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安全标识牌的辨识

电工安全标识牌的辨识

电工安全标识牌的辨识

电工安全标识牌的辨识范文第1篇

所有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能量,常见的能量有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辐射能等。而另一方面,所有生产事故又都是由非需的危险能量所导致的。当对系统、设备或机器进行安装、维护、维修、调整、清理堵塞、检验、操作、加工或施工的过程中,机器意外的开动,贮存能量的释放,带电的电气系统,以及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意外释放都会形成危险能量,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此时,需要通过能量隔离装置来防止危险能量的传递或释放,如使用电气隔离开关、断开电源或保险开关、管道阀门、盲板、机械阻塞或其他类似隔离装置。而为了确保危险能量的有效隔离,防止相关人员的误操作,进而保障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生产安全,上锁挂牌制度的有效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上锁挂牌程序

上锁挂牌程序如图1所示。

1)辨识在进行工作之前,首先需要辨识危险能量的来源,填写上锁挂牌工作单,并通知相关人员所要进行的工作。

2)停机按照正常的程序使工作设备停机。

3)隔离对辨识出的危险能量明确类型和隔离点,将阀件、电器开关、蓄能配件等能量隔离装置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危险能量不能释放。必须确保所有的能量源均被隔离(包括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4)储能释放在可能暴露于危险之前,要先释放设备内储存或残留的能量。检查机器,确保设备各部位都停止运转,释放剩余的压力,卡住或支撑住可能坠落的部件,打开排气阀门排出管路的气体。如果能量可以再积蓄,则必须进行严格监控以保证能量低于危险等级。

5)上锁挂牌根据隔离清单,相关人员对已完成隔离的设备选取合适的锁具、填写危险警示标牌,实施上锁挂牌,确保能量隔离装置保持在安全的位置,以防止误操作的发生。实施上锁挂牌的所有人员必须在工作单上登记,并有相应程序明确规定锁钥匙的控制。

6)确认与测试在工作开始前,相关人员应该确认危险能量已被隔离或去除,如观察压力表、视镜或液面指示器,确认贮存的危险能量已被去除或适当地阻塞,检查电源导线已断开、转动设备已停止转动。试验启动或移动设备,确保危险能量源已被完全控制。

7)工作进行安装、维护、维修、调整、清理堵塞、检验、操作、加工或施工等作业。

8)解锁去牌工作结束后,检查设备上无遗留工具、备件等,工作区域没有无关人员滞留。由上锁挂牌人员逐一解除各自的锁具和标牌,并在工作单上登记。

9)能源恢复解除能量隔离装置,恢复设备的能量供应。

10)设备测试对恢复后的机器进行必要的测试,确认其运转状态。通知所有相关人员,设备做好运转准备。

11)恢复生产按照正常的程序使工作设备启动,恢复生产。

3要求与注意事项

锁具和标牌的常见形式如图2所示,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持久性锁具和标牌应该能够满足现场环境要求,在预计的最长暴露时间内保持完好。挂牌的制作和印刷应保证其不易被损坏、变模糊,尤其是在腐蚀性或潮湿性的环境中。

2)标准性锁具和标牌应该在颜色、性状、尺寸方面标准化,挂牌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和形式印刷。

3)坚固性锁具和标牌应该具备足够的强度,以尽量避免其过早或意外脱落。挂牌的粘连方式必须是一次性的,或者可以自锁。

4)可识别性锁具和标牌应该易于工作人识别。挂牌必须起到警示作用,应包括“禁止启动”、“禁止打开”、“禁止关闭”、“禁止合闸”、“禁止操作”等图例或文字。

另外,在实施上锁挂牌时,还应注意:可以进行能量锁定的作业一定要加锁锁定,可以进行多人锁定就要进行多人加锁锁定;所有的锁具只能用于锁定的目的;每一个员工必须对其使用的挂锁拥有绝对的控制,不允许一个员工能同时打开别人的锁;多人作业应使用多把锁具与剪刀搭扣,以确保每名作业人员均对能量进行有效控制;条件受到限制不能加锁锁定时,安排专人监护并悬挂警示牌后方可作业。

