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第1篇

1.完善医院内部的控制系统,降低内部审计风险要做到有效防范医院内部审计风险中涉及到的控制风险,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关键。首先,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专业评估,为制定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做好预备工作。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案要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内部控制中各自需要承担的职责,实行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要明确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对其他哪些科室履行监督评价的权力,对监督资源要建立共享机制。可将最终的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作为年终业绩考核项目之一,以促进各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工作的态度。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标准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和评审标准、审计准则,以及其他有关的风险管理的审计准则等规定,来制定医院有关内部控制管理的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控制点,以及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医院内部控制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工作程序等必须具备合法性、系统全面性及真实完整性等,必须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现象。另外,内部控制制度可实行授权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成绩优异的工作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而对工作散漫、不负责任的则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必备的还包括经营控制制度及实物控制,以保证医院的成本效益。其次,要注意排查潜在的风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就要求结合医院内各科室工作业务和管理方式的特点,对各部门进行分析判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依据各部门业务和管理工作的特点总结其风险点和风险种类,并针对其不同的风险种类采取相应措施,并改进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填补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达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并做到及时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促进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再次,要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评价方法要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要将被评单位内部日常的管理工作状况,以及涉及违规、违纪的行为记录都考虑在内。在评价期内,由于医院内部控制不当而使有关本部门和机构引起责任事故和重大工作差错,并给医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直接对其进行定性评价,必要时要降低被评价部门的内部控制等级。

2.依据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内部审计计划医院发展计划部门要定期分析并识别本院的风险,及时对内部控制开展针对医院和审计风险的整体的评估。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有关规定和准则制定内部审计项目计划。风险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四大因素。(1)内部审计的职责:内部审计的职责对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做出了相关规定。因此,医院各科室所进行的相应活动要考虑是否超出内部审计的范围并通过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2)医院的战略及目标: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同样属于内部组织的管理活动。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遵从医院当前的战略和目标,从而切实提高医疗质量;(3)行业风险:医院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的方法除了要考虑医院内部的有关情况还要关注被审计对象可能存在的风险;(4)人员素质:医院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工作都是以人为本的,因此必须要保障工作人员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科室的风险程度,可采用打分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得出风险系数最高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单位,从而确定内部设计部门的重点审计单位,提高审计效率。现代医院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的执行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在执行内部审计计划的过程中,各科室需要不间断地监控潜在的风险,并将已识别的重大风险通知医院的发展计划部,以便其调整相应的计划,确保内部审计计划顺利实施。

3.采用多样化的审计方法医院内部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不能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内部审计的分析性程序主要采用报表分析。现代医院内部审计采用的分析性程序突破了只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的局限性,分析范围可扩张到对非财务数据领域的分析,实现审计方法的多样化。现代医院内部审计选择的分析工具也要借鉴现代运营管理模式,将综合战略、绩效、财务及前途分析等各方面因素的分析工具具体应用到各科室的风险评估中,实现多元化的风险评估,以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

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现代医院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理论涉及到的是区别于传统理论的新型理论,医院的内外部风险均需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也要进行相应评估。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审计知识和部分财务知识,还需涉足管理和数理统计等多方面领域,现代医院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需培养更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分析工具,定期参加审计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的审计能力。

二、结束语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COSO框架;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医院作为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专业服务机构关系着国计民生。然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同步带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长期存在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和平稳发展。1992年由美国COSO委员会掀起的内部控制热潮对医院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应建立健全良好的内控体系,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部控制,是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

目标是组织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必须首先确定内部控制的总目标。医院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目标如下:(1)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障医院经营管理合法;(2)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报告质量;(3)保护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4)确保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协调、有序进行,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5)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预防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控制水平,促进医院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1.1 治理结构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沿袭计划经济模式,医院所有权归国家所有,造成医院机构重叠、管理层次多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医院产权主体“缺位”是我国医院治理机构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

政府可以采用股份制改造的方法经职工持股、管理层收购、债转股途径实现医院产权多元化,在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图1),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医院也应结合自身规模大小、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程度、业务的复杂程度来选择医院的组织形式,如直线式、事业部制、矩阵制等组织形式。

1.2 人力资源政策

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一聘定终身”和“医学专家也是医院管理专家”的聘任制度,造成医院人事改革滞后,医院管理者内部控制观念淡薄。同时医院采用“凭学历、混年头”的晋升标准,使得人才分布不合理,短缺与过剩共存,流失与浪费同在。

