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行业的困境

纺织行业的困境

纺织行业的困境

纺织行业的困境范文第1篇

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突破口”

亏损的体制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所经历的压锭调整期。表面上看是敲锭子,实际上是敲计划经济的脑袋。当时国有企业的比重比较大,棉纺企业四分之三的锭子是国有的。这些企业历史负担沉重,由于市场对企业的调整是失去动力和效率的,在产品严重积压的情况下企业依然满负荷生产,最终形成亏损。”

――王天凯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即使到九十年代中期,纺织工业的总产值仍占到全国工业的1/8,职工占到1/7,出口占到1/4。因此,纺织行业的运行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

但是,自1993开始,国有纺织行业逐渐成为全国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1996年跌入低谷,亏损额扩大到106亿元,1996年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亏损户数占全国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总数的18%,亏损额占19%;涉及职工人数180万人,占全国大中型亏损企业人数的20%;企业亏损面达42%,高出全国国有工业8个百分点。到1997年,纺织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仅为19.63%,较全国的平均水平低7.7个百分点;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税2.52元,仅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1/4;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为-1.73元,全国平均水平为2.57元;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93%,全国平均水平为3.05%。纺织业上述指标在所有工业行业中是最低的几个少数行业之一。

同国有纺织工业巨额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国有纺织工业利润的逐年稳定增长,1997年比1990年增长了4.38倍,平均年增长率达23.5%,表明纺织工业的突出困难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

行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形成当时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市场的原因,出口受到配额限制,内销市场由于相关产业如住房、汽车等的发展还未形成气候,内需增长也显不足;其次是企业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不能完全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未完全形成。因此在当时所提出的总量过大,低水平产品过度竞争的定义也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总量总是相对市场而言的。”

――王天凯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在国家“轻纺拉动出口”、“以服装为龙头,发展装饰、产业用纺织品”等强化内外需市场政策的鼓励下,纺织行业进入第一轮以“政府布局、政府推动”为特点的高速发展期。以棉纺锭为例,1981-1991年十年间就由1894万锭猛增到4192万锭,十年间增加2300万锭,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棉纺加工能力过剩达1/4左右,而且这部分能力服役期都在20年以上,同时这部分设备的85%集中在国有企业。毛纺、丝绸、麻纺等行业的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现象也十分严重。在中低档产品领域出现了严重过剩,但高档面料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自给率不足50%。

此外,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无法迅速调整机制,到1997年底,中心城市的纺织老企业离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的比例一般为1比1,有的企业甚至达到2比1,平均劳动生产率仅为1万元,而非国有企业达到人均2.2万元。我国棉纺企业的用工水平为国际一般水平的2倍以上。城市国有老企业由于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丧失竞争力的同时,还面临国内棉价持续高于国际市场而导致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两者的综合结果是棉纺行业的效益更加恶化。

199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铬基在上海调研时指出,“只要困难最大的纺织行业突破了,就没有哪个行业不能突破了。”纺织行业先行扭亏解困,可以对其他行业起到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带动全局的作用。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以纺织工业为突破口,提出三项任务:压缩淘汰1000万落后棉纺锭,分流安置120万职工,国有纺织行业整体实现扭亏为盈。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纺织行业三年调整、“断臂再生”的序幕。

一场硬仗

来之不易的政策

“压锭的口号从91年就提出了,到97年才真正开始压,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没给政策。由于我们始终坚持要政策,97年10月,朱基总理份亲自到上海调查研究,在了解了纺织国有企业调整的困难后立即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最终争取到了纺织行业三年压锭调整的相关政策,包括补贴、核销政策、劳动政策、配额、提高退税率等。当时中央要解决的困难多,经济余地小,能拿出这些政策也不容易。”

――王天凯

为了完成三年内压缩1000万锭的目标,中央政府给予了在当时条件下的最大支持。

首先是补贴,企业每压1万锭给予300万元补贴,提供贴息贷款200万元,补贴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承担一半,贴息由地方财政承担。实际中央支付补贴约12亿元,地方的补贴也在12亿元左右。此外,1998、1999年国家核销银行呆坏帐准备金重点向纺织倾斜,主要用于解决棉纺织企业的压锭重组项目。实际从1997~1999年纺织核销呆帐规模约350亿元,约占全国核呆规模的30%。

