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初步教学

电工初步教学

电工初步教学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化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电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即电化教育已经从以前人们所熟悉的录音、投影、录像、电视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拓展延伸到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一词则经常被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所取代。上述几个名词同时运用的情况也会出现在不同的研究文章和书刊之中。为了表达问题的方便,在本课题研究报告中,可能会同时运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等词,在此予以说明。

课题研究方法

此项课题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接受研究任务后,课题组成员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对我省初中电化教育的资料进行了搜集、阅读和分析研究。与此同时,认真研究和领会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和法规、浏览了2005、2006两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文件和统计资料,以便从整体上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结合我省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具体实际,我们选择晋中、临汾、朔州、大同四市的部分县(区)教育局和农村初中作为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除了对总课题组设计的调查表及调查问卷提出修改意见并被采纳外,结合课题研究的具体实际,我们还重新设计了县(市)级《现代教育技术情况表》和《农村初中现代教育技术情况调查表》,力图对被调查的县(市)和农村初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走访调查了晋中、临汾、朔州、大同四市8个县(市)教育局和16所初中,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30次,广泛了解电化教育在我省农村初中的应用情况,征求农村初中校长、教师和学生对电化教育工作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对上述3种方法获取的有关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的现状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提炼,进一步提出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策,从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以下部分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通过调查,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和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初步具备了农村初中开展电化教育的硬、软件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两基"任务的最终完成,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初中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使我省大部分农村初中具备了开展电化教育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基础,使农村初中的电化教育基础设施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大多数农村初中都实现了四机一幕。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液晶投影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也已开始逐步进入农村初中。部分农村还建立了校园网,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部分农村初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已经实现了从常规媒体向电子媒体的转变,教学资源库存量达到150G以上的农村初中数,已经占到全省农村初中总数的1/10,成为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亮点。

一大批热心电化教育的中青年教师在推动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中坚和骨干作用

硬件和软件是开展电化教育的物质基础。但是,要真正搞好电化教育,还必须充分发挥潜件--人在电化教育中的能动作用。对我省部分农村初中电化教育的发展现状调查表明,一大批热心电化教育、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中青年教师在推动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中坚和骨干作用。这些教师中的大多数人出身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都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或高等师范教育,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懂得教育心理学,能够运用电化教育手段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利用电化教育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设教育教学情境、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大同南郊实验中学青年教师蔡霞为了在化学教学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CO2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灰浊的实验现象,运用课件和液晶投影放大了实验现象,解决了后排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的问题。怀仁县云中中学教师倪美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运用电教教材再现作品的历史场景,为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提供了较大的帮助,被评为山西省第五届省级教学能手。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我省农村初中得到了初步普及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要求,到2007年,全国所有的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校校通"。对大同、朔州、晋中、临汾四市的16所农村初中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省绝大部分农村初中都已装备了计算机教室,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农村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初步培养和提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工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也已开展。网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逐渐显现。所有这些,都为我省农村初中酝酿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传输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管理工作正在实现由传统方式向科学化、信息化方式的转变电化教育管理工作是提高电化教育效益的重要环节。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初中的各种电教设备,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化教育效益,这是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为了提高电教设备使用效率,被调查的学校在长期的电化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所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方法。例如,合理安排多功能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和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时间,设专人维护、修理电教设备,保障电教设备正常使用运行等。有的学校还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如就餐、图书借阅、学习成绩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行电子化管理,为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工作初见成效

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经历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师资培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等基础性工作之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便会自然而然地列入学校教育工作的日程,成为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传统学习方法和传统教学评价方法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被调查的学校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灵石县夏门镇中学多年来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与探索工作,学校大多数教师都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学,并能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几年来,该校教师制作了大量的教学课件,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做为农村学校,该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不如城市初中,但却在全县连续三年的统考排名中扶摇直上:2003年初一学生入学全县统考时,总成绩排名为第14名(全县各类初中共17所),2004年初二全县统考时,排名第8,2005年初三毕业时,排名跃升为全县第2。夏门镇中学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在全县起到了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p#分页标题#e#

