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

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

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

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说课; 内容; 原则; 策略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传统的体育教研形式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迫切需要体育教研活动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创新。于是,“体育说课”这一新的教研活动形式便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规模。

1 何谓说课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具有教研活动的一般性质。

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因而,体育说课也具有其特殊性。体育说课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规律,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和规定的时间内,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借助语言和有关的媒体手段,面对同行教师、教学研究专家,讲述体育课的教学构思、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并虚心接受指导,共同研讨和改进体育课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活动。

2 说课的内容

体育新课程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调整、改革了体育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内容。“体育说课”,无疑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针对新的课程体系进行。体育教师说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2.1 说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教材,是说好课的关键。说教材,就是体育教师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说”教材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作用和知识的前后联系。主要有:

①教材内容(主、辅教材的搭配)要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上承教学内容、下承教学方法的中心环节,是为实现教学任务服务的,具有表述外显、具体、可量化、可评价,能定性、定量的特点,包括:知识方法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目标、情感个性(思想品德)目标等方面。

③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学难点是由教材和学生两个因素共同构成的,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这项教材时难以完成的关键点。

④确定重点基础知识,包括:教材的技术动作要领;名词、术语解释;教材动作在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方法;锻炼方法与保健知识;简单比赛规则与战术介绍。

2.2 说学情, 说学情,就是体育教师要依据学生身体素质与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说”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说”学生身体练习的方法和技巧,“说”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2.3 说体育课组织教法, 注重教学器材创新的一物多用;有效提高课的练习密度,使组织教法创新得到提高。具体来说,包括:①选用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手段及理论依据;②教学的组织形式:合理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

2.4 说场地器材准备, 体育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组织教法,“说”所需用的场地器材数量、练习场地的布置及划分、器材使用及轮换等。

2.5 说体育课的教学流程, 体育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设计思路,“说”具体的教与学活动安排及这样安排的理论依据。重点说清各部分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及各部分如何衔接过渡,教学的预期目标与效果等等。要尽量勾画出课堂教学的概貌。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说课内容的主要部分,是说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学过程要说精。

3 说课的原则

体育教师应遵循的说课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理论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等。

3.1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说课过程中的所有内容、过程和方法都应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具体地说,教学目的的确定要符合体育课的总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发展体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运用的方法应当是科学的;要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

3.2 理论性原则,理论性原则是指在说课中,体育教师不仅要说清其教学设计,还要说清其设计的理论与实际的依据,要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系统化、规律化。

3.3 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要求,针对性要强,要有利于说课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整个说课过程要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4 创造性原则,体育说课是深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因此,体育教师在说课中,要贯彻创造性原则。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更要借助同行专家的点评与指导,探索新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 说课的策略

体育教师应采取以下说课策略,提高说课效果。

4.1 全面学习和贯彻体育新课程理念,作为体育教师,尤其应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体育课程标准》等的学习。体育教师只有全面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等,才能将体育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体育说课中,才能将新的教学理念融人体育教学,才能适应体育新课程的要求。

4.2 语速恰当、语气得体、语言简练准确,要有吸引力、感染力,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课者首先从

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

4.3 详略得当,简繁适宜,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来讲。

4.4 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所以说课人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4.5 各环节衔接自然,说课整体要流畅,不要作报告式.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时,可以这样说“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等。

4.6 客观,具有可操作性,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说课中的每一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说课要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

4.7 说课课件已成为说课的重要辅助手段。课件能使说课更直观、形象、生动。课件尽可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能直观体现说课内容的框架结构。

总之,体育说课作为备课与上课之间的教学研究基础环节,不仅是一种新的教研活动形式,而且是培养体育教师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体育课说课的几点思考》.盛昌繁.《中国学校体育杂志》.

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2篇

语文课程 形式内容 目标 性质 特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成为热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理基础及可操作性受到质疑。其实,以往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大都是就性质谈性质,如果换个角度,回到清末民国时期去追溯诸多学人在语文独立成科后槿妨⒀Э票呓绾妥非罂蒲性所作的关于“形式”与“内容”的探索,我们会对语文课程性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对其“形式”与“内容”目标的认识

1904年以前的所谓语文实质是与经史哲混融一体的,其基本特点是注重“文道统一”而偏重道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语文课程从“经史哲”中剥离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新征程。一大批学者、教育家为语文划定学科疆界及走上科学化道路而孜孜探索,其成果之一便是对语文课程“形式”与“内容”目标框架的确立及对“形式”目标的倚重。

语文独立成科后,“读经讲经”和作为现代语文最初形态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分离,这是分科教育制度对传统语文“文”与“道”的切割:“读经讲经”主要“治身心”,而“中国文字”与“中国文学”主要“应世事”。

语文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目标框架来源于赫尔巴特关于“形式”与“实质”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本来偏重“实质”教育,但在1905年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编写的《国语科教授法》中,编者第一次将国语科要旨(目的)分为“主要宗旨(形式上)”和“副二宗旨(内容上)”两个方面。国语科这一偏重“形式”的立场是对赫氏偏重“实质”目的观的反转,表明当时中国语文教育学者面对“语文课程”这一特殊对象已经开始采取客观科学立场。

1905年后,诸多关心语文课程发展的学者都对“形式”与“内容”目标框架发表意见,尽管看法不一,但多数学者从确立语文课程“是其所是”出发,认为应以“形式”目标为主。比如孙本文在《中学校之读文教授》中指出:“若乃启发智德,则有各科学在,似非国文教授之主鹄,固宜重形式而轻实质矣!”穆济波认为“语文的本身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的“实质目的观”也受到朱自清批评,朱自清说:“他似乎将‘人的教育’的全副担子都放在国文教师的两肩上了,似乎要国文一科的教学代负全部教育的责任了,这是太过了!”20世纪30~40年代,叶圣陶、夏D尊等基本都偏重“形式”目的。比如叶圣陶在《关于〈国文百八课〉》一文中明确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夏D尊最有代表性的是其发表于1936年的《学习语文的着眼点》,明确提出“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的核心观点。宋文翰则说得更明了:“别的学科重在知识的传授,国文科重在传授知识的文字的运用的训练;别的学科重在内容实质的深究,国文科重在形式表现方法的探讨;别的学科在使学者明了,国文科则于明了而外,尚须使学者能运用。”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多数学者虽偏重语文形式目标,但并不是绝对的形式教育论者,只不过是为了让语文“更像语文”,在“形式”与“内容”方面有所侧重罢了。

建国后至上世纪9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语文教育界鲜有对“形式”与“内容”问题的讨论,一是受特殊的时代环境影响,政治思想教育、阶级斗争教育等“非语文”成分渗入过多;二是就语文本身而言,以阅读教学为主的语文课基本着眼于理解“此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内容,“形式”上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技能并未成为主要任务。尽管期间也有“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反思,但整体状况并未改变。

1996年,王尚文在《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文中重新审视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我以为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质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此论开了以新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教学内容角度讨论语文课程“形式―内容”问题的先声。进入新世纪后,新课改的推行,与语文“思想情感内容”联系紧密的人文属性颇受重视,“泛人文”现象抬头,一些敏锐的教育学者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纠偏,2006年,杨再隋提出“本色语文”。“本色”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从此可以明显看出其希冀重回听说读写等“形式性”技能目标的意图。2006年前后,以重视“言语形式”教学为基本立场的讨论渐成热点并为更多人接受。

