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拉松比赛安全预案

马拉松比赛安全预案

马拉松比赛安全预案

马拉松比赛安全预案范文第1篇

马拉松定于月日举办,为确保赛事等各项活动安全、圆满、顺利举行,做好应对比赛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反应机制。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赛事工作实际需要,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处置举办半程马拉松过程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完善各项工作机制,防患于未然。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部门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落实各自应急处置工作的各项事项。

3.系统联动,资源整合。按照条块结合的要求,充分依靠和利用各相关部门应急指挥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等资源的协助作用。

4.快速反应,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三、分类分级

本方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马拉松赛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给赛事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紧急事件。

根据比赛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点,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事件:主要包括因暴雨、冰雹、大风等气象原因以及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因素引发的比赛不能正常举行、赛场骚乱等突发事件;

2.事故事件: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公共设施遭到破坏以及赛事组织不严密、安全保障不到位等引发的突发事件;

3.社会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社会不法分子破坏、集体上访、聚众闹事冲击赛场,“法轮功”等不法分子干扰以及涉外突发事件;

4.个体事件:主要包括参赛运动员比赛出现猝死或意外伤亡等紧急事件,以及运动员或观众在参与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交通、安全等突发事件。

四、应急处置工作机构

1.成立突发事件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菱溪路主舞台后侧指挥中心。

2.指挥部下设一个办公室、十个工作组,分别为(1)综合办公室;(2)综合协调组;(3)竞赛组;(4)安全保卫组;(5)群体事件工作组;(6)医疗卫生保障组;(7)新闻宣传组;(8)志愿者保障组;(9)后勤保障组;(10)善后处理组;(11)配套活动组。

3.赛道每2公里设置应急处置工作点,由所在赛段的裁判、公安、医疗、志愿者共同组成,协同配合。

五、响应级别

1.Ⅰ级响应主要是应对马拉松赛比赛过程中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其后果已经导致人员伤亡或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大损失以及出现了社会事件预兆等,导致比赛无法继续进行,需要由市政府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指挥部组织、协调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接到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后,确认属Ⅰ级响应的:事发地负责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按照总指挥的意见,下令停赛并及时向市政府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指挥部报告。同时,指挥部要协调指挥,采取果断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优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力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和阻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发生。

2.Ⅱ级响应主要是应对比赛过程中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其后果已经或可能导致人员或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事件,需要由指挥部处理的事件。

接到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确认属Ⅱ级响应的:事发地负责人应当在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并立即采取先期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救援工作直至停赛。

3.Ⅲ级响应主要是应对马拉松赛事过程中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其后果已经或可能导致人员较大损伤,或可能影响赛事的顺利进行,需要由指挥处置的事件。

接到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确认属Ⅲ级响应的:事发地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并立即采取先期处置措施,然后根据事态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救援工作直至停赛。

4.Ⅳ级响应主要是应对马拉松赛事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一般个体事件,对赛事造成一定的影响,赛事组织部门可以处置的事件。

接到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确认属级Ⅳ响应的:事发地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六、各部门职责

1.综合办公室

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区委宣传部、公安局、区卫计委等部门领导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贯彻落实指挥部的有关指示,协调各工作组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方案,及时掌握各组工作动态,负责信息收集、反馈与。

2. 综合协调组

由街道牵头,区政府办公室、公安局、区委宣传部、区卫计委等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事发地点突发事件现场协调与组织实施。

3. 竞赛组

由运营公司牵头,团市委等单位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处置竞赛中出现的所有技术性问题和事件;处理运动员犯规舞弊等技术问题。当事件性质发生转化时,公安、卫生等部门要主动介入,协同处置。

4. 安全保障组

由区公安局牵头、交通运输局、建设局、消防支队、公交集团等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处置各类安全突发事件;负责维护赛场公共秩序和赛场公共设施的安全;负责赛场以及运动员、领导、嘉宾下榻宾馆的治安和消防安全;注重社情民意调查,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和信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负责道路交通管制、维护交通安全秩序。

5. 群体事件工作组

由区委办公室牵头,公安局、区委宣传部、信访局等部门领导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负责对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研究,对信访重点单位和个人、其他组织、团体及其不法分子进行排查、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掌握动态,严密布控。

6. 医疗卫生保障组

由区卫计委牵头、红十字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广体育等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医疗救治和卫生应急处理,保障活动期间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出现参赛选手猝死和其他意外伤亡事件迅速反应、果断处置;负责对参加赛事领导、嘉宾、运动员下榻宾馆、酒店食品卫生安全检查。

7. 新闻宣传组

由区委宣传部牵头,体育局、交通运输局、交警支队等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把握正确新闻宣传舆论导向;保障赛事直播信号畅通;预防有害标语、口号以及赛场骚乱场景进入电视直播画面。

8. 志愿者保障组

由团市委牵头,天宁区、教育局、区卫计委等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协助处置意外突发事件;负责配合公安、交通民警管理赛场警戒线、警戒标识;协助医护人员做好对参赛运动员的救助工作;劝导和阻止观众行人、车辆横穿赛道,协助维护赛场竞赛秩序;