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农村初中校长对电化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电化教育行为源于正确的电化教育认识。反过来,对电化教育的错误认识必然导致错误的电化教育实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村初中校长缺乏对电化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没有现代教育意识,看不到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未能把学校电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舍不得电化教学方面的投资。有些校长甚至把开展电化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开展电化教学是摆花架子,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提高。因而,在这样的学校中,电化教学工作的开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农村初中的电化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在教育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县(区)的农村初中甚至连常规电教设备也未能配备。对于某些农村初中来说,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子备课室、液晶投影、宽带网等不啻为难以企及的奢侈品。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初中相比,这些农村初中的教师们简直有恍若隔世之感,我们在大同县倍加造初中调查时发现,为了节省开支,该校教师现在还在用玻璃片制作投影片,该校计算机室里的计算机配置是在原有的386机基础上升级为486的。为了保证正常开机运行,计算机教师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开启机器,以便及时修理部分不能运行的机器。个别学校教学经费的窘迫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大同县西坪中学的计算机室每到冬季天冷时,由于机房没有取暖设施而被迫停开信息技术课程。(1)在被调研的16所农村初中中,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和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系统。(2)在大多数学校已经具备校园网的条件下,尚有部分农村初中未能实现四机一幕进教室,由此反映出了我省农村初中电教化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现象。(3)有校园网的农村初中仅占被调研学校的37.5%,且校园网宽带接入情况不容乐观。也就是说,有些农村初中虽然建起了校园网,但都未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联通,这无疑影响了校园网效益的发挥。(4)在电子音像教材的占有量方面,各校之间的悬殊也比较大。有的学校高达1620G,有的学校仅有10G,有的学校的电教教材占有量是以常规电教中的盘、片作为计算单位的。(5)从电教教材所覆盖的学科情况来看,除个别几所学校外,大部分学校的电教教材都覆盖了初中教育的所有学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的普及程度。

电化教育设备利用率不高

与电化教育设备配备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别农村初中现有电教设备的利用率十分低下。我们在怀仁县何家堡初中调查时发现,该校的投影仪不是放在教室里供学生使用,而是待在学校的库房中尘封已久。这种现象与我们在大同南效区实验中学所了解到的由于教师电子备课室的利用率特别高而"坐"坏凳子以及该校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室而发生"争抢"、"撞车"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农村初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先后出现,传统电化教育实现了向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性转变。新的电教媒体的出现,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如何制作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的课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不会操作多功能电教室里的设备,有些教师对于常见的课件制作技术如Powerpoint、Excel、Flash、Authorware等很不熟悉。在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些教师甚至连简单的上网技术诸如下载、转发邮件、BBS都未曾掌握。这一切表明,对于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已经迫在眉睫。

发展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的对策探究

针对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组认为,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事业,今后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初中办学质量中的作用

山西属于中部经济不发达省份,"十一五"期间,省教育厅提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均衡发展,省教育厅在"十一五"时期重点实施的"工程"中,提出了"义务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这两大工程的实施,都与广大农村初中密切相关。为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以及广大农村初中的校长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方面的作用,摒弃一切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思想,把改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初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含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只有这样,才能缩小我省农村初中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教育方面的"数字化鸿沟",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均衡和跨越式发展。

加大农村初中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

前已述及,当校园网、多媒体技术在沿海发达地区渐成普及之时,我省农村初中仅仅依靠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传统办法,仅仅依靠常规的电化教育手段(如投影、录音等)来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对此,广大农村初中校长和教师有着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以来,广大农村中小学如大旱望云霓般盼望着"远教工程"在本地的实施。为此,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抓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借助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东风,不断加大农村初中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使广大农村初中的教师能够与发达地区的教师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广大农村中学的学生能够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实现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搞好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育部2005年出台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要求,要在3年的时间内,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任务,从而实现新时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各级电教部门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搞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训,把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结合起来,将脱产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同时,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从而扎扎实实地提高广大农村初中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使其成为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初中教育事业。#p#分页标题#e#

