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活动;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26-02

收稿日期:2006-09-30

作者简介:赵静静(1981-),女,河南沁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徐新民(1980-),男,河南遂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论的研究。

课程改革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今的课程改革主要表现为对课程中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调整,课程改革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我国学者对课程改革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但是对课程改革这种社会活动的基本特征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将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视角对课程改革的特征加以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课程改革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是发生在社会中的活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分为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改造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无疑,课程改革是改造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在研究课程改革活动时必须从课程改革与社会的关系出发,了解社会对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制约机制,才可能顺利进行课程改革。

同其他社会改革活动一样,课程改革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从课程改革的发起到完成,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一个完整的课程变革过程是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课程实施几个环节的”[6]。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引起课程的变化发展,这种变化是通过不同的主体行使课程决策权力实现的,具体则需要从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管理的改革和课程评价的变化等途径来实现。所以,整个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课程管理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改革的最重要部分就是课程实施,所以有学者甚至把课程改革作为课程实施的方式。

(二)课程改革是对课程资源的再配置

课程改革必然要通过对课程资源进行再配置来进行。课程资源主要表现为课程发展所需要的课程要素,具体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活动、评价、时间、空间、材料资源、学生组织、教学策略等。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

课程改革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和支配,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利益关系,是受权力关系所制约的资源配置与占有关系。课程改革的对象主要表现为课程决策权力和课程资源配置关系的调整。课程决策的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公共权力,即在分配公共物品的过程中由不同群体共同行使的权力。相应的,谁有权作出课程资源配置的决定,是由国家政府,还是由社会和学校,或者是由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进行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课程改革的特征。

(三)学校是改革的基本组织单位

所有的课程改革,都要通过学校、依靠学校来进行,学校是变革发生和进行的基本组织单位。学校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由其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的。参与改革的所有组织单位是个复杂的网络,而学校在其中处于中心地位,不论从什么角度看,学校都是外连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内接教师和学生。改革要想触动到教师和学生,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观念,或者说,改革要想起到预期的作用,在教师和学生身上看到变化,只有通过学校对教师和学生施加影响才可能实现。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现代社会的学校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日益成为探究的中心,兼具教育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科学探究将成为新型学校的重要特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学校首要的重大使命。新型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也就是新的课程理念和先进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四)教师是改革的基本力量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则是教师。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所言:“教师作为变革的因素,在促进相互理解和宽容方面,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日这样不容置疑。这一作用在21世纪将更具决定意义”。

只有当教育改革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重视教师的赋权感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强化所有成员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真正的课程改革才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也才可能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特征分析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到教学过程、教材开发、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力图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如今,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了解我国国情下课程改革的特征,对我们现实的课程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现行的课程改革是课程观的根本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突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很强的时代特征。新课程还规定了每门学科三位一体的具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倡导的是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自身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在课程管理方面,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国的课程改革在组织上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这与我国的国情是相适应的,但同时这种组织方式又会有许多既定的缺点,比如说照顾不到具体地方的特点,参与者的积极性需要调动等。从以上对纲要的分析可以看到,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努力克服这些缺点,它改变了过去一直实行的一元化的课程管理体制,变传统的高度官僚化到科层化的课程开发和管理体制为灵活的三级管理,以增强课程对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方面的创造性,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改革的积极性。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不只是称呼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课程标准多了不确定性,给了教师更多的发挥余地,课程标准更灵活,规定了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普及性、发展性、层次性和选择性。

(二)我国现有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民族差异是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课程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上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领域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上,还是从风俗人情上,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来概括,众多差异的存在就决定了在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艰巨性,更何况这是一次建国以来空前的深刻变革,更要求我们从现实出发,稳步推进改革的进程。

课程改革必须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才可能营造出和谐的课程文化氛围,也才能保证课程改革成功。我国现在有许多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学校缺乏课程资源,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比如:缺少实验室和必要的实验用品,教室缺少音像设备、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师培训落后,校外课程资源不足等等问题。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针对此种情况,只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办学条件,加强地方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程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会使新课程实施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三)我国的课程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课程改革是一种理性的社会活动,它必然要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我国的课程改革要想在引进和借鉴的同时不丢掉自己的特色,不脱离社会现实,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出发来稳步推进。

