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农田水利;问题;建议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严重的水旱灾害,特别是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特大旱灾,暴露出广大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十分薄弱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任重道远,农田水利问题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我们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推动农田水利发展。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特大旱灾面前,薄弱的防灾减灾体系、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充分暴露出我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现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已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基层水利发展。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农田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从近几年的特大旱灾来看,农田水利设施较好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弱。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增强农村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发展较快,但农田水利建设明显滞后。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耕地总面积的50%,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农田水利要现代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水利条件,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农田水利建设涉及农业生产发展、农村防洪安全、农村人畜饮水及生态环境改善等方方面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等。很显然,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量非常浩大,完成这些基础工程建设既能增加资金、建材、劳动力等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论对近期还是远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大部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均修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地方政府和农民这两大“主体”对农田水利建设、维修、管护重视不够、职责不明、投入不足,造成农田水利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农业生产主要是“吃老本”。近几年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特大旱灾充分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等突出问题。

1、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对当代和子孙后代都非常有利。但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从宏观层面看,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水利建设布局上,国家更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各级政府把各种水利建设资源重点投放在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保障上,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旱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就是因为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造成各种蓄水设施汛期蓄不住水、枯期又无水可蓄的局面。另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属于“公共品”,需要集体投入,但现实情况是原有的“两工”(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体系被取消后没有相应的替代机制,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公共投入缺失,甚至有些农村原有的沟、塘、渠、堰等因无人管护而荒废。

2、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税费改革后,农村原有的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失修、设备破损、效益衰减严重等突出问题。全国现有部分灌溉设施质量差,配套不全,尤其是末级渠系不配套,据有关资料,我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的损坏率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在新建的许多小型农田水利中,存在工程设计标准低、技术落后、服务功能严重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折射出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的现状。一方面,部分基层政府官员在不科学政绩观的影响下,对农田水利建设不重视,不愿开展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大而短期效益不明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我国的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两工”体系一度维系着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与维护,“两工”取消后,农民投入产生外部性,若没有合理的报酬,农民不愿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直接导致农田水利建设陷入困境,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无人管护。

3、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资源投入力度不够,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农民等,地方政府是组织资源的投入者,金融机构是资金资源的投入者,农民是劳动力资源的投入者,在这三个投入主体中,地方政府如前所述,不愿提供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机构或民间资金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风险高、资金回收期长、比较利益低等原因,缺乏投资激励,而农民作为“理性小农”对具有外部性的共用设施,更多的选择是“只用不管”。总体来看,在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投入主体在利益权衡中最容易选择放弃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建设能否摆在优先发展领域,农田水利建设能不能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关键要看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及投入力度。首先,各级政府要认真总结西南地区特大旱灾的教训,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其次,要紧紧围绕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好远期和近期、城市与农村、全局与区域的关系,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加强监管,注重提高农田水利的建设效率和使用效益。再次,要研究人民群众参与治水的政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的骨干水源工程,推进“五小水利”建设,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特点;策略

1 引言

对于农田行业来说,水利对于它的发展无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了使水利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农田水利的产生是非常必要的。农田水利是一项综合性的农业灌溉与排水项目,项目的实施是以改善影响农业发展的负面自然因素为目标,项目对于农田深层土壤储水的合理分布、土壤的存活条件、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以及自然灾害的预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

如果要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就不得不谈到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总体来说,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干旱问题,水资源不仅储存量十分稀缺,在地区分布上也呈现两极化趋势。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人口呈现过度增长的趋势,造成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猛增,以至于人均水资源占有率逐年下降,逐渐拉开了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由于地势的原因以及常年多雨的天气,使得我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充足,但是由于南方的农耕很少,致使充足的水资源无法得以有效的利用;在我国北方地区,则恰恰面临着水资源缺失而农耕较多的相反情况。由于我国是以农业为主要社会生产手段的国家,所以利用水利设施来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改善阻碍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

3.1 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功能退化

上世纪90年代受欧美农业大国的影响,我国政府对于农田水利技术设施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大量的经济投入,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来自技术设备的保障。但是这些以灌溉、排涝、储水为主的农田水利设备由于运营时间过于久远,常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设备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就造成了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功能严重退化的特点。

