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科前沿;创新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指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不过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办委托高校进行的多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最集中、最普遍的问题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差。[1]作为研究生培养基础环节的课程教学,其教学质量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塑造和培养。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研究生课程前沿性知识缺乏、前沿性课程开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课程内容质量的突出问题,也无法满足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前沿性课程需求。[2] 因此,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既有助于科研与教学互动,且能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参与性及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和发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作用。

二、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的必要性

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旨在介绍学科研究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研究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等,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主要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前沿性,体现学术上的前端性和创新性,当然,由于是学科最新的或前沿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些理论知识不一定都是成熟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也因为是该学科在学术和实践领域中表现出的新动向或是新问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能够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还能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3]但当前高校研究生课程存在教学本科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浅显。“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研究”课题对我国6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调查显示,我国研究生课程尚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精深度需求,课程内容浅显;硕士生课程“本科化”倾向、博士生课程“硕士化”倾向仍较严重。[2]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内容陈旧,一定程度上与本科生课程内容没有质的区别,很多报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在研究生课程阶段收获不大;也存在有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未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的衔接关系,课程开设随意性极大的现象。[4,5]

二是课程内容前沿性较弱,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学术前沿成果或新问题。“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研究”课题调查数据显示,约2/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一般”、“较弱”或“很弱”。[2]课程前沿性学术内容不足,缺乏引领学术方向的内容。研究生的课程应体现学术研究的探究性,体现知识的学术性特征,它与本科生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内容的深刻度和前瞻性,应该是值得研究生去质疑、探索和创新的课程内容。

三是教学方式本科化。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研究生课堂从小班课变成了大班课,教学方式变成了满堂灌,研究生课程还停留在灌输、知识讲授为中心,而缺少了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独立性思考、批判性讨论、创新性建构、复杂性研究等方法论很难融入课程教学中,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根本得不到激发。[4]即使有学科开设seminar课程以促进研究生参与讨论,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及教师的课堂组织不力,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表现出重教学组织形式,轻教学效果的现象。从考核形式来看也存在本科化倾向,研究式课程还在采用本科生常用的单一的笔试或期末论文,也难以体现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看,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关键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前沿性、创新性和研究性,自然就会在精深度上与本科生区分开来,而教学方式与内容相统一,就需根据内容的研讨性质,相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及探索式等研究式教学。

三、研究式教学设计

目前在研究生学科前沿课程教学模式上比较多的高校是采用学科前沿讲座的形式,邀请本校知名教授或校外知名学者通过做报告讲座讲授与学科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能够使研究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了解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开阔学术视野,培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不过这种学术讲座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这种教学活动由若干专家学者组成,由于主讲人研究兴趣各不相同,讲座主题可能跨度很大,系统性明显不够;二是主讲人非本学科教师,除了讲座期间,研究生难以与其进行深入学术交流和探讨;三是学习效果难以衡量,主要是主讲人单向传授,与学生间很少存在教学互动环节,研究生们听完讲座后吸收消化的程度无法检验;最后就是难以考核,如何对学科讲座活动构成的课程单元进行考核,目前有的学校是要求学生撰写听取所有讲座后的心得体会或总结,很显然这种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因此,在开展前沿讲座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需要探索更为适合于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科教师为主体的理论专题课程设计。

1、教师的要求。专题式教学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论内容,不仅要告诉学生理论的内容,还要告诉他们理论产生的背景,在现实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对未来应用前景的预测、探究等。对一些热点、焦点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不仅要描述其产生、发展,还要分析其根源,揭示蕴涵在其中的规律性。[6]因此,对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教师的学术水平具有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所在学科领域前沿理论与技术有深刻的了解,也要能够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且本身也要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对于各学科研究生培养而言,一方面根据本学科学生需求设计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可能更具有针对性,更易产生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以学科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设计,也有助于学科的发展和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2、专题的选择。实行学科前沿理论专题研究式教学,教师固然重要,但专题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好的理论专题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培养目标,更要反映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还要体现学术性、前沿性、系统性、连贯性、精深度甚至趣味性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紧密联系实际,一些实际问题可融入相应的专题。以学科教师为主体,根据学科设置的研究方向、学科研究进展、学科研究热点、难点或疑点、焦点和存在争议的问题、研究方法等进行集体讨论,选择设计和组织专题内容。

