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反思

现阶段中国发展面临着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倡导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长幼有序、尊老爱幼,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却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要么只有批判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要么把传统文化的继承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刻几盘录像带,做一些文字宣传更甚至要申请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文化方面入手发展国家软实力,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较为适宜。

另一事实是思想界总是在批判传统文化,而很少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包袱,看不到传统文化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为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血脉,假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孝道缺失,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以前有了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丧失,孝敬长辈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孝文化的缺失势必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仅是建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静止,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传统文化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应该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束之高阁,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碍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恰当的。

二、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巨大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社会精神形态,对中国和世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流失严重,大量珍贵文化失去传承,试想几十年以后,我们的文化遗产将会空空如也。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就像没有精神和灵魂,这个民族就很难创新发展。那么有必要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加以思考。

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有利于实现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以及中央与地方、当前与今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首要的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健康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似乎属于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而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需要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防止出现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传承”,成为违反规律的盲目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行为不当的“保护”反而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站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坚持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三、 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末期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依然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渊源,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那么当今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文化。

(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对于一些难得的传统文化资料国家和相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物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让研究人员能够研究下去。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于一些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文化载体,如村落、寺庙、街道、碑刻、古城及其他建筑,还有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形物质载体,如服饰、器皿、农具、造景、雕塑及其他美术品等,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保护力度。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腐朽、落后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勇于发扬光大,并努力探寻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再创新的理念。而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不能一味教条地学习,将之吸收和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备。

(四)拓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渠道。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标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1.学校教育活动。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另外还要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作为必修课程,由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进行教学与科研,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层次与质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2.利用现代传媒向中国大众、世界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现代高科技传媒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服饰搭配、墙体或街面广告、公益宣传中,渗透在网络、报刊、广播、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结束语

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是一项重大、复杂、艰巨的工程。相信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传统文化将会发扬光大,并成为影响全球文化的主旋律!(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价值;人格构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些优秀的文化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对于人格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健康的人格对于个人以及社会都有着重要影响,在当今社会,人格的构建对于国家的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化和人格构建。

1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中国文化经历了不同的朝代,然后又在每一个朝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文化发展的延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朝代具备了各自的文化特点,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但是每一个朝代的文化均是在前朝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在传承和更新过程中,既有选择性的传承,同时也有自然性的传承,这就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发展性,正是在这种延续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发展;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身体力行,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每一项文学均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以汉族人民为主体并融合多民族的文化特色,这些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方方面面;第三,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同在,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既有精华的存在,同时也有糟粕的存在,所以需要进行有效的甄别,比如在传统文化中为国为民就是一种精华,但是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封建迷信就是一种糟粕,在当今这个社会,烧香拜佛、看风水、占卜算命等封建迷信思想大范围的存在,同时在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一些奴性思想也是一种糟粕,奴性思想的存在,使得人和人之间有了等级的区分,将人人为地划分为三六九等,这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的思想是不一致的。[1]

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大可以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可以到日常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现无处不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在现代社会,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大多数子女在成家后过着独立的生活,与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只有少部分子女愿意留在父母身边恪守孝道,这些少数在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影响下以实际行动在尽孝道,当然有一部分在中国传统孝文化影响下没有收到熏陶的人,不仅没有尽到做子女的孝道,而且还随意地打骂父母、嫌弃父母,有的地方出现了老人有四五个儿子,但是却无人赡养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对于现代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国家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3 传统文化对人格构建重要性

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作为人的特质,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有机结合统一体,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是人类的自我认知能力体现,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人格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并在文化因素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而从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方面,人格构建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

4 传统文化下的人格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有太多的内容,而这些方方方面面的内容对于人格的构建均有着重要影响,人格是不同个体之间心理特征的综合体,人格的构建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改变,其中影响人格构建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文化因素,不同的家庭文化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格特性,并在不断发展中产生差异,中国文化中勤劳勇敢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大部分中国人的人格中都具备了勤劳勇敢的特性。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这些的基础都输人格的构建,只有构建了健全的人格,做好了修身,才能进一步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传统的文化对于现代同样有着现实意义。在构建人格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去熏陶影响人格的形成。[2]

5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给人类留下来许多宝贵的文化,这些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人格的构建、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构建的人格才会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 邓华琼.文化与人格――儒释道文化下的中国人[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5):9-12.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和谐 天人合一 和为贵 协合万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孔子一生都在研究人际关系,不但提出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了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人小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可见,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也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认为只要把人的先天本性推及于每个人,就能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和谐社会,从而实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