加强农村初中教育技术资源建设工作,提高教育技术资源应用效益

教育技术资源建设工作是搞好教育技术工作的关键。没有教育技术资源,教育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省农村初中电化教育工作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大量的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费的施行,部分农村初中的教育技术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但是还很不完善,还不成系列,还不能满足各学科教师开展电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今后,农村初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开展学科电化教学的需要。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初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技巧,学会结合具体教育教学实际,运用教学设计思想和新课程理念,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加工改造、增删改进、为我所用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技术资源效益。

充分发挥县(区)电教机构的职能,为农村初中提供优质电化教育服务

在全省电化教育这盘棋上,县(区)电教机构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为了搞好农村初中电化教育工作,县(区)电教机构应当经常深入所在县(区)农村初中,及时了解当地农村初中的电化教育需求情况,除了及时提供电教设备和软件服务外,加强农村初中电化教学研究工作,指导农村初中教师更好地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实践基础课;自动化;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长安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第一个试点专业,也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从2007年就开展了自动化专业新生入学情况调查和毕业生需求调查工作。从新生入学情况调查统计来看:95%以上的同学对自动化专业根本不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还认为自动化就是按控制按钮操作自动化设备。学生没有专业学习目标,对未来较迷盲。从用人单位需求来看,基本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行业标准相一致,如果毕业生具有3~5年工作经验则最好。

针对这些问题,从2007级起,学校就为入学新生开设了“自动化学科概论”理论课程。但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的概述只能给学生宏观的了解,无法带来感性直观的认识。学生迫切期望尽早掌握本专业的实用技术和知识,希望明确毕业自己能干什么?在大学四年该如何学、该如何干。

鉴于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探索性学习和能力培养应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从2008年起,我们就开始着手修订2010年本科培养计划的工作。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将大学四年专业学习目标逐步分解到8个学期,其中“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专业实践课程被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同时开展了“自动化实践初步”讲义的编写和实验装置的研制工作,“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教材也于2009年通过了教育部自动化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评审,纳入自动化工程应用型系列规划教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后,该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被纳入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于2010年正式开始试点教改工作。

二、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结合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中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订了“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 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其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入学新生已具备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本课程设置主要是给学生创造感知自动化和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各种实验,让学生在检测、实验、实际制作和调试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多次完成“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课程建设目标主要考虑了如下四个方面:

(1)培养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大学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是由自己决定的。同时,大学一节课包含很多内容和知识点,且都不重复,这些与中小学阶段系统的、有督导的学习有很大区别,这也是有相当一部分新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教育方式,自制能力不强,最终导致学业成绩差,甚至退学的根本原因。因此本课程通过少讲多练,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该如何读书、听课、记课堂笔记和复习。使学生向自主学习转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课程内容来说,如果把“自动化学科概论”比作是菜谱的话,“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就是介绍做菜的具体方法,而且这一道道菜都是家常菜。通过学习和实训,不仅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而且了解自动化系统常用元器件、低压电器和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选型和检测方法等工程实用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简单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完成解决实际工程的系统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验和制作,掌握常用工具和仪器仪表的操作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按元件、部件和系统三个层次逐步掌握控制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在实验中探索知识,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增强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创新思维。

(4)了解工程师应具有的专业基本素质,开展团队交流与合作。通过参观和实训,了解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过程,明确工程师的角色和责任,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本专业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自动化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器件与部件的选型知识、学会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和简易控制系统的集成,学会举一反三,初步具有设计和调试自动化系统的能力。

三、专业基础实践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作为一个自动化初级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涉及各行各业,最为经典的还是运动控制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两大类。其中运动控制系统中最简单且应用最广的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停和正反转控制;而过程控制系统中最简单且应用最广的是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因此,选取电气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作为本课程的两个典型案例。

为使学生学会这些系统级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从基础开始。基础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电路的基本知识、电子元器件和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常用工具和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AutoCAD已广泛应用在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它主要用来绘制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和装配图。掌握AutoCAD电气制图,有利于新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熟悉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培训,便于学生掌握电气制图国家标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熟练地读图和制图。

