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范文第1篇

一、影响高考哲学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

为更细致地分析影响哲学试题难度的因素,我们在研究2013年各省区高考哲学类试题的基础上,从不同题型入手,分别剖析影响哲学试题难度的因素。

1.哲学选择题难在哪里?

(1)思维的复杂性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作为具体科学的经济、政治、文化部分的选择题,大多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可以由经济、政治或文化现象直接归纳或抽象出相应的学科观点。哲学选择题则不同,由于哲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由材料到答案要经历先归纳后抽象的二次思维过程,这无疑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另外,相当多的哲学选择题选项观点都是正确的,当考生对这些哲学观点是否和题干材料相吻合作出判断时,常常感觉每个选项都很相似,不知道究竟选哪个,而匹配式哲学选择题进一步加大了思维的复杂性。考生如果不能够透彻理解相关哲学观点,缺乏对题干材料的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就很难作出正确判断。

【例1】(2013•山东卷•23)“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本题属于匹配式哲学题,解答本题,第一步要明确题干中所蕴含的哲理,梦想属于认识的范畴,“梦想的实现需要跋涉的脚步”,强调了实践决定认识。第二步需要明确选项各自所蕴含的哲理,A项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B项强调学和思的关系,C项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项强调价值观对人的作用。第三步要对照题干和选项看二者是否相吻合,故选C。从解答本题的思维过程来看,需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多步骤的思维过程,且任何一个环节上都不能出现理解失误,否则就无法选出正确答案。

(2)材料的陌生感

经济、政治、文化模块的选择题一般取材于各自所属于的领域。而哲学题的取材具有广泛性,既包括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热点问题、自然现象或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包括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歌赋、漫画幽默、俗语古文等。一方面,学生对自然科学材料和古文材料等相对陌生,另一方面,这些材料对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更高。如果不了解自然科学素材的背景、古文的意思、漫画的主旨,就读不懂材料本身,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答题准确率。以新课标全国卷中每年必不可少的自然科学素材的选择题为例:2013年,“人造树叶”;2012年,海底热液生物的生长;2011年,秸秆的综合利用、临床医学大脑“扣带前回”区域;2010年,探测木星、人工繁殖中华鲟;2009年,征集科学难题;2008年,气象预报;2007年,治理荒漠化、蚂蚁眼睛和人的眼睛。从统计数据看,这些试题的难度都较大。

【例2】(2013•新课标Ⅰ卷•21)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例2中的“人造树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以此为素材,考查考生对意识能动作用的理解。部分考生因材料来自较为陌生的自然科学领域而犯愁,影响其准确提炼材料信息,难以选出正确答案。再如例1以诗句、古文为素材,考查考生对相关哲学观点的理解。部分考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诗句、古文的本义及喻义,就更谈不上思考它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3)观点的隐蔽化

除了少量哲学题直接以教材观点作为选项外,更多的是对教材观点的转换、引申或拓展,考生一般比较适应教材语言,而对非教材语言或转换后的教材语言比较头疼。新课标卷中还有一部分哲学选择题的选项不以理论观点呈现,将理论观点与题干具体情境相融合,将要考查的知识内容“隐藏”在选项背后,这种隐性化呈现理论观点的方式也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以上两种选项实际上都体现了高考对考生的理解能力的高要求。

【例3】(2013•新课标Ⅰ卷•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例4】(2009•辽宁卷•23)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②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例3选项中的观点,“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并非是学生熟悉的教材语言,其实质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教材观点。例4实质上是考查考生对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理解。但从表面看,都是阐述的对资源和废物关系的理解,没有一个选项涉及教材的知识内容。面对这些选项,考生不知如何判断。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每个选项语句表达的背后都隐藏着教材观点。事物的性质是客观的,不是由人的意识(“人们对物的态度”)决定的,因此①观点错误,应排除。②实际上是说矛盾的转化(“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技术性”),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说二者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实质上是认为不同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一说法错误。④实际上是说在不同的情况下,事物的性质不同,强调了废物和资源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考生要能够透析每个选项背后隐藏的理论观点,这样才能明确题目实际要考查的知识内容,对选项观点的正误作出判断。

