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前新闻播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教书育人要求很高的重要学科,她肩负着把握舆论导向,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教育使命,向青年学子灌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宣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排斥异端思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通过学习和实践,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增添“课前新闻播报”环节,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树立胸怀天下、报效国家的理想,同时可以更好地把几门思政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形势与政策”开课不足的现象,更有效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1“课前新闻播报”的简述

“课前新闻播报”是指在上思政课前的10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轮换上台播报最近一周的时事新闻,并由教师和同学作适当补充和点评,把新闻播报的成绩纳入到学生的思政课的成绩考核之中。“新闻播报”主要是要求学生把从网络、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报道的新闻或自己撰写的新闻,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制成PPT或稿件,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进行口头新闻播报。给学生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掌握搜集、处理、学习、讨论时事新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前新闻播报”的步骤

如何顺利开展“课前新闻播报”呢?准备工作很重要,先定好规则,使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第一,制定“课前新闻播报”评价表,让学生明白“课前新闻播报”的要求和规则。如表1所示。

第二,制定好轮换报道顺序。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节课,向学生说明课前新闻播报的要求、意义及考核办法,要求全体同学全员参与,而且每人每学期只有一次播报机会。此项工作可交思政课信息员或学习委员负责提前安排好,可以制定一定的原则,两个人或三个人分成一个小组,然后按组别安排好轮换次序,在班里公布,学生按课程和播报次序组织编写新闻播报材料,提前做好新闻播报准备。

第三,新闻播报内容的收集整理。包括新闻播报内容的选定,新闻材料内容的改编和新闻稿件的撰写,播报内容PPT的制作等等。要求同学必须依据新闻内容的重要性、时新性、显著性、趣味性、关联性等原则,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选择播报内容,按照新闻发生的时间顺序,对所发生的事件,详细情况等基本要素进行整理,编写新闻提纲、改编新闻内容和撰写新闻稿。

第四,上台播报,点评打分。每次上课前,在班级按班级小组轮换表,由准备好的那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进行现场新闻播报,播报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播报方式,可以个人或双人进行播报,可以站着或坐着直接口头播报;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PPT进行图片新闻和图像新闻播报;在学生进行新闻播报中,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记,老师也要对新闻播报的内容同学们的现场表现做好详细的记录,等学生播报完毕,可以邀请1~2位同学就新闻播报的情况进行进行现场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现场点评,总结优点和分析不足,填写好评价表,并将按其表现纳入平时成绩。

3思政课“课前新闻播报”的作用

3.1对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贯彻落实高校思政课的课改要求。“课前新闻播报”还符合思政n课程改革的要求。思政课理论性非常强,学生不是很喜欢,必须加强思政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思政课开展课前新闻播报,从学生选择新闻、整理材料、撰写新闻,到上台播报,都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思政课中要学的知识、原理,只有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借助每节课的“课前新闻播报”,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思政课中的相关知识点,等于不知不觉帮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锻炼了学习能力。有的时候,学生所读的新闻刚好是和本课知识相关,那就成了非常好的新课导入或课堂案例,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锦上添花。

(3)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是国家与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心时事,既是国家、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们成长与成才的内在需要,开展“课前新闻播报”活动,可促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为将来融入社会担负起国家建设重任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就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时刻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增强和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性。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荣辱兴衰是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前图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天下事,是每个公民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品质,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就要知社会事。我们就是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并加以训练,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从时事中选择正确的观点和认识,以积极的态度认识当今社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待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2对学生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正处青春期的大学生,喜欢新事物,有“趋新”的心理需求,而思政课教材虽然不断有改革和更新,但也不可能经常改革和更新,所选的材料再好再实用,过不了多久也会变成“旧闻”,自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富有时代特色、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前新闻播报”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欠,满足学生们“趋新”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始终处于主动的、权威的地位,学生则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课前新闻播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新闻播报内容,撰写新闻播报稿纸,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前新闻播报”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新闻播报的准备过程中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论证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训练过程。有些同学还把搜集到的新闻制成PPT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就必然使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3.3对老师的作用

