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逻辑起点;公共利益;公共网络;经济

一、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之一

(一)关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逻辑起点的简单介绍

公共利益是指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公共管理在书上的含义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因此我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又一逻辑起点。公共事务以及公共问题是逻辑起点本文不再论述。这一事物或事件的出现,可以为大多数人带来好处。只要有社会群体的存在,公共利益就一定会存在。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公共管理则是是指公共利益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等组织以公共利益为管理对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在我国,进行公共管理工作的组织主要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利益管理组织以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公共管理的组织。下面我们来说一说“逻辑起点”,要想了解“逻辑起点”这个词,首先我们要明确“逻辑”的含义,从普遍意义上讲,逻辑是指人脑在进行问题思考时所遵循的某种规律。再者就是要了解“起点”的意义,,对比“逻辑”而言,“起点”就十分容易理解了。起点就是事物、思想等从无到有,最开始的某一物体、事件、地点或时间点。“逻辑起点”是两者相结合所产生的合成名词,了解了“逻辑”、“起点”,逻辑起点这个专属名词就不难解释了。逻辑起点就是人脑在进行大量的、规律的思考后明确的某一事物或思想的起点,也就是说是逻辑意义上的起点。如何确定公共管理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逻辑起点,众说纷纭,有的说公共事务是逻辑起点,有的说公共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我个人认为,要确定逻辑起点,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确定。从经济的角度看,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利益,而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才会感兴趣,才会引起纠纷,因此也就需要公共管理的制衡。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利益的纠纷一般是经济方面,因此经济方面也就是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之一。

(二)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管理对象,如果公共利益不存在,那么公共管理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换而言之,公共利益的存在促使了公共管理的产生。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公共管理又是公共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研究因公共管理而存在,没有公共管理就没有公共管理研究。综上所述,从逻辑意义上看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起点,即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公共利益。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公共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政治局面的稳定。公共管理研究作为一门以公共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对公共管理起着学术上的指导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与公共管理研究相关的研究包括是十分必要的。以此可以看出本文选题的重要性,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方面、公共网络发展方面讨论选题的研究意义。

(一)从经济方面看

“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这个选题之所以引起公共管理者及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个方面,那就是当代社会经济水平大大提升所提供的背景条件和其自身对于经济社会公平公正的维系作用。然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必将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经济”是人类社会才有的,经济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从经济方面来看,公共利益有一定的经济性,利益和经济息息相关,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形成和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面向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经济实力,使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公共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因此从经济方面看,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上的起点。要研究公共管理,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公共利益这一逻辑起点。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较为容易理解的概念,“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这个题目则是公共管理研究中较为基本的研究课题。对于解决一些公共管理所涉及到的经济问题这一基本课题的研究会起到一些指导作用。理论研究源于经济实践的同时一定会指导经济实践活动。在公共管理研究进行过程中只有搞清楚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目的等基本问题,才能进一步研究更为深奥的问题,促使公共管理研究系统性的形成,得出有效的指导性研究成果。而研究成果则可以应用到对公共利益的处理中来,促进经济社会更加和谐的进步,以此为基础,经济的发展也会有条不紊的进行。综上所述,“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之一是公共利益”这一课题的研究对经济稳定的、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政治方面看

由上一章节的论证分析结论可知,这一选题的研究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方面来说,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阶级矛盾和阶级之间的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引起的。人们所奋斗的目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政治上的矛盾,归根结底就是利益之间的冲突。公共管理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为全体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活动。古往今来,在人类社会政权在不断地更替着,国与国之间有着政治冲突,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之间的冲突。公共利益就像是特别原始的东西,所有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冲突都来源于利益之间的冲突。有了利益的不均才出现了管理,有了公共利益才衍生出了公共管理。近期在政治界发生的大事: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因为政治上的问题被迫下台,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朴槿惠的某些行为触碰到了韩国民众的公共利益。国家的政权就是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公共利益,当国家政权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政权这样的管理已经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那么这个政权就会被推翻。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管理,管理规模化就形成了政治,因此从政治的角度看,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仍旧是公共利益。

(三)从公共网络角度看

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公共网络在悄无声息的入侵者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公共网络是共享的网络,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网络,它以较低的价格提供较好的数据传输服务。在公共网络方面,网络的运行能为消费者和制造者带来利益,而这些网络需要系统维护和保障运行进行一系列的服务以及收费制度,因此又会产生管理。有公共利益的地方就会出现公共管理。因此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源头。针对公共利益进行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管理,要先从公共利益这一逻辑起点出发。

