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理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154 — 0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育人的基本环境及其场域,其内涵非常丰富,文化源泉多样而且历史弥久。学校校园文化包含我们日常能看得见的校园物质环境(如校舍、小道、亭宇楼阁,学校的校徽,校园的标识物等等);也包括我们通过心灵感知才能领悟得到的隐形的环境(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学校与生俱来的历史传统,学校的行为取向,学校的管理框架,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学校文化是学校形象的综合的表现,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特点,培养人才的风格和特色,学校文化没有统一模板化的操作模式。本文拟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本主义理论的视角,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具有不可或缺的人本主义观,由此,诠释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思考,从而为取得教育活动的良好效果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或显或隐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发展和成长,但是校园文化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外部环境而产生(同时也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应该视其学校的特点,由于其特性的不同和差异性,使得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者对学校主体人的意识淡漠,文化建设关注度不一。学校文化建设不只是学校领导者们的一厢情愿,也不是学校单个师生的作用能改变的,学校文化建设其中的一个最大的忽略,就是把文化建设与人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要求相脱离,导致出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学校文化影响下的人分类的两张皮的局面。忽视了人的因素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极其不具备生命力的,没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则如四面白壁监牢一样,人没有了生机,学校也没有了活力。从这一点来看,校园文化建设要寻找与学校这一场域中人主体因素之间如何搭建,寻找他们之间的平衡点,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理论和实践上人的精神乐园。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措施停滞,文化建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的效果是能够在学校校园内产生广泛的共鸣,虽有很好的文化建设的理想,但是其文化建设实施开展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不确定因素。从这一点来说,学校正确的文化建设实施开展不下去,以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核心因素还是人的因素,不是学校主要群体的共同意志,不是开放的文化接纳方式只会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困难重重。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不得当或策略没有实践意义。〔1〕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开展机制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文化建设者们重传统的文化意义而轻视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启示意义,只是重视有重点特色意义的校园的建设,而忽视了其他培养人才的校区的文化建设,还有学校文化建设虽然重视文化建设,但只是表面的接受,只顾文化物质形式的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形式的模塑,没有使校园里的文化形态真正的趋向于融合。就像现在许多大学只是注重大楼的建设,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真正实质——内涵的塑造。以至于许多社会大家、大师们,社会用人单位,家长等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的担忧甚至怀疑,说出了为什么我国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和大师的钱学森经典之问就深深警示着我国世人的大脑神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越来越得不到认可,以至于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本主义观

人本主义最早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本主义以取代神本主义。人本取代神本的本质是把人变为主体,号召人以主体的姿态面对整个世界;强调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即人类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所谓的人本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主义。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的中国,任何层次和形式的教育活动的核心本原都是人,对人的省思和申义,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的过程中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意识观念。

(一)主体观

人本主义理解下的人不只是生物学上的人,不只是抽象、一般的人,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性的人。这些人是与具体历史实际相联系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成长发展的人。人不只是具备社会群体性质的人,而且也具备个性能动特质的创造性。〔2〕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范文第2篇

我国经济发展节奏迅猛提升,其中中职教学重要性获得全面彰显,后期调试质量也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瞩目。为了有效适应创新规范指标,教学主体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合理教学模式的探究工作中去,力求挖掘各类创新调试渠道,全程贯彻有效英语学习指标需求。但现实状况中,我国中职英语课堂之中存在各类隐患问题,尤其在阅读讲解层面上经常延续单方面口语灌输手段,学生在模糊思维之中无所适从,后期感应与实践应用积累实效当然不足。具体来说,此类教学模式长期挫伤学习主体的积极回应态度,创新能力长期受阻,使得师生之间的矛盾关系愈演愈烈。

1 我国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1内部学习主体普遍缺乏阅读兴趣

中职生由于在英语基础应对上长期处于薄弱节点位置,词汇量与特定语法掌握不够扎实,使得综合阅读流程中承受百般限制,透过起初阅读次数减少过渡到恐惧阅读反应,并且情况危机局势势必愈演愈烈。课堂之中消极学习气氛凝重,精读方法根本毫无用处。例如:实际阅读环节中,中职生不可进行连贯性阅读,注意力便自然集中在单个词汇的猜测工夫上,整体理解速度与质量都相应降低。后期研究结果证明,一旦说某篇文章陌生词汇量达到5%以上时,中职生阅读效果必然受到制约。

