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酒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酒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酒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范文第1篇

首先,塑造品牌新内涵,摆脱传统基因束缚。

酒的文化,其实是一种以酒为载体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体。在现实生活中,啤酒能给人以时尚、激情、动感;白酒给人以豪爽、大气、味道;红酒给人以幽雅、品位、尊贵。而黄酒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恐怕许多人都难以说清楚。虽然黄酒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厚灿烂的文化,迷人独特的口感,清澈橙黄的色泽,但是在消费者心中缺少专属自己的独特生命魅力,古老、陈旧、难登大雅之堂、无品位、缺档次等感觉,成为沉淀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实在难以激发起他们的消费冲动。想一想,那黝黑的乌篷船,破旧的乌毡帽,潦倒的孔乙己等等,能够带给消费者什么样的消费冲动,享用感受呢?更别谈在高端消费群体中造成影响和关注了。

随着为了喝酒而喝酒的时代已经逐渐结终,酒在所承载的价值往往是一种公关、一种炫耀、一种价值、一种品位的生活追求,如以酒会友、以酒庆功等。宋代大文豪的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在告诉我们饮酒的内涵在于体会酒中的文化意境和生活哲学。显然,目前黄酒品牌的表现,缺少就是无法折射自己黄酒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笔者认为,如果黄酒企业能够在自身的品牌中注入更多精神层面文化、追求、生命,摆脱那种过于热衷地方色彩、小家碧玉式的“自爱自恋”的浅显表现,这样可能会更加容易、快捷的把黄酒品牌的内涵文化,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永恒的感受,引导出一种消费潮流。在这方面,黄酒企业应该要向海派黄酒中的和酒与石库门学习一下。他们通过对消费者精神需求的研究,和酒通过对“和”文化的塑造,石库门通过对“大上海文化”的诉造,快速打动了部分领袖消费者的心理。同时他们敢于对传统黄酒的口感、色泽、、营养、酒精度等方面的颠覆、改良和创新,开创出黄酒消费的新定位和新人群,于是和酒与石库门在黄酒市场中根深地固的打出一片专属于自己的天地,更加提升了自己品牌文化的表现力。虽然,中国黄酒第一品牌的“古越龙山”也意识到黄酒品牌要在新思想、新文化、新内涵等方面大下功夫。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人们看到黄酒第一品牌古越龙山的文化表现或者品牌诉求,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呢?调研结果,除了给人产生“黄酒老大”的“风流”感觉以外,再就是些历史、荣誉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抓住真正的高端酒类消费独特文化内涵,有的只是历史、荣誉“中国黄酒天下一绝”所带来的负累,根本无法真正在影响着黄酒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

其次,把握消费新趋势,开创消费新价值

酒类消费虽然如同上面所讲的确是承载着在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面子文化,但随着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爱护,消费者对酒水的低度、营养、绿色、健康、保健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黄酒恰恰具备了消费者对酒水在低度、营养、绿色、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潜在优势,从这些优势来看黄酒的本质特征正是迎合了酒类消费的新趋势。所以说,我们这些黄酒企业只要能够在传统黄酒的基础上利用新科技、新工艺、新营销思路等进行产品的创新和改良,其高端市场的发展空间将是不可估量的。