(1)“课前新闻播报”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课前新闻播报”是由教师在教学中添加的环节,并非教材之必须,可既然要做,就必须要做好,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相应的准备,教师在“课前新闻播报”中担任的是导演角色,不是专看热闹的,学生准备的新闻材料在读之前,自己一定要先看看,重大的时事内容教师还要事先固定,以便随时为学生作补充;有些可以做扩展的内容还要强迫自己多看多听多想,久而久之就会提高教师自身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自身素质的提高,使教师的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使教师将压力变为动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所谓“校园新闻”,指的是利用课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新闻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校园新闻”可以是从各类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允许没有“原创”,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所的“新闻”必须是自己发现、观察、采访得来的内容。“校园新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社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通过这样的流程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关心身边的大事,留心周围的小事,然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做好信息记录。随身携带小本、移动设备“备忘录”、录音设备留言、视频拍摄影像――记录信息的手段很多,但要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保存。最后将材料拿到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当堂给予点评,点评时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从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角度、报道思想、采访准备、提问技能、新闻语言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剖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设置“校园新闻”环节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园新闻”环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即是否具有捕捉信息、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需要认真思索、反复练习、不断实践,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客观事物及其变动加以记录,自然地养成思维的应变状态。当然,培养学生“新闻嗅觉”的途径不仅仅只局限于该环节,但它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准确、清晰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会说话、会提问的记者面对新闻事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将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让受众不知所云,阻碍信息的交流。“校园新闻”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新闻”,从最初不标准的新闻描述到最后初具特色的新闻语言,其口语表达基本功在不断提高。

再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新闻”环节是新闻采写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教师授课变为课堂交流,让学生找“新闻”、说“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动对“新闻”进行挖掘、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实效。该环节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从思维常态到思维活跃状态的过渡,在思维的转承启合中将学生引入教学,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合作,自主地发现“新闻”、分析“新闻”,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比单纯讲采写理论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一、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每年春季或年底,各路新闻媒体到大学招募新闻采编人员,大量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笔试和面试中淘汰,败给法律、经济、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认为,中国新闻教育正渐渐背离新闻学的核心价值,新闻或传播学院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来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①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哪里?他们的基本技能从哪里来?他们的后劲在哪里?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她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她立足于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技艺和形式中,更植根于肥沃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土壤里,而要让新闻传媒专业学生获取“源头活水”,在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进行通识教育则是必由之路。正如武汉大学知名学者郭齐勇教授所言:“大学就是大学,不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博而且雅),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方法学训练,走上社会,后劲与潜力较大,可适应面较宽。”②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由人文教育发展而来。通识的“通”是指“融会贯通”,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③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倡学习西学,中西兼融。他把“中学”(中国固有之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体”,即作为基础和根本;把“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艺)作为“用”,即作为实务、实用之学。其实,通识教育和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关系亦如同“体”和“用”的关系,即通识教育是新闻传媒专业的基础和源头活水,是为“体”,新闻传媒专业则为“用”,即职业实用、工具技艺之学,是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基。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变革传统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培育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二、怎样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在目前的新闻传媒教育中,培养“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文明的推动者”已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为此,新闻传媒教育正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新时期传媒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新闻传媒教育指导思想是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

1、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

全球化首先向中国新闻传媒教育提出的挑战,就是培养目标的挑战――迫切需要新闻教育加紧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新闻传媒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造精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合理,层次欠清晰。我们认为,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实力和特色,在培养目标上不必求“一律”,更没必要一哄而上,盲目拔高。但是,对于处于“第一世界”(新闻学科基础良好的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传媒学院,如人大、复旦、北大、清华等,宜以《2005北京共识》为参照系,强调通识教育,偏重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如培养专家学者型、经营管理型和媒介融合型、传媒策划型人才。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比较合理。对于处于“第二世界”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如上海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宜结合本校特色,以通识教育为基座,培养复合型、职业技能性人才;至于其他新成立的“第三世界”非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院系,宜培养专业型(如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技术型、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对于有博士点、硕士点的新闻传播学院,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中应有级差,至少有高端、中端和实用的区别。