1.2教师教学手段不够科学

大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对学生基础阅读能力判断上不够上心,涉及课堂中的和谐交流气氛与积极渗透情境根本不曾顾及,学生后期阅读能力又怎可悄然上升。教师本身就已经士气大减,对于课堂教学方案创新设计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这部分学习群体毫无现实理解与判断能力。必要语法知识尽管在中学阶段都有接触,但大部分中职生仍旧遗留模糊认知隐患,尤其在长句之中层析关联分解不清,中心含义也就无法做到实质性跟进。英语的句子是按照特定语法规则组建的,要真正读懂文章,就必须结合语法结构进行系统认证,理清谓语、修饰语搭配样式,句子理解程度便自然收到良好绩效。但是目前教师往往焦急于学生不堪入目的基础语法应用能力,使得课堂讲解节奏不断加快。要知道,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借助主观适应心态加以兴趣感知,其间特殊情境创造工作不可获取。目前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应用迹象广布,教师应该联合既定资源进行有机整编,多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实践训练活动,例如播放英语会话视频等,令学生感知其中趣味性,主动探索语法结构搭配要诀。这样持之以恒,对于语句主干节点以及特殊语法应用技巧便产生全新界定概念,后期阅读题目解答质量便也提升不少。

2 人本主义对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流程的启示

截止至今,我国在中职英语阅读学习研究工作上一直处于被动境地,学习主体情感在此期间遭受全面搁置,特定情境设置进度便也停滞不前。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深切掌握各类衔接要点,学习者阶段回应情况必须得到有效掌控。人本主义理论内涵架构形态丰富,中职教学工作由此获得全面启示。面对着经济格局不断调整现象,国家对中职教育工作重视力度逐渐加强,方便为后期规模化技术人才供应奠定深刻适应基础。依照具体社会界定标准观察,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2.1强化学习主体的英语阅读的动力

学习英语阅读能力绝对是推动后期会话技巧的必要途径,这也是决定应试成败结果的必要成因。教师在激发学习者阅读深入研究动机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类积极情境加以科学引导,确保隐性特征得到适当抑制,推动学生阅读跟进效应,英语高质量学习风尚由此开辟。因此,在特殊语法以及词汇灌输时,应该主动开辟学生内在与外在动机标准,唤醒其久违的主观兴致感知欲望,重塑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自信心。

2.2建立长期和谐、宽松的师生交流氛围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在创新平等师生关系之中探寻调试经验,教师作为系统阅读活动的组织人员,理应吸纳各类先进资源并创设合理情境格局,令学生兴趣感知点得到全面激活,能够注意语法衔接关系,对于陌生词汇能够运用全局性角度思索。教师应该将个人正向情感态度全部投入,与学生产生共鸣关系,充分校正学生科学阅读习惯,能够随时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真正提升个人语句理解能力,为后期交际活动积累丰富适应经验。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范文第3篇

顾 苏

摘要: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施及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对案例教学法的指导作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阐明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恰当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多种学习交流的策略和可转换技能,对培养商务英语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分析;策略;创新思维;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4(2007)05-0062-05

随着社会对高校外语人才的需求定位为“复合型”“创新型”, 商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培养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外,要求有运用外语在商务等各个领域从事相关活动的能力;同时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创新精神,要求我们的学生首先要有对新事物的求知欲望,并且具有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文秋芳2002)。这对我们外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立、课程内容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标准。我院为中英合作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是一门必修的语言技能模块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切实有效的学习策略、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多元思维和技巧(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判)、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的各种沟通技巧与能力。它侧重于学习者多元技能,尤其是终生学习与交流技能的训练,是培养2l世纪理想型外语人才值得推广的课程。其中教学内容简要分为培养自我管理的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两大模块。