3、教学的方式。与专题内容匹配适宜的教学方式应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由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式教学方式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如前沿文献选读专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所在学科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分析论文的创新性,学习研究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和学术鉴赏力。或者将专题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结合,由学生自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课下研读后到课堂进行汇报;教师组织学生逐一讨论论文的结构、写作思路、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等问题。经讨论过后,可针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问由学生自行继续查找资料,就某些观点和见解进行充分论证后,到下次课堂上继续汇报和讨论,这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还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以及学术鉴别等能力,也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过渡到毕业论文写作环节。

当然,由教师主讲的前沿专题也同样可以组织讨论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展开资料查阅和论证过程,使学生成为进行科研的主体。另外,教师也可将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作为专题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

4、考核的方式。既然是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考核就不能采用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应着重考察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和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专题课程学习以研究生为参与主体,重在考核平时,如课堂汇报的质量、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问题论证的深度等,在总评中的比重可以达到50%,期末考核中则可灵活安排,如就平时课堂上提出的某一问题,做出研究计划,或撰写文献综述,或开展一项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等,可由学生个人独立进行,也可分组合作完成。

[参考文献]

[1]燕京晶. 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以现代创造力理论为视角[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2]张广斌, 陈向明. 研究生课程内容研究:价值、选择与组织——基于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研的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10): 23-30.

[3]张乐勇, 王学彩, 殷述广. 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的必要性与组织实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S1): 54-56.

[4]于忠海, 赵玮芳. 研究生课程“研究性”弱化归因及其改进理念和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4):34-38.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 数学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48-02

一 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能力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工科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后续的科研过程中能否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应该说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是:

1.数学系列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差、灵活性不够

目前,多数工科院校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了《数理统计》、《泛函分析》、《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图论》、《模糊数学》、《数学物理方程》、《随机过程》等课程,其中只有1门或者2门为必修课程,其余为选修课程,学时为30~40学时不等。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后续学习储备了知识。但是,由于设置的课程稳定、研究生专业的限制、部分课程的知识结构又单一,课程内容不能反映知识的先进性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和共性,又由于教师的知识限制,难以在有限学时内讲出学科的共性问题,必然影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致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

2.知识性课程类型偏多,实践性课程类型偏少

创新型社会要求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需逐步提高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研究生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理论上过于追求严密,忽视了工科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数学作为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本质;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有真实案例的、符合相关专业特色的实际应用问题,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知识与专业实际联系太少,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大力提高数学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研究生数学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全程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毫无思考余地,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接受知识的系统性来讲,这种授课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积极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惰性、依赖性、追随书本的习惯性思维难以改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讲,这种授课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

针对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我院从1995年以来,对研究生的数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尝试。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增加了研究生需要而又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如《数据融合》、《小波分析》;对管理学的研究生减少了重理论的课程,增加了《系统建模方法与数学模型》课程;增加了前沿性的讲座式课程,如《复杂网络》等。又如,针对部分研究生课程,提出了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基于研讨题目实践背景和应用背景,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答辩及讲评,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从而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讨论的方向,达到不但要学好数学,更要学会用好数学的目的。另外,通过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和后续问题的研讨,增强了研究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综合素质,为后续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成为研究生的一项重要的科研实践。

二 构建合理的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课程体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创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关键。

1.优化基础课程设置,拓宽基础理论

数学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应多强调其应用前景,实现理论的拓宽和加深,加强对研究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增设反映当代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适应学科交叉的高水平课程。在构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力求使数学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如增设场论、积分变换等工科常用的数学工具;优化课程设置,合并同一学科相近的课程,优化教学计划,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将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中部分重叠内容进行整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开设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