9.后勤保障组

由公司牵头、体育局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各级领导、嘉宾食宿保障,活动安排;负责资金、物资、器材、车辆、食品、饮料保障以及赛道安全、用水、用电安全保障;

10. 善后处理组

由体育局牵头,卫计委、财政局、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由体育局牵头专门处理各种运动员发生突发事件的善后问题;运营公司牵头协助办理保险理赔等工作事项。

11. 配套活动

(1)领操、开跑仪式、舞台活动

(2)鸣枪仪式、颁奖仪式

七、应急报告及响应

1.各工作机构、配套活动主办单位必须制定各自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分队,明确任务、岗位、职责及其通信联络方式。

2.赛场各工作机构所有裁判人员、保障人员、服务人员都有协助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义务,当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做出反应并向站、点负责人报告。

3.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各工作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应按照“就地就近、边处置边报告”原则,在向本机构领导报告的同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4.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视情况可直接向“110”指挥中心、“120”急救中心、“119”指挥中心报告,但必须及时向指挥组领导补报。

5.各工作机构要对处置突发事件的一切过程进行详尽登记,以备检查;对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要随时报告。

八、监督管理

1.加强预案演练。各工作机构要根据本工作机构制定的马拉松赛突发情况处置预案,并在赛前自行组织演练。

2.加强宣传与培训。各工作机构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参加马拉松运动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的宣传。要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处置突发事件程序、原则、方法和医疗救护知识的培训。

3.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谎报、瞒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九、保障措施

1.基础保障

财政、气象、通信、电力、供电等保障部门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备的资金和物资保障。

2. 救援保障

财政、公安、交通运输、消防、气象、卫生防疫等部门提前准备所需的人员、设备、物品、交通运输工具,落实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处置保障措施。

应急物资、器材、装备以及资金保障,原则上由各工作机构负责落实解决,必要时由市财政局或厦门马拉松赛组委会统一协调解决。

3.信息公布与培训演练

(1)公众信息公布:公布参赛须知、交通管制、公交路线调整等有关信息,包括应急指挥部电话、接警电话、长跑健康常识等。

(2)培训、演练

各部门要根据常见和可能突发的事件性质特点确定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地演练,提高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技能和整体作战水平。

十、善后处理

1.评估。各工作机构要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本系统、行业的有关规定,对突发事件及其处理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生的经过、原因、结论;事件的处理经过、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效果;针对事件发生原因、防控工作中存在问题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

2.补偿。在认定责任的前提下,因突发事件给当事人造成的已经证实的损失,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协助当事人向保险机构理赔等善后工作。

3.解释。积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及时消除突发事件赛事的影响。

十一、其他事项

马拉松比赛安全预案范文第2篇

长达42.195公里的“汉马”赛道,串联起“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两万人的参与规模,全马、半马、健康跑,各具特色,专业组、业余组,各领!首届“汉马”比赛,规格之高,赛道之美,组织之用心,早早吊足了跑友们的胃口。

然而,对第一次全方位接触马拉松赛事转播的湖北广播电视台的转播团队来说,如何在“家门口”做好“汉马”直播,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金牌标准的顶级赛事直播品牌,却是一项非常艰巨也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虽然,湖北广播电视台拥有全国一流的赛事转播团队,曾先后承担过广州亚运会、多届全国运动会、WTA武汉网球公开赛、国际体育舞蹈大赛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的转播任务,但众所周知,马拉松赛事的转播是大型体育赛事转播中难度系数最大、专业性最高、技术要求也最复杂的项目,不仅因为它比赛赛程长,而且地点、环境变化复杂,参与人数众多,所以在转播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大变数和诸多的不确定性。

江城武汉,自然环境独特,湖泊遍布、长江汉水横贯,“汉马”赛道也独具特色,跨越武汉三镇。选手们从汉口江滩出发,要途经晴川阁、铁门关、长江大桥、黄鹤楼、首义广场,到武昌江滩、汉街、东湖、磨山,它串联起的是武汉最美也最具特色的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对跑友们来说,这绝对是一条梦幻般的线路。奔跑其中,就像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所以“汉马”赛道,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马拉松赛道”。

然而,这样的地域跨度和环境变化,对高标准全程转播,提出的却可以说是最严苛的要求。要想让“汉马”转播更加精彩,更加立体,更加完美,我们必须做好各种预案,设计出最严谨最科学的技术方案,并进行大量的前期测试和实验。

做好移动中的信号传输是“汉马”转播成功的关键。在中央电视台技术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前后六次对赛段电视视频传输信号进行分段测试、信号嫁接、航拍视频双向传输、完整路段测试等实地勘测,并根据勘测数据,完成技术系统设计搭建方案,再通过测试平台反复演练,以确保直播的顺利进行。