4结语

电工安全标识牌的辨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标准含义分析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削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机电安全管理辨识危险源是关键,危险源辨识应按照机电系统分析辨识或按事故发生机理来辨识,必须全面分析辨识和有效控制,才能杜绝事故。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应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提炼管理对象,通过管住管理对象来实现对危险源控制。编写相应的针对管理对象的控制和消除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使员工明白每一项任务应该如何做,从而将风险消除、降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是处于安全状态的条件,是衡量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合格的准绳和应达到的最低要求。有了管理标准,还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使员工明确其职责权限及范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要求全面覆盖机电设备的所有危险源。其内容包括规范人员作业行为的人员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机器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的机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的环境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管理标准与措施完备性的管理制度方面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二、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

通过机电安全危险源辨识,提炼管理对象,并编写相应的针对管理对象的控制和消除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明白每一项任务应该如何做以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进而控制和消除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机电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一定要做到只要达到这条标准就能够消除相对应的危险源,标准要明确、具体。标准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统一,目前没有标准的考虑增加新的标准,要认真考虑定性标准。一是人的管理标准,明确在何时何地应该以什么顺序和方式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二是机的管理标准,管理对象的完好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和正常运转状态;三是环的管理标准,管理对象处于安全范围的标准;四是管的标准,管理标准和措施完备。

2.机电安全管理措施。机电安全管理标准包括规范人员作业行为的人员管理措施、保障机器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的机的管理措施、保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的环境的管理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标准与措施落实的相关制度。一是人的管理措施,包括监督检查、激励机制、安全培训以及挂警示牌提醒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方式方法;二是机的管理措施,机电设备定期检查、检修、维护,确保性能可靠、运行正常;三是环的管理措施,环境的监测以及不符合标准时应采取的措施;四是管的措施,完善管理标准与措施的方式方法。

三、落实机电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

在涵盖全矿区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如何控制机电安全管理,应从人的管理标准抓起,明确岗位操作方式方法;抓好机的管理标准,确保数量、质量和运转状态正常;落实环境安全标准和相关措施,进而达到安全管理目的。

1.加强制度建设,细化岗位操作标准。管理标准的制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机电安全管理离不开本质安全管理目标。在管理对象提炼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成果,结合管理对象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完备的管理标准。对每一个管理对象,都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使其处于安全状态。进一步健全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现场作业实际,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如规划目标、实施方案、监督考核办法、奖罚办法等。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以激励为主,奖罚兼顾,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制,确立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落实责任的管理体制,达到管好人、干好活、负好责、保安全的目标。做到每个专业、每个工种、每道工序及每项工作都达到标准化要求,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达标,使生产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管理人员分片包干,充分发挥安全网员、群监员作用,现场工程质量不达标视为不合格,现场予以整改。管理人员与职工同升井同下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质量验收员严格按标准考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管理人员支持质量验收员工作,形成从严、从细、扎实的工作作风。装备、设施、材料始终保持安全运行的状态。保护设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人、物、系统才能保持安全和谐统一。坚持质量无小事,现场哪怕一个夹板螺丝没上好,一个锚杆托盘没压紧,尺寸上有一点达不到设计要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按制度执行,决不含糊。针对质量标准化的问题,不是一罚了之,要分析原因,找出责任者,吸取教训,落实整改措施,质量隐患不排除,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工序存在质量缺陷的,技术管理人员要现场指导规范操作,全面提升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2.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基础工作,提高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保一级,个人互保联保的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管理层深入现场带班,掌握作业地点动态安全状况。现场安全管理由粗放型、单一性、机械性向集约型、多变性、灵活性转变;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等级状况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追查分析向事前的隐患预想、查找、消除转变。把住人员关,生产环境中的所有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把住设备、材料的入矿关,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材料不得进入生产系统;把住生产系统安全运行许可证的发放关,对提升、机电运输、通风等主要系统,采掘头面,要害场所,制定详细的机电安全运行标准,组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签字;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的不得运行或生产,出现不安全因素不符合标准时,随时摘牌,整改完后重新验收;把住工程施工前的设计审查,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施工后的检查验收关,实行工程质量负责制。做到管理体系无漏洞,工作环境无隐患,现场工作无三违。