2、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新闻传媒教育事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师队伍,“既需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掌握实务工作的方法;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需要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④具体而言,从以下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或有效果。一是引进和培养通识教育课教师;二是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以名师的学术力量带动、提升现有年轻教师的科研水平;三是吸纳新鲜血液,从国内外引进科研水平高的高层次教师人才;四是从国内外引进有科研潜力、有跨学科背景的优秀硕士、博士、博士后或其他青年教师人才。五是学院派教师与社会业界师资的互动。目前,国内一些新闻或传播学院积极谋求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打破人事管理对师资的限制,引进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师潜质的人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年拥有全职教师40人,来自媒介的兼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占31.03%。越来越多的新闻传媒院系教师与媒体轮换,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课程以新闻传媒理论、新闻传媒实务和新闻传播史( 含外国新闻史)三分法的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政治理论课为骨干的课程体系。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过于强调新闻传媒专业自身,基本属于在新闻言新闻的课程架构。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忽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利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课程比例结构;二是设置通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三是课程设置的内部构成――以“经典原著课程”为主导;四是新闻传媒专业课程的优化。

4、“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教学的传统与变化

中国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改变,改变概论(原理)+通史(专史)的泛通识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讨论古今中外的原著经典(尤其是元典)为主导的“核心课程”模式。在通识课的设置上,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这些的通识课程居主导地位,不直接让学生读中西方文明史上和各自学科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通史”的泛通识模式,是以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经典原著为“议程设置”(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名词)的。事实上,概论、通论、原理、通史等只是一些专家学者嚼过的馒头,是转述的二手材料,以此来填鸭式地喂养学生,会使学生养成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思想的原创力,容易人云亦云。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著作作为大学的共同核心课程,深入挖掘其精粹和核心价值,并以深度阅读和讨论、探究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例如中华元典“四书”“五经”,“前四史”、四大名著等。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像马列经典著作《资本论》(选读)、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拉里・A・萨默瓦等的《跨文化传播》,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通史》,等等。在新闻传媒通识课设置中,选读、导读这些经典原著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要让新闻传媒院系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原创力,最好到中西方文明经典和新闻传播学经典原著中去寻找。

5、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变革必然引起优化教学方式的连锁反应。目前,我国诸多大学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由于受大学扩招、专业设置蜂拥而上(比如新闻传媒专业就很典型)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人满为患,几十人、一两百人上大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给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诸多问题,需要变革。比如,在课时安排上,安排一些几周的短期课程或假期课程;在课堂规模上,采取大班化小、小班讨论课、互动教学的模式,以小而精的方式来替代目前单一的大而长、蜂拥而上的选课和授课方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

新闻与传播院系在校学生既要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奠定较为扎实的新闻和传播理论基础,又要动手动脚,培养采访、写作、编辑及其他实际操作能力。惟此,才能学以致用。然而,当前新闻教育的偏差和缺失在于,我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理论“腿长”、实践“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满肚子理论知识,却因为缺乏实践的环节,不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会贯通,因此,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便显得颇为重要。为此,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共建教学平台,学院与业界互动;二是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训练;三是创办校园媒体,打造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2.

②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06(4):19

③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闻传播史 教学 改革

一、新闻传播史教学面临的困难和瓶颈

1.课程层面

新闻传播史作为新闻学专业必修课中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实用化和以实践为导向乃至以就业为主导思路组织教学的理念和思路指导下,越发失去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教学参与主体们更多的是在市场需求及其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在不断地压缩史论课程,迎合纯粹的教育产业服务教育消费者的意识,加大力度扩充业务实践课程,使接受新闻学基础教育的科班学生在专业科班教育初级阶段就失去了本应具备的新闻传播史观,以及将来从事新闻实践应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新闻传播史存在实践性差、事实久远等缺陷,史实叙述色彩强而哲思性弱、事实的时效性弱进而距离学生心理和经验较远,先天上缺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容和特性。

