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识别方法;防治方法

在果树的实际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果树出现病虫害的现象,而土壤、养分、温度等等,都会直接对果树的生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中,病虫害仍然是最大的威胁因素,病虫害不仅能够对果树的成长产生一定的阻碍影响,而且对水果的危害力度也比较大,对于水果的品质保证不了,就会导致水果的销售产生影响,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发展阻碍。所以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认识清楚果树的病虫害类别,并且相对应的找准防治方法,才能够保证果树病虫害的彻底清除,从而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

1.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分析

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对果树的成长产生影响,而且对水果的质量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在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农户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以为主要将果树病虫害利用农药来进行相对应的清除,就能够将病虫害完全的抑制,但是往往这种认知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反而有些情况下,利用农药只能延误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时期,导致病虫害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而还有一些农户对于农药盲目的使用,导致水果的表层农药严重的超过一定的标准,不仅对销售产生影响,而且对人们的日常食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虽然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缓解病虫害,但是并不能够起到根治的作用,并且还会在反复使用的影响下,加强病虫的抗药性,从而导致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更加的困难。

2.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

由于病虫害的种类不同,所以能够对果树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而在对果树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时候,要首先对病虫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根本上找到病虫害的类别,才能够选择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在病虫害的实际识别过程中,农户需要根据果树的品种来对病虫害的发生阶段进行确定,并且通过果树的叶子或者是其他部位来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果树是否已经存在病虫害。比如褐斑病是在果树病虫害当中比较常见也是危害比较大的一种病害,而褐斑病一般在每年的七月至八月这两个月之间呈现集中出现的状态,所以在这两个月份,农户可以集中对果树进行叶子的观察,对果树的叶子进行仔细的辨认,确认其自身是否出现一些同心轮纹状的褐色点粒,如果果树的叶子上已经有这样的现象,那么就只能说明果树已经感染到褐斑病[1]。

在对果树病虫害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农户要具有一定的生物常识,对病虫害要具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对果树进行培育和观察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发现果树的异常现象,从而深入的对其进行了解,找准病虫害的种类和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够保证药到病除。而比如葡萄树,炭疽病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对即将成熟的葡萄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葡萄在快要成熟的时候,出现腐烂的现象,不仅给果树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农户的整个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针对果树病虫害进行识别的时候,要保证病虫害的种类,才能够相对应的找到防治方法,从而保证果树的健康成长以及果树的果实丰收。

3.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分析

3.1化学防治法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发现,很多农户在针对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使用到农药,而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是能够有效的缓解病虫害的,而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注重农药的使用量,另外,要注重喷洒农药的实际时期,要选择与病虫害发病高的时期进行农药的喷洒,特别是在使用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农药的使用指南来进行,量多量少都不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2]。其次,由于果树的病虫害种类非常的繁多,所以在农药的种类选择上,也要相对应的选择适合病虫害种类的农药,这样才能够保证药效充分的被发挥出来,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在使用之前进行一些局部的实验,这样能够观察到农药是否对此种病虫害有直接的作用,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而且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

3.2生物防治法

生活防治法可以说是果树病虫害整体防治方法当中比较环保的一种,所以当前这种防治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和追捧,在生物防治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利用一些蜻蜓、啄木鸟等一些益虫益鸟来作为害虫的“天敌”,这样的生物防治方法不仅能够保证绿色环境,而且能够从根本上帮助果树提高其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对果树病虫害起到一定防治作用的同时,能够为环境保护产生一定的推动力。

3.3物理防治法

物理的防治法主要是指在对果树的病虫害进行实际的防治过程中,要先了解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习性、周期等等,然后进行相对应的一些阻隔物的治疗,比如当前在农户果树上比较常见的套袋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水果的表皮质量,而且能够保证病虫害渗入不到水果当中,这种物理防治法在当前使用的比较频繁的还有搭建防虫网,不仅对果树的生长不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能够保证病虫害的防治[3]。