二、“形式-内容”认识框架对确立语文课程性质的启示

从逻辑上讲,语文课程应该是性质决定目标,“形式-内容”认识框架属于目标框架,以此出发来探讨语文课程性质似乎有点本末倒置。但其实不然:第一,所谓语文课程“形式-内容”框架属于目标范畴,主要是从“形式”和“内容”各自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来说,而诸多前辈从确定语文课程“是其所是”出发,将语文课程区分为“形式”目标和“内容”目标,并认为语文课程具有偏重“形式”的特点,这本身就是对语文课程特有属性的认识,属于逻辑上的明确概念内涵;第二,认识一个概念的内涵,通常都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语文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实践课程,从课程的目标任务等“实然”状态去追索课程性质之“应然”规定,可行而必要。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很多属性,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追问,是确定“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无数前辈并未提出这样“性”那样“性”,而是从“形式-内容”认识框架出发,找到了语文课程“偏重形式”的特性。那么这样说来,语文课程的性质可以确定为“形式性”或偏重“形式性”了?这也还有待推敲。因为“形式”与“内容”是一对相对而可变的范畴,“形式性”也不是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同时语文课程也仅是“偏重”形式而不是“专讲”形式,“形式”属性不能涵括语文课程的全部本质属性。因此,进入新世纪后,一些论者以“言语形式”为课程之本也是有偏颇的。

怎样突破这一僵局?我们再从“形式-内容”目标框架内部去探寻。1924年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教学法》里提出“国语要旨”目标框架说。

图1 “国语要旨”目标框架图

图1所列语文的“形式”目标包含了“理解”与“发表”两大方面的“读、听、说、作、写”等几个具体方面,这和建国后所凝炼并坚持的语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语文知识)高度吻合,而以此为主体的形式目标在建国后被概括为“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表述,出现在了绝大多数中小学语文大纲中,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现在我们可以说,什么是语文“是其所是”的独特性?从课程目标看,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就是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根据前述“由目标追寻性质”的思路,采用形式逻辑严谨的“属加种差”定义法,那么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则可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论述至此,持异见者会说:这主要是以语文课程“形式性”为基点得出的课程性质,那么语文课程“智、德”等生活知识经验、情感思想、道德审美等“实质性”目标岂不落空了吗?我们如何既确保语文之“是其所是”,又兼顾语文的“智德”目标,以使其不再重蹈上世纪80年代功利主义和枯燥训练的泥淖?其实这可以从重新理解“语言”这一核心概念入手去化解。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言学习,但这个“语言”已主要不是指抽象、共性、静态的规则系统,而更多是指具有具体性、个人性和心灵体验性的运用系统即“言语”,作为语言实际运用的“言语”不再是一种外在于人、受人支配的纯粹工具,它已经内蕴着言说者与倾听者的生命情愫,“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和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语言对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因此,语文的学习,除了与听说读写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它必然而且应该对学习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即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让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质,具有对“形式”目标和“内容”目标的极大包容性。这一表述极大地暗示了二者的轻重主次之分:语文听说读写的可迁移能力的形成是“主”,是“重”,而语言文本及言语活动中的思想、情感的接受、浸染是“从”,是“轻”,二者不能切割却也不可僭越。

三、对语文课标中“课程性质”表述的建议

新课改之初,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实验稿均将语文课程性质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课程性质的要求看,“工具性”和“人文性”都不是语文课程的特有属性,从课程“形式-内容”认识框架看,偏于“形式”的工具语文和偏于“内容”的人文语文也不应该对等统一。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面世,修订版特别突出地在“课程性质”部分加上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表述,这一表述从形式上看更像是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表述有将语文教学引导到侧重“形式性”能力目标训练的正确道路的价值,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在语文教育学者倪文锦看来,2011年版的课标性质表述仍有遗憾,比如“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表述缺少了对祖国语言文字“正确理解”的一面,“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对“祖国”二字的省略,忽略了语文课程的“母语”地位。如果我们认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课程性质表述的话,那么修订稿又保留原课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被广泛认同为课程性质的内容,无疑会增加人们“本质属性二元化”的困惑。同时,倪先生在文中还谈到“性质”与“特点”的关系问题,很显然二者并不是同一概念,但从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实验稿到修订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被广泛认为是课程性质的表述,却始终贴着课程“特点”的标签;非但如此,修订稿又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综合性”“实践性”等属性,更增添了理解的复杂性。

因此,语文课标应将课程“性质”与“特点”明确区分而又有机结合,以“课程性质与特点”取代原有的“课程性质”,二者共同揭示“语文课程”内涵;现有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介绍了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等特点,可以将其转移到“课程性质与特点”部分。课程性质作为本质属性应该是唯一表达,即“语文课程是一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在此基础上,语文课标可以阐释一些重要特点,诸如思想性、实践性、科学性、基础性、民族性、工具性、人文性等等,都只能算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至于课标需要遴选哪些特点介绍,可以再讨论。

我们相信,明确了语文课程性质及其特点,“语文课程”是什么,语文课该怎么教,就会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J].语文建设,2007(7-8).

[2] 黄良超.语文课程性质“两性统一说”质疑[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6.

[3]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 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7] 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8] 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6(1).

[9]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讨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涉及学科广泛、游历空间广阔、延展时间长久的课程,它不仅承担着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也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我国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更加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地位。然而,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成为所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通过目前对学生的调查来看,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都持肯定态度,但对课堂教学的形式过死大多感到不太满意,它抽象的理论内容,加上教师单一、呆板的“一言堂”授课方式,使得理论课气氛沉闷已成为一个通病。这与学生所追求的生动有趣、深刻全面的要求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改变目前“说教”的教学方式,运用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实践的一个重点。而研讨式教学法就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

1 研讨式教学法概述

根据以人为本的认知学习理论,人的认识不只是由外界影响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影响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外界影响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孔夫子到朱熹,从宋代二程到梁启超,以至当代的叶圣陶,在他们的教学实践论著中,无不贯穿着“点拨”二字,可见从古至今教育学家们都主张教师应站在引导的层面上,尽量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种把主动权更大限度交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就更为迫切了。研讨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的教学方式。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的一种学习过程,这种模式不单纯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纯粹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标准,而是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思路。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就是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改变过去的“一刀切”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践中,是值得尝试的。

2 研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研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大致分为五步,是五步循进、自成体系的教学模式。

2.1理论导论:教师用两三周时间先讲理论导论,使学生对该课程的整体理论体系有所了解。这一部分的教学跟传统的模式基本相同,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与平常的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用将所有的细节都一一表述,而是让学生对这一理论课程有初步和整体的感性认识。导论主要就是将开展此课程的意义、课程包含的主要理论、基本框架等作一初步的阐述,让学生对课程中主要涉及的理论和侧重有一定的印象。

2.2分成小组,设置选题:在理论导论的基础上,将理论课的主要内容设置成不同的选题,这些选题可以是论点,可以是关键性主题,也可以是提问,甚至可以是正反对立的一组观点。多种形式的选题其目的是以新颖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在设置上可以兼顾引导的方向。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自主选择、抽签决定或教师分配等多种方式让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主题,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和收集资料。

2.3收集资料,撰写发言稿:各个学生按教师传授的方法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查找和阅读资料,围绕选题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撰写发言稿。要求发言稿写出选题的基本情况、本质意义和历史地位,形势政策选题还应包括政策分析和影响。