学校课程肩负着传递、选择和扬弃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的崇高使命,课程改革必须反思和把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未来形象,既要以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价值标准为导向,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也要面向世界,培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人。处理好民族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而且都把课程改革提到增长综合国力的高度上认真对待。在这些改革中,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由学科中心向儿童中心摆动,另一些国家的课程改革却由儿童中心向学科中心摆动。这种带有规律性的“钟摆现象”反映了课程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儿童的实际,还要考虑学科本身。社会、儿童、学科知识是构成确定课程目标来源(或依据)的要素,重要的问题在于课程如何在社会、学科和儿童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把握好这三者结合的最佳尺度,实现这三要素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在我国自从孔子提出“启发说”,以及《学记》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后,中国的教育一直在遵循着这些学说,并视儒家教育学说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同时,中国的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保留了封建社会的一些不好的成分,对学生个性的束缚太多。在西方,由于美国等国家的科学更发达,知识的更新速度及利用率都远高于我国,他们的教育现代化程度更高些,但这些年来他们也在积极引进我们的儒家教育思想。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一定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批判中吸收引进,同时不要把我们好的东西给丢掉。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才可能处理好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改革。

“由于教育问题的主观性从根本上来源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又看到,平庸的教育学者与伟大的教育学家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对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总是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能够在复杂的教育现实之中敏锐地抓住反映社会和历史发展大趋势的教育问题展开论述。那些经典的教育学著作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无不使我们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广阔的社会视野”[7]。从石中英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研究课程问题也是不能离开大的社会环境的,更何况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从大的社会视野出发,在把握时代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江山野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K].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4]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价值观;高师学校管理;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我国教育领域各个层面深刻的变革,尤其对高师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教师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及管理模式等基于此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拓展了我们的管理思维和知识空间,为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重新建构高师学校管理平台,更新教师教育管理理念,实现高师学校管理职能的重大转变。转变高师学校管理职能,首要的问题是新课程价值观的建构,即包括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科学民主的新课程价值观,统一思想,实力作为,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提高高师学校的管理效能。

一、新课程价值观的含义及特征

价值观是对某种事物的持久信念,深植于个人心中并指导其行为,是人类重要的特质之一,也是决定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价值观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是个体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既是人们对某事、某物、某人的赞成和反对态度,也是对知识价值、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等高度的概括化。

不论人们对价值观理解的方位如何不同,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教育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创设的一种价值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既要促使个体社会化,又要使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教育具有这种特殊性质,因此,对教育领域的价值观的问题要加以综合理解,才能把握其全部的内涵。

(一)新课程价值观的含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特征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主动,是指学生个体在对将发生的行为的价值有了认识并产生意愿以后作出选择和行动。健康,要求学生的个体思维、个体行为应该同步并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当我们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当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择,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高校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教师教育正是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为本,因此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新课程价值观在高师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改革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材换代,教学形式的更新,它更多的是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多元化改革。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高师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透视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会自然显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高师学校是教师的摇篮,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高校教学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高师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展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高师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高师学校的管理改革中新课程价值观的建构,能够改变过多强调知识技能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当前教学实践中价值观追求模糊不清的现象,有效化解当前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高师学校的教学,尊重学生个体个性发展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从事基础教育的能力,并糅和平和民主的高师学校管理氛围,提高高师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三、新课程价值观在高师学校管理改革中的建构意义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本,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以高师学校管理促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高师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

所谓特色专业,即以办学思想为指导,结合办学实践,从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专业。对教育目标、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有关特色专业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实践:从专业的定位和规划以及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结合其特殊性,培养人才。材料成型及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的特色。在建立该专业的时候,应该本着服务的目的,以建设特色专业为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在建设该专业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理念为指导;第二,素质教育为基础;第三,能力培养是核心;第四,面向工程实践为基本原则。

