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第1篇

一、宁夏少数民族档案的特点

宁夏是我国回族聚居区,全区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回族,回族风情浓郁。宁夏也是西夏王朝的腹地,更是西夏文化发展中心。同时宁夏又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除回族外,境内有满族、蒙古族、东乡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35个。各民族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留下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档案材料,反应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内容,这些有价值的记录便形成了宁夏少数民族档案,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元性

宁夏少数民族档案既承载着伊斯兰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丰厚营养,两大文明共同塑造了回族独有的民族气质、个性和文化内涵。

(二)宗教性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凝聚和纽带的作用,是回族风俗习惯的根基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同时还渗透着回族文化的其他方方面面。而西夏时期党项民族信奉佛教,遗存的佛塔、古建筑充满佛教色彩,如果用耀眼和神秘来形容一段历史,“西夏”则是当之无愧的。

(三)垄断性、唯一性和排他性

宁夏少数民族档案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如西夏王陵、西夏古佛塔等具有垄断性、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特点。它们不仅能满足游客探寻异域文化的好奇心理,可以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去了解和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宁夏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如西夏王陵素有“东方的金字塔”之美称,足以让人瞬间想到古埃及的金字塔。激发游人探究异域文化的好奇心,满足未能前去埃及一睹金字塔的遗憾之情。

二、宁夏少数民族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

宁夏少数民族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旅游中发挥出巨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延续与发展的基础。而少数民族档案承载着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1.利用媒体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如宁夏电视台根据档案资料记载回族有长期从事商业活动的历史,拍摄的纪录片《印象宁夏》中《吴忠回商》就介绍了回族善于经商精明能干的特征。而《回族婚礼》则体现了回族婚俗强烈的宗教色彩和地方风情。能够给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

2.利用少数民族档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是回族“山花儿”的故乡,宁夏电视台根据少数民族档案整理播出的大型纪录片《印象宁夏》中《花儿的家乡》由《聆听花儿》《王洛宾与五朵梅》《记忆中的花儿》《回族山花儿》《曼苏儿》《我的花儿》《花儿歌者》(上、下)《花儿新韵》和《心灵的花儿》十节组成。尤其是宁夏六盘山区因其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的深厚积淀,使这里的花儿独具特色。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这一地区现在流行的“山花儿”即有“花儿”的某些特征,又受当地山歌(如信天游)和小调以及伊斯兰教赞圣诵经音调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山花儿”独特的音乐特征和鲜明的个性,深受当地群众和游客的喜爱。

(二)丰富宁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根据民族档案记载,重塑民族文化景观。如位于宁夏灵武的“中华回乡文化园”和“中国回族博物馆”建于2002年。整个建筑是依托回族纳家古街和百年清真大寺而建,所有建筑遵循当地回族建筑风格,将伊斯兰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它通过文物史料等各种方式,展示了一个民族完整的发展历程,是国内仅有的一座回族文化专题博物馆。博物馆设计独具匠心之处体现在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再从“回”字字形上看,是回旋封闭状,无限循环,引申为回族生生不息,回族文化绵延万长之意。中国回族博物馆通过文献整理与探索,在把握大量中国回族与伊斯兰文物古迹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对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各类文物、史迹、文献资料进行归类研究,找出具有典型意义并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的代表性遗存,发掘其内在的演变规律。按照《回族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伊斯兰文明与人类文明的交往互动》《中国回族的形成与其文化习俗特征》《中国回族在华夏文明史上的贡献》《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五大主题进行策展。让游客了解中国穆斯林是如何继承伊斯兰文明传统,走和平创新发展之路,实现民族的复兴。西夏风情园是以西夏档案史料记载为依据,以西夏文化的全景展示为主线,融合文化与旅游,并以西夏古国党项部落作为园区寨堡的原型,将西夏时期农耕、印刷、陶艺、游牧、军事、酒酿等古代西夏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园内建筑凝练了西夏建筑的精粹,游客到此,能感受到西夏建筑艺术的精美绝伦;风情园内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塞外风光,又有小桥流水的江南诗韵,是旅游观光的绝佳胜境。并成为宁夏旅游的一张名片,是国内游客到宁夏必去的景点。