2.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

为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应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给研究生以更大的选择余地,鼓励研究生多选课但不一定都要考试。事实上,许多课程都是互为补充的,知识是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个性发展,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潜能和探索欲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调动,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把学科的新成果、新发现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选修课应结合研究方向设置,内容要涉及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动态。

3.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产生的知识和科技成果总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在这个变化趋势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科数学化。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高水平科技人员的数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建模是各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各学科要促进自身的发展,要解决本学科大量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本学科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都不开数学模型,即使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尽管不同学科对数学建模的需求迫切程度有差异,但数学建模在各学科的需求都是巨大的,数学建模素质是各学科对人才的共同要求。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数学建模技术成了广大研究生提高其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另外,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与研究生的数学建模技术有很大的联系。在如今科学需要量化和向各学科交叉发展的阶段,数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工具,而且还是一门技术,掌握好这把钥匙,可以开启其他领域的智慧之门。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生数学建模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其学位论文的“瓶颈”。

三 改进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1.推行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课程教学要从传统的获取知识转变到培养能力,即加强对研究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提出、分析、解决、评价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讲解与研讨相结合、专题研讨、学生主讲、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小论文等,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相互启发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倡导研讨式、参与式教学,由教师先给出讨论题目,研究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在课堂上由研究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该教学方式下,每个人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互补,知识面得到了充分的拓宽,研究生在大量了解最新前沿知识的同时,大大锻炼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选取因人而易,因课程而易,灵活多样。

2.增加专题讲座类课程,拓宽研究生视野

对部分新兴出现的交叉学科,也可采用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专题讲座类课程是由本学科教师及邀请的本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任课教师,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教学。任课教师将自己、课题组或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系列问题提出,将前沿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内容,使研究生通过专题讲座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复杂网络等课程。

3.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考核

研究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独立探求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考核重点应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决定了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可以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强化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可以是针对若干讨论题,由研究生自主选择后,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课程论文,并在课堂上作读书报告,教师点评,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学科前沿,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研总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柱、周国标.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

[2]赵刚、阎大桂、刘志毅等.关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44~47

[3]冯良贵、杨文强.关于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若干探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72~74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范文第3篇

校长是学校工作之魂,校长更是学校课题研究的领导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时代脉搏,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长应抓住创新教育发展的契机,充分认识课题研究在育人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领导全校教师,根据创新教育的时代特点,根据学校自身和教师素质特点,确立本校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案,订出课题研究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并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课题研究群策群力,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仅有目标,更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者

课题研究是学校工作的一门管理课程,而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工作方方面面,纷繁复杂。要在这一深奥的管理学科中有所突破和创新,有所收获和成功,仅靠校长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而必须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功能。因为他们是学校课题研究中的中坚,校长制定的课题目标和方案得靠他们去实施和执行。所以,作为校长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指导老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立课题研究为社会服务、为育人服务的观念,指导老师按课题的目标和方案,循序渐进地实施,切实把握课题所蕴含的内涵,指导老师以创新务实的精神,发现并完善课题实施中的不足,解决在课题实施中的种种疑难。一句话,校长应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作为自身工作的职责,指导老师切切实实做好教育研究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者

“实践出真理”。校长在课题研究中必须树立“校长―实践”的创新教育理念,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实践,把课题研究作为校长在创新教育中的自觉行动,把自己看作是课题研究中的一员。

课题研究是一门课程,既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套路,也没有具体的方法和经验,得靠校长带领教师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在尝试中寻求突破,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为了掌握课题研究第一手资料,校长必须赴实践第一线,对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不足要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对教师在课题实践中的亮点和成绩要给予尊重和鼓励。校长在课题研究中的实践切忌用传统的观念,陈旧的模式束缚教师的思想和行动,否则,课题研究工作将缺少活力,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