所以本课程紧密围绕一个软件、两个系统和三个基础展开。其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

四、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批各种类型工程师。要实现此指导思想,使学校、学生和合作企业在联合培养中共赢,学校必须及时主动地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工作,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课程为激发新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采用以实验教学项目为主线,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边讲边练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具体来讲,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电子制作、电气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电气制图。每一模块的教学都由2~3次理论课和3~4个实验组成,主要完成自动化工程师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同时,针对每一模块都设计了一个项目,这些项目是在对应模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每一个项目选2组同学(每组3~4人)来完成,每个同学只需参与其中之一,以此作为期末答辩交流的题目进行交流总结,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电子制作模块为例,其教学目标围绕“自制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这一电子产品的制作来展开。电子制作模块理论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但授课学时少,因此必须和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引导学生课外主动自学。

开始讲授理论课前,教师就使学生明确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重点讲授第2章的教学内容,学生因为目标明确,学习非常认真。第3章内容在实验室采

图2 “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的主要内容

用实物教学法和示范演示法,教师边讲学生边练,学生很快学会了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也熟悉了部分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实训项目2由学生课外在开放实验室独立完成。第9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分组讨论并提出问题,教师在实验室边讲学生边练,课后学生自行完成实训项目3的报告撰写。在此基础上,完成实训项目4,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元器件和仪器仪表,为电源的制作打好实践操作基础。

接下来教师讲解第5章的内容,学生根据自制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具体要使用的元器件,制订要选购的元器件清单,到电子市场自行采购,了解市场元器件和直流稳压电源的价格,根据实训项目的要求,完成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最后根据测试结果,给出自制直流稳压电源的铭牌参数,完成实训项目5。通过电子制作模块各环节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了解一个电子产品具体实施的全过程,并从元件、部件和系统3个层次了解一个产品的各个功能部件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此外安排2个项目小组,结合电子制作,以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发展趋势进行市场调研,完成电子制作模块的总结报告。课程对总结报告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规范,包括印制板厂情况介绍、印制板加工的工艺流程,电子元器件调研总结,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调研情况分析与总结,直流电源测试国家标准介绍、讲义改写建议,小组成员任务分配与完成情况表和学结等。根据所完成的总结报告各小组完成相应的演示文稿,供课程结束时作答辩交流使用。

五、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考核

考核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据不同的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通常采用两种形式:书面形式和面试形式。面试形式可以由表及里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同时也提供了老师和学生双向交流的机会,能使双方相互了解。

鉴于大多数新生入学前有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督导;进入大学后,尚需逐步从应试教育向主动学习转变,本课程采用分阶段考核。按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和四个模块相对应,第五阶段和每个同学参与的项目相对应。

前四个阶段考核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作业、实验报告、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前两项主要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后两项通过在实验室组织面试来完成,面试成员包括学生代表和老师,每次对4位同学(2人一组)进行测试。面试对本阶段所学内容采用提问、实际操作、故障设置与排除等方式进行,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交流,有针对性地指出每个同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每一部分占阶段考核成绩的25%。

第五阶段为项目交流与答辩阶段,以组为单位在实验室通过演示文稿汇报。老师和班级其他同学一起对其所做工作进行评价,主要从总结报告、工作深入程度、口头表达、工作分工和团队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每一部分占阶段考核成绩的20%。

本门课程每个同学的最终成绩就是这五个阶段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在我校已开设2年,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在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鉴于国内高校目前还没有在新生中开展专业基础实践课程的探索,也为了总结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分别对我校已开设本专业基础实践课的2010级自动化3个班(共106人)和2011级自动化4个班(共12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学习兴趣提高很多的达到52.6%,自学能力提高很多的达到73.3%,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组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标,促进了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2010级自动化3~5班同学本学期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成绩在90分以上的大幅提升,而不及格率大幅下降。2010级学生报名参加201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入选的有4个队,获陕西赛区二等奖2项。

参考文献:

[1] 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等. 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对策与通识教育属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11(9):17-20.

[2] 郝智秀,季林红,冯涓. 基于CDIO的低年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7-20.

