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

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

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要求;措施

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现代民用建筑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在不断发展,智能化住宅在我国的住宅建设中越来越普遍。智能化住宅相对于传统住宅能够提供给我们更加便利、安全、舒适和人性化的生活条件。本文主要就智能化住宅在电气工程方面的设计要求和具体设计措施进行探讨,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一、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方面的设计要求

1.1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

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设计内容,在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设计中需要发挥出高科技的优势,进行更智能、自动化的安保系统设计,为居住者的安全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从住宅小区整体来看,安全防范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监控系统。主要对住宅区出入口、内部广场、停车场以及周边建筑或者活动场所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一般采取摄像系统和保安人防相结合来进行监控,并设置监控中心,及时处理和分析监控信息并保存监控证据;

(2)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是和监控系统相辅相成的,当监控发现异常后,需要有相关的报警设备或者报警器自动发出信号,及时记录住宅小区内不良情况,做到第一时间能够将危险上报到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3)身份识别系统。传统身份识别系统主要依靠小区出入口保安来实行,智能化在住宅中的应用,需要身份识别系统进行相应的升级。例如出入刷卡、车库取车采用磁卡指纹识别进行管理等。智能化的身份识别系统在防盗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是电气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1.2照明系统的现代化

过去住宅建设中照明系统的作用正如其名,仅起到居室和户外照明的作用而已。但是在当今物质丰富后,随着住宅工程建设的智能化,照明系统也不再仅仅提供照明,还具有美化小区和居室的作用。照明系统现代化主要包括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两个部分。

(1)室内照明。室内照明主要指家庭住宅内部照明系统,包括居室、客厅、厨房等地方的照明,不同地方对照明有着不同要求,室内照明受到住宅主人个人喜好的影响,总体来说还是以美观、实用、安全为主要原则;

(2)室外照明。室外照明包括住宅小区人行道、广场等公众场合的照明,这些地方的照明需要统一进行规划,在实用的基础上,将一些美观、人性化的设计考虑进去。室外照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小区名片的一部分,代表了整个住宅小区的形象。

1.3电气安全保护系统

住宅电气工程的另外一个设计要点就是对电气使用安全的保护,智能化的住宅工程在这方面有着更显著的优势。智能化住宅在电气安全保护系统上的设计包括在防火、防电上的设计,这需要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例如在漏电时能够及时自动切断电源,煤气泄漏时能够被监测到并发出警报信号。另外一个方面是防止不法人员借助查水表、电表等名义实施抢劫等违法行为,这就需要提高水电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在这些程序化的工作上减小人力投入,而代之以机器进行管理。

二、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设计具体措施

智能化住宅在电气工程的设计上和传统住宅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而如何在电气工程上进行设计以实现住宅电气系统的智能化,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来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2.1照明设计

智能化住宅在照明设计上的优势比传统住宅要大的多,总体设计要求为光效高、实用、节能以及美观,在灯具的选择上需要和所在房间的功能结合起来考虑,在光源光效、显色指数、亮度等指标上进行综合考虑,并试验实际照明效果。在智能化住宅中,各类荧光灯以及双螺旋的白炽灯都是首要选择。住宅内不同场所对光源的照度有着不同的需求,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住宅不同区域对照度需求以及灯具的选择

除了对住宅内部的照明设计有所要求,对于住宅中的公用走廊、楼梯等公用场所也对照明有着特定的需求。对于智能化住宅来说,在走廊和楼梯等公众场所的照明选择上,可以采用吸顶灯和壁灯搭配的方式。高层住宅的消防系统中还要加入应急照明的设计,同时在楼道等逃生路线上设置照明指示标志,疏散标志灯要安设在离地1M的墙面之上,互相间距不能大于15M。

2.2接地和电气安全

住宅电气设计中电气安全的防护是一项重要设计内容,智能化住宅的电气安全设计包括等位联结、接地以及相关电气保护装置的设置。

(1)等位联结。在电气设备防雷,用电安全保护上,等位联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等电位的联结作用的范围越小,对电气设备的保护就越充分。经常采用的接地就是一种但范围的等位联结。住宅中,为了保障浴室、卫生间等区域的用电安全,需要进行局部的等位联结;