据市场反应得知,消费者在口感方面:消费者喜欢饮品那些口感清爽,有酒香味的黄酒;在营养方面:消费者喜欢饮品那些添加枸杞、蜂蜜等辅料的黄酒;在酒精度方面:多数消费者偏爱饮品那些酒精度略低(酒精含量在8%-12%);在酒色方面:消费者喜欢饮品那些酒水颜色纯、晶莹、剔透的黄酒;在瓶形、瓶标、包装方面:消费者偏爱包含新颖和时尚元素的设计风格。故此,黄酒想发展,想突破尴尬局面,成为高端品牌,就必须给自己的黄酒定位在一种上档次、高品质、有内涵的酒类,通过营销手段改变高端消费群体对黄酒传统消费印记,打破黄酒消费的低俗、无品位、无档次的平民形象,打造黄酒在消费者心智中的饮品黄酒的品位认知,塑造出黄酒产品自身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让黄酒的消费逐步在消费能力较强的白领阶层圈子形成影响力,使之在高档餐饮、娱乐场所和政商务送礼等方面也成为黄酒的主要消费之酒。现在,很多黄酒龙头企业已经深刻的意识这些方面,推出了高端产品,并对产品的包装、广告营销都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策划,如绍兴古越龙山“二十年陈”、 和酒“金色年华”、石库门的“锦绣系列”、会稽山“帝聚堂”等等,使产品的形象、口感、营养、喝法、酒精度、酒色、瓶形、瓶标、包装、定价、差异化卖点等方面逐渐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小众营销,制造高端黄酒消费影响

随着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提高,其中一个现象就是具休闲化、娱乐化、健康性、文化性、社交性和贵族化等特征高档生活方式的涌现,这在高端消费人群形成了某种共性的消费追求。面对高端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高端黄酒营销思路就必须摒弃大众营销模式,而采用定向小众营销方式,致力打造在高端消费群体中造成深度影响力,通过小众群体消费带动大众消费群体的消费“向往”。

小众营销的特点是注重领袖人物,注重边缘文化,注重个体价值,注重体验感受,注重互动影响,注重扩散带动,注重口碑效应,其营销目的就是通过打动核心消费领袖群体,然后带动大众消费群体的“向往”,进而使自己的高端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种独特的品牌价值和魅力。

一般小众营销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事件营销,在高端人群关注的领域制造新闻事件,进行事件行销。

教育营销,利用黄酒专题论坛、沙龙等形式组织目标消费群进行会议营销。

渗透营销,利用黄酒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进行渗透营销。

联合营销,与社区会所、俱乐部等高端会员机构进行黄酒体验式互动营销。

广告营销,在行业媒体进行软文传播,在高档消费杂志上进行软文传播,使之感受黄酒文化的魅力。

口碑营销,树立消费舆论领袖,带动群体消费。

电子营销,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进行黄酒消费的传播,。

展会营销,利用专业展会进行品牌传播等。

酒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范文第2篇

我问过一些白酒消费者,在他们印象中白酒包装是什么颜色的,几乎都会说是红色、黄色(金色)的。再问他们一些比较出名的酒包装有什么特征,除了对个别商标印象比较深刻之外,大都回答不出或表示都差不多。走到酒类柜台前,我们发现琳琅满目的各种品牌的白酒包装的确是惊人的相似,就好像全中国的酒均在使用一个共同的品牌,他们很象是一家子,亲近的已经不分彼此了!

近两年来,不管是高中低档的酒,包装工艺和材质都越来越讲究起来,咋看起来还真的具有帝王般的高贵,只可惜那只是一个个的平民穿着帝王的外衣自欺欺人罢了。曾经一些业内人士跟我说,酒就是卖个包装,于是他们总是期望我们的设计师们能设计出比其它品牌更高档的包装出来,好卖个好价钱。即使是一个毫无名气,也不打算投广告的小品牌也在做这样的白日梦,可是设计师们总是让他们失望而归。因为,现在各品牌白酒的包装的档次已经到了“珠穆朗玛”的顶峰,再超越已经没有太大可能了。

品牌要想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个性,但从目前白酒广告来看,大部分品牌所诉求的形象几乎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狭窄传统文化表现上,如吉祥、尊贵、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因此大家给消费者的品牌印象都显得很相似,这就造成大部分品牌在竞争中无法创造明显的优势。

水井坊算是近几年难得的成功白酒品牌,其成功就在于把同样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现代意识的“包装”。我认为水井坊的品牌打造策略其实也算不上高明,只不过是白酒业整体品牌形象实在是太保守、太相似而成就了它罢了。