[3] 汪贵平,李登峰等. 工程研究应用型自动化专业学生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2009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4] 傅水根.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4(7):24-26.

[5]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21-29.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3篇

学校项目建设请示一省发改委:

我厅所属的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近年来,在贵委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教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极大地调动了学院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法律职业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此,我厅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校园占地面积184.37亩,建筑面积达58806.86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516人,在校学生7千余人。而现有的图书馆是在1987年建成的,建筑面积却只有1883平方米,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在20xx年经驻地建设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修订了校园建设规划,并按照教育部门对图书馆建设的有关规定要求(生均建筑面积1.77平方),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拟规划建设一个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集文化交流、信息交流、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图书馆。规划建设的新图书馆预算每平方米工程造价1200元,总投资1476万元,所需资金由学院自筹解决。为此,特恳请贵委对江西司法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规划建设图书馆予以立项为盼。

当否,请示。

学校项目建设请示二报来《关于请求批复南昌市南岗学校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湖教体政文【20xx】42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为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南钢学校中学教室紧张的问题,确保学生正常上学,原则同意南钢学校中学楼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点:南钢学校校园内(东靠学校围墙,南靠花圃及排球馆,西临校内道路,北靠学校围墙)。

三、建设规模及内容:工程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620平方米,建筑物总高28.5米。本次建设内容为:48个普通教室,1个学术报告厅,1个图书馆,2个阅览室,4个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各3个,语音室4个,信息技术教室4个,音体美功能教室各3个,舞蹈房2个,教师办公室16个,共计100个。每层设男女厕所和洗手间,地基架空设停车场。另附学校校园内主干道及其管线铺设等项目。

四、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约2500万元;资金来源:上级拨款及区财政配套。

五、接文后,请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文件精神,抓紧落实项目各项建设条件,认真组织好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学校项目建设请示三西宁市教育局:

你局《关于西宁市第十中学标准化学校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请示》(宁教计〔20xx〕4号)收悉。根据西宁市发改委《关于西宁市十中标准化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宁发改社会〔20xx〕244号),20xx年3月我厅会同省、西宁市有关部门及工程技术专家,对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会后,下发了《关于下发西宁市第十中学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通知》,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对本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经审核,原则同意补充修改后的初步设计。现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及内容

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韵家口路与付家寨路交汇处新建西宁市第十中学标准化学校项目,工程用地南临付家寨路、东、北侧设规划路。工程总用地面积33831平方米,新建建筑总建筑面积40507平方米。其中:风雨操场总建筑面积1086平方米(地上一层,型钢混凝土结构),综合教学楼总建筑面积29974平方米,框架结构(其中: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307平方米,地下一层;科技楼总建筑面积4056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一层;科学实验楼总建筑面积5650平方米,地上五层;教学及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12971平方米,地上五层;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935平方米,地上四层;架空层总建筑面积765平方米;屋顶楼梯、水泵房总建筑面积290平方米);锅炉房建筑面积335平方米(地上一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食堂及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5861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教工宿舍总建筑面积3251平方米(地上五层,框架结构)。

本项目主要建设室内篮球场兼电教室、初中普通教室、高中普通教室、合班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心理辅导室、教师办公室、初中舞蹈教室、高中舞蹈教室、书库、教室阅览室、期刊阅读室、初中电子阅览室、高中电子阅览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标本室、物理实验室、物理探究室、综合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医务室、广播室、录播室、社团活动室、行政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消防控制室、学生宿舍、无障碍宿舍、教工宿舍、公共活动室、开水间、学生餐厅、教师餐厅、主食库、副食库、操作间、洗碗间、厨房加工间、男更衣室、女更衣室、清真操作间、冷库、清真主食库、清真副食库、卫生间、生活水泵房、锅炉房、燃气间、弱电机房、高压配电室、消防水泵房、低压配电室、排烟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地下车库(34个停车位)、热交换站、250米标准运动场等其他附属配套设施和室外总图工程。

二、工程概算

经初步审核,本工程总概算为22352万元,最终以西宁市发改委与我厅会签的概算批复为准。

三、建设工期

本工程建设工期为二年。

四、主要技术措施

(一)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根据《青海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青海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青海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相关内容,达到绿色建筑设计阶段星级评价标识一星级要求。