“汉马”比赛从汉口江滩出发后,根据赛事选手的专业化程度又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三种比赛方式。统一的起点,三处不同的终点,赛段跨越三镇。为了能立体化呈现赛事整体盛况,在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下,这次“汉马”转播,我们动用了四台全高清转播车,分别安置在起点和三个终点;三台高清卫星车,确保传输信号稳定有效,并做好充分的信号备份;两部4G移动直播摩托车,一架高空拍摄直升机,实时将第一方阵的比赛选手画面返送到转播车上,让观众及时清晰地了解到比赛最新进程。这次转播,我们共使用了二十九台固定或移动摄像机,对赛事全程进行画面捕捉,还在起点和三个不同终点处分别设置了单边直播连线点,并安排现场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参赛者和获奖者,与台高清主演播室实时互动。

“汉马”的特别,还在于它除了职业运动员之外,也吸引了很多大众选手的参与,设立了独特的“健康跑”。为了更充分地表现这一“特别”,职业选手比赛完成后,央视转播告一段落,湖北台的“汉马”直播却仍继续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这时,我们把镜头更多地聚焦于普通参赛选手,因为,作为最古老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马拉松比赛的意义和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能吸引和包容各种人群的参与,这也正是我们所理解的体育精神的体现――体育比赛,重要的不仅仅是胜负,更是一种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永不放弃的精神。

区别于其他媒体对马拉松赛事的传统转播方式,在今年的“汉马”转播中,我们还将赛事进程与武汉独特的人文风情结合起来。请到演播室的嘉宾,不仅有长跑运动专业人士,也有武汉的人文学者,还有“汉马”比赛的参与者。因为“汉马”的半程终点在湖北省图书馆,离湖北台距离很近,所以“半马”比赛一结束,我们就第一时间邀请参赛嘉宾,身着比赛服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走进演播厅,分享“汉马”首秀心得。三位不同的嘉宾从自己的不同角度解读对“汉马”的理解,分享武汉的地域文化精华、畅谈马拉松运动的渊源和发展,其间还即时穿插与前方记者的直播连线,追踪特色选手,分享参赛故事,采访赛事体会。

正是由于前后方统筹协调,直播团队、技术部门默契配合,转播系统畅通高效,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汉马”赛事,才能完整、精彩、丰富、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马拉松比赛安全预案范文第3篇

1.1招投标风险

1.1.1施工图纸设计和预估工程量存在较大出入当前,为了节省工期时间,许多路桥工程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开展招投标工作,由于准备工作较为仓促,施工企业在事先估算出的工程量清单中很难完全体现实际工程量大小,导致实际工程量与施工设计存在较大出入,直接增大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风险。在招投标之前,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预算工程总造价为18524.26万元,但是竣工验收时经测算工程实际造价为21832.24万元,比预算高出18.7%。

1.1.2低价竞标风险

当前工程招投标市场是完全的买方市场,粥少僧多。路桥施工企业为了获取工程订单,不惜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夺标。导致这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建筑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十分严重,有些施工企业为了有效降低设备和人员闲置成本,不惜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政府没有做好工程市场招投标管理工作,许多业主凭借自身的买方市场地位,大肆打压工程报价,并在发标后修改工程合同和造价;最后,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合理,管理方法落后现代工程管理要求,导致工程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增大风险。

1.1.3工程量清单目录内容与计量规则严重脱节

一方面,工程量目录编制方法与计算规则存在较大出入,容易影响施工企业的投标标价真实度;另一方面,工程业主没有根据有关规定提供准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依据,导致后期施工企业的施工量与之前编制的工程量存在较大出入,增加了施工成本。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在招投标前后,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导致施工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2.1施工方案选择风险

路桥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工程进度、资金周转、地质气候条件以及工人素质等,桥梁施工还要受到水文条件、航道管理以及海事部门的文件制约,因此如果更换或者采用新型施工技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企业遭遇工程风险。

1.2.2工程质量、进度风险

施工过程中,如果工人素质水平不高,违规操作严重,那么就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如果工程业主要求加快工期,施工企业在不具备提前竣工的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必然会造成各种质量隐患和风险。

1.2.3劳务分包中的风险

工程项目属于人力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虽然大多数一线作业人员都具有较丰富的施工经验,并取得了上岗资格证书,但是也有部分新入职工人由于施工经验不足、对施工操作规范不了解,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人员伤亡事故,这直接增大了施工企业的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产生额外的施工成本。

1.2.4施工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任何施工活动都离不开施工材料的使用,例如钢筋、水泥、砖块等。由于不同的施工环节需要不同的施工材料组合,因此不能一次性完成所有施工材料的采购入库工作。由于路桥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的情况。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钢筋价格从5400元/吨上涨至6400元/吨,由于工程项目钢筋需求量较大,钢筋价格的上涨给施工企业造成了额外成本增加。