课题研究依赖于实践,校长能把自己定位在实践者的这一角色中,课题研究理念和目标就会真正成为现实。

四、课题研究的创新者

教育要发展,必须要创新。课题研究要出成果,出路也在创新。作为校长,必须用科学的头脑科学地分析,在课题研究中寻求创新和发展。

1. 创新思维领域。尤其表现在选择立项课题内容上,校长应以办学为目标,以育人为根本,选择突破口,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一味地追赶“时髦”,空喊口号。这就需要校长善于开辟新的思想领域,确定出符合师资、设备等实际条件,使学生能实实在在得到收益的课题内容。

2. 创新实施途径。校长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落俗套,不墨守成规,要出新和有创意,其目的在于激发师生在课题研究中的兴趣和激情。通常的实施途径往往是上面规定细则,下面依样填充,或者是上面给个好思想,下面各自忙得杂乱无序……笔者认为创新实施途径即是为了实现“领导之长”与众人之长的有机结合,在有条不紊中使课题研究出新意、出硕果。

比如,在课题研究伊始,校长就可在确定研究的领域后实施招标,让一部分老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并最有把握开展好的一个内容,具体负责其研究活动的进行。这样,既能增强老师的兴趣和责任心,又能充分挖掘出众人的创新才能。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评价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138-03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部级的直接面向大学生、注重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1-2]。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带动下,作为培养医学专业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我校自2009年起,开始启动实施“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该计划是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了解学科前沿、锻炼实际才干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调动了全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了高素质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现总结我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工作体会。

1 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组织形式

1.1 总体指导原则

我校大学生创新计划秉承“自由申请、导师指导、择优资助、立项管理、严格验收”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从课外学术研究、实践创新、信息技术开发和发明创造活动等各个方面积极申请,进行有益尝试。选题力求充分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性原则。课题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批准立项,划拨资助研究经费。

1.2 合理的监督机制

为了促进课题顺利开展,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课题立项批准后,课题组成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工作;项目组定期填写研究活动进展情况和科研体会,导师及时指导和跟踪研究活动,每月对研究活动作出评价,并给出书面意见和建议。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组向学校相关部门提交中期研究工作报告,学校将根据项目的实施时间,组织中期抽查。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需要撰写项目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1.3 适度的奖惩办法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新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办法。验收成绩合格的项目(含优秀、良好、合格)可按规定报销课题使用全额经费。验收成绩为“不合格”或 “项目取消”的项目取消课题经费资助。参加国家、市级等各项竞赛中获得奖项的课题指导老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课题组成员在年终评功评奖、优秀学生评比、免试研究生、毕业留校等方面,优先考虑。

2 切实可行的选题方向

一个优秀的、有发展前景的课题是一个创新项目成功的前提[3],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首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2009~2011年3年的统计数据(图1),从立项课题的研究方向上看,平均每年基础科研占31.3%(蛋白质表达、细胞器功能及作用机制,基因表达、致病体鉴定、纳米材料、组织损伤及保护等);临床科研占27.3%(研究疾病治疗、临床检验和疾病发生机制等);药物研究占12.6%(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合成、药物成分分析等);管理及人文类研究9.2%(系统研发、教学改革、培养状况调查等);特色医学研究8.4%(保护研究等);中医5.8%(药物活性、纳米材料、医疗设备研发等);护理5.3%(康复、健康调查等)。

各选题紧扣相关学科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反映了学生积极关注学科前沿知识及进展,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学生能立足本专业特点,考虑到科研工作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了选题范围过大,无法完成,又注意防止研究面过于狭窄,缺乏空间,使所选课题合理可行。

3 科研创新硕果累累

2009~2012年,3年内我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共立项260项,其中重点课题59项,面上课题201项。绝大多数课题能够按照立项计划进行,并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为文章,获奖,专利和总结交流等形式。

3.1 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在形成的文章中,研究性论文占绝大多数,其实验方法科学,数据真实;综述性论文观点新颖,文章逻辑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反映了课题组成员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扎实的科学实验基础。所发表文章质量相对较高,以2009年为例,在已发表的16篇文章中有7篇为核心期刊,有3篇文章发表至SCI收录期刊,最高篇影响因子达5.0分以上。