(2)过电压保护。对于一些过电压承受力较差的电气设备,需要配备完善的过电压保护装置,降低由于瞬时的过电压带来的损失;

(3)漏电保护。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断路器、漏电继电器以及漏电保护插座,其目的都是为了在漏电或者短路发生时及时切断电路,以防造成更大损失,在住宅的配电箱以及单元电源进户线上要分别设置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的漏电保护装置。

2.3智能楼宇系统的使用

智能楼宇系统是智能化住宅在电气工程上的一个重要优势,智能楼宇系统的使用将更便于物业管理,为住宅居民提供更加贴心、舒适和人性化的服务。智能楼宇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1)声频系统。智能住宅中的声频系统主要包括广播、火灾报警、各式娱乐设施等,广播可以用来播放背景音乐及通知,火灾报警能够更好地发挥警报作用,娱乐声频设备则提供了居民休闲的场所;

(2)网络系统。包括有线电话、有线电视以及互联网通信,这些都是小区住宅必须配备的网络设施,而智能化住宅还包括对楼宇各项设备的监测和管理,因此需要在将各设备通过广域网进行连接,以便于统一进行管理。

(3)IBM系统。IBM系统在智能住宅楼宇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对水电等物业信息、楼宇公共服务信息以及用户个人信息的综合管理,相关设备和装置的布设包括报警系统设备、消防设备以及身份识别系统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和IBM系统结合起来设计。

三、总结

住宅建筑是人们生活、休闲和娱乐的场所,科技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这是需要各基层建设部门去努力实现的。建筑公司在进行住宅建设的时候,要积极将智能化运用到电气工程设计中,提高住宅智能化的水平,从而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居住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晓;;论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具体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228.

[2]戴瑜兴;陈际达;;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设计[J];低压电器;2002,02:21-25.

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范文第2篇

1.1耦合模拟CONTAM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模型,由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下属建筑火灾研究实验室(BuildingandFireResearchLaboratory)开发,主要用于研究建筑物内多区域空气流动和污染物传播,也可用来建筑加压送风防烟及局部排烟系统的分析。它将建筑物内各房间认为节点,节点具有相同的物理参数,比如温度、压力等,节点连线将各区域连通起来,比作开启的门、窗户或者门缝、窗缝。每个节点是1个控制体,利用质量与能量守恒方程对建筑物内的空气流动、污染物分布及压力分布进行计算,特别适合于远离着火房间的烟气流动分析[11]。为了得到起火房间、电梯竖井等区域内各物理参数的详细分布,实现了多区网络软件CONTAM与CFD0场模拟软件的耦合,目前可对1个区域进行场模拟,其他为网络区域模拟,两者之间的耦合如图1所示。1.2典型建筑模型设“典型建筑”为20层的高层建筑,每层层高为3m,每层面积500m2,楼梯间面积15m2,电梯竖井面积10m2,如图2所示。设楼层为1个区域,其各物理参数均匀分布,楼梯间与电梯井独立设置,忽略电梯轿厢的影响。楼梯间与楼层之间的疏散门尺寸均为1.6m×2.0m,疏散门缝隙面积为0.0184m2[12],电梯门尺寸为2.0m×1.2m,其缝隙面积在场模拟计算中简化为当量孔口面积。由于CONTAM模型只是对各区域质量守恒方程求解,未考虑能量方程,所以火源及烟气等相关参数用其他热模型代替。CONTAM模型与CFD0模型耦合计算中,本文设定电梯竖井为CFD区域,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计算,网格数为20×100×600,竖井壁面为恒定温度40℃(室外环境温度为20℃)。将起火房间简化为“标准火源”[4,10,13],假定起火楼层压差为10Pa,温度为500℃,作为计算采用的“标准火源”;网络模型中对烟气的传热未进行计算,考虑到竖井内的烟囱效应,假设存在一个热源在竖井内模拟热烟气的运动,发热量0.1MW;模拟过程中门窗均关闭,模拟状态为稳态,不考虑外界风的影响。考虑到建筑火灾的随机性与多变性,计算结果的绝对值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重点探讨的烟气在竖井内流动趋势以及各因素对竖井中和面位置的影响。

