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积极推进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是实现军队院校文献信息资源集成化、服务利用共享化和教育训练远程化的一项基础工程。要努力构建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导航、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原生文献信息资源整合、教学相关文献信息资源、专家参考咨询、联合数字图书馆等六个集成系统,并切实采取实现一体化集成服务的主要措施。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技能与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一体化集成服务的新路子,对于全面整合与利用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育信息资源,进一步拓展《军队政治理论学科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和保证部队“打得赢”、“不变质”中的联合服务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的必要性

一是积极顺应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实施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中央军委和总部根据“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作出的重要决策。“实施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实现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化。因此,积极推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既是顺应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军队院校文献信息资源集成化、服务利用共享化和教育训练远程化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全面提升军队院校整体现代化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是实现“全军院校一个馆”建设目标的需要。“全军院校一个馆”,是总部机关早在1998年就确立的全军军事训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奋斗目标。《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全军院校图书馆基本建成信息资源丰富、布局优化、特色鲜明、联合共享、动态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知识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军院校一个馆”的建设目标。因此,积极推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即是依托了‘军训网”对各院校,尤其是对政治院校的政治理论教育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实施有序的整合和联合服务保障,也是实现“全军院校一个馆”建设目标的重要步骤。

三是克服目前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弊端的需要。近年来,全军院校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多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就目前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来看,仍然存在着松散管理与条块分割、标准不一与自成体系、自产自给与重复建设、经费紧张与技术力量有限、规模偏小与尚未真正形成共享保障合力等弊端。积极推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是克服目前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实施全军院校数字图书馆工程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大联合、优化整合与高效利用各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保证。

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导航集成系统。运用“军训网”、“因特网”交互技术及《军队政治理论学科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雷达”、“知识导航”等搜索引擎应用功能,开发与建立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导航集成系统,分别将“军训网”、“因特网”上被选定的政治理论教育相关信息资源的网站地址、栏目名称、文献信息目录和内容摘要等指引信息,按照政治理论学科专业以及特定用户某一个研究领域和信息源载体形态与种类的要求,加以分类排序、规范整合集成,建立诸如“冠状树”结构的导航路线图和自助式搜索界面,同时建立一个能基本覆盖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专业及可以直接链接检索的知识信息导航库,直接帮助与引导“军训网”读者搜索和获取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

(二)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集成系统。据了解,目前全军政治院校及相关院校研发或正在建设的特色数据库,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军队政治工作、军队文化工作、军事新闻传播学、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军事信息管理和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达20个左右,我院还相继建立了“政工”、“军旗”、“军心”、“军魂”等4个特色网站。这些分布在各单位的数据库和网站,不仅涵盖了全军院校政治理论重点建设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且都具有一定规模和基本形成更新维护制度。运用数字图书馆现有的“信息雷达”、“站点分布式检索”等应用工具及挖掘、转载、复制等方法,依据《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指南》公布的重点学科专业目录和相关标准规范,把这些数据库和网站的全文信息资源进行搜索查询、统一标引分类和有序整合集成,实行自动和便捷的查询检索,为全军院校政治理论重点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科研提供针对。

(三)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原生文献信息资源整合集成系统。通过建立健全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原生文献信息资源合作共建的长效运行机制,依托“军训网”网络环境及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MDLS)数字化生存平台和各院校现有设备与技术,采取统筹规划与协作分工、分布建设与统一整合、实物交互与网上递交、自动与在线共享相结合的途径,对分散在各政治院校及相关院校政治系(教研室)的各类公开发行刊物、自编教材与著作、学术科研成果、研究生毕业论文、内部简报与研究资料、专题讲座与报告等原生特色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分期分批地收集递交、规范化加工和集中统一整合,建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原生文献信息资源联合数据库及集成服务网站,确保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总中心和各联合院校门户网站的原生文献信息资源的及时自动更新维护和实时利用。