三、启发与建议

通过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管理,才形成了经济管理。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起点。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本质,而公共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让利益最大化,公平的分配现有的利益,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公共利益,因此,公共利益才是公共管理的目的,公共利益也是公共管理所要研究的逻辑起点。总结:这一论证也启发着我们: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起点应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也就是每一个人的利益,就像中国梦一样。如何进行公共管理?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利益问题,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每一个人的利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只有管理好这些,才能算上是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逻辑起点是公共利益,解决起点上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公共管理上的问题。本文论证了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宋世明.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1):120-126+151-152.

[2]向俊杰,陈威.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与方向[J].生态经济,2018,34(02):209-215.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考务管理;效率;B/S模式;报名系统

【中图分类号】N94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67-02

1、引言

作为考试管理的第一步,考试报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报名信息、数据过于庞杂,导致了报名工作的繁琐和难于管理。伴随着Internet技术和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为考试报名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网上报名。

本文基于WS(Browser/Server)三层结构模式,采用三层软件体系结构,研究了Web方式下的网上考试报名系统,并设计了其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模块。对于方便考生报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减轻考务管理工作负荷,提高考务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的第一步,是整个软件成功实现的基础。需求可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两部分,此处本文主要讨论功能性需求部分。对于登陆网上报名系统网站的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的考生界面可以完成以下操作:

(1)浏览考试相关信息;

(2)通过浏览器进行网上报名,包括填报信息、上传照片、网上支付等;

(3)在指定时间范围内修改报名信息或取消报名;

(4)在指定时间范围内打印准考证;

(5)在成绩公布后进行查询。

对于登陆网上报名系统的管理员,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的管理员界面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对网站进行维护,包括信息的更新、界面的维护等;

(2)启动报名功能,并在报名期间对报名表定时备份、维护和管理;

(3)超过指定时间后停止报名;

(4)对考生报名表进行编辑和维护,清除垃圾数据,得到准确数据,导出报名表并上报考试中心;

(5)依托银行和第三方系统(网上支付系统)进行报名费的收取,可采取网上收费方式为主,汇款和现金支付为辅的多种收费方式;

(6)对报名表进行统计报表、费用结算;

(7)考试中心下发成绩后,将成绩表上传供考生查询;

(8)对成绩进行浏览、查询、分析统计和打印报表。

3、系统总体设计及主要功能模块

针对上述需求分析,下面进行网上报名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B/S三层结构

本文讨论的网上报名系统完全基于B/S三层结构。所谓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Client/Server)结构的一种改进。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的三层结构。以目前的技术,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的数据库应用,易掌握、成本低。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人员,从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另外,它能有效的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后,B/S结构的管理软件优势显而易见。

3.2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B/S三层结构,本文网上报名系统基本设计思想如图2所示。

系统采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三层结构来设计。数据库层存储数据并包含数据操作对象,可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数据库调用;业务逻辑层由组件组成,其知识点主要包括用户自定义控件与类库的设计,例如建立自己的数据检索函数、数据库操作函数;表示层及上层页面程序就是HTML,XML及服务器端控件等。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3所示

(1)数据库是系统的最底层,它存储系统的所有数据。

(2)数据访问层建立在数据库之上,应用程序通过该层访问数据库。数据库访问层一般封装了操作数据库的选择、添加、更新和删除等操作,同时还为业务逻辑层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接口和函数等。该层直接与数据库相关联,同时又为业务逻辑层服务,所以数据访问层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成败。

(3)业务逻辑层和系统Web业务逻辑相关,它是系统数据处理的最高层,与系统的具体业务相关联。它与Web表示层中的具体操作相关,如页面中的添加、更新和删除等操作,并使用数据访问层实现Web表示层中的具体操作。

(4)Web表示层即为页面层,它通过业务逻辑层和底层的数据相关联,它主要包括应用程序中的Web页面。

3.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及设计

有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下面对系统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研究。

网上报名系统包括网上报名、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管理、报名管理、成绩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具体描述如下。