就拿灌溉这一项技术来说,我国相关部门在2012年的《我国农田概况》中提到,我国农业耕地的总面积高达22.31亿亩,具有水利灌溉的设备以及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仅仅是耕地总面积的1/3,而另外2/3的耕地只能面临“靠天”的窘境。在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中,由于灌溉设施面临着各种问题,导致灌溉成功率的平均值还不足50%,这与世界先进灌溉水平的要求相差甚远。水利设施功能的严重退化,直接影响了耕地表面的水土功能,对我国农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2 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但是显然,我国对于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是非常不到位的,这使得项目在开展的时候面临着许多困难。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地区水电站承担的,但是随着农村体制的发展与改革,农田水利管理部门逐渐被取消,这就使得项目处在无人来管的尴尬境地。农田水利设施的运用对于水、电等基础能源的资金耗费是巨大的,这使得农民很难负担得起,项目被搁浅也就不足为奇了。

3.3 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在一些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当地政府把地区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往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得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资金方面的保障性投入变得捉襟见肘。

4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4.1 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的为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在这些帮助中,农村以及农民的所起到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现如今,正值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需要资金以及设备方面帮助的时候,政府以及各大中城市作为回报也应该加大相应资金的投入。在资金方面得到落实之后,号召更多的农民加入到水利工程中来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我认为,系统的激励体制配以适当的利益分配是保障农民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关键,工程实施主体只有向丰富化、多元化发展,才能切实的保障工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2 建立具体的管护制度和实施细则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地域特点,所以在不同地区农田水利项目也面临着不同的应用前景,所以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要设立不同的管理体制。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充分借鉴农民的经验,以达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建之前,既要做好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工程成本的计算,又要使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以谋取利益为前提。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时候,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坚持遵循《水法》的相关准则,把工程建设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人身上,这对于整个项目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4.3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水资源的耗费是相当大的,这从一个侧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量,所以节水工程与农田水利项目的有机融合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节水工程主要的应用技术是投资少、利用效率极高的喷灌带,它在农田水利项目所覆盖的果园等农田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节水工程的另一项技术是大棚滴灌,该技术对于农田水利项目的水资源的节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此外,对农民节水意识的培养、节水工作相关的计划以及制度的制定,也是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

4.4 注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重视农田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专业人才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起着人力资源上的保障,所以培养以及选拔专业人才就成为了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对于在职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整体素质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对于农田水利项目实施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在职的员工以及技术人员的利用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每名员工不同的特点安排最为适合他们的工作,以保障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5 结语

农田水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收成情况,更影响着整个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农村的发展主要是指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而经济建设的发展要依赖于农作物的收成,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农业保护设备不完善,无法抵挡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经济上往往会面临巨大的损失。以美国、俄罗斯为首的农业大国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保障农业产粮的安全性,更要提高农作物的成粮率,以此带动整个农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保障设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响.农田水利系统的可靠性评估[J].水利系统自动化,2012(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范文第3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部署20*年度建设任务。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刚才,市水利局朱宪生同志就去年的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今年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安排意见。*区、*区政府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介绍了经验,希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会议还对2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根据会议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紧迫感

农田水利历来是制约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通过各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治山治水、改田改土活动,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改善。尤其在去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后,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大反思、大行动”,狠抓宣传发动,加强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各地广泛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热潮。2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呈现出四个“多年未有”的特点:一是组织领导力度之大多年未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专题研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和《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各地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走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战场,分管领导更是靠前指挥。二是资金投入之大多年未有。一年来,全市实际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近80亿元。

其中,完成国家补助70亿元,群众自筹3.65亿元,社会资金投入1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0.9亿元,交通建设投资25亿元,生态建设投资15亿元。三是完成任务之重多年未有。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全市修复水毁水利工程8056处,整治病险水库214座,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4.5万处,解决了11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9万处,维修改造机电提灌设施13.2万台48.9万千瓦,新增蓄水能力935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21.3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19万亩。鲤鱼塘、玉滩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公路建设方面,新修村级公路6749公里,新增通公路的行政村400个。生态建设方面,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8万亩,新增保护面积1880平方公里,完成成片造林130.5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10万口。农田建设方面,改造中低产田54.4万亩,完成国土整治3.1万亩。四是群众参与热情之高多年未有。全市共有300万农村劳动力直接参加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入劳动工日4000多万个,日高峰出工人数达到200多万人。