(二)初中教学楼距城市次干道的距离不足25米,应采取相应隔声措施。

(三)楼(屋)面活荷载取值应根据不同房间的使用功能和现行相关规范进行补充细化。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进一步优化基坑支护措施及基础降排水措施。

五、其它

(一)请通知设计单位按照西宁市总体规划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抓紧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初步设计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如需重大变更,应报我厅重新审核。

(二)对建筑节能、建筑材料选用、供水、供电、雨污水减排及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均要本着高效、节能、环保和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设。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 ; 初中物理; 教学应用

一、虚拟仿真实验概述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因实验仪器价格昂贵、制作复杂、构造精密所限,学生不能真实参与到理解实验思想理念、练习调整实验仪器、熟悉仪器性能构造的实践中去,而虚拟仿真实验则可以代替实际实验,提供全开放性、高综合性的平台和提供相关的实验实时数据供学生计算分析。虚拟仿真实验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演示实验过程中的图形、图像、文字、数据等,它具有快捷、易学、简单、直观等优点,能使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制作实验课件,模拟实验情境,展现教学意图,有效提升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帮助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改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原因如下:其一是虚拟仿真实验真实展现了物理实验的环节和过程,构建了活灵活现的实验画面;其二是虚拟仿真实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物理实验课程中,激发了其学习物理实验的热情和兴趣,使其在实验课程中发现理论知识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调整;其三是虚拟仿真实验能创新性的整合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知识模块结构化、系统化,“温故而知新”,在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理解中,动态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其四是虚拟仿真实验能在物理实验课程中营造真实性、直观性、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使学生通过虚拟网络下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实验规律、探究实验问题、优化实验意识的学习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与此同时,虚拟仿真实验仍然存在着缺陷,其不可否认的提升了教学效率和避免了实验误差,但因为其模拟性、理想化的操作缺少了实际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感,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应用

1.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探究电路短路问题

电路短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增强了学生对于短路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保障解决变式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为实验环节演示:

实验环节1:观察电源短路现象

第一步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提供的电源、电表、开关、保险丝等组件,使用鼠标拖动组成一个短路电路;第二步将电源两极直接与开关两端相连并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三步连接电流表(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通过实验演示,第二步中会出现“干电池短路”的警告语,第三步则会出现电流表超出最大值的现象。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体验电源短路并了解电源短路会造成极大电流出现并烧毁电源、引发火灾的事故。

实验环节2:电源短路后的保护措施

第一步在已短路的电路(连接电流表)中串联保险丝并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得出结论,即保险丝断裂,电流表数值归零。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认识串联保险丝是防止电源短路的措施之一,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展示闸刀开关、空气开关等防止短路的组件。

实验环节3:认识用电器短路现象

第一步组建串联电源与灯泡和并联电源与灯泡的电路,先打开串联开关,后打开并联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观察实验现象,即串联开关打开后两只灯泡均发光,打开并联开关后一只灯泡熄灭,另一只亮度增强;第三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只灯泡熄灭了而另一只却变亮了?”、“熄灭的灯泡被烧毁了吗?”“这种操作是否安全?”等问题并鼓励思考。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认识用电器串联时,若其中某一用电器短路,则整体电路电流增大、可能烧毁其他用电器或者其他用电器使用不正常。

实验环节4:并联电路的短路现象

第一步组件两组并联电源与灯泡的电路,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即并联电路中,若其中某一用电器短路,则其他用电器都不正常工作同时烧毁保险丝。这一虚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发散到多个用电器并联短路时的结论,即并联电路短路情况下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家用电器一般并联使用并安装保险丝,同时需要合理避免电器短路。

2.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探究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拓展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设计闭合电路中欧姆定律的推导演示环节如下:

实验环节1:推导前的猜想与假设

第一步利用虚拟仿真实验中的虚拟电学工具箱,演示出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亮度现象;第二步演示出相同电压不同电阻下小灯泡的亮度现象;第三步提问如“电流的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压不变,电阻增大,电流有什么变化”等并给出结论,即电阻相同,电压增大的情况下电流变大;电压相同,电阻增大的情况下电流变小。

