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史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在两个方面有所提高:硬实力和软实力。可以通过量化指标(教学和研究成果,学科等)衡量的状态可以被称为硬实力,一些不能直接由客观事物状态表示的便是软实力。软实力通过文化和观念因素来取得。而学校软实力的其中一个代表元素便是校史。校史作为一个传承校园文化的纽带和桥梁,给人们提供了解历史的凭据,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展校园文化,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校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在校史文化工作建设中,相关研究队伍正在逐步壮大,研究手法也日趋丰富多元。但是校史编写的片面性、主观性及平淡化等方面的问题仍是阻碍校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很多学校将研究和编纂校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分割出日常的校园文化建设,采取了比如建设专门独立的机构和设施、聘用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由于与学校其他各部门和普通人员的分离,使得官方纂写的校史影响力远远大于其他个人纂写的校史。再加上官方与个人在各方面资源投入的悬殊,使得校史逐渐演变为一家之言,而个人校史则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最终导致其没落。

二、校史文化研究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一)组建立体层次,丰富编撰内容。校史作为学校历史的记录者,其稳定性和真实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我们应倡导实施内外编辑,学校领导和普通学生的结合,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结合,杰出的校友和普通的校友组合等,来形成丰富的“立体式”形式。校友参与研究和准备学校历史可以有多种形式,主题不受限制。如:写文章和写历史事实(特别是不被记录,很少有人知道的历史事实);对现有的学校历史信息进行评论,使之更完善,历史作用更加清晰;通过相关部门向他的母校提交有价值的纪念品和参考资料面向社会公开渠道,通过各种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方式将校友有效地联系起来,鼓励校友积极参与校史编纂,从而全面推进校史的研究和发展,并形成流畅完整的校友沟通体系。

(二)明确学科定位,形成专业校史。加强对各类专业课题及项目的研究,灵活掌握各类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校史文化和建设,端正校史研究的态度,积极开展各类与校史文化建设相关的活动,以此促使学校的各个部门和群众了解到校史研究相关的专业性,意识到校史文化的重要性,加深对校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人们积极投入到校史文化研究相关的领域及活动。促进校史研究的专业精神;改变目前学校历史编制机构的职能,大力发展学校文学和文学资源的建设;加强研究图书馆历史,出版历史,杂志历史,教师历史,学生历史等,以扩大和丰富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视野;大力开展各项相关活动,深化学校变革意识历史的相关群众;促进“上层历史”和“下层历史”反映高等院校的历史演变。平淡无奇的记载对反映其完整真实性必有欠缺,应同时伴有各种旁证、解释,方能更好地还原历史。另外许多事件的经验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同视觉差异,以及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感受,这种多层次的收集将有助于恢复整个历史。只有这样,校史才不会被狭隘化及空洞化。

(三)推动物质建设,构建精神文化。在一些校史书籍中,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规模,制度设置,专业结构,课题布局资金增长和学校建筑,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建设历史有较为丰富和详细的叙述,但相对的学校内部成员的活动基本没有进行记录。校史记载的事件和人物应当是实际发生并存在的,并在校园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中留下了比较重要的影响和成果。在学校历史上的事件(特别是重大历史事件)有他们的历史环境和背景,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通过学校历史研究的结果,促进校园材料文化的建设,即学校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和学校历史景观的建设。如学校周围建立相关的学校历史介绍文化中心,或恢复著名人物的历史或建筑。用学校历史研究成果推动精神文化建设,一是建设学校精神;二是建设优秀的学校精神,教学风格和学风。在提升校园体系文化建设和校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美地将校史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全面向师生搜集相关意见和想法,将这类条款、制度、法规等进一步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方能推行出最适于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政策,达到完美促进和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三、校史文化的展望和小结