云峰酒业的糊涂文化定位也是属于传统酒文化之一,由于在它之前还没有其它白酒品牌采用过类似的定位,而且符合部分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因此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但这毕竟是少数。因为,1、可挖掘的传统酒文化资源是非常有限的;2、传统酒文化一般只适用于中高档品牌,而中高档品牌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因此成功的机会很少。

自小糊涂仙、小糊涂神等成功以后,大批的同行们也就跟着真的糊涂起来了。在其它许多行业,模仿大品牌往往是可以捞到一笔钱的,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此行业还正处于BICC(品牌形象分类组合)的前三个阶段,即工业式营销阶段。当行业营销发展到精神性品牌阶段后,模仿大品牌一般来说是难以获得赢利的。白酒业作为传统产业在很久以前就已进入了精神性品牌营销阶段,所以模仿大品牌的做法即使对于小企业而言也是难有收获的,甚至会带来严重的亏损。 为什么都往高档挤?

近几年不管是大小品牌都在指望通过高档产品,特别是高档包装、高档形象来获得高额利润,理由是中低档白酒利润太薄。在他们看来,做高端产品是最容易的了,无非就是换个高档包装,标个高价吗。我是反对这种做法的。因为:

第一、事实上在任何行业、产品市场上要获得最高的市场地位、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多的利润都必须去占领中低档市场。高端市场虽然利润率较高、甚至很高,但需求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只能容纳少数品牌。目前市场上高档品牌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约30%,这样的比重无疑是太大了,因此估计最终会有一半以上的品牌将大败而归。做高档品牌目前的企业身份和地位是首要因素。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份和地位,做高端白酒就好比夏利生产劳斯莱斯相同品质甚至高于劳斯莱斯品质的汽车,一定是卖不了劳斯莱斯的价钱的,甚至亏本销售也没人理睬一样的道理。

第二、不管是高中低档品牌,要取得成功均必须有自己的品牌的个性。品牌的个性来源于品牌独特的内涵,而非简单的一个包装或口号。对于酒类品牌而言,包装就象是一个人的外表装扮,只有外表没有内涵是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的,因为那只是一个空壳子而已。反过来,只有品牌独特的内涵没有符合内涵的独特包装形象也是不够的。 喝酒的都是富人、商人、文人吗?

白酒的消费者层次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穷人、富人,商人、民工,文人雅士、凡夫俗子,等等。可从众多白酒包装和广告所传达的信息来看,好像喝酒的人就只有四种人——富人、商人、文人、办喜事的人。我认为,这不是当代白酒业经营者们智慧的结果,而是对传统酒文化只有继承没有发展,并且还没有真正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属于强行推销的突出表现。

近两年,关于酒文化的挖掘方面又成为了新的潮流,于是又诞生了一批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白酒品牌出来,看来定位于中高端的品牌难熬的日子还长着呢。 如何做好中低端市场?

如何做好中低端市场?

目前,中低端市场主要由数量众多的小品牌和杂牌军占领,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按照消费者需求规律,中低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共性相对于高端市场而言要明显得多,也就是说在中低端市场只要品牌策略得当,由少数几个大品牌所垄断是最有可能发生的,在其它许多行业也证实了这一点。可是为什么在传统行业的白酒行业中低端市场品牌集中度会如此之低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1、因为大家的品牌经营观念都被传统的酒文化固化了的缘故;2、对中低档品牌的精神性形象内涵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把握能力,普遍认为白酒品牌文化是中高端品牌才需要的,中低档品牌消费者不注重这些,而且品牌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会增加产品的成本,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要想改变中低端白酒市场现状,首先应该从传统的酒文化和对消费者需求的认识误区中解放出来。