(四)构建军队政治理论教学相关信息资源集成系统。协调联合全军政治院校及相关院校政治系(教研室),以《军队院校图书馆联合书目中心》搜索查询到的政治理论教学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目录为基数,统筹分工联建,按照先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再公共学科专业,以及课程教学和科研需求的轻重缓急,一方面有计划地对馆藏非密级教学参考书刊资料进行分期分批数字化加工;另一方面对军内外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相关的网络课件、专题讲座报告、最新教材和专著等资源进行连续不断的收集加工和更新维护,并将其与原生文献信息资源一道,依据专业课程进行分类排序、合理配置、整合集成,建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相关文献信息资源联合数据库和集成服务网站,直接为各院校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课程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同时,利用《军队院校图书馆联合书目中心))查询系统,适时开展军队院校图书馆政治理论教育相关馆藏印刷型书刊的馆际互借活动。

(五)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专家参考咨询集成系统。依托军队院校现有数字图书馆开发与应用平台,构建学科专家与智能工具有机结合的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专家参考咨询集成系统。该系统由专家人才库、咨询工作站、推理与获取机制和用户界面组成。其主要功能:一是建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专家人才库。在网上公布专家人才的自然概况、教学科研成果、专业研究方向和咨询资历等息,让咨询者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掌握咨询专家人才的情况。二是建立智能化推理和咨询信息库管理系统。前者能在跟踪分析咨询者需求和进行实时咨询解答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咨询者获得相关咨询信息;后者能对已咨询过的信息源进行自动搜索整合、及时更新扩充和咨询信息,为新咨询者提供参考咨询信息。三是建立专家联合咨询工作站。该工作站主要是根据各院校学科专业分布和协议分工建立专家教授联合咨询站点,通过制作个性化网页、开设电子信箱和BBS等运作方式来实现。由于该工作站采取的是联合咨询模式,尽管网上的咨询专家所在的位置是虚拟的、不同的,但咨询者的需求能从四面八方获得满意的答案与信息服务,实现专家与咨询者之间由过去的一对一传统咨询模式向网络环境下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新咨询模式转变。

(六)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联合数字图书馆系统。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联合数字图书馆系统,主要由全军政治院校及有关院校政治系(教研室)联合共建。考虑到各院校学科专业特色和网络设备条件、数字化建设程度、技术力量及驻地比较分散等实际情况,拟以全军院校整体数字图书馆和各院校现有数字化设备系统为技术支撑,建立信息资源互动调度、有序整合管理和网络信息共享检索的政治理论教育联合数字图书馆集成系统,实现“军训网”域内的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界面的检索与利用;拟以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MDLS )为开发平台,联合共建文献信息数字化加工和自动化系统,实现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分工合作、分布建设与有序整合;依据国际“DC核心元数据”、国家和军队“中文元数据方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建立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元数据及分类规范标准体系,实现同学科专业信息资源有序整合与统一界面快速准确检索;以联合共建共享为目的,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协作分工机制,实现联合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时交互、应用导航、主动推送和高效管理与利用。

三、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的主要措施

(一)必须进一步增强联合共建意识。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是一项涉及院校多、科技含量高、协调与研发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各联合共建院校及参与人员必须从促进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丰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资源、全面提升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和努力谋求军队院校图书馆现代化长远发展大计的高度,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努力营造全军院校合心、合拍、合力和齐抓共管、联合共建的良好氛围;要正确处理好“拥有”与“共享”的关系,努力开创全军院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局面;要正确处理好“多元化”与“一体化”的关系,努力实现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及一体化集成服务。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1.1 “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模式的涵义和弊端

“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模式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片面重视各科知识内部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培养。“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模式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学科本位论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轻视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设置缺乏弹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等等。

1.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的优势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进入的工作领域必须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构建出的具有针对性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可以打破学科理论体系框架下传统的课程设计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以对工作行为的分析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为核心,实现了由传统按学科培养人才转化为按工作领域培养人才。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内容