(三)高度的历史价值

西夏档案史料因记载缺乏而神秘莫测,吸引游人的眼球。如西夏木活字印刷,打破了北宋毕N的泥活字印刷。西夏时期《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实物,被誉为“文明之母”,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它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西夏文字被称为西夏王朝的一朵奇葩,据《宋史.夏国志》载:“元昊自制番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教国人纪事用番文,而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番语”。史料记载中“番书”,即为后世所称的“西夏文字”。西夏文字的创制,便于同周边各民族政权的交流和交融,特别是易于文化上的交流与沟通,促使西夏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回族档案作为回族文化的承载者,记录了回族人民在社会生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人们全面、真实了解回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如在回族人们生活中广为流传的关于回族族源的民间传说《回回原来》中,讲述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反映了回汉人民团结互助的历史根源以及回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重要地位,为游客了解西夏历史和回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四)独特的艺术价值

艺术是一种对美的体现,是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审美。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人们追求感官的享受。而西夏档案凝聚了西夏党项民族的智慧,处处体现出西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西夏档案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雕塑、绘画和篆刻艺术等方面:1.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西夏王陵、西夏古佛塔的构件上。如瓦当是用于建筑物上,不仅实用,而且又将绘画和雕刻艺术融为一体,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摩羯是用于殿宇屋脊上的装饰物,形象奇特,色彩艳丽,是党项民族用于消灾免祸,逢凶化吉;伽陵频伽是佛教里的一种神鸟,能唱出动听的音乐,形态像人的头,鸟的身体,双手合十于胸前呈祈祷状,翅膀展开,尾巴高翘,艺术美感强烈。2.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最有特色的是力士支座(又称人像石碑座)。2008年宁夏新修建好的宁夏博物馆就采用这一艺术构思作为建筑装饰,成为宁夏博物馆建筑外观的一个亮点。3.西夏绘画品种丰富,有木版画、版画、壁画、还有绘制在纸、帛、布上的各种卷轴画(包括唐卡)。由于受传统佛画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具有较高水平影响和显著特色。 4.篆刻艺术主要用于西夏文字雕刻,西夏文字由于笔画繁复,撇、捺较多,体现出来的篆刻艺术结构工整,遒劲有力,挺拔而美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给游客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五)潜在的科学研究价值

宁夏少数民族档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大量的科学知识。如回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宁夏具有丰富的回族医药档案资源,在对回族医药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在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下,“先后整理出版了《回药本草》《回族医学奥义》《中国回族医药学》《回族方粹》《回族医学简史》等回族医药文献。这对促进宁夏回族医学技术发展、宣传回族医药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夏时期科技档案如天文档案、历法档案、医药档案、地图档案、印刷技术档案等是西夏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夏王朝的珍贵史料,这些档案史料可为游客了解宁夏回族文化和西夏文化提供独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蕴,体验更多的异域文化。

(六)巨大的经济价值

宁夏少数民族档案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资源。2015年大型史诗纪录片《神秘的西夏》在央视热播以来,光西夏王陵景区游客量较往年大幅上涨。201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西夏王陵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经济效益巨大。西夏文化遗产在经济价值方面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持续增长性。西夏王陵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座西夏时期的帝王陵,又是国家公布的100项大遗址中宁夏仅有的两处大遗址之一,所以它的价值和挖掘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西夏时期古佛塔、重建的中华回乡文化园和西夏风情园等旅游景点在满足游人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利用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落实全业融合的新举措

(一)利用少数民族档案文化,推动旅游与特色文化融合。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资源,在体现宁夏特色和宁夏味道上下功夫,在宁夏历史文物开发利用上下功夫。推动宁夏旅游业的发展。

(二)利用少数民族档案文化,推动旅游与优势产业融合。全力促进旅游与新业态发展,创新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三)利用少数民族档案文化,推动旅游业与新生活方式融合。利用少数民族档案文化,培养发展旅游与教育融合,旅游与休闲的融合,旅游与健康的融合,旅游与新型养生的融合,旅游与互联网等全域旅游的新业态,打造集“食、住、行、游、购、娱”和“环境、科技、文化、休闲、信息”诸多要素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实现来宁夏考察时明确指出“塞上江南越来越美,孕育着新希望。希望宁夏在西部大开发中不断闯出新路、创造美好前景”。不断提升宁夏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一. 少数民族音乐的史学地位及价值