2正交实验

在“标准火源”下对“典型建筑”火灾中的烟气控制进行场-网模拟,研究竖井顶部开口面积、各楼层加压送风、电梯门密封性及不同着火楼层对电梯竖井内烟气流动的影响。为了减少实验次数,且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进行计算,实验的目标值是竖井中和面位置与排烟量,各影响因素及水平如表1所示。各楼层暖通空调设备进行加压送风,一般舒适性空调送风量为4.0~6.0次/h,取送风量分别为0次/h、1.0次/h、2.0次/h、3.0次/h;电梯门缝的宽度体现了电梯门的密封性,一般缝隙宽度为3.0~12.0mm,取缝隙宽度分别为3.0mm、6.0mm、9.0mm、12.0mm。所进行的正交实验如表2所示,L1644表示16次实验,4个水平,4个因素。

3计算结果及分析

3.1电梯竖井内烟气温度分布电梯竖井内的烟气温度分布对烟囱效应的影响很大,在网络计算中经常设定为常数,会导致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4,10]。采用场网耦合模拟的方法,电梯竖井采用场模拟,充分考虑烟气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布,其它区域为充分混合区域。一般而言,着火层位于1层,着火层以上楼层数更多,烟气更容易侵入各楼层,此时对建筑火灾是最不利的,取电梯门缝宽度6.0mm、各楼层送风量3.0次/h、竖井顶部开口面积为0.2,即在“典型建筑”的“标准火源”条件下,Case12算例计算得到的竖井内烟气分布如图3所示。其中,图3a为电梯竖井场模拟计算得到的Y=2.5m截面上的温度场分布,图3b为电梯竖井内烟气温度分布沿竖井高度方向上的变化。由图3可知,电梯竖井内的烟气温度沿建筑高度方向基本呈指数规律衰减,且沿高度方向出现诸多波动,这是由于各楼层与电梯竖井之间空气或烟气进行置换的原因。在初始阶段,着火层进入的冷空气较多,温度梯度较大;随着烟气竖直向上运动,温度变化较平缓。其他算例得到电梯竖井的烟气温度,在着火层以上,变化趋势与图3相同。3.2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表1对“标准火源”条件下的“典型建筑”烟气控制进行场-网模拟,分析各个因素对排烟量与电梯竖井中和面位置的影响。3.2.1电梯竖井排烟量通过电梯竖井顶部开口排烟量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正交实验表的因素影响分析,对自然排烟量影响效应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不同的竖井顶部开口面积、电梯门缝宽度、各楼层送风量、着火层位置计算得到的自然排烟量均值的变化分别为:0~15.700kg/s、9.200~11.501kg/s、7.718~13.258kg/s、9.955~11.342kg/s。对电梯竖井自然排烟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竖井顶部开口面积、电梯门缝宽度、各楼层加压送风量、着火层位置。3.2.2电梯竖井中和面位置各实验计算的电梯竖井排烟中和面位置如表3所示。根据正交实验表的影响因素分析,对电梯竖井中和面位置的影响效应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不同的竖井顶部开口面积、电梯门缝宽度、着火层位置、各楼层送风量,竖井中和面位置均值的变化分别为:4.50~19.00m、13.50~15.75m、10.75~17.75m、12.25~16.00m。对电梯竖井自然排烟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竖井顶部开口面积、电梯门缝宽度、着火层位置、各楼层加压送风量。3.3竖井顶部开口面积的影响由图4与图5可知,竖井顶部开口面积对自然排烟量与中和面位置影响最明显。为了分析不同竖井顶部开口面积的影响且不失一般性,着火层、电梯门缝宽度、各楼层送风量取因素水平的中间值。在“典型建筑”的“标准火源”条件下,取着火层在6层,电梯门缝宽度9mm,各楼层送风量为2次/h,对不同竖井顶部开口面积进行场网模拟计算。不同竖井顶部开口面积下,自然排烟量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见,自然排烟量随着竖井顶部开口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开口面积较小时,自然排烟量随之增加迅速;开口面积较大时自然排烟量增加比较平缓。不同竖井顶部开口面积下,电梯竖井内外烟气压差如图7所示,图中P0可用来确定中和面的位置。由图7可见,除着火层之外,各楼层烟气的压差沿建筑高度方向基本呈线性分布。随着竖井顶部开口面积比的增加,中和面的位置逐渐上移,当顶部开口面积比为30%时,中和面位置位于19层,这样1~18层冷空气进入竖井,20层有少量烟气侵入。开口面积比>30%时,中和面位置位于建筑总高度之上,烟气不会侵入各楼层,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有利于人员疏散。