2.4小组交流和制作课件:学生在小组内将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以讲课评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学生先内部协商,即在本组内部争辩究竟哪个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再相互协商,即针对当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将大家共同认可和补充的内容进行汇总,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最后每个小组推选1-2名同学将大家的共识在大班进行讲述。

2.5大班讲评:选择时间让各小组推选的学生在全班登台讲述各自的选题。每人讲35分钟左右,然后让其他组和本组学生进行讲评或展开辩论,教师根据所有学生发言情况对这一选题进行总评和综述。教师在综述中一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根据学生的讲述和讨论情况补充和深入阐述,纠正学生的偏颇或不正确的观点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思想理论认识。

3 研讨式五步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的体会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研讨式五步教学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文科类学生的欢迎,其教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的运用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生动了课堂,也充实了课程内容,其作用和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了过去“一言堂”“一刀切”的单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全面深刻。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完成了从“讲授式”到“研讨式”的转变,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制,而代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几者结合的教学新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预定的真理、知识、经验或价值,教育的过程是种探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始终,能够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而在教学形式上,完成了从“一言堂”到“群言堂”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倾听者,而成为课堂发言的主体,讨论、辩论的主体。这种群言纷争的情况方面使课堂变得活泼,也使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轻松地被接受,同时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而在师生关系上,研讨式教学法完成了从“主客”关系到“主一主”关系的转变,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作为客体的学生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而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探索、合作研讨、相互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研讨式教学法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被动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视学习为乐事,主动学、积极学。而使教师直正变成了以学生为主的、合作的、探索性的帮助者的角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论的影响,对学习的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

3.2研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打破了过去静态的封闭型的教学过程,显示了动态性的教学过程,使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使理论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课堂不再只是教室、黑板、教师、多媒体,而是延伸到了资料室、图书馆乃至电子网络,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与事实,而是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

3.3研讨式教学法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和资源,将网络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中。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网络中丰富多彩的信息,跨区域的信息交流、全球化知识的碰撞,对于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但同时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和理论也混淆了大学生的视线,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趋利防弊是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研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接触网络,合理使用网络信息,从中找寻各种信息、资料和理论阐述,将其直接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中。学生直面各种网络信息,并将它们进行汇总、整理、筛选,同时还将其呈现在同学间进行讨论、研究甚至辩论,对于学生了解网络知识和理论宣传,科学地分辨和利用它是非常有利的。

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4篇

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和各国相互影响的背景下,人们对产品设计艺术性的要求日益增强,手工艺产品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要想赶超发达国家,中国的设计师除了要学习世界先进的艺术设计技巧之外,还需要了解中、西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不断地汲取中外文化的精髓,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目前设计教育学科的竞争异常激烈,各个艺术设计教学单位在办学层次多元化、以创新思维为核心改革课程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进行特色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性的实验等方面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以满足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的目标,满足社会对综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设计史论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在专业课程平面设计史中引入先进的、科学的设计思维新方法的试点教学,重点改变了传统史论教学中过于传统、教条,无视艺术类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利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从依赖教师讲授转变为主动地探索学习;注重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以提升学生设计创意的创造能力;注重整体整合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新方法的教学实践尝试,学生逐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基本理解了平面设计涉及的视觉传达范围、视觉传达功能、视觉传达形式。通过教师对设计历史的分析,学生了解了不同国家、地区和目年代平面设计发展的背景和艺术风格,掌握了更多的理论只,这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类观念的演变与视觉传达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未面设计的方向。

二、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有效尝试

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更好地为各领}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个性,使其创造乜运用知识;如何从教学计划、内容、方法上进行研究,力争在t传达专业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中进行有效探索,以点带面行突破,使课程教学不断走在时代的前沿,将设计教育理论实践,寻找广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之路,这是本基的追求。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世界平面f_史的课程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尝试。首先,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作适当的调整,探索创新模式。史线索的串讲与专题的点的解析相结合,有点、有线、有面,得当,有助于学生全面透彻地掌握教学内容。平面设计史展演变是随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变化展开以往学生学习设计史理论多使用工艺美术史的教材,工艺R史的研究对象是工艺品的审美演变和生产发展的历史,而设计史论课程重点从人类进步的历史角度,详细分析设计变过程,研究不同时期产生的设计观念和通过生产技术来物品的发展历史,前者侧重研究工艺品本身,后者侧重研究观念。如果要想准确地描述世界平面设计史,至少要论述方面:第一,从平面设计包括的内容来看,即对字体设计、版排设计、插图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摄影在平面上用和处理等具体风格和方式演变的历史的论述;第二,从平乏计的功能来看,包括如何传达视觉内容,如何达到最佳效等等,这是视觉传达理论的描述;第三,从平面设计最终采用段来看,就要有与印刷密切相关的理论描述,例如目前通过完成的多媒体交互设计、广告设计表现等,再加上建筑、工品设计表现等也采用了平面设计的若干手段,因此还要作设计具体应用范畴的具体论述。正是因为平面设计涉及的广泛,内容十分繁杂,所以只有对世界平面设计史的源流、≥及设计思想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对大量历史资料梳理、整合、构建,将这些因素有机糅合在一起论述,才能比整地展示平面设计史发展的全貌。其次,对平面设计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改变过去“一言堂”女学模式,引进西方的}】导型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研讨为教师引导答疑为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创新的综合教学模式:第一,根据艺术设计史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教学。第二,教学过程的创新。课题以“手的思考、口的表述、心的学>--j”的方式来体验、演绎平面设计历史。这不仅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记录,也是其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学>--j的形式,这是值得称赞的第一步。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第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设计史论与专业设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设计理论建设提供实践平台和信息的反馈。最后,在教学中创新教学理念,交叉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地发展,为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平台打下基础。在设计史论课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综合文化素质和能力,有针对性地拟定教学方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设计创意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移动思维、联想思维、图形想象等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

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5篇

摘要:“生成的课堂”是“六生课堂”的本质性、学术化表述,是一种容教育新理论、教学新境界和课堂新形态为一体的集成界定,倡行“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和生发的课堂”,“六生课堂”就是对此进行的通俗化约定,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课堂要素进行了逻辑对应,建构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图式。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就是在这个教育教学通识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学科教育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真切把握当代语文的特征,努力担当母语教育和课堂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学论;语文教学;课堂效率;课堂生成;六生课堂

序言:项目综述和研究大纲

该项目研究几近十年之久,内容详实,成果丰硕。作为2011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申请鉴定,现将项目综述和研究大纲作简要介绍于后:

一、项目研究的基础和意义

语文独立设科百年以来,一直在批判中发展。远的不说,“20和21世纪之交,对语文教育的批判简直达到了空前绝后、登峰造极的地步”(周庆元教授语)。客观地说,一时由于语文课程本体论的定性问题和语文课程价值论的学术争议,的的确确造成了语文教学的种种偏差,二是源于中国根深蒂固的教育传统面对世界先进教育文化必然的应激反应,也促使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当代语文的性质、特征及其历史使命”的探究骤然显得迫切;面对新的课程理念和众多的教育实验,当代语文教学亟待有一个,也应当呼唤一个相对完备的、前沿的通识理论,为此,2006年以来,我们从语文教育批判转向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以语文课程为突破口,进行了“小学语文生成的课堂”系列研究,后来又延伸到其他学科,构建了“生成的课堂”理论体系,就是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2010年在全国的一些研讨会上,课题组的负责人又首次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得到大家的首肯和回应。虽说“生成的课堂”包容了诸多教育实验,集成了课堂生成理论的诸多精华,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理论追寻和教研实践的关注比较浮泛,只能说是平面的、静态的研究。总之,没有在其理论谱系上进行深入的追索和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在这一通识理论的指导下对当代语文作出专门的演绎实验和针对性研究。为此,近年来,我们着重关注教育大家和当代语文教学,期间课题组在深入追索哲学渊源和立体动态构建这一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对以往研究由于逻辑不很缜密出现的某些疏漏进行了补救。一是对作为教育通识理论的“六生课堂”作了纵深研究,理清了“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比如近来发现,第一次提出“生成学习”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他在1974 年撰写《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生成学习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对“生成”的定义表述;我国的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此后“课堂生成”理论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二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集成性研究。远的不说,比如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法”和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经验,可以说基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课堂”,坚定了对“生长(发)的课堂”的认同和追求;朱永新同志的“新教育实验”卓有成效,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界定。站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临界来看,他的“新教育实验”既是“永新教育”的试验研究,也是继陶行知“生活教育”以来的落实杜威进步主义教育的中国“全新教育实验”,有着“生活”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教育的生命力;还有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要走向生本”、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以及大面积的实验推广,都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明显感到上述课堂理论依然单薄而且失之偏颇,这是实验研究难以避免的瑕疵。三是率先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命题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研究范畴,并廓清了它们的理论谱系。“新语文”、“大语文”、“深度语文”、“本色语文”、“诗意语文”等从表面概念上看似各执“本色”和“风雅”的旗帜,然而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育效果。可惜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本身和现实出发,对理论追索和形成共识缺乏理性的光辉,只不过一直在新概念和新理念上兜圈子。当然,他们的学识和见地非常令人景仰,只是在当代语文性质、使命和语文教学的个性、范式等方面的研究,新锐有余而耐久乏力,向度正确而质量不足。必须从民族未来、国民素质、教育质量母语价值等方面进行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诸多层面关注当代语文教学……

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同质化的研究进行深入合并,对本质性的结论加以探究放大,对一些歧异加强梳理和辨析,以“六生课堂”理论为通识指南和逻辑起点,以当代语文教育为突破口和关节点,对“六生课堂”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作协同互动、鲜活集成研究,最终形成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践行策略。

二、项目研究纲要

概括来说,项目主要解决三个层面涉关五个W的问题

一是事实层面的三个what:1.什么是“六生课堂”,包括该理论的提出、确立以及核心理念等在内的综述性问题;2.什么是“当代语文”,涉及当代语文的性质、任务以及当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等探究性问题;3.什么是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包括命题的确立的基础,向度和内涵等概念性问题。

二是价值层面的一个why:为什么要倡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涉及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等内容。

三是技术层面的一个how:怎么践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从课程资源的生成、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育环境的改善等策略方面作出宏观规划,再通过当代语文教学的经典案例作出示范引导。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开拓生活教育资源,真正关注生本教学主体,重视教育生态过程,运用生动教学方法,实现生发教学目的,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自然、灵动、真实、高效的课堂教育新理论。 “六生课堂”作为一种课堂理念、一种课堂形态和一种教育境界,确立了包含课堂认识论、课堂方法论和课堂实践论的理论系统,构建了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特征。

首先,“六生课堂”的本质特征是生成,它具有生命的气息和生发的效益,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课堂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教育效率。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从理论层面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其次,“六生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课堂,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并将“课堂”看作“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的历程”。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和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第一乐园,让学习和阅读成为师生生活的基本方式。再次,“六生课堂”作为涵盖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的代称,不仅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方向、方式和方法,而且为称衡课堂教学的优劣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客观标准。

当代语文是指基于国际一体化格局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母语学科课程,她具有基础工具性、文化承继性、现代革命性和高度综合性的特征。当代语文教学的一个终极点是实现高品质的沟通;两个基本点是立足语文特性中的语感和文感;三个关节点是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四个加强点是多说、多读、多写、多思;五个鲜活点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话语、真切的态度,真率的行为,真实的生活的“真人”——这些实现需要“六生课堂”理论的支撑。

另外,“生成的课堂”为教师摆脱机械繁复的形式备课找到了依据,减轻了教师课前预设的劳动强度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不仅让语文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特定追求,而且六生课堂理论指导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必将是高效的课堂、典范的课堂。

一、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命题的提出和理论背景

第一次提出“生成学习”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他在1974 年撰写《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生成学习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对“生成”的定义表述;我国的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此后“课堂生成”理论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实施和新课标的颁布,“动态生成”又成为课堂研究的关键词;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将这一新的课堂形态称之为“生成性课堂”,而把由于课堂偏离预设随机生发的教学机智表述为“课堂中生成”。虽然“生成性课堂”和“课堂中的生成”是既有密切联系而又有着明显区别的两个概念:“生成性课堂”具有明显的预设性是由教师的课前预设而生成的新型的富有活力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意外性、突发性和临场性,是由教师及时利用课堂中的生成因素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的课堂。尽管表述方法上不同,关注的角度各异,但本质上都是为了改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所形成“高能耗”和“低效益”的弊端,探讨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问题。同时“生成性课堂”和“课堂中的生成”完全可以统一在“课堂教学”的生态时空中,并且均具有突出的“生成”特征,因此2006年前后我们将其整合为“生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作为一种课堂理念、一种课堂形态和一种教育境界,确立了包含课堂认识论、课堂方法论和课堂实践论的理论系统,构建了有效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体现了教育生态的根本特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成了“生成的课堂”的逻辑界定和命题表述:“生成的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开拓生活教育资源,真正关注生本教学主体,重视教育生态过程,运用生动教学方法,实现生发教学目的,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自然、灵动、真实、高效的课堂教育新理论。它对应不同的课堂因素和生态本质包涵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和生发的课堂这“六生课堂”,但由于它们都具有“生成”的特征和本质,因此,在理论探讨时沿用“生成的课堂”这一学术化表述,在基层实验和理论推广时,为了便于解读和实验,通俗的称为“六生课堂”。 因此,“生成的课堂”是“六生课堂”的本质性表述,“六生课堂”是对“生成的课堂”的通俗化代称。

2009年在全国的一些教育研讨会上,我们首次提出的“六生课堂”理论得到了大家的关注。2010年《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理论建构和实验研究》获准中国基础教育语文教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加强课堂文化研究践行“六生课堂”理论》在2010年11月在“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大赛中荣获壹等奖,入选大型教育文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并于2011年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生成的课堂——有效教学和课堂生态理论研究》项目于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以教育生态的子系统为特定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命题并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生成的课堂理论纲要及当代语文六生课堂践行策略》2011年7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第16届学术年会上交流。

因此,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理论命题的雏形是“小学语文‘生成的课堂’”,理论依据是“生成的课堂”理论亦即“六生课堂”理论,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是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实践。

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和现实支撑

谱系的英文为 [pedigree] ,中文的解释为“家谱上的系统”或“物种变化的系统”。这里借“记述宗族世系或同类事物历代系统的书”喻指理论所依据的古今中外纵向传承和横向繁衍的文本。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是在“六生课堂”理论指导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其理论谱系既有哲学理论的远程追溯,也有教育研究的近距关注。

