审视后认为,深入挖掘红色经典“转折之城”的时代特征和经济价值,凭借良好的人文、生态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打造“会议之都”,发展会展经济,重振并带动贵州白酒业的勃兴,构建核心竞争力,可望成为推动遵义新一轮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抓手和战略选择,其所演绎的深刻内涵正是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和谐交响。

提升“转折之城”,塑造城市新品牌: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若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上的伟大转折,唯有“遵义会议”独享其名;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命运转折地,遵义以其唯一性、垄断性被世人所共识且盛名远播。提升遵义“转折之城”无形资产的美誉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品牌价值,进一步打造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是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力的。城市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或者说是有文化的。正因为如此,才有“音乐之都”维也纳、“服装之城”米兰、“奥运之城”雅典、“牡丹之城”洛阳等,她们以其非常鲜明的个性而被世人铭记和向往。纽约因其繁荣令人生羡,北京因其古老令人景仰,贵阳因其生态良好被称为“林城”,六盘水因其气候温和被誉为中国“凉都”,个性十足的城市,令向往者络绎不绝。

城市品牌对促进城市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比较优势,亮出城市闪光点和个性特色,成为遵义破围而生的战略抉择。那么,遵义市的个性化品牌该是什么?其差异化发展的支点又在哪里?

多数贵州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外界对贵州的知晓来自于遵义会议的影响。谈到遵义,不管是黄皮肤还是白皮肤、黑皮肤,多数人会两眼聚光,马上脱口而出“遵义会议”来。

遵义的主题,非长征文化莫属,非遵义会议莫属。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正如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指出:“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

今天的遵义人欣喜的发现,在中国现代史上,若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上的伟大转折,唯有“遵义会议”独享其名;若论中国命运的转折地,唯有遵义最具影响力,并以其唯一性、垄断性被世人所共识且盛名远播。“转折之城”便是这座英雄城市苦苦寻觅的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

慕德贵说,“如果说遵义会议给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话,‘转折之城’的美誉则是遵义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提升‘转折之城’、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品牌价值,对于加快建设黔北综合经济区、打造会议之都、推动红色旅游和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遵义而言,无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提升‘转折之城’,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打造“会议之都”,会展经济前景可观:会展经济与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依靠遵义会议“转折之城”历史内涵的巨大影响力,依托遵义作为山水园林城市、避暑之都的优势,形成旅游及会展经济生态链。

多年从事政策研究的遵义市委副秘书长龚永育说,遵义明确了“转折之城”的特定历史内涵:因遵义会议而成就其美名,因“四渡赤水”而充满传奇色彩,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壮志激励世人拼搏奋斗。体现“转折之城”的时代价值和经济意义,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形象载体,“会议之都”的城市个性定位无疑具有充当这一形象载体的功能。从遵义的条件来看,从“会议之都”突破,应是提升“转折之城”最有效和最现实的途径。

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经济发展有强力的拉动作用,可以带动旅游、商业、物流、通讯、餐饮、住宿、广告、装潢等产业受益。为此,国际上有1:9的说法,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产业收入则为9。

慕德贵满怀信心地说,会展经济是高收入、高盈利的经济,其利润率一般都高达20%以上。另外,会展经济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创造近100个新就业机会。会展经济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加快发展,还能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

在我国,会展经济每年增速达20%,2007年全国会展约4000至5000场,相应的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会展城市。南有广(广州)交会、北有哈(哈尔滨)洽会、深圳有高交会、北京有科博会、大连有服装节、青岛有啤酒节。

据了解,会展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二是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有一定知名度;三是有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四是有发达的会展硬件设施和相关的会展服务业。

遵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1℃,是人类宜居城市之一;遵义交通便捷,川黔铁路贯穿南北,兰州至海口和规划建设中的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在境内十字交叉,新舟机场即将启用,北上兰州、南下广州的城际快速铁路不久将开工建设,是西部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要道。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中国酒文化名城”,遵义旅游资源富集,长征文化旅游堪称绝版,绿色生态文化旅游古朴神秘,白色国酒文化旅游内涵丰富,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殊荣;城市品位独特,森林覆盖率4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6%,是“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也是“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