医院应设立直属院长管理的人力资源部,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医院可以采用内部培养、外部招聘、聘请专家等方式,以优厚的报酬、良好的职业发展为引力吸收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建立起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在人事管理上实行以按劳分配,按技术、能力参与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使优秀人才能够在专科领域脱颖而出;制定重要的人事政策与制度都要征求意见与协商。各级机构都要努力做到管理目标公开,管理标准与制度公开,管理评价与考核公开,管理结果与管理奖惩公开。

1.3 构建高品质的医院文化

目前医院逐利趋势严重,忽视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高品质的的医院文化,致使医疗事故和经济案件频繁发生。

高品质医院文化构建的第一个层次是医院的安全文化构建。医院安全文化构建就是力图营造出尊重人才和知识的氛围,以高超的医术为保证将医院患者可能遭受伤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安全感”。高品质医院文化构建的第二个层次是医院的服务文化构建。医院的服务文化构建是指用伦理、道德、医德构建统一的价值观提倡医院的每位职工用仁爱、理解、友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真诚服务。高品质医院文化构建的最高层次是医院的核心文化构建。通过文化建设,医务工作者有了共同的精神导向,那就是以医德为先、以医院利益为先的医院精神。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系统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合理确定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系国家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风险意识淡薄,风险防范仅仅停留在书面层次,并为深入职工内心,具体表现在项目盲目投资及员工缺乏培训等方面。

2.1 风险识别

目标的设定是风险评估的出发点,医院应明确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发展目标,并按照时间与空间维度将总目标分解为各年度、各科室的分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董事会下设的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医院的目标,结合医院的内部、外部经营环境,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发生的领域进而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备方案;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院长直接负责,负责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工作,使医院经营者能敏锐地察觉医院所处环境的变化,及时了解医院所面临的来自内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针对医院经营项目选择有效的财务指标,并为每个财务指标设置一个警示值,从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预警系统。

2.2 风险分析

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采用通常的风险分析模式和方法对已确认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医院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对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做出推断。

2.3 风险应对

医院在成本收益原则约束下,结合医院风险承受能力,权衡风险与收益可以考虑采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享和风险接受等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风险;内部审计部门要客观评价各种措施的有效性,监控风险事件的后续情况;针对风险事件及时形成报告并供医院管理者(院长)使用;根据风险报告完善和改进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风险的变化。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由于我国医院具有科室多、业务重的特点建议医院内部控制活动应采用关键过程控制法(也叫关键业务流程法),即对关键事项、业务重点控制,一般事项、业务一般管理的方法。医院应当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将复杂的业务流程分解、细化到多级,再找出每一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并针对风险关键点采取控制措施,以达到内控目标的实现。医院关键风险控制点主要包括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资产控制(货币资金、固定资产、药物及库存物资)、预算控制等。主要的控制措施有完善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盘点清查制度、预算管理制度。

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目前医院基本上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管理当局凌驾于信息系统之上。医院内部各部门局限于日常业务、各自为政,信息纵向交流阻塞、横向沟通困难。

医院信息根据信息的来源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医院内部信息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综合制度信息等。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监管机构信息以及患者、竞争对手的信息等。

医院获取内部信息可采用以下方式:医院在进行信息沟通时尽量使用有形的载体来传递信息;医院负责人要定期接待职工的来访或是走到职工中间去了解情况;鼓励职工参与医院管理,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培养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的反映问题和消除疑虑的氛围;医院还可以通过简报、布告栏、内部刊物、会议、通知、座谈、集体活动、声像和电子媒体等方式,加强各个职能科室的沟通与交流,使信息在不同的层次和职能之间及时传递,及时沟通。

医院获取外部信息可采用以下方法:采取员工达到一定职称或获得某种声誉才能代表医院参加讨论会等方式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外部沟通并提供其机会,同时要求员工及时将外部有价值的信息传递至医院;聘请专业人士讲座,给职工创造接触专业信息的机会。

5.监督

监督是指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监督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内部审计监督是指组织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客观地对医院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活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指所有部门人员共同参与,采用系统化的评估方法对所有业务流程开展评价和评估活动,关注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对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出具评估报告。

医院审计部门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重点是对财务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实行不定期审查机制;针对检查结果出具检查报告,指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表彰建议,对违反内部控制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成立由纪委、审计部门、护理部、质控科、医务部、院务部、收费科、医保科等相关职能科室组成的联合督查小组,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同时对内控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合理性及实施可行性进行评价,并对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

职工和患者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建立以全院职工、患者、病人家属为主体的监督体系,通过征求他们对医院控制制度的看法及建议,能够使医院在更好更快发现内部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一问题上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阁.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改造研究——以ABC医院为例[D].暨南大学,2009:23-52.

