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 阅读 创新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教学模式较陈旧。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取得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师应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创新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提纲阅读法

对理论性强,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掌握,可建议学生采用提纲阅读法。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学习难度的目的。采用提纲式阅读法,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提出各自的见解,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归纳意见,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二)地图阅读法

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地理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地图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地理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习题阅读法

所谓习题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教师选编习题的能力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辨对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二、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地理课本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地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地理课可以通过让学生认真阅读地理课本知识,做课前学习笔记,然后教师加以指导,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总之,以学生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把阅读作为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并反复坚持,不断改进,就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通过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等个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们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由于学生性格、爱好、情趣、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我们在提醒学生适当注意成绩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由组合,组建成学习小组。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学生来主持。实践证明,让学生“自组”有利于合作探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把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组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这样,既纠正了过去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注意保证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问题,展开讨论、争辩;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通过“自议”,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感到探究有收获,合作有好处。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质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创设多样地理情境

激发学生地理思维根据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特别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地理新情境,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导学、助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这是“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 检察机关 参与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是广义上社会管理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更是创新动力之一。检察机关参与的社管理创新是内部管理和管理外部社会的形式和内容创新的综合与统一。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它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一)作为国家机关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参与国家管理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再通过国家机关等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进行管理。人民检察院是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代表人民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她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人民赋予了她依法进行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权利,同是赋予了与之相应的义务。国家运用政策和法律的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等;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监督法律的依法运行等,其行使职权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干预社会生活的过程。因此,检察机关无须也无法回避参与社会管理的事实,认为只有行政机关才进行社会管理其实是某些个体的社会错觉。

(二)作为国家机关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活动中有必要与时俱进

首先是外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形势相对复杂,国内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突出,政府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社会管理如果搞不好,社会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和影响;过去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也将受到侵蚀。如何度过危机,如何迈过难关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头号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成了解决系列问题的良方之一。用新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从宏观上讲,整个社会都发生新的变化或变革,检察机关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其外。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并与之相协调的客观要求,更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其次是检察机关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能,这个看似单一的职能,其内涵和外延所涉及的点多面宽线长,问题多,挑战大。一是承担的社会任务更加繁重。随着经济社会领域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人员流动性增强,人口结构多元化、异质化趋向越来越突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关系更难协调,检察机关执法风险加大,社会维稳压力更大等 。二是法律监督难度加大。目前社会管理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政府自身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管理主体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对接困难,导致社会管理交错断层缺位现象并存,所以职务犯罪问题突出,在这相对混乱的局面下,监督也成了大难题。三是打击职务犯罪效果不很理想。尽管近些年查处职务犯罪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离党和政府的要求太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差距太大,震慑效果相对有限。如何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和巩固反腐效果,防止社会不公进一步加剧,也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四是行政权力日益扩大,却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而司法的独立性却正在下降。检察机关的人事权和财政权受制于同级政府,同级监督力度正逐步减弱。如重庆打黑案中检察环节曝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检察机关的司法公正性正在受到影响。五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着弊端。如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公、检、法、司等部门各司其责,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信息交流不畅,缺乏联动机制,效率不高。从微观上看,上述一系列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旧的方法和手段已证明效果不佳,新问题的出现在倒逼检察机关必须积极参与创新,寻求新的突破。

第三是检察机关对内管理也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也需要更新管理模式和方法。好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必将推动工作积极有序开展,反之变然。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仅仅是外在要求,也是其本身科学发展内在的要求,检察机关的内部管理也需要有新的突破,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一如上下级管理问题。上级对下级的“抓紧”与“放松”到何种程度最佳;省直管县是今后发展方向,那么由此而带来的省市县三级检察院关系如何处置最佳,等。二如机关内部管理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机关效率,提升班子和队伍战的斗力,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如何加强内部监督和沟通与信息分享,等等。三如检察机关的人事权和财政权的管辖问题。是同级管辖好还是上提一个级别的好,即检察机关的人事权与财政权是由上级党委和政府管辖还是同级管辖。这虽然是检察机关内部管理以外的问题,但是,它却是制约检察机关内部管理创新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检察机关同级监督乏力的深层原因。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检察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