二、改革专业培养模式

在探索和改革之中,某高校的材料及控制工程专业形成一种特殊的培养模式,即“2+1+1”模式。具体来讲,该专业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前期会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和科学人文知识上面,当学生进入二年级之后,学校会让学生进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自由选择,然后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在这基础之上,再学习材料学和材料加工方面的知识。对于二年级之前的学生,最主要的是让其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期的学习做基础。当学生进入到三年级学习末期的时候,学生根据专业的特征和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专业或方向,从而加强对未来专业能力的训练。可以供学生选择的专业或方向有液态成型、焊接成形和模具设计及制造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模式使该专业趋向合理性,拓宽了其知识面,改变了原有专业设置,在改变的基础之上,促使二三年纪的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该专业的教学平台便更宽泛、灵活且具有方向性,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空间。运用“2+1+1”模式,改革该专业的实验和实训环节,把实验课和毕业设计等作为主体,结合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和实验课题。对各种实验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从而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调整实验课,利用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特色专业的建设相对比较复杂,建设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并且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改革师资队伍,在改革建设的过程之中,鼓励教师积极的参与教学改革,根据市场的人才变化需求,及时的调整教育观念。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建设稳定的师资队伍,从而加强教师教学的水平。另外,针对青年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比如说,利用传、帮、带等形式,从而培养其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鼓励青年教师不断的进行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学校还应该和社会上的知名企业加强合作,拓展“双师型”的教学模式。

四、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教学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对材控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具体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第一,整合原来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之中的实践性,从而构建起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必须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体现加强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融入现代材料成形新技术和新装备,并结合现代经济和市场发展,根据两者的需求,从而调整其体系。另外,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之中,还应该抓住重点,建设品牌精品课程。

五、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1.实验课程体系方面在构建实验课程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把实验和课程相互分离,从而构建出相对独立的实验体系,新构建的实验体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专业基础实验,这类基础实验是建立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之上的,例如,金属和合金的平衡组织、金相试样制备等,将实验和课程分离出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第二类实验,技能培养型,这类实验是建立在原专业的实验组合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各个专业或方向的工艺实验,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类实验,具有综合性和设计型的特征,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查阅各种相关文献,综合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从而设计并完成实验。

2.开放实验方面在实验教学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自己的主观性,灵活全面地拟定实验课题,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进行创新的实验项目应该足够多,老师通过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如对实验进行设计、对实验的步骤进行制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整个实验。

3.实践实训基地方面学生进行实践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的能力。目前,校外实习主要偏重于参观方面,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很少。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应该加强和校外企业的合作,建设相关的实习实训基地,从而弥补校外参观这方面带来的不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学校在原有的实验室基础之上,建设大型的带有创新特征的实践基地,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大型实践的活动,从而使实践和生产活动紧密相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的形成。

六、加强科研方面的能力建设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CAD;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一、引言

机械制图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目前机械制图教学,已由传统的教师通过黑板、挂图、示教模型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过渡到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为方便学生自学,许多高校将上些素材和课件放在网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进行自主学习。但是,这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教学手段、形式的改变上,而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并未进行实质性的改进,没能充分体现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发展趋势,仍需要进一步地深化改革。

二、CAD技术的发展应用

从20世纪50年代CAD技术诞生以来,CAD技术经历了二维平面图形设计、交互式图形设计、三维线框模型设计、三维实体造型设计、自由曲面造型设计、参数化设计、特征造型设计等发展过程,目前CAD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产品设计采用的手段和加工使用的方法,均已发生了大的变革。如美国波音公司1994年实现了无图纸加工生产大型客机波音777,福特汽车制造公司1998年也完全实现了无图纸加工生产。产品设计从三维数字化模型制作开始,设计人员是通过计算机对产品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干涉检验、运动分析、有限元分析等。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制造样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从理论和结构上彻底消除新产品在制造前可能出现的的各种问题,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数字化三维模型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许多企业相继采用了占主导地位的三维CAD软件进行产品开发。当今市场上有许多优秀的三维CAD软件,如国外的CATIA、Pro/E、UG、SolidWorks、SolidEdge等,国内的CAXA、金银花系统等。这些软件自身或与其他软件配合使用,能实现CAD/CAE/CAM一体化。