2.1 教学形式

课程结构以教学模块为基本。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都将按照讲课、研讨会、练习、辅导和实习等形式完成。

教师在讲课中,将介绍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研讨会中,教师将分发给学生与课程有关的阅读材料或文献资料。学生自行选择研究方向,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以书面形式上交。练习和辅导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重要知识点。实习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实践有直接的认识和体会。

除上述直接教学方式外,学生还应进行自学,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进行项目学习和案例分析、准备考试或做个人研究。

2.2 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按照模块化设计。前三学期学习专业模块,第四学期完成毕业论文。

课程包括9个必修教学模块、3至4个选修模块以及学士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学生可根据自己所需的专业方向选择选修模块,并取得16个学分。不同学期的教学模块安排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而定,但要符合“总教学数量”的要求。选修内容和教学顺序均可依照学习委员会的建议,进行灵活更改。原则上,各院系应于每学期初,公布选修课程的内容。学期初公布的教学顺序的改变也同样有效。

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包括教学形式、前提条件、实用性、教学频率、教学范围及每个教学模块的持续时间。

2.3 教学内容

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完全以实际需求出发。

第一学年进行基础教学。教学内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针对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六大模块,即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可以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教学模块的内容。第一学年将重点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这将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一学年结束后,学生将在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部门进行实习。

第二学年的教学任务将完全以实践为出发点。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教师将以讲述真实案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在讲授教学法理论时,教师将带领学生找到这些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学生将首先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学年将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某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其毕业后可能进入的工作领域,如教学工作、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咨询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等,选择能够提高相应能力和扩展相应知识的模块进行学习。第三学年结束时,学生应为毕业论文找好资料,并确定论文的研宄方向。学生应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某一综合性问题进行研究。

第四学年的任务包括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学生将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论文,并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论文答辩在第四学年的期末举行。

2.4 评判标准(学分)

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分体系的评判标准,衡量学生的平均学时数以及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比如,可以规定,30学时对应1个学分。每学年共有60 个学分,即每学期30个学分,因此,本专业一共有120个学分。这120个学分将分配给课堂教学、学生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及答辩,具体的分配方法制定“模块描述”。

2.5 学习咨询

学生可以向学校的学生辅导中心咨询一般的学习问题,如课程要求学生以注册的形式进行一般性学习事务。专业问题的咨询,可由学生向自己所在的学院提出。专业的咨询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任务。在第三学年初,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将被要求参加专业咨询。

2.6 考试结构

学生考试分为两部分:模块化考试和毕业论文(包括论文答辩)。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的思路,本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每一教学模块包含不同课程,因此,考试是对整体模块进行考查。考试在学年期间内,随学习进度进行。

2.7 教学模块描述的修改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郭慧婷 东北财经大学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运用比较管理的方法分析当代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的差异性,探讨本土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的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文化差异 本土文化 比较管理

一、比较管理学及研究方法介绍

比较管理学是一门分析比较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在经济、文化、工业方面的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影响以及研究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可转移性的科学。杨海涛(1985)提出比较管理学具有跨国性、整体性、自觉性、时空性、跨学科性、可比性的特点。

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种分类,曹增友(1987)将比较管理学的主要应用研究方法分为比较研究法和类比研究法两大类,同时辅助以其他研究方法。根据邓荣霖教授的观点,,将比较管理方法分为四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二是横向比较法;三是企业主体从企业的视角看待管理;四是多元分析法。

本文拟运用横向比较法,比较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分析共同点与差异性,从而分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或实践道路。

二、西方文化背景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分析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为起源,故本文中选择美国背景文化以代表西方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理念的国家,更加注重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侧重分析员工的需求、报酬体系和工作乐趣。

