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人心理的辅导方法

老人心理的辅导方法

老人心理的辅导方法

老人心理的辅导方法范文第1篇

一、一般资料

小花,女,11岁,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小花在笔者为其班上了一节《我的情绪我作主》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后主动找到笔者求助。

二、主述

两年多前,爸爸骑摩托车带我出门玩出了车祸受了伤,腿至今有问题。爸妈关系不好,常吵架,看样子要离婚了。自己跟爷爷奶奶住,从来没有开心过,没有笑过。要求心理辅导老师对自己的情况保密。

三、观察及他人反映

观察:小花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穿着整洁,看起来聪慧漂亮;情绪低落,说话迟疑,语调低沉。

班主任反映:(班主任是小花爸的朋友)小花父母都是大专学历,原皆是公职人员。目前父亲在家养病,母亲远在广东。小花两年前随父母在某镇读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其后因家庭情况巨变由原生活地转学到本乡中心小学就读,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学习成绩中上。两年前小花父亲出车祸受重伤,至今生活不能自理,由小花爷爷奶奶照顾,但因大脑受损,常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添麻烦。在小花父出车祸近一年仍在住院治疗时,小花母跟他人私奔去了广东。去年春季小花母回老家欲与小花父离婚并带走小花,小花因父病中不肯随母去。爷爷奶奶年岁已大,靠种田维持一家人生活,对小花极疼爱,照顾周到。小花在校显得比同龄人成熟懂事而心事重重,自尊心强,敏感,遇事好哭,上课精力不集中,课后也不太合群,沉默寡言。

四、评估与诊断

求助者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生理原因:年龄小,仅11岁。

2.社会原因:(1)存在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巨变,爷爷奶奶年迈、生活来源艰辛,父亲出车祸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背叛父亲远走他乡。(2)社会交往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3)未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理解和帮助。

3.心理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认为父母不应该离婚;父亲出车祸是自己的责任;自己应该为父母的关系负责。(2)情绪方面:受情绪低落、焦虑等问题困扰,自己不能解决。(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4)个性追求完美,无法正视挫折。

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抑郁情绪。

主要诊断依据有:求助者对学习和生活兴趣降低,对前途比较悲观,情绪持续低落,焦虑、自我评价低、注意力不集中,与同伴交往少,以上表现已一年多;求助者学习生活基本正常,社会功能基本完好;有强烈求助意愿和动机。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抑郁情绪。

五、辅导方法

当事人中心疗法、理性情绪辅导法和行为训练法。

六、辅导目标

1.最终目标:促进小花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2.阶段目标:

(1)心理辅导老师与小花建立信任关系,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

(2)通过与小花共同分析其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帮助小花逐步改变其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建立新的思维模式。

(3)通过行为训练和家庭支持,改变小花的同伴交往状况,消除其抑郁情绪。

七、辅导方案

1.向爷爷奶奶了解小花在家的情况,与爷爷奶奶交换意见,争取家庭的配合。

2.应用当事人中心疗法与小花建立信任的心理辅导关系。对小花的抑郁情绪表示接纳、鼓励和给予信心,应用共情技巧,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

3.用理性情绪辅导法帮助小花改变认知,接受现实,遇事往好处想。

4.用行为训练法帮助小花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摆脱抑郁情绪,改变同伴交往状况。

个别咨询一周一次。

八、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

采用当事人中心疗法建立信任关系。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态度和蔼地鼓励小花积极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在辅导过程中以小花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小花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辅导老师掌握材料,了解小花的具体情况和想法。辅导老师肯定小花在此种情况下产生的情绪很正常,并表示了认同和理解。小花在这一过程中表现非常好,充分信任辅导老师,比较充分地倾诉了她感到抑郁的事件和感受。

第二次辅导(一周以后):