三、国内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机械制图教改的内容,还是停留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没有从CAD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上进行系统的研究。近几年新加入的计算机绘图部分,无论从教科书还是到讲课内容,大多是以AutoCAD软件为主,介绍计算机二维图形的知识和三维数字模型的创建。虽然AutoCAD是目前世界上用户最多的软件,但它已经不是最优秀的产品设计软件,已不能代表未来CAD的发展趋势。它是传统手工绘图转变成计算机绘图的优秀工具,但它不是工业产品设计中的最优工具,它不能很好地将设计的新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它具有以下显著弱点:(1)不能实现尺寸驱动,这对设计编辑修改非常不利;(2)三维功能不基于特征,这与平时人们的思维习惯不一样,对设计创新不利;(3)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不共用统一的数据库,这对设计的管理、产品数据的更新不利。所以,目前许多企业开始采用功能更为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SolidEdge等。这样,要使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就需要从理论上和未来CAD的发展趋势上对机械制图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更新,对教材内容重新调整,使其快速适应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

四、教学改革原则

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根据目前国内外CAD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既要兼顾目前不同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CAD/CAM技术的更新。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认识,提出如下改革设想:

(一)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设想

1.减少和压缩有关内容。调整“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和深度,以适用为度;精减“点、线、面”的投影,去掉其综合题部分;删除“投影变换”,压缩“截交线”、“相贯线”、“轴测投影”(着重讲原理和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三面投影图绘制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优化计算机绘图课程。要使计算机图与所学专业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常用绘图软件的操作,着重培养学生使用CAD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3.减少尺规作图量。除必要的尺规训练外(5~6张),其余的作图一律采用CAD软件绘制。木模测绘可先绘草图,然后再上机绘图,这样即可节约课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让学生熟悉CAD软件的操作。

4.在保留基本投影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各种特征生成方法的介绍,同时加强三维特征造型的训练。从二维草图的正确绘制、几何约束的合理设置,创建拉伸、切挖、旋转等特征的基础的角度,介绍平面图形的作用。从三维模型的创建方法及利用三维模型直接创建二维视图的角度,介绍投影理论及其应用,重点应放在三维特征建模上。通过创建数字三维模型,对基准面的选择,使学生理解投影、特征视图的作用,牢固树立投影的基本概念。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改革并调整现有机械制图教学法中已过时的内容,使学生有限的时间用在对今后的发展有用的学习上。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的阅读与绘制,目前应仍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内容。

(二)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设想

在保留原有CAI课件对投影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以优秀三维CAD软件作为机械制图教学的支撑软件,进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教师借助于三维CAD软件不仅可以根据需要将表达的内容灵活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教师对模型的制作,了解模型的创建过程及各种投影生成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重点由过去掌握绘制二维工程图方法,转变为掌握创建三维模型和由三维模型创建二维工程图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宏观上掌握制图的新理念,而且还为后续的CAE、CAM的学习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关于新教材

1.编写新教材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使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大都是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是在原有的机械制图教材基础上,加入了计算机绘图部分。计算机绘图内容大部分是基于AutoCAD,教材结构、内容体系比较系统、完整,对系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思维、表达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三维CAD、CAM等技术的发展,原教材体系的部分内容和结构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需要改革与更新,一些重点需要转移,新的知识和内容需要补充。如相贯线的绘制,工厂、设计单位早已不按制图教材所示方法绘制。目前企业基本上已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绘图,许多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时,是从创建三维模型入手,用三维CAD软件创建的工程图与三维模型共用同一数据库,无论是对三维模型的修改,还是对工程图的修改,二者均会自动更新,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且能保证图样的错误率最低。所以,目前许多企业纷纷转向利用三维CAD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因此,高校机械制图教学使用的教材需要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2.新教材的编写原则

保证机械制图教学的本质不改变,即培养学生的构形、表达、绘图、读图能力;让教师拿到书之后具有亲切感,不感到陌生;能够体现现代CAD技术的发展特征和趋势;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根据这些原则,在保持现有教材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删减在实际工作中不使用的内容,增添三维特征造型设计的概念及方法。这样既能保证机械制图教学的实质内容不变,又能使机械制图教学内容充分与现代设计方法、手段、技术接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看懂传统的二维工程图样,又能用先进的三维CAD软件快速准确地创建产品数字模型,生成工程图形,为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新教材的内容