4结论

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因素;环境识别;井口电站

0 引言

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和开发利用[1]。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地热发电潜力估计为10000MW。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肯尼亚对电力需求量逐步增加。根据肯尼亚电力照明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肯尼亚全国电力需求峰值为1200MW,2012年电力需求峰值为1221MW,2013年电力需求峰值增加到1334MW,电力需求的峰值以大约8%递增。截止2013年,肯尼亚全国装机容量约为1672MW,其中水电装机容量约为820MW,因此一旦肯尼亚出现干旱等缺水现象就会引起发电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用电需求[2]。

肯尼亚政府目前大力推进开发地热资源,目标在近几年将地热发电能力由现在的255MW提高到约600MW。由于地热能发电与火电系统采用的纯蒸汽截然不同,其工作介质是从地热井中喷射出的热流体(蒸汽、热水及其混合物),含有腐蚀性很强的气体、离子或杂质, 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极易造成环境污染[3]。

1 肯尼亚地热电站中的环境因素识别

随着肯尼亚地热电站开发大规模的开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中的管理体系核心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识别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确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环境目标、指标,制定实施方案等[4]。

肯尼亚地热田中唯一商业开发是奥卡瑞地热田,海拔高度约为2000米,周围主要是花卉和园艺耕作区、牧场、野生动物保护区、旅游和居住区、基础设施等,是Hell’s Gate和Longonot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的重要分布区域,周边地区人口稀少,主要包括Maasai、Kamere社区居民以及来自周边花卉农场、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肯尼亚发电公司及其承包商的员工。因此,该地区地热电站所处的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风景旅游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涉及的主要环境因素有:热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地面沉降诱发地震、噪声污染、地热水的可用性、固体废弃物、土地利用对植物和野生动物的影响经济和文化因素等。

本文以位于奥卡瑞(Olkaria)地热田东北区,总装机容量12MW,采用4×3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井口地热电站为例对地热电站在开发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的识别和分析[5]。

(1)井口地热电站引起的热污染

奥卡瑞地区井口地热电站由于大多采用开放式冷却塔对循环水降温,电站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向周围大气和水体排放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上升。

根据资料显示,奥卡瑞地区的常年平均温度在25℃左右,根据计算和测量该井口电站每小时挥发到空气中的蒸汽就达96吨左右,整个电站周围的局部温度大幅升高。由于风力作用,整个电站周围的环境温度明显高于相邻地区温度5℃以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的动植物的生长,破坏了该地区的大气环境。

(2)空气污染

地热电站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运行过程中的不凝气体(NCG),内含H2S、CH4、N2、O2、H2、CO2等气体,由抽真空系统排入大气。

a.硫化氢(H2S)污染

该地区的地热蒸气或地热水都不同程度地含有H2S气体,是一种易燃的有毒气体,在浓度10~500ppm下,其就可导致头痛,在浓度500~700ppm下,几分钟就可导致意识丧失,同时对金属材料有严重的腐蚀作用。

根据该地热电站的蒸汽及卤水数据保守计算,不凝结气体为地热蒸汽的质量1%,H2S的排量计算值为4.84Nm3/h,由冷却塔稀释后排气的H2S浓度为1.86ppm,虽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银行所规定的10ppm所容许排放的最高浓度,但是长期对空的排放对整个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b.二氧化碳(CO2)污染