(一)“六生课堂”理论谱系和现实支撑

王国维先生说“哲学是教育之母”,也有学者指出教育后设理论的核心是哲学。我国的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她于1997年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此后“课堂生成”理论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用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因此“课堂生成”的理论溯源一般止于叶澜教授,因为学界多数认为这是中国原创的理论。其实不然。正如前面所述,第一次提出“生成学习”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他在1974 年撰写《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生成学习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对“生成”的定义表述;而在“生成的课堂”理论谱系里,其哲学后盾远及斯宾哥勒(1880—1836)20世纪初提出的“文化的比较形态学”。 通过对外国教育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大量比对和相关印证,我们为“生成的课堂”找到了真正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诸如:

1.文化的比较形态学是课堂生成理论的哲学后盾

2.教育生态学理论是生成的课堂文化的理论指导

3.建构主义是“生成的课堂”理论基础

4.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也是生成的课堂的理论参考

5.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生成的课堂的理论借鉴

6.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为生成的课堂实践提供了理论启发

另外,中国的事业多像红十字会一样,它与权力体系走得太近,又与商业世界结交甚欢,学校乃至课堂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化这也是需要我们正视并且反思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的影响普遍而深远自不待言,对中国的课堂教育不独见于作为教育资源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管理领域的课堂调控也概莫能外。

毋庸讳言,现代经济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也渗透于学校管理和课堂操控方面。因为教育产业化、学校行政化、教师官僚化、学问世俗化的争鸣抑或批判是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特别是现代经济学以“人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或是“经济人”的理论预定,也就是假定人总是计算“成本和效益”来追求“成本最低或效益最佳”者,解释人类的历史,解释当今的世界,牵涉到的不仅仅有人的经济活动,而且扩展到了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与实际生活有较高程度的吻合,它迅速地演化成了一种“通学”或是“显学”,为世人所推崇。今天我们探讨的课堂效率、高效课堂诸如此类的话题就是基于这种现代经济学原理。

关于其现实支撑,一个是现实条件,包括操作的可能性或实施的依据;二是实践的可行性或实证性佐例。在这方面,古今中外举不胜尽。近指就有如下:

1.素质教育理念为“六生课堂”提供了实施依据

2.三级课程政策为“六生课堂”预留了操作空间

3.现代教育技术为“六生课堂”创造了便利条件

4.综合课程的特殊性为“六生课堂”提供了实施当然

5.《义务教育法》赋予“六生课堂”充分的法理保障

6.现行教育的不良现象亟待“六生课堂”加以改善

7.课堂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呼唤“六生课堂”进行整合。

自古至今,中国的教育从来不乏坚持本真,重视生成的教育典范。自觉地践行该教育理论的探索从未停歇,只是理论通识没能系统建构而已。“生成的课堂”是借鉴西方的科教文化,按照中国自身的教育发展逻辑并运用本土的话语来表达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光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与中国文化不同凡响代代相传密切相关。从远古生活实践变为教育资源的三皇五帝,到无中生有、道法自然的老子,再到因材施教、愤悱启发的孔子,天人合一、同类相应的董仲舒以及格物致知、我注六经的王阳明……中国有着本土的优秀教育传统。五四以后西学东渐,可惜的是西风压倒了东风,一直到今天,我们的本土教育实践一直为西方的马首是瞻。这里并不是完全排斥西方现代教育理论,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本土教育的传统合理合理迁延和生套西方的适应和存活问题。这里也需要说明生成的课堂是本土理论,但需要西方教育理念的支撑和论证,因为东方的哲学思想比较内敛,重视经验,少有开放的气度,是需要大量的实践体悟和丰富的理论阐释的事实上,生成的教育实践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向来不乏其例。先秦时期的教育活动中,所谓的"专家开(治)国"就是圣贤们以自我丰富实践、卓越智慧和特殊技能担负起化育黎民并带领部族趋利避害的历史;诸子百家(特别是孔子、鬼谷子)以自己对天地和生活的体察与感悟作为教育资源兴办私学,以言传身教、切磋琢磨、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等方法,在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和"创新教育";顾随和叶嘉莹的中国诗词讲座、易中天和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所引发的热门话题和教学艺术……都闪现着生成教育的理念,饱含着"生成的课堂"的精彩和活力。

课堂作为教育生态管理的前沿,目的在于建设和优化课堂环境,进而控制和利用环境,管理课堂生态内部生态主体间的关系,促进课堂生态系统内生态环境改善,使课堂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让课堂变得更和谐、更具人文性,让课堂充满成长气息,充满智慧和挑战;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不仅给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机会,也应该给于人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机会。因此立足课堂形态研究,着眼于“生成的课堂”文化,构建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发的课堂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和现实背景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在全国的一些研讨会上,课题组的负责人又首次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得到大家的首肯和回应。虽说“生成的课堂”包容了诸多教育实验,集成了课堂生成理论的诸多精华,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理论追寻和教研实践的关注比较浮泛,只能说是平面的、静态的研究。总之,没有在其理论谱系上进行深入的追索和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在这一通识理论的指导下对当代语文作出专门的演绎实验和针对性研究。为此,近年来,我们着重关注教育理论探究和当代语文教学,期间课题组在深入追索哲学渊源和立体动态构建这一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对以往研究由于逻辑不很缜密出现的某些疏漏进行了补救。一是对作为教育通识理论的“六生课堂”作了纵深研究,理清了“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比如近来发现,第一次提出“生成学习”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他在1974 年撰写《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生成学习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对“生成”的定义表述;我国的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此后“课堂生成”理论才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二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集成性研究。远的不说,比如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法”和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经验,可以说基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课堂”,坚定了对“生长(发)的课堂”的认同和追求;朱永新同志的“新教育实验”卓有成效,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界定。站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临界来看,他的“新教育实验”既是“永新教育”的试验研究,也是继陶行知“生活教育”以来的落实杜威进步主义教育的中国“全新教育实验”,有着“生活”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教育的生命力;还有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要走向生本”、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以及大面积的实验推广,都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明显感到上述课堂理论依然单薄而且失之偏颇,这是实验研究难以避免的瑕疵。三是率先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命题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研究范畴,并廓清了它们的理论谱系。“新语文”、“大语文”、“深度语文”、“本色语文”、“诗意语文”等从表面概念上看似各执“本色”和“风雅”的旗帜,然而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育效果。可惜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本身和现实出发,对理论追索和形成共识缺乏理性的光辉,只不过一直在新概念和新理念上兜圈子。当然,他们的学识和见地非常令人景仰,只是在当代语文性质、使命和语文教学的个性、范式等方面的研究,新锐有余而耐久乏力,向度正确而质量不足。必须从民族未来、国民素质、教育质量母语价值等方面进行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诸多层面关注当代语文教学……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有其学科的特殊性,从横向来说,它依然属于新语文教学大背景下的产物。“新语文”作为教育领域内语文学科所使用的特有概念最早应当见于1999年任不寐先生编的《新语文》教材,他认为“新语文”首先是一种“大语文”的概念。2000年韩军先生将“新语文”定义为“是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教育,是建筑在‘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上的,以‘说真实的个性的话’为价值论,以‘用语言立人的精神’为语文教育终极目的和本体论,以‘举一反三’为语文教学的总体操作论的语文教育观。”由此观之,传统的服务于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是“小语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语文教育是“大语文”,后来变称为“新语文”,本色语文、诗意语文、深度语文都是一种“新语文”,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也是一种新语文课堂观,因其有“六生课堂”理论的全面支撑,也可以当作一种学科的课程教育理论。