根据BICC值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当今白酒市场,无论是高、中、低档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最大的品牌因素均不在产品方面,而是在品牌文化所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性需要方面。目前,在定位于中低档市场的众多品牌中,品牌的精神文化内涵几乎都是一片空白,大都只能依靠企业历史、名气、包装、质量、价格等非常被动的、低层次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于是造成大部分中低档品牌内涵的不完整,各品牌间的对比优势微弱。这可能就是白酒业品牌集中度始终是如此之低的关键原因。

不少经营者也许认为,品牌高中低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包装上面。这是非常狭隘的认识。事实上品牌文化的差异才是核心所在。因为人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当今酒类市场,品牌所能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文化差异才是成功的关键。不同的消费者层次对精神满足需要的类型和迫切程度是有差异的,所以仅仅依靠传统酒文化是难以满足许多消费者的精神需要的。

茶和酒的传统文化是有很大共通性的。近几年茶饮料市场的成功对白酒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茶饮料当初如果象现在的白酒业一样死死抱着传统茶文化不放的话绝对是不可能形象现在这样巨大的市场规模的。可以说茶饮料市场开发的成功最主要原因在于抛弃了传统的茶文化,重新赋予了她新的现代时尚文化。

虽然,茶饮料与白酒无论在产品性质还是消费者特征上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将当代文化赋予传统行业和产品的做法在任何行业同样都是可行的。

在BICC中消费者精神性需求(精神性品牌)总共分为近二十种大的类型,每一种大类还可以继续作出细分。在这二十种精神性需求中,各种消费者能被有效激发的需求类型和侧重点是有差异的,但这些差异也是有其规律的。

消费者精神性需求类型由其自然特征和行为特征所决定。自然特征如年龄、性别、地域、阶层、职业、收入等。行为特征主要指个性、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从这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同的消费者类型在精神需求上为什么会存在各种差异的原因了。

对各种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差异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白酒业冲破传统文化的约束,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制定新的品牌战略,赋予品牌新的内涵就有了正确的策略导向。改变白酒业品牌分散的现状,使市场朝少数大品牌高度集中发展就有了希望。

对于具体的某个品牌而言,其品牌的精神性形象应该如何在BICC近二十种精神性形象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呢?以下是品牌定位规划的四个基本步骤:

一、我们应该对白酒消费过程、情景、消费者主要类型等与精神性需求的关联性进行推理,找出相关的精神性需求,并依据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按照关联性的强弱进行排序。关联性越强的需求对购买的决策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二、对目前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品牌进行分析,衡量其品牌精神性形象的类型、比重、适合的消费者类型,以及目前的市场影响力等。

三、根据以上两个阶段结果,衡量企业的资源和实力条件,选择最有利的细分消费者群作为目标顾客。

酒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范文第3篇

奥运营销,白酒还有机会吗?

虽然,中国酒行业中只有燕京啤酒和华夏长城葡萄酒分别被入选为北京奥运啤酒供应商和葡萄酒供应商,而代表中国文化的白酒,却并没有被入选为奥运赞助商行列。这无疑给中国白酒泼了一头凉水,再加上2007年6月13日,北京奥组委向媒体和公众推出了有关“防范隐性营销市场”的一系列奥运“新政”,对奥运隐性营销加大了防范力度,这无疑对想搭乘“顺风车”的非奥运赞助企业看来,犹如一块禁行路牌,赫然矗立在通向2008奥运的路上。这无疑更使白酒企业纷纷疑惑,不仅要问“奥运营销”的切入点到底在哪里?奥运营销的擦边球还能打吗?时至今日,北京奥运离我们还不到100天了,白酒奥运打擦边球的机会还有吗?

其实,奥运重在参与,维护知识产权同样人人有责,但新政的目的,并非是完全剥夺中小企业的参与权,非奥企业如何通过常规渠道整合优势资源,分享奥运大背景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是一条希望之路!尤其是中国的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汉字就是由象形文字转化而来的,都有着深刻的含义,而酒又是靠文化来衬托酒的文化品位,由此才能突显酒的档次,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与酒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酒卖文化,文化卖酒”就是最好的写照。

众所周知,文化的精髓就是“精神”,而奥运的精髓也是“精神”,更何况我们中国人一直号称是“龙的传人”,要发扬“龙的精神”,而“龙”又是中国人的图腾。北京奥运来临,为何不借势奥运卖“精神”?