CO2不属于有害气体,但是作为温室气体,其产生的温室效应对环境有显著影响,是地热流体中不凝气体的主要成分一般含量在80%~95%之间。

根据计算,该井口电站的冷却塔排气的总CO2浓度估计为453.6Nm3/h,经冷却塔排气稀释的冷却塔排放物CO2浓度估计为174.5ppm,长期的排放使该区域的环境温度明显高于相邻地区的温度5度以上。

(3)水污染

由于地热蒸气形成水的过程中一部分有害的元素如坤、汞、镉、氟和硼等物质会析出,特别是地热水中含有的各种盐类甚多,将含有这些有害元素的地热水排入河流和其他水体中去也将造成水体污染。

根据测量和计算,该井口地热电站每小时排废水近50吨。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4)土壤污染,草原生态破坏

地热水中都含有大量的盐类排入农田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板结和盐碱化,如果不注意水污染防治对于地下水及附近草原将存在着潜在的严重危害。

(5)噪声污染

地热电站的主要噪声来源为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的噪声,大概为80分贝左右,应对机组设置消音罩壳。另一个噪声源为蒸汽排汽消声器,当机组故障时,短时的蒸汽排汽产生的,其噪声值可达120dB以上。该电站的运营和建设极大的影响了该地区野生动物的生活,使得动物远离电站,主要活动在奥卡瑞地热田的周围草原,影响了草原的生态活动。

(6)地面沉降和诱发地震

由于地热储层进行长期地热流体开采,使热储压力下降从而导致软质松散地层或受水热长期侵蚀过的岩层的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为了防止地面沉降,延长热储寿命和减轻地热水的环境污染。因此,在肯尼亚奥卡瑞地区地热田的边缘打了很多回灌井,将温度较低的回灌水进入储层边缘温度较低的地层进行加热,补充地层的亏空,同时也不降低高温地层中热储温度。

(7)文化因素

由于地热电站的建立,奥卡瑞地区大批的当地原始人群被迫迁移,原始村落被拆迁,当地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散居变成了集中新村居住,很多特色生活风俗和文化遗迹逐渐消失。

2 结论

综上所述地热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这些问题只要人们正确认识,给予必要的重视并且积极认真地加以研究,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严格监测和防治是有可能解决或控制的,保证地热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地热和地热发电技术指南[S].地热工程处(译).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2.

[2]P. A. Ouma,Analysis of well test data for Olkaria westand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its power potential,Proceedings 15th Geothermal Workshop 1993[Z].

[3]Ronald DiPippo, Small geothermal power plants:design,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ment, Un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 North Dartmouth, Massachustts 02747, GHC Bulletin, June 1999[Z].

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自动站 常见故障原因 保障措施和建议

一、前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快速发展,为各级气象部门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探测信息,在气象业务、科研、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色西林县气象局共建11个区域自动站,型号是DSD14的有古障、西平、普合、足别、马蚌、弄汪和旺子乡,型号是HYA-M的有河、那佐、那劳和者夯乡,供电方式都是太阳能,除了河5要素、那佐、那劳、者夯4要素外,其他是2要素的。已按要求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我市区域自动站的建成将有效地提高我市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水平,将有利对我市各乡镇的气象要素资料的收集、查询,提高气象资料的代表性。随着各自动雨量站和多要素区域气象站的建成投入,后续的管理、维护及故障排除等成为热点问题。

广西省现有的气象监测站点布局过疏,自动化程度低,区域自动雨量站故障频繁,监测资料满足不了预报业务的需要,解决的主要办法就是建设区域自动雨量站,以增强灾害性天气探测的时空密度和自动化程度。

二、区域自动站常见故障原因以及保障措施

1.温湿度传感器

1.1温湿度传感器,系进口传感器,湿度敏感元件为高分子材料的湿敏电容,HMP45D湿度与温度探测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在发现性能下降之前,一般无需特别维护。

1.2使用温度资料时,各区域站的温度数据在不同的地域有所差别在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应用上反映出来的日数据差距比较明显;如在春秋季防霜冻期间常常出现最低气温偏离相对正常最低气温,温差大的经过差距比较达-10~18度左右,容易在低温霜冻气象服务预报时造成错误判断;夏季最高气温与相对最高气温比较差距达20度左右,对预报高温天气带来不便。