二、路桥工程经济风险应对措施

2.1重视工程经济管理工作

2.1.1要正确处理工程进度与项目效益之间的关系

一直以来,施工企业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严重,存在严重的“重进度、轻效益”,为了缩短施工时间不惜增加投入成本,这种情况在现实工作中十分常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第一,施工企业如果不重视效益管理,就是面临严重的经济亏损,彻底丧失生存机会。因此,企业必须要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开展工程进度管理。

2.1.2注重提升施工技术来强化工程风险管理

当前施工企业主要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施工技术方案缺乏选择空间;另一个是工程造价师很少参与施工方案讨论,无从进行经济分析;三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施工图纸与施工具体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时,不能及时修正。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也出现过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为了有效应对这个问题,项目部成立了专业技术小组,专门负责修正施工图纸工作,有效提升了相关工作效率。

2.2健全工程经济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工程利润,降低工程风险,可以从健全和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制着手。通过发挥制度长效规范性和约束性来强化工程经济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范来实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专门成立了制度执行监督小组,确保各项施工纪律贯彻落实,有效提高了项目制度执行力。

2.3加强招投标管理

举办招投标活动之前,要组织专家队伍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和打分,剔除不合理的施工方案;要根据工程业主要求来选择最佳施工方案;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来开展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确保工程预算符合实际要求;要综合工程报价、施工企业实力来选定最佳承建企业。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成立了工程技术评审小组,在招投标之前对投标单位的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评审,并将其作为招标重要依据,有效规避了工程技术风险。

2.4要加强施工人员业务培训和教育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对于人力技术密集型建筑企业来说,人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企业要强化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其安全施工、科学施工观念和能力,要针对老员工开展各种专项施工技术培训工作,要发挥老员工的经验传、帮、带新员工,帮助新员工更快的掌握施工技能、更快的适应施工环境。要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将其视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会定期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开展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素质,有效降低了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风险。

2.5材料设备控制方面

马拉松比赛安全预案范文第4篇

“奔跑吧,平安人寿!” 平安人种团亮相深圳马拉松

初夏是昆明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植被茂盛,繁花似锦。但在2015年夏天,昆明除了姹紫嫣红之外,还多了一抹醒目的橙色――中国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带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平安员工,在昆明开展了一场名为“征服马拉松”的跑步活动。身穿橙色运动服的平安员工在奔跑运动、展现活力的同时,也正式开启了平安人寿的“新生活运动”。

“新生活运动”一词最早出现在1934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素质,倡导了一种文化运动,简称“新运”。新运以礼义廉耻思想为主,希望国民改头换面振奋精神,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 中国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参加深圳马拉松,在他看来,运动是实现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

而如今平安人寿提出的“新生活运动”,可以看作其2.0版本,只是它的内涵更丰富。丁当认为,“新生活运动”是一项业务运动,也是关于体育、娱乐和健康的运动,更是公益、文化乃至社会运动。“我们推动公众积极参与运动,借用了‘新生活运动’的概念。我们期望平安的客户和准客户能在人的带动下,积极投入到走路、跑步等健身运动中,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丁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丁当本人就是一名运动爱好者。为了推行“新生活运动”,他曾在2015年向平安系统内最优秀的千位保险人许诺――在未来两到三年,他要完成一个半程马拉松赛事。翌年,丁当的身影就出现在4月的上海半程马拉松赛上,并完成了比赛。

除了马拉松之外,平安人寿也积极组织了夜跑、荧光跑等活动。昆明活动后的一个月,平安人寿就在深圳举办了“奔跑吧!平安!”荧光夜跑,酷炫的流萤般的灯火绵延了5公里,并吸引了5000人参与。在丁当看来,“运动是实现人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曾经是诗人的丁当,保持着一颗文艺的心:“人的身体和灵魂互为一体,互相促进。健康挺拔的体魄更适宜安顿一颗美丽的心灵。”当然,在文艺之外他也明白,“运动可以让客户了解保险人的人品和服务水平,这是保险人和客户沟通的另一种方式”。 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孙建平尽情享受奔跑乐趣。

不过,作为平安人寿的掌门人,丁当对于选择“健康+运动”作为保险业务突破口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运动能让投保人提高身体体质,保持强健体魄,这将提高我们契约的品质,也会提升我们的财务回报。我们是一家寿险公司,我们经营的目标就是生命。”现在,这家“经营生命”的公司将“新生活运动”理念推广到全国。他们认为,这可以传承平安“执善心、筑大业”的慈善文化。

而在“新生活运动”的背后,平安人寿有着一套完整的商业逻辑――依托于注册用户超4500万的“平安金管家”App平台,他们了“平安有约健康行”系列活动,设置阶段性的行走目标和礼品激励计划,提升了客户的参与积极性。目前该活动已经开展到第5季,参与人数从最初的435万跳升到当前的超千万。此外他们还通过“健康管理”、“旺财”、“生活助手”等功能与用户实现高频互动,帮助用户管理健康、管理财富、管理生活,力图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平安有约健康行”设置的激励计划并非平安人寿闭门造车的产物,国际同行已为他们提供了可兹借鉴的先例。数年之前南非最大的私人保险控股公司Discovery就采用了“健康管理”举措――为了让客户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Discovery会定期出台一些激励措施来刺激客户积极参与健康活动,赢取相关的实物或产品奖励,让他们意识到“健康的习惯都是有回报的”。通过这一系列方式,该公司将健康和保险产品相结合,从而达到最合理的风险管理水平。