其中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并非完全分离,在培养学习策略的同时,语言技能也会有所提高,因为前者的提高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材料的;尤其是训练多层次学习技能方面,如综合分析信息和思维能力的培训,更是需要选取较好的文章作为设计练习和任务的素材。而其中的案例分析是两大模块的有机结合部分,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全面总结,通过个案分析和研究,学生召开相关个案的模拟会议,各抒己见,讨论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并要求其笔试中对案例作分析、研究、评判。学生能否在考试中获取好的成绩取决于学生能否在案例研究中运用整个学年内学到的所有技能。此种形式的考试不但考学生的有关商务知识、数据的熟识程度,更是考核他们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一、案例教学法和其理论基础

1 案例教学法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往往是公司商务问题的具体案例,需要学生通过研究相关材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写报告等方法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案例必须是取之于实际存在于某个(或几个)公司或组织的真实问题。好的适用于教学的案例必须包含以下特征:(1)故事的时间顺序交代清楚。(2)矛盾冲突明显,问题急需得到讨论解决。(3)长短适中,但有普遍性,适合不同情景。(4)要求有原始素材(Honan et al,2002)。

2 案例教学法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 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信息加工理论对人的学习和大脑记忆有了科学发现。信息加工理论家认为,人的记忆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而长时记忆又分多种,其中有意义的语义记忆往往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图式理论的重要原则是学习者只有依据现有的知识信息才能更好记忆和理解新信息(Anderson&Bower 1983)。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帮助学习者广泛吸收、积累知识和信息,并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便将新旧知识、信息联系起来,以构建新的图式,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以现代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给学习者知识,学习者必须主动发现信息并转换复杂的信息成为自己的。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除了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的研究性学习,它还提倡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之间需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达到学习的目的(Slavin 2004)。而重视人类情感和价值的人本主义理论同时注重大脑认知系统以外的人的特征。它强调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学习者的个人参与:即学习者不仅把个人的认知投入学习活动,个人的情感也对学习起重要作用;另外,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在外因的刺激下,人的内因,即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更为重要。教师的作用是协助其获取知识,起到协助、中介、管理、导向、激励的作用。案例教学的运用正符合了以学生为本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实行“灌输式”和“授收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手法,而是课前根据教学大纲中阐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针对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材料,并组织管理课堂内外的教学,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商务案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商讨,以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对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技能课程的指导意义

1 提高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在学习和商务环境中的沟通技巧与能力。学习策略包括多方面的学习者自我认识和管理,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多层次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培训贯穿在整个课程中,其中也包括了语言技能。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要让学习者真正掌握学习技能/策略的运用,教师应该设立任务和真实的有意义的情景,让学习者有机会在与实际工作相仿的环境中接受指导训练,知道如何运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来面对现实中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解决问题(Slavin 2004)。因此我们在学年的最后几周安排了商务案例分析的内容,一方面巩固和检测本课程一学年所学内容,另一方面训练终生学习能力和可转换性技能。尽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组织安排的教学活动始终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教师教授为次要的教学手段,但是案例分析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学习方法,并且对他们来说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具有挑战性。为了让学生接受、了解和掌握此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同时为了让学生提高对此种教学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在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在开展案例教学前使学生了解其教学意义、特点,辅导学生如何实施案例分析。关于案例教学的优势和内容的介绍,我们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灌输法,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组织四人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案例分析?(2)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

在学生开始讨论前,应鼓励他们大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提示他们回顾在其他中英合作课程中做过商务小项目和课堂教学任务。在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后,让小组代表作简短的发言。老师在此不作任何品评,而是鼓励启发学生回忆旧知识,重新认识曾经参与过的活动。在讨论和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以自己的现有知识不能圆满回答老师的这两个问题,于是有了求知的愿望和内在需求,加强了积极参与以后老师布置的有关活动的内动力,