为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劳动部与当时的中国纺织总会联合制定了提前退休的劳动政策,同时保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和养老、医疗保险的支付。

为支持和扩大纺织品出口,1998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到11%,输欧美纺织品协议配额总量的15%以上直接戴帽分配给纺织自营出口企业。1999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进一步提高到15%,服装退税率提高到17%。

对国内棉花流通体制和供应办法进行重大改革,放开了棉花供应价和收购价,并打破垄断,满足条件的企业可以直接收购、贮存和经营棉花,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棉价接轨。

中心城市的棉纺企业在利用压锭后腾出的土地进行商业性开发时,可以免收土地出让金或给予其它优惠政策。

在鼓励压锭后企业技术改造方面,国家也给予了倾斜,1999年国家将纺织工业列入国家财政债权豁免重点支持的行业。

压锭只是切入点

“国有企业劣而不退的主要原因是‘人往哪里去,债务怎么减’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要达到有竞争力的水平,国有纺织企业的职工要减少50%左右,大致需要安置、转移250万职工,这是结构调整和改革

的最大难点。那个时期,最为难忘的,其实也是心情最为沉重的,无疑是有一大批纺织女工离开了他们曾经热爱而又十分依恋的工作岗位,在压锭现场,我本人和当时的联络员都亲眼目睹了她们含泪依依不舍的离开,都曾使我们刻骨铭心,为之落泪。”

――王天凯

纺织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结构调整中不可避免地伴随大量富余人员下岗分流,这是改革中的巨大“阵痛”。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纺织“突破口”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进行压锭调整,不调整不足以摆脱困境;坚定不移地进行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不安置不足以确保调整平稳继续。一方面发动新闻媒介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典型宣传和推动,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新的择业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分配观念。另一方面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再就业中心,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广开就业渠道,平稳分流安置下岗工人,为纺织行业改革调整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压缩淘汰1000万落后能力只是这场“突破口”战役的切入点,在压锭的过程中,纺织国有经济初步完成了行业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包插中心城市纺织产业的重组,企业的财务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调整,区域结构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以及产品结构调整。为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压锭和技改相结合,行业还以财政债券贴息的形式鼓励效益一直较好的企业进行压锭更新改造。

在纺织“突破口”战役中,在规范企业破产重组,推动优势纺织企业上市,实行债转股,以及企业并购、技改、搬迁等过程中,还不失时机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投资主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海、浙江等地正是通过推动企业上市,推进经营群体持股,加快企业改制,形成了多元投资主体的新格局。

浴火重生

实现脱困目标

“在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压锭与调整、压锭与改造、压锭与改组相结合,在消化了国有企业历史负担的同时,在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权结构以及区域结构的调整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压锭对纺织业的真正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一时期的调整,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大增强了。”

――王天凯

经过两年的攻坚,截止到1999年底,全国累计压锭906万锭,分流安置116万人,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8亿元,结束了全行业多年亏损的历史,提前一年基本实现了三年脱困目标。

两年间,纺织行业核销了450亿的不良银行债务,消灭了一批亏损源,一批优势企业实现了低成本扩张,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成为国有纺织企业减亏的主要因素。2000年纺织行业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行业实现利润281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7亿元。2000年与1997年底相比较,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81.8%下降到72.9%,劳动生产率由1万元提高到2.3万元。经过结构调整后,出口竞争力有所提高,扭转了出口下滑的局面,2000年全年出口达到521亿美元。棉纺压锭后国内九十年代装备由原来的1/4上升到1/3,各类无梭织机已达11万台,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棉纺压锭的成功也带动了缫丝、毛纺等其它行业压缩总量的步伐。

“突破口”战役为行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机,争取了主动,并且提高了行业抗风险能力,为全面应对随后到来的WTO赢得了时机,创造了条件。

对目前行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今天的纺织调整与振兴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压锭调整相比,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其主题都应该是结构调整,真正实现中国纺织业从大到强的转变;不同之处是结构调整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