3.2 获得数项奖励与专利

在创新课题的带动下,学生们先后获了众多科研成果奖励。以2009年为例,有7项课题分获部级,市级和校级奖励。其中3个项目参加首届全国医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分获三等奖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荣获市选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参赛并获此殊荣。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部级,市级等各类学术会议,并对各自创新课题展开热烈讨论,广受好评。同时课题组成员注重成果转化,获得科技发明专利数余项。

3.3 重视总结与经验交流

绝大部分课题组重视科研的细节,能主动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指向性的观点。部分项目能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各课题组能较好地对科研活动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并在每年学校定期举办的“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暨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交流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4 效果评价与完善措施

“创新培养计划”的本质是本科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实施“创新培养计划”活动把教师、本科生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一种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途径,逐步形成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研究与教学的统一[4]。

纵观历年立项课题情况,各项课题的选题既能紧扣相关专业的热点问题,又能立足本专业特点,合理选题保证课题按时顺利完成。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学生们还能够将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并进行经验交流。这个过程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增强了实践能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大有裨益[5]。但是,课题实施过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4.1 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性

例如,部分项目源于指导老师自身的课题,不能明显地体现学生选题的自主性,达不到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自主选题能力培养的锻炼效果。甚至个别课题组上报成果为指导老师或研究生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章。

针对此类情况,在监督机制上,做了相应补充,例如在项目结题验收时要求学生提交原始记录作为验收报告作为支撑材料,同时需要学生注明具体参与哪部分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4.2 课题完成质量良莠不齐

大部分课题组能够按照预期进度,顺利完成课题工作。但也存在部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对课题研究方向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实验操作的难度及设备要求不能适当的评估,加之未能充分考虑到自身实际问题,如学年课程安排,自己业余时间,是否即将要实习等情况。导致部分实验未能如期进行,进度缓慢[5]。

针对此类情况,一方面要求学生与指导老师进行及时良好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另一方面,也对于指导老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对带教学生加强指导监管力度,在课题设计、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遇到困难、时间进度安排,结题报告撰写上的指导进一步加强。

4.3 课题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针对于面向个人申请者的“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立项课题相对较少,参与学生有限等情况,学校还同步开设了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申报者由不超过5人的团队组成,每个项目都是一个集体,组员可以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院系,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从项目的选题、申请答辩以及实施项目,均须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这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学校在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通过参加创新课题的实践锻炼,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合理兼顾开展创新课题,以及如何提高该项目实施的效果,让更多大学生认可它,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5]。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简报第一期[R].北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

[2] 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5-36.

[3] 罗超.对于大学生创新课题的选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6):20.

[4] 吕朴,崔冉亮,戎凯,等.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71-472,486.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专题实验;研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69-02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研究生教育仍然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任务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当今社会知识交叉、学科界限不明显的大环境中,如何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技能全面、知识丰富、适应于社会的综合性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在校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环节和过程,其中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入学后培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拟改进与完善的诸多方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同位素应用》等研究生公选课理论课教学中划拔出一定的课时,围绕开设课程的学科前沿,开展研讨式专题seminar。在实验课教学中开设综合性专题实验。为提升培养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综合素质,探索新的途径。

一、检索课程学科优秀的科研与教改成果,增补学科前沿教学内容,加强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激发创新欲望

研究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对研究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具有较大的感染力。因此,授课教师参照国内一流大学及农林院校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大纲建设内容,检索该学科相关研究动态,在授课内容中增补前沿科学问题,引导研究生对大农学与生物学科一些科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激发创新精神。上世纪中叶,核技术在农业及生物科学中的应用诞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核农学。同位素示踪应用是核农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生物及大农学中诸多领域。《同位素应用》课程现为我校研究生公共选修课,选修研究生涵盖了生物及大农学等相关学科与专业。授课教师在已有电子教案的基础上,大部分授课章节使用英文教学课件,实施双语教学。优化课程建设,利用成熟的一些优秀教改模式和成果,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从“教学型”向“研究型”教学转变。“研究型教学”使研究生通过一定的科研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开展课程科研训练,也是和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接轨的必然选择。在引导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实践方面,我们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还很薄弱。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研技能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强调大量检索与阅读参考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进行创新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性观点。“研究型教学”使研究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研究型教学”的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培养研究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在“研究型教学”的操作运行中,研究生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为创新性教育的实现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因此,从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型教学”向培养认知和创新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尤为重要。