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史活动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传承下去,我们必须将校史文化研究积极融入到当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不停提高校史相关活动的可参与性和互动性,比如可选特定的日子作为校史文化节或征集各类相关文章、美术作品并加以表彰,使人们积极投入到校史文化的活动里,并以此加深对校史的印象。校史同历史一样,应具有真实性,它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校史应对历史事件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这样才能达到尊重历史,完整记录历史的作用,才能起到启迪未来,传承过去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凤菊,崔保锋,王娟.大学校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OL].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3):98-103.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大学生;校园廉政文化

作者简介:龙丽(1982-),女,苗族,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王拱彪(1981-),男,河南濮阳人,铜仁学院体育系,讲师。(贵州?铜仁?5543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144-01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党政干部的主要基地,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中所起的“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作用,使高校不得不高度重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而校园廉政文化就是利用校园环境对大学生进行隐性的廉政教育。

一、校园廉政文化构建的基本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校园廉政文化的构建就是为辅助大学生廉政课堂教育服务的,其教育目的是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政生活信念。所以校园廉政文化的构建要以大学生为本,为他们营造一些具有吸引力、形式活泼、寓意深刻的廉政校园文化内容。

2.坚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校园文化

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校园文化中的廉政价值观,因为我国高校的校园廉政文化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性,即从人民利益出发点培养有廉洁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民公仆。所以,中国特色的廉政校园文化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3.坚持与实践相结合

单纯知识传授式的校园廉政文化只是机械性地将课堂讲授搬到了校园。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很难满足思维和情感丰富、多样,自主性较强的大学生学习的要求,更达不到以校园文化方式来引领他们自主树立廉政理想以及在将来社会生活中去自觉抵制贪腐行为的目的。所以要突破传授者的专制意识,力求“两个结合”,即校园廉政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与大学生心理实际相结合。

二、大学校园廉政文化构建的内容

1.校园廉政物质文化

校园廉政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廉政文化的硬件,也叫校园廉政的显性文化。它是通过物质环境中的空间布局来转达一种廉政价值观的审美,营造一种廉政精神境界和氛围,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而环境设计是校园廉政物质文化的重点。它的设计类型多样,主要的类型:一是室内廉政文化馆设计(可以专设,也可以将其放入到德育或者社会教育馆中,作为一个知识内容之一);二是室外廉政文化廊、廉政文化浮雕、廉政文化石、廉政文化橱窗、廉政文化挂件设计。校园环境的廉政文化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不能让整个校园都覆盖成廉政文化的主题内容,要不然会造成校园文化喧宾夺主之象。只要点到为止,少而精,能对学生起到引发思维作用即可。其次,设计内容要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突出教育性。个人认为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应建立体现出职业特点的廉政文化教育,如:师范系突出教师性的廉政文化、医学系突出医疗行业性的廉政文化、法律系突出司法性的廉政文化。最后,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对于高校的校园廉政物质文化设计,要体现一定的艺术水准。即要引人深思,也要符合大学的身份性。既不能如同小学校园的设计那样直抒其意,也不能如同政府部门的设计那样警钟长鸣式。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体现一定的内涵。

2.校园廉政精神文化

校园廉政精神文化是校园廉政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是本校特色被校园内群体认同的廉政价值意识形态,并自觉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群体的廉政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包括群体舆论和作风)。当然校园廉政精神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地和需要校园中各个部门整体配合完成的。所以,首先要忌讳急躁,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每个阶段具体的目标计划。其次,就是要调动校园中各个要素,一要把廉政价值意识形态细化到校园生活中来,使其凝结成本校的文化品牌之一;二要在校园中树立良好的廉政精神典型,用典型人物和事迹去引导校园廉政舆论,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三要倡导廉政处事成为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主流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

3.校园廉政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廉政制度文化就是以强调校园制度文化的廉政性。这里要注意:第一,领导保障。作为学校第一负责人的校长,要从管理层面切实当好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头人。第二,廉政的校园财务制度保障。廉政的校园财务制不仅仅能保证学校经费更大程度上的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而且也是校园廉政文化中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最好的案例。第三,激励制度保障。建立对校园工作中的廉政典型人、事迹和团体进行一定的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机制。