是人本主义提倡的意义学习的保障。接着,老师及时让学生阅读有关材料,用PPT或发材料,以帮助学生完成新旧信息的联系,建构新的知识。

我们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内在驱动力,最大程度刺激学生的学习需求感,让他们对探询知识有渴望和兴趣,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和应付考试(外在驱动力)时,他们才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克服学习案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有可能成为我们期望的理想的学习者,达到技能课程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2 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培养无论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还是遵循人本主义原则,都要求我们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有意识地树立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神。指导学习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信息,并运用本课程培训过的多元智能技能进行信息处理,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开始阶段课堂内容和方法应循序渐进,这是决定以后案例分析的成败的关键阶段。教师的中介作用或脚手架作用首先体现在引导学生做一个相对小型的案例分析作为导入,为一周后相对要求较高的案例分析作好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在这个阶段,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授者,而是把案例所涉及的公司概况和经营、管理的有关详情以书面材料形式发给他们,内容既有文字,又有数据、图表等,让学生先自己去阅读和理解新的信息,然后教师提问,提问的内容先简单后复杂,即先问涉及客观事实方面的问题:如公司财务情况,盈利还是亏损,具体的运作情况如何等;然后再让学生考虑思考性的问题,作SWOT(strength,weakness,Oplortunity andthreat)分析。在试图回答这类问题时,学生发现自己必须具备更多的超出原先知识结构的信息,因此需要重构原有的知识。这时,教师提出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找材料,熟识相似的案例,甚至可以给学生一些有关的参考书目等。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开拓思路,确定问题所在,教师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和课堂大讨论。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协助,但是切忌对学生的讨论作过多的干预。部分学生可能习惯了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式,希望甚至依赖教师提示正确的答案,作为案例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应该提醒和重申学生作为独立学习者和思考者的要求和必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不应该只简单地判为对与错,而应帮助其分析材料,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充分的可靠的信息,引导他们分析自己处理信息和考虑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愿望,帮助他们进行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为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造条件,有助于学生最终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

在小的案例完成后,教师应及时让学生在学习档案袋的学习日志中反思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包括学到了哪些方面新的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运用遇到的问题,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包括大的案例分析中)扬长避短等等。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精神,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自交给学生,而且将案例分析与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依靠自己的独立探索和同伴的合作互助。因此,在正式的案例分析研究中,我们一开始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相关背景阅读材料,但是与第一个小型案例不同的是,我们更多地让学生自己找有关案例的大量原始素材和相关的业务信息和商业规则,要求学生运用多层次学习技能,即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这需要作大量的笔记和阅读;然后让学生在班级和小组讨论中设计老师可能提出的有关案例的基本信息和思考性问题,换句话说,让学生站在考题设计者或案例辅导员的立场思考问题,教师这时候充当评价员和反馈者的角色。这样,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了,为了提出有效的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方案,他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找寻资料,主动寻求同伴和老师甚至其他人的合作互动,不断积极反思改善自己的学习和交流策略,在找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后,他们还需讨论、评审、决定最佳方案;在互相合作和辩论中,进一步巩固和改进交际策略,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语言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中介作用是,随时帮助解决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性问题,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前准备,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有了全面提升。最终,在笔试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以思考性问题为主,不仅考核学生对案例中商务内容的熟识程度,更大程度上考核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考试中,学生可以把所研究的材料和笔记带进考场,但由于问题的设计更多是开放性的,而且考试前反复强调考试考核的不仅是案例内容,更是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和技能,包括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任何一种抄袭笔记行为将有可能导致考试的失败,因此考试结果能够监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三、结语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范文第4篇

近些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作为其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受到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成果显著。本文仅就这一研究成果作一概括性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问题,做些尝试性探讨。

一、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概况

这些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主要是围绕下述问题展开的。

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内学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发表了许多富于启迪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理论表达)。在这些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得具体一点,世界观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他们持此说,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如,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恩格斯还特别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伟大的认识工具,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总称。其中,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具有基础的、根本的意义,基本观点是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的展开。

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本身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三个主要部分之间有个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逻辑,同时每个部分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应用发展和具体结论等若干层次,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单讲其中哲学或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自的基础层面的原理,显然都是不合适的。应该是指“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一以贯之的理论和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有学者从理论、历史、现实结合的高度,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中的基本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并经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基本观点、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观点。

以上几种意见分别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三个组成部分、从综合性概括等角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规定性,其差别在于视角的不同。应该说,这都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质的规定性,都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有启发意义。笔者认为,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定义应该考虑其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从这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与相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阶级性的高度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的讨论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是理论界讨论与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意识形态性等本质属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普遍认同的,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争议,更多的学者主要是就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些属性与特点进行阐述。近年来,学界研究和关注得最多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具有整体性,以及对整体性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独立二级学科的成立与否,也就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与命运的问题。围绕整体性问题,学者们主要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及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整体性,是“一块整钢”,在这一点上理论界基本形成共识。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