成绩固然可喜可贺,但是问题不容忽视。我市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广大干部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认识不能保持一种常态。去年之所以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是因为特大旱灾的逼迫,是被动的提高认识。没有发生灾害的时候,不少同志的认识程度就会降低,思想上也会放松。二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运行机制普遍缺失或操作性不强,存在主体不明晰、责任不清楚、投入无保障等诸多问题,农民群众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片面依赖国家投入,依赖政府实施的状况在一些地方还严重存在。三是工作方法不当导致效果不好。一些地方从规划到建设都分不清轻重缓急,突不出重点,把有限的精力、财力用于撒胡椒面,搞遍地开花,其结果是工作效率低,投资效益低,造成年年兴水不见水、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尴尬局面。

在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正确把握新形势,努力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

首先,要正确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总书记对我市新一轮发展作出了“314”总体部署,提出了“加快”和“率先”的殷切期望,特别指出要“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有基础先行,“加快”和“率先”才可能实现。农田水利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基础,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更快一步,更先一筹。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市人均蓄引提水能力居西部12省市(自治区)倒数第一、全国倒数第二。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仅0.17亩,比全国平均水平少0.3亩,居西部倒数第一位。全市拥有达标堤防仅128公里,居西部第11位。全市现有严重病险的水库1564座,占水库总数的56.2%。尚有13%的行政村不通公路,18个扶贫重点区县的公路网络密度仅为每百平方公里35公里,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1公里。因此,从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从“加快”和“率先”的要求看,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十分紧迫。

其次,要正确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一是在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农民群众的思想分化,目标分化,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给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发动增加了难度。二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给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增加了难度。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70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守种田的劳动力已经难以承担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三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所提高,强度有所加大,导致农田水利设施边建设边遭受破坏。我市暴雨洪涝灾害多发,每年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一批水利、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地损毁。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克服这些困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可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第三,要正确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机遇很多,一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建设,必将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政策上、投入上给予更多的倾斜;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农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总体形势将得到长期保持,农田水利的基础地位将长期巩固。三是去年特大旱灾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势头还将延续,惯性作用还将继续体现,今年部分地方遭遇百年不遇暴雨洪灾再次触动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有利于对农民群众的组织动员。四是广大农民群众有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好传统。这些机遇是我们做好2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条件,值得我们好好把握和珍惜利用。

总之,我们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客观、正确地研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通过查找差距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通过分析挑战增强制定对策措施的前瞻性和针对性,通过挖掘机遇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内动力,为搞好2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明确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联系我市实际,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坚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土地规模经营相结合、与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农村水利、道路、生态和基本农田建设,努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突出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水利建设,切实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长期以来,水利是我市农业发展最根本的制约,水源工程少、水资源利用差、水利设施病险失修,导致我市农业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况。去年的旱灾、今年局部地方的洪灾导致农业严重损失,教训十分深刻。而我市一些水利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应对自然灾害就从容得多。比如,南川区近几年通过加强水利设施的整治维修,改革水利管理体制,在去年的大灾之年粮食产量不减反增。今年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季度,而剩下的这个季度正是一年一度大搞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段。我们一定要把治水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抓住有利时机,扎实开展水利建设工作:

一是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恢复和提升现有水利和农机设施的效益。今后几年,中央将加大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的投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利用这个机会对我市现有病险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整治。当前,各地要逐一摸清病险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找准“病根”,登记造册建好台账,按照轻重缓急列出先后顺序,按照中央提出的3年销号的限期编排出倒计时进度计划,研究制定有力的办法举措,确保这项顺符民意的好事实事有序推进,落到实处。要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为确保明年的农业生产用水奠定基础。在抓好病险水利工程整治的同时,各地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机电提灌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力度,恢复和提升机电提灌在抗旱排涝中的保障能力。

二是加强农村人畜饮水建设,更大程度地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保障农民群众人人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各地要实行“整乡推进”与分散解决相结合,按照缺水程度分类指导,分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让无水的农民群众有水喝,其次是让农民群众饮上安全水、卫生水、放心水,在此基础上提高取水方便程度,逐步改用自来水,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自来水一步到位。坚持联户解决与单户解决相结合,努力以最少的投资解决更多群众的饮水问题。

三是加快灌溉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坚持大中小并举,大力兴建一批蓄、引、提水工程,完善农田灌排体系。要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建成涪陵龙潭一期、永川孙家口等6座中型水库主体工程,力争新开工2—3个中型水源工程,尽快改变我市长期缺乏骨干水源工程的状况。要适应山区地形地貌特点,积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拦蓄雨水,切实解决广大山区农村面上水源问题,突出抓好30万亩烟水配套和柑水配套工程建设。有水源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兴建一批机电提灌设施,多渠道、多形式保证农田灌溉。要加大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建设的力度,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规模。

