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实施方案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complex task, however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ignifican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rf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for the whole project for development plays a vital role. This paper mainl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fic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Implementation plan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方案设计工作,保证工期按时完成的同时,确保质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时刻监督,以期实现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成本投资。建筑企业要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是关键,在工作中,结合科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整体提高了施工的质量,为建筑企业节约资金浪费,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要想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政策,首先要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只有清楚的了解问题,才能深入本质性话题,进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下是本人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的几点现存问题。

1、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没有实施建设监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直接导致各种原因产生,把原来工程建设管理由业主和承建单位承担的体制,将其变为业主、监理单位和承建单位三家共同承担的管理体制。在传统质量监督制度中不含有这项原则,对传统无效的管理制度要摒弃,改革创新有效的管理体制。

2、监理工程师缺乏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十分重要,目前,有些监理师不具备专业知识,在质量检查中会出现严重的失误,最终导致经济损失,甚至带来人身安全危险。比如在汶川地震中,无意中发现山区里有两座希望小学没有倒塌,记者追其原因,发现是有一个优秀的监工,并且在建筑施工中,时刻检查质量。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人员伤亡。

3、缺乏技术支持:在建设单位中,缺少专门的人员或者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业务指导。在现场施工中,缺乏对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检查与控制。导致工作中出现质量问题,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现象时而出现,这都是缺少专业技术支持导致的恶果。

4、企业自检不完善:企业自检则是指各参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文件,建立约束本单位对自身的施工行为和产品质量的控制机制。在实际执行任务时,企业没有自检,造成施工质量产生,没有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关。没有完善责任制度和保证措施,没有规范企业自身质量管理技术。

5、没有确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目前,在中国相关建设工程的规章制度建立还不够完善,对于质量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的有效保障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如果出现不合法的现象时,能够及时加以制止,并为由于自己工作上的疏忽而造成的损失负责。

二、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管

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管是将质量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的重要途径,能切实落实好质量检查工作,为建设工程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施工有序的进行,不会因为质量问题拖延竣工日期。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机制。在思想观念上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只有树立正确思想,才能起到引导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自身的责任。工程实体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缺陷,比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暗箱操作、不负责任等恶劣行为。

质量监督是实物性的监督,如果仅仅有建设单位来监管,会有疏忽,这就要求政府质量监督深入到每个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上,切实落实好每项工作细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很多法制尚不够健全,所以法制意识普遍淡薄,政府监督实行微观监督是必要的,有效将质量监督管理落到实体。逐步完善从单一的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监督的转变,将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推向质量责任的第一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政府质量监督实行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三、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方案

1、创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理念

树立正确意识才能保证质量监督管理的进行,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当完善其内容,除了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外,应突出全过程、全方位对参与工程建设各个行为主体的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由于建设工程是动态的管理,所以质量管理要实施动态全面性监督,保证在各个环节认真检查,尤其是细节上的问题。并且同时实施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部门完成本职工作。

2、监管单位协调能力的完善

由于监管单位多,其质量监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相关内容比较复杂,很多监管部门不能有效的配合,只顾着自己的责任,不在乎整体效果,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非常不利,影响工程按时竣工,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相辅相成,互相进步,有问题及时的沟通。或者建立一个专门协调机构,此机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各个部门质量监管。

3、专业素质培养

工程质量监理不仅要求监理人员能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而且能处理一般

突发性事件,是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如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突然下雨,必须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实施正确解决方案。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企业单位才能调配重要的工作让其执行。对于工作职业道德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基本,否则不认真工作,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造成人员的伤亡,比如地震的突发性,日本的建筑能抗很强的地震,然而中国在汶川地震中损失特别严重,和质量监督管理有一定的责任。

4、加大监管的执法力度

以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强制性标准和其他法律法规为依据,约束日常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本着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合理为目的,对责任主体违法违规的质量行为进行严肃的惩治,人性化处罚制度,严格执法,对所有违反条规的人要平等处理,否则会助长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蔓延,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一定要杜绝这种恶劣行为的发生。

5、合理确定监督注册条件。

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的条件有14项,其中计划批件、规划批件在招标投标时已进行了审核,但是在施工阶段也不能忽视。整个施工过程是一项动态管理的过程,所以无论施工前还是施工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监督注册条件,否则会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总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使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对整个工程实施动态监督管理势在必行,保证监督部门完成本职任务,同时协调性要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精神,开拓创新更好的质量监督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按照国家规定的质量完成,为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润云.浅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08(02).