(4)组合的不确定性

哲学类选择题在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更凸显考查考生对哲学各部分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对材料的多视角综合分析能力。一道哲学选择题往往涉及哲学一个考点的多个层面或多个发散的考点内容,这些知识内容跨框、跨课、跨单元,突出表现为以组合选择题形式呈现。以全国卷和新课标卷为例,2007-2013年7年中共计26道哲学选择题中,“4选2”的组合选择题有25道。“4选2”组合选择题直接增加了试题难度,考生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幅度提高。

在例2、例3中,虽然①③属于观点错误组合项,但很多考生首先无法对其错误作出判定,误以为是正确的,一部分试题中错误组合项只有一个甚至没有,这时候如何组合更难。考生往往在确定如何组合上难以决断。

2.哲学主观题难在何处?

(1)纯文字的材料呈现方式增加了信息获取的难度。较大的阅读量增加了信息获取的难度。纵向分析历年来的哲学类题目,一般都是较长的文字材料,阅读量大,层次结构比较复杂,考生必须花费较长时间阅读材料,甚至需要反复阅读,方能审明题意。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例5】(2013•四川卷•14)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1)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面对例5中长达300多字的文字材料,相当多的考生首先产生的是畏难情绪。有的考生对设问中“联系材料”的要求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粗略阅读材料,匆忙答题。对于材料中究竟包含了哪些有效信息,部分考生缺乏行之有效的提取方法,更谈不上对信息的哲学解读。要知道,命题者反复打磨推敲提供了这段材料,那这段材料一定是有用的,答题所需的信息都蕴含在其中。在没有全面而准确把握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作答,最后的得分可想而知。

(2)多样化的设问方式增加了调用知识的难度。哲学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围绕某一问题用单一哲学原理或者方法论进行深入分析,我们称之为“深挖洞”。为了避免考生撒网式答题,高考中越来越注重采用这种方式考查主观题。这种设问要求考生能对某一原理的内部层次有深入而清晰的的理解和把握,对思维的精准性和分析的透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用单一原理分析问题时,根据试题难易程度有以下三种方式。①直接点明原理:“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2013•新课标卷)表面上看,这种考查方式的试题应该比较容易。但由于这种考查方式,将考查的重点转移到了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上,从实测结果看,考生往往由于分析能力欠缺,导致大面积失分。②半隐半现原理:“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农民群众为何能够成为耕地的‘第一守护人’。”(2013•广西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2013•江苏卷)。粗看,这里也仅仅是转了一个小小的弯子,但就是这一个小弯,却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对于那些基本功较为薄弱的考生往往是“致命”的。③隐藏原理:“‘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2011•江苏卷)“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网民的观点。”(2012•江苏卷)。这对那些平时不注重理解,单纯靠背记原理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无从下笔。考生如果不能真正读懂材料,理解原理,是很难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原理来分析问题的。

还有一种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围绕某一中心从哲学的多个角度思维,我们称之为“广积粮”。如“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2013•天津卷)“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2013•山东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2013•重庆卷)。这种设问下,是围绕某一中心的哲学原理多角度发散,它并不要求考生对原理本身有更深入的分析,关键是能够围绕问题中心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此种设问方式,往往对知识范围作出了限定,如果考生不能把握这一知识范围的限定,或对这一知识范围限定中的哲学原理没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很难较好地作答。

(3)精细化的答案组织和赋分方式增加了答案组织的难度。

试题的答案是针对具体情境下具体问题的分析,答案具有很强的生成性,依靠平时记答案的方法是很难得高分的;如果答案是粗线条的,或者只有观点堆砌是无法得到高分的,哲学主观题的答案组织和赋分较为精细,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考生既要能回答出观点,还要能加以正确分析。试题需要的是考生答题的正确思路而不是简单的套路。依靠机械的套路只能得到较少的分甚至很难得分。

二、路在何方?――破解高考哲学类题目的建议

(一)应对哲学选择题的“三突破”