西方文化背景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第一,关注个体考核体系,具有规范的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薪酬、培训等密切相关,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第二,晋升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权利化程度低,实行人才的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企业对员工的能力比较重视,员工进入企业后,首先按照教育水平的高低分配薪酬,之后,能力在员工的职位调动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员工的晋升与选拔均具有明确的标准和制度,竞争过程比较公平。第三,薪酬激励方面,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具有公平的薪酬分配机制,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关注员工个人的福利计划,员工有自主选择福利条款的选择。

三、中国文化背景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分析

两千多年来,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为信奉“仁”“礼”“义”,强调群体生活和合作关系。在中国文化中,人情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权威取向、他人取向、家族取向等社会取向也对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立具有启发作用。

中国本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员工考核方面,受到本土文化中权威倾向的影响,在员工考核主体的选择上多为上级单向考核,考核内容更加强调“品德、能力、业绩、勤奋”等因素,考核过程容易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此外,受到人际关系影响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制度往往易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缺乏经验。第二,晋升方面,员工的晋升强调资历和经验,员工晋升渠道狭窄,晋升机会缺乏,能上不能下的行为较多。人际关系在晋升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员工的调动与晋升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平衡集团关系的手段。第三,薪酬方面,中国员工“不患寡而患不均”,注重薪酬分配的公平性,薪酬发放方面缺乏激励性和竞争性。

四、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比较分析及启发

针对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同,为改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化员工培训。在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同时注重公司文化的建立,将员工的职业规划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并将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充分结合起来。第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制度是薪资分配、员工培训、职位调动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相应的评定,并对做出特殊绩效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以此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第三,建立完善的薪酬计划,弘扬“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建立具有竞争性特点的薪酬同时,重视员工福利薪酬的发放。

总之,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良好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曹增友.比较管理学[J].科学管理研究,1987,5(2)

[2]杨海涛.国外比较管理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5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食品工程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论述了在大数据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面临的挑战,提出对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人才培养数据的建设及整合、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以及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为提升我国食品工程领域的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大数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Discussion on Education Model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YANG Zhen-quan GAO Lu RAO Sheng-qi YIN Yong-qi FANG Wei-m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China)

【Abstract】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field of food engineering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accordingly, it will be reformed in the Education Model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hallenge of teaching syste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The optimization for Curriculum syste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model, the optimization and upd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reform measures of teaching principle and teaching method were be put forward. It provided a new idea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field of food engineering in China.

【Key words】Big data;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l; Curriculum system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项目(YZUJX2012-33B)。

作者简介:杨振泉(1975—),男,汉族,博士,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食品工程领域不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食品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培养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指引。当前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多种传感器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数据源呈指数级增长并深刻的改变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引起广泛的关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将改变知识的社会分布形态以及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对传统教育模式和体系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食品产业的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与进程,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优化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探讨的新问题。本文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1 大数据内涵与特征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各式各样传感器的涌现,数据源以及信息数量飞速增长,形成了巨大的数据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能力正快速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发展方向和要求,也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方法。大数据是一个较为抽象新兴的概念,具有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性(Variety)、真实性(Veracity)特点,但至今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大数据日益显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将成为继移动互联网、智能传感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毋庸置疑,对食品领域及高校人才培养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2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面临的挑战

2.1 大数据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影响

在教学内容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教授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供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品质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大数据拓展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范畴。传统食品研发过程包括试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积累、整理分析、开发与应用等四个基本环节,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为食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提供了可能,多样化的信息平台提供了食品生产与风险管理主体间信息收集通道,为食品研发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数据源。大量数据的结构化和价值提炼将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对象必备的知识技能。