[2]李欣阳.浅论工程质量监督的巡查功能[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0(9).

[3]郭汉丁;郑丕谔.论高校基本建设改革[J].基建优化,2008(09).

[4]徐济华.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06(05).

[5]陈泽琳.浅析建筑工程全方位质量监督管理[J].科技信息,2009(03).

[6]吴公稳;杨凡.政府投资工程质量监督之管见[J].工程质量,2003(11).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第2篇

Pick to: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problems also highlights, safety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refore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new pattern, personal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建筑监理 工程质量 安全监督 项目管理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筑项目不断增多, 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推广应用, 要求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跟上形势的发展, 在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面, 要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 我们要创新监管手段,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 遏制建设施工事故发生,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 以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质量、安全能真正得到控制。

一 质量监督管理

1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因素

(1)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其技术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就会存在一定的施工质量问题,如安全意识薄弱,对建筑房屋的责任心也不是很强,施工之前也没有接收专业的培训或良好的训练,也没有什么技术能力,为了赶工期,也不会按照施工的规章流程来操作,势必会造成房屋施工中的质量隐患。

(2)建筑造价追求成本

建筑商也是想尽最大的可能赢取利益,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但是一味的想着降低成本势必导致房屋建筑质量有问题。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房屋的建筑质量与工程投入的成本是成正比的。房屋建筑造价过低,势必影响施工,给施工人员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时施工人员就存在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这也会给房屋建筑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3)缺乏有效的监理手段

有些监理单位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超过其资质范围内承接监理业务, 因此项目监理机构的配备及人员资格等均不符合要求,甚至很多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现场监理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监理人员对施工的材料、设备投入使用及安装前没有进行严格审查,且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有些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没有按照程序规定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工程验收,就直接转入开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造成很多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

(4)安全费用落实不到位

根据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要求投入一定比例的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然则在施工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为节约成本,在选择施工单位时不能很好按照企业管理规范去考察施工企业的业绩情况和管理水平,仅以底价中标作为首要标准,为施工现场埋下安全隐患。

2 施工中的监督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重点围绕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的PDCA循环闭合监督管理。对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现场实体质量应以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为依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另外,在加强程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控制。技术控制的方法采用评价标准法。评价标准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的检查评价,二是对工程竣工检测结果的检查评价,三是对现场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评价,四是对工程实体的尺寸偏差的实测实两,五是对完成后工程实体的宏观观感检查评价。

2. 1 拓展质监职能, 提升工程质量等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数量在不断提升,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此,我们应在质量监督的手段上采取应对措施。

2. 1. 1 严格依法治理

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加强《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宣传力度,紧抓勘察、设计问题,使质量从源头得到保证。

2. 1. 2 促进企业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的提高最终依靠施工企业实现,应建立必要的质量责任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 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全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建设工程质量夯实基础。

2. 1. 3 成立专题研究小组攻关

针对建设工程中的技术难题,我们要主动组织工程参与各方参加“建设工程质量攻关”活动,组成专题研究小组攻关。并选择部分工程项目作为试点工地,具体要求施工方在关键部位施工时制订专门技术措施和跟踪检查落实等措施;监理单位制订有针对性的监理细则,要求施工方做好每道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加强每道工序的自检与互检、交接检工作;加强商品混凝土材料强度、坍落度、外加剂配合比的控制;对模板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严格按既定施工方案实施。

2. 2 加强施工巡查, 确保基础、主体结构的质量

建设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往往发生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一旦控制这两个阶段的工程质量,隐患就基本可以消除。特别应对地基验槽、基坑围护、管线监测、基坑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地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模板支撑系统等工程中所涉及的计量、检测设备加强检查,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试块制作、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等做重点抽查。

2. 3 创优与查劣结合, 服务与监督结合

对工程参与各方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认真地帮助协调处理, 做到质监工作只设路标,不设路障,服务多方,但同时又严格按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进行质监,消除质量隐患和安全使用功能缺陷。加大对劣、差工程查处力度并积极倡导开展工程创优工作,对创优单位在政策、技术、具体实施上给予帮助,探索严格监督与主动服务相结合的崭新管理模式。

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以施工主体为主线,业主、监理、设计、材料、设备生产或供应主体及检测主体的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通过施工中的监督,保证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规范, 质量活动结果有效,国家和公众质量利益通过实体有效操作全面得以实现,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施工阶段的建设工程质量。