文化精神与人文奥运相对接

北京2008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一个开放的颇具生命力的创新理念,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惟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明瑰宝。“人文奥运”的理念体现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和平、和谐、和爱、和美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对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

酒类企业,要想借势奥运卖精神和文化,首先必须搞明白文化和精神的关系和关联,才能更好地借势奥运精神与其相对接!其实,文化就是人的在现实生活中,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总和。主观的意识包括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思维模式等因素;客观行为则包括人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构成等因素。而精神则是在文化中酝酿出来的文化之精髓,是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浓缩和升华,是文化在发扬光大时的酵母。没有优秀的文化,就不会培养出优秀精神品格,就不会有强烈民族精神;而没有强烈的民族精神,这种文化就无法发扬光大,无法传承。

而近年来国内多数酒类企业则是以“卖文化”起家的,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上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有多久,中国的酒文化就有多久”!“酒卖文化、文化卖酒”已成为中国酒类营销的真实写照,作为酒类营销利器横扫大江南北。因此,酒类企业的文化营销完全可以考虑与“人文奥运”理念相对接,在奥运文化和奥运精神上做文章,打好“奥运关联营销”这张牌!酒类企业借势奥运可考虑从以下三点重点着手:

一、企业文化对接奥运文化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卖出产品是维持生存的必要活动,但是塑造和建设一个形象,一个品牌的联想是维持长期客户——也就是维持购买力和忠诚消费的重要保证,一个品牌背后蕴涵的文化,服务意识往往要比一个产品本身的质量更让消费者倾心,所以把企业的文化和奥运精神有效嫁接是让消费者接受整个企业的有效方法。企业赞助奥运,不仅是企业品牌传播的战术,更是战略层面的。

借势奥运营销,一方面提升影响力、拉近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广泛的提升企业形象,借奥运的机会突破企业疲软的市场营销。通过和奥运精神的对接,对外提升企业美誉度,对内提高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了员工的敬业精神。

2008年中国作为奥运会的承办国家对于整个国家和中国企业而言都是千载难逢的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好机会,这样一个吸引全球瞩目的盛会,不仅是比赛的现场性和趣味性,最重要的是精神和文化,比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等口号都充分彰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内涵。酒类企业,奥运借势卖精神,企业更应该重视奥运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产品文化对接奥运文化

2008年,毫无疑问将是中国奥运文化年,而数字2008和08也无疑将成为中国奥运的数字代名词,产品借之用上,也就自然而然的与2008奥运结合起来,让消费者比较容易联想到奥运2008,并且也非常容易接受,还不会受到奥组委的干扰和影响,可以起到非常巧妙地借助2008奥运之势的作用,你再打“奥运隐性防范”,却怎么也不会打到“2008”和“08”数字上吧?因为全球都是2008年啊!

金六福酒在这方面就借势借的比较巧妙,早在2005年就推出“经典08金六福酒”。因为,金六福曾在2001年至2004年成为“第2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是其“唯一庆功白酒”独家赞助商,另外还是“第19届冬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庆功白酒” 独家赞助商,当时打出的“奥运福金六福”广告口号深入人心,趁热打铁推出高端“经典08”金六福,本身就是一种奥运营销的延续。尤其是“经典08”瓶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的龙纹图案为主,明眼人一看便知,就是借助2008北京奥运的,并且,广告口号就是:“我们准备好了”,意思是“08奥运我们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三、品牌文化对接奥运文化

审视奥运精神,其激情、荣誉、奋斗、和谐的传播元素,实际上是奥运会及其赞助商无法垄断的,因为其倡导的这种精神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因此,企业如果能够寻找到自身品牌已经具有的与奥运精神相吻合的要素并加以传播,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奥运营销。尤其是借助“中华龙的精神”与“2008奥运精神”相对接,无疑将是一个更好的奥运文化营销!