2.教材层面

首先,从编写理念和体例结构上来看,新闻传播史教材编纂总是力求面面俱到,并且以撰写国家发展历史的思路和体例结构方法来撰写新闻事业发展史,甚至将新闻传播史直接写成加了点新闻业发展内容的国家发展史,没能用新闻事业发展变迁的规律和特点来结构内容。因此,一部中国新闻事业史更像是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思想政治斗争史、中国发展变迁史。其次,从史实认定立场上来考量,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中关于新闻业发展规律、特点的表述与分析,更多的是站在政治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政治标准来衡量新闻业的价值、地位和意义。

3.教法层面

新闻传播史的教学方法,仍然以史实陈述、课堂灌输的方式为主。多媒体教学技术,始终还是辅手段,不能成为教学手段的主体。另外,单向传播的灌输式教学依然没能因此而得到实质性改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少、途径单一、方式简单仍在继续困扰着新闻传播史教学执行者。

4.学生层面

(1)本科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

新闻传播史课程作为基础课程,面向刚进校不久的大一、大二学生开设,旨在其接触新闻学之初就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树立正确的史观,更准确地理解并运用新闻学业务技能提供指导。然而,这批刚刚走进高校的学生,尚未脱离高中学习的思维方法和习惯,高中阶段记忆式历史教学法带来的抵触心理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在大学阶段对新闻专业历史课程的学习愿望和兴趣。

(2)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首先,独立学院建立的学生培养目标服务于就业实践,培养的人才也是将来更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强化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业务技能的能力。其次,独立学院生源在文化课基础上相对薄弱,缺少对专业史论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和深入研究能力,因此,教学内容应不断调整以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接受能力,将史论更加直观、形象化地呈现出来,并紧密结合业务实践。再次,独立学院学生普遍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才艺多元、实践意识和能力较强,如若在专业教学中深入了解这些特点并能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调动他们的兴趣、表现意识和参与热情,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史论知识、尝试互动参与式教学乃至活跃课堂气氛、开辟第二课堂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新闻传播史教学的改革建议和策略

薄古厚今,古今结合,侧重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挖掘现实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不再以政治对错为唯一衡量和评价新闻媒介与新闻人物成败得失的标准,在明确政治立场倾向的基础上,给予媒介发展和新闻人物的地位与贡献、得与失以公允的评判,旨在梳理总结出对新闻业未来发展、新闻从业者培养与队伍建设有参考乃至指导价值的理论经验,为新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进而为日后从事当前新闻业务实践提供些许启示。

2.改革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1)以人物、史实为核心,营造具有感染力的历史情境

将新闻人物、史实作以故事化和情节化处理,强调以人、人性、生命轨迹、事业轨迹为核心,对历史事实的描述要故事化、情节化,焕发出历史事实的生命力。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从讲述上制造悬念、设置高潮。以媒介和人物为主线,以媒介为线索,相对突出新闻学本位意识;以人物为线索,可以使新闻人物感性化、立体化。在突出新闻人物方面,要做到突出人物经历、人物性格、人物的新闻从业活动、人物的新闻思想、人物给与后世的经验教训。

(2)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

将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演讲、辩论、观摩、实地考察相结合,制造课堂参与、课余实践的机会和途径。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依托城市及其周边可资利用的公共教育资源,如新闻人物故居、纪念馆,搜索并重拾本市及其周边城市历史上媒介的发展遗迹,为学生制造观摩学习、亲临历史事件发生现场和媒介发展诞生地的机会。鼓励小班授课,避免大课大讲地放羊式教学模式,可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增加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锻炼自己表达力、思考力和现场反应力的可能性。

(3)教学内容专题化、系列化,强化新闻传播史实的内在联系

用话题、专题的方式呈现,使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完整,由一个话题、专题贯穿始终,全部内容围绕这条主线展开,使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延续性,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系统化。在保持时间顺序这条纵向脉络的同时,保证每个专题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内在连贯性,重点突出,亮点突出。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结合关于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一系列讲话,特别是结合他于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领会“四向四做”新闻人才标准,并将标准落实到新闻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是新闻教育的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一、深刻领会“四向四做”,培养卓越新闻人才