3.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安全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激励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围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相应政策,落实专项基金,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加工锚杆垫板中心孔和缺口、电缆钩安装孔过去用氧气—乙炔火焰切割,改用冲裁加工工艺后,一次性加工成型。并引进垫板模具、拉条模具、电缆钩模具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安全。积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广应用信息化、自动化及监测监控等手段,发挥科技创新对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作用,解决影响机电安全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机电自动化监测设备存在着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公司领导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对技术创新参与人员给予适时奖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改革与创新活动。物和系统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推进本质安全必须加大老设备更新换代、老系统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系统、装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素质。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对人的一生影响深刻的是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法规制度和行政命令。针对机电管理人员和操作职工队伍专业文化素质较低的实际,必须强化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坚持年度、季度和月度安全教育培训不断线,做到职工安全技能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运用典型事例,现身说教,促使职工思维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提高安全技能培训效果,克服了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弊端,实行教考分离,侧重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培训,将分配政策与技术素质挂钩,鼓励职工自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加大机电安全管理力度。要通过安全例会、班前安全教育、现场培训、安全警句和标识、开展每日一题教育、三违帮教、事故追查与处理、案例教育、安全讲座等形式,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参考文献:

[1]尤道济.煤矿机电运输的隐患及预防对策.科技与生活,2011.

电工安全标识牌的辨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象识别;车牌定位;摄象头标定;图象曝光量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智能车牌识别系统由图象获取、图象识别、数据库管理等几部分组成,图象获取部分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它是后端处理的前提。获取图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端处理和识别的效果,所以本文主要对图象的获取技术进行研究和讨论。,

要获得比较清晰的图象,需要考虑许多影响图象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摄像头和图象卡的选取,摄像机的位置标定,汽车的车速,出入单位的汽车车队之间的距离,天气情况对摄像机所摄图象曝光量的影响等。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设计和实现。

1 摄像机和图象卡的选取

绝大多数应用领域的视频都是采用标准的黑白/彩色电视标准。标准摄像机的最大分辨率为700电视线。如果为了处理高分辨率图象,须采用非标准的高分辨率的摄像机,这无疑提高了系统的成本。所以我们采用标准黑白摄像机,它的分解力较高,相对价格也较低。为了满足识别的需要,图象采集卡灰度精度定为8位,而图象卡的分辨率则由后端识别要求的精度来决定。

2 摄像机镜头位置的标定

摄像机镜头的位置标定,需依据后端识别要求的图象清晰度、实际用户的建筑设施约束和现行摄像机、图象采集卡技术所能达到的分辨率等条件来统筹设计。

2.1 后端识别对清晰度的要求

系统后端车牌识别部分要求分割下来的车牌具有较高的清晰度,这就对前端摄像头的拍摄视野提出一定的要求。表1是根据识别需要对汽车的一些基本参数的统计。

按照识别的要求,分辨率愈高愈好,用来确定车牌像素点数的图片如图1所示。结合后端ANN识别需要的特征向量数,这里提出两种假设:

①如果要求16×8像素/字符,则七个字符的车牌所需像素为16×{[8(字符像素数)+2(间隔像素数)]×7+2(字母与数字间隔像素数)}=16×72像素。对应的实际长度为0.40米。

②如果要求32×16像素/字符,则清晰度提高一倍。所以需32×144个像素。

设全景宽Y米,采集卡的分辨率为x(列点数),那么摄像头视野与车牌像素点数目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见,在两种假设情况下,斜率愈小清晰度愈高。如果采用分辨率为768×576的采集卡,则满足144个像素需全景宽(即视野宽)至多为2.133米,一般选取2米。

2.2 摄像头视角的选取

摄像头视角与摄像头视野及其安装位置的关系可用图3来表示。图中点A是摄像头的安装位置,B是摄像头的视角,点B、c分别是摄像头视角边线与车前端的交点,线段AB长为a,线段AC长为b,a是a在地面上的投影,H是摄像头到地面的高,h是车牌离地面的高度,D是车前端到门的距离,d是摄像头到路边的垂直距离,G是摄像头的视野宽。由余弦定理可得:

在式(7)中,B的大小主要与D有关。D的选取由下面两个因素决定:

①在实际建筑设施中,单位大门与门前公路的垂直距离约为10米,汽车车身约长4~5米,当汽车从公路上欲进人大门,车前端正对大门时,汽车离大门的垂直距离此时约为5~6米。所以D≤5米。

②同时考虑到进门车的车速大约为3~4米/秒,而系统识别处理的时间约为一秒,系统在汽车进门前需作出判断,则系统对D的要求为D≥3米。

若选d:1米、H=2米、h=0.5米,将D≤5米代入式(7)得到摄像头视角β>23.3°。同时考虑到车前端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愈远,摄像头视角愈小,车牌图象的投影畸变愈小;并且系统有充足的时间来响应,作出判断。在市场上,视角大于23.3°的摄像头最小标准是27.3°。因此选择27.3°的摄像头,此时D为3.8米,同时满足D≥3米的约束。

2.3 摄像头数目的确定

本系统采用电磁定位传感器作为触发识别器,给出汽车方位时,系统能自动开启摄像头,同时能兼顾在汽车中部或左部的车牌。但是,由于大门前路面较宽,汽车可以从路面不同的位置进入大门,为了达到所需的视野宽度,需要安装多个摄像头,并且为了使汽车车牌始终能完整地落入到某个摄像头的视野中,还需要考虑两摄像头视野间的重复覆盖区。如图4所示。设L为某大门前的路宽,w为摄像头重复覆盖区宽度,其他参数设定与图3相同。

如果设镜头数为n,从图中可以得出n与G、W的关系为:

nG-(n-1)×W≥L 8)

由图4和(8)式可知,如用较少的镜头,则要有较宽的视野,然而分辨精度达不到,给后面的识别增加难度;而用较多的镜头,则要求磁感应线圈的定位系统较精确,并且硬件投入加大。下面根据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摄像头设置数目的方案。

假设路宽为6m,设置一米宽的人行道,这时L=5m,摄像头视野按前面的要求G=2m,需选用3个摄像头,其重复覆盖面积w为0,5米。经计算后。结果为:β=27.3°,即采取27.3°的视角摄像机三台,D=3.8m,设计符合要求,如图4所示。s3为安装在门中间上的摄像头,s1、s2分别为安装在门柱上的摄像头。s1、s2、s3分别以各自角度样本为主识别样本进行识别,用两台处理系统来做后段并行处理,其优点是采样和识别精度都比较高。

妞果能在路两边设置两条宽1.25m的人行道,使路宽L=3.5m,则可以在上面方案的基础上减少一个摄像头。虽然对汽车道宽有所限制,但无须磁感应线圈的精确定位,车来时,两镜头同时开启,两系统并行处理,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提高了后端的识别率,并且降低了系统硬件费用,这种方案显得更加经济实用。

3 车速的限定

当汽车进入大门识别范围之内时,车速需要缓慢和稳定,因为车速的大小直接影响汽车振动的幅度,汽车的振动又会影响图象质量。同时车速缓慢也提供给识别系统足够的时间判断和驱动电机开启大门。解决方法是在大门前竖立减速牌或增加减速坎。如图4所示。

4 连续车队车距的限定

对连续车队车与车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车距,以免前一辆车尾挡住后一辆车头,车牌无法进入摄像头视角,同时还可以提供给识别系统更从容的时间关闭大门。解决方法是提供保持车距告示牌。保持的车距大小与车速、车长、识别间隔时间、摄像头的视角有关。由于除了摄像视角决定后不再改变外,其他参数对于各个汽车都不同,所以决定车距大小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实际测量与样本分析得出结论。这里给出的经验值为一个车身长。

5 汽车到来的检测

通过识别一辆汽车后,后置识别系统关闭。如何再开启系统,可以通过测距系统来检测汽车的到来。即某一辆车进入一测定距离,则自动开启后置识别系统。测距系统有光学被动测距,红外主动测距,声纳测距,但都没有磁感应线圈的定位检测经济实用。所以图4中采用的磁感应线圈传感器。