在理论教学体系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传统教学体系按模块化组织,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三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宗旨,包括公共必修理论以及跨学科选修课程,主要包含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理论及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文献检索以及人文社科、跨学科公共选修课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模块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也是增强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其中共性基础课程包括: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生物学等;专业方向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现代仪器分析等。专业课程模块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个部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骨干课程,主要包括食品工艺学及实验、食品分析及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及实验、食品化学及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及实验等。专业选修课程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兴趣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食品生物技术、功能性食品、食品包装、试验设计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发酵工艺学、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机械与设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大数据带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在线化和网络化,资源的易得性将使得通识教育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设置的系统化和多样化将进一步凸显,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信息获取与分析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课程固化性将被打破,专业知识结构的个性化设计与个性化教学将更加突出。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传统上依据专业特点进行设置,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按照专业认知、实验技能、综合实验、工程与毕业设计四层次组织,递进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课程实习、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与设计等环节。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指引下,各个高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数据时代将更加学生实验与论文设计的创新性和价值性,如何从海量的数据所带来的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正确的数据,凝练有价值的实践与研发思路将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目标。

在素质教育体系方面,传统上按显性课程和隐性的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定期举办食品科技文化节、食品科技及餐旅管理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团队意识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学院建立的创新实训体系,按学生自由组合、教师课外指导,以科技创新项目(含教师承担的科技项目、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科竞赛项目等)形式组织实施,塑造了学生在食品研发方面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落实这些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指导教师,依靠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积累起了主导作用,学生仅仅充当助手和执行者的角色。大数据背景下,素质教育体系将以学生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凝练设计为主导,教师协助并提供条件共同完成项目,这对教学设施、学生能力和教师素质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大数据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都采用学分制,总学分在150-170学分之间,总学时为2500-2600,其中公共课和基础课为55%,专业基础课为30%,专业课为15%。总学时中15-20%为选修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3-4):1。在设置专业方向的学校可采取“专业+方向课”的模式。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按照“7+1”或者“6+2”模式安排教学内容,即在前6-7个学期完成所有理论、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实践,最后1-2个学期安排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综合能力训练。对一、二年级大学生,主要完成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创新意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和文化活动(学术科技节、讲座、论坛)。对三、四年级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开展科技立项活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等,使广大学生进行各类科技实践活动。对于四年级学生,重点以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重点抓创新教育成果转化,举办学生科技作品、实用发明等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基本以由课程考试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构成,对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缺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课堂学习,在线教育全球化可以为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提供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相对固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线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和选择空间,在此背景下教学模式将随食品工业的结构和需求灵活变化,有利于构建复合型、交叉性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但高校学分设置、教学安排、评价体系将面临巨大挑战。

2.3 大数据对现有教学方法的影响

现有的班级授课制,大部分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每位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内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大多来源于教材、辅导书籍以及教师收集的各种案例资料,教师很难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进行理性判断,难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资源将被极大的拓宽,学生在授课中的主体性、参与性和积极性都将极大的提高,传统教学方法将不再满足教学需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个集生物、化学、农学、营养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的学科。如何通过授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原有的科学思维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是大数据时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探索的主要课题。此外,通过各种网络交互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促进学生回顾和理解之前的学习内容,有效减少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乏,提高学习效率,也是未来教学方法中要解决的问题。

3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策略

3.1 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工科课程比例和学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凸显了从大量的非结构性数据中提炼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性,掌握与之相应的信息技术,统计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培养对象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和知识结构完整具有重要意义。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工科学科,但具有工学、农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性质特征,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专业定位不够明确,“重科学,轻工程”的倾向仍然存在。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工科课程比例和学时尤为必要、尤其是大数据相关专业课程如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编程语言、数据库、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工具等课程,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工具。

3.2 建设及整合高校人才培养数据,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行业生产、管理、研发、决策很大程度都将依赖社会媒体、消费群体、监管部门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所构成的 “网络生态系统”,高等学校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主体,必须纳入这个生态系统。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学校作为大数据的产生和使用单元,加强大数据的建设与整合,在纵向整合上把人才培养的数据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群体整合,分工合作、互生互利,将人才供应链向食品产业链整合,通过大数据获得产业需求信息和人才单位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在横向联合上应该与国内外同行高校在协商基础上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形成动态联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动态组合与共享。