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同质化的研究进行深入合并,对本质性的结论加以探究放大,对一些歧异加强梳理和辨析,以“六生课堂”理论为通识指南和逻辑起点,以当代语文教育为突破口和关节点,对“六生课堂”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作协同互动、鲜活集成研究,最终形成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践行策略。

总的来说,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直接理论上源有两个:一个是作为课堂教学论的“六生课堂”;一个是作为学科教学论的“新语文”教学论。“六生课堂”的上缘谱系多是哲学文化,现实支撑为政策法规和理论实验;“新语文”的产生则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背景:一是上世纪90年代对语文教学集束式批判引发的全面深刻的反思;二是上世纪末各类新语文读本的相继出版,使“新语文”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第三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行,成为“新语文”“新语文教学”概念成熟与流行的双重平台;第四是民间语文力量的崛起,民间新语文改革实验不断涌现,促成了“新语文教学”的大气候。

三、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学术成果和理论价值

"生成的课堂",作为"一种课堂理念,也是一种课堂形态,更是一种教育境界",它包含有课堂认识论、课堂方法论和课堂实践论的系统理论,始源于南阳理工学院杨天志在2006年南阳市教师培训的专题讲座内容。他的专题探讨的系列文章作为“教育新理论”在《阅读与鉴赏》上发表后,又作为"课堂生成论"编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用于师范教育本专科学生的课程教学。2009年“加强课堂形态研究 构建生成的课堂文化”又作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以该成果为核心的《教育生态理论研究》2010年相继获得南阳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具体来说,围绕该课题的理论研究或成果计有12项:

1.《“生成的课堂”专题探讨》系列文章(之一:“生成的课堂”命题界定及其意义;之二:“生成的课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支撑;之三:“生成的课堂”践行策略与创生途径)作为“教学新理论”在《阅读与鉴赏》2007年第5期上头条连载予以推广;获得2007年度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论小学语文生成的课堂》在2007年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年会上交流并荣获课程类一等奖。

3.《“生成的课堂”专题研究》获准2007年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经专家组鉴定合格,通过验收。

4.小学语文“生成的课堂”作为课堂生成论编入大学师范教育本专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中,成为该类教材的一个创新点。该书主编、全国高校教育学会小语教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赵绍军教授认为这是“创造性的理论探索”,“这项重要成果”编入该书,“填补了该类书籍在全国范围内的一项空白。”该书曾获2008年南阳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中南五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5.生成的课堂---关于关于“生成性课堂”和“课堂中生成”的探究(上)(下)被《消费导刊》分期刊用(14、21/2008)。

6.《加强课堂形态研究 构建生成的课堂文化》作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由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管的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2009年该书获得全国本色杯教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南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7.《生成的课堂》先后作为南阳市、焦作市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由杨天志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教师3000余名,反响良好。杨天志被评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

8.《“生成的课堂”文化溯源及哲学思考》2010年3月由《黑龙江高教研究》刊用。

9.《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理论建构和教学实验研究》2010年获准“中国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

10.《加强课堂文化研究践行“六生课堂”理论》2011年月在“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大赛中荣获壹等奖,入选大型教育文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并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11/2011)

11.《生成的课堂——有效教学和课堂生态理论研究》项目于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以教育生态的子系统为特定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命题并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12.《生成的课堂理论纲要及当代语文六生课堂践行策略》2011年7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第16届学术年会上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首先着眼的研究是语文学科和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在早期的成果中皆有小学语文或当代语文的冠词,后来形成教育教学的通识理论,现在需要回过头来,以此理论为指导,重新建构当代语文“六生课堂”。

从研究的机缘来说,具有将日常工作和学理探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学术推广相结合的职业优势。从研究时序来看,“六生课堂”是对“生成的课堂”的升级性和补充性研究,当代语文教学是“六生课堂”理论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六生课堂”在上述研究的同时,广泛吸纳了全国各地相关的教育研究,特别是包括语文教学实验研究的一些成果作为现实支撑和校准参考。从研究思路上来说,先经历了理论到实践的演绎推广,而后又从教育实验到理论归纳集成的双重反复,现在的研究是再次从理论到实践中去。

该研究时间跨度几近十年,现在看来,它的导向作用、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非常明显:

“生成的课堂”贯穿了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发的课堂六种课堂文化的层累叠加,它的内涵分别指向特定的教育逻辑和课堂要素,这是正效课堂不能回避的前提条件,因此“生成的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回应新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的基本能力体现。

“生成的课堂”理论体系的模式建构及理论研究,包括“六生课堂”作为优秀传统教育的升级理论,基本上可以覆盖现行课堂教学的前沿理论和探索,是一个比较完备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必将牵引、助推当前的课堂教学,大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六生课堂”是集理论导引、课型示例、教学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课题,它既包含课堂教学的理论认知,又兼备课堂教学的实践指南,也具有课堂教学的方法指导;既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又是教学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提供了课堂生成的文化元典。在实践层面,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提供了经典的课程资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评估和课堂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同时,作为家长和其他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精英提供理论参考,将会极大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为落实新课标提供了理论支点。

本课题研究立足课堂教学,从探究教育哲学的高度,为全面、系统、深刻地探讨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入手围绕这三个“W”:什么是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为什么要倡行以及怎样倡行——这是理论研究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而确定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核心理念、解读其典型特征、实现六生课堂教育境界的基本途径——为实践应用提供通识性结论;进而提出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元素——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理论参考,为生态课堂确立典型案例。所以,从课堂的特定时空上来看它也是融教育理念、课堂形态、教学方法为一体的包括课堂认识论、课堂实践论和课堂方法论在内的模糊集成。当然,从系统的特定因素来看,它的子命题又是符合课堂要素和课堂流程的精准对应。

“六生课堂”是立足教育原点,探究教育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正如朱永新同志认为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一样,他认为教育的原点是“教育是什么?”、“教育要干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而课堂教学依然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最常见的教育形式,因此,“课堂是什么?”“课堂上要干什么?”“什么是好的课堂?”就是教育最基本、最元典的问题。而针对当代语文的应用性研究而言,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也必须回答“语文是什么?”“语文课堂上该干什么?”“什么是好的语文课堂”这些本原的也是终极的问题。必然对传统文化形态和现行课堂质量进行反思,势必重建生成的课堂文化,基本上体现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也是教育科研和学科教学的奠基工程。

该课题的创新在于:a.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和历史时空的视域聚焦语文课堂文化,b.以语文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探寻教育的元典问题和高效课堂的本质,c.以实践的集成性理论总结和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互动生成,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基础元素。

所以,它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六生课堂”的本质特征是生成,它具有生命的气息和生发的效益,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课堂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教育效率。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从理论层面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其次,“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课堂,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并将“课堂”看作“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的历程”。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和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第一乐园,让学习和阅读成为师生生活的基本方式。

再次,“生成的课堂”作为涵盖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的代称,不仅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方向、方式和方法,而且为称衡课堂教学的优劣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客观标准。