检察机关出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是由人治转向法治的重要标志。法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治理国家、调控社会的主要方式,以法治国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标志,在当今民主法治的国家里,检察机关在国家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声望和权威,她的每一个动作必将在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检察机关能不能摆脱困境、能不能应对新的问题、事业能不能有新的突破、能不能像发达国家的一样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这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最为现实的问题。创新,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和不二的法门,它必将有力地促进检察工作大踏步前进。检察机关的每一个创新性成果,必将推动我国民主法制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能丰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检察机关一些新的好做法,对其他的国家机关也将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某县纪委受检察院“阳光检察”的影响推行“阳光纪委”,对部分案件公开处理,社会效果很好。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人民群众强烈要求

当前,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一些问题,也是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些问题,人民群众呼声很大,迫切希望要高质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对人民群众的呼声,除了有积极的态度以外,还需要有新的路子。人民群众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的希望寄托在检察机关身上,其担子很重,压力很大。当下全国检察机关认真参与创新、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新技术就是回应人民群众希望与期待的重要举措。回顾近几年来检察机关在创新领域的一些动作,如职务犯罪审查批捕上提一个级别、进一步深入打击职务犯罪等等,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老百姓的社会诉求得到了重视,人民群众满意提高。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是检察机关创新的强大动力。

(三)没有改革创新,检察机关将前途暗淡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所实现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揭示理论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揭示理论创新对主体的共性要求,这不仅有助于理论创新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实践创新,从而全面地与时俱进。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理论创新是最关键的,它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先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历史的发展证明,单纯的观念变革或新的理论学说,不足以引起社会变革,但社会变革必须有理论变革的参与并以理论变革为先导。只有理论创新了,我们才能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推动实践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实质上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理论活动过程,一种理论境界,它与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不可分的。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做到:

第一。从事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理论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它要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为前提。一般说来,思想观念的变革越彻底,创新活动就越顺利只有观念上更新了,人们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去审视各种事物,并进而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只有不唯上、不唯书,不惧怕权威,不拘泥传统,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的人,才有可能在理论创新上有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归功于马克思的创新意识。

当代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尽管各抒己见,但有其共同点,即都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说明着主体的意识、观念在理论创新乃至整个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美国着名学者埃弗莱特·罗杰斯认为,“创新就是一种被个人或单位当作新东西而采纳的观点、实践或目标。它几乎不管这一观念‘客观上’是否是新颖的,即不管它从时间上看是否是第一次应用或发现。个人主观上新颖的思想。决定了他或她对此的反应。如果一种观念对于个人来说是新颖的,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创新。

第二,主体的理论活动要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理论创新对主体活动的基本要求。这种创造性本质在理论创新上有多层次的表现: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理论创新,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相对论的提出等等。也有局部性、个别性的理论创新,如某种新观点的提出、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等;从创新程度的角度来看,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即第一次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胜利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以及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等等。也有理论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与时俱进,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

第三,主体理论活动的结果要实现理论发展上的扬弃和辩证否定。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是有根据的,其根据源于新的实践对理论的需要,而过往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新需要,主体通过自身的理论活动实现对以往理论的扬弃和辩证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扬弃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法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作为对他们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一种既唯物又辩证的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只是对二者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简单相加,它在扬弃以往哲学的基础上作出了根本性的创新。不仅克服了近代哲学家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存在的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发展理论上的革命性飞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哲学的使命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把自身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革命性飞跃。

理论创新的主体是人,他具有一般主体(人)的特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但其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与一般主体有所不同,其中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主体的特殊素质,同时也是他从事理论创新的首要素质。从外延的角度揭示其构成要素,将能更直接地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理论创新意识。

怀疑批判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主体必备的首要创新意识。只有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可能有所创新。因为,任何怀疑批判都可能蕴涵着一种否定,对以往实践的否定或对以往理论的否定,或两者兼而有之,只有否定旧的,才能创立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不少学者把创新意识也称为怀疑批判意识。

促使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推动它在一百多年问得以发展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动因很多,其中不可回避的主要一种,是这一理论的那种本质上的批判精神,那种与生俱来的批判品格。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他批判和否定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一生主要进行的就是理论批判,当然他也同样关注“武器的批判”,无论哪里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他都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马克思早在其世界观形成时期就区分了“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他清楚地意识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理论批判的本性根源于实践批判本性,而实践批判本性根源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支点上。其批判理论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对现存的一切理论都不能无批判地接受,要用怀疑、审视的眼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现存理论被超越的条件和途径,批判地超越和创新才是理论发展之路。