3 竣工后的监督管理

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一是要杜绝或减少由于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造成对已有建设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的破坏,引发质量事故;二是避免由于维修、维护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给国家和公众用户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直接损失。

二、安全监督管理

1 重视安全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地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各级人员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特别是管理层要把安全工作当成头等大事,给予高度重视。对安全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对安全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较大。

2落实到位

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走马观花看现场,拿着记录抓落实,因此,要反复强调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作业面的实际生产劳动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必须依法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执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使安全生产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做好预防工作, 事前控制为主

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组织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因此,我们一定要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危险点辨识分析工作,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尚明.浅谈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对策. 计划与市场探索. 1997( 12) ( 总236).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国家历来都相当重视,早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设方针,并且提出了很多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而如今,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依然是头等问题,其中质量的监督管理要贯穿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策划阶段、决定阶段、招投标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常见的问题

1.1混淆质量问题的责任人

政府部门授权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核检,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各个责任主体,反而袖手旁观质量问题,将监督管理机构视为质量的责任人,不仅颠倒了质量责任人的身份,还间接指责了政府的授权问题。

1.2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监督管理机构的人员有流动性,设备在更新换代、监督理论乃至经验也在不断地刷新,这一点与目前一些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存在一定的矛盾。目前的一些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储备大于现场管理的经验,处理实际的问题,尤其是突然情况的能力较弱,其肤浅的监督力度和深度,不仅影响到了监督管理的实际质量,而且间接削弱了授权主体政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1.3材料把关问题

质量问题的建筑材料把关不严,导致其不断流入建筑工地,成为建筑工程的一大心病。某些商家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利用假冒出厂合格证,而施工单位并没有在材料检测方面下大功夫,给伪劣材料流入留下切入口,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

1.4建筑工程施工工具使用的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工具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施工工具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是否合理使用施工工具。而在现场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会经常碰到暂时不用的其他工具,为图方便,就近取代,抱着这种危险性极大地心理意识施工,正是造成违章操作和酿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施工人员碰到不能正常使用的施工工具,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使用,明知安全工作的重要,却明知故犯,结果酿成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1.5质量法执行力度不够

建筑部门尚未全面贯彻《产品质量法》,群众一旦发现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却投诉无门,譬如在质量事故的赔偿、仲裁等方面都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法制管理和社会监督机制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空缺。

另外,由于建筑工程的时间跨度大、专业面广、涉及到的材料和设备多种多样,而且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适应工程的实际需求,以上的施工因素也可能产生变化。而工程的监督管理措施一般都是在策划阶段就确定下来,面对多变的施工因素,难以面面俱到,监督范围不全面,因此也难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准确的监督管理,核检、评定和有效控制自然难以全面落实。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2.1各施其职,落实“责任到位”

监督管理部门首先要对建筑企业的施工资格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工程项目不得施工,以免给建设参与方或者其他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样一来,可以杜绝质量问题的建筑工程给国家和合法使用者带来利益上的损害。

在竣工验收方面,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参加,须由建设单位、承包方及相关中介机构合力完成,并在竣工验收合格后颁发使用许可证,让“责任到位”的原则贯彻到底。

另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要进行提高,一是要抓好质量意识教育的工作,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对于违法建筑法酿成质量事故的单位与个人,我们要依法惩处质量事故责任者,继续质量法规的建设,确保质量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在建筑施工质量方面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对违法建设导致质量问题的建筑单位严肃惩办。

2.2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

质量与安全是所有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管理者的素质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才有望提高,才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前提下兼顾工程质量,指挥下属施工队伍合理合法施工,发挥高层有效管理的蝴蝶效应。

欲强化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必须管理知识,进行模范管理: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工程质量提升的条件,作为建筑工程领头人的管理者必须懂得科学的建筑管理理论,掌握先进管理方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先进的管理知识为基础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并且带头遵守,模范和鞭策下属人员;其次是投入先进科技,提高建筑装备和施工技术水平,注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使管理、技术和施工全体人员将质量和安全意识深埋内心,明确各自岗位的责任,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

2.3严格选择和使用材料

加强对工程单位的各个管理部门培训工作,使其兼容技术、经济、法律、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管理部门,防止利益的驱动下的不负责任,统一所有部门经济目的。控制工程造价,除了加强工程单位的素质工作外,还要在建筑材料上严格选择和运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前提。要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工程单位应加强建材市场的考察,对建材产品提出的更高,尽可能选择应用质量优良、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淘汰不利环保、落后、危及建筑安全的材料,保证建筑材料质量。