――王天凯

压锭调整之后纺织行业的高速发展,是与中国入世,以及国内外经济高速发展,国内住房、汽车等高品质消费品需求的扩大给纺织行业带来的极大机遇分不开的。同时,纺织企业的体制机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给纺织行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是有积累有基础的高速发展,与80年代的发展是两种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高速发展。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的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但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纺织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正视。一是资源和环境压力。棉花、石油等原料紧缺,能源消耗、废水排放等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二是成本的压力。纺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低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但近几年全国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已高于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已逐步丧失。第三,中小企业居多,中小企业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第四,纺织企业品牌、营销模式、研发、创新等环节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实现从纺织制造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纺织业的高速发展中也伴随着结构调整,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竞争的环境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自身竞争的意识大大增强,从去年以来纺织行业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银根紧缩、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特别是去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纺织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但今天的结构调整更加要突出科技和品牌的贡献,要在体制、机制、管理、技术的创新上下功夫,结构调整要更加发挥市场的作用,而政府和行业协会只是引导作用,这才是纺织行业从大到强转变过程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当然,要真正摆脱困境还需要政府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行业的正确引导,但真正调整的主体和主力还应该在企业自身。

纺织调整振兴规划将纺织行业定位于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依然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现了纺织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今后一段时间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在未来的十年里,纺织行业按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不断推进,中国纺织行业从大国到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记者手记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而王天凯副会长从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正好四十年,纺织专业出身决定了他的行业生涯绝大部分都在纺织,几十年培养出来的纺织情结也无法解脱。在采访中他反复强调,纺织行业为国家提供积累,美化人民生活,增加出口创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纺织行业,特别一些老国有企业今天经营困难,但他们历史上的功绩不能磨灭。

他曾任职的陕西省的纺织企业大都是建国后逐年建立起来的,形成了西安纺织城和咸阳两大基地,有些企业都曾在行业中有相当的影响,像西北一棉的赵梦桃小组至今还一直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纺织职工。在七、八十年代这些企业都是利税大户,在省里也都是举足轻重,都是曾经直接左右省内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如果按这些企业累计的积累和当年建厂的投资来看,早就已经是十几个厂甚至是几十个厂的回报了。

纺织行业的困境范文第2篇

盛开到凋谢

地处山东济宁市的樱花纺织集团在业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它从当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国企起步,40年间发展成为一家大型棉纺织企业,是鲁西南集纺织、针织、服装、家纺、纺织浆料、器材配件等多门类生产的现代产业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樱花集团拥有环锭纺22万枚,喷气织机500台,有梭织机800台,资产总额10亿元,拥有控股、参股子公司11个,经营纱、布、服装、纺织化王、家纺制品、投资开发等,是山东省200家重点骨干企业和37家出口重点企业,列全国棉纺织行业50强的前10位。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本来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却在Z008年的春天作出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举动。据有关信息,3月22日,樱花纺织向济宁市报送了(关于请求如意集团重组山东樱花纺织集团的报告),接着在3月26日,以樱花纺织董事会的名义,请求山东如意集团重组樱花。事情的进展很快,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4月中旬即传出山东如意集团斥资收购樱花100%股权的消息。

对于樱花的“骤然凋谢”,业界说法纷纭,其中一种主流观点认为:由于企业这2年扩张过快,包括兼并一些经营不善的棉纺厂、建立新工业园、到柬埔寨合作建厂等,资金压力过大;同时由于樱花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历史包袱沉重,再加上去年以来纺织业大环境不好,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也让银行不再轻易向纺织业放贷,樱花集团遭遇到很大困难。

而且,樱花以棉纺为主,产业链相对较为单一,棉纺织业近年来在低利润的状况下竞争激烈,这对企业的影响也相当大。据悉,企业负债高达数亿之巨,因此,当资金链断裂后,企业陷于困境,无奈之下只得接受重组的命运。

如意的想法

收购方山东如意集团来头不小,该企业产业门类齐全、技术优势突出,拥有毛纺、棉纺两大产业链,涉及毛纺、服装、棉纺、印染、针织、纤维、色织等多种产业,几乎囊括了国内纺织业的所有门类。位居国内毛纺织行业最具竞争力十强企业、棉纺织行业二十强企业之列。2009年,毛纺生产规模将达到2000万米。下游产业的100万套高档羊毛服装生产线,形成国内高档特色的毛纺服装产业链,还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技术紧密纺生产基地。