如:笔者不久前曾接触到一家药业公司泡酒,公司叫“华能药业”,系列产品注册商标全部都是“龙心”,而最近又将推出一款保健酒,名叫“龙心玉液酒”,预想另建快速消费品渠道来卖保健酒。因为,该企业一直以招商为主,药品和保健品均是由不同商操作,造成根本就没有产品品牌,而他们一直在宣传和传播的品牌形象和文化等就是“华能”,只是一个“企业品牌”而已,“龙心”只是个商标而已,根本没有形成品牌气势。而如今要推广“龙心玉液酒”则就必须要宣传品牌了,因为,酒卖文化,没有文化难成品牌!

其实,“龙心”商标还是蛮有品牌基础的,只不过没把它挖掘出来运作而已。因为商标≠品牌,品牌是市场积累的结果。按华能药业的产品线分布和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品牌是“华能”已毋庸置疑,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企业品牌基础,而产品品牌则是“龙心”,只有“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整体运作,才是品牌化运作,也才能叫品牌营销。

因此,笔者特建议华能的品牌发展方向就是:“华能药业龙心品牌”,龙心的品牌内涵“中华龙中国心”,因为,华能药业的标志中“C”本身就是龙的变形,原来的华能集团的命名也应该是“华夏能源”的意思,五千年华夏文明,是龙的象征,中国人也被称为“龙的传人”,应该发挥龙的精神,更何况我们又是“龙心”商标。眼下2008北京奥运逼近,中国到处又传来 “龙的声音——龙的传人、中国心”等等,由此可以借机推出新的品牌形象“中华龙中国心”,也可以搞一些公益活动或公关活动,借助奥运气势和声势,打奥运的擦边球,搞奥运关联营销等等,来延伸“龙心玉液酒”品牌文化内涵,如:“中华龙奥运心”等公益活动,借船出海,“华能药业龙心品牌”受益,能将“龙心玉液酒”品牌文化内涵完全展现。因为,历来酒水都有“酒卖文化、文化卖酒”,“龙心玉液酒”如果能借助奥运之势,突出品牌文化也将节省不少品牌开支。再者,既然叫“龙心玉液酒”,可能不打“龙心”文化也不行,奥运借势就打“中华龙中国心”和“中华龙奥运心”两张牌。

中国酒为奥运鼓与呼!

2008北京奥运,无论是主会场城市北京,还是分会场城市上海和青岛,都必须先解决各国观众和各国运动员的吃、喝、住等头等大问题!只要吃、喝、住就离不开酒店和宾馆,这是铁定的事实!中国人,为奥运加油!为中国队加油!为北京奥运鼓与呼!难免要喝酒庆祝!中国酒,就要为北京干杯!为奥运干杯!为上海干杯!为青岛干杯!为中国对干杯!

然而,最具龙精神的白酒莫过于龙文化酒!就目前国内几款龙文化与奥运营销对接打擦边球的话,就有着先天优势,如:产于国酒之乡——茅台镇的“中华龙酒”,还有中国龙酒,以及五粮液的东方龙酒和山东的黄河龙酒。前两款虽然品牌名比较大气,通俗易懂,符合中华龙的精神,但是,都还不具备品牌基础和影响力,而后两款则具备良好的品牌基础和企业实力,一个是中国白酒大王——五粮液的分支品牌“东方龙”,因中国古有“东方巨龙”之称,又有品牌后盾“五粮液”,在国内市场有所影响,但是,影响还远远不够。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东方龙在山东等地有所宣传和行动,可是宣传却以“龙凤配”为主,营销喜酒市场,一直未营销到“中国东方龙”的高度。