我国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是各民族音乐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结果。少数民族音乐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音乐,记录着先辈们的劳动业绩,表现出人民在音乐上的创造才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音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从先秦至晚清的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的音乐史,无论是有文字的还是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有流传下来的本民族音乐。哪一个时代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频繁,哪一个时代的音乐就会得到发展。我国的音乐史应当是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音乐史,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缺失了少数民族音乐的中国音乐史是不完善的。

2、少数民族音乐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

现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不仅具有娱乐、审美的价值,对音乐史学研究而言,更具有其他史料所无可替代的“逆向考证”价值,以现存少数民族音乐为基础,追溯考证音乐历史的方法,在乐器和器乐形式的研究中和在音乐本体形态中都有所表现。

少数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为音乐史的研究,提供“逆向考证”的资料参照,人们还可通过对某民族音乐的研究,明确民族的族源关系,以及民族间分化、融合的历史进程。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史诗性歌曲,更是民族文化的创造与凝结,是本民族风俗信仰、社会组织、经济形态等因素的集中体现,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陶冶

1、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文明积淀的结果,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安定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民族精神、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蔡元培认为“美能超越实际,通过它可消除人的损人利己观念与功利主义观念。”音乐艺术之美不仅令人陶醉,更使人在审美过程中忘却现实功利得失,进入纯真的情感世界。在这一审美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规范和理想追求,都将注入为音乐所承载的民族情感,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在当前提倡中华母语文化音乐教育、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建立面向世纪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就不可能抛弃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厚传统,抛弃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中能够发挥的巨大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明确这一点,对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代新人,保持国家民族的独立兴旺,都有着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强大,离不开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构建新一代人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人格定位及各种精神气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文化的民族性。中华游牧民族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最主要的就在于精神文化层面刚强、进取的民族性格,是创造和支撑中华文明的支柱。因此,大学生应当通过了解、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更多的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及其蕴藏在里面的强悍、进取的游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不断激励大学生勇于开拓、勇于进取,锻炼成刚毅顽强的性格,掌握控制自己的命运,从而使中华民族更加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少数民族音乐审美价值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启示

1、教学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音乐感受生活中美的哲理,感受少数民族人民崇尚美、追求美的圣洁情怀,以及古朴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审美功效的。这种源自少数民族音乐自身的、与人类本性相一致的内在感染力,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无法比拟的。

对于本地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家乡的本土音乐,是母语音乐教育的一种体现,会使他们更了解家乡和热爱家乡,形成对家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而对于外地来就读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学习会让他们开阔文化视野、了解当地富有地域个性的艺术形式,认识到中国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

2、课余活动中的审美体验

民族传统的节日文化,都包含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音乐在其中无不体现出强大凝聚力,这种功能绝非任何行政手段所能比拟。我们如果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刻感召力有充分认识,将其自觉引入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或直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中来,无疑可极大地增强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起到一般思想道德教育所不能实现的效果。

结束语:

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各民族音乐别具特色,既相互交流借鉴,又各自发展,形成中华音乐文化百花盛开,姿态万千的多彩景象。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多元丰富的特点,这些都为普通高校在公共音乐中开展以“中华民族母语”为主题的教育,提供了独特而丰厚的文化资源。国外许多国家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样为我们在公共艺术中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少数民族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2]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四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地区;构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2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受到社会各民族、阶层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包括广大汉族生活地区,更应包括少数民族生活地区。四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且少数民族变动差异大的省份,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增强四川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以及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构建这一任务就变得更加紧迫。

一、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为四川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四川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特别是2008年在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发生的特大地震,给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救援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创造了抗击自然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人间奇迹,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谛,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威力。为了增强四川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四川少数民族的思想,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一)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在当前尽管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存在一致性,但民族矛盾仍然存在,且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可能还会受到西方国家的利用,引发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动乱。如2008年发生的“3・14”事件,不仅对藏、青、甘等地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对四川藏区甚至成都市都产生了严重影响,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四川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缺失,为了使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就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凝聚人心和教育感化的功能,消除人们之间的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全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内心归属感、向心力和感召力,确保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安定和谐。