在已取得11张城市名片的基础上,遵义正在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让遵义成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也会再来”的城市。

按照“紧贴黔中经济圈、融入成渝经济带、参与泛珠经济区”的思路,遵义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遵义拥有以凤凰山会展中心为代表的会展硬件设施和相关的会展服务业,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并有多次举办会展和大型赛事的经验。

慕德贵告诉记者,“转折之城”从精神层面意味着“福地”、“圣地”、“吉祥之地”,意味着“从胜利走向胜利”,如果充分挖掘“转折之城”的内涵,全国的公司企业、社团组织都来遵义开会办展,举办各类工作会、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和专业性展会。在这里接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坚定信念、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洗礼,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中得以深刻启示,有助于事业发展。

他认为,当前遵义在打造“会议之都”过程中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办事,实行政企分开和市场化运作,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让企业和消费者真正成为会展经济的主体;积极培养会展人才,培育展览公司;加快培养会展业策划人才,提高会务接待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育专门从事会展工作的名牌展览公司,使会展经济早日向专业化分工协作迈进。

挖掘“转运、转顺”历史内涵,红色旅游助推资源联动:遵义长征文化独具特色,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闻名于世,令人向往。提升“转折之城”,将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捆绑联动,必将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遵义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社会资源三大类景点共300多处。这里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长征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融。赤水、乌江、湄江山水等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见证过红军当年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激烈,打上了永不泯灭的红色印记。

遵义市旅游局局长黄天舜说,发展遵义旅游就是要打好“红色旅游”这张王牌,利用红色的知名度,把游客带进遵义,再向其推介其他旅游产品。近几年来,遵义将丰厚富集、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捆绑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征文化旅游”品牌,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2005年,遵义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并有8大景区项目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旅游经典名录”。近几年来,遵义市投入资金近4亿元,先后对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四渡赤水战斗遗址等进行保护和建设。

遵义还与重庆、广安、贵阳优势互补,共谋发展,联合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条线路上有红军长征时的息烽、乌江景区、娄山关景区、四渡赤水纪念地、誉满全球的遵义会议和红岩文化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故乡等中国革命时期重要遗迹,人、事、景几乎涵盖了中国革命史的“关键时刻”和“关键人物”。

据了解,红色旅游已成为遵义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石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市有旅游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2003年至2007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累计收入180亿余元,分别年均增长40%和36%,其中红色旅游人次和收入占总量的40%和38%。据悉,自1998年全面启动红色旅游以来,遵义会议纪念馆已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产业还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对建材、交通、金融、信息等20多个行业产生了较大的拉动效应。

提升“转折之城”,塑造“旅游遵义,从此顺利”、“转运、转顺”的目的地形象,不仅是遵义独特的红色文化和城市指纹的最佳概括,并且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形成遵义红色旅游产品品牌的独特性、唯一性和权威性。更重要的是,这一提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满足游客讨个“好口彩”的心理需求,让遵义与广大消费者产生紧密关系,心生非来不可的欲望!

在长征文化形成强大主力品牌的基础上,再分步推出其他旅游品牌,先做减法,后做加法,保持持续的吸引力,使遵义生态旅游资源、酒文化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都产生更大的联动开发效应。

遵义市旅游局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遵义南临省城贵阳,西与四川毗邻,北面紧靠重庆,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随着贵遵、遵崇等高速路的开通,遵义至北京、上海、广州三趟始发列车运行,遵义机场启动,遵义至茅台高速路的建成,这里的红色旅游必将产生飞跃,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打造名酒基地,酒博会掀开会展经济大幕:“茅台是王侯,黔酒是贵族”,时下全国白酒市场面临消费升级,“国酒之乡”抢抓机遇,发挥历史、文化、资源、技术方面的独有优势,建立创新品牌,推动名牌化进程,积极打造黔酒尖端品牌群和酱香型白酒基地是遵义乃至贵州重振酒业的必然选择。