有观点认为,没有离开部分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中,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进行单独专门的研究,甚至设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之外,再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二级学科,都是没有必要的。

针对理论界存在的这种观点,特别是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成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原理的简单相加,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或全部看成是哲学原理的观点,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大特点和优点就在于,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上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诚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或凌驾其上的普遍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不存在既不属于哲学,也不属于经济学,也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而只属于作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最一般的基本原理。其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它们不但“对于揭示的对象而言具有普遍性”,而且虽然分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学科特点。“但它们又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彼此从理论上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不可分离,因此可以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过去把马克思主义分成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和讲解,是非常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只有分门别类分析而没有综合,只有部分没有整体。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许多著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来阐明的,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就是《资本论》,也不仅仅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而是同时贯穿着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著作。从整体上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义。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是指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的既有状况下,概括出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这些“一以贯之”的理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特征,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世界的整体反映,强调了对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整体研究。

有学者专门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意义和把握原则进行了研究。指出:“理论上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一个基本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一个同时包含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理论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同时包含了它的发展性、开放性和历史性。

还有学者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64号文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表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作出了四个方面的解读。第一,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对于客观物质世界某一个发展阶段、某一个部分、某一方面的反映,而是对于包罗万象、充满矛盾和历史发展的物质世界整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第二,在逻辑范畴上,它不是马克思主义某一构成部分、领域的范畴,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主要组成部分中抽象出来的,同时又贯通于各主要组成部分之中,涵盖多学科的范畴。这些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世界观的要求,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形成概念体系,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严整的。第三,在根本属性上,它具有科学性与阶级性、理论与实践、绝对与相对、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本性质。这些基本性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之中,并且将各二级学科内在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最集中的表达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运用。第四,在学科结构上,它们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核心和基础,以创造性实践为中介的原本形态、展开形态、发展形态或者运用形态的统一体。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一以贯之,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笔者认为,这种概括突破了以往从相互独立的几个组成部分思考问题的思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质,具有新意。

3、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涵盖哪些内容,哪些东西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不是,而只是个别结论、个别观点?这是学界讨论探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这方面看法主要有下述几种观点。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第二个层次是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这些观点是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和社会发展趋势而得出的结论;第三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这些个别的观点和结论,是革命导师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当时当地的历史事件作出的判断、预测。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世界是以辩证的方式存在的观点、人的认识是一种能动反映的观点、生产劳动的观点、群众史观、社会进步论和人类解放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有学者将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基本原理的第一层次,并将其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普遍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第二层次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矛盾,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包括: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结合,表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经济制度的结合,使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社会主义在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些新问题,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共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层次,反映了基本原理的发展及实际运用,体现了基本原理的生命力及其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四个方面的概括,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内容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也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概括为14个方面:1、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的原理;2、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和发展规律的原理;3、关于时代本质和发展阶段的原理;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原理;5、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原理;6、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7、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8、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理论;9、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10、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说;11、社会主义革命(包括改革)和建设规律的理论;12、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共产党建设的理论;13、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原理;14、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原理等。还有学者认为,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观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要义,坚持这三个要义的有机统一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笔者认为,这些见解尽管在所含的具体内容上有多少的不同,但是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其所以有不同,是各自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或不同范围来概括基本 原理主要内容的。

4、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的探索与研究

如何来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即依据什么样的原则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是学界近年来着力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学者们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有的学者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坚持和发展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坚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坚持的结果和继续,把两者人为地割裂开来是错误的。二是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着眼于当前的社会实践,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否则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能偏离正确方向。既要防止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裁判我们当前的现实,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又要防止用当前的局部事实评判马克思主义,得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结论。三是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原则。探讨马克思主义,既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它的科学体系,也可以分门别类地研究它的某个部分或某个原理。但是,无论怎样的研究,都应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四是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作了科学预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人们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预见性,更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所折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结合。