采用理性情绪辅导法及行为训练法,帮助小花澄清认知,改变消极观念,树立恰当的观念并采取行动克服消极情绪。一是通过讲他人的故事让小花认识到虽然她目前的处境很不好,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实平时看到的那些脸上挂满笑容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和困难,只是他们勇于面对,肯接受现实。鼓励小花勇敢地接受现实。二是父母关系不好,是他们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缘分不够,这不是小花的错,跟她没有关系,不必为父母承担什么,担忧什么。父母对待生活有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不管怎样,他们永远是她的父母。不应为此而自暴自弃,加深烦恼。用举例子的方式让小花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要离婚,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所致,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三是接受现实,遇事往好处想。人的一生或早或晚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很正常,只是小花的挫折来得早一些。小花虽然没有父母的照顾,可是有爷爷奶奶的照顾和爱,有老师的关心和体贴,有同学的友爱,她不孤单。而自怜自艾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没有一点好处,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扰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四是励志。心理辅导老师问了小花的学习成绩,自认为学习成绩好。小花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表现很积极,主动要求做助手板书同学们说的调节情绪的方法,从板书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她归纳概括能力较强,人也聪明灵活。心理辅导老师在辅导中对她心理课上的表现和优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帮她树立目标:小花这么聪明、懂事、好学,成绩好,人又长得漂亮,现在集中精力学习,将来一定能考上一流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处境,一定会过上幸福的好生活。五是引导小花从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学习的调节情绪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几种方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争取做个开心快乐的人。小花选择了升华、转移注意力、游戏、倾诉、自我激励等调节方法。把精力、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学习中去,为考一流大学做充分的准备,而不去想自己无能为力的父母的事。下课后主动和同学游戏、玩耍,感受同学友情,愉悦身心,不让自己有胡思乱想的时间。把自己不快乐的情绪向日记倾诉,用格言警句激励自己勇于面对困境。

第三次辅导:

争取爷爷奶奶的支持。爷爷奶奶也认为小花比同龄人懂事,考虑担忧的事多,心事重。平时对这个没爹妈疼的孙女照顾得很仔细,不太敢跟小花说话,怕引起她伤心。建议爷爷奶奶找机会跟小花沟通,告诉她爷爷奶奶身体好,有哪些经济来源,生活上不用担心;小花回家也可以让她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她感到自己在家里是有用的,而不光是一个消费者;在小花面前不提困难,给孩子树立勇敢面对困难的榜样,鼓励小花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像对待父母双全的孩子一样对待小花,不要太小心、太周到,不要让她感到自己与从不同,是个可怜的人,是个被人同情的人;鼓励小花树立远大理想,为考上一流的大学而努力学习。

第四次辅导:

积极关注及强化。让小花谈心理辅导以来自己在对事情的看法上、情绪上、学习上和生活上有哪些变化,有哪些进步。小花通过自我总结,对自己的进步和能力更加明晰,并进一步澄清一些观念:人的快乐来自于自己对事情有积极的观念和评价,人应该有能力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实而乐观地生活。当小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进步或对自己表现出信心的时候,心理辅导老师给予及时反馈,肯定她的进步和成长,增强她改变自己的信心,使她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开心快乐的人的。鼓励小花坚持前面的一些好的做法。

第五次辅导:

主要采用行为训练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小花语言表达能力强,有演讲才能,建议班主任开一个《二十年后的我》演讲主题班会。班会前让小花充分准备,帮助修改演讲稿,在班会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借此机会让小花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使其目标和理想更加清晰明朗,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第六次辅导:

积极关注及强化。对小花的心理辅导除了严格意义上的一周一次的个别辅导外,平时还做了很多相关工作。因为小花是在校小学生,所以在小花主动向心理辅导老师求助以后,辅导老师除了对其爷爷奶奶进行指导外,还跟其班主任讨论了帮助计划,班主任在小花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了积极关注与强化工作,这对小花的顺利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九、咨询效果

小花的自我评估:我最大的收获是接受了自己不能改变的事实,遇事往好处想。我发现周围的人都是关心我爱护我的,我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人,对前途有了信心。现在我能为了考上大学安心学习,我还是两年前那个快乐的我。

小花老师的评估:小花性格比以前热情开朗了,脸上有了笑容,遇事不再易哭,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自信心有提升;上课精力能集中,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更加用功,学习成绩也有上升。

心理辅导老师的评估:小花跟心理辅导老师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小花悟性好,改变意愿强烈,对自己情绪的调节主动有效,能按辅导老师的要求完成辅导作业。小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学习上和与同学相处上,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暗自神伤,性格比以前热情开朗了,逐步摆脱了抑郁情绪,基本达到了辅导目标。