当代语文是指基于国际一体化格局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母语学科课程,她具有基础工具性、文化承继性、现代革命性和高度综合性的特征。当代语文教学的一个终极点是着眼于人格教育促使汉民族由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的转变进而实现“立人”的伟大使命;两个基本点是立足语文特性中的语感和文感实现高品质的沟通;三个关节点是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四个加强点是多说、多读(听)、多写、多思;五个鲜活点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话语、真切的态度,真率的行为,真实的生活的“真人”——这些实现需要“六生课堂”理论的支撑。

另外,“生成的课堂”为教师摆脱机械繁复的形式备课找到了依据,减轻了教师课前预设的劳动强度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不仅让语文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特定追求,而且六生课堂理论指导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必将是高效的课堂、典范的课堂。

四、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操作规程和践行策略

教育本土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点也是目的,只有基于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价值才可能促进本土传统的发展。“六生课堂”作为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文化形态,倡行"生成的课堂"文化,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和高效低耗的效益观,革除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关注现实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是指在“生成的课堂”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当前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境界,是运用上述通识的教育教学论进行具体的学科教学实验,在生成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倡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也可以说是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践行生成的课堂。

(一)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操作规程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操作规程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一个理论如果仅仅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的层面只能说是诗意的翱翔,只有提供“怎么办?”的结论才是诗意的栖息。教育需要灵魂的安顿,也离不开本体的营生;需要有能入的身心体会,又需有能出的通观妙解。判断理论是否是哲学层面的通学,最关键的就是牵涉“how”的营生办法,在今天更是如此,毕竟民以食为天,生存和经济的生存、生活和高效的生活依然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向度。

吴蔼中在探索现代文课堂教学模式时,例举了四种效果较好的模式:一是资料汇编式,二是猜想争鸣式,三是随笔拓展式,四是活动排演式。每种模式适合的篇目类型不仅相同。

蔡伟、方蓉在《新语文教学辩证》一文中,也提出了四种“新语文教学”的模式:

1.体验性教学模式。意在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并理解验证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性体验、参与性学习、实践性运用等原则。

2.生活化教学模式。新语文教学论者信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的观点,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融通。因此新语文教学的课堂里体现的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生活化,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融汇贯通,最大程度减少刻板的匠气和斧凿痕迹。

3.探究式教学模式。形象感性思维与逻辑理性思维的紧密结合是新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色所在。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指运用探索研究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研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逐渐形成研究的意识和探究的精神。在这类教学过程中强调课题选题的价值性、探究目标的明确性、学生探究的主体性、问题解决的科学性。

4.协同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形成协同关系,以使系统平衡有序,且“合作”日益成为新人类素养中的重要因素。协同式教学模式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家庭、社会及其他学科等条件要素,使各要素综合作用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效应。

其所谓的“新语文”,就是该课题界定的“当代语文”,主要是区别于“传统语文”而言的;新语文教学是一个包含本体论和价值论的笼统概念:

“‘新语文教学’是指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它以培养具有高超的的语文素养、丰厚的人文精神、充分的个性发展的的现代真人为目标(为什么需要语文教学),以语感和文感的培养为核心(语文教什么),以主体化、艺术化、情感化、实践化为操作内容(语文怎样教),以语文教学资源的全面拓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为途径,形成视域无限开阔、理念新颖超前、内容新鲜立诚、形式生动丰富的立体、全息、互动的教学范式。”

因此,当代语文是指基于国际一体化格局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母语学科课程,她具有基础工具性、文化承继性、现代革命性和高度综合性的特征。当代语文教学的一个终极点是着眼于人格教育促使汉民族由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的转变进而实现“立人”的伟大使命;两个基本点是立足语文特性中的语感和文感实现高品质的沟通;;三个关节点是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四个加强点是多说、多读、多写、多思;五个鲜活点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话语、真切的态度,真率的行为,真实的生活的“真人”——这些实现需要“六生课堂”理论的支撑。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就是以“六生课堂”理论为指导,以生活的课堂(教育资源)、生本的课堂(教学主体)、生命的课堂(教育对象)、生动的课堂(教学方法)、生态的课堂(教学过程)、生发的课堂(教学目的)诸多要素为逻辑重点的、区别于传统“预设的课堂”的“生成的课堂”体系,意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开拓生活教育资源,真正关注生本教学主体,重视教育生态过程,运用生动教学方法,实现生发教学目的,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自然、灵动、真实、高效的当代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学科教育新理论。

理论具有指导和普遍的价值,模式和规程一般来说都有借鉴和参考意义。依据“六生课堂”理论,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操作规程为:

备课(预设生成):围绕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的理念(备课标),立足生本实际(备学生),文本细读(备教材),开发适切的生活的课程资源,一部分体现在教学案中,一部分暂置于素材库里。

上课(即时生成):首先按照预设生成的内容,选用生动的方法进行流程实施;遇到非常态情景,要动用素材库里的知识储备,运用教学机智即时生成有价值的语文教育资源,变原来的流线设计的刚性贯彻为模块教学的弹性运演,尊重生命的本质,以突破课堂涩滞或阻力为目标问题,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流变生成。在生态的情景过程中实现知识模块化、序列化,从而内化为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生发的教学目的。

课后(反思生成):及时把课堂情景变成反思性生成文本,置于新一轮的教学案中或者素材库里;同时要根据该次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近期的教学中及时作出调整。遗漏的或者重复的教学目标对于高效课堂来说都是大忌。课堂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

这是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一般操作流程,是按照教学时空来设计的通用模式。在我们编著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一书中,我们将广大语文教师和名家的语文教学实践作了部分归纳,可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操作规程的具体参考:

1. 激趣--启发--提问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关注,然后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或可由教师提出,启发学生思考,解决。

经典案例例首选《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2. 互练--反馈--内化

由学生分组(或单个)练习,遇到障碍及时反馈,引导或合作解决,进而作为一个体现一般规律的模块加以内化,成为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过程参照或方法指导。这个过程对于学习者而言,也叫内隐学习。推荐案例为许地山的《落花生》。

3. 造势--讨论--点评

有人认为,一个好的老师不能缺失临场造势的能力,语文课堂尤其需要适度的煽情。造势的方法很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探究问题的学习角色中,以期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专注,激发其自由表达见解的欲望并能够投入到讨论中,然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点评的语言要灵活多变,真挚诚恳、亲切委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肯定和正面评价,指向要多样,若就事论事的是非理性评价就会挫伤学生的参与热情。应用即时的评价,促进有效的课堂生成,经常可用以下方法:一是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二是用委婉的语言敦促学生,三是用具象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4. 创景--涵泳--感悟

运用多媒体音像制品或互联网教学资源,或实物等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意境优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走进课文,以个性化或移情入文进行涵泳体味,进而感悟作者的情感,达到神交古人或将心比心并移情于现实中进行观照,以习得语言和体验情感来濡染学生,进而增强其人文修养。

5. 异误--善对--逆转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抗。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堂课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偶尔的教学失误甚至失败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对象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这种失误和失败往往也是二度教学时一种可以挖掘的很好的教学资源。

6. 诱思--探究--分享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学习有助于生活习惯和处事方法的改变。往往在学科交叉或边缘的地方触及到有价值的综合性学习话题。通过对这些综合性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开阔视界,学会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而改善其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共同分享探究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在这样一个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可能就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要求掌握的那点知识本身,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精神、与他人合作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

