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人与海阅读答案

老人与海阅读答案

老人与海阅读答案

老人与海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既然名著已经成为高考的一部分,把握高考名著阅读题的备考策略也就至关重要。

一、明确考题题型

为了避免简单的考查识记,名著阅读题的考查题型采取了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主观题两道,共十分,以简答的形式呈现。客观题一道,共五分,以双项选择的形式出现,纵观2008~2012年的高考中,题干皆表述为“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即要求考生辨识错误的选项。本类试题从2008年开始出现于江苏高考试卷,五年高考中,题型没有发生改变。

二、明确命题范围

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相关的命题要求,研究历年高考真题,明确出题的指向,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江苏省历年高考“文学名著阅读”题的考试范围,主要是《考试说明》中推荐的10部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呐喊》、巴金《家》、沈从文的《边城》、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郭沫若的《女神》、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根据2013最新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曹禺的《雷雨》改换成老舍的《茶馆》。其中中国作品7部,外国作品3部。体裁丰富,小说7部,戏剧2部和现代诗1部。每份试卷涉及的试题共为7部名著,简答题两道,各涉及一部名著,客观选择题涉及5部;每个选项涉及1本书,选出2个答案,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5分。2008年名著阅读选择题的五道选项分别涉及《女神》《家》《三国演义》《欧也妮·葛朗台》《哈姆莱特》,第一道简答题关注于《呐喊》,第二道简答题则是关注于《红楼梦》,另外三部作品则没有涉及。

三、明确设题角度

《考试说明》对加试中设有名著阅读题进行如此的说明:“要求了解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因此名著的设题角度可以说是多方面,从情节、人物、环境、主旨、风格、手法多个角度都可以命题。

(1)明确双项选择题的设题角度。主要要把握错误选项的设题角度,避免混淆。以2008~2012年的高考真题来剖析,名著选择主要会从以下两个角度设题:①曲解错解。对文章的内容作出错误的解释,使选项的表述和原著的内容不相符。2009年选择题E选项中关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终于保住了马林鱼”的表述就是对原著内容的错解。2010年D选项错认为《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复仇举动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2011年B项将《家》中觉民给觉新写信的情节错判为觉新给觉民写信;E项将《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放弃抢夺梳妆匣的原因错判为女儿拿刀以自杀威胁。②张冠李戴,把本不属于某个人物的情节、特征或者不属于某部作品的内容强加到这个人物或这部作品中。2008年试卷中A选项中将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两篇作品内容混淆、对应错误;C项将《三国演义》曹操败走华容道后哭郭嘉的情节误判为哭荀彧。2009年A选项将小说集《呐喊》《风波》中固守旧制度的九斤老太错误地归结为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2010年A项将《阿Q正传》中,砸静修庵的龙牌,拿走宣德炉等本是关于假洋鬼子的情节搬到阿Q身上。2012年B项将《雷雨》中当年周朴园所迎娶的有钱有门第的小姐错判为蘩漪;D项将《边城》中被称作“岳云”的傩送误判为天保。

(2)明确简答题的设题角度。归纳近五年的名著阅读高考真题,可发现以下几个设题角度:①人事场景的判断。侧重考查考生在熟读名著的基础上能否进行有效地回忆与辨识。2008年简答第一题要求考生能将“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五个人物分别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做出正确的对应。2011年简答第一题是针对《红楼梦》判词的辨析和考查,要求考生能够对“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一判词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深入的理解,能够回忆辨识其中的“优伶”和“公子”所指何人。2012年简答第一题要求考生从题干所给的一首诗来对《红楼梦》的“黛玉葬花”和“宝玉娶亲”的情节做出准确的辨识和判断。②人物形象的总结。此类题型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否对人物典型形象做出全面完整地认识和理解,能否辨识、再现或者概括、阐述体现个性特征的典型情节。2009年简答第一题是关于《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的人物形象,考查学生对吝啬鬼这一形象的认知把握程度。2010年简答第二题更具有针对性地要求考生从《三国演义》中“许攸投奔曹操”的情节去归纳概括曹操这一人物形象。③故事情节的概括。侧重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对某部作品、某个章节或篇目、某个事件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2009年简答第二题要求考生能够回忆并且概括《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一情节。2011年简答第二题需要学生在对《雷雨》全篇情节的整体把握上,提炼、归纳鲁侍萍所经历的人生悲苦。④典型概念的理解。此类考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否理解并解释每部作品中出现的经典型的概念,立足于学生对作品内容和主旨的理解。2008年简答第二题需要学生理解并解释《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含义。⑤作品主旨的探究。侧重考查学生对作品意蕴的了解,把握作家在不同的人物、情节上所投射的思想意蕴,因此此类题型往往和情节、人物相联系。2010年简答第一题需要考生能够结合人物形象理解并阐述《老人与海》中的主旨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的含义。2012年简答题第二题要求考生能从鲁迅的《药》中的不同人物的语言中来探究其对革命者夏瑜的态度。