另有学者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科学性的理论基础原则。体现在“两个真实反映”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真实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的思想本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身的科学性所在,也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达到的科学性要求。二是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原则。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性质的基本规定。三是整体性的理论构建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从整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通过这一门课的学习就能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因此,“整体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四是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可以简化为两个更为具体的原则:其一,可讲授性,即一位教师能独立地进行这门课程的讲授;其二,可接受性,即学生能在一个学期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在有限的前期知识基础上,有效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有学者认为,认识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要注意几个问题:即注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原本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传统“三大学科”特别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在基本原理体系中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如何在基本原理体系中得以体现、无产阶级的新鲜经验和最新理论成果如何在基本原理体系中得以反映。

此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建设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学界密切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们主要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内涵和特征、学科范围、研究方向和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不作概述。

上述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所关注的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启迪作用。笔者认为似还存在明显不足,归纳起来,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谈论“原则要求”的多,探讨“如何做”的少;从单方面切入分析的多,做全面综合研究的少;从一般概念、范畴和理论进行逻辑推演的多,具体联系现实实践,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少;对已有概念、范畴和原理阐释的多,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发展探索的少。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路径

探索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路径,笔者认为应从下述方面着手。

1、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是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内功”。经典文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初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我们不但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有助于我们真正分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论断中,哪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针对具体时事的,具有具体历史性的个别论断。“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一个特点,凡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著作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是全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核心观点。”而“个别论断则不同,它往往只出现一次。”此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性解读,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哪些是经典作家的观点,哪些是后人的解读和发挥,甚至误读和歪曲,从源头上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在解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既要客观深入地领会作为整体的著作的精神实质,领会文本的本意,又要认真全面地把握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背景、文化传统等社会历史条件;既要“尽量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己的语言去概括他们的思想、观点,避免将后人的发挥与前人的表述混为一谈,让前人讲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的语言,让读者分不清那些思想或语言究竟是原著中的还是解读者新添加的”,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做教条,照搬乱套;而且,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其概念、原理的精确化往往也有一个过程,因而对文本的论述,不应机械地仅从字面上去解读,而应该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经典作家的基本思想去理解。”

2、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但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而且体现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轨迹。拓宽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全面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理清马克思主义的源流与谱系,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不同社会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理解和把握一些马克思主义重要原理的不同历史表述形式,理清其发展脉络,是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马克思的学说不是突然一下子出现,也不是一旦产生,就变成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严整的科学,有其确定的本质和稳定的逻辑结构,但这种本质与结构又是历史地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增加新的内涵并采取新的表现形式。要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效探索其创新与发展,就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重要原理产生、演变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在的发展规律。相反,割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联系,离开具体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条件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会窒息其蓬勃的生命力,陷入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泥沼。

3、综合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为显著的内在特质之一,又是判定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标准一“只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有资格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为重要的途径。纯粹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出发,满足于到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文本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进行主观发挥和解释,并以此来修正、歪曲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资产阶级反动学者、党内修正主义分子和教条主义者的惯用手法,也是我们一些书斋学者常犯的毛病。“马克思主义发展方式不是解释学的而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在实践中发展。在各国革命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政党都可以在不同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和民族的特色。”

在当今的中国,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就要既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和根本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党情、国情和世情,观察和分析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和主要矛盾,实现科学发展,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又要在实践中提升理论,认真总结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用基于中国实践,有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要研究如何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界限;要研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无限往复过程中创新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4、比较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具体运用的条件性的辩证统一。“国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世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理论和学派的总称,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共时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它包括三种主要形态:共产党执政并以其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外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国家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或工人党的理论;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从他们的价值立场、阶级观点,和他们的生活处境出发所理解和阐释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所具有的不同形式,从中吸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的积极因素,摈弃其不能反映时代特征、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偏离、误读、甚至歪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消极因素;研究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区别所在;防止在研究中的简单比附,要么盲目地全盘接受,要么简单地全盘否定的形而上学思维;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和启发作用。

5、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体系研究

一是辩证把握区分基本原理与非基本原理的原则和标准。

这要把握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基本原理和非基本原理有明确的划界标准,二者有质的区别,既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不具有普遍意义或被后来实践所证明是错误的个别论断与结论看成基本原理,从而损害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又不能把基本原理下降为个别观点与结论,影响基本原理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不能将这种区分绝对化,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原来某些并没有当作普遍性表述的理论观点,有可能具有普遍价值,成了普遍性的原理。