3.4科技防治法

在当前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影响下,果农还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针对果树的病虫害,比如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进行诱杀、利用植物分泌的化学信息来诱杀果树的病虫害等等,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阻止病虫害的持续发生,而且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影响和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病虫害对于果树的生长以及水果的销售来说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而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要针对病虫害的种类进行相对应的识别,选择适合病虫害种类的防治方法,进行切实有效的防治,从而保证果树的健康成长以及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彩霞.甘肃民乐葡萄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6(02)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53-01

一、前言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根基。但水稻种植病虫害发生率高、发生面积广,对粮食稳产、增产影响很大。因此,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高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是保障粮食连续增产的重要课题。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科学自然的方法,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二、海口镇水稻种植现状及几种主要的水稻病虫害

海口镇位于德兴市的东北部,耕地面积共13379亩,山林面积128520亩,全镇有水库35座,水电站3座,生态环境优美,十分利于水稻种植。海口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对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归纳出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瘟病和螟虫等,这些水稻病虫害影响了粮食稳产、增产,提高了种植成本,降低了农民收入。

三、水稻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措施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中占据很重要地位,但是很多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没有充分认识或者防治效果不明显,导致水稻受病虫害的影响,产量不稳,甚至下降,所以要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重视防治工作,采取科学防治措施,确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收益。

1.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认识

目前水稻病虫害的数量和种类都有大幅度增加,但是农民对水稻病虫害的认识比较缺乏,导致水稻生长情况不佳,农民也无法做到及时地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科学预防和治理。所以要提高农民对水稻病虫害的认识,例如建立水稻种植技术指导的网站,为农民提供水稻种植方法、水稻病虫害预防和治理措施,这样能够尽量降低水稻病虫害对水稻生长带来的危害,降低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只有让农民自身对水稻病虫害的危害有充分认识,对防治措施有所了解,才能及时正确地对水稻采取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2.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水稻病虫害对水稻种植和生长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如此,水稻病虫害还会降低水稻产量,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农业生产损失也会提高。目前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加强或重视水稻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这就直接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进而造成农业和农民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民一定要做好水稻病虫害预防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稻病虫害导致的损失。

首先,水稻种植人员要有很强的水稻病虫害预防意识,建立较强的水稻病虫害的预防意识,能够一定程度降低水稻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还能够及时发现病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水稻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和蔓延,最终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细心,在容易发生水稻病虫害的时期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带来较大影响。其次,农民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预防措施要有一定了解,农民作为水稻种植的管理者,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水稻健康生长,病害高发期要适当采取措施,例如在水稻螟虫容易出现之前,对水稻进行灌水或翻耕以消灭水稻螟虫的有利生长条件,降低水稻螟虫生存率。第三,可以对水稻病虫害采取适当的农药治理,防止水稻病虫害大发生,为水稻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3.做好水稻病虫害的治理工作

防治水稻病虫害是种植水稻的关键,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在不断变化,水稻害虫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治水稻病虫害的难度。做好水稻病虫害的治理工作,水稻种植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防治手段和治理技术。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正常产出的情况下治理病虫害,不要大量使用农药,不同种类的病害和害虫都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加以治理,对于目前害虫种类的增加可相应的增加治理手段,有些害虫是不需要药物治理的,简单的生物和物理方法即可,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成本也减少了农药的危害。大多数的病害和害虫使用生物和物理的方法是治理不了的,必须采取农药防治的手段,但要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的时间与用量,保障粮食质量。

4.加强对农民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指导

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技人员需要不断地对种植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把科学的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对水稻病虫害有效的控制和治理,确保水稻不受病虫的危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一是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农技人员,二是建立镇、村两级水稻病虫害防治知识传播机制,由农技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发放病虫害防治明白纸,加强和提高农民对水稻病虫害的识别能力和防治能力。

四、结语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作用,田间生产实践证明,对农民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推广,让农民对常见的水稻病虫害有所了解,掌握水稻病虫害基本预防和治理措施,能极大地降低水稻病虫害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粮食稳产、增产,提高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树山.岳广志.白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国科技财富 2008.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病虫危害;气象条件