1.对特定题型的专项突破。要消除对自然科学素材的陌生感、古文素材的晦涩感、漫画素材的隐晦感,需要进行专项的选择题突破训练,考生要掌握不同类型素材选择题的特点,为更好地阅读理解素材创造条件。哲学选择题可以围绕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歌赋、漫画幽默、自然科学等不同形式的素材进行专题训练指导。

2.对重点内容的题组突破。针对哲学观点抽象性强的特点,我们要通过提供一定量的试题进行训练,在积累一定的感性材料和实战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哲学观点、总结出具有一般性的规律和方法。但这种积累不能依赖大题量的无针对性训练来实现。根据我们的经验,围绕考点的题组训练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组题来增强感性认识和实战经验,又避免了题海战术所造成的枯燥、低效。如围绕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分这一难点和重点。各种资料上提供了各种区分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很少对考生具有实用价值。有些老师也讲解了不少这方面的题目,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选题、训练及此基础上的归纳总结,效果也很差。我们可以通过题组训练法,选择一组具有代表性的题。首先介绍区分的有效方法:关键词法和怎么样、怎么办区分法。抓主次矛盾是指在办事情的解决矛盾、解决问题中,而怎么样是在对事物状态和性质判定中。围绕这一考点提供两组精心选择的题(各5道左右),第一组题学生先练,练过以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寻找方法、查找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提供第二组题,学生在第一组题的基础上将掌握的方法、规律运用到第二组题中。通过两组题的训练有效解决这类重难点。

3.对重要观点的归纳突破。高考题目千变万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一直没有变化。“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夯实基础才是根本。通过对历年来高考哲学试题的分析不难明确哲学复习的重点原理所在。哲学的基本观点是有限的,但围绕这些观点可以衍生出许多观点。我们可以围绕一些核心观点将衍生观点(含正确的和错误的)归纳总结出来。通过对这些衍生观点的分析来理解核心观点。考生在选择题作答中首先要判定的是观点的正误。对一些陌生的非教材语言的观点,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是对的或错的,需要理解这些观点的本质。

二、解决哲学主观题的“三立足”

1.立足体系明确知识范围。相对于其他模块而言,哲学复习中考生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并不是很多,更值得关注的是明确知识范围,构建哲学知识体系。当我们在设问中看到相关知识范围的限定时,在头脑中要能快速清晰的浮现这部分的知识块、具体的知识点。如果缺乏这种清晰的知识范围意识,容易犯方向性错误,导致答非所问,劳而无功。弄清设问指向,要能明确设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避免知识的错位。现将高考哲学常见知识范围分类总结如下:

(1)按照哲学四大块划分知识范围。“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价值观”。

(2)按照教材的单元划分知识范围。“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寻觅社会的真谛”。

(3)按核心概念划分小知识块范围。“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分析法”(矛盾的相关知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价值观的知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

(4)按单一知识点划分知识范围。单一知识点可以分为“明”:请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辩证否定观等原理;“隐”: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等;“暗”:请选择最佳原理的方式呈现。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范文第2篇

1.国际标准化概念

研究方法国际化或者标准化,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要使用国际上普遍认同、广为接受和业已证明为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工具(方法),遵循科学的研究程序,按国际统一的科学规范要求从事和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工具操作性,研究过程的客观、量化、实证和严谨性,以客观描述为主,少有主观臆断和模糊性思维判断。标准化实质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使用统一的研究标准、手段和评价尺度。这既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其科学评价的前提标准。标准化的目的就是采用科学方法获得科学结果。到目前为止,我国曾有过很多学者采用国际化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使其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认可,作为科学研究的文献索引,加以引证。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标准化的现实意义就是避免伪科学和学术垃圾以及学术浮躁,以科学手段,高效率地获得人类对社会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2.国际标准化内容

哲学社会科学国际标准化实际就是科学化;科学化是国际化发展的主题,量化和实证是主要研究方法,客观描述是其主要的实验记录手段,突出研究的专业技巧性和工具性是主要特点,使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和遵循严谨的科学研究程序是其基本要求,创造新的方法论是研究的价值目的。