四是狠抓堤防建设,提高防汛安全保障能力。我市城镇堤防普遍标准低,农村堤防建设严重滞后,洪水对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威胁较为严重。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书记在今年8月份就防洪问题做出了专门的批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地段、重点场镇、重点产业的防洪安全问题,抓好防洪硬件建设,20*年全市要基本建成*、北碚等10处城市防洪工程,力争建成56个中心镇、百强镇的城镇堤防,新开工建设30处乡镇防洪工程。

(二)突出抓好交通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流物流条件

近几年我市农村交通事业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基础薄弱,农村交通里程短、等级低、出行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改善交通条件仍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为此,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要狠抓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公路覆盖率。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需求,进一步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覆盖率,加快消除公路“盲村”。二要狠抓农村人行道路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的农村人行道路建设很受群众欢迎。为此,今冬明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农村人行道路建设的力度,因地制宜取材,积极修建石板路或水泥路,联结农村公路与农房和田块,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三要狠抓改造升级,提高已成道路通行能力。我市农村公路等级普遍偏低,晴通雨阻的现象非常突出,有的公路因年久失修,已经不能通车;有的公路刚建成不久就不能通车,作为一个“摆设”长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有的公路因通行能力极差影响了一些季节性农产品的适时销售,农民群众对整治公路、保障畅通的呼声十分强烈。各地要高度重视已成公路的整治维修和改造升级,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路基改造与路面硬(油)化一同规划、一并开展、一步到位,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先搞路基,保证通行,逐步实施路面硬(油)化。

(三)突出抓好农村生态建设,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尽管近几年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生态建设产生效益的周期较长,我们至今仍在受到自然的惩罚。为此,我们要时时敲响思想的警钟,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建设。一是要加强造林绿化。要在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基础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实施三峡库周绿化带建设等重点工程,组织动员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其它各种形式的主题植树造林活动,不断扩大我市的植被覆盖面积。扎实开展封山育林和天然林保护,严格防范人为毁林、病虫害毁林和火灾毁林,努力增加森林资源蓄积。二要科学治理水土流失。继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科学治理水土流失。要突出抓好“长治”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世界银行水保项目的实施,及早发挥项目的效益。三要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积极利用水能资源,加强农村小水电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搞好小水电代燃料试验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大力建设农村户用沼气。

(四)突出抓好基本农田建设,努力提高土地产出能力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土地质量对农业生产效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受自然地理的客观影响,我市土地质量先天不足,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治理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一是搞好土地治理规划。今年8月,市里在江津区召开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会议,把土地规模经营列入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各地要围绕土地规模经营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土地治理规划,项目布局与主导产业布局相结合,治理规模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衔接,以土地治理为规模经营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搞好重点项目的实施。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突出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围绕粮食生产重点县建设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配套开展农田灌排系统和路网建设,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进一步管好用好土地出让金,扎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重点完成100个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总规模6.5万公顷,新增耕地6500公顷。加快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基本农田建设,库区各项目区县要加强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年度计划,严把项目审批关、资金使用关,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三是搞好土地高效利用。实施治理只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第一步,能不能真正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关键还在于土地治理后怎么利用。各项目所在地要通过筛选论证确定出前景好、效益高的主导产业,引导农民群众适度规模经营,实行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土地利用路子,把土地治理区域建成新农村现代农业的示范和样板,使项目区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三、加强领导,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具有资金耗费大、劳动力需求多、见效滞后、公益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可能单纯依靠农民群众或社会力量来完成,而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求突破的工作格局。为此,各地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合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摆在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各级政府要审时度势,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牵头抓、带头抓,深入调查研究,亲自主持开展重大决策,努力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分管领导在今冬明春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上,靠前指挥,现场督导,及时协调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得以落实。

(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浓厚氛围。要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内在动力。要加强动员引导,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村有重点、社社有工程、人人有行动”的效果。根据以往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百日战役”的经验,从劳动力供给、水利工程蓄水的季节性变化、植树造林的成活率等多种因素考虑,一年一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真正黄金时间就是冬春季节中的三个月左右时间,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我们要抢在这个黄金时间到来之前,及早动员,充分准备,适时行动,确保效果。要搞好典型宣传,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抓得紧、进度快、效果好的地方,特别是对各地创造出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要广泛交流推广,努力营造起相互学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

