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文化的创新

乡土文化的创新

乡土文化的创新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1篇

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逐渐被外来的文化所取代,那些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也渐渐被摒弃。当前,我国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兴起的农村乡土文化发掘工作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存在于一定地域和环境中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族群内以维系乡村、宗教、社区生产生活秩序和国家基层稳定为目的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将物质遗产与精神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比较典型的农村乡土文化有民俗风情、村落建筑风貌、民俗饮食文化、竞技游艺等,这些都与当下的城市文化明显不同,充分表现出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成果,并呈现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魅力。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村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乡土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如果对乡土文化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并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乡土文化。这样,既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使农村形成和谐的生活氛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传统乡土文化的缺失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农民在农闲之余只能靠等方式来打发时间,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农村乡土文化建设可以向农村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农村乡土文化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除了具有文化价值以外,还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农村乡土文化的经济功能。农村乡土文化来源于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实践,体现着我国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面貌。如果可以将代表农村乡土文化的特色产品、古镇建筑风貌、特色生活体验等加以产业化开发,会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农村既可以通过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开展各项工作,进而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又有利于我国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既要继承和保留乡土文化中的传统和精华,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如下:

(一)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他们既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因此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农村乡土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农民也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逐步培养农民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接受农村乡土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从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农民对农村乡土文化感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文化,大部分农民仍然是一种观望心态。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建立农村乡土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构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作能力,鼓励农民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

(二)推动农村乡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2篇

乡土教育在我国是一个特指概念,指以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历史为教育资源。采用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乡土教育在乡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孕育和生成,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现实性、整合性特色,它同样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围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中的乡土课程、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诞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目前如何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力度,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力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

一、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视野下乡土教育发展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把握社会变革的实质。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正是以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为主题,导致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并引发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改革与创新。其中,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机制,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缓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边远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外流带来的乡土社会衰败趋势,成为实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战略性举措。

第二是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

改革的深化引起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创新,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我国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和谐的文化,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必须受到尊重并得以发扬。—方面,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一个基础,是提供人们创新的源泉,但另一方面,更凸显了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多民族融合后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失,同时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存在的“城市中心化”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缺乏适切性。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基础上求发展,我们还缺少得力的举措。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与现代性关系的处理,实质是对文化的选择问题,不仅聚焦于多元文化传统中思想资源特质的再认识。而且要思考主导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问题,这正是我们在新时期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困惑。

乡土教育问题研究其独特性决定,应寻求特有的研究方法。由于该问题研究在我国起步晚,还需要有一个实证经验材料的积累沉淀过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和学术话语,没有共同关注研究主题,就难以集中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为新理论、新范式的产生提供平台,也就很难取得学术发展的新突破;研究缺乏明晰思路及理论建构,理论提升困难;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已有的经验缺乏反思总结。

应对挑战与困惑,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两个新的立论点。

第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互补、互证、互识的动态过程,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建构。我们要通过文化整合,实现在确立普遍价值前提下重建本土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站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背景的高位来思考,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及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才能防止以西方话语来剪裁中国本土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改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教育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站在学校教育创新高度来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乡土教育的发展有强的生命力。

二、中国乡土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关注的重点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馑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乡土教育的内涵特色,乡土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乡土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形式,乡土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建构,乡土教育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含教材开发建设)等问题。

聚焦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透视,乡土教育的实践探索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乡土教育研究主题的转换

乡土教育中,无论是对近百年中国乡土教育发展历史的审视,还是当前乡土课程、乡土教材的开发,其研究主题正实现从工具论到价值论的转换。正是这一根本转换,使乡土教育研究聚焦在重新认识本土文化对当地地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价值上,聚焦在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正在实现从关注课程资源开发进而关注文化传承;从仅关注学生学习的分数,向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的转变。重建个体与群体主体性的意义世界,从而导致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对不合理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二)乡土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乡土教育目标,深层次的问题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进行价值选择,即:以促进社会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性发展为主;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强调国际化,还是强i同本土化。

通过乡土教育的课程学习,培养热爱家乡,理解本土文化,有爱国主义精神,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已取得共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发展是乡土教育承载的特殊使命,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实质。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面对目前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及其“二律背反”现象,乡土教育如何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