荟萃华夏佳酿,展示名酒精华。金秋九月,桂子飘香,“2008中国(遵义)酒类博览会”在遵义举行。由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支持,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商务厅、遵义市人民政府、中国贸易促进会贵州分会承办的酒类博览会,被专家们解读为遵义发展会展经济的开篇之作,同时标志着承载着“振兴黔酒,再创辉煌”的遵义拉开了打造名酒基地的大幕。

遵义酿酒历史悠久,集中了贵州绝大多数的白酒企业,可以说,遵义白酒的兴衰代表了贵州白酒的业态。然而,多年来,这里白酒业态并没有达到与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水质等酿酒条件相匹配的地位。

中国白酒信息通报显示,全国白酒百强企业除茅台酒厂外,贵州只有茅台集团麾下的习酒公司榜上有名。作为国酒之乡和白酒生产大省,却没有第二家达到上亿元产值的白酒企业,其衰落可见一斑。2007年,全省白酒产量14万余吨,销售额为80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其中茅台集团销售总额达到70亿元,利润总额为30亿元。扣除茅台集团的业绩,贵州省42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销售总额为12亿元,几无利润可言,与“邻居”川酒的集团强势形成巨大反差。

在遵义市经贸委副主任吴键的记忆中,贵州白酒今天的业态与上世纪80年代“发酒疯”后的萧瑟不无关系。当时,贵州可谓全民“皆酒”,几乎县县有酒厂,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上规模的酒厂在百家以上。在茅台酒、董酒的品牌带动下,涌现出习酒、珍酒、鸭溪窖酒、安酒、湄窖等贵州老名酒和一批新兴名优酒。1986年,贵州评出的45种名优酒中,遵义市就占了23种。

然而,全民“皆酒”并未给贵州酒业带来无限春光。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贵州酒业便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对此吴键遗憾地说,当时贵州白酒业滑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国家宏观调控从紧,贵州企业不仅没有敏锐地意识到这点,反而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后期资金链断裂后续投入和生产乏力;二是酒业已进入买方市场,省外白酒企业得风气之先,不惜花血本在央视等媒体上大打广告做宣传,占领大片市场,而贵州企业仍埋头拉车,错失良机从此不振。

专家认为,当前贵州尤其遵义重振白酒产业正逢其时。原因之一是白酒生产经过市场洗礼,除国酒茅台、习酒、董酒、鸭溪窖酒等老牌名优酒外,又涌现出金士酒业、糊涂酒业、云峰酒业、酒中酒业等一批新兴名优酒,发展势头强劲;二是与上世纪相比,贵州酒业已完成体制上的锻造,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白酒消费面临新一轮升级,商机无限。四是与其他一些香型白酒酿造方法不同,贵州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完全源于原生态纯粮酿造,绿色且环保,喝后不上头,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近年来,贵州省相继出台《关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酒类生产流通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法规性文件,推动、指导和规范全省白酒产业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确立了“在支持国酒茅台做大规模的同时,大力培育二、三类品牌,以形成品牌梯次”的振兴黔酒战略决策。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一大十星’名优白酒企业,着力打造、提升遵义名酒地域品牌”的白酒工业发展举措。

所谓“一大”即指茅台酒厂有限公司,“十星”指茅台集团麾下的习酒公司和董酒、鸭溪窖酒、湄窖、珍酒等5户企业,以及在仁怀市新发展起来的酒中酒、金士酒业、糊涂酒业、云峰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等5户企业。今后要大力发展壮大赤水河谷名酒工业集聚区,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茅台做大做强,推进茅台酒每年新增2000吨以上技改扩能,加快有机高梁基地建设,力保2020年前达到每年4万吨的生产规模;积极支持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加快发展,打造贵州浓香型白酒第一品牌,形成年产5万吨的生产能力;发挥赤水河谷酒业发展潜力,培育一批新的白酒知名品牌,形成4至5家上规模、有市场的骨干企业;振兴董酒、珍酒等知名品牌;配套发展包装、印刷产业,形成名优酒产业群。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防治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c)-0099-03