敢于冒险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二。理论创新意味着批判旧理论,创立新理论,也就意味着破除陈规,****权威,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备敢于冒险的意识;理论创新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还在于理论创新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在理论创新作为成果出现之前,即当理论创新作为过程而存在时,它所揭示的更多地是未来现实世界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把握未来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即便是掌握了未来现实世界中的特殊或个别,但那也是一种思维具体,而思维具体本质上还是一般,它远没有未来现实世界具体、丰富、多样,因此,理论创新活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人们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也有可能相反,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

自主为我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三。自主意识既是主体活动追求的目标,同时又是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条件。主体之所以能发挥其能动的创造性,就在于他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任何主体只有切实地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时,才能产生活动的热情,才能进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为我的,主体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价值目标去创造,去创新理论。在理论创新活动之初,主体的需要、价值目标等个人的自我投射十分丰富,这是创新活动得以发生的不可缺少的主体素质,应当说离开了主体的个性张扬以及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将成为不可能。这是因为,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创新的根本条件是个性的发展,创新的源头是人的个性化。

社会责任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四。随着创新活动的展开,主体的理论创新日益超出仅仅为了个体需要满足的范围,而具有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在理论创新之初,主体可能最初是从自身“小我”的需要出发去创新理论,但是最终以满足社会“大我”的需要而告终;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理论创新活动可能是由单独的个体来具体实施的,但个体的活动离不开他人的活动以及他人的劳动成果,他的活动只能是全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创新成果虽然是创新主体活动的结果,是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深深打上了主体的印记,但是,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意义、所拥有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创新主体个人,而应归于全社会。因此,无论创新多么富有个性色彩,它同时又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动机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去进行理论创新。然而,理论创新的实现不单只需要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同时还需要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外延构成主要包括:

1.善于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理论创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展现其生命力的关键。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即“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的口号”。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时代的问题,是理论不断发展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从问题发现开始的。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内的近代哲学家们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导致了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无法指导19世纪中叶的无产阶级实践,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提高无产阶级实践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实现的。

2.善于抓住理论创新机遇的能力。机遇通常使主体能得到意外的新收获。然而机遇的获得既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偶然得之的,它必须立足于必然,以围绕创新问题所做的信息搜集为基础。创新问题的确定为理论创新起到了定向的作用,它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方向与课题,使主体的信息搜集有了明确的目的。经过对创新问题的艰苦而细致的孕育,把主体要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加以充分地搜集与储存,向问题目标逼近,并通过各种渠道,使显意识转化为潜意识,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了理想的机遇,有某个事件作“导火索”,使人脑中储存的已达饱和状态的信息突发出新的闪光点,从而使潜意识瞬间转化为显意识,长时间在认识上困惑不解的问题,会闪电般得出结论。

3.交互主体的能力。“交互主体”一词最先出现在胡塞尔的《笛卡尔的沉思》中,在胡塞尔那里,“交互主体”主要还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在他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性,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显示着自己的主体性,为了避免认识中的主观性,人们就要相互承认主体,同时还要彼此相互交流,转换视角,这样人们就能扩展自己的主体性,并可以把世界理解为“共同的世界”,理解为一个“交互主体的世界”。

人是理论创新的主体,作为主体,人首先表现为具体的人、单独的个体;而人同时又是作为类而存在的,他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离不开前人奠定的基础,离不开同时代的他人取得的成果,并且有可能在“主体——中介——客体”关系中成为他人认识的客体。因此,主体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应善于做到与他人交互主体,放大自己的认识能力,突破自身的认识局限。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

要能进行发明性创新,要强调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高等院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适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但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有一定思想理论的引导。在高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授课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性知识以及社会历史知识,而且以课堂知识为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素养上的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引导。我们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创造和创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前人不断的创造与创新。在当今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3]。因此,他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也提出,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为了贯彻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

很多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纯理论知识课去上,认为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用于应付考试足矣。于是,许多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逃课旷课,有的学生虽然去上课,但是却不听讲,聊天、玩手机,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考试之前死背书,混个及格便觉得万事大吉了。不仅仅是学生,有的教师也对课程不够重视,上课时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多只能是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有所了解,并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联系实际的探讨,更不要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改革创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创新修养

老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授道理和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思想认识、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知识储量,这样才能向学生讲道理、传授知识,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授课教师自身就必须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自身首先就具有创新精神。首先,授课教师必须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文件精神,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项文件,领会其精神,并将其贯彻到平时的教学中。其次,授课教师必须自己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并就自身所掌握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同时授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熟悉创新理论方法,能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具有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第三,授课教师必须拥有独特的个性品质,熟悉自身的特长,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能用自己的方法教授知识,身体力行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新。