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一是主动汲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实现对原文化的扬弃,在新的文化观念中得到传承(本土文化的自我发展);二是在异质文化中以扬弃形式传承(意味着本土文化的消亡)。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处理好多元文化共存兼容和开放的和谐发展关系,促进文化的沟通与相互理解;有关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文化符号的表征,而必须回到其生活之活水源头,为乡土教育提供丰富多彩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

(三)面向现代化的乡土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多样性特色。

在前期初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学科渗透与学科课外延伸,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优质特色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存在。内容广泛涉及地方志类、乡土文化类、地方社会人文类、地方科学类、地方生产实践类。

事实证明,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形态并存,才能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于现代化发展的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如何认识和选择乡土知识,如何处理好科学与人文关系,现代性与多元文化关系,是乡土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如果说乡土知识的选择实质是文化选择,那么,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如何思考乡土知识的选择,实现乡土知识所具有的创构、建设和生成作用?人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寻求问题的回答。

一是整合,不仅要实现乡土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整合,还要关注乡土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乡土知识内在系统的整合;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整;三是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地方性知识亲近家乡、亲近学生;四是体现课程的文化性,即按照一定地域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地方乡土知识的选择、整理和提炼。

总体分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的内容设计,学生活动的合理组织,以及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正是乡土知识的选择原则。

(五)乡土教育课程实施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策略的确定旨在体现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教材开发的发展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适切性;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形成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同时尽可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选择、批判、创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教育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

第一,对目前研究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全面把握。乡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内外在诸多问题。不仅在宏观上有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发展的极不平衡,如何做到尊重差异、差异发展,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问题,而且还有诸多深层次问题。诸如,主流话语与乡土话语相遇时出现的权力不对称的裁决,乡士教材与正式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问题,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关系的错位,文化大传统与族群性文化权利诉求的失衡,等等。我们只有全面把握和对这些问题有透彻的分析,才能作出明智的战略性决策。

第二,关于乡土教育研究中遭遇的若干障碍的认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乡土教育研究目前承受着来自观念层面、制度体系层面的诸多障碍。例如国家主义的课程强势,精英教育的取向,在高考升学竞争压力下社会和家长的不理解,教师承载的过重负荷以及学校领导的诸多无奈。乡土教育研究需要提供内外在良好的环境条件。内在环境指的是学校应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办学中尽可能处理好维持系统与变革系统合理运作的关系,内在优化与外在社会压力的关系,学校个性化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关系,从而使乡土教育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找到它应有的位置。现代意义的乡土教育正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互动中生成与发展的。而外在环境则是指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

第三,对乡土教育、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等概念内涵、特征及定位问题的理论澄清。乡土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的文化性特征(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类;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学者们各自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视角对乡土教育进行了探讨,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经济文化类型与地方课程的建构;国家建设模式与乡士知识的传承;乡土知识的习得过程;有效处理国家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关系;乡土知识与文化重建(文化变革与转型);等等。这些研究,扩展了学术视野,有利于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南乡土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1 河南乡土文化资源概述

乡土文化资源是一种发端于传统农业社会,通过乡村民众个体或集体创造并长期积淀发酵,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可以开发用于生产过程,从而创造财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成果。它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当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总和,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是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血脉。河南乡土文化资源的种类形态各异,色彩纷呈,有古遗址、古建筑、名人故居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乡土景观文化资源;有农耕器具、粮食加工存储、农副生产等乡土农耕文化资源;有黄帝神话传说、伏羲神话传说、女蜗神话传说、王母神话传说、大禹神话传说等乡土口述文化资源;有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杂技、魔术等乡土表演文化资源;有太昊陵庙会、火神台庙会、祭灶等乡土民俗文化资源;有汝瓷、钧瓷、唐三彩、镇平玉雕等乡土手艺文化资源;有灵宝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汝南麦草画等乡土美术文化资源;有洛阳水席、武陟油茶、邓城叶氏猪蹄、道口烧鸡等乡土饮食文化资源;有刘陈铺齐氏骨科、黄家烧伤药膜、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贵氏针灸等乡土医药文化资源;有武术、太极拳、跳皮筋、滚铁环、抽陀螺、打弹珠等乡土游艺竞技文化资源等。