“客户的需求最关键。”丁当说这是他从Discovery得到的启示,现在平安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互联网平台上,通过互联网他们将自己的服务和客户的健康需求融为一体。

“我们是服务的提供商,我们希望客户不生病少生病、减缓衰老,这和客户的利益是一致的。通过健康管理,我们可以将单纯的事后理赔转变为全过程的健康服务,这样既能够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下对医疗风险束手无策的局面,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又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等手段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健康保险的盈利能力。”

丁当还表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与公众对健康的关注逐渐提升,对于健康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平安人寿打造的健康生态圈在提升健康意识、学习健康知识、体验健康活动、养成健康习惯、测评健康风险和咨询健康问题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体验,帮助大众管理健康、管理生活。

回首平安人寿的发展历程,丁当表示,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平安人寿通过保险销售,提高了中国百姓的健康与保障水平;通过综合金融业务,改善了中国国民的金融服务质量;而在未来的10年中,平安人寿将借助平安金管家App,通过“新生活运动”,进一步丰富平安“医、食、住、行、玩”生态圈。

跑步险生意圈和马拉松生态圈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医、食、住、行、玩”生态圈是平安在两年前提出的概念,平安将互联网金融战略立足于社交金融,将金融服务嵌入“医、食、住、行、玩”的场景中。

平安旗下的众多公司都在努力切入这些场景。除了平安人寿之外,平安旗下的另一个保险巨擘――平安产险也尝试着在体育和健康产业打开一个新市场。

2015年,平安产险为参与上马、北马、深马等国内大型马拉松赛事的10余万名参赛选手及工作人员提供了近千亿元的保险保障。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孙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我们的产品解决了人们对参加该类运动面临的风险的顾虑,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运动,注重健康生活。”

平安产险针对跑步爱好者设计了一系列的“跑步险”产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马拉松保险”。该保险的一系列产品包含马拉松猝死责任30万元保额,意外伤害责任50万元保额,并含有意外医疗保障,以及交通意外身故30万元保额,用户可自由选择搭配。

“平安产险推出的一系列跑步险产品都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产品可以满足客户国内外不同跑步场景的差异化保障需求。”孙建平说。

例如,平安马拉松综合保障计划的被保险人,在参加赛事期间遭受意外伤害,均可得到该产品的赔偿。此外,针对马拉松和公路跑赛事地点的特殊性,该产品还专门设置交通身故特别保险金,跑友们支付3-30元就最高可获得超过150万元的保险保障。

这些针对运动市场的保险产品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业内的关注,甚至部分“跑步险”已经吸引多家境外跑步运动旅行公司前来采购,成为他们赠送给跑步者的“礼品”。

对于马拉松保险,孙建平认为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比于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国目前承办马拉松赛事数量还比较有限,2015年全国共举办马拉松赛事134场,较2014年增加了83场,可以预见马拉松赛事在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马拉松类保险产品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不过,在开发马拉松大市场方面,平安产险做的远不止设计产品,而是着手布局马拉松金融生态圈。为了拓宽推广渠道,平安选择了与服务于国内各大马拉松及长跑赛事的专业App“马拉马拉”合作。该App于2014年年底与北京马拉松组委会签订了10年期的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是北马官方认证赛事的唯一指定报名及成绩查询的移动端口。通过这一合作,平安产险实现了在广大跑友查询成绩的同时为其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的可能。

去年,平安产险除了开发“跑步险”系列新品之外,还联合微信、小雨伞保险等推出了业内首款运动意外险“动力保”,用户最低只需每天投保1元,在享受保障的同时还可根据“微信运动”公众号计算的步数领取津贴。

在平安集团互联网金融3.0战略的指引下,平安产险把“开放、合作、共享”的商业模式向全行业推广。未来,针对广大跑步爱好者,平安产险将基于互联网和新科技,联合平安集团内外部资源,打造更多一站式的服务体验。

平安的健康医疗“四部曲”

事实上,无论是平安人寿倡导的“新生活运动”以及在业内首推的“健康管理服务”,还是平安产险围绕各种跑步险产品搭建的体育金融生态圈,都可看作平安在大健康医疗产业战略布局中的一部分。

“大健康医疗”是平安近年来产业聚焦的新方向,一推出就成为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与大资产管理并列为集团两大核心战略方向。

在此前的平安开放日上,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首次全面阐述平安健康医疗“四部曲”:平安之所以将健康医疗与资产管理并列作为未来的两大核心战略,是因为健康医疗产业前景乐观,与平安主业密切相关,并且顺应金融行业由销售驱动向服务驱动转型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以上。基于对健康医疗产业未来的展望,平安将形成健康医疗产业的整体战略布局,以医保、商保、健康管理、信息服务为发展重点,医疗机构、药品分销与零售、第三方服务为次重点。从上述四大发展重点出发,平安将着力推进健康医疗服务、医保、商保和健康云,形成健康医疗产业整体路径“四部曲”。