(1)网上报名。若为用户初始报名,其可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和报考科目,系统根据情况初始化填报信息页面。若用户上次报过名,系统则可直接提取原信息到填报信息页面。另外,用户在该功能下还应完成填报信息、上传照片、网上支付(选用安全的支付平台实现网上支付)、查询报名、修改报名、取消报名、打印准考证等。

(2)用户管理。包括添加用户,凡提交基本信息用户均可成为系统普通用户,提交报考信息并上传照片成为考生用户;修改用户;删除用户;分配用户角色,系统用户大致可分为来宾、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三种角色,可根据需要添加。

(3)角色权限管理。来宾有浏览网站和网上报名的权限,系统管理员有所有权限,报名管理员即普通管理员只有报名管理和成绩管理的权限。另外该功能还可实现添加角色、修改角色和删除角色。

(4)报名管理。该功能可实现浏览报名、添加报名、删除报名、修改报名、查询报名、报名统计、报名备份和报名费结算。

(5)成绩管理。该功能可实现浏览成绩、查询成绩和成绩统计。

(6)系统维护。该功能负责实现信息、版面更新、开始报名、终止报名、导入文件、上传文件和日志管理。

根据上述功能,我们设计出网上报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各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件构件;软件复用;管理信息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mplexity, as well as the boost to the need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peed and quantity, software crisis has been exposed increasing. it s emergency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software. to conquer software crisis, theory of software reuse is presented and has been under study. the technology based on software components is considered as the main measure to solve software crisis, improve software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software quality

key words: software component;software reuse;mis

在一般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周期长、开发量大、大量重复开发、变化多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软件构件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在对软件构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构件技术应用到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中,探讨了如何利用软件构件技术开发教务管理系统软件。

1 构件技术概述

构件技术是独立于语言,面向应用程序的在二进制基础上的代码复用,是指软件系统中具有独立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部分,它只规定构件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不关心方法。它既可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也可用非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只要遵循构件技术的规范,各个软件开发商就可以用自己方便的语言实现构件。

从软件模型方面考虑,构件技术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应用程序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开发、单独编译、单独调试、单独测试。每个模块留有接口以便被访问。这样的模块就可称为构件。当所有的构件开发完成后,将其组合在一起就得到完整的系统。当以后系统的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或需求需要更改时,只需对受影响的构件进行修改。

2 构件技术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设计教务管理系统时采用分层的思想,将与实现环境有关的部分和业务逻辑分开,为应用软件开发者提供灵活定制业务数据、界面、系统功能和业务逻辑扩展机制,还提供了大量可复用的通用构件、业务构件等。

首先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将应用软件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对各个子系统按照多层体系结构的思想进行分层,划分为若干层。然后将功能独立的构件从系统中分离出来。见图1为系统功能模块。  

在对系统进行分层时,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管理系统中经常用到的操作如登录、打印、查询,我们可将其单独分为一层为通用构件层。这些操作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系统的开发移植到另一个系统的开发中。

(2)对于处理与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则直接相关的操作,可将其分为业务构件层。这一层也是管理系统的主体。

(3)为了保证底层数据库操作的可靠性、正确性和事务完整性,可引入了数据接口层。数据接口层可屏蔽各种底层数据库之间的差异,将操作层的数据存取操作翻译成底层数据库的操作语言,负责与底层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4)构件设计时不但满足系统需求,而且要具备高内聚、低藕合、易于复用的特点。构件有不同的粒度,有不同的大小和分类,小的可以是一个类,大的可以是完成某个独立系统功能和服务的独立的软件包。设计构件时粒度要适中,粒度过大,构件的复用难度会加大,粒度太小,构件虽然容易复用但却不易管理。

基于构件的教务管理系统将系统的不同特征组织在不同层次上,有利于不同层次的构件重用。最后将系统体系结构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用户界面层(与用户进行交互的构件)、通用构件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接口层。

3 结束语

教务管理系统迫切需要开发思想和方式的改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这就要求在开发中实施构件复用,否则将难以适应系统的需求变化和低成本的要求。将软件构件技术应用到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中,可以提高软件复用率,避免重复劳动,极大地提高软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狄连君,程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石油化工,1997,2:40.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4篇