2 河南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

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是指县(区)、乡(镇)、村行政区城内的,本土的,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资源,人为地进行开发利用,以传承保护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合理适度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河南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政策法规,基本形成了沿黄河文化产业带和豫北、豫南文化产业区,地方特色及品牌特征逐渐凸显。

2.1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近年来,河南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建设全面启动的一个标志。随后陆续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2009年重点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2.2 沿黄河文化产业带基本形成

开封的盘鼓、汴绣、书法、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产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焦作围绕云台山、太极拳这“一山一拳”,全力打造文化名片;商丘处于黄河故道上,依托商文化、火文化、汉文化(梁国)和道家文化(庄子)的发源地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木兰文化节也已经开始产生影响;濮阳位于沿黄河文化产业带的两端,围绕龙文化,大力发展杂技、麦秆画等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 豫北、豫南文化产业区基本形成

豫北安阳围绕太行精神、红旗渠精神,产业开发,收益明显;鹤壁围绕以淇河为代表的淇河文化、以大缮轿代表的宗教文化、以云梦山为代表的鬼文化、以五岩山为代表的药文化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豫南南阳充分利用“两汉”“两衙”的文化资源,以发展文化休闲为突破口,狠抓以武侯祠、汉画馆为中心的汉文化带,将武侯祠、汉画馆建成了集文物展、历史场景模拟、民俗民风表演、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汉文化景区,着力培育张仲景医药文化,集医圣祠的参观、祭拜与中医药等为一体,做大中医药文化产业;许昌围绕三国文化资源,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步伐;周口市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理出了“超常规、跨越式、低门槛、非均衡”的发展思路,节会文化、杂技、民间工艺品、书画产业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2.4 地方特色及品牌特征逐渐凸显

鹤壁浚县、信阳固始、商丘永城、周口淮阳、平顶山宝丰、安阳汤阴、郑州登封、开封朱仙镇、南阳内乡等地文化产业已经出现了诸多亮点,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例如,平顶山宝丰县的民间演艺业传统悠久,素有“曲艺之乡”和“魔术之乡”的称号,宝丰县挖掘民间表演艺术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带动群众“艺术致富”的典型。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用非物质生产的方式分流农村富余人口的创举,被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全县现有魔术、小品、杂技、歌舞、武术、气功等表演团体近千家,出现了一批民间艺术专业村、专业户,形成了“魔术为主、歌舞为翼、武术为辅、多元化演出”的独特民间艺术产业格局。再如鹤壁浚县,石雕国内有名,古庙会是河南三大庙会(淮阳、浚县、关林)之一,泥猴张等人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 河南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机遇

3.1 大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的建设不是指建设一个崭新的农村,不只是房屋建筑要新、农民穿戴要新、生存环境要新,更是要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好的政策,只有不断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才能促进乡土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乡土文化产业,河南正在努力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激活经营机制。为促进特色乡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激活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机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共同经营,降低乡土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二是完善准入机制与运营环境。要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乡土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发展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乡土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让乡土文化产业企业在市场公平和自由竞争中运行发展,力争形成乡土文化产业企业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繁荣的格局。三是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坚持投资方式多样,融资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条件成熟的乡土文化企业进行现代股份制改造。此外,要积极引导非文化企业投资乡土文化产业,引导广大农民支持和参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3.2 源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目前的53.7%提升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目前的36%提升到45%。而乡土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就业吸纳能力强、社会和市场需求潜力大及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高度契合我国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略。首先,乡土文化产业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文化产业一旦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就会吸收和集聚最具创造力的经济资源,不仅使自身迅速发展壮大,而且会极大地刺激产业链的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中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其产业自身,而且会给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文化理念,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城市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从根本上避免因产业发展层级低下、建设经营水平粗放所导致的城市“败血症”。再次,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会给城镇带来独特的文化内涵。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乡土文化产业,在不断增强城镇化建设的结构性承载实力的同时,将有效克服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极易出现的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等弊端。最后,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会给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撑。发达、健康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思维、观念、能力,并从整体上培育和提升人的素质,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和各类人才,而且将凸显面向公众的人文关怀,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和间接的社会行为作用于经济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1]