6 摄像头的曝光量

摄像头采用曝光自动测定系统采集曝光量,即采用了自动光圈镜头。在自动光圈镜头下,晴天,阴天时,能获得较好的图象质量。而在下雪、雨、霜后,这时需注意摄像头的加热以及利用雨刷、风扇,以达到除霜、刷雨珠、通风等目的。雨刷的摆动一般在机器不工作时或工作之前进行,用加装在摄像头外的防护罩实现上述功能。另外,下雪后的曝光量要比测定的平均曝光量高出1-2EV,此时最好采用中心重点测定曝光量。

对于光照条件较暗的情况下(如夜晚),需提供人工照明,此时加在摄像头前的偏振片的起偏方向须与车灯前起偏器方向相反,这样可以滤掉车灯正面强光的干扰。在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因为直接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光部分大都为偏振光,使用偏振片可以滤掉这部分光。从而减少强光的干扰,提高图象的清晰度。

电工安全标识牌的辨识范文第4篇

0 前言

油是颇具特色的高技术石化产品,品牌效应显著,包装油防伪技术越来越受到品牌油供应商的重视。

在产销和使用过程中,油具有三个明显特征:质量难以现场鉴定、技术服务至关重要、品牌效应显著,这三个特征也导致了伪造产品泛滥,难以有效治理。首先,油产品的质量在购买现场和使用之前很难进行准确鉴定。外观与理化分析合格,仅仅只是油品合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通过目测观察和一般的理化分析,消费者无法准确判定油品是否合格或区分油品好坏。有些品质差异很大的油产品,其外观与一般理化分析结果非常接近甚至完全相同。油的这一特征导致了此类产品可以造假、容易造假。第二,油技术服务非常重要。在油品销售之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设备参数进行搜集分析,选择合适的油品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在油品使用过程中,油品质量应该进行适当监测;油品使用的期限,则由专业人员根据检测结果给出明确而经济的建议值。售前售后技术服务不仅会产生费用,而且对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造假者省去全部服务费用,导致造假有利可图。第三,油品牌效应显著。油品牌的成长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过程。消费者在购买油产品时,往往对知名品牌信赖有加。品牌油质量可靠、技术服务好、品牌形象好、产品价格合理,而假冒品牌油品不仅制造成本低,而且不发生服务与品牌宣传费用,可赢得暴利。

为了避免假冒油给消费者带来损失,也为了捍卫品牌油自身利益,品牌油供应商不断引入防伪技术,提高造假难度。在我国油市场,知名度高、信誉好、服务优秀的品牌既有国内领军品牌,也有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品牌是油行业不法分子假冒、仿造的对象。对消费者而言,防伪技术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识假,避免上当受骗;对品牌油而言,防伪技术可使销售人员在油品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加以识别,或向第三方提供准确鉴定油品真伪的证据,加大打假维权的力度,或在必要时划清因假油导致损失时各方应负的责任。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方式的进步,在油知名品牌应用防伪新技术、加大防伪力度、提高造假难度的同时,伪造业也不断引进现代技术与先进管理,提高伪造水平与供应能力。伪造者由最初的个人短期行为发展到现在的集团长期行为,过去的低水平单兵作战已不多见,从伪造技术研究、样品模仿制作,到销售产品、转移资金,现代造假者已成为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协作配合的正规集团军作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包装油防伪与反防伪的过程中,矛与盾的两方面都在不断变化。侵权造假现在更为隐秘、专业、逼真,加强防伪已成为各油品牌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油包装物防伪技术发展现状

油防伪通常在包装油的包装物上采取防伪措施。早期的异型桶因难于吹制,或标贴中的异型字难于模仿,都能起到防伪作用。随着制桶、印刷技术的进步,精致的异型桶、精美的异型字已不能起到有效防止伪造的作用。为达到防伪目的,包装油供应商转而在小包装塑桶、纸箱、中桶等包装物表面贴上防伪标贴,如激光全息标、核径迹膜标、随机电码标或随机图纹标等,或在产品标贴上加上防伪因素,如采用特殊油墨印刷、使用偏振材料涂层等。

(1)激光全息防伪

激光全息标曾广泛用于各类票据、卡证,风行全球。我国音像制品曾一度强制必贴此标,以打击音像盗版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典型的音像制品激光全息防伪标见图1。