在“11?7”讲话中提出的4点希望,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键问题的又一次深化与提炼。此次讲话精神与2016年“2?19”讲话、2013年“8?19”讲话等一脉相承,为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明确标准,指明了路径。

(一)坚持“政治家办报”,培养政治坚定的新闻人才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关于报刊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1956年,毛?啥?在同吴冷西的谈话时对此做过集中阐释: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书生办报的最大缺点是“多谋寡断”,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2]“政治家办报”的几点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即办报为了谁的问题;领导干部要亲自抓报纸,即报纸是什么的问题;练就高超的办报艺术,把报纸办得既严肃又活泼,即具体怎么办报的问题。[3]

对“政治家办报”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是“2?19”讲话的一个重要内容。[4]在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新格局中,在当今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的国际新形势下,守好舆论这个阵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成为其首要内容。讲话提出了“五个事关”,深刻阐明了新闻舆论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性。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舆论环境空前复杂。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显得尤其重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还要管好用好互联网,增强阵地意识,巩固新闻舆论阵地。在具体工作中体现为“四个牢牢坚持”,其中党性原则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在“11?7”讲话中,再次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放在首位,将政治坚定作为衡量新闻工作者的第一个标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树立非一日之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纷繁芜杂的国内舆情环境中,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坚定的信仰,才能确保政治立场正确。与之相适应的是,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坚持正确舆论观,培养引领时代的新闻人才

舆论导向问题历来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2?19”讲话中将舆论导向作为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提出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他还特别强调了都市类报刊、新媒体、非新闻类节目都要讲导向。在“11?7”讲话中,舆论导向的内涵则被明确阐释为以正面宣传为主,引领全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引领时代潮流,服务国家大局和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衡量新闻人才的又一重要标准。

(三)创新观念和方法,培养业务精湛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创新观念和方法,是对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在“8?19”讲话中强调要抓好理念创新,以创新思维打开工作新局面,并把重心放在基层。理念、手段、基层工作“三个创新”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三条基本路径。“2?19”讲话则把人才培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加以强调,将其作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首次被明确为新闻人才业务能力的新标准。“11?7”讲话则凸显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鼓励新闻工作者勇于突破自我,为新闻工作者的全面成长和成才指明了方向。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养具有人民情怀的新闻人才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关乎舆论导向的重大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渊源已久。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全面阐释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问题。毛泽东在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同时,强调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是宣传成功的基石: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5]。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一直是我国新闻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则。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在“8?19”讲话中得以重申: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6]。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为本一直是治国理政的核心观点。在“2?19”讲话中,他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了解民情。把“党和人民放心”作为衡量新闻工作者的标尺。在“11?7”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人民性的问题,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党和人民信赖”的更高要求。

二、以“四向四做”为指导,优化新闻人才培养体系

在“四向四做”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居于首位,其实质是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以确保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就是政治家办报的检验标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成为统领舆论工作和新闻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南。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统揽,提升新闻宣传素养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在理论上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刻内涵,更应将其运用于新闻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观察事物,分析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如何系统、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统领地位?如何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将之作为终身信仰指导新闻实践?这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亟须攻克的重要难题。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而在当代高等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中,清华大学率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相继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实践。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大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纳入通识必修课模块,部分高校在文理基础课中将其作为必须选修的人文类基础课程,如复旦大学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作为必选课,更多的高校以系列讲座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如四川大学。

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统领地位,打造以之为核心的课程群,将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升师生新闻宣传素养的一条有效路径。重庆新闻学院自部校共建以来,努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的课程群,改革教学模式,帮助师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已有的通识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纳入学科基础必修课模块,同时还开设“媒体阅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导读”课程,组织“新闻理想者部落”,开展专题研讨会。“媒体阅评”从新生入学之始便引导其培养良好的新闻阅听习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新闻评价标准,进而提升其新闻作品鉴赏能力与批评分析能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导读”进一步拓宽学生对经典理论的学习视野,强化学生对关键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避免消极抵触情绪,学校组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家教学团队,利用QQ群、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将课堂延伸至线上、线下,带领学生实地调研。此外,学校还邀请业界、政界、学界联合设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用讲义”,构建简明扼要的“知识点解读+行业典型案例访谈+学生自主设计习题”三个模块组成的教材框架,编写学界认可、业界认同的实用教材。学生自发成立的“新闻理想者部落”将系列讲话精神与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邀请业界精英,组织“政治家办报”“舆论与真实”“娱乐与导向”等专题研讨。