(二)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有利于四川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下多样共存、共同发展

据四川新闻网2011年7月1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象征着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团结的全国56个民族在四川省均有分布,其中少数民族总人数达490.8万人,且四川少数民族具有人口变动差异较大和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为了使四川少数民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就必须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但这并不排斥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相反要在主流意识形态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丰富的多种语言文字、实用的知识技能、绚丽多姿的服饰、繁复多样的饮食、风格各异的建筑、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节日庆典和等方面。”[2]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契合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实现四川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协调发展。

二、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途径选择

在四川这样一个多民族省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务艰巨,他既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地区文化有机统一,又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的引领作用,选择适当的实现路径是四川民族地区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

(一)大力在四川民族地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

要使四川民族地区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逐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民族同胞自觉转化为振兴民族经济的良性循环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在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同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宣传是关键。恩格斯指出: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3]。在民族地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非民族地区宣传有显著区别,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宣传艺术。首先,在民族地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与民族地区实际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少数民族实际空洞枯燥的宣传教育,要努力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契合点,其次要善于抓住宣传载体,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电视广播“村村通”的有利条件,努力开辟更多的关于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且结合本民族特色的节目或节目频道,如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开播,覆盖四川康巴语地区。最后,还要掌握适当的宣传技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长期将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存在封建思想的落后因素,要使民族地区同胞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求必须分步骤、分层次、多形式地进行普及和宣传,同时加强宣传的针对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让少数民族同胞完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决定了宣传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大力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根本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历史的影响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社会发展相对非民族地区严重滞后,而滞后的社会发展又反映出落后的意识观念,这种落后的社会意识观念又会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最终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因此,要在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先进科学的价值观念,根本的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邓小平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4]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少数民族乡与非少数民族乡对比差距增大:“2002年四川少数民族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 577元,比非少数民族乡3 628元少1 051元,少29%,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少数民族乡人均分别仅664.6元、527.5元,比非少数民族乡分别少45.9%、51.8%,”从收入水平来看,“2002年少数民族乡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3901元,比非少数民族乡人均少3 115元,少44.4%。2002年少数民族乡人均出售产品收入1 366.5元,比非少数民族乡少1 263元,少48%。”[5]尽管最近几年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大幅度加大对四川民族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但与省内非民族地区差距仍然巨大,且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思想观念意识越先进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的民族地区。为了在四川民族地区尽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该地区的经济是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民族地区同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四川民族地区影响力,增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的群众基础。

(三)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同志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指针,在四川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出发,并结合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形成的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在四川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要紧紧依托推进四川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契机,使民族同胞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无形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同胞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民族创新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的大众化。

四川不仅是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多种宗教并存、民族矛盾集中和突出的地区。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有利于四川民族地区各种民族文化繁荣,是整合和引领四川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同时也是四川民族地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07-06-25.

[2]陈红宇.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特别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对于其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直以来,我国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任务主要由各类民族院校承担。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大力扶持,特别是伴随着各地高校的大幅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与汉族学生相比,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如何针对这些差异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日益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根本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政治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取了符合各族人民利益诉求的时代精华,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包容性。作为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团结、维系和支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可以帮助其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增进其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认同,自觉维护各民族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共识与力量,自觉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捍卫者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者。

(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的人才资源,他们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反映着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地,负有开启先进文化、引领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责,不仅是国家培养专业人才和高精尖人才的摇篮,而且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与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不仅是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迫切需要,更是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及践行毫无疑问成为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再加上大学生群体的独特社会影响力,他们能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否具备较高的道德文化素养,将对其辐射群体产生明显的联动和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它的提出既契合了大学生作为个体渴望成长成才成功的主观诉求,同时又满足了青年学生向外积极追求实现社会价值的理想建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建设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期待,必将激励和鼓舞少数民族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把个人梦想与时展紧密结合,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民族振兴的愿景目标努力奋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作为社会有序运行的规范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历史地、客观地认识分析各民族间的现状及差距,为推进民族进步和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也是大学生在社会中锐意进取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内在品质要求。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其自身的价值准则,有助于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一)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族裔民族意识的关系