[2]辜东利.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医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34-45.

[3]李彤冰.关于构建和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09-25.

[4]刘慧彩.基于风险管理的医疗机构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01-49.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第3篇

关健词:县级公立医院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一、强化县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重要意义

医疗体制改革中,县级公立医院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就要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建设,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提升综合能力,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保证医院的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因此,建立健全基于风险管理理念下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促进医院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二、县级公立医院风险管理下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医院内部环境的建设,既是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 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确保内部控制的落实,首先要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及应履行的义务,并应制定相互制约的机制,可现实中医院管理上往往表现为决策、监督、执行权利一体化,工作中还习惯于口头授权,不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理解不够,这些都可能导致医疗风险,并引发医疗纠纷等诸多问题。大多数医院还存在文化建设不被重视,缺少鲜明个性,口号只是存在章程里,没有实际意义,很难发挥引导作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环节也比较薄弱,多数医院引进人才机制缺失,人员培训也没能纳入常规制度予以执行。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待于加强

加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管理体系,对医院的内部管理起到了一定的免疫功能, 可以消除和抵制不良因素影响,对健全医院的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起到积极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县级公立医院,往往出现过于重视医疗工作,轻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度缺乏,成本控制不严,存在未及时清理的呆账、坏账增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财务工作还趋于按部就班的日记账,算账和报表,缺乏现代化的信息支持, 信息不及时准确,使财务上的风险大大增加,这将给医院带来资金管理上的损失,降低资金的使用率,使医院的财务结构失去平衡,内部控制制度也失去应有的严肃性。

(三)内部审计工作薄弱

对县级公立医院来说,内部控制中的内审也是薄弱环节,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会对医院的内部控制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为确保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加强监督管理,内部审计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的医院将审计工作纳入财务管理部门,而没有设立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也没有配备专业技术强的审计人员,这样就无法充分体现出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专业性,内审效果也难以发挥,因此没有科学有效的内审制度,经营中各环节的风险和漏洞就不能如实反映,起不到内部控制的监督保障作用。

(四)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缺乏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应对风险,合理控制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内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一些医院领导存在只重视内部经营的分析,没有对风险意识引起高度重视,还未建立一套贯穿于医院内部自上而下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面对风险不知如何防范,特别是医疗纠纷的逐渐增多,医院更应重视医疗风险规避。目前,大多数医院没有制定明确的风险目标,有少数的即使设定了也是空泛、模糊,实际工作中也不能实现。风险预警机制没有引用,对风险不能感知,风险管理严重滞后,在应对风险时往往简单化处理,只是针对单个风险采取临时的紧急对策,不能把经验教训应用到内部管控中。

三、针对县级公立医院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内部控制的意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要素,对抵御风险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医院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努力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医院就要从管理理念上真正的转变。其内部控制建设的成功根本是要设计健全并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制度并具备可操作性,不但要完善各个层次的规章制度,还要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增加领导带领下全员参与,加入日常的管理中,各部门负责人带头,对员工进行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教育,责任义务划分清楚,机构各部门相互配合, 分工明确,制定奖惩制度。

(二)加强内部预算控制

医院的经营全过程都离不开内部预算控制,在预算管理方面,应该按制度对预算业务加以规范,预算的编制一定要细化到各部门、每个项目,结合医院的特点及业务量,根据有关部门规定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进行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在保证正常经营支出的同时力求节约,预算制定要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跟踪、考核、监督。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医院根据需要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预算管理办负责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编制,并上报管理层审批,通过审核后,方可形成年度预算方案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监督执行。在预算执行方面,预算方案的制定要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分配,原则上对预算指标要从全局出发遵循定量化、可控性等方面进行分解,方案制定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在预算监督方面,制定适合的目标,形成奖惩细则,由领导、财务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预算考核小组,按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长期以来,许多医院风险意识淡薄,一旦缺失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常有的风险评估内容包括:

(1)医院融资之前对银行等金融机构, 必须做充分的评估,控制融资数量,不能盲目求多,要做好充分的筹资风险评估工作。

(2)投资风险的评估,建立集体审议责任制度,对想要投资的建设项目进行科学分析、研究,避免盲目投资,根据财务管理需要财务人员也要主动参与制定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