肝硬化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组织正常结构破坏,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1]。肝硬化是全世界第五大病死原因,也是我国的常见病和主要病死原因之一,该病发病高峰年龄为35~48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为3.6~8.0∶1[2]。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其次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或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丁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肝炎后肝硬化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类型,而酒精性肝硬化是西方国家肝硬化的主要类型。目前肝移植是治疗肝硬化的唯一有效根治方法[3]。因此,早期根据病因积极防治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4]。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资料差异,以针对性地指导不同病因的肝硬化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2年7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7例(肝炎后肝硬化组),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制订的诊断标准[5],有明确肝炎病史并经HBV、HCV抗原抗体标记和DNA检查确诊,临床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肝硬化,排除酒精性肝硬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13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13例(82.48%),丙型肝炎后肝硬化16例(11.68%),乙型肝炎与丁型肝炎重叠感染后肝硬化8例(5.84%)。选择同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82例(酒精性肝硬化组),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6],具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每天摄入乙醇80 g并达10年以上,临床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肝硬化,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本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两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下:

1.2.1 一般情况 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

1.2.2 临床症状和体征 包括肝病面容、乏力、食欲下降、腹胀、肝区疼痛、脾大、黄疸、水肿、鼻出血、牙龈出血、肝掌、蜘蛛痣、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1.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

1.2.4 实验室检查结果 记录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γ-谷氨酰转移酶(GG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G)、总胆红素(TBI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础数据比较

①肝炎后肝硬化组及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男性均占多数,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组男性比例(91.46%)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64.23%),女性比例(8.54%)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3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②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平均年龄[(58.9±6.4)岁]较酒精性肝硬化组[(51.7±4.3)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两组患者病程比较[(6.8±2.5)年比(5.9±2.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

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肝掌(24.09%)、蜘蛛痣(28.47%)、男性发育(1.46%)及肝大(6.57%)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酒精性肝硬化组(70.73%、80.49%、9.76%、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两组在脾大(59.85%比62.20%)、黄疸(13.87%比13.41%)和腹水(80.29%比 76.83%)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显著低于酒精性肝硬化组[(139.4±47.9)U/L、(1.98±0.53)、(215.7±46.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A/G及TBIL比较[(0.81±0.10)比(0.86±0.22)、(47.3±25.6)μmol/L比(49.4±27.3)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8.03%、29.20%)均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硬化组(3.66%、9.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37.23%比43.90%)及肝性脑病(20.44%比26.83%)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4。

3 讨论

肝硬化的病理基础为各种致病因数致肝细胞损伤,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纤维化形成,发展为肝硬化。近年肝硬化的年发病率高达17/10万[7],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升高趋势,乙醇及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晚期可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因此,必须根据病因积极加强对肝硬化的防治研究。

本研究以男性肝硬化患者居多,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组更明显(P < 0.05),可能与我国男性饮酒者居多有关,提示大力宣传戒酒、减少饮酒量、缩短饮酒时间对防治酒精性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平均年龄较酒精性肝硬化组大(P < 0.05),与Shen等[8]的报道结果一致。

肝掌、蜘蛛痣、男性发育主要由体内雌激素与雄激素水平失调引起。本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掌、蜘蛛痣、男性发育及肝大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原因为酒精影响了芳香化酶的活性,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以及参与雄激素产生的关键酶活性降低,均使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导致雄激素与雌激素之间的平衡失调。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大可能与肝脏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有关,上述症状及体征可一定程度上鉴别肝硬化的病因。此外,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GGT、AST/ALT及ALP显著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可能与酒精常致肝细胞线粒体损害而使线粒体释放AST,同时酒精使肝脏和小肠黏膜产生GGT、ALP增加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则是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病死原因。本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发生率最高,但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尤以乙型丙型肝炎重叠感染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更高[9-10],提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更容易进展为肝癌,预后较差,研究显示,HBV DNA>2000 U/mL是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11-12]。因此,应该加强病毒性肝炎知识宣传,及早行抗病毒治疗,有效清除肝炎患者体内的HBV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改善和有效恢复慢性肝炎的病理改变,减轻肝纤维化,延缓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对于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应该及早行胃镜随诊观察,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治疗。对于肝硬化晚期患者,应预防感染、出血、便秘等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肝炎后肝硬化的防治重点是接受有效抗病毒治疗,最大程度地抑制和清除肝炎病毒,控制病毒DNA水平,积极预防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进程。而对于酒精性肝硬化的防治以戒酒和支持治疗为主,其预后较肝炎后肝硬化好,因此,应大力宣传戒酒,减少酒精摄入量,最大限度地减少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6.