收购重组其他纺织企业,应该算得上是如意集团的擅长之举。在此次重组樱花之前,如意已经有多次成功重组的经验。从2003年开始,如意集团已经连续收购德州临邑澳泰纺织、汶上凤凰纺织集团、重庆万州海康纺织、重庆南岸三棉,组建临邑澳泰牛仔布、汶上如意天容、重庆如意三峡技术纺织、重庆如意纺织等多家全资公司。

据了解,此次如意重组樱花纺织,能利用山东樱花原有的产业特点,继续发展高技术纺织项目。今后将延续高端定位,走精品战略之路,进一步延伸棉纺产业链,整合如意多年形成的产业链基础优势,以形成更为完整的棉印产业链,使如意棉纺在技术和规模上稳居国内棉纺行业前十强之列。

4月中旬前后,如意集团的相关工作组已进入樱花集团进行清产核资,如意方面表示,要把前期工作做细,先要稳定王人情绪,把生产组织好,此后还会有进一步的举措。

“樱花事件”的思考

众所周知,去年以来,纺织行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下调、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纺织业带来较大影响。部分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纺企的生存压力很大。可以说,作为大型纺企的樱花集团所遭遇的变故,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是一个特例,但也作为缩影多少预示行业洗牌大幕已经拉开。

从全国纺织业的整体看,2007年1~11月,人民币升值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减少利润318亿元;人民币贷款利率上调影响规模以上企业财务成本150亿元;纺织品、服装、粘胶纤维及制品退税率下调影响企业减利约100亿元;今年劳动力成本提高15%左右,原材料动力价格平均上涨3%,使生产总成本约增加935亿元。规模以上占三分之二的多数微利企业困难加大。

而对于山东省,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3月份对山东部分地区的调查,以棉企为例,企业购买棉花原料有一定的季节性,短期内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由于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行业利润率较低的纺织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企业流动资金匮乏。

显然,出口面临萎缩以及生产成本上升的隐忧,使纺织市场竞争加剧。在这样特定的大环境下,樱花集团因扩张过快,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导致企业遭遇困境也不算偶然。

纺织行业的困境范文第3篇

今年,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寒流”吹来,全世界都不禁地打了一个“寒战”,随之全球经济跌入低谷。这个“冬天”似乎和往年有点不一样。

受“寒流”影响,中国纺织行业有点“冻伤”。在这个充满“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安,未来会怎么样,大家显得有些迷茫。此时,在这个“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的关键时期,信心显得格外重要。正如温总理所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是的,此刻,我们需要坚定信心。有了信心,才有战斗的力量、开拓的勇气和美好的未来。

信心源于对当前纺织行业的正确认识。受“寒流”影响,我们的纺织出口是显得有些不足、内销不振,但困境面前,纺织行业的基本面是好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比如,纺织行业中企业主力军优势明显,虽然只有1/3,但他们却创造了全行业利润98%;我国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有着很大的消费空间,这对出口企业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纺织品的质量、价格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大众消费者的认可,世界人民禁不住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诱惑;我们国际一流的加工制造水平、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以及一批比较优秀的企业家、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素质较好的工人队伍,这些都是若干年内中国纺织行业的竞争优势。看到纺织行业今后发展的前景,我们的心中怎么会不充满信心。

信心源于国家的政策调整与扶持。为助力纺织行业走出困境,国家三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开辟信贷“绿色通道”,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轻纺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技术改造。这些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为缓解当前身处转型“阵痛”的纺织行业来说,无疑是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结构调整的及时雨、助推器。这不仅彰显了政府促内需、保增长的决心,表明了国家对纺织行业的重视,更增强了我们纺织人的信心。一项项措施,一条条政策,犹如午后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在心里,给我们力量。

信心源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因为没有谁,会比我们自己更相信自己。面对困境,企业只有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处于不败之地。