前言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会造成病虫害危害范围扩大、病虫危害程度增大,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对农作物病虫害产生的最主要影响就是冬季越冬和地域性迁徙。因此,气候环境变化所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生存环境,同时也影响着水稻生产。下面我们就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实现水稻安全生产具体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1 气候变化对水稻病虫害产生的影响

通过实际科研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外界温度是水稻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因素,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病虫害也会停止繁殖生育,也会出现大量死亡,高温天气也会造成病虫害死亡但其死亡面积相对较小,由此可知,高温或低温都能够扼制病虫害发育发展。

现阶段,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各地普遍存在冬季气候变暖的情况,这提高了病虫害过冬创造了一定的生存机会。特别是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气候回暖,农作物播种时期,病虫害就会提前出现,这会极大的增加病虫害的暖孵化率,严重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再者,降水量也是影响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又一诱因。例如,降水量较多的时期,大气湿度较高,这样就会影响稻纵卷叶螟迁飞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卷叶螟的繁殖数量,能够起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降水量影响病虫害繁殖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降水会造成虫卵发霉变质,降低虫卵的存活率,破坏虫卵生存环境。通常每年的3、5月份是病虫害最佳的繁殖时期,其主要原因是该时期降水量较少。同样,光照也会影响螟虫类水稻病虫害的进食、繁育、休息和休眠等内容,这样也会对螟虫类水稻病虫害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春夏季日照时数的变化,这给病虫害繁殖发展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而若是每年3、4月份不能实施水稻种植区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就会造成稻纵卷叶螟和钻心虫危害面积扩大,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2 水稻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途径

针对当前水稻种植方面的需要,我们需要综合考量频繁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做好生产实际情况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预防策略,提升水稻质量和产量。

2.1 培育推广抗逆性较强的水稻新品种

为了更好的应对逐渐恶劣的气候变化,更好的满足我国粮食种植需求,我们应当全面考虑当地种植生产情况,并在高产优质的种植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抗逆性较强的水稻种植品种。优质水稻品种的引进,最好是考虑抗病、抗倒伏等特点,尽量将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降至最低。目前,最为优质的水稻品种就是杂交稻的抗逆性较强,而杂交稻的优质高产的生长优势,杂交稻能够更好的适应气候环境和栽培条件变化。我们应当积极推广优质水稻品种种植,保证水稻生产安全,提高水稻质量。

2.2 创新并完善水稻育苗抛秧法

常用的塑盘育苗抛秧法在我国较为常见,我国有极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这种水稻种植方法,该方法极大的提升粮食的生产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灾害性天气频繁,受台风和暴雨的影响水稻育苗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受抛秧期早期的影响水稻秧苗易受寒潮冷害的巨大影响,也就是说常用的育苗抛秧法已经不适用于大面积的田地生产种植。因此,我们应当不断进行育苗抛秧法创新和完善。第一,进行盘下肥改进,选用三元复合肥一次性施用,这极大的增添了水稻秧苗根系的活力;第二,改进原有的抛秧育苗法,采用5.0~5.5片苗带蘖抛秧法,不断提升水稻秧苗整体素质;第三,选用单穴近距离点抛秧,不断提升抛秧质量,提升大田秧苗抗逆性。

2.3 综合防治病虫害

气候变化也对病虫害发育规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各种灾害天气的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危害也更加严重。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引进抗逆性较强且生命力顽强的水稻培育抗病品种,全面推动优质水稻品种的使用,优化大田栽培技术。积极开展水稻田间调查,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水稻防治效果,实现水稻增产增收。水稻病虫害危害应当综合运用农业防治手段和药物治理相结合,落实各项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作为种植用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它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种植作物。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忽视,造成了环境气候条件的日益恶化,水稻种植所受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我们必须要正视气候变化对水稻病虫害发展产生的影响,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水稻产量。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来源,水稻种植极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根据水稻病虫害发展趋势影响,积极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充分考虑到气候变化条件,贯彻落实水稻病虫害防治策略。

⒖嘉南祝

[1]张蕾;霍治国;王丽;姜玉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虫害发生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年06期