英美文学是英语学习者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信息涵盖面大,内容丰富。学习者需要全面地了解英美文学发展史,及英美国家历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等,进而促进语言的学习。英美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不便和缺憾:因使用的课本篇幅有限,对一些长篇小说或诗歌只能选用部分章节,对某一作家的作品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提及,大量作品需要课后阅读;因涉及的作品和内容多,寻找不便,影响学生的阅读及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因课本的相对固定性,教师灵活选用作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学生被动地听授课,课堂互动性差,参与人数少;课堂的信息容量和学生容量较小;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教学方案比较单一,不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低等。

随着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作英美文学教学的技术支撑和实现手段,可以使英美文学教学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迁移至基于Web的虚拟课堂教学模式,由此解决传统课堂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软件架构设计

在总体结构上,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其中,一个是教师子系统,另一个是学生子系统。根据每一子系统所包含的功能,把子系统水平方向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然后再把每一功能模块垂直方向划分为英美文学教学视觉逻辑层、英美文学教学校验逻辑层、英美文学教学逻辑层、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存取逻辑层、英美文学教学数据驱动逻辑层、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层(如图1)。

英美文学教学视觉逻辑层:主要是GUI(graphicaluser interface)成分,是教师或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界面,是可视的人机接口。教师或学生通过GUI给英美文学教学虚拟课堂系统下达指令,虚拟课堂系统响应指令并通过CUI把响应结果反馈给教师或学生。

英美文学教学校验逻辑层:主要任务是对教师或学生录入、提交给英美文学教学虚拟课堂系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性检验,以保证虚拟课堂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验的依据包括为英美文学教学虚拟课堂所制定的规则、约束规范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默认的规定、标准、规则。

英美文学教学逻辑层:包含了英美文学教学的真实流程的逻辑表达,即用自然语言详细描述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步骤和过程,它是虚拟课堂的核心部分,最能体现此系统是英美文学教学虚拟课堂而不是其它种类的系统,也是最需要教师用心表述的部分,这部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编程等后续开发阶段的效果,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质量。

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存取逻辑层:建立了虚拟课堂与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库的桥梁,通过它,教师和学生可以异时、异地、透明地访问远程的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库,好像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库就在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上一样,虚拟课堂的不同功能模块的数据存取逻辑相似,区别之处是要存取的数据不同。

英美文学教学数据驱动逻辑层:主要包含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库驱动程序,是虚拟课堂系统的底层软件部分,虚拟课堂的不同功能模块可以共享此层内容。

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层:它包含了英美文学教学所使用到的各种形式的媒体,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数据等信息。该层是以数据库的方式来组织教师撰写的授课教案、课堂提问的问题、英美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作品分析作业、课堂提问的回答、学生完成的作业、学生身份信息、考试题、学生完成的考试答卷等。该层是虚拟课堂的心脏,它向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提供血液和营养(数据、信息)。

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分布式软件架构的6个分层的相互关系是:从上层往下层依次调用,不能反向调用,也不允许越层调用。这样设计的优点有:由于不允许越层访问,所以增加了虚拟教学课堂的安全性;调用逻辑清晰、简洁,有利于系统的设计、编程、测试、使用、维护;有利于复用,即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中的某些分层构件可以用于构建其它的分布式应用系统。

1.教师子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教师使用该子系统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在线进行虚拟课堂管理和虚拟课堂教学。

(1)虚拟课堂管理模块

视觉层包含的可视元素有“教师登陆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建立班级”、“添加同学”、“删除同学”、“修改同学信息”、“删除班级”、“学生成绩管理”等。校验层对教师身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教师提交的班级、学生数据和信息进行完整性、一致性、有效性检验等。教学逻辑层负责完成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管理任务,即具体实现视觉层所列的大部分工作。数据存取逻辑层负责建立虚拟课堂与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库的双向连接,以便教师访问(存与取)数据库中的信息。该模块与虚拟课堂的其它功能模块共享同一个数据驱动层和同一个数据层。