1.3 做法是首先关闭采集器电源,拆掉所有链接的接地装置,重新启动电源卸载数据,经查看数据全部恢复正常;节检查接地连接装置重新进行处理,发现在初始安装时,由于接地体锈蚀,分析采集器接地线在释放雷电流或自身消耗电流时无法释放,与接地装置之间产生阻滞释放作用,致使温度传感器产生感应回流,采集器处理数据错乱造成的温差大所致,经过重新处理锈蚀接地体结合处链接上接地装置,再次开启电源卸载分钟数据观察温度数据变化情况,所有数据都全部正常,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周边 站比较再无失真现象出现。所以经过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接地装置若锈蚀或者接触不良都能造成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失真,这一故障现象隐蔽点常常不易发现,请各位同僚在日常的维护中多加注意,以免造成错误的判断。

2.雨量传感器

近几年的雨量传感器现场维护中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

2.1 正常的雨量无数据

在正常的雨量维护中各位同僚都知道,一般大多数为翻斗和雨量器漏斗堵塞,通过清理堵塞漏斗孔都能够得到解决并及时恢复。

2.2 在雨量没有堵塞的情况时,无雨量数据的排查

首先带一块万用表到现场,拧下雨量器两接线柱线头,用万用表测试两接线柱,下翻斗翻动后,查看万用表数据指示情况,无数据一般是干黄管已经坏了或下翻斗中心处磁铁失去磁性,需要更换恢复连接。

2.3 故障现象为有降水,无堵塞现象,下翻斗翻动不记录数据

通过现场用万用表测试,下翻斗中心处磁铁磁性检查正常,经测试判断为干黄管质量问题,故障为已坏,重新更换干黄管后雨量器恢复正常,在维护中多加注意。

3.电源

在日常的维护中,近几年安装的区域自动站基本都是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供电,有时出现数据不能正常传输。首先应考虑蓄电池使用的期限,一般寿命为一年半至两年左右,这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当白天能传输,夜间数据中断,说明蓄电池使用的年限可能使用寿命已到期限,蓄电池已无法再储存电能,应立即更换蓄电池;另外太阳能板被遮挡物遮挡无法采集太阳能时,很容易造成蓄电池亏电,致使蓄电池过早老化无法储存电能,在夜间数据传输时极易中断,请及时调整太阳能板采集光线位置或再增加一块太阳能板。

4.测量注意的问题

4.1 测量电参数时,需注意万用表的“档”、“量程”和“极性”;同时还需注意,万用表的“测笔”较粗,操作稍有不当,单笔同时触及二个“点”时,便会导致印制板线路短路。因此,测量时应小心谨慎。

4.2一般涉及测量电压的都应带电测量,如湿度、风向、风速等,涉及测量电阻的必须断电测量, 如温度、地温等。

三、几点建议

1.定时查看区域站仪器运行情况

值班人员上班后要定时通过“河南GPRS无线雨量查询系统”查看区域站仪器运行情况,当发现某乡镇区域站仪器没有雨量显示或雨量显示异常时,要随时报告,及时派人修复维护。

2.加强巡查力度,做到定期巡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

仪器维护人员要至少做到每月巡查一遍仪器,特别是在仪器启用前、麦收季节、汛期以及秋收季节等重要时段或雨量筒易被杂物堵塞的时段要重点巡查。巡查中要及时清除雨量筒中的堵塞物,并做好巡查记录。还要在下乡维修仪器的途中,对经过乡镇的仪器进行巡查。

3.解决电源问题是个重要问题

因全县电力一直紧张,汛期压负荷是必然现象,而压负荷的首要对象是乡镇,因此解决区域站电源问题是个重要问题。

四、小结

1.区域自动站除了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维护外,还要根据各种故障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加以排除,同时应掌握相关的一些自动站原理知识,适时的运用到工作中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当自动站出现故障时,只要掌握故障分析和判断的基本原则,按照一定的步骤去排查,则可凭台站人员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即能找到和排除故障。总之,在自动气象站工作中,认真维护自动站,只要不断总结经验,就能减少故障,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自动站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气象局业务管理工作文件选编(1996-2006).河南:河南省气象局编,2006.