三、校园廉政文化在实际开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团委引导学生自主构建高校学生社团的校园廉政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根据个人爱好自愿组成的、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由团委领导和监督的学生团体。它是锻炼学生能力和培养集体主义与创新精神的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作为领导和监督者的团委不能将学生社团管理的很死,所以在构建学生社团的校园廉政文化中不能为了迎合校领导的口味而忽视学生是社团主体的实质。因此,第一,要充分做好宣传指导工作,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建立廉洁社团重要性,并在社团事务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二,深化社团学生领导的廉洁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校园廉政文化在学生社团中的凝聚力,在管理工作中自觉起到带头作用。第三,引导学生自发地建立社团的廉政监督机制,发挥主人翁精神自觉地对社团的换届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2.将廉政文化寓予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校园的廉政文化活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廉政思想交流,促进具有凝聚力的廉政群体价值观的有效的形成,从而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校园廉政文化活动要体现出文化科学性、文体娱乐性和对学生的吸引性。传统的讲座、演讲,形式太过单一,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将廉政文化寓予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如:开展校园廉政文化节,展出廉政书法、绘画作品。开展廉政作文、辩论和演讲比赛。排演廉政小品和廉政话剧。拍摄廉政DV作品。这些具有一定时尚性的预教与娱乐相结合的廉政校园文化活动,既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有能调动他们的参与性。

3.大学校园网络廉政文化

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参与氛围,使得他们充分发挥话语权来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网络廉政文化是校园廉政文化向网络的延伸,那么怎样利用好校园网络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呢?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教师对于论坛、聊天室和BBS网络等交流形式要做好校园廉政文化的道德审美诱导。既不能消极地夸大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也不能避而不谈。要把握一个度:趋利避害地激发学生的廉洁羞耻心、自尊心、责任心等情感,诱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廉政道德价值观。第二,营造网上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设计特色栏目和版块做好正确廉政价值观的宣传,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网络环境。第三,建立一支思想过硬的高素质校园网络廉政文化维护队伍。这支队伍可以由学校领导、相关专家、青年教师、学生骨干及专职宣传思想和学生工作人员组成。

参考文献:

[1]罗忠敏.腐败成因与防治对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杨能山.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J].当代教育论坛,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校园文化;信息化

引言

美国学者兼教育家华勒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其著作《教育社会学》中首次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并且给校园文化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校园文化是在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在不同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给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力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的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社会生活准则和制度规范也不断变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如何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1 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是一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概念,各种各样的“文化”层出不穷,诸如“传统文化”“影视文化”“暴力文化”“亚文化”等说法都为人们耳熟能详,但是如何给“文化”下一个科学而又严谨的概念十分困难。文化包罗万象,涵盖内容庞大,因此很难给文化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学者叶启德认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信息和精神等层面。其中精神层面的文化是文化内涵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文化的灵魂所在。此外,学者们还从文化内涵视角、文化的价值功能视角、文化的层次结构视角和文化的构成要素视角等不同角度给文化下定义。

1.2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依附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了“大学”的概念;随着现代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高校校园文化研究于20世纪的辛亥革命时期正式开始。今天,我们所研究的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进行的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经过众多学者锲而不舍的研究,学术界给高校校园文化做了如下界定:高校校园文化指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由全体师生通过教育、生活和劳动创造形成、并为其所公认并遵循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的第一方面是校园的硬件设施,包括各种建筑物、教学和实验设备、生活和休闲设施以及根据高校所提倡的价值观所创造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物质文化的第二方面是校园内的软件设施,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等。

(2)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精神观念,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选择、沉淀、凝聚和发展而来的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的总和。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以及精神信仰等。精神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通过其无处不在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发展的各个方面。

(3)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高校为了规范和约束师生员工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升华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所体现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校园文化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高校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凝练和升华,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必要保障。