(2)英美文学教学模块

视觉层含有“英美文学理论教案”、“教师提问”、“回答学生提问”、“英美文学作品管理”、“英美文学作品分析实例”、“英美文学作品分析作业”、“批改作业”、“课程考试”、“教师阅卷”、“英美文学论坛”等可视元素,教师使用这些可视元素直接与虚拟课堂和学生进行异时、异地的互动。因为虚拟课堂管理模块中已对教师身份进行了验证,所以当前模块的校验层可以省略。教学逻辑层负责教师在视觉层撰写的英美文学理论教案,英美文学作品分析实例,教师对学生的虚拟课堂提问,各种媒体形式的英美文学作品、布置英美文学作品分析与评论的虚拟课堂作业、批阅学生作业和打分、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课程考试题、在线考试阅卷和打分、与学生一起参加关于有争议的话题或疑难问题的英美文学讨论等。在教学逻辑层功能的实现过程中,需要直接调用数据存取层和间接调用数据驱动层、数据层的服务功能。数据存取层的任务是为教师备课和教学等活动提供所使用到的各种形式的信息和数据。虚拟课堂教学模块与虚拟课堂的其他模块共享同一个数据驱动层和同一个数据层。英美文学教学模块的软件构件图(如图2)。

2.学生子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学生使用该子系统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在线与老师进行互动和进行英美文学的主动式学习。

(1)学生自我管理模块

视觉层的元素包括“学生登陆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报名注册”、“修改自己的信息”。校验层对学生登陆身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即对学生提交的信息进行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检验等。教学逻辑层的任务是负责具体实现视觉层中的各元素所代表的功能。数据存取层负责完成学生自身信息的存储和提取工作,需要数据驱动层、数据层为其提供支持和服务。学生自我管理模块与虚拟课堂的其他模块共享同一个数据驱动层和同一个数据层。

(2)英美文学学习模块

视觉层的元素包括“学习英美文学理论”、“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作品分析实例”、“做英美文学作品分析作业”、“回答老师提问”、“向老师提问题”、“参加考试”、“成绩查询”、“英美文学论坛”学生使用这些可视元素与虚拟课堂和老师进行在线交互。因为学生自我管理模块中已经对学生身份进行了验证,所以当前模块的校验层可以省略。学习逻辑层负责完成和实现视觉层中所列的各项在线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逻辑层需要直接调用数据存取层和间接调用数据驱动层、数据层的功能。 数据存取逻辑层负责实现在线学习过程中学生所用到的各种信息和数据(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数据等)的存储和获取,为完成这些工作,数据存取逻辑层需要直接调用数据驱动逻辑层和间接调用数据层的功能。英美文学学习模块与虚拟课堂的其他模块共享同一个数据驱动层和同一个数据层。英美文学学习模块的软件构件图(如图

3.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拓扑结构

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拓扑结构(如图4)。从静态的部署角度来看虚拟课堂,各功能模块的第1-5层部署在Web服务器上,第6层部署于数据库服务器上,教师和学生端的计算机只部署intemet浏览器。从动态的运行角度来看虚拟课堂,各功能模块的第1层在教师和学生端的intemet浏览器内运行,第2-5层运行于Web服务器上,第6层在数据库服务器上运行。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支撑体系和基础设施是国际互联网。

三、虚拟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分析与比较

相对于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在同一时间,集中于同一地点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而言,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可以节省路费、住宿费、教室等开销,符合提倡构建创新型、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可以节省教师和学生在路上奔波的时间开销,实现无纸化教学,节省纸张,符合环保的理念;可以为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到校学习者,提供方便的学习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是传统教学课堂的有益扩展和补充。因此,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因为知识是被教师“推”给学生的,是填鸭式教学。在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动的,因为教师先把知识“推”给Web和数据库,然后学生把知识由Web和数据库“拉”到自己身边,这种模式不但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方法,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

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信息和知识容量等于英美文学教学数据库的容量,它包含与英美文学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各样的媒体资料,如:文本、图像、声音、电影、动画等,而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的信息和知识容量等于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在有限的时间内所讲授的内容。所以,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信息和知识容量远大于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的信息和知识容量。另外,由于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传统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授课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虚拟课堂的学生容量也远大于传统课堂的学生容量,即虚拟课堂可以给更多的英美文学爱好者提供方便的学习途径和机会。

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更新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同步地获取更新了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得知识更新非常方便、快捷、一致。由于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因而不便于更新或更新速度很慢。

在英美文学虚拟课堂上,每个学生均可以面对庞大的学习资源,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经历、环境等因素进行知识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案,所以对英美文学虚拟课堂的学生群体来说,教学方案就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而英美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面对不同的学生,其教学方案就显得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结语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据仓库 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1实施策略