作为平安切入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入口和集团医疗战略的核心产品,平安在去年4月上线了“平安好医生”App。这是一个定位于在线健康咨询及健康管理的应用,致力于打造提供一站式、全流程、O2O服务的健康管理平台,助力推进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按照平安好医生的计划,用户可以通过平安好医生平台实现快速问诊,自聘1000名全职医生保证“7×24小时”实时提供在线免费咨询;家庭医生健康卡包涵平安全职医生提供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以及个性化健康管理、定期回访关怀及按需提供分诊转诊服务。在名医预约方面,平安好医生汇集5000位三甲名医,全国名医一键呼叫。

得益于平安逾3亿的客户基础,平安好医生在一年的时间里,已成为中国移动医疗的领跑者,走在探索“互联网+医疗”行业最前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平安好医生”App累计为近6500万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日咨询量峰值突破25万。而其推出的“步步夺金”全民健步奖励计划上线四个月,就吸引数千万人参与到这种健身赚钱两不误的轻度健身活动中来,参与用户每日走路距离总和高达1320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走了330圈。目前,平安好医生的O2O闭环体系雏形初现。借助平安既有的健康生态圈和健康激励计划,平安好医生将成为一个独特的健康社交App,随后它将与保险业务深度结合,助力平安实现亚健康管理、疾病治疗以及健康保险产品服务的全流程覆盖和医疗成本控制――由此构建一个贯穿用户就医前后的健康全产业链。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直贴着金融标签的平安集团将逐步变身为一名扮演着健康医疗和金融保险双重角色的新巨头。而这也是平安掌门人马明哲最希望看到的变化,在他的计划中,这两个战略都是平安实现“互联网金融3.0”的基础。

“互联网金融3.0”版图

“互联网金融3.0”原本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2015年11月接受知名媒体人秦朔访谈时,马明哲将这个金融概念具体化了。

马明哲认为,建立跨地交易平台、实现不同地域客户间的投融资需求连接的时代,是互联网金融1.0时代。在这个时代,平安以传统金融业务为主,从保险公司发展成为综合金融集团,积累了大量的线下资源和管理经验。

然后,他将搭建跨业开放平台,以满足投资人对不同行业产品的需求,建立不同行业金融机构间的交易市场的时代,称为互联网金融2.0时代。

这个时代也是平安在过去几年间努力的方向。在这个“科技引领综合金融”的时代,平安将综合金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武装传统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极致的金融消费服务体验。

在此期间,一方面,平安利用互联网升级综合金融模式,将线下金融客户迁徙到线上,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率和体验;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平安围绕用户的“医、食、住、行、玩”需求,不断完善线上平台,将金融嵌入线上生活服务,逐步横向迁徙,最终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项服务、多个产品”,让平安真正成为客户的“财富管家、健康顾问、生活助手”。

但这不是马明哲梦想的全部,在他看来,在“互联网金融3.0时代”,平安会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向全行业开放。携手金融同业,利用新科技打造更加强大的、开放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而搭建跨境国际平台,实现国内外投资市场互联,吸引海外投资人的时代,就是马明哲眼中的互联网金融3.0时代。

以这个定义来看,当前平安着力打造的“陆金所”、“金融一账通”、“医保一账通”等项目,都属于“互联网金融3.0”的范畴。由平安科技、前海征信、平安金融科技一同建立的“金融一账通”用户规模破1亿,管理资产逾万亿,用户月活跃率超20%。而“医保一账通” 由养老险、健康险与健康管理公司合力共建,其签约的医保合作城市超过100个。

在2016年的新年致辞中,马明哲讲述了对于平安未来的规划:未来的平安将不再局限于内部的综合金融发展,而会将既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向全行业开放,和同行一起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开放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在这样的定位中,陆金所成为平安内部“互联网金融3.0”的典范,马明哲举例说,陆金所从封闭的个人线上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升级为面向全社会、全行业及所有个人和机构客户的开放式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这种开放的策略一路推高了陆金所的用户数量――截至3月31日,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2105万,较年初增长275万;同时活跃投资用户超483万,较年初增长120万。而在2016年第一季度总交易量为13009亿元,同比增长逾4倍,已经是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线上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同时,“金融一账通”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平安在大数据、互联网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分别为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行业打造全新的“一账通”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获客、征信、产品、科技等一揽子服务。“医保一账通”是平安面向全国各地的医保系统,利用平安在医院管理、医生管理、药品管理和健康档案管理方面的技术与优势,建立行业领先的智慧医保管理和服务系统,通过与当地医保系统对接,帮助医保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一系列锐意变革给平安带来不俗的业绩,平安一季报显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平安一季度仍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7.00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476.93亿元,总资产超5万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4.0%及5.1%。未来,平安将会坚持“综合金融+”与“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在社交化、移动化、专业化和场景化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马拉松比赛安全预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罗萨;马拉松;训练理念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8-0139-03