(二)以新闻评论为抓手,树立正确的舆论观

舆论引导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要树立正确的舆论观,首先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底层百姓的真实状况和心理状态。当前我国网民已超过6亿,接近总人口的一半。网民迅速崛起,成为“新意见阶层”[7]。被称为草根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新闻信息传受活动,而且人人可以成为记者和编辑,新闻传播活动真正实现了平民化、草根化和非专业化。[8]大学生处于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期,其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面对当今社会海量信息的现实状况,他们在迅速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的同时,也容易受到诸多虚假信息、错误信息的干扰和误导,易产生错误的观念。在舆情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新态势下,如何把握时机发出声音,适时引导舆论,是当代新闻传播人才更应具备的基本功。

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新闻评论”课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对新闻采写编基本功从事实呈现到观点表达的综合运用,又是在社会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分析和观点提升。近年来,重庆新闻学院逐步探索以“新闻评论”为抓手,以系列微课、国情讲座、舆情分析、新闻发言人等课程为拓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我们围绕“新闻评论”研发系列微课“新闻V评论”,每期10分钟,在网站和公众号同时;围绕“新闻评论”拓展线上评论写作实践空间,创办“言吧”微信号,作为日常新闻评论习作展示的平台,力求将其打造为当代大学生的舆论阵地。我们还开设“国情教育”系列讲座,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商委、市外经贸委等市级部门负责人讲学或带领学生实地调研,引导学生关注并深入了解市情、国情;开设“舆情监测与分析”“新闻发言人与舆情引导”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培养舆情识别能力、舆情分析能力、舆情引导能力。

上述课程体系的搭建仅仅是开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舆论学的研究、评论类等核心业务课程及舆情分析类课程三方面进行拓展。树立正确的舆论观,还需强化效果意识,把握好时度效。“时度效”既是价值观又是方法论,也是一把标尺,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供了衡量标准。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对舆论学的基础研究和介绍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评论类和报道类核心业务课程也应进一步细分和深化,如可以开设“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述评”等课程,深入讲解“时度效”的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社会调查、舆情分析类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则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舆情,理性分析与判断,从而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如我们可以开设“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舆情研究”“网络数据分析基础”等课程,引导学生运用社会调查工具开展调查研究,运用数据挖掘知识,开展网络舆情研判等。

(三)以“走转改”改革实践教学,锤炼良好的新闻作风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不仅是用户,新闻工作者也要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门户网站、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有无穷无尽的新闻线索。互联网时代的记者需要克服信息获取的极大便捷带来的惰性。去媒介的交流,面对面的采访,与电话、邮件采访,甚或网上粘贴复制相比,显得难能可贵。然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只有扎扎实实深入基层方可获得。到现场采访,用事实说话,依然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应有基层意识,如何将基层意识贯穿到新闻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卓越新闻人才的专业本能,是当前新闻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命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我国新闻界广泛开展已经6年有余,正逐步成为一项常态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帮助新闻工作者克服电话、微博、微信等便捷的信息获取手段带来的工作惰性,避免脱离群众、闭门造车,偏听偏信无根之语,应鼓励编辑、记者走群众路线,学习群众鲜活的话语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吸引其注意力,以踏实求真的调查核实精神获取群众的信赖。“走转改”对于回应社会需求,弥合社会分歧,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强化“政治家办报”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走转改”是新闻战线的一场正本清源的实践活动。[9]

我国新闻教育在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也面临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学生人数的增加,双师型师资的匮乏,都给新闻实践教学带来了挑战。部校共建为媒体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以“走转改”改革实践教学,带领师生深入基层,是培养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未来新闻工作者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