3.3 更新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知识更新和交替加快,现有的教材体系,在内容设置上也相对滞后,难以跟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线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本领域的发展前沿,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吸收新的信息,不能墨守成规。其二,授课教师应该改“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从大量数据中去挖掘和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其三,大数据时代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将大幅度加大。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学校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建立功能齐备、覆盖面宽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面向产品的工程实训,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工程设计能力培养融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和软件培训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去掌握食品工程以及相关研究的先进设计软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4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不再仅限于课堂,当在线学习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时,教师应该由传统的上课者转变成老师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途径,鼓励学生协同学习、发表观点、交流看法,培养互相学习的氛围,在探讨中提出问题,在相互质疑与论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共同成长。教师应该掌握学习分析方法,运用该工具搜集和分析学习者数据,从而指导教学。随着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信息量的迅猛增长,教师应该将传统的集体授课模式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等新兴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授课效率同时得到提高。教师应不断的完善和整合个人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主动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朱建平,李秋雅.大数据对大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大学教学,2014,9:41-44.

[2]胡兰英.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16-11517,11528.

[3]杨富民.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3,4(4):71-72.

[4]李昌文,景建洲,纵伟,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1:58-59.

[5]陈律.大数据背景下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15-17.

[6]张臻竹,张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的发展演变初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18):209-211.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范式;工程化思维;WSR方法论

D0l:10.3969/j.issn.1008―0821.2017.06.004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6―0024―07

信息化社会火箭般发展速度,使得各类信息与知识数量暴增,以各种形式呈现在民众面前。应急信息源,即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载体。突发事件一般有突发性、伤害性、不稳定性、扩散性和传染性等特征,提高应急信息源的可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信度”(Credibility)是指能够相信的程度,心理学、信息科学、市场学、图书情报等不同领域对信息可信度的研究重点与角度各不相同,大量文献调研发现,可信度的两大核心内容分别为可信赖和专业性。在图书情报领域主要应用于信息利用与传播领域,用户是否利用、传播信息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即为信息可信度。依据信息传播过程,应急信息可信度研究可从信息源、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三方面着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要求推进“数字工程”进程,切实提高应急信息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工程化情报学思想应运而生。笔者引入工程化思维理念,也即将研究体系构建过程中所需要的流程、原始数据、工具方法和专家智慧等进行工程化构建,以促进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的构建能更加完善和规范。

Eifini spiliotopoulou等研究发现,库存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管理人员提供的需求预测信息可信度;Toro,Richard A等研究智利国家空气质量信息系统通过Beta监测来测量反应颗粒物信息的可靠性;薛传业等以甬温交通事故为背景,构建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信任模型,结果表明,来源可信度将正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信任度;汤志伟等以汶川地震为例研究发现,网民对政府、媒体信息的信任度高于普通网民,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时期的信息可信度远高于地震前的网络信息;彭志华等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公共危机中网络新闻可信度影响因素有:网民使用程度、依赖程度和知觉易用性等。

本文引入工程化思维,借鉴WSR系统方法论,依据应急信息源的特性,做出工程化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构建范式分析,并构建WSR三维结构图,最后总结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综合图,为日后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切实提高应信息源质量,增强应急管理的能力。

1理论基础

1.1工程化思维与情报学科的融合

系统工程是资源、技术、社会、伦理等多种要素的集成与最优配置,包含由投资者、工程师、经济学家、管理者和实施者共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而情报学科的研究需要各种数据资源、文献资料、工具方法、逻辑思维、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多种要素,也是一个需要投资者、学科带领人、研究员、助手各个角色的集体活动。工程化,是指将经验、技巧和知识等进行理论、规范化,构建一个可重复创造有价值产品的最优体系。工程化思维的宗旨是灵活地解决系统工程问题,不仅将系统工程变为现实的桥梁,也重视人文、社会等相关方面的协调发展。研究应急信息源的可信度,将会面临截然不同的理论研究路线、不同学科的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和研究者们的巧妙集合,形成新的研究体系,如何综合配置各个学科体系,高效、准确地对应急信息源可信度进行辨别、计算和评估,提高应急信息源的质量,提高应急事件管理能力,则需要有效的方法论的指导。工程化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知识体系的搭建,也即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研究逻辑进行系统化,构建一个有组织、可重复创造新知识的研究体系。因此,在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构建中融入工程化思维是有据可循的。