3.3 助推剂:中原经济区建设

2011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中原经济区一大战略定位就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大量唯一性、垄断性的宝贵遗产。但长期以来,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河南乡土文化资源发展的内涵挖掘还缺乏深度,文化表达技术手段落后,文化的溢出价值不高。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上,必须加强文化与资源、产品、市场的全面整合,着力提升乡土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和影响力,适应消费者的文化体验需求,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掘本土品牌资源,利用河南历史、民俗及手工艺进行创意开发。[2]

3.4 新契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它是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郑州航空港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契合点将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即将河南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精品,使之走向世界各地,将河南文化产业链延长到郑州航空港通航的主要目的地。河南的文化企业,不仅要与世界一流文化企业竞争,还要在文化传播理念、文化产品研发、文化载体选择、文化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继续探索。对于文化产品而言,既有可运输的有形文化产品如瓷器、图书、绘画、雕塑、音响等制品,也有无形的不可运输的非物质文化。后者虽然不能运输,但是传播非物质文化的人才却是可以流动的。二是实施“引进来”战略,即使中原大地成为吸纳世界文明的集聚地。西方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三次产业革命均在欧美发达国家产生并延伸,所以西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也十分现代化。过去,尽管我们也有文化交流,但是只是零星的、分散的、阶段性的;现在,经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经济实验区的建设,我们可以实现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大批量的、集中的、持续的交流,让中原大地真正成为兼容并蓄、刚柔并进、中西合璧的文化圣地。[3]这将更加有利于河南乡土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3.5 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与文化纽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不仅是国际商贸路线,更是国际文化对话、传播与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的文化意味在当代背景下更为重要,丝绸之路被誉为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和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并成了“世界公认的、人类历史遗留的珍贵的文化财富”。“一带一路”建设为文化产业跨地区融合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机遇。2015年11月,《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正式对外。方案明确了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位:“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战略平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构建东联西进的陆路通道,构建贯通全球的空中通道,构建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一带一路”是一个立体化全方位发展的产业格局,文化产业可以在此战略格局下突破传统区域环状分布,而代之以线性带状分布,突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和产业门类的分割,以国际化的视野,整合国际化资源,开拓国际化市场。“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给中原乡土文化走向世界及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3.6 新平台:“互联网+”

按照马化腾的理解,“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的实践成果,在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变化,为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生产力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在文化产业的10个行业类别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2014年实现增加值2429亿元,比2013年增长36.5%,增速位居10个行业之首,占文化产业的比重为10.1%,比2013年提高1.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4年实现增加值4107亿元,比2013年增长17.5%,所占比重为17.2%,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互联网+”为乡土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创新、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新机遇。“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移动和广泛存在的网络、庞大的数据库和超强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推动了诸多乡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变革。乡土文化产业是以传统和创意为主要资源的新兴产业,“互联网+”为乡土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多渠道的技术平台,同时便于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深度改造,从根本上推动乡土文化产业实现高层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4 结语

发展乡土文化产业是实现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主要突破口与重要途径。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及“互联网+”的机遇下,不断丰富广大乡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打造和发展乡土文化产业,实现河南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实践证明,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文化资源拥有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通过乡土文化产业进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还能有效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红蕾.实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4(7).

[2] 刘华晓.基于创意经济下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研究[J].财经界,2013(10).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当代;中原乡土作家;文化情结;嬗变

乡土文学是重要的一种文学类型,它始于鲁迅的《故乡》,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文坛上出现。在当代文坛上,一批比较熟悉农村的年轻作家的出现,使得我国的乡土文学创作更加丰富。提到乡土文学,一般会让人们联想到诗意盎然和乡土气味非常浓重的田园诗意生活。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乡土文学具有一定的超然美学特征。有人认为乡土文学是对人心灵净土的一种叙述或者是对田园风光的一种诗意的描写。这其实是不够全面的,很多时候乡土文学所代表的是人们的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一种追求美的思想。和乡土文学共同发展起来的,还有乡土作家。乡土作家是乡土文学的主要缔造者,他们的存在使得乡土文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对于乡土作家来说,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同时,他们的文化情结也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嬗变。