[2] 李杰,邹俊,陈茂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45):113-114.

[3] Horiguchi K,Hirano T,Ueki T,et al. Treating liver cirrhosis in dogs with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gene therapy via the hepatic artery [J].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9,16(2):171-177.

[4] Wang Y,Liu YH,Mai SJ,et al. Evaluation of serum clusterin as a surveillance tool for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cirrhosis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25(6):1123-1128.

[5]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6]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4-166.

[7] 王吉耀.加强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53-1154.

[8] Shen Z,Li YM,Yu CH,et al. Risk factors for alcohol-related liver injury in the island population of China: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3):2255-2261.

[9] Kew MC. Interaction between hepatitis B and C virus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J]. J Viral Hepat,2006,13(2):145-149.

[10] Iloeje UH,Yang HI,Su J,et al. Predicting cirrhosis risk based on the level of circulating hepatitis B viral load [J]. Gastroenterology,2006,130(3):678-686.

[11] 周永莉,段志军.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及防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31):3313-3319.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酒店标志;意义;设计原则;实践

作者简介:俞荣标(1982-),男,浙江绍兴人,硕士,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

酒店标志是代表酒店形象的特定图像与符号,由图形、文字等形式构成将酒店的文化、理念、特色等要素呈现给旅客。优秀的酒店标志不仅可以为达到树立酒店形象与品牌,增加经济效益之目的,还可以为酒店传承企业文化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是一大无形资产。

1.酒店标志设计的现状

自古以来,作坊、店铺与招牌、幌子等形式的标志是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从唐代到宋朝,标志在驿站、客栈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为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酒店标志设计现状,笔者的设计团队收集整理了国内外80家酒店的标志(其中国内75例、国外5例),采用团队成员评选、旅客和酒店工作人员的调查等方式,从标志的构图新颖、文化元素融入、色彩搭配、形象体现等内容切入,罗列出了优秀、一般和缺乏创意的三大类标志。根据所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在国内,酒店标志设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一些大型酒店和连锁性酒店均拥有一优秀的标志,个性突出,创意新颖,文化特色浓厚,如: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锦江之星连锁酒店等,优秀标志占被调查数据的53.8%;但一些处于西部或城乡结合部的小型个体酒店对标志设计不够重视,缺乏一定可识别性、记忆性和独特性,毫无创意,有的甚至没有标志,缺乏创意的标志占被调查数据的11.2%。

2.酒店标志设计的意义

2.1传承酒店文化

酒店标志是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酒店文化的主要角色[1]。酒店标志的设计往往对酒店文化进行了归纳和提炼,并通过酒店建筑物、餐具、住宿日用品、办公用品和网络等媒介传达给旅客,从而使人们对酒店文化产生兴趣。中国大酒店标志见图1,标志形态整体为“中”字,又恰似一红灯笼,色彩主要应用了中国红为主色调,准确地将中国元素引入到标志设计中,处处洋溢着中国风[2]。

2.2为酒店树立企业形象

标志是一个图案,一个符号,能够准确传达出酒店特色和文化内涵。优秀的酒店形象标志在传达酒店的核心特质的同时还能够带给人浓郁的亲和力以及美好的想象空间。通过推广与宣传,人们能够建立对酒店的良好印象。小小标志却能为酒店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