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因此,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长期生活在民族聚居地,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环境的长期熏陶和影响,其思想观念具有先在的民族性,体现出一定的族裔民族意识[2](指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各民族成员对本群体的认知、认同及关注等社会意识),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觉维护的责任感。与此同时,当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自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自觉地将祖国命运与个人前途紧密结合起来,对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民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持有较为理智的认识和判断。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小与汉族学生一起接受教育,他们对自己国家成员身份的认同,在看待国家与民族问题上具备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基本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作为全国各民族“最大公约数”的“普遍价值观念”,与各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有机融合时,既需要尊重民族的差异性,又需要倡导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正确处理主导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宗教观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一部分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中,以为代表的宗教观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存在于其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其价值观的内核。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将宗教文化的教义和理念不知不觉地转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心理,潜移默化地指导并影响着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选择。如维吾尔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学生信仰佛教,蒙古(鄂伦春族)学生信仰萨满教,布依族信仰多神等。宗教观是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进行评价、测定和把握的一种方式,其中的慈爱和同、乐善好施、弃恶扬善等内容为人们确定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尺度,吸引了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3]102但是,的多元化,客观上为校园思想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由此,在理解、尊重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信仰的基础上,如何既尊重其民族信仰的差异性,又通过各种方式增进其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如何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既保持在原有的道德戒律中安放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实现其与主流文化群体的积极互动,这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心理的关系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需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自己熟悉的社会文化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求学、生活。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环境以外的其他人群有一种本能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会影响到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体验、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其他大学生的充分平等的接触、交往和沟通。与此同时,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还会遭遇独立生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困扰。面对这些难题和困扰,他们本能上会更倾向于本民族间的社会交往,组织参与非正式的本民族、本地域的活动,而对校园主流文化类活动参与不多,积极融入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的动力不足。对于这些情况,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予以全面关怀,缓解他们生活的压力,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心理疏导、情感交流等方式,科学调适这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独特心理,鼓励他们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加强与汉族学生群体之间的接触、合作和沟通,通过在交往中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帮助他们逐渐在文化认同中融入集体和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自身的特殊心理相适应。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一)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一种权威性、目的性很强的规范化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反映着强烈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方法上体现着鲜明的科学特征,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课程设置的目的来讲理所当然成为大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依托。具体来说,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首先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族平等政策及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强化他们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下转第66页)认识。在教学实践上,教师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化和生活化解读,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各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传统之间的关联耦合,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身文化特性出发来理解和领悟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采取模拟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构筑学生主体地位,为他们创造更多表达和讨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机会,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借助课堂教学这种最主要、最直接、最具导向作用的有效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二)依托第二课堂,激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校园文化是“主导文化、精神文化、大众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与融合的文化系统”[4]。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可参与性强,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以独有的潜移默化力量激发和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意识等方面。具体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应将民主、平等、公正、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元素注入校风教育和大学精神的建设之中,融入在包括图书馆、教室、活动中心、绿地、操场等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文化设施建设中。通过发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环境中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滋养,实现增强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其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维认知、情感表达、行为习惯上与汉族学生的不同,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在社团组织的科技艺术节、文化艺术节、演讲辩论、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他们进行正向价值引导,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再次,充分利用校报、校刊、电视台、广播台等传媒手段唱响主旋律,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利用网络做好“微”宣传。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以及学生论坛网站中,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专题教育板块,利用在线教育手段不断滋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更自觉地接受主旋律思想的教育。简而言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隐性教育手段,寻找尽可能多的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实际、包容多样的切入点,利用教育“合力”的作用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注重自我教育,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内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过程,而是社会教育、环境教育、他人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别于知识教育,它不仅涉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关乎学生价值信仰的承诺与坚守。高校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往往更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与支持,更能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内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主观愿望,具备独立思考、分析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来自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对当前社会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等现实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的地缘政治、复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成长经历,客观上决定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适用于传统的认知导向,而是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热点,激发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反思探究和深入分析,帮助他们在自觉主动的价值观建构过程中通过价值分析、价值选择、价值体验和价值判断来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通过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省、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等能力,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大潮中分清良莠、是非、善恶,自觉抵制侵蚀与诱惑,养成由内而外、自觉自愿、积极有序的道德行为。习题以及学霸经验等学习资源,打造学习资源网。二是利用QQ群、BBS等网络媒介建立各类学习小组,再由专业教师与学习成绩优秀学生提供在线学业解答和辅导,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助的网络咨询平台。线上咨询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学业辅导工作的多样化开展,有利于提高学业咨询的效率,但平台的运营还需要相关团队的日常维护以及专业教师和二级院系的协助支持。