酒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范文第4篇

酒店文化,是中外宾客在酒店中感受到的文化的总和,是企业文化在酒店行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以饭店经营理念和饭店精神为核心,以特色经营为基础,以标记性文化载体和超前产品为形式,在对员工、客人及社区公众的人文关怀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是酒店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

酒店文化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其结构层次的划分,学者们有的将其分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三个层次,也有的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即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精神文化,其中“表层物质文化,包括饭店员工的风貌、酒店景观、饭店用品和产品文化,它是饭店文化的外资表现;浅层行为文化,主要包括员工礼仪、饭店的经营活动、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中层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企业制度、领导制度和组织机构;核心层精神文化,包括员工文化素质、核心理念、管理思想、思想模式”等。

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管是三层,还是四层的结构体系,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笔者认为四个层次的划分相对有序而细致地区分了酒店文化由表及里的内涵,在酒店文化概念的这四个层面中,以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本内涵,贯穿着酒店文化的表象及内核,成为最为核心的内涵。酒店员工是酒店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饭店的主体服务力量,他们既是酒店文化建设的客体对象,同时也是酒店文化建设的主体实施者,是酒店形象与价值的体现,是酒店文化的灵魂。

二、以人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特质

1.酒店管理者强烈的人本思想

“员工第一”的思想理念是成功酒店的企业文化中最显著的一个特质。对于酒店管理者而言,在思想意识里明白:我们不能单单要求我们的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要想顾客满意,只有酒店内部的员工满意了,他们才会竭诚为顾客提供“五星级服务”。

2.人才是酒店最宝贵的资源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酒店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酒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酒店管理者要爱才、识才、容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酒店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以人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是成功酒店管理者的共识。

3.人性化的酒店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企业的运行,把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把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人性化的文化管理被视为酒店管理的最高境界。

酒店人性化的文化管理,在酒店形成一种有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挖掘员工潜力的民主、自由的气氛,让员工生活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员工更容易表现出难以置信的良好精神状态,赢得顾客的高度满意。

三、建设“以人为本”酒店文化的措施

1.积极合作,培养员工团队精神

酒店文化是一种文化氛围、道德氛围和工作氛围,对于员工而言就如同作物良好的土壤,它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员工的合作精神,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增强酒店的凝聚力。每一位员工进入这个氛围里很自然地会受到熏陶和教化,产生一种从善如流的心态,发自内心遵从它﹑喜欢它,并以它为楷模和标准来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给人一种潜在的动力,催人奋进。大家团结协作,并自觉通过努力向顾客提供最佳服务。

2.尊重员工,营造快乐工作氛围

尊重是沟通的主题,而关注则是尊重的体现,快乐的工作氛围不仅能够使员工的服务态度更加热情,也能够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非常重视员工感受,认为“一切从人做起”是提供良好服务的保障。香格里拉有非常的漂亮员工区,餐厅豪华、时尚,而且带有文化气息,还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香格人家”。这看上去不像是员工餐厅,很像是待客区的艺术餐厅。总经理认为:优雅舒适的环境,可以使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员工每天都能在一个极其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一点正是他和饭店管理层的追求所在。

3.信任员工,给予员工充分授权

古语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员工授权,让他们放开手脚自主地完成工作任务,尽情地把工作才能发挥好,这是对酒店员工信任的最好诠释。如果员工在服务中需要层层汇报才能解决问题,一会影响工作效率,二会影响员工的情绪,抑制员工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里兹•卡尔顿的首席执行官霍斯特•舒尔茨先生坚信员工的重要性,他表示应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员工。饭店规定所有员工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高达2000美元的金额来处理顾客投诉和纠正错误。这一权利下放的做法是对员工充分的信任,给予了员工极大的工作积极性。

4.多元培训,提供员工发展空间

培训员工是建设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的关键环节。多元化地培训员工,可以增强酒店员工服务过程中的信心,使员工面对任何情形都能得心应手。理性的员工总会挑选那些能资助自己终身学习、给予各种培训,从而促使自己事业发展的工作氛围的企业。对一线员工认真选拔和良好培训,给予他们解决顾客问题的自由,奖励他们良好的表现,甚至是给予确保完成任务的责任,都能使他们产生高度的自信和满意度。

通过多元的培训,员工可以掌握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随着他们的能力提高,管理者就可以把一些责任和做决定的权力下放给一线员工,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进而感受到他们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赵志磊李华.饭店文化[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4.