7. 事件--重组--放大

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之与教材、与学生产生关联,并着意把生活、教材、古今中外的时空打破,再进行重组,进入课堂,作为学习的媒介,让学生在过程和细节中,以小见大,以少知多,由人及已,由物及人,在体验和关注中促进心智的成长。

8. 寻机--融合--拓展

教学要打破原先单一的教材观,教师要面对现实,研究学生,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拓展他们学习的空间。生活中发生的新闻或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好素材,也是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见解的诱因。教材中有好多重复、同化、异化或异形同质的知识点,也是教师进行教材处理的难点。这一些问题都可以整合出不同的教学素材,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前题下大胆生成,独避蹊径,完成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9. 打乱—重构—评析

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不一而足,教育资源也非常丰富。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要根据教育指向,在次序、内容等方面进行打乱分解,随机整合重构,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并将其引渡到现实世界,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评价赏析。类似将阿Q和孔乙己放在同一个时空里表演……

10. 主题—荟萃—活动

规定主题共同检索,荟萃语文教育资源,进行主题阅读活动。深圳黄田小学刘宪华校长的“主题式经典诵读”,从理论、教材到实践都有很好的经验。

11. 对接—转换—演习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常规,之间的对接和转换可以选择游戏活动的方式,把机械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活动,演课剧、接力竞赛、信息传递、讲课文故事等都是常见的活动。能够把握说话--听话--记录--写作 、说话—写话—写作、文本—读书—讲述等序列的练习,揣摩语言、文字、写作、阅读之间的逻辑关联及能力转换和传递,也是语文教师需要强化的要点。

12.细读—精思—体悟

注重文本细读,发挥自身优势,作出具有语文个性和读者个性的思考和体悟,这里我想重点推荐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也许他的教学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纯技术的操作规程又容易使语文教学陷入新的套路,只有抓住语文之本、当代之特、课堂之旨、教育之道,才能左右逢源进退有据,达到出神入化自由灵动的境界。

(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践行策略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就是充分把握当代语文的特点,以“六生课堂”理论为指导,通过语文教学,担当起母语教学的历史使命。

1.探究当代语文的主体特征和终极价值。

当前的语文教育很不景气,这里边的原因很多。从学术层面上说,语文学科、语文课程、语文资源、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概念往往混淆不清,甚至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表述也不太明晰,造成了学科定位不准、特点不清、目标不明;资源不充分、不经典、不系统;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不科学、任务泛化、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亟待正本清源。(10年前项目主持人写有《语文难教的N个原因》在网络上可见,近来似乎引起了一些同仁和家长的重视,《当代语文的性质、特点和历史使命》现在尤为紧迫。)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理论建构及教学实验研究》已获准中国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这是一个集理论构建、学术推广和教学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课题。除了贯彻“六生课堂”的理论通识之外,还要加强当代语文的特点和历史使命的研究,这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之本:语文是以汉语为基础母语的中国语言文字交际系统和“百科之母”,它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她的基础工具性和传统承继性构成了语文之特。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和言语文化的承继特征是语文学科必须通透彻悟的根本关键;

当代之特:基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背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点要转向语言思维品质的提高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加强语文承载科学文化的功能,达成品质高效的沟通,担当新人立人的历史使命当是当代语文的当务之急。要注重言语的质地、言语的温度、言语的情意、言语的色彩、言语的节奏、言语的时空、言语的趣味、言语的声势、言语的风雅、言语的姿态等,特别是在表达上,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度、言之得法、言之合宜。

课堂之旨: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要求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的性价比,课堂教学旨在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节约教育成本且适应教育批量化,提高了教育效率,是知识普及和技术养成的基本形式。多快好省、又好又快的高效的课堂是其中应有之意。课堂是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历程。

教育之道: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进而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教育使人学会担当且具备担当的能力。教育是立人的事业。教育改变命运,教育赢定终生,教育振兴民族,教育强大祖国。

现在的语文教学少了语文的个性和滋味。有的课好像是政治课,满堂说教和德化;有的课好似历史课,在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中纠结;有的课似乎又是自然课,环保理念、科学术语翻来覆去。如果说“怎么教比教什么更为重要”那么“学的准比学得多更具意义”。语文课自然有语文课的特殊性,语文教学一定要有“语文味”。要想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必须在语文课的逻辑重心和语文特色上下点功夫。一是从文感和语感出发实现交际和沟通,古今沟通、人本沟通、师生沟通、中外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真立人。二是按照语文的逻辑起点确定教学目标。文本“表达了什么,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的3W原则一定要落实,常态和变态的问题情景一定要有针对性和适切性。三是根据不同的语(文)体确立不同的教学重点。语体文教学和文体文侧重点不同;不同表达方式关涉的语(文)感觉和思考方式以及表达要素乃至评价尺度也是不同的,四种文学形式的教学重点也各有特色。四是遵循4D教学传统多说、多读(听)、多写、多思。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艺术而非科学,需要更多的体验感悟较少推理运演,语文教学一定是较多感性的总结归纳,较少理性的逻辑演绎。因此当代语文是开放的系统、生态的过程鲜活的情景、诗意的栖息。

2.把握“六生课堂”理论和操作流程。

关于“六生课堂”,为方便浏览,兹作如下解读:

生活的课堂主要是指教育资源要立足生活、关注生活、吸纳生活、面向生活、服务生活;重点体现在课前预设环节,在课堂流变生成是可以是即时择选适切资源的参照。

生本的课堂是说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和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交教给学生,不能喧宾夺主。

生命的课堂是指充分关注教育对象的生命特征,他们有自己的意愿、情感、思想以及个性且有差异。他们不是装载知识的物品,而是有着独立见解和特殊性格的鲜活的生命。

生动的课堂是指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实现精彩和效率。

生态的课堂就是教育环境和教学过程要真实自然,摇曳多姿而又主次分明。

生发的课堂是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学生心智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为目标,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初衷,通过学生的外在提高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

这是理念,也是尺度,更是境界。

⑴ “六生课堂”是六种课堂文化的层累叠加。

生活的课堂生本的课堂

生动的课堂生态的课堂

生命的课堂生发的课堂

⑵“六生课堂”的内涵分别指向特定的课堂要素。

生活(课程资源)生本(教学主体)

生动(教学方法)生命(教育对象)

生态(教学情境)生发(教学目的)

⑶“六生课堂”明显区别于“预设的课堂”,其核心特征和本质表述是“生成的课堂”。

预设的课堂 --教材中心 教师中心 任务中心

生成的课堂 --课程中心 学生中心 发展中心

⑷“六生课堂”是遵循教育时空逻辑的模糊集成。

教育新理念一种教育理论(现在进行时)

课堂新概念一种课堂形态(过去完成时)

教学新观念一种理想境界(未来进行时)

⑸“六生课堂”不仅重视课堂的“流变生成”,也非常关注“预设生成”。

“六生课堂”的本质是生成,根据生成时空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预设性生成”和“即时性生成”,“即时性生成”又可分为“瞬时生成”和“流变生成”。

3.完善教育主体阅读,面向“五度”确立“大教育”理念。

一是要弄清教育的本真和现实中的异化,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把握教书育人的尺度;回归教育原点,尊重课堂本真,切实为学生的生命奠基。这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二是要了解教师的历史和现状,明确自身职业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所然,拓宽师德的厚度。

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诉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合法权益;增强教育效益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