毕竟,政策保护的光环不能总笼罩在我们头上,未来的路,得靠我们自己走。从资本与实业平衡发展的雅戈尔、资本“合纵连横”的杉杉到专业专注的罗蒙、错位竞争的博洋以及“借船出海”的斐戈等国内、国际知名的服装企业,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市场开发、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不断调整方向、提升企业竞争力,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在他们身上,我们不光感受到了成功的荣誉和自豪,更坚定了我们走下去、走出去的信心。

纺织行业的困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发展历程;现状;政策建议

一、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通过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1952到1983年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起步阶段。基于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以及政府财力不足的现实情况,具有装备系数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资金效益高、投资回收期短等优点的纺织服装业,毫无疑义地成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先导型产业。在这个时期,政府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使得纺织服装工业快速发展。在这30年问,我国国有纺织服装业企业基本建设投资约为220亿元,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7%。纺织产业的总产值增长11.8倍,由1952年的94亿元增加为1983年的1109亿元。这一时期包括纺织品和纺织服装在内的纺织服装业整体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0%以上。

其次,1983到1990年是中国纺织服装业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1983年的全国取消布票,这意味着国内的基本生活用布供给不足问题得到了解决。此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型产业特征渐渐形成,各种纺织原料逐步放开经营(棉花除外)。纺织服装业在这个时期也开始重视国外市场开发的巩固,1985年前后,我国纺织服装业提出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纺织的外贸依存度开始逐年提高。同时,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纺织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纺织服装业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1983-199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累计达到14599亿元,纺织服装对外出口占全国对外出口比重平均达到了25%左右。

最后,1990年至今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结构调整阶段。我国纺织服装业总量过剩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经济效益下降,特别是一批国有纺织企业陷入严重困境。由于加工能力的过度膨胀,90年代纺织产品总量过剩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加之纺织纤维原料发展滞后导致原料价格上升,致使纺织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国有纺织企业1993年出现净亏损,1996年净亏损高达83亿元,1997年亏损45亿元,1998年亏损20亿元。我国纺织服装业进入艰难的结构调整时期。为此,纺织服装业从1993年起,积极实施控制总量、优化存量、转化机制、减员增效等改革措施。1997年,中央把纺织业作为国有改革解困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1997年至1999年,纺织行业积极进行改革、调整和重组,控制总量,优化存量,转换机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努力遏制纺织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促进纺织服装工业逐步摆脱困境。经过全行业调整和发展,大中型国有纺织企业在1999年实现扭亏并盈利9.5亿元,在此之后,纺织业逐步走出困境,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加入WTO至今,纺织行业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优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国内外需求的拉动下,纺织服装业虽然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全国对外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和出口的增长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继续回暖和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国际、国内市场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不断扩大,纺织服装业得到了更大的空间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纺织产业格局调整使产业竞争加剧并趋于复杂化。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形成的新挑战,棉花和石油涨价又增加了企业经营难度。复杂的局势和严峻的挑战双重压力下,2005以来我国纺织品进出口Q易总额占全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出现下降的趋势。

尽管纺织服装业进出口额在全国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是在全国所有行业中,纺织服装业仍然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项目之一,纺织服装业在我国主要工业行业中仍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同属纺织服装业大类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却未能出现在排行榜上,显示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增长活力较纺织业差。

纺织业在自身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行业历史长的情况下能够与其他发展势头迅猛的行业进行竞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纺织业并不能说是所谓夕阳产业,而是在全部工业行业中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产业竞争活力的行业之一。但也要看到,在纺织服装业内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行业活力不及纺织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发展,本文试图从政府和产业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帮助改善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弱势环节,强化优势方面,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业在新时期继续快速健康发展。

纺织行业的困境范文第5篇

(一)建议国家积极调整政策以扶持纺织服装企业彻底走出困境

首先是我国国内原棉的每年缺口达到了350万吨以上。有鉴于此,国家应当真正地放开棉花的进口,取消原有的配额限制,让棉花流通体制能够实现完全地市场化,从而真正地和国际市场相互接轨。要取消进口棉花原本较高的滑准税,应当依据同一税率1%进行征收,并且适当地提升纺织服装企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而帮助各纺织服装企业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要高度重视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加好的投资与融资方面的政策,更好地调动起社会各界的力量,从而提供良好的服务。要建立起一个更加统一和高效的纺织服装企业服务体系,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以资助为辅助,以综合性企业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信用担保与创业服务为手段,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主要支架,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特别是高等院校资源,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新的发展。