就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看,主张质化分析和量化分析的统一,它也是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方法,但是,其包括很多具体的质化和量化方法。我们对质化方法很熟悉也普遍使用,依靠逻辑过程或悟性过程等抽象提炼方法获得研究结论,但是,主观成分很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和“发挥主观能动性”。量化方法依据数据和定量经验等的推演、分析和验证得出研究结论,客观性很强,少有主观悟性参与,它是当今国际社会科学界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目前国内仅限于个别学科的使用,例如,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但是,使用的程度非常浅显,特别是存在着研究方法服务于假定结论的普遍倾向。没有做到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定量把握。这是我们与国际社会科学学术界的主要差距所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这种情况可以表述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坐而论道者多,会做实验的少。

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看,目前的研究工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突出研究成果的原创性。选题没有新意,重复研究是国内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有时忽视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闭门造车,各自为战。同时,也存在另一个极端,不顾质量,仓促抢先发表,“占山为王”的现象。内容上多是主观分析的结果,很少有通过量化实证建立的原创性。因此,选题和内容上的原创性是研究必须首要注意的问题。

(2)选题普适性问题。研究选题立意要有一般性。哲学社会科学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的研究成果反映出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没有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不能称其是社会科学。因此,不论研究的对象具有什么特殊性和地域性,都要透过特殊揭示其蕴藏的一般规律。反映规律就是科学,科学也就是具备普遍适用性。

(3)研究的持续性问题。反映规律的同时,还要对其做持续研究,不断验证规律。国内对很多问题研究,发表了论文就好似解决了问题,以后就不再探讨了,一劳永逸,这是机械研究的态度。科学研究要跟踪研究和持续研究,把一个问题搞透,彻底把握它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这样也才能形成专业化的学者。国外很多学者终生就研究一个问题,成为专家。而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髦研究什么的现象。

(4)量化文献考察。对研究问题从纵横两个向度做最大限度的文献穷尽考察,是确定研究问题可信度的关键前提。历史上或者是别人如何关注和论述这个选题;完成到什么程度(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如何在此基础上开展;解决什么新问题;如何延续研究成就,等等,这是任何研究必须做的基础工作和遵循的研究方法。这既是对别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对文明成就的继承,更是寻求研究的科学起点。

(5)选择普遍认同的研究方法。设定选择已经验证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应的研究工具。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法,通过量化检测手段,收集文献研究资料和文献数据,特别是问卷是数据的主要来源,必须首先检测问卷的科学可靠性,科学问卷是研究问题的主要标准依据。

(6)量化检测手段问题。我们经常提倡创新理论,但是理论的创新历来缺少一个理论检测环节,现行的检测职能是由实践来完成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实际上是验证和检测理论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理论还需要技术性的检测手段,依靠技术性手段科学验证理论的真伪,这是科学探索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哲学社会科学光有指导思想还不够,还要有本学科的专业技术手段,这是学科成熟发展的标志。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界看,这些检测手段有很多种,常用的有5种:(1)三角稳定结构方法;(2)可信度测试法;(3)内在关联度测试法;(4)差异性检测法;(5)因素分析方法;等等。通过这些基本检测方法,所获得的结论就具有一般性、可借鉴性和科学性。可以成为衡定类似问题的科学手段和模式,也意味着创立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应用方法。科学模式也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模式测试(社会科学的AMOS平衡理论)[1]得出的定论。目前在国内采用上述手段反复检测研究结果的学者很少。

以上几点只是创立规律性社会科学结论的十几个科学步骤中的基本要求。依据这几点基本要求,就能做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标准化的基本要求。

3.国内研究方法现状及其问题

目前国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种类繁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主流研究方法:一是以西方哲学和科学为主的研究方法;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主的研究方法;三是中国古代形成的哲学“综合创新”方法。

3.1国内西方哲学和科学为主的研究方法及其弊端

现行国内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最基本和原始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五大类方法:

(1)逻辑研究方法。这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工具论》里总结的古代人的逻辑研究方法,后来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普遍使用。

(2)经验归纳法。培根在其《新工具》(1620年)提出了经验性的研究方法。这是近代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诞生。