电气和自动化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备;安装;电气自动化

1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对生产、居住、生活宜居性、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购置住宅、办公场所,看中的不仅仅局限于地段及周边配套服务,而更多的关注点集中于本身楼层设置、建筑结构设计及其配套公辅工程的使用的便利性与可靠性,因此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与安装上开始逐步大量应用。

2现代城市智能建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们可支配资产的不断攀升,国内城市居民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在不断攀升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紧逼下,居民也开始倒逼开发商不断采用更高效、科学的手段来提升居民建筑的宜居性。而对于写字楼、商业楼等楼盘,由于各个用户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使得其对配套公辅工程的要求有着差异巨大的不同需求,这就使得在建筑的设计与安装时必须采用智能化差异化处理才能满足各个用户之间不同的配套工程需要,因此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各类智能服务功能不断涌现,如电气控制系统、门禁与监控控制系统、消防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暖通系统、通讯系统等等的设置与安装给住宅、写字楼内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这也客观上构成了智能建筑的基本硬件基础[1]。

3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由于目前很多小区居民对个人隐私的要求不断提升,因而很多居民楼在单元楼门下装设了门禁管理系统。这种门禁系统可以很好的避免由于其他住户流动或者外来人员的侵扰对居民造成影响,可以有效地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隐私。而这套智能门禁管理系统的设置是极为简单的,即楼道门处设置一个可远程启动的电磁开闭器,居民进入时利用已分配的个人居住密码或者电子钥匙开门,访客可通过开闭器旁的访问电话与住户家庭内的访客固话相联系,得到身份确认后由住户通过告知密码或者通过远程启动开启的方式开门。有一些稍微高档一点儿的小区设置的门禁管理系统还在入口开闭器处设置摄像头,可远程连接到住户家庭固话处,更加方便(见图1)。在许多商业楼特别是办公、酒店一体式商住楼内,由于酒店的相对私密性与人员流动的复杂性,因此一般将酒店楼层与尚无办公楼层进行门禁隔断,常见的方式有在各楼层进入时点设置智能门禁系统。也有部分更加规范的地区增加一道差异化电梯控制门禁卡系统,即需要进入酒店的客人需要通过刷酒店门禁卡才能实现对电梯特定楼层的停靠控制,而需要进入商务楼层人员也需要各自的门禁卡刷卡后才能操作到目的地楼层的停靠[2]。当然,为了消防或其他事故应急状态下的疏散逃脱的方便性与快捷性,一般在设置智能门禁系统时都在门禁内侧设置了手动启动装置,可以不借助密码或门禁卡即可实现强制开门逃生。

3.2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无论小区居住还是商务场所或者是酒店,监控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预防犯罪和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响应等方面,以闭路电视为代表的监控系统对于保证居民楼和办公楼的安保、消防、刑事案件预防与侦办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的做法是将监控摄像头设置在各个监控点然后通过有线线缆的方式将监控信号远传到安保中心的集控平台上,通过集控平台的展示即可实现远程安保的监管,集控平台的服务器具有7×24获取信息及存储的功能[3]。如图2所示为某小区监控平台设置情况。在具体的应用方面,部分小区、写字楼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将信号传输从光缆传输变更为无线信号传输。