四、明确答题策略

在名著加试题中尤其是简答题,要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1)审清题干要求。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针对人物形象出题,还是针对故事情节,或者是思想主旨等;是要求“分析”还是要求“概括”;“分析”则需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概括”则点明特点,无需阐释。

(2)答案组织要点。不同的题目,其答案组织要点各不相同。概括故事情节时,需要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局这六个要素去组织答案。归纳人物形象,需要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经历及重要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对比。人事场景的判断,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识记和辨别。典型概念和作品主题则需要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归纳评判。

(3)语言简洁通畅。一方面要将人物、事件、主题交代清楚,另一方面精炼简洁、明白晓畅,避免颠三倒四、杂糅冗长、大而无当、表意笼统。

老人与海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现代文阅读题是一道比较开放的题目,答题相对较自由。只要消除恐惧的心理,认真思考,还是可以从文本中找到题目的相应答案的。

考试的时候,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天马行空,要有一定的目的。首先,看清文章的标题,标题直接反应文章中心,通过标题,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写作方向及大概内容。其次看问题,在题中圈点出问题的关键词语,审清出题者可能要得到怎样的答案,同时先阅读题目也可加深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阅读文章时,看到相关的内容心里就会印象,把这些句子标示出来,在答题时就有针对性,不会大海捞针一样难了。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作答时,一定要审清题意,理清答案的主要方向,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离开文本本身作答,有些同学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积累,按自己的理解作答,完全脱离了文章的内容而谈,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就发生了偏差,脱离文本的答案即使写得再好也是泛泛而谈,可说是答非所问了。所以,我们答题时要围绕文章内容中心展开,不能想当然。

有的答案可以直接在原文中寻找。大多数题目都能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用自己的话重新整合。即使是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答题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因此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中心,否则,对内容或作用就会发生偏差。

能不能做好现代文阅读题,还与一个人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有关,许多人经常读书,读过很多书,但却不求甚解。读书往往追求情节,甚至一目十行,遇到不懂的就跳过去,以致看完之后无所得。

平时读书,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华罗庚说:“高中程度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学过的小学算术、初中代数在脑子里还有那么多吗?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我们理解了,会运用了,这就是说书变薄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实现由多而杂到少而精的转化。

所以,阅读时,要竭尽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宝石”,“引向深处”和“把书读薄”,为此,就要勤于思考。

在阅读时也要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的书多了,人就有灵性了。

老人与海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一、作家作品题

作家作品题是对名著阅读最基本的考查。如:2012年考查了法布尔的《昆虫记》;2013年考查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2014年考查了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2015年考查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每一年的中考试卷都考查到了作家作品,然而很多同学仍会出现篡记、错记的情况。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加强记忆,学会归类。

同学们可以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理解记忆。例如,对于法布尔的《昆虫记》,很多学生可能会混淆作者,将《昆虫记》的作者误认为是达尔文。然而我们应该知道,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从而著成了《昆虫记》这部巨著,而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为了便于大家识记,我们可以用画表格的形式对作家作品进行归类(见下表)。

二、 主题理解题

在名著阅读类试题中经常会变换不同的形式来考查同学们对名著主题的理解。

例1:(2012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图是老舍作品的电影海报,请你写出宣传语(不超过20字)。

答案: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事实上这道题考查的就是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的主题。

例2:(2014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如果你渴望再回童年,建议你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因为它歌颂了 (填主题)。