1.2工程化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的特征

信息源,也即信息的来源。在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源是所有成果的源泉,以及经过民众智慧和劳动加工后的成果。应急信息源是指在应急事件发生后的相关信息源,其包含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应急事件的大小、发生时间、区域范围、频率、速度等特征参数;社会属性指主要指可能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影响。应急信息源是应急事件的属性、特征和内容的体现,反映应急事件发生后所呈现的事态状况。阮光册认为危机信息源具有记录性、突发性和系统性;葛洪磊总结应急信息源的特征有:动态性、不确定性和广泛性;相丽玲等总结出舆情危机信息源的传播广泛性和多级衍生性。

据此,论文总结工程思维下的应急信息源有如下特征:

1.2.1用户需求为主导

应急信息源将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而调整。面对具有伤害性、传播性等特征的突发事件,用户将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与需求行为以做出急判断和反应,因此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若用户信息需求发生转移,应急情报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的用户需求则是在发挥其主导作用。

1.2.2系统复杂性

应急事件往往是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后,相关信息很难全面、具体呈现在民众面前,且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持续时间、涉及区域不定,并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应急信息源亦会随应急事件而变化,也将涉及不同领域、职位的广发民众,不易控制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复杂性。

1.2.3重要性

应急事件发生后,应急信息会进行一定的传播,且应急信息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其信息源可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据霍夫兰证实,应急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传播效果就越好,亦利于社会各阶层对应急事件的管理和决策,也利于广大民众积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应急行为,切实减少应急损失,因此,应急信息源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在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理论路线的研究在三维结构中体现为“物理维”。基于前面的论述,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可以从“权威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着手。英国百科全书认为,能够对别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变化的内容或在困境中需要求助的人或事物,均是具有“权威性”的体现;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表述、解释或事实,即具有客观性。美国斯坦福大学劝服技术实验室的Fogg在测评网站信息可信度时利用显著性和解释性理论,分别在:信息内容、参与者的参与度、使用评价、对内容的认知与判断等方面来体现不同网站可信度的显著性,用解释性进一步判断网站内容是否可信。应急信息的与表达,一方面需要确定的目的,作为客观事实向公众通报应急事件相关信息,为其应急行为与应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要确定信息阐述过程中是否明确表明其客观立场,除上述两个方面,还需要考虑应急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与其质量性。

Storyful是一个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突发事件信息源可信度验证的网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可靠最专业的信息源可信度检验网站。它拥有一套完整的社交信源服务链:监测一核实一授权一交易。该网站利用自身设计的Newswire对信息实时监控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并将可能存在可信度问题的信息交给人工编辑。编辑依据不同的信息形式、内容与类型,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知识结构,采取相应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与验证,来判断其真伪性。在此过程中,编辑将根据核实进程为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如“确认”、“无根据”,方便对信息进一步处理。人工编辑重点核查3点:时间、地点、目击者身份。编辑团队会审核上传人的历史记录,有过不实信息记录者将被记入黑名单。此外,编辑团队还会利用Google街景、卫星图等数据库数据进行地点信息的核实,随后进行内容与逻辑分析。该网站之所以被公认为目前最权威的信息源可信度验证网站,源于其对各类社交平台信息源可信度的准确判断与分类。其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自身研发的技术与相关工具,而是人工编辑的经验与智慧,也即Little提出的“人工算法”。

3.2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学科知识研究

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的研究不是某单一学科需要研究的问题,与图书情报、传播学、计算机理论和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均密不可分,在三维结构中体现为“事理维”。笔者以“Emergency”、“Information”和“Reliability”为关键词,对查找结果进行分析,得到Web 0f Science类别和研究方向部分记录如图4、图5所示。