[2]古赞飞;兴国县气象因素对水稻病虫发生及危害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0期

[3]张国庆;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发生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1期

[4]宁祖欣.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 2016(11)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大众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逐渐提高,林业的发展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探究了林业病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切实改善我国林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

一、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一)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病虫种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无国界,在林业发展方面也受到了无国界的影响,林业产品的跨地域运输以及培养虽然丰富了当地的物种,但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一些生物种类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人们引入进口树种的时候,单一的物种没有天敌克制,单一树种滋生的各类型害虫对当地的林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引发了病虫害的成灾发展,林业发展中病虫害的种类增多,所带来的损害也是呈递进关系增长的,例如:鼠害、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去南松毛虫等,在新旧物种交替出现的影响下,林业的病虫害危机不断加强,给林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二)突发性病虫害对于林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巨大

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突发性的病虫害往往是无法预防和无法根治的,对于树木的生长产生的影响也是无法挽回的。出现突发性病虫害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总结看来,林业管理人员对于树木生长的实际情况检测力度不足,尤其是蝗虫、杨二尾小舟蛾、去南松毛虫等,这些害虫对于林业的危害极大,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大规模爆发的风险,一旦发生,对于林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产量的减少是必然会发生的。

(三)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到位导致虫害发生的面积很广泛

林业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病虫害,其所影响的范围是无法合理控制的,一个县城的病虫害的影响面积几乎达到十几万亩,而且还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尤其是当前很多地区在种植树木的时候选择的种类比较单一,病虫害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日益严重,暖冬使病虫害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即便是在冬季,林业的病虫害的影响范围也无法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影响的面积还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

(四)林业产业中病虫害的潜在威胁在不断扩大

随着生态环境内物种逐渐丰富,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病虫害物种的增长,虫害种类的更新速度远远快于防治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界优胜劣汰法则的影响下,病虫的种类增多且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类型的病虫对于当前的防治技术有很强的免疫力,也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对于林业的长久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潜在威胁,也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对防止技术进行优化改良,分析病虫害频发的真正原因,找到适合林业发展的道路。

由此可见,存在上述诸多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当前林业建设的时候天然森林的比例逐渐下降,多数都是人工种植的树林,人工构建的林业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完美,天敌的数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都存在诸多的问题,人工病虫害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其次,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工作缺少科学使用农药的意识,多数管理人员过度依赖农药的使用,一旦发生病虫害,第一时间求助于农药,导致病虫害抗药性逐渐提升,效果下降。且很多员工在使用农药方面缺少量的控制,大量使用高浓度的农药对于树木的生长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都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使用导致林业防治病虫害的费用不断提高,恶性循环的现象十分严重,对于综合的林业资源增长有较大的影响。

二、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一)提升所有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管理的素质

各地政府和社会人士对于林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十分的重视,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林业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及时间紧迫感,充分认识到林业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病虫害防治的技术以及方法,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采取消极的态度,一味的加大对于农药的依赖以及无限增大药量。与此同时,所有的林业防治工作都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治理病虫害灾害,详细了解病虫害的出现原因、树种的生长规律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除此之外,林业的管理人员要对森林的虫害情况做好跟踪监测,记录数据,运用高科技技术全面掌控林业的病虫害情况,准确把握森林内的生长情况,发现苗头以后重点跟踪治理,防治病虫,跟踪治疗,切除病虫害传播的源头,做好事前防治,减轻林业发展的虫害压力,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

(二)在森林体系内开展木苗检疫措施

木苗检疫最重要的是了解现今林业常见的病虫害,做好育苗选拔的工作,提高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做到积极培育木苗,选择木苗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土质因素、气候湿度因素、温度因素等,选择出优良的木苗品种,降低病虫害灾难的影响能力。在育苗成功之后,对于幼苗的培养以及抚育工作也要一次到位,木苗投入生产要定期做病虫害预防工作,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力,最大限度提升树木自身的防御以及愈合能力。最后,在培育的过程中,及时清除森林中的折木、风倒木、枯木、濒死树木以及病危严重的树木,对培育基地的空气环境、卫生环境进行监督以及控制,防治病虫害危险的发生以及对树木后续成长的影响。