答案:母爱、童真、自然。

我们看,无论试题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是围绕着对名著主题的考查。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了解名著的主题。

三、 人物形象分析题

名著阅读类试题,也会注重考查学生对作品主人公的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例3:(2013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罗曼・罗兰写的 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 的苦难和坎坷的人生。

答案:《名人传》;托尔斯泰。

例4:(2013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水浒》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请从中任选两个你所喜欢的人物,进行人物性格异同比较。

答案:鲁智深和李逵。他们同样具有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性格。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则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例5:(2014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如果你想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建议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具有献身精神、钢铁意志和顽强奋斗品质的 (填主人公)将伴你同行……

答案:保尔。

例6:(2015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填作品名)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本书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其中表达了在得到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时,对家中保姆 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答案:《朝花夕拾》;长妈妈(或阿长)。

总结近几年中考试题,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要学会圈点勾画,画出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复习过程中,要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四、 故事情节关联题

虽然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没有出现与故事情节有关的试题,但我们也应该重视名著中涉及到的故事情节。

例7: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根据 的好坏选拔官员;他第四次出游,来到 (国名)。

答案:绳技或在绳子上跳舞的技术;慧S国 。

例8: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名著:《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

老人与海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阅读 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培养是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众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一点,新课标对于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水平有着新的要求,即阅读教学成为生、教以及文本间开展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的重要性。不过对于学生资助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有很多,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寻找最有效的方法是所有教育人员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水平的意义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其要求每一位初中学必须在一个学年中完成两到三本中外名著的阅读,同时要求学生所阅读书目总字数不能低于200万字,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当前教育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自主阅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能够有效树立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为其后续的自主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自主阅读能力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阅读能力培养目前在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展,不过很多的教师在进行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比没有认识到其特殊性,依然采用传统课题教学模式,针对阅读书目提出具体的问题,随后寻找统一的答案,这样的灌输式学习不仅仅使得原本的自主阅读学习失去了意义,同时也让学生得不到及时的思考,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在初次阅读完课文之后,就被老师强行要求记录下老师所谓的知识重点,在进行背诵,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得学生无法获得阅读的快乐,同时让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死记硬背中一点点被消磨。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注意点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重要性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目前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入手,让他们自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基于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当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资助学习,老师从旁点拨,让学生完成从阅读到自查最终到寻找不同结果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将得到充分体现。

2.注重答案的多样化

自主阅读教学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逐步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而教师应当注重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模式,避免出现传统问答模式。传统的问答式教学只会让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同时也会让教师走入到教学的误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应当更多的关注问题答案的寻找过程,而对于问题的答案应当更具包容性,允许多样化答案的出现。

3.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为辅,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主阅读,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回味,而不是一味采用填鸭式方法将老师心中所谓的“知识重点”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辅助的角色,让学生有层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于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语句要通过多次阅读来提高认识,并加深学生的记忆,这些远远比教师的讲解更重要。

4.合理链接课内外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同时知识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尽可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感悟生活,进而让学生逐步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容与生活联系到一起,通过美妙的语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5.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

自主阅读是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础之上开展的,如果是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那么最终的阅读效果必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应当要及时的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这些问题可以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然后进行小组内讨论,这些问题必然是基于学生研究兴趣之上提出的,依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从而无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因此必须要从学生个体特点出发,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通过在寻求答案过程中,以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质疑和释疑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鸿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的五种语文素养[J]. 语文课堂教学与研究,2007(05).

[2] 卢雪飞. 多元对话:创造性阅读的灵魂[J].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参考,2005(04).

[3] 李海林. 阅读教学的辩证法[J].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参考,2005(Z1).