1.3校园文化的特征

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受其影响并不断随着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由于受到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我国当前的高校校园文化呈现以下新特点:

(1)多元化趋势:首先,高校学科专业众多、各类人才层出不穷、教学和科研活动丰富多彩,广大师生的思维开放而又活跃,是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集中地;由于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各种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速度加快,高校的校园文化不再被单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所局限,呈现多元化特点。

(2)冲突性: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必将带来各种价值观念和信仰的碰撞和冲突。高校是一个由不同社群组成的庞杂机构,如不同的学科群、不同的教育级别群、不同的学术团体群等,不同的社群机构之间必然会出现各种观念上的冲突。

(3)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新型主流媒体,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互相交流的平台和工具。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的元素,网络文化也逐渐发展成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加剧和互联网的影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特点日趋凸显,由于大学生的思维尚不成熟,在汲取各种文化观念时仍缺乏批判能力和选择里,因此给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健康发展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高校校园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大学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自身的发展,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在信息化时代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和思想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对外来文化采取批判接收,包容兼并的原则加以引进。

(2)开放性原则:先进的文化应该在本质上具有开放性,封闭的文化会僵化、萎缩、停滞乃至消亡,开放的文化才能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兼并吸收不断进步,发展并强大起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必须本着开放原则,利用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和世界开放,在坚持导向性的原则下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确保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充满生机。

(3)系统性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领导层、一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莘莘学子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要素;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浩大工程,必须统筹兼顾、达成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三、信息化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的开放性、融合性和便捷性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1)信息化提高校园文化吸引力: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富有吸引力、诱惑力和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其影响力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比起以往任何一种文化传播工具都要强大。信息化时代之前,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通过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课堂以及讲座,如今,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以及平板等移动客户端介入互联网,即可获得海量信息并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2)信息化加快校园文化传播速度: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最大优势就在与速度快,通过发达的国际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前端工具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与时俱进,并通过WeChat,Line,Facebook以及Twitter等APP与他人进行交流。广义来看,交流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依托信息化时代的先进技术,校园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必将具备前所未有的高速。

(3)信息化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效率:信息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大大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校园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料可以通过因特网快速获得并传递给受众;包括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带来更直观、更好的感官享受,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大大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成效和效率。

(4)信息化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由于全球互联网突破了地理上的局限性,使得国与国之间、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围墙和界限被打破,处在地球两端的高校师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文化交流,互相取长补短;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特征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吸收更多的成员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学生家长和社会团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高校的自身发展,同时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加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邦虎主编. 校园文化论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晓华.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3] 吴光. 校园文化的思考与探索 [J] 长安大学学报,2005

[4] 彭斌.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J] 前沿,2007

[5] 李富明. 当前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 [J] 惠州学院学报,2009

[6] 张静.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7] 王华.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开发 [J] 学习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8] 覃业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D] 广西师范学院,2010

[9] 许耀桐. 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文华对接 研究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接轨,是激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如何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零缝对接,进而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需要我们探索研究有效的对接途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和创造的反映着高职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职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凝聚和塑造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生长发展在高职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它的表象往往给人们对一个学校以直觉的判断。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校园的物质文化融入了企业物质文化的特色;2.制度文化。建章立制,保证学校各种活动正常运行,并以此约束师生的行为规范,对学校全局工作的开展,包括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起到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从校园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核心体现。对于高职校园,其精神文化特色集中体现在一所学校的校训、校风和办学宗旨之中。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企业文化中最富感染力的部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决定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因而也就决定着企业的行业和业绩。

二、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途径

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特别表现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方面,因此,高职院校要拓展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深入研究和学习企业文化。