二是重视构建严谨的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由概念、范畴和原理组成的科学体系。它们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的理论体系,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系。在这方面需要作两方面工作,首先,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科学的术语将其表达出来,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其次,从时展和各国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对基本原理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原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指导现实实践中进行创新,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

三是辩证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意区分一些界限。

首先,辩证把握实践检验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任何科学原理一样,都要受实践的检验,这是没有疑义的,但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及社会实践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社会实践作为检验标准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不能把问题简单化。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整体性研究 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设立为一级学科后,内含科学定位、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基本特征、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成为有待深入研讨的重大问题。过去,学术界注重分块、分科、分阶段研究马克思主义;事实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其基础与前提理应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只有首先从一般层面、宏观角度切人马克思主义,继而全方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功能。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作过经典的论述,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完备而严密”,这种“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既包含了严密的逻辑结构、丰富的思想内容,还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基于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最集中体现是三个“内在统一”上。

一、逻辑框架:三个基本层次的内在统一

张雷声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包括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整体性。这三个层次呈现出逐级展开的态势,映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用的教化。从逻辑框架而言,三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但三者之间又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从理论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开设从实践上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功能的发挥铺开了具体路径。三者的“内在统一”遵循着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规律,实现宏观、中观与微观的统一,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密”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设立二级学科成为必然。二级学科的设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础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二级学科的设立提出了基本要求: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完备。

首先,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备严密的逻辑:从纵向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回顾与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总结与展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梳理与剖析;从横向看,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也有国外马克思主义,还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次,包括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规律、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等具有综合性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贯穿于二级学科中(有些应用于某个二级学科,有些应用于多个二级学科)。同时,二级学科涉及内容广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譬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邓小平理论,就是一个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贯穿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是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需要一定的有效载体,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设立则是有效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设立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赋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生命、生机与活力。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设立及学科整体性,容易陷入就“整体性”谈“整体性”,最终落到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空洞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六个二级学科,既有一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有具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又有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既有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有国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然,这种划分法也是相对的,其间有许多交叉之处),多样的载体更好地体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是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教育实践上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阐释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阐释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客观规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在中国革命胜利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主要阐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指导大学生的成才。

二、基本内容: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构成。由于这三部分分属于哲学、经济学、法学三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加之学科细化研究的趋势与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形式上注重分科而非整体。近年来,学界曾经对传统的“三大板块”提出过质疑,认为对其内容的划分应打破“板块”局限,以时代性与科学性作为标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基本原理/普遍真理(不受时空限制的真理)、具体结论/个别论断(受时空限制的真理)。不管怎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内容的“三大板块”界定的主流地位从来没有动摇,“两个层次”的划分正好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事实上,正如顾钰民教授所言,“在学科划分中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不等于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从一开始就是内在统一的。通常,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分析得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这就体现三者的内在统一性,这就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在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实践场所,是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检验。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展开过程,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最终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自始至终就客观存在,只是当前更为明显突出“整体性”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其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统领范畴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并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指导性。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哲学着作中提出的很多概念,譬如物质与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市民社会、人的本质、创造历史的主体、社会的演进规律,等等,无不为社会的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应用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展开过程。譬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哲学中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研究方法,从简单的商品人手,从而剖析了资本主义整座大厦;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批判了私有制是剥削制度的根源,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所固有的、无法克服的矛盾,从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最终目标,社会形态的演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构想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人,和费尔巴哈的“自然属性的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三个着名的论断: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在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以往任何社会形态,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并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学科建设:六个二级学科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六个二级学科从不同侧重点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结构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同时,六个二级学科之间又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与具体的结合、历史与时代的结合、世界与民族的结合、国外与国内的结合。

一方面,六个二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综合性研究,从主要内容上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既体现一个学科的深度,也体现了多学科的广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依据、理论框架、发展阶段、基本规律以及重大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理论与实践维度阐述了中国社会历史条件,重点强调中国革命需要科学的理论体系予以指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的理论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从世界范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国外诸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如青年、老年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等)以及世界范围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中,六个二级学科缺一不可;同时,六个二级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实质就是加强“整体之整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