1中原家园情结

对于中原乡土作家来说,中原的乡土家园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是他们心中不可抹去的文化情结,并且会慢慢积淀成为一种心理记忆,在他们的思想中进行储存,最终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园的内涵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家园不仅仅是人们的生存空间,更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网络,因此,家园情结也会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目当中。从古至今,凡是有着浓厚乡土意识的文人,都会对故土家园进行歌颂,古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就是典型的代表,体现的是诗人对乡土的浓浓思念。在中原乡土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对中原乡土的浪漫想象体现出他在中原乡土文化中对自己理想家园的找寻。新时期以来,中原乡土作家笔下的家园情结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在新时期广大乡村需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对于文人墨客来说,他们希望生活能够尽快地走出贫穷与落后。因此,在后续的中原乡土文学当中,家园文化情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经济发展的呼唤。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典型的代表。这种中原家园文化情结的嬗变不仅仅是中原乡土作家情感的一种变化,更是他们在社会发展背景下自身情感的一种转变和对社会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2反城市文化情结

在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明显地潜藏着一种反城市文化情结,突出体现在作家心理上对城市的隔膜。即便身处城市当中,他们也难以认同和融入城市生活模式。在一些中原乡土作家眼中,城市是一个异己的存在,自己在城市中像是一个漂泊者。这种反城市文化情结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李佩甫的《送你一朵苦揀花》和张宇的《城市逍遥》。这种没有办法融入城市中的异己感会随着城乡之间的对立不断加深,甚至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演变成了对城市的仇恨情结。在这种观念下创作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品,主人公往往把城市作为征服的对象,对城市产生着歧视,通过侮辱的方式以牙还牙,倾己所能展开疯狂的报复。邓一光的《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还有的作家会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把对城市的不满情绪转换成乡下人对城市女人的征服,张炜《古船》里隋见素对周燕燕的征服姿态就是代表。在这里,城市女人已是城市的一种象征,男人和城市的女人恋爱并非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些女人,而是希望通过对她们的征服,最终达到自己报复城市曾经的歧视和侮辱的目的。对于反城市文化情结来说,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农裔城籍作家的文化怀乡情结使得反城市文化情结的产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也会使阶层出现心理反应;再者,反城市文化情结和作家的地域环境也是有内在关联的。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当代中原乡土作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城市文化情结,同时,这种文化情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城市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反城市”的原因和“抵触”的对象也在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情结上的嬗变。在过去,贫富之间的差距和二者之间的摩擦形成了中原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这种情结会更多地在社会中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化情结的嬗变。

3返璞归真情结

对于乡土文学创作来说,返璞归真情结是非常基本的一个情结,也是在乡土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情结,同时它也是在不断的嬗变中。在过去,当代中原乡土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这种返璞归真的情结会更多地体现在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一般是对过去自己田园生活的一种怀念。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生活越来越喧嚣,因此,返璞归真的情结会更多地体现在对于物质社会的一种批判。对物欲横流社会的不适应,使得他们更加怀念过去简单的生活,从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产生出了返璞归真情结。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品质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因此,人们普遍对健康更加关注,产生了健康方面的追求,最终使得乡土文学的创作在返璞归真情结上凸显出了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的追求。任何文化情结,总是在不同社会的背景下呈现不同的状态,且会在不同的作家思想引领下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乡土文学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贴近人们最原始生活的文学创作,因此,它的文化情结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就返璞归真这个基本的文化情结来说,在过去更多体现的是对于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这样一种情怀会不断地提升到品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层面。正是由于文化情结的嬗变,才使得乡土创作更加丰富,所产生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4结语

任何文学的创作都会有着独特的文学情结,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独特的文学情结会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有不同的韵味和特点。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文化情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不尽相同,总体上会体现在家园情结、反城市情结和返璞归真情结方面,并且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嬗变,提升了乡土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作者:郑琳娜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裴玲.论90年代乡土小说的家园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李达.当代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88-89.