1.请进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企业的管理、技术、营销等上层管理人员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见解。每年在毕业生就业推介会和开学或毕业典礼的大型场合,组织毕业学生宣讲团回校献身说法,激励在校生树立目标,奋发图强,磨练意志;2.走出去。一是把企业文化纳入教育体系,选择有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调研,定期选派相关人员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编制手册,增强学生对企业岗位群的文化适应能力;二是教育教学部门要研究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学生开设企业文化课程;三是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和“订单式”培养期间,全程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

(二)引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1.重视员工。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员工生活和个人进步,倡导学校与员工共同发展,实行“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投入资金,加强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行激励机制,为每一名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促进员工发展,促进学校办学上新的层次;2.客户至上。顾客至上已是大多数企业奉行的核心理念之一,企业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需求,实现可持续增长,高职院校也应全心全意地服务自己的“顾客”——学生、学生家长及企业和行业,树立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思想;3.团队意识。现代企业大部分的工作都已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发挥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文明创建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4.发展与创新。优秀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高职院校更应有很浓的创新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学校应投入资金鼓励教师钻研科研新课题。

(三)实行学生工学交替和“订单式”培养模式。

在专业老师带领下,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实习锻炼,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中,从企业提供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中,能及早地了解企业更注重员工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中对社会和行业的分析有了一定的依据,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无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多少企业文化内容,如果不能把两者有效地融为一体,引入企业文化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引进之后融通是关键。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会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会使高职校园文化区别于其它高校校园文化,并体现出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雷相久.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5).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第5篇

本文对近年来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从认识论角度剖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变化与挑战;从价值论角度剖析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与作用;从实践论角度剖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对策,以期为深化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提供重要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校园文化;研究

综述当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对其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影响极大。2016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可见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回溯近年来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梳理,从而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和必要启示。

一、从认识论角度剖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变化与挑战

(一)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此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展现了一些新变化。尹自强指出,一是多样性,新媒体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展现了多样性的特点;二是自主性,高校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可使用新媒体自主获得想要的知识和信息;三是动态性,通过新媒体,高校师生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四是互动性,新媒体让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者。徐稳等人认为,新媒体还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新变化,新媒体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与外部社会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信息便捷的传播让高校校园文化更加开放。这一种开放又让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状态。庞国庆还指出,目前校园文化呈现创新性和时尚性。新媒体让高校在开展文化活动时有新的载体支撑,促使活动可创新性开展。同时,新媒体促使时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使校园文化体现时尚性。

(二)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诸多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是校园文化核心价值受到冲击。新媒体开放性的特征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由集体转向个人,有形转向虚拟。大学生政治触觉敏锐,但判断力不强,面对新媒体带来多元的文化和多维的价值视角对其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校园文化核心价值不断受到冲击。二是校园文化教育导向功能受到削弱。以往校园文化教育导向功能依赖于校园意见领袖的权威,如今新媒体的多元化、开放性和平等性削弱了这一领袖权威,简单的榜样塑造与说教已难以让学生接受。三是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面临“失效”。随着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改变,传统的建设方式已经难以抓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了,建设者不仅从技术上,而且从观念上都要进行转变。四是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和信任危机。虚拟的网络世界让大学生容易沉迷其中,疏离了真实社会交往,导致心理问题产生。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容易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二、新媒体虽然给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学者们普遍认为机遇要大于挑战

(一)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与载体

冯莉认为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同时微信、微博、BBS等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非常多的载体。蔡震宇指出,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往往图文并茂,包含音频视频等复合形式,内容极为丰富。载体方面,传统媒体所用的载体一般是使信息单向传播,新媒体所用的载体更多是具有交互性,信息可双向传播,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并拓展其阵地。

(二)拓展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空间

在未进入新媒体时代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局限于校园内,空间相对独立。新媒体时代来临后,互联网突破高校校园的空间局限,使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的学生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师生在校内便可借助新媒体向社会迅速传播优秀文化成果,身处高校内便可与社会各界迅速联系起来,加强相互间思想交流,扩大了校园文化覆盖面。张朱博指出,新媒体环境下使得传播层级消除,让知识权威、学术权威、行政权威等各方面权威受到削弱。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大学生价值选择更加多元化,思想活动空间不断得到拓展。