激光全息标反映的全息图通常是以狭缝为光栏的投射全息图,或以两束光干涉为基础的全息图,其表观颜色有单色、多色、真彩色等。用特殊感光片拍摄全息图,经曝光处理,得到全息母版之后,在一面用金属镀膜,制成金属板,另一面用透明塑料覆膜,制成可从塑料面观察全息图的薄片。激光全息防伪技术也在不断地从工艺、材料等方面加以改进,并加入了新的隐形防伪措施。现代立体全息标可以再现凹凸层次分明、整体图像明亮、画面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视觉效果颇佳。

激光全息标的主要特点为:标贴美观、成本低廉、易于辨认。此标集防伪与装饰于一身,通常制作精美,在包装物表面如锦上添花。成本低廉的原因不仅在于制版制作和镀膜等工艺、材料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需求批量加工,分摊成本。在辨认此标时,消费者不需要特殊仪器,现场即可详查。

(2)核径迹膜防伪

用核反应堆辐照生产核孔膜,以核孔膜的微孔构成的图文在可见光下为白色图文。若在表面涂水,水渗入微孔,则图文消失;若用有色液体涂在表面,然后轻拂表面,擦掉表面液体,则有色图文呈现。因核孔膜难以仿制而达到防伪目的,据称目前只有某大学可以生产核孔膜。

(3)特殊油墨防伪

在标贴印刷油墨中加入特殊材料,使之具有防伪功能。红外防伪油墨、荧光防伪油墨是较常用的具有防伪功能的油墨。用专用的鉴别器照射包装油标贴的预定部位,有预定的荧光颜色图文显示,停止照射则图文消失。图2为昆仑油采用的特殊油墨防伪标。[ZT]]

(4)随机电码防伪

用可刮开层或可揭启层覆盖具有唯一对应特征的数码,制成标贴前记录每标数码,以供消费者去掉标贴覆盖层后进行查询、核对,验证标贴真假。覆盖层无法恢复,查询次数通常要进行限制。其防伪特点在于被覆盖的数码为计算机随机生产的,难以破译,且每枚标贴的唯一数码由计算机存储后,供消费者通过电话查询、验证真假。图3为典型的电码防伪标。

(5)随机图纹防伪

用特殊材料在标贴表面做成随机图纹,记录每枚标贴唯一的图纹照片信息,供消费者通过电话、互联网进行比对查询、验证真假。其特征在于每枚标贴的图纹是随机、唯一的,连标贴制作者也无法复制完全相同的两枚标贴。图4为昆仑油采用的随机图纹防伪标贴。

在使用独立防伪标贴的同时,设计具有防伪因素的产品标贴,是目前比较通行的防伪措施。就同一防伪标贴而言,不同包装油供应商的标贴水平也有一定差异。此外,有的包装油供应商采用其他防伪技术,如包装结构防伪和喷印防伪条码、数码。特殊桶嘴是典型的包装结构防伪做法,这种桶嘴在桶盖的保护之下,一般情况下不会被破坏,但要使用桶内的油,则必须开启桶盖,然后破坏桶嘴,且破坏后的桶嘴无法恢复原状,无法重复用于新桶灌装。防伪条码通常是单独打印后贴在小包装油纸箱表面的,防伪只是其重要作用之一,该条码还在仓储、物流、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 衡量油包装物防伪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标准

包装油供应商都希望自己采用技术先进、实用性强的防伪手段。防伪技术的先进性可从防伪力度、被伪造的时间性、防伪稳定性、身份唯一性等方面加以衡量,其实用性则可从成本、性价比、是否易于准确辨认、辨认方式是否简单、使用适应性等方面加以分析。

2.1 衡量防伪技术先进性的标准

(1)防伪力度与可模仿程度

这是先进性重要指标之一,指识别真伪、防止伪造的可靠程度。可靠程度高则防伪力度大。

伪造的境界大致可分为三种:似象非象、难辨真假和真假颠倒。防伪力度大的标贴在被伪造时,只要按要求进行辨认,可以看出伪造者似是而非。有些防伪力度小的标贴面市以后,造假者制作的标贴不仅包含了真标具有的特征,而且标贴画面更清晰、制作更精美,和真标混在一起时,足以颠倒真假。上世纪90年代,部分音像制品采用的激光全息防伪标和某油品牌采用的电码防伪标曾遭遇到真假颠倒的尴尬局面。从理论上讲,某一特定防伪技术的防伪力度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采用这一技术的标贴不宜长期使用,应及时改进,提高防伪力度。