[3]张丽军,刘雨,国昊芳,佟小杰,张元珂,贺进,缪慧,王菲,孔铎,徐菲,孙琳.追寻人类精神天空的高度、困惑与局限——关于格非《人面桃花》的研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王甫,男,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副馆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理论和电视批评专业研究。

摘 要:乡土叙事和都市叙事,是文学艺术中相互关联的创作体系。在影视传媒迅速兴起,人类进入“读图时代”之后,这一相辅相成的创作体系,仍然是此消彼长、相得益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赵本山电视小品和《乡村爱情》三百多集电视剧持续热播引发了学界与业界对影视乡土叙事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CCTV-7优秀农业电视节目为样本,分析了乡土叙事的人文精神、草根形态和民生本色,为以叙事学理论基本观点研究电视节目创新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乡土叙事;草根形态;节目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008-03

2013年,中国电视领域内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收视市场格局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央视索福瑞对全国上星频道落地入户率的最新统计数据,可以为业内人士带来新的思考。落地入户是观众接收到频道节目的基本技术前提,频道入户率越高,全国能收到该频道观众规模越大。以中央电视台为例,CCTV-1,2012年入户率为96.84%,2013年上升为97.31%,名列第一位。CCTV-7,2012年入户率为89.85%,2013年上升为91.3%,名列第二位。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傅玉祥说:“全国一年的电视节目播出量是1500多万小时,而其中对农电视节目播出量不到1%。不管是从节目中的比重还是从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看,是极其不对称的。”面对着投资上亿元的电视剧大片,面对着明星云集大腕频出的《中国好声音》,面对着搞笑不停、泪点不断的《非诚勿扰》,面对着匪夷所思、拍案惊奇的《最强大脑》,观众们的口味越吊越高。《爸爸去哪儿》一炮走红之后,吸引了无数眼球,而留给电视人的无奈感叹则是:收视率去哪了。

在激烈的电视大战中,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的领导和全体编导人员,攻坚克难,坚持三贴近的创作原则,不断提高各个节目的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创作出了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4年1月,笔者作为嘉宾评委,有幸参加了“2013年度CCTV-7农业优秀节目评选活动”观摩学习了许多优秀的农业题材电视作品,收获甚丰。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仅从乡土叙事的角度,谈一谈个人的肤浅体会。

一、乡土叙事解乡愁

在中国文学史上,乡土叙事是与都市叙事不同的叙事体系。在主题取舍,结构方式、情感渲染、语言特色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表述规范和审美追求。乡土叙事在中国现代文艺中曾具有主导位置,鲁迅的《阿Q正传》、沈从文的《边城》、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贾平凹的《浮躁》,实的《白鹿原》,都可称为乡土叙事的扛鼎之作,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进入新世纪后似乎平息下来的乡土叙事,一下子成为大家关注的亮点。

影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传播载体,它的叙事方式不可避免的是从传统文学形式中继承下来的,小说、诗歌、戏曲等各种叙事方式的影响,无所不在地反映在各类影视作品中。在世纪之交的改革大潮中,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也带来了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中的不平衡。乡土叙事与都市叙事已经成为文化语境中的一对基本主线,相辅相成,让传播流程更舒畅,让艺术创作更丰满。

以获得优秀特别节目一等奖的《麦收故事会》为例。这个节目中以2013年麦收为大背景,通过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跳跃式地讲述了发生在不同地区的乡土故事。在整个叙事结构中,不仅有地域上的跨越,同时,也有产业链开发的延伸,从麦收现场延展到石磨面粉加工厂、延展到特色面馆的经营与开发。编导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准确地抓取到了围绕麦收出现的矛盾与冲突,通过一个个生动画面,活灵活现的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色。以细节抓人,以真实感人,以乡愁打动人。在这里,乡愁不是离愁别绪,不是惆怅忧郁,而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留下来的纯朴本真和坦诚胸怀,是对世间真情人性原点的依恋和向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像没有施加过农药和化肥的庄稼一样,《麦收故事会》,没有使用过多的情节冲突和电视包装手法,看似平淡的故事,讲出了人与人的真实情感,没有故弄玄虚的噱头,没有人为的“催泪弹”,由事见人、由人见情、由情入理、由理入心。喜怒哀乐直抵人心,熟悉的乡音、温暖的乡情,不断的乡愁已悄悄地化为观众的审美体验,牵住了千百万人的心。