(3)医疗政策的风险评估,由于医疗相关政策不断调整和变化,为能有效应对风险并将其控制在或控范围内,就必须对医疗政策风险做出科学实切合实际的判断和评估。

(4)合同风险评估,医院在进行融资、投资、医疗设备的购置租赁、医疗合作等经营活动在签订合同前,必须对合同进行评估,为防范合同的风险,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程序,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参与。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为确保内部的监督管理,内部审计环节是完善和实施内部控制建设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内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负责,要想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必须保证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嗤性、独立性,不能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要由专职人员来担当,同时还应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并将与之相关的法律和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作为管理学习范围内,以促进医院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内部审计监督主要对涉及经营管理的财务活动的关键岗位、重要环节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分析评价,形成报告,指出存在的缺点并及时给出整改建议,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

(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医疗工作需要的是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与沟通,加强内部信息管理才能为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及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保证,也能更加促进医院内外业务的规范化、实时化。加强信息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与对内外的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可利用电话、书刊、网络、座谈会、通知、集体活动、媒体等多种方式传递医院的信息,加强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沟通,让信息在不同层次和职能部门间及时传递,沟通,不断优化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的流程,使信息及时通畅有效,在实行内部信息控制的工作中,还要明确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明确责任,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针对近年来医疗机构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新闻,医院还应建立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并完善对外信息的管理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的自身建设,应以建立风险管理为手段,以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内部环境、风险预警、监督保障、信息技术现代化等一体化管理体系,从而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宽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探讨――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J].管理观察, 2014(26):61-63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融资;医院管理;内控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7.15.210

1 医院融资概述

融资,就是医院筹集资金的行为和过程,是医院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及发展需要,通过进行科学预测及决策,利用某种方式从某种渠道获得投资人的资金或债权人的资金,满足医院改扩建等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理财行为。

医院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信用担保融资、金融租赁、票据贴现、高新技术融资等。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医院要考虑经济环境、资金成本、融资方式风险程度、行业竞争等多种因素,选择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融资方式。

医院的融资活动一定要遵守以下原则:筹资渠道合法、合理控制成本、降低财务风险、筹资规模要合理等。

2 医院融资内控建设现状

2.1 医院融资模式

目前,我国医院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争取财政补助、向银行借款、接受慈善组织捐赠、融资租赁等,各种方式利弊不同,可以互相弥补。

医院最重要的也是首选的筹资方式是争取财政补助资金,这种方式具有不需偿还、来源稳定、资金总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资金比重低的缺点。财政补助资金可以分为基本项目补助和专项项目补助两种,医院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来争取财政补助资金。

医院普遍采用的另一种筹资方式是银行贷款,这种方式具有审批相对简单、数额较大、下款快、限制少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还款利率高、压力大的缺点。医院要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借款计划的同时做好还款计划,降低借款风险。

医院还常用的融资方式是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对外投资,获取相应的回报,这种融资方式既符合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医疗事业发展的趋势。

2.2 医院融资风险

医院的融资会因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环境变化等的影响而面临各种融资风险,所以医院在融资的时候也要正风险的存在,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医院常见的融资风险有:政策性风险、战略性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

(1)政策性风险。医院的经营受到国家在医疗、卫生、药品等方面政策的影响较大,政策的改变会导致医院按原政策融资的风险加大。

(2)市场风险。医院采用向银行贷款方式获得资金,如果金融市场发生波动,意味着医院融资环境发生了变化,贷款利息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融资风险。

(3)资金运作风险。这个风险主要来源于医院融资内控建设不到位,例如,由于缺少资金监管机制、约束机制,对融资计划的分析决策缺乏科学性而导致盲目投资等,导致融资风险加大。

2.3 融资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

2.3.1 融资内控意识薄弱

我国医院内部控制工作起步较晚,融资内控发展更是缓慢,医院里融资内控意识普遍薄弱,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导致融资内控效率低下,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3.2 医院融资内控制度不完善

由于对融资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医院里的融资内部控制建设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医院没有建立融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融资内部控制制度,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有的医院融资内控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导致融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要求。

2.3.3 医院融资内控监督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医院里的内控监督体系普遍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行使内部监督职权的内审部门没有单独设置、没有配备专职的内审人员,这样的内审机构独立性不强,权威性不够,内审工作常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监督的力度受到制约。