3.3智能电气控制系统

在楼房特别是商业用写字楼、商务楼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区域由于不同的特点和需要会导致其各个时段、各个区域用电负荷和用电特点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该类楼房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相比一般楼房要高。在商住楼中设置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变配电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电气设施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面。变配电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力监测检测设备对各个用电节点的用电指数、配电参数和电力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判断,并将该接收数据远程传输到变配电的自动控制系统平台上,通过内部预置的逻辑来判断某个节点的电力供应情况是否出现异常,如过载、欠压等等,然后进行系统自动输出对应的控制对策给变配电系统的刀闸等控制元件进行调节处置,从而满足现场的使用[4]。除此之外,若检测到某个节点的用电负荷突升也可立即借助蓄电池、电容器等对其进行错峰、削峰处置,防止局部负荷突然提升对整体供配电系统的冲击,保障整体的供电稳定。而如果监测中发现某区域可能出现漏电或严重过载的情况,也可第一时间进行强制切断以保障现场的安全。对变配电设施的各个元件如刀闸、电容器、互感器等等进行远程的检测,如温度检测、负荷检测等等,发现某个元件出现故障,自动控制系统会进行报警诊断,若为参数误报则可经过现场检查确认后消除,若为元件损伤则可第一时间通知电力维护人员进行整修,变配电系统应用的电气自动化监测系统如图3所示。在电气设施的自动化控制方面,主要控制的内容有公用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以及部分公用电气设施的自动控制等等。如很多楼房内楼梯、走廊等公用位置设置的声感+光感照明灯,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而在区域位置照度不足且有人员经过时会自动启动,由此能够极大的节约电力资源。还有很多商务楼由于本身结构设计的问题使得很多区域无法得到很好的通风和采光,因此在楼外设置了自动反光或者自动通风设施,尤其是自动反光设施,可以根据检测元件的指令自动调节反光玻璃的摆放角度,从而保障需采光区域内的采光流畅性。

3.4消防自动报警检测与控制系统

在各类型楼房内特别是高层住宅和商业楼内由于火灾风险较大,一旦出现火灾很难进行有效的救援,因此对于消防自动报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依赖性相对更强。小区住宅内常见的火灾源主要有电力设施或电气设施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使用违章电气引发的火灾、装修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煤气或天然气使用引发的火灾、人为失误或者人为故意引发的火灾等等。这些火灾都会根据常规火灾一样有着初起、发展、猛烈、熄灭的阶段,从火灾事故救援的角度看需要火灾检测、报警、控制系统在初起阶段就进行响应和动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火灾报警器主要包括感烟型、感温型、感光型、图像型、气体火灾探测型、燃烧声音探测器等等类型,部分火灾报警器综合了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复合式工作。如感烟火灾探测,其具有早期报警的效果,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可分为离子型、光电型、电容式和半导体型等几种。其中又以离子型和光电型火灾探测器使用居多。而感温火灾探测器则是利用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升高,探测器中的热敏元件发生物理变化,从而将温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传输给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某火灾报警器的主要构造示意图如图4所示。目前虽然由于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备案的强制性要求各楼房在建设过程中就已经安装落实了这些消防检测报警控制系统,但很多小区楼房由于长时间没有落实维护管理责任,很多检测报警系统并未投入或者已经损坏,无法进行投用,这都给人们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5暖通系统

对于很多智能建筑,其暖通系统主要包括两类,①小区住宅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热水供暖系统,如暖气片、地暖等;②商务楼常见的中央空调送风系统,这两类系统在使用中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小区热水供暖系统中,由于各个用户需要缴费后方可使用,因此常在总管入用户管处设置自控阀门,该阀门可远程联网至供热公司系统,若某用户在合同期内且已缴费,则阀门自动开启供暖;若用户未签约或者未缴纳供暖费则自动阀门自动关闭停止供暖,由此保障供暖公司的利益。而部分小区为了更好的降低供暖成本,在入户侧加装了一个现场控制面板,用户在离家前可以将暖通管暂时关闭或者是在面板中输入开闭时间范围由此实现暖通资源的精确利用,避免浪费[5]。商务楼房的中央空调供暖系统在各个节点设置检测元件,主要检测风压、温度等等信息,根据各个节点的信息反馈情况变频调整空压机或制冷机的运转负荷从而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避免长期高负荷运转带来的对空压机、制冷机的磨损影响,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是能够精确的对各个节点的供应能力进行调整从而保障用户的实际需要。

4结语

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建筑内的通信工程以及供水系统等等,这些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与应用一方面能够极大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建筑的宜居性和舒适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节约公用工程资源,降低没有必要的资源浪费,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稳定可靠持续是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的,在未来智能楼宇建设过程中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深一步的探讨。当然,当前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与解决。

参考文献

[1]杨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4):216-217.

[2]孙建兴.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设备安装和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住宅,2020,27(1):227-228.

[3]万灵,陶波,李佩佩,李清,尹仕友.基于BIM的智慧楼宇运维平台开发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S1):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