(四)数量和质量并重,建立两个考核评价体系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思想意识

1.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解析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理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体现在国家政策法规的规范、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及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中,具有引领思潮、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等多重功能,对树立价值共识、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中共十报告正式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内容是从国家制度、社会集体、公民个人这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完整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既符合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要求,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追求。

1.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国家和民族力量的凝聚,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培养价值共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指引多样的思想意识和多元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凝聚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二,有助于抵御西方思潮,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中,我们必须立足世情国情,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思想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三,有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中包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其内容中的“自由”就是倡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人的个性和能力。它规定了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精神价值的归宿,社会主义健康有序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2.少数民族的精神特质

2.1天人合一的生活观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相关的习俗或习惯。尽管这些习俗和我们现在的观点与理念并不相同,但却体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态伦理智慧。少数民族特别注重和睦相处、和谐相生的思想。在少数民族民间学识中,体现这种和睦相处、和谐相生思想的歌谣、史诗、故事、传说等颇为丰富,且广为流传。几乎每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不准滥杀野生动物、滥毁草木、滥挖植被等。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对大自然及代表着大自然的天神、山神等都充满着崇拜、敬畏的心境,养成了一种洞察天意、顺应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理念,形成了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少数民族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这种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

2.2自然神崇拜为主的宗教观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受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宗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局部的,但作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社会的,精神的文明是直接和全面。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包括巫术、禁忌、献祭、祈祷、宗教礼仪等,都对其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特别是伦理道德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总会产生矛盾,紧张和冲突难以避免,若不加以控制,便无法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宗教通过教义不断影响和教育着人们,其中使人向善、各安本分、各尽其责、容忍谦让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缓和冲突的作用、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宗教通过其善恶观、道德观和戒律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2.3民族归属与民族认同的氏族观

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周星博士就认为:“民族认同意识是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内容,它意味着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感觉或意识到他们属于同一个民族。”[3]王建民先生也说:“所谓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情感和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4]

少数民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遵从”意识。为了得以生存和发展,他们把传统的民族习俗、社会规约作为其基本的行为准则,以此维护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等,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遵从”意识和行为,并使其以各种文化形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3.少数民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3.1尊重少数民族生活理念,发展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明确提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5]以马克思的观点来讲就是: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决定着其生活理念,而少数民族生活理念是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直观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习俗与禁忌,其中很多可贵的品质成为其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食粮与动力来源,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们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大国家财政对民族地区援助的力度,强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支持民族地方产业、环保产业、第三产业优先发展;鼓励民族地区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同时,国家坚持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中,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贫富差距,加快实现民族与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只有发展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树立核心价值观。

3.2积极引导,发掘价值共通点

少数民族宗教以其思想和理念引导人们,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寡欲知足、热爱生活;平等自由、虔诚向善等思想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多理念,引导和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宗教的很多积极的思想和理念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前,对于少数民族的,党和国家应该在坚持自由的原则下,对宗教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保护宗教团体合法权益的同时,引导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不断发掘宗教文化精神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并予以正确地引导,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都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3.3正确引导民族认同,加强国家认同的培养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引领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外,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

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培养国家认同的主要渠道是政府教育和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引导。我们应该加强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对国家政策和民族政策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树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学校更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力量,通过广播、电视、板报等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民族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其次,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少数民族的主人翁地位。政府要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加以巩固和落实;加强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完善少数民族的选举方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将民族工作纳入国家法制化轨道,为少数民族参与民主政治提供广阔的渠道。再次,有效整合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尊重文化多元化,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为民族文化交流创造条件;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科学文化水平,缩小文化差异,打牢文化认同,使其融入主流文化中,凝聚共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3.

[3]周星.民族学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6]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比较教育研究[J].2004(8),总第171期.

[7]贾儒.试论青海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创新.青海社会科学[J]2.005(4).

[8]李吉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少数民族特点探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第25卷)(1).

[9]罗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J].2013.

[10]赵永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功能[J]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