点 评

作者较完整地介绍了一个个别心理辅导的个案,全面展示了学校个别心理辅导的完整过程,从收集资料、评估诊断、确定辅导目标、制定辅导方案到连续六次的辅导过程等都了作者的大量心血,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连续进行一个应激案例的咨询辅导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作者能很好地处理与来访学生的关系,使用一定的辅导技术并把辅导引向深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辅导中,作者有意识地使用了倾听技术、共情技术和认知行为技术等,对来访学生原有的扭曲观念和不合理信念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小花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系统资源对小花产生影响,使小花很快地从抑郁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不过作为小学生的案例,如果能够更多地从成长角度开展工作就更好了,医学倾向标签式的诊断评估很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更多地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愉快、健康地成长!

点评人:覃军,湖北省宜昌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青少年专业委员会会员,三峡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宜昌市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培训中心特聘心理教师

老人心理的辅导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辅导 ;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156-01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普通学校中下生人数增加,他们双基薄弱,运算技能差,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肤浅、僵化、容易混淆,不注重学习放法等等,因此老师必须适当的高效的辅导中下生,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数学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下面谈谈辅导中下生的点点体会。

一、认真做好辅导前的准备工作。

1、中下生—因材施辅的前提。

①解中下生具体学习困难和障碍。课堂提问和作业、单元检测是了解学习情况的常用方法,但有时反映的情况不全面、不真实,往往个别中下生有抄袭作业、作弊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如:在讲授新的知识之前进行一次小型形成性测试,每次3-5道题5-10分钟,只计对错,不计成绩。或者师生面对面交谈,选一两道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发声思维”,通过他们的自言自语了解其缺陷,思维障碍。

②解中下生的个性特征。通过谈话、观察、调查,对每一个中下生的个性了如指掌,把调皮、好动、懒惰、较难管理的中下生组成A组,把服从老师安排,较易管理的中下生组成B组。

2、动员要到位—辅导动机的诱因。

中下生缺乏学习激情和竞争意识,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导致学习动机消极,奋斗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情绪不稳定。因此思想教育、辅导动员不可忽视。

①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中下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强大的需要辅导的意愿,推动其学习行为。

②明确学习目的,辅导的意义。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不仅要帮助中下生明确总的学习目标。如: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某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还要帮组中下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如:阶段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乃至某节课的学习目标。当实际与目标发生偏差,产生辅导的需要,中下生体会到老师辅导他们是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使中下生乐于接受辅导。

二、辅导方式多种多样。

在平时辅导中下生时,发现多种辅导方式相结合,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在平时通常采用下列辅导方式。

1、课内辅导

①老师直接在课堂上辅导。首先老师必须非常清晰知道班上中下生所坐的座位,练习时老师可以有调不紊较重巡视中下生,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发现能独立完成练习的中下生,老师要及时提供表现的机会,并且及时表扬,尽可能让中下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维持学习数学的激情。

②学生帮助辅导。因老师辅导的人数局限性,一个班中下生近十人,堂上时间紧凑,凭老师一个人很难照顾全部中下生,因而要大胆发动中上生(邻座)进行帮教,中上生双基掌握扎实,思维能力较强,反应敏捷,练习速度明显快过中下生,中上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辅导中下生,同时达到自己也强化、巩固了知识的目的。

2、课外辅导

①递式辅导。中下生也有层次不齐,部分接受较快,部分对运算、概念、定理、法则难以理解。传递式辅导的操作,由一位己掌握该知识的中下生,辅导另一名有困难的中下生,直到他能独立解决类似问题为止,然后再由这个中下生辅导下一个。中下生在帮教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经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成功教育”的理论精髓就是让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传递式辅导,设法让中下生,人人参与,人人感受到自己成功的乐趣,不断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②阅读式辅导。老师指定阅读内容(教材、参考书),出示思考的问题,通过中下生自行阅读,集体讨论,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根据教学目的,提出有探究性和启发性问题,以引起中下生的注意和兴趣,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质量,通过中下生带着问题阅读,使他们不仅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思路、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③学生辅导。老师在任教班中精心挑选3-4名,责任心强,表达力教好,在学生中有一定威望的学生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大胆准确讲清楚自己的解法。具体造作,中下生约15分钟完成辅导内容,骨干学生负责讲评,然后个别指导,最后完成5分钟检测。练习——评讲——个别解难——检测的辅导模式。因学生的知识面、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的局限性,辅导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其次被辅导的中下生必须是较自觉的、自愿接受辅导的,否则很难顺利进行。老师通常负责A组中下生,骨干学生负责B组中下生,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3、辅导时间及辅导内容