2.3.4 风险评估工作急需强化

虽然医院的正常经营会有风险存在,但是融资会带来更多的风险。现阶段,大部分医院没有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不能对融资将面临的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判断,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导致风险来临时,医院可能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风险评估不是简单的财务工作,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可是医院里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只是由财务人员兼职去做。为了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经济损失,强化风险评估工作是当务之急。

2.3.5 融资内控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

目前,医院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医院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能实现监督管理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有效交流,导致监督不能时时使用医院最新的数据、资料,限制了融资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2.3.6 融资内控监督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里以医疗为主,医护人员素质普遍比较高,但是财务人员的选拔要求却并不很高,更很少有专职的内控人员,一般是由财务人员兼职,内控业务对他们来说是新的挑战,没有专业培训、没有不断地学习就很难胜任此项工作,因此人员素质不高无法为融资内控监督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3 医院融资内控建设的策略

3.1 提高融资内控建设意识

医院的管理层要从医院长远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融资内控建设工作,要提高融资内控建设意识,组织职工加强学习,加大管理力度,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和执行融资内控制度,激发职工对内控建设的重视。工作人员也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投身到融资内控建设工作中。

3.2 完善融资内控建设制度

针对融资内控建设制度不健全的局面,医院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包括资产管理制度、融资绩效制度、资金审批制度等。医院对内审机构的岗位和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以职定岗、以岗定责”,规范内控建设工作流程,完善内外部的监督制度,为融资内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3 健全融资内控建设体系

针对医院融资内控建设体系不健全的现象,医院要遵守全面性、适应性、重要性等原则,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出具公正的内部审计报告。要按融资目标、融资计划、资金审批制度加强对融资资金使用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 强化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融资面临的风险很多,医院要重视并正确对待风险的存在。为了降低风险,医院要建立风险评估机构,配置风险评估人员,或者找到专业的风险评估中介机构来对融资项目、融资计划进行科学评估、识别;医院要制定并遵守风险评估制度、风险预警制度、风险应急制度等,积极应对各种风险,风险来临时把风险降到最低。

3.5 加快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在融资领域也应该广泛使用互联网技术,加快融资内控的信息化建设。医院应该从人、财、物方面大力支持融资内控的信息化建设,配备配置高的计算机、开发和使用先进的软件,引进既懂计算机,又懂财务、融资的综合型人才。

3.6 提高融资内控建设人T素质

医院融资内控建设要做得好,离不开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医院可以对现有的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法律法规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工作;医院还要利用招聘等方式引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融资内控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4 结 论

总之,融资是提高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医院社会价值的基本方法,虽然医院的融资内控建设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医院方面仍要坚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在获取融资资金的同时要加强内控监督,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春如,王理国.关于强化医院内控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20).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52-01

1 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在此环境下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机构设置、治理结构、单位文化等。所以要完善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奠定基础。

医院内部组织机构的体系影响到医院的日常经营和医疗卫生的管理。因此我国公立医院应首先改善机构设置,建立和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其治理结构设计的原则为:内部机构设计科学,权责分配合理,医疗事业运行顺畅,医疗资金运转高效安全。

先进廉洁的医院文化是一所医院的价值与灵魂。以德育人、以德行医、以德治院等理念指引着医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基于内部控制体系下,医院文化不仅是补充制度刚性与柔性的集合体,也是医院发展的力量源泉。通过医院文化,形成制约与控制的氛围,实现医院的规范与约束。

2 医院财务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医院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辨别、科学分析影响实现医院管理目标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重点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机制等。

医院的内部风险控制目标是财产物资采购、成本费用支出、投资基建方面授权和批准方面的协调,实现全方位跟踪,保证医院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有效使用,防止贪污与腐败。医院作为拥有自力的法人组织,主要存在以下财务风险: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风险、成本费用支出风险、投资基建风险等。因此,医院管理者要谨慎确定所设定的高风险目标。

3 医院内部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中心环节。公立医院的控制活动以医院的资金管理为重点,进行控制活动的研究与设计,确保医院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由于医院资金收入较单一,借鉴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九种内部控制措施,控制活动设计主要以资金的支出与控制管理作为研究的重点,分为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过程管理、决算管理等三个部分为一体的控制活动体系。

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医院的内部信息与沟通是指在执行内部控制时,应及时、准确地收集与医院经济活动相关的完整信息,并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以恰当的方式在医院内部有关部门之间进行及时传递与沟通。医院应当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市场调查、网络媒体及外部有关监管部门等资料的收集来获取各种与决策和内部控制有关的内外部信息。同时分析与研究这些获取的资料,并及时调整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5 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