二、围绕学科前沿,列举科学问题,在理论课教学中开设专题seminar,激发研究生的参与意识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代研究生在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优良的综合研究能力。长期以来,以讲授、灌输为主的单一授课方式和过窄的专业传教学模式,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个性的发挥,使研究生失去施展的空间。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灌输知识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研究生教学应该是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相结合,并以此激发研究生求知欲和创造性。开展“研讨式“和”讲座式“专题seminar,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授课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多媒体手段,开展师生互动的研讨式立体化授课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同位素应用》理论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介绍核农学科发展动态,提出诸如“植物光合作用与土壤有机碳转化”、“γ-射线对植物种子的诱变效应”、“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溯源”、“核辐射诱变育种”、“环境重金属元素污染与生物修复”、“返回式卫星搭载作物种子诱变机理”、“植物水分高效利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农作物光合固碳与农田碳循环”、“核技术应用与核安全”等一些科学问题,课后学生围绕专题和自己的兴趣,检索文献、罗列提纲、归纳总结,留出足够时间让研究生反复修改,专题内容以综述论文形式提交,并做成ppt。利用少量上课时间和一些课外时间,选课研究生通过在理论课上实行“研讨式”专题seminar,为更多的研究生提供上台锻炼与演讲交流的展示机会,评分纳入结课总评成绩。这样既培养了研究生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敏锐观察能力,又锻炼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为研究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三、改进教学实验方式,实施专题课程实验

尽管近几年来在研究生教学中实行拓宽专业面、增开选修课,但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创新素质成为现阶段高校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研究生教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对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是一所农科综合性重点大学,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就在于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科类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空间,构建更宽广的训练平台。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新型培养模式。开设课程专题实验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有效载体与途径。我们针对目前在校低年级研究生实验技能欠缺,对科研实验新技术学习要求迫切的实际问题,以“研究型教学”改革与探索为切入点,以国内外一流大学相关课程体系及实验教材建设为参照,结合“同位素应用”课程教学活动,提出核农学科相关前沿领域的科学问题,利用授课教师科研实验室及相关研究平台,在选课学生中实施项目专题教学实验计划,对授课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开设综合性专题大实验,从方案设计、材料准备、实施及结果分析,采用分组组合,教师指导,为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的提升提供平台。近年来,我们对同位素应用课程教学实验分别开出了“植物光合碳标记与放射自显新技术”、“土壤中的磷运移及农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逆境下植物叶片蛋白质周转代谢”等专题实验,对于提升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加速现行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化进程,培养思维开阔、技能全面、训练有素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小结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实施“研究型”的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加强研究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是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的根本区别。因此,不仅要求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通过必要的课程训练,强化创新意识,探索创新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服务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在校低年级研究生对创新实验技术学习要求迫切,以“研究型教学”改革与探索为突破口,以国内外一流大学及农林院校相关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为参照,结合教学活动,在我校研究生选修课《同位素应用》等教改课程内容中,实行专题seminar和专项大实验,使选课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及学术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推进今后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该指出,部分研究生因受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学科的限制,加之指导教师对边缘学科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在研究生入学选课中往往会漏选一些属于交叉性学科的课程,尤其是实验与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与方法型课程,势必在今后科研创新思维和实施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范冬梅,潘信吉,胡今鸿.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谈研究生实验教育的改革[J].实验室科研与探索,2008,8(27):7-9.

[2]郁翰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完善研究生的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24):88-89.

[3]杨蓉.实验教学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2):63-64,71.

[4]曹海艳,罗尧成,孙跃东.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8):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