①课内辅导。老师应该每节课对中下生充满热情的进行辅导,并且要持之以恒。辅导本节有关的学习内容为主。

②课外辅导。通常安排在单元测验前、后。辅导内容紧扣课本、测验卷。经老师的辅导,中下生的参与,单元测验取得较好成绩。老师的赞许、同学认可,及时让中下生体验成功和满足。特别对中下生,越及时获得成功的喜悦,越能引发内驱力,能更有效的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胡淑珍主编《课堂教学技能》,团结出版社1993年6月.

老人心理的辅导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换位思考法 高职辅导员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41-01

1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在逐渐增多,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至关重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认识。高职辅导员工作的高效性要积极运用换位思考法,从而促进思想教育的有序开展,实现日常管理的高效进行。

2 换位思考法对于高职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主要是依赖于管理人员,即: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辅导员是管理的中心,有一定的权威性,此时,辅导员和学生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此时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辅导员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标准具有单一性,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特点进行管理,导致管理的效果甚微,同时,学生对管理存在较大的排斥心理,影响着管理的有序开展。

高职辅导员在工作中运用换位思考法,与学生能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更新了管理的理念、丰富了管理的方法、优化了管理的标准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树立了服务于学生的理念。

换位思考法对于高职辅导员而言是重要的,通过角色换位,从而实现了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利于管理问题的有效、及时解决,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1]。

3 换位思考法在高职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3.1解决矛盾

运用换位思考法,高职辅导员能够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各自特点进行了解与掌握,进而认识到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此时,高职辅导员将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视角,调整自身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将对学生的需求有更加明确与深刻的认识,从而运用高效的方法实现矛盾的化解。

高职辅导员运用换位思考实现矛盾的解决,有着众多的案例,下面将对陈辅导员的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为李老师,刚毕业于某重点院校,经过几个星期的教学后,发现学生的英语能力不足,不能适应教学的进度,李老师便对该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评论,如:笨、蠢等。学生在知道此言论后,十分气愤,全班同学共同书写了投诉信,要求学校对李老师进行辞退处分。

面对学生与任课教师二者之间的矛盾,陈辅导员要对其进行处理,在工作中运用了换位思考法,对矛盾双方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分析与了解,从而实现了对矛盾了有效化解。陈辅导员运用换位思考法对矛盾双方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观察与体验,从而得出了分析: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生的英语基础具有薄弱性,同时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对于任何教师的评价均十分注重并且也十分敏感,当学生知道李老师的恶意评论后,其自卑心理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刺激,从而形成了李老师对自身不尊重的想法,于是出现了联名投诉的事件;对于李老师而言,在承担此班级英语教学之际,李老师具备一定的负责态度,但由于其性格的缺陷,过于急躁,同时李老师刚从学校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在此情况下,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未能满足自身教学的要求,于是才对学生进行了评论,作为新毕业的教师,其出发点较好,但做法不当[2]。

通过换位思考法,陈辅导员对于矛盾双方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引导李老师与学生也进行换位思考,让双方以对方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辅导员引导学生认识李老师负责的教学态度与急于进步的教学心理,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刚毕业教师工作的情况,一旦辞退,将影响李老师今后的教学与发展;辅导员引导李老师了解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各自特点,同时引导李老师改变教学方法,使其教学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实现李老师与学生二者间矛盾的化解,促进教学的有序开展。