根据图4、图5显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方向主要有:工程学、网络通信、计算机科学等,研究学科主要有电气电子、电子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公共管理、环境科学、软件工程、管理学、物理学、图书情报等方面。按联合国科教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将以上涉及学科分类,涉及的基础学科有: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等。

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信息源可信度的研究内容与侧重点也迥然不同。从现代新闻学可信度研究的发展史来看,可信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内容、信息源于传播媒介3个方面,但这其中存在一定模糊概念,有学者认为信息源是属于传播媒介可以归为一类。在营销沟通领域,信息源可信度重点考察用于商业用途的信息对消费者的说服作用。而在实际购买交流中,并没有实际方便可用的方法来检验交流中的具体内容,当人们购买后并认可某一产品后,在其脑海中便会对该产品的信息源产生一定的信赖,对其可靠性结合自身经验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判断,由此可见,信息媒介仅仅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不能模糊地与信息源归为一类。在计算机学科领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相关算法对信息可信度进行验证、优化和评估,如马伟瑜利用优化的PageRank,依据网站从属关系、连接结构、主题内容等来计算网站提供信息的可信程度。在图书情报领域,学者对以社会化媒体为载体的某一类信息可信度的判断较为关注,如吕亚兰等在国内外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以用户为评价主体的公众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为公众网络健康信息查询和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查先进等运用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双路径模型研究微博环境下用户的学术信息搜索行为,认为用户对行为的态度改变收到信息质量(中枢路径)和信源可信度(边缘路径)的影响;朱宁等学术信息的特性,确定影响判断学术信息可信度的因素,有文献来源、作者相关信息、参考文献综合比较信息等。当然,各个学科并非独立发展,很多研究将会综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攻克思维和技术上的难题。Walthen和Burkell基于心理学与信息交流学的相关理论构建迭代模型指в没判断信息可信度,整个过程分为3个步骤:用户通过对信息源(如网站等)进行版式、色彩、图表、信息组织等方面做整体评估,其次对其信息内容做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的判断,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对其可信度进行最后判定。

3.3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工具方法与应用研究

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工具方法与应用研究凝结研究者的智慧结晶,其思维逻辑过程体现每一个研究的工作内容和思维程序,体现在从无到有,从单薄到丰富的过程。整个过程每个环节不一定单独进行,可能不同环节重叠在一起,也可能多次循环进行。专家的智慧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体现在研究方法中的每一步。WSR方法论是情报工程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其工程化思维强调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也强调相关工程技术方法的集成。在研究论证过程中,可借鉴相关工程技术方法,构建专门的应急信息源可信度分析模型和平台,使得研究者充分发现潜在的信息与规律,更全面地构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应急信息源会因突发事件和用户需求而呈现复杂性、系统性和多变性,其可信度研究可更为细化多元。海量应急信息源中蕴藏着巨大的挖掘和研究价值,需要不断评估与完善,及时修正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以不断完善研究体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最终旨在引导广大民众科学、有效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合理决策。Meola提出情境评估模型,建议用户使用3种不同的技术去测评信息可信度,分别为:推广审评过去的相关信息资源,如利用信息中介告知用户如何获取高质量、健康的信息资源;利用对比法比较所获取的相关信息与过去同期的相比是否一致;最后通过查找多个不同网站去多角度验证信息的方法来最终判断信息的可信度。Wathen研究影响用户对信息可信度的因素,并在“信息表面评估一信息可信评估一内容评估”的逻辑层面构建信息评估体系来协助广大民众更好地判断信息可信度,以满足民众的需求。Lucassen和Schraagen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用户对信息源的初步判断、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组合形成信息信任模型,从信息的基础内容、信息的表达特征和信息源特征3个维度构建3s模型指导用户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

综合以上论证,总结出应急信息源可信度研究体系综合图,如图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