(三)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帮助和指导服务。水利、林业、农业、农机、交通、农综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今冬明春的中心工作,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政策宣传、项目规划、资金筹措、技术指导等工作。发改委、财政等部门要汇同相关主管部门搞好国家投入的争取和安排落实,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早启动和顺利推进。其他各行业各部门要立足单位职能职责,找准支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完善利益机制、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城镇个体工商户、农业龙头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性或经营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内容,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挥市级各扶贫集团的作用,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开展对相关区县的对口帮扶,努力为贫困地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添一份力量。

(四)完善政策制度,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要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激励制度,对于农民群众通过“一事一议”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鼓励农民群众自力更生兴办小型农田水利。要加快探索“以水养水”的水利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落实水利工程水费征收,积累水利设施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资金。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引导森林资源依法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林业市场,努力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性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50-01

1.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相关概念

(1)水利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将水利定义为:“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活动”。

农村水利工程包括农村生态环境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农村工业用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2)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国际上通常称灌溉与排水。

《辞海》则对“农田水利”如下解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各项水利技术措施,改造对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合理、充分地利用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调节农田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条件,保证作物稳产高产;调整区域水情,防治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全面丰收。主要内容包括:农田灌溉和排水、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沼泽地改良、围垦、草原灌溉、供水及治理沙漠等水利措施。”

(3)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农田水利服务的工程和设施。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农田灌溉工程、农田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农田水利设施为农田水利工程常常是为同一事物的不同叫法,可以相互替代。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从工程规模大小上来区分,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分为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相关概念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农村的小水库、塘坝、机电井、蓄水池、抽水站等小型水利工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①蓄水设施,如小水库、塘坝、水池、水窑等;②引水设施,如小型拦河闸坝、引水闸、截潜流等;③输水配水设施,如渠道、管道、闸门等;④渠系建筑物,如渡槽、隧洞、倒吸虹、桥涵等;⑤提水设施,如机井、泵站等;⑥田间灌水设施,如灌水沟畦、喷灌、滴灌、“小

白龙”、闸阀等;⑦防洪设施,如保护村镇、农田的小型丁堤,小型河道堤防等;⑧排涝除渍设施,排涝泵站、排水闸、排水沟、地下暗管等等。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性分析

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特性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末端工程。灌溉渠道系统是指将水源引取的水输送、分配到田间并进行农田灌溉的工程措施。我国按地形条件、控制面积和渠道设计流量大小对灌溉渠系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灌溉渠道一般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五级。一些复杂的大型灌区,可增O总干渠、分干渠、分支渠等多级渠道,而在地形平坦的小型灌区,渠系少于五级。

干渠和支渠主要起输水作用,称为输水渠道。斗渠、农渠主要起配水作用,称配水渠道。在农渠以下的毛渠、灌水沟、畦等临时性灌水系统,以及放水建筑物、量水设施、等通称为田间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在斗渠以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

(2)工程规模小。工程规模小,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其它工程之间的显著区别。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一般规模都很小。

(3)工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受土壤、气候、光热和水资源等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生产的区域规律。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4)工程形态多样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在田间,用蓄、引、提、抽等方式给农田提供灌溉,其形式多样。通常有水库、渠道、塘坝、闸门、涵洞、泵站、机电井等等。而且由于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地理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取水、输送水的方式各异,即使是功能相同的工程,不同地区的工程形态也大不相同。

(5)工程使用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常都是季节性使用,半年使用半年闲。风调雨顺的年份,雨水充足时,工程利用频率小或者根本不用;天旱或者渍涝的时候,工程可能需要超负荷工作,而且可能会因为资源稀缺而发生水事纠纷。而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地处野外农田,无人值守,日晒风吹雨淋,易老化损坏。

(6)工程的配套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在技术上的不可分性,一个项目的不同工程必须同时建成,相互配套协作,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效益。不配套的单独一个设施或几个设施难以产生效益。

其次,不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具有很强的配套性。只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发挥配套作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才能充分发挥。

2.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特性

(1)公益性。受农产品价格因素的制约,农田水利工程本身的投资回报率较低,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基础设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护国家水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

(2)效益缓释性。农业生产的效益取决于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一些农作物的生产周期长,从种植到收获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见效缓慢、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