3.2建设班级

班级建设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重要的,通过建设,能够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可度,能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从而为学生营造团结、友爱、互信的班级氛围,此项工作的开展对于辅导员来说是重要的,在工作开展之际,运用换位思考法利于班级的建设,主要是由于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自理能力不足,同时存在较强的自尊心、严重的自卑心等,面对此情况,辅导员要与班级干部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并积极运用换位思考法,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各自特点等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活动规划与成长计划等。

辅导员在建设班级之际,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运用换位思考法,从而实现学生间矛盾的解决,促进班级建设的快速开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互助互爱、平等相处、相互尊重,进而利于集体理念的形成,利于学生友谊的建立,最终为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3]。

4 结语

综上所述,换位思考法对于高职辅导员来说是重要的,通过此方法的运用,能够提高辅导员的管理能力,能够促进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文中主要介绍了矛盾解决与班级建设中换位思考法的运用,二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颖.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2.

老人心理的辅导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1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和所有高等学校辅导员一样,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和咨询服务等工作,只是受高职院校生源等多种条件的制约,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与本科院校辅导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风气不浓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辅导员经常为事务性的工作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人,是辅导员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等。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顺利完成学业外,还有许多素质需要提高。人文素质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就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

质[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情感智慧与职业能力协调一致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辅导员可以利用与学生最多接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也可以通过辅导员将既定的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和内容很好地贯彻实施下去[2]。

2 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按照现行的入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自我认同为高考的失败者和受挫者。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很多高职院校把分数线划定在全省最低控制线,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带着最美好的憧憬进入高职院校大学校园的。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与求知欲,不会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学习风气淡薄。我们在湖南省内高职院校发放自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9份,并组织部分学生开展小型访谈,了解了他们对辅导员工作与他们素质需求的关系,根据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与当面访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人文素质概念无意识。调查中,48.5%的学生对“人文素质”概念模糊,甚至没有听说过;受访者中基本上没有人能回答人文素质指什么,仅仅个别同学举例说有礼貌、遵守规章制度是人文素质。二是对人文素质教育不重视。超过60%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礼仪课程不予重视,听课不认真,或者旷课。三是对如何提高素质不清楚。43.7%的学生认为开设人文类课程,如礼仪修养,职业素质训练等,26.8%的受访者认为,多听人文类讲座;92%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对他们的素质提高有影响,希望和辅导员多交流。

中学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除了被动的应对功课外,对一切显得较为麻木:一是学生受到冷遇。不是所有的学生学业成绩都很理想,更不是单凭刻苦与努力就能从高考中获胜,在中学,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更能获得老师的青睐与重视,因此,部分学生处于边缘状态,相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二是学习基础制约了学习积极性。虽处同一教室,同一个老师任教,学生们的成绩是不相同的,学习效果还受到前期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影响,学习效果与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中学阶段是否快乐与健康。三是人际交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绩平平的学生被归为一个群体,除非有某种特长,否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无闻,人际交往相对狭小,忽视了自己人文素质的提高。

3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以后,辅导员老师是与他们接触最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老师,甚至远远超过开设一门人文素质课程的老师,朝夕相处三年,称职的、优秀的辅导员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辅导员为人处事的每一个细节,对他所管理的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起到巨大的作用。在访谈中,有学生指出,他们理解辅导员老师工作的艰辛,但不能接受辅导员整天都绷着个脸,没有一点笑容,甚至也影响了他们的情绪。所以,辅导员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着,作用着学生。

3.1 辅导员的职业情感对学生的作用

辅导员老师经常找学生谈话,如学生违纪、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班级活动开展等情况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既是严师,但同时也是朋友,尤其是现在的九零后大学生,他们需要能够理解他们行为的老师,需要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和他们相处,他们才能接纳学校。辅导员工作的热情程度影响着学生对工作的配合程度。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跟青年男女娓娓谈心……建立一种密切的交往关系[3]。他们感觉你是喜欢学生的,是喜欢工作的,就容易找到归属感与责任感。否则,班级管理比较散乱,没有凝聚力,更不会主动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由于工作辛苦,甚至受到领导的批评,辅导员难免把情绪写在脸上,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影响。不管情况如何,把积极的、正面的和健康的情绪传递给学生,不把消极的、负面的和忧郁的情绪影响学生。另外,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爱每一个学生,爱自己的工作,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学生感觉到老师不偏袒学生,不忽视学生,更不歧视学生,他们就能感觉到辅导员老师的人格魅力,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把辅导员当知心朋友,从支持辅导员老师的工作到热爱自己的学校,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变得更加积极与主动,整个学生管理工作也会充满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3.2 辅导员的处事态度对学生的作用