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科技应用总体规划》,确定了项目群实施规划、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规划。规划中明确了建设银行的目标应用体系架构、技术架构以及项目实施路径等,规划出未来5-10年建设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旨在为建设银行业务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提高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建设银行以数据集中为前提,通过数据仓库为基础,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持续开发客户分析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应用,使建设银行信息化水平和内部管理水平走上新台阶。其中数据集中和数据仓库的建设是关键步骤。

2Teradata FSLDM客户化

2.1 FSLDM简介

Teradata FSLDM是预先构建的逻辑数据模型,利用它可以直接开始数据仓库模型设计。它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数据模型,可以运行在任何数据库和平台上,与Teradata数据库无关。

2.2客户化策略

客户化方法论可以概括为自底向上、从顶至下以及自底向上和从顶至下的联合使用。下面我们简要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一下对比和分析,主要从策略、过程等方面的特点来决定到底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开发。

首先,自底向上法是指先从较下层设计开始,也就是说去解决问题的各个不同的小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组合成为完整的应用。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要根据系统功能要求,从具体的逻辑部件或者相似系统开始,凭借设计者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其进行相互连接、修改和扩大,构成所要求的系统并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现。从设计成本和开发周期来讲,自底向上法一般优于自顶向下法,但是由于其设计是从最底层开始的,所以也存在难以保证总体设计的最佳性的问题,一般适用于探索性的开发项目。在银行建设数据仓库,自底向上策略一般是从某个数据仓库原型开始,选择一些特定的为企业管理人员所熟知的管理问题作为数据仓库建设目标。该策略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以较小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取得局部成果。

结合银行业务特点,一般来讲,按照数据仓库的思路建设信息决策系统已经有一定的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不应该算作探索性尝试,而是目标明确、长期规划的建设过程,所以应该采用从顶至下的方法进行。也就是说,在开发前就已经具备数据仓库的系统定位、实现目标、应用范围等内容,这种策略对开发人员的开发经验要求和管理层、建设者的预期目标明确程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实际上,在许多数据仓库设计过程中,是混合使用从顶至下法和自底向上法的,因为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从银行来讲,主体策略采用从顶至下法,在一些局部的、不熟悉的领域,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以积累经验、规避风险,这样的组合应该是理想而明智的选择。

2.3 FS-LDM主体结构

Teradata FS-LDM在某银行客户化改造覆盖了11大主题区域,包括团队、资产、财务、营销活动、协议、渠道、事件、内部结构、产品和地域等。

3具体实施策略

在某银行Teradata FS-LDM客户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是分重点设计主题、自主设计主题、简化设计主题等不同类别,根据每种类别的特点和目标来分别制定有针对性实施策略的原则。

4在某银行的BANK-LDM 管理界面

某银行建立了专门的平台管理LDM,在这个平台界面上可以对LDM进行词法分析、关联实体分析、父子实体分析等操作,LDM的开发和维护人员可以通过IE浏览器改元数据管理平台,对自己负责的相关模型进行查询和分析。

数据仓库在初期建设时还没有到考虑模式优化问题的时候,因为此时不仅数据量少,而且加载的应用也少。但是,随着应用的推广,数据量不断加大,应用不断增多,不断会爆出空间效率等问题,必须后期进行调整优化,可以优化逻辑模型,也可以针对物理模型优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事前的设计和实施中的不断改进,逻辑模型在项目完成时可优化的范围小,通常集中于协议、事件等主体。后期我们已物理模型优化为主。

物理模型优化的原则主要是一要结构层次一致性、二要结合具体运行环境、三要针对Teradata的特点。

逻辑模型设计是基于三范式的分层结构,这样可以保证模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但与此同时可能产生大量关联表,优化时需要考虑精简。另外通过脚本相关算法的优化以及调度机制的优化,提高运行效率,从整体上缩短仓库运行的时间窗口。

据上述目标原则,物理模型优化主要通过数据冗余和数据清理、拆分以及针对Teradata性能优化来实现。在进行脚本优化时要先优化关键脚本,脚本优化要注意与物理表结合。优化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工作,保证优化不改变应用正常应用,也可以验证优化效果。优化尽量选择在仓库的非主要运行日进行,避免资源紧张对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参考文献

[1] 郑承满.数据仓库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电脑, 2012(07).

[2] 冯健文,林璇.基于ODS的数据仓库模型研究[J]. 微计算机应用,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