(3)假设演绎法。培根提出其方法的同时,笛卡儿在《论方法》(1637年)则提出了其理性化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实际上代表着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的二元论[2]。

(4)在近现代西方哲学界,普遍认同的三大哲学研究方法——先验研究方法(康德)、辨证研究方法(黑格尔)和现象研究方法(胡塞尔),也是国内研究借鉴的三大现代方法。

(5)其他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经典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补充的研究方法,例如,休谟和夏夫滋伯利等就提出过怀疑论的质疑研究方法,现在也广为使用。一些著名经典哲学家如赫舍尔、穆勒、孔德、耶方斯和现代的哲学家库恩、拉卡托斯等基于经典哲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提出了各自独特的方法,广泛为人们运用。

上述方法都是目前我国学者普遍借鉴使用的西方研究方法,比于当代西方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这些研究方法还都属于经典的基本方法,特点是重宏观抽象,缺少微观把握;理性分析较多,实证特点不很鲜明,往往是总结和归纳的思维过程是研究成果产出的主要过程,弊端是思维序列往往与实际序列不符。解决理论与实际的矛盾是这种研究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3.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这是中国国内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是从人类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哲学方法,被作为科学(自然和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研究的普遍方法论,在广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不是一般的科学,是研究一切科学的最普遍的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最大的普遍适用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也存在发展和创新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普遍使用的量化、考证研究方法引入唯物辨证方法中,在突出对事物质的定性功能作用(质性分析)的同时,强化定量的功能作用(量化分析)。量化研究方法本来是辨证唯物主义的题中之意。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非常明确地认为,数学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3]

为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现实方法论意义实质就是要以科学量化的手段对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和和谐发展等思想观点做量的内涵规定,强化这些科学理论的量的转变功能和工具操作性。量化理论观点内涵便于实践操作,实际上是增加了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从而在操作中能真正实现以量的积累带来质变的科学方法的确立,避免以往方法论的缺陷而导致的空洞和操作离位。理论是从无数量的现象中总结提升(抽象出质的定性)出来的,在返回实践的指导过程中,也必须要有量的规定,这样的理论内容才丰富。才能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各门科学,运用了数学,可以严格化,可以数量化,成为定量的科学,能够进行严格的推断和预测。因此,只有恢复和重建量化研究手段,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面临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才能解决。

3.3中国哲学传统的研究方法

这是指张岱年等学辈主张的具有开放性、主体性、辩证性和创新性的“综合创新”[4]研究方法观。它是中国哲学研究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依据中国哲学的性质、对象、内容以及目的、任务,以我为主,从中国哲学观和哲学史观出发,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对多样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取舍、融贯、综合、创造,建构起的一种新的独特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综合创新”研究方法应该是中西哲学研究方法的整合。“综合创新”被认为是未来建构中国哲学和哲学史方法论的正确途径和方向。这个方法的缺憾就是综合的过程要人来把握,因此主观综合分析色彩突出。传统的“正言若反”和“执两用中”作为认识和操作方法,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的思维特点、认知主观化和操作主观化的特点。解决主体和客体的矛盾是这种研究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上三大类研究方法总体上看,需要突出解决的是增强客观量化分析环节和考证研究环节,即不能简单地通过概念推演和思维过程获得质的结论,而应该通过展示和考证事物的量的实际客观积累推导出质的结论。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所要解决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门类齐全,研究领域广阔,每年的成果甚丰,在国际学术领域很有影响,但是,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能够被国际学术媒体收录和转载的社会科学成果却寥寥无几。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可归为如下几点:

(1)中国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代表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处在不同的层面上,研究的需求热点不同,惟一交叉的部分就是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而这在很多国家社科研究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从客观发展水平上看,国外的发展需要与我们的社科研究成就不很匹配。

(2)我国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还主要集中在中国自己的特殊问题上;或者是从特殊性的研究上还没有总结提升出一般性的普适规律,因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就还不具备普遍意义和全人类价值。

(3)意识形态的差异太大,研究成果的意识形态色彩较重,加之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相互借鉴难度较大。