老人与海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考情分析】

综观2016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从选材来源看,散文阅读语段的来源依然呈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态势:一是国内散文名家的作品强势回归,如刘成章的《三角梅》被天津卷、江苏徐州卷同时选用,梁衡的《沙枣》被吉林卷选用,肖复兴的《年灯》被湖南郴州卷选用,等等。二是国内新锐青年作家新作势不可挡,如彭家河的《捕风者》被江苏镇江卷选用,查一路的《心灵之痛》被甘肃天水卷选用,鲁先圣的《卖豆浆的孩子》被江苏无锡卷选用,等等。三是海外华人散文家的作品仍占一席之地,如新加坡作家尤金的《火车上的故事》被福建福州卷选用,等等。

从选文内容看,试题所选散文大多文质皆美,既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又有一定的哲思启发性;表现人间真情、抒写人生感悟、颂扬世间真善美的作品依旧是命题者的首选。如江苏徐州卷的《三角梅》表达了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福建福州卷的《火车上的故事》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信任,等等。

从考点设置看,2016年中考散文阅读试题更加侧重整体阅读,考查整体感知能力的命题思路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情感领悟、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考查也更加灵活。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中考散文阅读中,考生理解文本的能力,特别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体特征、梳理行文思路、领会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的能力,仍是考查的重点。

从试题设计看,2016年中考散文阅读的试题更具开放性,创新理念得到进一步彰显。诸如补写类、体验类、感悟类、仿写类、比较分析类等鼓励考生个性化阅读的开放性试题更多地出现在试卷上。

通过研究近年来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我们把中考散文阅读中考查的能力和考点归纳如下:

【技法图解】

为了更系统地备战中考散文阅读,现以2016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典型的散文阅读真题为例,对中考散文阅读的考点、试题设置、解题思路等展开讲解如下:

例1.(2016・江苏南通)阅读材料:刘建超《大印象》

【题目】浏览全文,依次概括有关大印象的四件事。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题目已经明确要求概括有关“大印象”(小说主人公)的四件事,所以,我们只要按图索骥,把涉及这四件事的相关段落锁定,然后再逐一梳理即可。文章第①~③段介绍大印象的技艺和肖像,不属于事件,可以排除。第④段中“大印象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说能给老爷子画像也是有缘啊,算我送了老爷子一程”,说明“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第⑤段写“韦老头退休那天早晨”,大印象为他溺亡的女儿画了一幅像,“韦老头把画像搂在怀里,老泪如珠,对着大印象的店铺拜了又拜”;第⑥段以为四位青年男女速写为例说明大印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第⑦~⑨段写大印象用画像帮警方破案,遭歹徒报复,眼睛受伤。根据以上梳理,把相关信息归纳并整理即可。

【答案】①大印象上门为大石桥段家老爷子画遗像,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②在环卫工人韦老头退休时,为他溺水死去的女儿妮子画了一幅像。③四个男女在大印象眼前过了一趟,大印象便把他们画了出来。④大印象用画像帮助警察破了案,但自己的眼睛为歹徒所伤。

例2.(2016・湖南衡阳)阅读材料:史铁生《老海棠树》

【题目】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解析】从最近几年对散文行文线索的考查情况来看,几乎很少就行文线索单独设题,而是通常会和文章标题的作用或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等一起考查。就本文来看,全文用象征的手法,以一年四季为序来展开行文,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一棵老海棠树,其实是借这棵老海棠树来抒发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奶奶的思念之情。就文题的作用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为文中所写的每件事都以它为背景;第二,它又是奶奶的象征,在“我”的记忆里,老海棠树和奶奶的形象几乎是融为一体的;第三,它对刻画奶奶的形象和抒发作者的情感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

【答案】老海棠树是线索,贯穿全文;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它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例3.(2016・广西桂林)阅读材料:《玉瑛子》

【题目】试简析“卖玉的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解析】文章写“我”偶然发现了一块美玉,由于佩戴不,抑或把玩太勤,终致发生了意外,那“美丽、珍稀的翠色之间,出现一道小小的裂隙”,令“我”痛惜不已。正当“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块有瑕的美玉时,“我”得到了卖玉人的开导:几乎所有的美玉都有缺陷或缺憾,“正如同人,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爱玉更要善于养玉,需要付出时间和真情。所以,分析“卖玉的人”这一人物形象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人不仅是个通晓美玉的行家,更是位阅历丰富、洞察人情的哲人;既懂得养玉,又深谙世情,还善于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答案】卖玉的人不仅是懂玉的人,而且更懂得人的情感,通晓人情世故,阅历丰富,能把玉和情融合在一起。

例4.(2016・湖北襄阳)阅读材料:《世上最温暖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