(三)繁荣了高校亚文化

新媒体的多样化、互动性等特征,使得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常常面临不同思维的碰撞和整合,进一步地促使校园文化多元发展。校园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网络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大学亚文化提供了主要阵地和虚拟平台。各类大学亚文化在虚拟平台上彼此交流,使得师生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整合资源、凝聚人心,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三、从实践论角度剖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对策

如何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将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很好结合起来,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即使处于新媒体时代,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积极加强新媒体的运用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优势。二者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形成新旧媒体良性竞争关系。马丽慧认为,可在内容、途径和管理三个方面考虑新旧媒体的融合。内容融合方面,用传统新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弥补新媒体的海量性和繁杂性,社会主流文化宣传同时考虑到校园自身特点,既贴近社会又贴近学生;途径融合方面,将校园广播、宣传栏与手机、电脑结合,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实现实时宣传,同时加强管理者、教育者和学生的在线互动;管理方面,加强对传统媒体专业队伍的新媒体素养培养,加强培训。

(二)加强校园新媒体队伍建设

徐稳等人认为新媒体队伍建设是贯彻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重要依托,要使其善于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马丽慧强调高素质的新媒体团队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有较好的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能够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可写出符合大学生思想文化的新媒体内容。陈义红指出,一方面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网络监管队伍,由校党委领导,宣传部、网络中心,学工部、学生代表等一起组成,监管新媒体动态;一方面组建“网络环保”志愿队伍,发动在校大学生一起共同努力。崔越认为要让优秀的专家学者组建成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队伍,针对时事热点写评论,引导大学生。

(三)打造主导性校园新媒体平台

高校作为社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新媒体开发和应用方面应当走在社会的前列,因此要加大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为高校师生运用新媒体提供有利条件。马丽慧提出了四个具体的做法:一是创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设校园资讯、学生咨询、教学管理三大板块,含括校园的学习与生活。每天推送符合主流文化意识的信息。二是开设主题官方微博,学生遇到问题可在微博平台向校方提出,校方也可在该平台进行反馈,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树立良好校园风气,培养文明讨论氛围。三是创办手机电子报,针对大学生关注的校园动态,时事热点,通过电子报快速传递给他们,主动占领校园文化宣传的阵地。四是创建数字移动图书馆,图书馆是校园精神文化资源的主要来源,移动图书馆使大学生更加随时随地快速阅读查询资料。

(四)强化对新媒体的管理手段

要让校园新媒体得到健康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基础就是要有是合理的校园新媒体制度,尤其是要建立关于移动App、社交软件、校园论坛等新媒体的管理制度。制度建立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的控制,对校园舆论进行引导,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提升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对于具体做法,陈义红认为利用新媒体技术把控校园信息的传播,过滤与净化网络信息,切实落实校园网络实名制。此外建立配套的校园新媒体管理制度,包括校园信息审批制度,校园网络管理等,对不良信息进行审查。

四、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多位学者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是比较系统和深刻的,但笔者认为依然有提升的空间,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分析,尚未能够形成完善的理论成果和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目前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从高校校园文化的维度分析,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把新媒体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载体,还不能充分体现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价值;第三,新媒体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要遵循何种原则,二者结合的实现路径有哪些,探索还不够全面,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深化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笔者认为在往后的研究中,要加大对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加强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价值研究,探寻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的有效途径与实践做法。

参考文献:

[1]尹自强.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5(8).

[2]徐稳,杨素群.论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

[3]庞国庆.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崔敏,黄育荣.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河池学院学报,2013(2).

[6]樊斌,唐勇.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职教论坛,2015(11).

[7]黄坚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8]冯莉,田园.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

[9]蔡震宇.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5(11).

[10]曹玉洁,李勇杰.新媒体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11]马丽慧.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6.

[12]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