真实的细腻的情感展示,历来是乡土叙事的一大优势,也是从文本形态向影视形态转型的一大优良传统。电视的表现手法很丰富,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编辑剪辑技术和包装手段,使电视屏幕变化万千,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滥情,煽情的纯效果追求,甚至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制造感情冲突点,笑容变得苍白,泪水变得廉价,“情感牌”的组合使用,使人类最真诚的内心世界变成了电视秀。人生如戏,嬉笑怒骂都是过场,都是拉动收视率大船的纤绳。返璞归真,保留与保护原生态,在CCTV-7农业节目的质朴与深刻中,乡土叙事“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原点张力和底蕴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叙事语言相比,叙事结构更重要;与叙事结构相比,叙事态度更重要;与叙事态度相比,叙事立场更重要。站在生活本源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效果渲染的立场,是保证乡土叙事特有活力的基本出发点。

二、从莫言到赵本山

如上文所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看做乡土叙事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里程碑。文学创作中乡土叙事复兴,不可避免地拉动影视创作的转型与创新。在影视圈内,乡土叙事的精品佳作也在不断涌现出来。赵本山,被称作中国电视小品王。在他表演的小品中,一个农民形象的代表成为电视屏幕上最能忽悠、最能搞笑的人。同样,赵本山主创的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连续7部都获得很高的收视率。

从2006年到2014年,《乡村爱情》共播出了7部,305集,创作了电视史上的奇迹,被人称为“神剧”。要破译它成功的秘诀,乡土叙事的优化与完善,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解码器。在《2013年最美乡村评选颁奖典礼》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赵本山在现场,对全国农民实现中国梦的深情祝福。在《2012三农人物颁奖典礼》节目中,莫言的获奖感言也感人至深。从文学大师到小品之王,从小说《蛙》《红高粱》到电视剧《刘老根》《乡村爱情》,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走基层、接地气的乡土叙事风格,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无限生机。

截止到2013年,由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主办,由《聚焦三农》栏目承办的年度三农人物颁奖典礼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推选出了将近100名三农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当中有社会名人、有农业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农民企业家,但是大多数当选的三农人物,都是来自基层的普通人,有耕耘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也有操作在工地的农民工。但是,在每一个小人物身上,都能折射出时代的大主题,都能透视出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充足的正能量,成就着绚丽的中国梦。

与工业文明相比,农业文明更久远、更博大、更厚重。同样与都市叙事相比,乡土叙事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和艺术追求,它比都市叙事更深沉、更含蓄、更包容。乡土叙事既高保真地复制生活细节,更注重终极关怀的基本立场,注重超越现实向人性更深处挺近。通过具体形象,反映部族、群体和人类的整体心境,在每一处白描式的客观叙事中,展示对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和审美的深层探讨。在我们观摩了《2013年全国农民春节晚会》《守望土地》《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2012三农记忆》等手法朴实而底蕴厚重的优秀节目之后,都会对乡土叙事在农业电视节目中静静涌动的勃勃生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中,CCTV-7农业节目,一直以来是业内公认的最具民生特点和乡土本色的节目。正如《乡村大世界》制片人、主持人毕铭鑫所说,我们一直在基层,节目不仅是接地气,而且是贴地感、进地层,与农民心贴心。让亿万农民乐起来、让一方水土富起来,就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莫言、赵本山无论作为艺术形象的创作者还是生活原型的代表者,他们都是乡土叙事结构的优秀范式,他们向观众与读者展示了在大都市的现代生活中,乡土人物的特殊魅力。同样,在CCTV-7农业节目中,一大批从田野走来的鲜活而真实的小人物,身世不同,经历各异,来自四面八方,操着南腔北调。然而,不管面对多么复杂的人格差异,编导人员总是能在他们的打工苦旅务农艰辛和创业辉煌职场成功的背后,将思家之情,怀旧之意和反哺之心,放大为集体的心理参与和审美体验,让每一个小人物心底深处的大情大义、大善大美,深深植入中国乡土文化的沃土之中。乡土叙事,不仅仅是指作者是乡村农民,也不仅仅是指作品的题材都在绿野平畴之间,更重要的是指在艺术的创作者对最自然生活状态中最自然的心理状态的捕捉与再现,特别是对在纸醉金迷都市繁华中最容易迷失的善良与诚信的弘扬和歌颂。乡土叙事让我们返璞归真,不仅是艺术的审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净化。