(4)中国大多数学者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存在着语言障碍。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学者还无法用国际认可语言写作,加上社会科学产业化环节不健全,直接影响了我们研究成果向国际世界转译和进入国际学术领域。

(5)研究方法差异较大。国内研究方法主要以主观定性为主,方法为体系建立服务;国外以实证定量为主,方法是研究的终极价值。尤其是我国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以及使用的工具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规范。这直接影响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

(6)全国缺少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职业或专业机构,监督和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没有明晰的统一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以及监督机制,特别是缺乏符合自身规律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对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的现象很多,导致学术浮躁,研究成果科学含量低。

上述原因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科学的问题。由于我们没有把社会科学视为科学,而是当成意识形态问题对待,所以,研究方法在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历来不受重视,学术研究的目的都是追求建立体系和论证体系,而不是为社会和文明发展提供创新方法论。研究方法往往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方式和产出结果,目前关于研究方法在学界没有任何明确的、强制性的行业和职业规范要求,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完全是学者自己学术修养和道德水准所决定的,不是学术行业的法律规范约束。因此,研究方法问题也就成为研究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领域。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采用陈旧的研究方法或者不规范的研究方法。与国际化标准相比,我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还不够科学,不符合国际化和标准化,因此学术成果的产出方式也就不科学。所以,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很容易被谨慎对待,甚至被认为是不科学的。这是阻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应该说,任何社会科学研究对人类文明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开启价值,但是,我们的研究具有中国特点、研究热点与国际匹配不上,研究方法再具有“中国特色”,没有统一认可的研究方法作为学术成果交流的共同参照尺度和评价依据。所以,我们的研究开启价值没有被国际学术界普遍重视,影响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借鉴。如果不规范研究方法,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很多都会是徒劳无益,这不仅浪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辛勤劳作,也使我国对当代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很微薄。在当今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只有通过使用国际上公认和认可的研究方法获得研究结果,才被视为是科学的活动和研究结果。学术研究是为全人类工作的伟大活动,必须依据全人类认可的普遍标准进行。

4.国际化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采用国际标准化研究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一切理论的探索,归根结底是方法的探索。这表明理论探索既是方法运用,也是方法的创造。理论只有验证(以往方法)和提供(新的)方法,让人们把握和运用所创新的方法,才能付诸实践。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其功能作用,首先要由体系本位意识转向方法本位理念,同时强化实证量化分析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方法国际化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首先采用国际认可的统一研究方法。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意识形态原因。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往往不是学术观点的交流,而是研究方法的交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关键就是运用人类普遍接受的手段和程序,“首先创造方法”[5];并且,黑格尔也提出过“方法有时比体系更重要”的阐述。无论什么意识形态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创造的理论体系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理论是否为人类认识自然、协调自然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以便人们操作和有助于人们改善处境,这是在学术研究中贯彻以人为本宗旨的根本体现。因此,研究方法就成为国际学术成果价值评价的关键问题,也是学术交流和借鉴的关键衡量尺度之一。

(2)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原因。比于自然学科,哲学社会科学被认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科,意识形态色彩较重,人文主观因素参与较多,在学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比较和交流学术观点容易出现不分伯仲、相持不下的结果,而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则更容易形成共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3)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社会科学产品)国际规范化的必然要求。自然科学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符合国际统一认可的ISO系列标准,否则不被认可。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哲学社会科学产品走向世界,也有统一的国际规范化要求;特别是对社会科学产品的诞生过程(即生产过程)有着严格的工艺流程要求。这个工艺流程就是操作方法体系。使用国际认可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和获得研究结果,才被认为是科学的结论。

(4)要拥有知识产权,首先要拥有符合国际规范化要求的知识产品。知识产品必须首先是符合国际要求、得到国际认可的产品,然后才能成为全球性的知识产权。而对知识产品考核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产生的手段和过程是否科学,特别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只有通过科学方法产生的新理论方法才会有产权价值。