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更是强调人际和谐,避免冲突,实现社会安定、太平。《老子》不仅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衣、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80章)的理想社会,而且提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第77章),以及“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要人们效法天道,“有余以奉天下”,而不要“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实现社会的相对均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3.神形合一:个体身心和谐的思想

个体身心的和谐,在中国古代,也称人的神形合一,主要是指人生在世,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

儒家要求人们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尽心知性,自我修养,从而进入一种高尚而又和谐的人生境界。故此,儒家十分重视修身作用,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以“修身”为本。其中对于“君子”即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形象,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孔子的“君子”标准为例,他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君子又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君子又有“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君子又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颖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道家主张“冲气以为和”、“和其光,同其尘”,要求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自己心灵上的俗尘,以一颗淡泊明净的心灵看待外物与自己。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56章),强调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这样,就能“削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从而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

4.协和万邦: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处理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协和”而非“征服”,即在平等基础上,和平共处、亲善和睦。《尚书尧典》中说尧对九州的政策采用“亲”,对百姓的政策采用“平章”,对万邦的政策采用“协和”。《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也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总之,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个人内心和谐以及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坚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就一定能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文第4篇

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政治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强不息是其通往成功道路的精神支柱,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自强不息则是她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中职学校政治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其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奋发向上、敢拼敢打的自强不息精神。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中职学校政治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从而对我中华民族为世界及人类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有较高认识。使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及自信心得到增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将来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传统文化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同学科因其研究方向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但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尤为关键,要想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应用到政治教学中,要求教师应具备大量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及准备教学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知识。此外,政治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各学科间的交流,努力寻求各学科问的共同点,单就政治教师来说,要采用辩证主义的思想来对待传统文化,吸取精华,摒弃糟粕。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式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消除其他学科的课堂延续思维,使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尽快投入到本节课程的学习情境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中采用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模式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疑问的情境中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凝聚,记忆能力提高。传统文化应用于中职政治教学中,采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式课堂导入,可依照具体的课堂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具体形式可采用:分组讨论、辩论、表演、竞赛等。

3.利用“学习迁移”发展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中职的政治教学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要完成具有这些特点的教学内容,如果采取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决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平日已经逐步掌握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对其中的内涵有着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可以加以利用的一部分资源。教师应该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疑,创设阶梯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

4.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传统文化。

随着影视媒体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等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传统文化因其文化特色非常浓厚更容易通过声影方式来表现。因此在政治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引入传统文化辅助教学,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图文并茂使传统文化气氛更为浓厚。让学生一边欣赏传统历史文化一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从而更好地掌握哲学知识。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包装设计 传承 运用

一件优秀的包装设计离不开特定的艺术文化土壤的滋润,一种特定的文化往往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气息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它可以借助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多角度、多层面地传递文化,揭示艺术文化的内涵。任何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也不能脱离各自的传统艺术文化精髓。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集体智慧结晶的体现。我国久远深邃的文化中有蕴含典型文化内涵的精美图形纹饰和绚烂的传统图案,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而且是广大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源泉。设计者由于有地域性的特定文化背景,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又有一定的深层文化结构,因而设计保留了一个民族在一个时期的艺术积淀和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以一种流传广远而又包容万象的精神形式延续着,蕴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其呈现的状态和总体思维模式相互关联,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世界上的民族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形成了其名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民俗风尚。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同地域生活理念、审美倾向和艺术审美情趣上的差别。

一、包装设计中艺术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浓厚的传统意义的艺术文化。如中国历代的吉祥纹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新石器时代质朴敦厚的鱼纹、商周时期威仪神秘的饕餮纹、隋唐时期丰满富丽的宝相纹、明清时期纤细巧密的道八宝纹等,都体现了中国不同时期艺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审美取向,它们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而隐藏在这种传统艺术背后的是人们对艺术的迷恋,和对其造型内涵的执着追求。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精神和设计语言融汇在一起,使包装设计更具社会性和文化性。

包装设计是人类伴随创造行为的出现和创造方式的多样化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再加工的能力。在艺术文化的传承中,包装设计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统一的作用,其作为人类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艺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创造。同时包装设计文化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是不断演变进化的,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艺术生活,成为人们艺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当今文化信息传递的焦点。