(2)被伪造的时间性

防伪技术的安全期限越长越好,先进的防伪技术具有较长的安全期。在安全期内,防伪标贴不会被伪造出来。不同的防伪技术,安全期相差较大;同一类防伪技术,也有不同的安全期。像面单彩虹模压全息防伪标贴制作技术在面市不久,众多的厂家都在短期内掌握了该技术,而真彩色多重像高衍射效率的聚酯体积型反射全息防伪标贴因其技术含量高,被伪造的时间因此延长。不过,目前采用全息防伪的包装油品牌已很少见。

(3)防伪稳定性

全息标、电码标、图纹标在很长时间内能够持续发挥防伪功能,而某些油墨则具有特定的衰减期,超过一定的时间则防伪信息减弱,乃至消失。先进的防伪技术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身份唯一性与信息对称性

同一枚激光全息标,有可能贴在另一件同类产品上,标贴之间没有区别;一枚图纹标或电码标,只能贴在一件产品上,且不可转移,并记下该标贴与该产品唯一对称信息,以供电话或互联网查询。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身份唯一性与信息对称性的防伪技术更为先进。

防伪技术的先进性还可从其他方面加以衡量,在此不一一赘述。

2.2 衡量防伪技术实用性的标准

首先,实用的防伪技术应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性价比。电子标贴功能强大,在防伪物流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油行业的应用却非常有限,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芯片制作成本太高,无法在大范围内使用。相比之下,某些传统的防伪标贴几乎可以忽略成本,性价比高,因而此类产品能够沿用至今。

其次,实用的防伪技术应该容易识别。一方面要能够在包装油购买现场识别,在购买油品之前识别,另一方面要尽量不采用特殊设备识别,或仅使用简单仪器便可以识别。

此外,实用的防伪技术还应该具有其他一些性能,如良好的使用适应性,即不对各类原有包装物的美观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

3 油包装物防伪发展趋势

(1)各单项防伪技术都处在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全息激光防伪由当初的简单彩虹式样发展到现在的凹凸立体影像式样,不仅更加美观精致,而且大大提高了伪造、模仿难度。包装油无论采用哪一种防伪技术,都应该跟踪该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及时加以改进,以保证单项技术先进性。

(2)在技术飞跃发展的同时,防伪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过去因成本太高而不适用于包装油的技术将来也可能因技术先进、成本降低而适用于包装油防伪。包装油供应商将更加密切地关注各项技术在性能与成本方面的变化,及时应用最新的性价比高的防伪技术。

(3)各种防伪技术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几乎找不到某一单项技术可以全面满足油市场上的各类包装产品在防伪方面的全部需求。包装油防伪必将综合考虑多项防伪技术的特点与先进性,可同时采用各具特色的若干种防伪技术的组合,并核算这些防伪技术引起的成本上升。尤其在小包装油的塑桶与纸箱上,采用多种技术达到综合防伪目的,将是包装物防伪发展的趋势之一。

防伪技术在货币、卡证、票据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防伪研究也越来越精深,防伪水平日益提高。随着电子技术、网络科技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防伪技术在油包装物上的应用必将日益成熟,在先进性、实用性等方面将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成为消费者购买包装油时辨别真假的法宝和知名品牌捍卫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 陈好.应用于塑料制品的防伪技术[J].中国防伪报道,2007(12):36-39.

[2]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中国防伪十年[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31-36.

[3] 上海松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商品防伪管理[EB/OL]. 省略/projet/spfwgl.asp.