以上4点表明,作为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重视方法论的价值意义。因为,“科学方法是我们藉以达到知识的唯一道路”,“整个科学的统一仅在于它的方法,不在于它的材料”[6]。研究方法是目的也是手段。重视方法的价值意义和采用国际标准化的研究方法,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切入点,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和对接的首要前提。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标准化的意义:

(1)研究方法国际标准化可使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认可和借鉴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成就。采用国际统一的学术研究衡量标准,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就与国际接轨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把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才能实现为人类探求真理、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目的。

(2)研究方法国际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和调控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管理,使哲学社会科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理论创新、咨政育人、服务社会和对外交流的功能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研究手段、研究过程和研究工具等方面不科学操作,没有统一的法律和行业规定,特别是普遍不符合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标准化的要求,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也影响国际学术交流、研究成果与世界接轨,直接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和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当务之急必须要实行研究方法的国际标准化,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产出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国际标准化,是形成国家和民族知识产权、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契机、前提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Arbuckle,J.(1997).AMOSuser’sguide.Version3.6.SmallWatersCorporation,Chicago,IL.

[2]李醒民简论科学方法[N]北京:光明日报,2001-5-8(4)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序言部分

[4]高秀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N]北京:光明日报,2005-5-23

[5]彭加勒科学的价值[M]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

[6]K皮尔逊科学的规范[M]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范文第3篇

细胞衰老是细胞不可逆的失去增殖能力的过程,被认为是机体抑制肿瘤发生的重要屏障[2]。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衰老细胞可以通过分泌表型促进肿瘤发生。因此,细胞衰老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而对细胞衰老发生的分子机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目前已经发现多种基因毒性刺激都能诱发细胞发生早熟性细胞衰老,如端粒缩短、原癌基因激活、辐射损伤、活性氧损伤等,这些刺激都能引发DNA 损伤[3]。

细胞衰老存在于多学科中,属于交叉学科,它自产生就与抽象、深奥的哲学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一、细胞衰老学说的研究,离不开哲学思维的发展

哲学的发展来源于人类在探索世界时候的不断反省,通过对生命的意义的思索,促进着自然科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Hayflick和Moorhead 等人[4]在体外培养人正常成纤维细胞时发现:多株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经历多次细胞分裂之后,并没有无限制的增殖,而是发生了增殖失败现象。当排除了因细胞体外培养和营养需求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后,他们确定这是细胞固有的一种生理状态。而与此现象相佐证的是:胚胎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要比成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这种现象使得他们提出了细胞衰老(Cell senescence)的概念,并认为这种细胞增殖失败的现象与器官的老化是相关联的[5]。西方医学的很多发展都源于哲学的进步,他们观察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变化,产生哲学思辩,从而研究物质存在的机制。西方的哲学发展较快,较为进步,正式哲学的发展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哲学思维给予了医学正确看待生命与健康的理论指导。医学家在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从事基础医学研究,推动着医学进步发,促进了基础医学的进步。

二、细胞衰老学说研究要靠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细胞衰老机制研究是一门医学基础的研究,归从于细胞生物学研究,必须通过反复的实验进行验证。而细胞衰老对于机体器官的衰老,机体本身的衰老都是其研究的基础,是其理论基础,哲学思想充斥在科学实践与理论思维之中。细胞衰老机制研究是一个基础认识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机体自然界的生老病死的现象,使人类产生研究其基本结构单位细胞的想法,对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进一步解开人类机体衰老的奥秘,从认识到实践,实践再进一步指导认识,实现科研造福于人类的意义。

三、细胞衰老学说研究依靠哲学思维发挥出社会效应,实现价值

哲学对医学的发展具有世界观的理论指导意义,细胞衰老学说的发展也不例外。列文虎克发明第一台显微镜,初步认识了微生物,人类就开始了细胞学说的研究。从细胞的大体结构,细胞壁、细胞器、细胞核的研究,到微细的细胞结构中细胞各组织结构的功能,细胞内信号的传导、物质的代谢,再到细胞生长、增殖、衰老、凋亡机制的研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需要哲学思维价值观来指导任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细胞衰老学说的研究,必然伴随社会价值的体现,人类向往永生,向往肌肤的永生,甚至生命的永生,所以哲学承担起揭示医学科学社会效应的责任,指导细胞衰老的研究来充分发挥出其社会效应,这涉及人的出现,生存、发展等一系列哲学问题。离开了哲学,科学的理论基础就将崩塌。物理学家玻恩曾经说“每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要是没有对哲学文献的充分认识,他们的工作会是无效的”[6]。细胞衰老学说的研究不是独立的个体,它是普遍联系的,将之与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人文问题、法律问题等等综合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细胞衰老学说离不开哲学思维的唯物辩证法