2.3为酒店创造商业价值

在酒店市场营销策略中,酒店标志可起到形象塑造的关键作用,常常借助酒店标志等宣传内容,通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方式进行传播,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潜在旅客的住店需求。优秀的酒店标志还有助于提升酒店的知名度和在旅客中的美誉度,进而增进酒店的客流量与住店率,直接达到经济、品牌的双重商业价值。

3.酒店标志的设计原则

3.1简明易认保证识别性

酒店标志是酒店的形象大使,是酒店视觉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旅客易识别,进而产生品牌等联想,达到形象识别和品牌树立之目的。构图简练、信息全面、简明易认是设计师在构思设计标志时须坚持的一大原则,以保证标志的识别性。

3.2传承文化体现独特性

每一家酒店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设计标志时,必须系统地学习、深度分析酒店文化,对文化内涵作设计元素的提取,反复对比讨论,将最富有酒店文化的设计元素融入标志造型中,形成文化气息浓厚、独特性突显的酒店标志。

3.3理性思考确保可行性

酒店标志广泛地被应用到各式各样的媒介中,大到建筑墙面,户外广告等大面积场景,小到名片、徽章等办公用品,且适用于不同的印刷、喷涂、微雕等制作工艺。酒店标志设计时须高瞻远瞩,既要确保标志稳定性,又需尽力做到标志能顺应时代潮流,在不同的时代,担当同样的使命。

4.酒店标志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实践

本案例是为浙江杭州金地皇冠假日酒店设计一标志,设计团队将从设计定位、设计元素提取、设计草图、设计定案等环节进行设计。

4.1设计定位

金地皇冠假日酒店是杭州市一房产公司斥巨资兴建的一家立足于长三角的国际化准五星级度假酒店。通过与公司决策层的沟通,共同对本次设计进行了定位:豪华尊贵,长三角,国际化,度假酒店。

4.2标志设计元素提炼

由设计定位的四大关键词,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其一一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元素的提取。从资料分析见图2:第一,豪华尊贵,皇冠宫殿恰恰能典型地代表这一层意思,抽象地提炼皇冠宫殿的造型和金灿灿的色彩等设计元素;第二,水比较具有长三角的特征,可以形象地表达酒店所在地:杭州;第三,国际化的典型形象特征为图形简练概括,锐利或饱满,具有时代感,令人产生较强的信赖感;第四,度假酒店则需要一种休闲、娱乐、轻松等设计元素的融入,备后期设计环节应用[4]。

4.3标志草图构思与分析研究

设计草图是标志设计的关键环节,是设计师方案构思、推敲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源泉。在草图绘制过程中,设计团队结合前期工作,巧妙地将各个设计元素进行组合和编排,绘制了方案草图。

4.4设计定案及设计说明

通过设计团队与公司决策层深入分析与研究,最终确定形态为近似菱形的皇冠作为主要形体,配合流水,鱼鳞等元素。定案的设计说明为:

(1)标志的主体为简练的金皇冠造型,迎合了酒店豪华尊贵的特色,给旅客以宾至如归之感;

(2)金皇冠主体中融入了鱼鳞和流水等设计元素,生动体现酒店所在地杭州和长三角等涵义,体现了长三角地域文化与视觉特征,提高了标志的识别性和记忆程度;

(3)整个标志积极向上,静中带动,颇具动感和节奏感,经久耐看,隐约有深邃感;

(4)标志色彩以皇冠中心的金黄色为辐射点,向四周照射,渐变成红色,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寓意为酒店生意兴隆,立足长三角,最终迈向世界的国际化准五星级度假酒店。

5.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繁荣的时代,标志也显得越来越关键,这一小小非语言性的符号已成为了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形式。酒店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做足标志这一项工作。本文提出的酒店标志设计原则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可操作性,对发展和推动酒店产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培杰.旅游酒店CIS设计中理念识别的确立研究[D].山东大学,2003

[2]郭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37

[3]崔莹.中国酒店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3):56-58

相关期刊更多

古典文献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语文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