新教材的内容仍应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四部分内容。与传统教材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但表达形式和侧重点有大的不同。原有教材的侧重点是落实在如何绘制二维图样,新教材的侧重点应落实在如何创建三维模型及二维工作图样的生成上。关键是新教材能够很好地将投影的基本理论、制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等内容,通过参数化三维CAD软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学生不再花费大的功夫记忆一些琐碎的细节(如螺纹结构的绘制),而是把重点放在特征的定义及选择上;在不死记硬背的前提下,通过软件提供的辅助功能练习学习、掌握国家标准、投影理论和应用软件绘图的方法。

对原有教材内容的取舍,应根据现代CAD技术的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考虑。如截交线、相贯线,这是原有教材的难点与重点。比如相贯线是两形体相交时自动产生的交线,在使用三维CAD软件创建模型时,仅需绘制出两立体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相贯线就自动生成,不需要人工干预,所以对其画法可只做简单介绍;对平面投影的性质、基本体的形成方法,仍应重点介绍,因为从三维特征建模的角度考虑,投影理论和方法,线、面的投影特性仍应是重点,这对投影视图的认识非常重要;对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可略。对原有教材的优点仍需保留,如二维图形的识图能力仍需加强。因为目前企业保留的图纸资料,绝大部分是二维图形,学生根据视图绘制三维模型时,只有看懂视图所表达的内容,用形体分析法快速找出特征视图,才能确定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快速创建三维模型。

4.新教材三维软件的选用

应选择易学易用、功能强大、价格便宜、对硬件设备要求较低,既能代表CAD发展趋势,又有广泛用户基础的软件。在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三维CAD解决方案中,设计过程最简便、最方便的莫过于SolidWorks了。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创新是SolidWorks的三大特点,它已成为领先的、主流的三维CAD解决方案,所以建议编写教材时选用Solid

-Works作为三维软件基础。

六、结束语

只有将现代CAD技术与机械制图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掌握制图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以三维特征建模为基础进行教学,使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技术,设计出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合理,性能安全可靠的产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这样,不仅能将学生从枯燥的二维线条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能将老师从繁重的二维图形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使教师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教研与科研活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孟明辰,王玉坤,等.对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5(5):226-228.

[2]焦永和,张彤,等.我国高校图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工程图学学报,2004(4):126-130.

[3]姜立军.高校工科制图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探讨[J].工程图学学报,2001(3):120-125.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本学期,我将继续借助职教课程改革的东风,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理念,真正确立起与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反思、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充分发挥研训的作用,从而谱写职教研训工作的新篇章。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知识汲取与更新的先决,是一个人不断完善、充实自我的需要,是一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本学期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掌握行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关注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及教科研能力和培训能力,树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着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二、以职教课改为契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也要体现先进的教学观念,这些观念包括教育的价值观,现代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现代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观等,昭示我们必须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结合现在职业教育的形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墨守成规,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职业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仍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推进课程中,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必须做好八个转变:(1)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树立课程目标意识;(2)教学观念: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教学关系: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树立主体意识;(4)教学活动: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树立发展意识;(5)师生关系:由不民主、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6)教学结构:由程式化、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创造意识;(7)信息交流: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8)教学评价:由以选拔为主向促进个性化发展转变——树立多元化评价意识。要求教师们把课改精神渗透于当前的教育教学之中。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改的核心问题来抓,要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主动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要让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活动。二是独立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我能学。三是独特性。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有着个性化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四是体验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强调参与,重视直接经验。五是问题性。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以上五点特征我们只有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培训方式是培训内容的载体,要想方设法创建灵活、科学的培训方法,采用“互动参与、合作学习、反思构建”等培训方式,通过学教育理论、学优秀案例;谈学习心得、谈实践体会,谈师生变化;上实验课、上研究课、上观摩课;评教育思想、评教学设计、评教学手段等多种类型的研讨活动。

具体安排:

周次

工   作   内   容

备注

第1周

职教中心开学情况调研,讨论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第2周

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评比

 

第3周

指导“学案导学”选手参加常州大市比赛

 

第4周

研讨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评比方案

 

第5周

电教工作??省优质教学光盘发放

 

第6周

中小学英语磁带的发放

 

第7周

参加常州职教研究所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8周

职教德育论文评比

 

第9周

省电化教学资料发放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评比

 

第14周

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沙龙

 

第15周

德育课改研讨

 

第16周

电化教学资料的征订

 

第18周

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