2.4严格规范工程施工工具的使用

施工时施工工具使用不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端正所有施工人员使用工具时正确的态度,使其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熟悉工具的操作技能,明确施工工具使用不当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事故危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能正常使用的工具坚决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具坚决不使用、不适合的工具坚决不使用,使用事故发生的控制、减少和杜绝工作行之有效。

2.5加强质量执法管理

首先,对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项目法人作为建筑工程投资者的代表,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主要责任。此项监督管理,是对建筑合同的管理,避免涉及、施工等虚假合同的出现。为保证中标单位的择优选择,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招投标的严格监督管理,审查建设单位的招标程序,并在中标后审核施工资格,在严格审批后获得许可证方可施工。工程的验收也必须严格管理,一旦发现项目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其次,为了维护使用建筑产品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实行群众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如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吸引外界参与工程的监督,对已经确定建筑产品使用者的工程,要从使用者中选出有一定建筑知识或者管理经验的代表进行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监督者可通过电话、信件等多种方式向相关部门告知监督情况、工程进度等,对于有突出贡献的监督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的生命,质量是工程单位未来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是所有建筑工程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都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建筑工程对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着极大地作用,因此,要求我们从影响工程质量的不良因素方向进行思考,找出问题,摸索出一套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周勇.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政府监督作用的对比研究[J].建筑施工,2006年04期

[2]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年18期

[3]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防治对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质量 监督 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1.1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1.1.1 坚持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 “百年大计” ,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1.2 以项目团队成员为管理核心

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提高等等,这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 “以人为核心”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 “质量第一” 的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 促进工程质量。

1.1.3 以预防、 预控为主

与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从对产品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 对工序质量的检查、 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1.1.4 坚持质量标准、 严格检查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 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1.1.5 贯彻科学、 公正、 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 既要坚持原则、 严格要求、 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 实事求是、 以理服人、 热情帮助。

1.2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因素

在工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人、 机械、 材料、 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 因此,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格予以控制,是保证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1.3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明确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1.3.1 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 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1.3.2 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设计变更有手续,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1.3.3 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准备竣工验收资料, 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 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检验等。

2 解决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对策分析

2.1 提高建筑质量监督意识,强化监督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建筑质量监督意识,在全系统、全过程和全员的管理方式上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贯彻, 而在对有关法规的执行上也缺乏应有的严肃态度, 以及监督部门对工程施工的各方面监督亦有不同程度的欠缺。所以, 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使各施工及监督人员能端正思想, 明确有关监督机构对各项在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管理、工程质量及资料整理等一系列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和管理, 使之能在工程施工中持证上岗, 并随时接受检查及记录在案,以达到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而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及能正常运转的管理监督机构是加强施工管理工作的关键。

2.2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控制各项工序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过程质量, 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监督部门在检查工程质量及施工人员资格的同时, 特别要对隐蔽工程进行严格的把关, 除对隐蔽工程进行施工监督及现场验收外, 对其部位质量的检测及其材料试验的数据等资料亦须有相应的记录。对其它已完成的工序都必须有完整的备查检测资料。如发现缺少资料及其它问题时,应对其施工单位提出警告, 对不能改进者, 则可责令其停工处理。从根木上杜绝无数据或假数据等现象, 把工程事故及工程质量等问题解决在施工过程之中。监督部门还可成立专职的工程质量检查督察队伍, 对各施工工地进行定期检查, 作出鉴定意见并记录在案, 这项工作过去是重视不够的。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计划与措施逐项实施, 并须在各项工序施工前进行技术交流, 如发现问题或实际情况有变化时可协商研究解决。另外, 为更好地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必须保证工程在施工中的各种建筑材料均须有合格证或进行试验后方能使用, 坚决打击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同时,还应使有条件的地区的建筑工程尽量推广使用商品硷。这样,便可减少各项工程在水泥质量、石料级配及其它方面的失误,确保工程得到高质量的硷。还可促进散装水泥的使用和发展,又可解决城乡建筑施工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2.3 加强验收工作,健全资料管理工程