Inquisition Training Idea of Foreign Coach Rosa for China National Women's Marathon Team

TONG Sheng-Zhi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152061,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Rosa's training mentality and the training idea have obtained the huge success in Kenya's marathon. He arranges the minor cycle training of nine days and focuses on the marathon athlete's key link. Through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four load intensity region, he urges the marathon athlete to develop the specialendurance, the special speed and the special strength level so as to enabl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athletics ability of the marathon runners. This kind of training idea, training method and training mentality can be referenced by China’s marathon athletes to promoted China’s marathon projectdevelopment and the athletic level of the runners.

Key words: Rosa; Marathon; training idea

投稿日期:2011-06-07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田径耐力项目高水平人才高原开发计划的研究”(项目编号10A074)。

作者简介:佟胜志,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999年,外教罗萨前往肯尼亚,尝试从事马拉松的训练。他采取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心理辅导,并从中改变运动员对马拉松项目的思维方式和训练理念。第二步才是安排训练,制定训练计划。经过短短几年,肯尼亚运动员在马拉松项目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包括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创造者。2002年曾被邀请训练我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员,2009年正式聘请他为国家女子马拉松队主教练。对罗萨训练理念进行训练学探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马拉松运动水平,创新训练思路,改进训练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系统跟踪测试方法,在朱晓琳等6名运动员参加2010年马拉松训练内容进行综合研究,对训练方法与手段、负荷安排进行归纳和分析,为进一步加强马拉松科学训练进行探索,从而揭示罗萨的训练思路和训练理念。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归纳法和逻辑分析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国家女子马拉松队于2010年初赴肯尼亚接受罗萨教练的训练,肯尼亚训练的海拔在2 100~2 700 m。训练的路面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没有塑胶场,场地就是黄土跑道,雨天训练鞋底粘的全是黄泥,晴天训练跑过去黄土飞扬,训练的路面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石头土块到处都是。肯尼亚训练共45 d(1月24日-3月10日),在这45 d的训练总量945.4 km、平均每周150.5 km、平均日训练量21.5 km。

2.1 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变化 罗萨安排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大致分为五种:1)长距离持续跑:(距离为25 km、30 km、35 km、38 km或2个半小时跑,一般这种训练都是由5 min/km开始逐渐提速,这种训练就是练习马拉松运动员的长时间腿的支撑能力,路面不平更增加了难度。2)场地间歇跑:(1 000 m×12、2 000 m×6、3 000 m×3、5 000 m×3)间歇2~3 min。这种训练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3)法特莱克训练(耐乳酸):(1 min快跑+1min慢跑×20~25组40~50 min),这种训练是马拉松运动员速度练习。1 min快跑距离最快328 m,1 min慢跑280 m左右。4)持续上坡跑:距离在15 km,全部都是上坡,没有下坡,难度很大,这种训练对队员的下肢力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身体训练的一部分。5)匀速慢跑:12~15 km或50 min左右,最后2 km加速跑。这种训练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脂肪阈供能能力和促进身体的恢复能力。

2.2 我国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和2010年在肯尼亚高原训练的训练学分析 外教罗萨在经过厦门和北京等多次马拉松比赛的观察,选拔出6名高水平马拉松选手,组成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外教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我国女子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的基本情况(n6)

表2为外教罗萨对我国女子国家马拉松队员的形态和机能测试情况,他主要测试了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和有氧阈值所对应的每km速度及无氧阈值所对应的每km速度,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表2)。

表2 我国女子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的形态和机能状态

(n6)

常2316652.019.131753:321863:14陈2216345.518.571553:481653:20贾X2216550.022.201534:001683:20孙2515752.725.931643:521783:13张2117649.020.481783:251973:01朱2617159.523.021693:251803:042.2.1 肯尼亚高原训练的训练学分析 队伍组成后立即前往肯尼亚进行为期45 d的高原训练,在高原训练期间罗萨教练制定了周密的训练计划,同时,还聘请了一名肯尼亚男选手专门领跑,以便能够按照计划执行。2010年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肯尼亚高原的训练负荷节奏安排见图1所示。

本阶段共45 d,两周的高原适应期中有两次100%及以上强度的训练,其他主要以一般的有氧适应性训练为主。高原强化期主要是以两天为一个小周期进行半程以内90%以上强度的训练课,在强化期的前期和后期进行了三次强度在85%~95%目标强度、量在32~35 km的训练课。