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面对面的谈心,有群体的辅导,还有网络上不见面的形式,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QQ空间,每天在工作之余,伏案总结与提炼,工作到深夜,辛苦地工作,学生是耳濡目染的。例如,现在要求辅导员开通实名制微博和微信平台,学生从好奇到喜欢看老师的文章,写作本身就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文章的内容,包括活动组织、观点评论、目标动力、人际交往,人生思考甚至心灵鸡汤等,对学生当然也是一种引导、指导和开导,比开会、当面说效果更好,而且永远地保留在网上,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网络查看,只要辅导员老师经常这样做,就对学生终身学习产生正面的影响。三年后,大部分学生走向了社会,选择就业,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学生进入职场的态度,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否敬业,今后是否跳槽等。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是因为正常的岗位晋升、升学,辅导员老师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既保持学生工作的连续性,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喜欢自己的工作的,是敬业的。在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中,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对学生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级可以对下级说“希望”,但下级对上级不可以说,而要说“请”,这既是一种起码的尊重,也是一种基本的礼仪。随着九零后自主意识的增强,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求学生怎样,也可以说“请”,显得更客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个受到尊重的学生往往更加敬佩自己的老师,也更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3.3 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对学生的作用

不管是开班会,还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自我管理,在辅导员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人际交往频繁,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尽收眼底,其工作方法影响着学生对待布置的工作和今后的职业的态度。

一是工作要细致。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尽快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而不是有的记得,有的不记得,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心灵的伤害,哪怕是非常微小的。

二是工作起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无论是何种程度的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求辅导员老师自己要做到,教师的示范就是学生的榜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就约束不了学生,也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是强调尊重,学生再不守纪,工作效果再不如意,甚至受到领导的批评,都不轻易在学生面前表示,发脾气,给学生以颜色,让学生觉得有愧疚感。因为工作中的失误不完全是学生造成的,有的问题也许不是他们单方面就能解决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耐心指导和周密部署,出现问题共同寻找原因,努力吸取教训,勤于总结经验,这样工作就会蒸蒸日上,学生也会信心满怀。

4 结语

辅导员是富有情感的职业,“情感投入”就有“情感回报”,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成长,辅导员自己也才能一道成长起来。辅导员的职业情感、处事态度和工作方法,无一不影响和作用着所管理的学生,甚至没有直接管理,仅仅是在工作场所观察到的,这个辅导员也会对学生产生威信,学生不会无动于衷。这种影响与作用就是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比单纯开设一门功课,效果更好,作用更长久,学生于无形中受到教益,正所谓身教大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也愿意向辅导员老师学习,所以,每一个辅导员,都要意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大责任感,不管是自己所管理的班级学生,还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生,都可以在学生成长、成人和成才的路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静,刘清麟,欧又瑞.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J].文教资料,2012(30):144-145.

[2]张丽芳.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2):170-17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15.

老人心理的辅导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方支持;学业延续;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20-01

一、辅导对象确定

小A,男,性格温厚、较外向,喜欢阅读,热心公益活动,在班中人缘佳。成绩班级中等,每学期有1门挂科,每天按时上课、交作业,无违纪情况。自幼左手患多指症,术后左手大拇指弯曲,左手习惯性插口袋或握拳示人。单亲家庭,跟母亲生活,独立性很强。2014年4月,开始专业的基础护理实验操作,一般的注射、抽药均涉及两只手。注射实验课开始时,来到现场,听了老师的示教后,未进行实验,独自回宿舍。