竣工验收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对工程质量评价的好坏, 最后体现在工程的竣工验收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 在工程上使国家的规范得到具体实施及有完善的记录, 而较好地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方法上的规范化是很有必要的。所以, 在工程竣工资料的内容上要对施工总结、材料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资料、工序检测数据及竣工图纸等多方面订出规范的做法。同时, 各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和内容亦需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既要做到保证工程质量, 又要有完整的工程资料。所以, 监督部门就需定期对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竣工资料除材料真实完整外, 在整理上亦需有规范的格式。监督部门还必须在工程验收过程中把关, 把不合格或不规范的资料退回重做, 直至未善为止。

3 结语

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必须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将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落到实处。只有保证了建筑的施工质量,才能为国家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推动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迈入新的一个道路。

参考文献:

[1] 黄小雄. 浅谈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监督[J]. 珠江现代建设,1996,(4):32-34

工程建筑监督管理范文第5篇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的多发行业,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消防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我国每年仅建筑施工消防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加上间接损失高达5000多万。因此,做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应该逐渐改善消防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本文就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消防的监督管理问题和奖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建筑;安全消防;监督;奖励;施工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施工队伍也在持续增多,这就给建筑安全消防生产监管带来了难度。建设工程的安全消防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如此严峻的建筑安全形势,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施工的安全消防监管力度,及时督促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隐患,避免安全消防事故的发生。

1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监督与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1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是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普遍不到位,部分监理单位没有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建设单位持迁就态度。其次是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混乱。由于多数企业存在以包代管现象,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进行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在建筑工地的现场,一些易燃可燃的材料以及杂物到处任意堆放,严重影响着影响着消防通道的顺畅,一旦遇到火灾消防车很难接近着火点。材料管理混乱,对一些安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最后是内部执法监察和处理力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个别公安消防机构和监督执法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影响到消防机构建筑消防管理的实际绩效。有的消防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提出的整改意见。

1.2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单纯消极的监督难以满足行政制度改革的需要,消防机构既要通过惩戒制度制约违纪违法行为,也重视利用各种方法激励机制实现制约和激励之间的平衡。而目前建筑消防管理体制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无法调动消防监督人员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的几点建议

2.1发挥监督制约的作用

首先是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筑施工单位应该严格对于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管方的责任应该进行明确的划分,把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失控局面的出现。同时也可以将负责人的防火责任与其经济利益相挂钩,建立起有助于调动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积极性,加强消防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制定好紧急预警方案。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针对消防安全保障措施向建施工单位作出详细说明。监理单位要依法按规监督并消除不安全因素。各责任单位应根据消防安全职责与所属责任部门及特殊工种人员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其次是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来提高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且相互间留有必要的防火间距。同时在施工现场还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临时施工现场应该配备应急抢险器材,临时用电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为确保防火安全,检查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尽量将消防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再次提高公安消防机构的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质量,重要的一点是在机构设置上进行改革。一是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层对建筑安全消防生产的认识,只有企业领导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筑工程的操作人员才能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消防操作水平,才会自觉抵制违章作业及冒险施工;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要确保证施工的安全,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是使施工人员按照程序进行标准化作业,并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消防技术的教育培训,认真学习新的安全消防技术标准,从而采取各种途径保证施工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第三方面是改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任何行业的安全基督方式上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结合。我们可以采用动态跟踪抽查与专人定点负责制相结合的方法,指定一名安监员负责对该工地的平时技术指导及监督现场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的实施。这种一人定点服务的方法,既解决了工地现场安全员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又培养确保了安全检查的公正公平。

2.2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激励的方式有多种,物质性激励的作用首先来自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对物质性需求表现出的是主动的力量。公安消防机构应调动成员在精神上、心理上和事业上努力向上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物质性激励的作用。这两种激励方式均属于拉力,而竞争性激励来自于外界压力,行为者被动接受其作用,通常会表现为一种推动力;如果存在不公平竞争则会起到消极作用。首先是要积极推进建筑行业“奖励制度”的建立,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奖励方案,建立不同项目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采取信息化手段记录在建设过程中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及不良市场行为,并进行屏蔽。其次是在工程招标和资质年审中进行量化扣分,从建筑市场建立联动处罚机制,对于按违反现行建设工程管理法规及时实施违规行为处罚,确保施工人员时刻牢记安全消防问题,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利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增加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健全的管理制度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对员工进行激励与鼓励,这样才能保障住户的居住环境更加安全。

作者:吕付思 单位:齐齐哈尔市公安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1]司戈.对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再认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08).

[2]吉林市火博士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简介[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