开始8 d为适应性训练,这8 d的运动量为176.2 km;第二周开始训练走上了正轨,每周三次重点课,有长距离(25 km),上坡跑15.5 km,场地间歇跑1 000 m×10次组成,周运动量为140 km;第三周训练在第二周的基础上又加大了训练量和强度,30 km、法特莱克跑、15 km上坡跑(海拔从2 100 m跑到2 700 m)、场地间歇跑(2 000 m×5次)运动量为145.5 km;第四周训练有些变化,这周就注重了能力的训练,两次长距离课(一次2 h30 min,一次35 km),一次法特莱克,这周也是在肯期间运动量最大的一周,运动量为169 km;第五周训练加大了难度四次重点课,长距离38 km、法特莱克20组、上坡跑15 km(海拔2 100~2 700 m)场地间歇跑(3 000 m×4次)运动量为162.8 km。最后10 d的训练共四次重点课,两次长距离课(一次2 h30 min、一次25 km)一次场地课1 000 m×12次、一次法特莱克。 从以上的训练来看,外教的高原训练安排特点是:第一周适应,第二周和第三周加大训练负荷,第四周专项能力强化训练,最后一周进行加大难度训练。

2.3 我国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和2010年在意大利平原训练的训练学分析 本阶段共27 d,下高原后的前两周,每周进行一次100%目标强度以上的训练,每周进行一次80%目标强度以上且30 km以上的大运动量的训练课。而后两周以2 d为一个小周期进行一次半程以内目标强度96%~106%的训练课,其中仅有一次训练量为25 km、强度为91%的训练课,见图2所示。

2.4 高原与平原的负荷强度对比分析 2010年上半年朱晓琳等7名运动员在肯尼亚高原、意大利平原阶段训练负荷的安排情况,如(图3-4)中通过外教训练安排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阶段训练安排的一些训练规律和特点。

高原训练阶段,朱晓琳等运动员的周平均训练量是150.5 km,其中100%目标强度以上的训练课为4%;90%~100%的目标强度为13%;80%~90%的目标强度为29%;80%以下的目标强度为54%。

平原训练阶段,朱晓琳等6名运动员的周平均训练量126.7km,平原训练量均低于高原训练量,这与平原训练强度大于高原训练强度有关,赛前训练平原训练已经把提高强度作为重要方面。赛前期平原训练,100%以上强度的训练达到8%,90%~100%强度的训练课为13%,80%~90%的目标强度占22%,80%以下的目标强度为57%。

罗萨的训练思路是马拉松项目在训练强度上,应根据不同的负荷强度安排的负荷比例应为:100%以上目标强度10%;90%~100%目标强度15%;80%~90%目标强度占25%;80%以下目标强度占50%左右。现将朱晓琳等运动员在高原和平原完成的负荷情况进行对比(表3)。

表4 马拉松项目的各项负荷强度比例与朱晓琳等

完成情况对比分析

从表3中看出运动员在高原阶段训练中1-2级强度均超额完成;但3-4级强度有差距。在平原阶段2-4级强度均未完成。说明总体强度没有达到负荷要求。

2.5 罗萨的训练思路和训练理念分析

2.5.1 负荷结构特点的训练思路 1)周三场地重复跑训练极限有氧训练以1~5 km的间歇训练来提高阈值速度、强化有氧代谢能力;

2)周五法特莱克跑最大摄氧量和抗乳酸的速度训练,以法特莱克跑来改善运动员的肌肉末梢状况、提高骨骼肌细胞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改善肌肉的有氧百分利用率和跑的经济性和协调性;

3)周日长距离训练课:随着训练的展开,负荷量由25 km逐渐至38 km,再降量升强度,由38 km降到赛前的25 km,以提高脂肪供能能力为主;糖脂协调供能能力主要以半程以内的量来实现,强调最后2 km的目标强度。

2.5.2 最大有氧能力训练理念 根据马拉松项目特点,最大有氧能力训练需要围绕无氧阈速度进行,不断提高运动员专项训练水平。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速度是无氧阈速度的98%~102%,罗萨计划用上述三种训练手段解决这个重要问题,一是重复训练,二是法特莱克跑,三是半程以上的接近阈值速度的持续跑,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

3 结 论

从罗萨训练的特点可以看出:通过无氧阈速度的重复训练(强化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使血乳酸的产生和弥散达到最大化,利用此种手段提高无氧阈速度;通过法特莱克跑等训练手段进行超无氧阈速度(抗乳酸能力)的训练,提高最大摄氧量水平和跑的经济型;通过长距离训练提高脂肪供能能力,使运动员在前半程参与供能节省大量的肌糖原,避免运动员后程降速。上述计划的正确实施要靠精确地划分出各阶段的负荷性质,教练员掌控好训练负荷量和强度,以便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宗芳.长跑、马拉松有氧与混氧训练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9-71.

[2] 孙晓东,谭智平.现代中长跑运动科学训练方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

[3] 林祖明.对充分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进一步提高女子田径耐力项目竞技水平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58-1559.

[4] 李老民.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

[5] 翟丰,张艳平.现代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趋势――以“赛”代“练”,以“调”带“训”[J].辽宁体育科技,2003(1):1-2.

[6]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

[7] 王林.马拉松项目的特点及训练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2006(5):44-46.

[8] 焦芳钱,刘大庆.我国女子马拉松训练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8(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