(3)区域垄断性。受地域、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天然的地域垄断性。但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垄断与商业上的垄断不同:前者的垄断性体现在社会责任上,不能随便抬高水价或者停工不干,后者体现在利润上,因为没有竞争者而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4)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保障了农产品的供给、保护了国家水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这些正面的经济影响并未从水费等价格体系中得到完全的报偿,产生了正的外部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有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还有景观效益。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在提高了当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效益并没有在农田水利工程供给品的价格体系中得到体现,也产生了正的外部效益。

2.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特性

(1)建设地点的分散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面对农村的千家万户,分散在不同的村落,分散在田间地头,土方工程多,维护工作量大,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都比较困难。但是其运行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农作物的收成。

(2)建设内容的多样性。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受工程形态多样化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内容多样性的特点。水库、渠道、塘坝、闸门、涵洞、泵站、机电井等,各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工程建设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式各有不同,很难采取哪一种固定的模式。

(3)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共同特点,但是农田水利工程比之其他土木工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甚。除了露天作业,日常施工受大风、雨雪、气温影响大之外,农田水利工程还受季节影响,一些工程必须避开雨季、洪水季节。一些工程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安排在冬天农闲季节施工。

3.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63-0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力发展农田水利技术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新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起步较晚,在农田水利管理和施工技术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有效措施,以提高新疆地区的农田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1 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面存在资料欠缺、标准不一的问题。一是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为土坝和土渠,建成年代较为久远,管理上属于粗放型管理,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农田水利工程基本没有相关的档案资料,一些重复建设的工程、半拉子工程等,这些工程真实有效的资料数据非常混乱,无法给以后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三是一些水利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来对具体工程的设计参数进程勘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大打折扣。四是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中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对于衬砌高度、垫层厚度、设计流量、断面面积等的取值,设计人员通常都是按常规进行设计,例如对于渠道过水断面的设计,往往采用原有土渠的过水断面数值,这种不经过计算的设计可能造成例如水池墙体单薄等问题的出现,给工程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面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意识不强的问题。我国的水利工程实施部门较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新疆地区由于天然条件以及经济条件与内地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这种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更为严峻。农田水利工程通常工期较为紧张,特别是改造工程,一般秋后才能开始施工,第二年春天农田灌溉前要求完工,这就给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和质量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一些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淡薄,施工管理技术欠缺,还有的不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施工,人为赶工期抢进度,使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体制不健全、经费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能有效落得的问题。在新疆地区,有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土地分产到户,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主体脱位,监管存在脱节现象。另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经费不足,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养护,使工程破损严重,对农田灌溉带来不利的影响。

2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几点建议

(1)做好前期工作,严格方案审查。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严格的立项程序,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招投标工作,避免不合理的水利项目以及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对于符合规划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单位的资质要予以严格审查,保证工程的设计水平。同时对于工程前期的调研工作,有关部门要安排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做好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调查勘测工作,确保工程设计的数据和资料的准确可靠,为设计方案的编制做好前期工作。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抓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水利工程人员的业务水平。新疆地区的水利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缺乏,基层水利部门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例如可以将技术人员派出去学习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和经验,或者去请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来,还可以采取短期培训的办法,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

(3)实施技术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设计标准,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考虑到农田水利工程在经济、技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化策略,要做到工程规划布局合理,施工管理技术先进,施工过程科学高效,并广泛采纳各类可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使农田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4)采取节能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根据新疆自然条件的特点,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做好总体的规划工作,利用区域环境以及人文特色去推动地区水利工程的发展。一是大量利用新疆地区的自然资源,例如新疆阿尔河以及和田河、河谷平原组成河漫滩地、河心滩地等诸多地形环境,加之古河道较多的特点,非常适合发展湿地灌溉技术,这些人工的小型湿地将非常有利于新疆地区的农田水利管理。二是采用管灌、喷灌以及滴灌技术代替农田漫灌的方式。漫灌是农村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既原始又落后,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技术含量也很低。一般是从水源处开挖渠道直到农田,通常渠道较长并且输送渠道多为土质渠道,给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农田灌溉效果还不好。新疆地区水资源贫乏,从节约的角度讲,漫灌是非常不适合的。而上述其它几种技术,都是用管道代替明渠进行输水灌溉,管灌出水口流量较大,成本较低,适合较为干旱的农田;喷灌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也被广泛使用;滴灌技术具有较强的节水、节肥和省工的优势,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因此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力度,着眼于未来,发展先进的农田灌溉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3 结语

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土地作物产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部门要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并节约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