电工安全标识牌的辨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RFID 光缆资源管理 电子标签 光缆标识牌 物联网

1 RFID技术简介

自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提出物联网概念后,物联网不断演进和完善,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物联网(Intenet of Things),即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二维码、射频设别(RFID)、各类传感器/敏感器件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话。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均包含了物联网。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又称电子标签。RFID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应用系统主要由标签、阅读器及天线三部分组成,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后台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中国移动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广物联网的应用,其中有重大影响的RFID技术应用有上海世博手机票业务平台。这些典型应用不但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也能积极探索运营商在物联网方面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2 RFID应用场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移动网络建设的规模日益增长,特别随着宽带数据业务的发展,传输网络不断升级,传输管线工程管理问题非常突出。而传输管线资源大多无法通过自动化手段采集,因此中国移动各分公司对传输管线工程的管理依然是以人工为主、计算机为辅,缺乏系统平台的支撑,资源信息集中化程度低且效率低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展现传输管线资源的真实性、精确性,提高网络建设和维护管理效率,是目前传输管线工程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知,RFID技术在管线资源运维中的应用很有必要,且前景广阔。中国移动网络中的管线资源种类很多,包括站点、人(手)井、电杆、光缆接续/终端设备、光缆等等;但从RFID应用系统的角度分析,它们有诸多的相似点,所以可以先从其中一种资源开始试点应用,后期逐步推广。我们选取网络资源中最基础的一种:光缆资源,作为下文RFID应用分析的对象。

本文研究的应用场景是在光缆资源的适当位置使用RFID电子标签,并建立电子标签与光缆资源属性信息的关联数据库,实现电子标签与其标识信息的动态绑定,以实现对管线资源的智能化、集中化管理;同时采用具有GPRS等无线通信技术的便携式RFID读写器终端,实现管线资源信息的远程读取、更新以及实时上传;建立RFID电子标签与管理系统的即时通信,提高光缆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运维人员现场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可操作性。

3 关键参数选择及应用系统实现

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首先需要考虑标签、频率的选择。识别标签的外形尺寸主要由天线决定,而天线又取决于工作频率和对作用距离的要求。

3.1 RFID标签类别的选择

按照能量的供给方式,RFID标签分为有源、无源和半有源三种。三种标签的对比如表1:

根据本文应用场景,标签应该满足尺寸小(要便于外形做到与现网普通标识牌等保持一致)、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故应选择无源标签。

3.2 频率的选择

标签和阅读器工作时所使用的频率称为RFID工作频率。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以及微波频段(MW)。不同工作频段的优缺点见表2。

频率越高,作用距离就越大,数据传输率也就越高,识别标签的外形尺寸就可以做得更小,但成本也就越高。根据本文应用场景,选择超高频即可满足需求。

3.3 其他参数指标的推荐

应用系统其他参数推荐指标如表3。

3.4 应用系统实现

除了标签和手持终端外,RFID技术在光缆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需要建设相关系统平台,建立电子标签编号与光缆相关联的数据库,系统可实现物理资源信息的远程录入(手持终端)和后台系统录入。

在光缆网络中安装使用含有电子标签的光缆标识牌,其中电子标签一般只记录标签编号。采用室外手持终端通过GPRS方式与后台数据库进行信息交互,获取光缆资源属性信息,可实现后台数据库的远程访问、更新。

系统组网结构见图1。

RFID应用系统从功能模块来分,包括权限验证模块、RFID终端管理模块、RFID标签管理模块和资源巡检管理模块等。

3.5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光缆标识牌采用RFID技术为例,还需要完善如下问题:

(1)成本问题:根据前文的参数要求,一块普通光缆标识牌价格目前至少为10元,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光缆标识牌价格约为4元。虽然成本会随着大规模应用而下降,但仍需要寻找改进的方法。

(2)多标签辨别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手持终端可辨识范围内经常会出现多个RFID电子标签的情况。需要能够正确、方便地分辨出不同的标签。目前可以采取双频电子标签或者标签增加辅助信息来区分。

(3)信息一致性问题:采用RFID技术的光缆标识牌内标签的信息可以通过应用系统进行增删、更新等操作,但可能带来光缆标识牌表面信息与内部标签信息一致性问题。

4 结束语

本文对RFID技术在光缆资源管理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光缆资源可视为资源信息化一个突破口和试验田,如果能够得到成功应用,该平全可以延伸到网络资源的各个方面,如基站、铁塔、人孔等等;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网络管理系统如综合网管系统相衔接,实现管理创新、资源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