二、初次辅导

未上课当日,学习委员将情况给辅导员进行了汇报,并转达了基础护理实验老师的意思。辅导员晚上给小A打电话。小A非常敏感,问辅导员找他什么事、是不是因为白天没上实验课,并说人在外面,不方便及时返回,不是紧急的事情就第二天再找辅导员。双方约定第二天上午见面。第二天,两人见面。从该生上学期期末成绩、平时阅读习惯着手,表明自己和学院老师对其的肯定;从基护实验对个人学业的重要性引入他未上实验课。该生性格还比较外向,直接谈到症结:他很清楚实验的重要性,但就是心理上过不去;前一天晚上想了很多,甚至想辍学算了。首先,辅导员明确表示自己能够理解他的这种心理,一次没去上课不会影响他的期末成绩。其次,用身边多指症生活状态案例告诉他可以有多方面的选择,对其就业虽有一定影响,但可选择护理教育以及幼儿、中老年护理等。再次,以身边案例明确大学毕业证对个人将来发展的重要性。最后,让其回去认真考虑一下:如果一直放不开,可以帮助其转换专业;如果考虑今后非护士的就业方向,可帮助其学好实验课程,以顺利拿到毕业证。

三、辅导过程

1. 第二次辅导

3天后,该生再次与辅导员沟通:不换专业,否则就退学。首先,辅导员分析了退学给他带来的损失,鼓励其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其次,帮其制定逐步适应的过程:积极与其实验课老师、实验同伴进行沟通,让其得到较受保护的实验训练;稍微熟练之后,再用创可贴包裹手指和同学一起实验直至放开和大家一起训练。同时,勉励其比别人更刻苦、付出更多一些,开放性实验能够多花些时间,多练习两遍。

2. 多方支持

(1)领导支持。辅导员及时向领导汇报,得到领导支持。领导及时与医院联系,了解相关政策规定,明确手指问题不影响实习和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在本人无违纪情况、无挂科的情况下,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2)家人支持。辅导员与其家人沟通,了解到其家人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辅导员让家长多与孩子沟通,鼓励其顺利拿到毕业证,考虑通过普通话等级证书考试、教师法规、职业道德理论考试以及试教等,考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以后从事教学工作等。(3)实验老师支持。辅导员与所有基护实验老师沟通,让老师多维护该生的自尊心,不再刻意提醒其就业问题,不再特别关注其手指异样问题。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让其和一小部分同学在小实验室实验,心理放开后和大家一起实验。(4)朋辈支持。辅导员与该生实验搭档沟通,让其在实验过程中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包容;与班级学习委员和心理委员沟通,让其在开放性实验中多一些时间练习,多予以指导与合作。

四、第三次辅导

两周后,辅导员与该生沟通,该生表示:自己实验很不错,给药、静脉注射等都没有问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学了一些心理知识,既为将来找工作作准备,也对自我调节有一些帮助;自己还是希望顺利毕业,将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人。辅导员分析护理学专业就业方向:临床各科专业护理,主要到各个医院工作;健康知识宣传,主要做老师或者到一些健康报刊工作;社区健康教育、康复中心护理、健康辅助器材的销售与顾问等也是很不错的就业方向。然后,辅导员与其一起分析了其特长:每年都参加百里毅行、春季马路赛等志愿者活动,有爱心、有奉献与责任意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校期间,自己经常打工,具有吃苦耐劳的性格。因此,可以考虑老年安养类机构、社区康复中心类机构、特殊学校等机构工作。该生表示都可以接受。

五、辅导感悟

(1)明确问题所在是大学生学业延续的关键。该生平时表现较好,突然产生退学想法,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跨越自己手指异于他人的心理障碍,纯粹靠转换专业也不能解决其最根本的问题。

(2)多方支持是学生跨越心理障碍的根本。在学业救助的过程中,得到了学院领导、医院朋友、家人、实验指导老师、朋辈的支持与配合,使他能逐步放开。

(3)对学生的关爱是学生学业延续的保障。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用两年培养的师生情与学生耐心交流,朋辈辅导员用两年的同学情真心帮助,实验指导老师用专业的知识倾心指导,领导以广泛的人际圈关注其实习问题,给其顺利毕业的信心,成为其学业延续的保障。

(4)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提高辅导效果的基础。在辅导过程中,更多的是爱心、耐心、责任心的倾注,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措施和专业的职业发展测试。辅导员增加这方面的专业素养对提升学生辅导效果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