[2]吴萍,苏勤.饭店文化的构成特征及其管理功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5(4).

[3]孙丽霞.饭店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解决思路[J].商业经济,2007,(2):56.

[4]高建华.重塑低迷期的文化土壤[J].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09.3.

酒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范文第5篇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品牌的价值远远不止于它的物质层面,而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品牌文化触动着消费者的心灵,也创造了品牌价值。

品牌文化是品牌最核心的DNA,它是品牌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的自然流露,是品牌触动消费者心灵的有效载体,它蕴涵着深刻的价值理念、情感表达、审美品位、生活情趣、个性修养等精神元素。品牌文化通过精神境界的塑造,带给消费者高层次的情感体验、精神慰籍,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激发他们对品牌文化的认同。在消费者心中,选用某一品牌不仅是满足产品物质使用的需求,更希望藉此体现自己的价值观、身份、品味、情趣,释放自己的情怀。可见,品牌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把产品从冰冷的物质世界,带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放飞心灵的梦想,寻找精神的归宿,体现生活的品位。

美国国际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指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一个公司必须努力寻找能使它的产品产生差异化的特定方法,以赢得竞争优势”。然而,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难以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渠道等方面制造差异,品牌文化正好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美好联想,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其实,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培育具有品牌个性和内涵的品牌文化是保持品牌经久不衰的“秘笈”。

品牌文化由诸多要素构成,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文化的灵魂,品牌VI形象、品牌演绎故事等是品牌文化附着的载体,广告、新闻、公关活动等手段又成为品牌文化传播的途径。创建品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将品牌文化充分的展示过程,持续不懈的演绎,与时俱进的传播,使品牌文化植入人心,

优秀的品牌文化提炼着人类美好的价值观念,诠释着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引领着时尚的潮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优秀的品牌文化超越意识,超越国界,超越民族,可以为全世界人所向往和共有。优秀的品牌文化赋予品牌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使品牌成为市场克敌制胜、点石成金的利器。优秀的品牌文化塑造出许多百年品牌,演绎出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传奇。

辉煌百年的可口可乐,把美国人的精神、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融入了品牌文化,把品牌文化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渗透全球,长久不衰,成为品牌文化成功的经典。

埃丝特·劳德夫人传奇色彩的品牌创业故事,及产品“青春之泉”独特设计等,演绎出雅诗兰黛“美丽是一种态度”、“没有丑陋的女人,只有不相信自己魅力的女人” 美的文化理念,引领女性的审美趋向。

万宝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国西部牛仔的“硬汉”形象,在苍茫的原野上,嘴叼烟卷、头戴毡帽、代表着勇敢、正义和自由;哈根达斯冰淇淋演绎一种小资情怀,从而引导市场的消费时尚;美宝莲彩妆以一种明快、炫丽的色彩,营造一种前卫新潮一族的时尚文化,从而吸引年轻“美眉”们的目光;大红鹰通过一系列胜利场景的演练,展示出“胜利之鹰”的精神;蒙牛通过“超级女生”的年轻、中性、略有反叛的平民选秀事件,使文化中融入年轻、时尚的色彩。

许多品牌的经典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品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形成某种生活习惯的时候,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惊人的,这个品牌将占据人们的心智,与它所蕴涵的文化同浮沉,共生息。

品牌文化的魅力是诱人的,然而,品牌文化的建设和培育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修建长城,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企业集合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主线,贯串与品牌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元素,进行合理的整合、演绎与传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关期刊更多

古典文献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语文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