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维是与一般科研思维融入一体,真正的唯物主义哲学并不认为假说是唯心的,需要通过不断地提岀新的假说或假设,然后通过构建科学技术,进不去证明。假说或假设是科学无法存在的基础,是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这就是科学的理性主义态度或方法论。用胡适先生说科学的态度或方法就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7]。假设-验证是医学科学家常常使用的思维方式。细胞衰老学说就是首先通过假设,然后通过实验的不断证实进行的,只有不断的假设,不断的通过基础实验去验证,才能使衰老学说的机制得到很好的验证,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探究,更好的使用在机体衰老机制的研究。

五、正确认识事物的逻辑方法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范文第4篇

一、依据设问范围,有效调用知识

例1 2014年3月,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分组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 )

①决定权 ②审议权

③表决权 ④提案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题眼是“经代表分组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代表分组审议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审议权,人大代表在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表决权,②③符合题意。决定权是人大的权力,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大代表的提案权,④排除。故答案选C项。

答案 C

点拨 1. 明确知识范围 有些设问具体、直接指向某个考点(微观)。如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结合政府职能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

有些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指向某个单元(中观)。如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有些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指向某个模块(宏观)。如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 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二、概括材料信息,归纳调用知识

例2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做好本题需要准确概括材料信息。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②符合题意;斯班瑟发明的胶水粘不牢东西,这是不成功的发明,但是如果用于不干胶记事贴,则是成功的发明,这体现了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性,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项。

答案 C

点拨 概括材料信息时要注意:

1. 找准角度。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概括材料。

2. 突出主旨。概括材料时中心思想要抓准,重点要突出,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突出不同的重点。

3. 注意层次。有些材料,层次性强,要逐层概括材料。

三、依据关键词语,直接调用知识

例3 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 )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做好本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和“降低进口关税”。关于①,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根据WTO的规定,我国应该逐步降低关税,并以最终与国际接轨为目标。降低关税,势必利好进口,进口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结构,①正确;降低关税,利于进口,会刺激居民消费需求,③正确。②和④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A项。

答案 A

点拨 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语句或关键词语,为解题提供了信息,可根据关键词直接调用知识。

如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体现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制度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养成好习惯,把题干和题肢的关键词划出来。

尤其是哲学题目,更要通过抓住关键调用知识。如哲学中“依据本地实际”就可直接体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则直接体现了主要矛盾,“主流”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创新”一般都表示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学习时应有意识地进行总结、积累关键词。

四、把握知识联系,联想调用知识

例4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所有财政拨款的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总理为什么要求“三公”经费都要公开?

解析 回答本题,根据总理为什么要求“三公”经费都要公开的设问要求,调动国家性质、公民监督权、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原则、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政府威信等相关知识即可。

答案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3)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公开三公经费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客观要求。

(4)我国政府要依法行政,公开三公经费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5)我国政府要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监督。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范文第5篇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要科学分析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考点链接】

1.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推动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

2.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不定基调,事先也没有要求大家提交发言稿,就是希望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畅所欲言。

3.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4.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会促进实践的发展。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切实改进作风,脚踏实地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5.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6.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7.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心,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8.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

9.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继续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坚定不移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12.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央有关部门要进行认真研究,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治等措施来解决。我国政府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职能主要有

①进行经济调节 ②实行市场监管 ③进行社会管理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其哲学依据是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说明

A. 矛盾具有特殊性

B.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C.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D. 人们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4.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的态势,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 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C. 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D.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6.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科学分析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继续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坚定不移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推动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

(1)当前,我国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请分别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创新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4. B 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