实验环节2:探究电阻相同情况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池个数增大电压值,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得出结论和规律。即:在电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始终保持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得出R=U/I的结论公式。

实验环节3:探究电压相同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的个数增大电阻值,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得出结论和规律。即:在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流随着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始终保持电阻和电流的乘积不变,得出U=IR的结论公式。

三、 小结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和传统实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实验环节的展示,使学生形成模块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虚拟仿真实验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户永清: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技术的研究[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贺晓华;李强:虚拟实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电工初步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信息教学 基础知识 分层教学 课外活动

近年来,虽然在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教育课程,但是由于信息化教学装备全面普及的时间并不长,受到教学设备数量、师资水平等方面影响,当前的初中信息教育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针对这样的状况,信息技术老师要立足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效提升初中信息教学成效。

一、讲解基础知识,揭开信息设备神秘面纱

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也初步接触了信息教育,但是相对而言都是皮毛,在初中阶段才算真正开展信息技术学习。在初中信息教育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正确了解信息教育,了解多媒体与网络,消除学生对信息教育的畏难情绪。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强化教育,首先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向学生介绍具体的实例来增强学生对电脑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向学生逐一讲析电脑各部分的功能,用形象化的语言代替专业术语,将显示器比作“脸”,将CPU比作“心脏”,将IP地址比作“身份证”等,以形象化的比拟来帮助学生了解电脑。

二、注重讲练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运用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走出单纯理论学习或者师徒式教学的局限性,要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成效。可以将教学课堂安排在计算机教室,教师讲解、学生同步操作与实践,尽量让学生多一点实践操作的时间,达到巩固学习成效、提升操作技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打字键盘指法的时候,可以在主操作台上进行示范,让学生强化练习,熟练掌握。在学生开展自行练习的时候,应进行巡回检查,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地方。再比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电子表格软件Excel等内容时,要边讲边练,在向学生传授操作要领之后,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活动,通过要求学生制作规定要求的文档,设置电子表格等,在此基础上开展讲评活动,以学生的作品为蓝本开展讲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再比如在教学有关计算机网络内容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均衡发展

在初中信息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不一样的,有些来自城镇学校的学生,可能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计算机多一点,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也要多一点,在计算机学习方面的基础要强一些,相对而言,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基础就要弱一点。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方面的差异性,我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从最基本的方面开始教学,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跳过这些基础知识教学,直接进入操作层面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不同的教学要求。如在Word软件运用教学中,对于一些计算机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文字输入、页面设置、行间距、字体设定等方面进行要求,让学生逐步学会正确使用这些课件,而对于在学习中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要求自学,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预习探究熟练掌握。应对他们开展Word制表等进一步的教学,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防止出现学生觉得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还要强化对学困生进行难点辅导,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另外,在教学考核中,还要对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系数与内容的教学要求,体现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性特点,确保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四、强化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电脑运用水平

提高初中信息教育教学成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化学以致用,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运用之中加以巩固和强化。例如在教学Word软件运用之后,我要求学生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以及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巩固教学成效。如我指导学生利用Word系统来编排班级文学小报,将每一期的优秀习作输入进去,进行编排设置,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输入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设置编辑水平,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学以致用,同时提高了班级文学小报的美观程度,一举两得。再比如学习Excel制表内容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Excel模式设计制作自己的一日时间与学习活动安排,提高学生的运用水平。

五、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竞争欲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教师还要通过竞赛的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促进教学活动不断深入。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安排设置一些竞赛活动,如开展汉字输入竞赛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文字输入速度。再比如在教学电子表格软件Excel时,可以开展制作竞赛,要求学生按照规定要求设计出相应的电子表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要考查学生在电子表格软件Excel技术要领的掌握与熟练运用程度方面的情况,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深入开展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推荐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专业机构组织的各种信息类竞赛活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拓展有效空间。

六、组织课外活动,拓展信息教育教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