(二)纺织服装企业要通过行业整合和扩大规模以实现集团化生产

中国的纺织服装市场主要有以下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市场十分庞大。我国人口多达13亿多,十分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其二是中国劳动力目前尚有相对较为廉价之优势。大量国外的纺织服装企业正是看到了以上两点,所以,这些企业纷纷到我国进行布局,或者是设置一些专卖店,或者是在我国寻找合理的生产商,实施贴牌生产,希望不仅能提前在我国市场上分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能运用我国劳动力优势,从而控制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这一状况导致我国国内的防止服装行业竞争变得异常惨烈。例如,一部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为了能够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而拿到订单,从而不惜开出售价极低的价格,而以上这些还只是一些附加值十分高的世界名牌服装的状况,至于那些非名牌服装的处境就更加可想而知了。所以,在这一极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各大纺织服装企业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当中。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往往会因为激烈竞争而持续被压制。同时,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品牌还会受到各大国外品牌的极大排挤,导致发展空间显得十分小。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大多属于民营企业,所以,即使那些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上、资金上、管理上,还是人才上,和世界著名纺织服装企业比较起来,也不具有竞争实力,这些企业往往是各自单打独斗地,所以为了维持或者赚取当前一些十分微薄的利润,往往只能与自身具有同等经营模式的本国企业之间进行相互压价。笔者设想,假如以上企业能够相互整合起来,从而形成集团优势,实施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并且统一进行对外谈判,这样就能做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这样不仅不会由于相互恶性竞争而造成两败俱伤,而且还会形成巨大的合力,从而提升总体竞争力,当然还可和各大国际化企业进行讨价还价。

(三)纺织服装企业要促进产业重组以实现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

中国素来就有世界工厂的美誉,这一美誉之代价就是我国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知名品牌企业的代工车间,只能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之中得到利润最少的一点加工费用。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大趋势之下,应当朝着品牌化、专业化以及产权化等方向发展,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知名国产品牌,从而用纺织服装产品的品牌效应创造出新的收入,并且以专业化的规模效应来创造出更多的收入。一是要积极出台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并对具有创新能力的纺织服装企业加以扶持,确保在困境当中的纺织服装企业不至于遭受到太重的冲击而不幸倒闭,就会导致纺织服装产业中新兴力量之损失。二是要积极出台更为合理的纺织服装企业补贴政策,从而鼓励此类企业创立起自己的品牌,运用更加合理的补贴,以弥补纺织服装企业在困境之中留守在本产业所产生的各类损失,并且奖励那些具有独立性的品牌,特别是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这样就能为其提供较之以前更为优越的生存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环境。

(四)纺织服装企业要引进优秀人才以提升管理水平

从总体上来看,如今我国有大量纺织服装企业具有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人才的缺乏而导致了企业管理能力的低下,主要表现在人才招聘较为困难,人才的流失状况十分严重,企业的管理理念显得极为落后,纺织服装企业的基础管理比较滞后,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十分粗放等。因此,纺织服装企业应当深刻地意识到,以前创业时那种十分简单的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纺织服装企业在当前新形势之下的发展需求了。中国有大量外贸型纺织服装企业最开始阶段均是依靠一家人来打天下而艰苦创业所创造出来的,在人才建设上主要是即招、即用,从根本上缺乏人才储备与培养机制。实际上,纺织服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方面均需各类不同人才,除了普通工人之外,还有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市场销售人才、专业财务人才等。各外贸型纺织服装企业应当从制度体系上形成了更为完整的人才建设体系,并且从工作氛围、人才待遇、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为人才创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纺织服装企业间的竞争,在本质上实际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管理能力之高低体现出企业人才素质之高下,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利润以及发展的前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经过了这轮经济危机的洗礼之后,就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确实是企业发展之基础,从而更加重视人才建设。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