二、传统艺术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途径

包装设计文化的艺术继承性主要体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艺术审美理念的共性。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也就是说每个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都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世界各国在包装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也都与自身的文化经济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德国的包装设计富于逻辑性和理性。造型风格严谨;日本的包装设计具有新颖、灵巧、轻薄玲珑的特点;意大利在设计风格上具有优雅与浪漫的特点。我国长期受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的熏陶,人们中庸的心理特征和相对保守的意识形态折射在艺术包装设计风格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平稳、含蓄、圆满、寓意于内和形式上完整、对称的特点。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悠久的民族艺术传统文化。早期文化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具有辩证的思维方式,兼有感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优点,看重归纳、综合、直觉与顿悟,讲究有机的辩证统一,讲究整体性、连续性,统一性,形成了独有的美学思维,形成了自然哲学强调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它不仅注重感受自然、适应自然,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

包装设计承载着民族的艺术文化,是每一位从事包装设计工作者创作灵感的源泉。例如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文化要素:书法类别:楷书、隶书、草书等,年画类别: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等;以及其它的艺术形式,如雕刻、蜡染、扎染等,这些都是现代包装设计的源泉,有助于设计者设计出独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包装作品。在现代包装设计过程中,如果想要将传统艺术文化很好地运用与传承,首先要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比如运用彩陶文化设计包装。就要对陶的发展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熟知远古的彩陶风格特点;而如果将商代青铜器题材运用于设计,就需要了解其浑厚庄重的特性;运用汉代的瓦当题材设计包装。则需把握其造型呈现出的简洁生动的艺术气息。由于艺术文化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只有在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结合现代设计的流行元素与先进技术进行再创造,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从而使文化得以传承,得到广泛运用,并使文化得到发展。例如中国的汾酒在包装设计中就采用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用多变的笔墨简单明了地突出了主题:简洁清亮、静谧端庄,流露出浓浓的中国韵味。除此之外,许多食品包装礼盒采用中国的传统色彩,以红黄、暗金为基本色调,配以传统纹样,更显示出浓厚的情意。可见传统文化在设计艺术传承与运用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当然,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并不是简单模仿与照搬,而是再创造和再发展,如果艺术文化脱离了本土,就会失去生命力,渐趋枯萎。

三、传统艺术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对包装设计中将传统艺术形式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艺术流行趋势与审美情趣。虽然传统艺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知识财富,但我们在装饰创作中,不能让传统的理念束缚住自己的思想,应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理解它。从当今一些优秀典型的具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既吸收了传统艺术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流行元素,并且将传统艺术文化用现代的手法和技巧加以整合与变革,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传统艺术文化是人类艺术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精华的积淀。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能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将其运用到现今的包装设计创作之中;准确地借鉴传统图形纹饰和大力的弘扬传统艺术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丰富现代包装设计的内在意义和外在的表现能力,使其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国画中作为中华艺术瑰宝之一,笔墨多变。意境深邃,当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的笔墨结合在一起时,表现出的装饰性就体现了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传统艺术文化底蕴。香港设计师陈幼坚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曾进行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传递出了强烈的民族艺术文化特点和时代气息。他在包装袋 设计中,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笔墨技法,辅以现代包装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格调,同时又不失现代的美感。

如果要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更好地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与特点。有选择地提炼出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内容,对其进行挖掘和再创作,将这种传统艺术元素地融入到包装设计创作之中,体现作品设计的交织感与整体感。那么如何以现代艺术审美的全新视角去重新审视传统艺术文化的价值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艺术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例如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几何图形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与重组,呈现给人们的是深刻的民族传承性和现代气息的流行性。

韩美林先生也认为包装艺术要想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再加上现代意识。值得一提的是,在吸收中西方传统艺术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摆正两者的位置。中西结合,以中为主;古今结合,以今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因此,包装设计应从传统艺术文化中汲取营养。当然,这绝不是一种复古主义,更不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对传统的照抄。传承,并不仅仅指在包装设计中加上几个传统的纹样,运用上一行书法字体或加上少许传统符号,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也是完全错误的。真正的传承应该是对本土艺术文化深层次的理解,研究其为何会这样表现,将其内涵化为修养,最终在包装设计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应该不断发展与超越传统文化,积极学习利用国内外包装设计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适当借鉴一些国外的设计理念,关注国际流行的趋势,以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作为本源,从形式上积极创新,真正实现与国际包装设计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创作出既有传统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又具有时代感的包装设计作品,这样才能屹立于世界包装设计之林。

参考文献:

[1]彭会姿.民族民间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彭建祥.包装设计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性关系的思考装饰.2004.

[3]何洁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

[4]艺中.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冲国包装印刷网,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