三、乡土叙事与都市叙事的合力

乡土叙事,曾经被理论专家们称为写实主义,也曾经被文人墨客们归类为底层写作。长期以来,对社会历史观察角度不同,成为人们划分乡土叙事与都市叙事的主要分界线。当乡土叙事进入影视创作领域后,它的许多特质变得更加显化与固化。

乡土叙事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社会的大变革中,艺术创作无不随之演进。从2008年开始,全国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2013年,城镇人口达7.3亿,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3%。

电视从来都是社会发展最直观、最真实的窗口。在大量的电视节目中,不仅同步反映了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同时,电视节目自身,也在乡土叙事与都市叙事的互相补充与完善中变得更加丰满绰约。

在叙事结构上,首先强调空间叙事线索,在具象的地域环境前提条件下,依据时间的线性结构放大细节:抨击时弊、追问灵魂,展示个性,弘扬美德,以大关怀、大钟爱、大悲悯打动人心。

在叙事立场上,首先强调平民立场和草根心态,缩小大人物的光环,放大小人物的情怀,甘于讲普通人的故事,不涉奇、不八卦,拓宽各类观众的心理认同渠道,让屏幕上的普通人走近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叙事语言上,首先强调平实简约,不论是对白、解说还是镜头语言,要一语中的、一目了然,用人际传播中原生态的互动式语言,取代“新华体”“社论体”式的官样文章和学生腔。

在农业电视节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一批优秀的节目,在乡土叙事与都市叙事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中创出了新路。比如在《乡村大世界》栏目中的《走进新疆麦盖提》,在《乡约》栏目中的《乡约广西阳朔县》。这些节目都在典型的环境中,选取了典型的平常人,用了平实而含蓄的语言,讲述了生动的故事,形式活泼,气氛热烈,充满了温暖而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观众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

在影视创作中,图像的镜头语言,出镜人物的形体语言,对白与解说的口头语言,字幕与图表中的文字语言以及歌舞与音响中的音乐语言,都在经历从乡土叙事到都市叙事的转变,相互借鉴之中不断催生新的叙事方法。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乡土叙事的基本元素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镜头语言结构明快、主题突出、手法干净;形体语言去表演化,落落大方,自然稳重;口头语言直白简练,不粉饰、不雕琢、句式短小灵活;文字语言规范严谨,不随意使用网络流行热词,识读便捷;音乐语言丝竹之音,明亮舒缓,绵长悠远,有余音绕梁的韵味,无市井喧哗的嘈杂。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多样化,乡土叙事已融入了多样现代科技和现代艺术的元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它本源愉悦感带来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在电视节目中的发展创新中,对叙事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赵泽琨认为:“新闻视觉化叙事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新闻叙事要形象化,有生动的正面。第二,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叙事有声有色,有立体感。第三,通过注重细节描写强化节目个性符号。”赵泽琨总编的这一观点,既是对视觉化叙事内容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梳理出乡土叙事由文学形态转向影视形态的三条主要路径,是丰富影视乡土叙事的重要理论支点和宝贵的操作经验。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赵本山小品与影视作品走红一样,CCTV-7农业节目,实现了传承乡土传统的正能量,拓展乡土艺术的表现力。在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转型中,改革活水由文学领域引入影视领域,以故事化为旗帜的乡土叙事和以真人秀为核心的都市叙事以及它们的二元化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不断展示出新的活力与风采。面对新媒体的严峻挑战,坚守自然的本真和心灵家园,乡土叙事将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整统一的电视节目带来风光无限。

参考文献:

1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华莱士・马丁著.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