(二)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实施个性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原有知识基础,因人而异,为每个人创造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鼓励他们自由发展自身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激发他们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结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字:企业 创新集成 理论

集成(Integration)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部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年来的事。企业中的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技术创新小组等都是将各种不同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的组织形式或方法。

一、企业创新集成的含义

创新集成就是将集成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市场、文化、知识、制度、技术、管理等创新实践的动态过程,即在创新方式上以集成手段为基础,在创新行为上以集成机制为核心,在创新思想上以集成理论为指导。理解创新集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指各种创新的有机集成,因此,创新必然具有系统性。其次,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内部条件的千差万别,组成要素的互相交叉,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必然使创新集成呈现动态性。第三,由于创新系统是由众多的要素或子系统(如市场创新子系统、制度创新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系统内各要素始终与外界进行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与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交换与联系使系统内要素以及要素间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系统的功能,因此,重整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创新集成来实现。第四,创新集成使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各创新子系统相互促进与匹配的有机体,因此,创新集成是主动地寻优过程。

二、创新集成的必要性

建立在“创新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创新集成,其存在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各种创新之间的相关性决定的,是创新实践活动深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更重要的是“创新人”自身的本质要求。所以从“创新人”假设的角度对创新集成的必要性予以分析。

创新集成是“创新人”自身的本质要求。作为“创新人”,它是有头脑、有思想、有灵魂的,这必须靠文化创新来实现,文化创新相当于“创新人”的大脑,赋予“创新人”新的思想、观念及意识,指导“创新人”的各种创新活动。

“创新人”要创新,必须要寻找创新的出发点与切入点、立足点与归宿点,因此,市场创新相当于“创新人”的双脚,这要求“创新人”两脚踏向市场,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市场突破口,大胆进行市场创新,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站稳脚跟,同时通过不断的市场创新,找到自身的理想归宿。

“创新人”要实现其内在需求,就必须协调处理好文化创新、市场创新、知识创新、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系,使其成为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这正好可以通过创新集成的功能来实现,因此,“创新人”假设是创新集成的理论基础,创新集成是“创新人”实现其理想的内在要求。

三、企业集成创新的三个驱动因素

1、技术的复杂性是集成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一

技术的复杂性是指技术专家无法单独理解和掌握,并在特定的时空内无法详尽表述的技术。一项技术包含的知识和技能越难以掌握、融合的学科越多,该项技术的复杂性程度就越高。Narayanan,V.K指出,技术环境是动态演化的,如今技术变化的速度更快也更普遍了。变化遍及各行各业,使各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技术环境更加不确定。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上的每一种产品都是一系列不同技术的集合体。当然,所有这些组成部分都能被分解为更专业的技术。为了生产所有这些部件,将他们集成到一个个人计算机中并推向市场,需要制造、营销、销售和获益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企业有的擅长一种核心技术,有的擅长技术集成。

2、知识衍生的复杂性是集成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二

21世纪是基于知识的信息社会,知识转换的速度以及周期长短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资本聚集的速度。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技术优势与知识共享或者知识分配密切相关。但知识的衍生机制又是很复杂的。在知识衍生进化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中体现有序性是一般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充斥着正反馈与负反馈,二者相互交叠,错综复杂,以至于整个过程的饱和性、多态性等非线性特征十分明显,并由此诞生了种种不确定性。

3、竞争环境的加速动态演化是集成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三

进入21世纪,竞争的领域越来越全球化,全球的竞争者都能参与许多技术的竞争。它们带来不同的假设和竞争模式,使竞争者的种类多种多样。竞争的范畴不仅限于市场,而且还拓展到了组织范畴。世界各地的组织都有不同的惯例、规则和方法,全部将它们掌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全球化使得竞争领域更加复杂,更加不确定和更加动荡。时间紧缩也提高了对竞争响应速度的要求。因此技术出现阶段加快了,产业一旦形成,就迅速成熟起来。

四、创新集成的意义

1、创新集成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分解式思考问题方式,有利于人们树立系统性的思考方式,从而从整体上去把握问题,促使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

2、创新集成有利于促进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创新集成同其他创新理论不同,它不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创新研究,而是以“创新人”假设为基础,以系统理论及集成理论为指导,着重研究市场、文化、知识、制度、技术、管理与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界定创新集成的原则,研究它们之间的集成类型、特点及机制,揭示创新集成的内在机理,进而构筑创新集成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