(三)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农药的使用,常见的农药内含有的化学成分虽然能减少病虫的数量,但是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长时间以及大剂量的使用农药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农药的使用意义,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农药的用量以及使用的时机,尽可能使用天然农药,减少农药的危害,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抗灾害能力以及自我还原修复能力。例如:使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替代农药使用,病虫常见的克星有: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生物防治的方法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生态系统内食物链关系,无污染的同时还遵守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减少农药危害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人们对于林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不仅能为人类带来优质的自然环境,还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增强森林树木生长的质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当前病虫害的爆发影响范围大,影响的恶劣性严重,需要从事林业管理的人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增强病虫害防护技术的执行效率以及执行质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章华,余坤勇,刘健,等.马尾松毛虫害天基空间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1):35-41.

[2]栗妍.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1):73-74.

[3]肖艳琼,申绍林,肖艳红.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6):122-123.

[4]李万德,周建华,谈建文.加强神农架森林病虫害防治,促进地区社会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1):239-242.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文第5篇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农业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品种、种植方式和管理制度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农业种植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在这种农业改造工作中,由于植物结构复杂、农业产品较多和耕作模式的多样造成的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各种新问题,给植保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历程回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外专家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明确的指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是以消灭病虫害为主要目标,而是将这些病虫害种群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确保到不致造成农作物危害的水平。同时,在1967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而我国在农作物病虫害工作中概括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改变病虫害生存环境等多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防治措施和方法,进而形成了防治结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措施。在1975年,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目标和防本文由收集整理止措施成为被正式的确定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针。同时进一步的指出在工作中要因地适宜、合理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理防治等多项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进而达到经济、实用、安全和环保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目的。

二、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现象

1、迁飞性病虫和偶发性病虫暴发频率增高

随着品种不断更新,栽培技术不断变化,极端气候条件的不断增多,农业种植和生产过程中迁飞性害虫纵卷叶螟、稻飞虱连续多年大发生、大危害,造成了严重的农业生产损失和生态危害。

2、次要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

水稻灰飞虱在多年以前还属于次要害虫,水稻条纹叶枯病零星发生,没有专门开展过防治工作,近几年已上升为本地区水稻上最主要病虫害之一。

3、新的检疫性病虫害传播速度加快

随着品种更新加快,新品种引进调出频繁,同时也加快了新的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如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烟粉虱、美州斑潜蝇等。

现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上次我们国家和日本就“毒饺子”和“毒包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归根结底就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非常重视生活的质量,要消费食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怎样才可能生产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这就要求从源头抓起,首先要管理好农业生产的投入品,如果在稻麦生产上投入大量的有机磷,甚至是违禁药品甲胺磷,或者是超量用药用肥,滥用农药化肥,那是不可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的,因此要改变传统种植管理习惯,更新知识,科学种田。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三降三提高”,即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提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益,提高产品质量。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近几年,农业生态环境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病虫害随着环境和生态的变动而变化,特别是在设施农业、反季节栽培等条件下出现了各种新的病虫、草虫和新发情况,而原有的病虫害生长习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大对农作物综合防治力度,提高防治管理水平。病虫害综合防治就是抓住水稻某一生长时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兼顾次要病虫害,在控制方面则采取多种手段,例如采取农业措施清洁田园,选择抗病抗长品种。轮作换茬,改变适应环境,延迟或提前播种错过(避开)病虫发生期,降低发生程度。化学防治措施则有交叉、轮换使用农药,避免病虫很快产生抗性等合理用药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就是要讲求综合控制,长效治理,降低药量药本,减少施药次数,一药多治,减少劳动力投入,达到省工、省时、省力、节本的

转贴于

目的。既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对鱼、虾、蟹、畜禽的影响,又保证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四、配套技术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3、科学使用农药,有节制地合理用药,多讲究防治策略;修改偏严的防治指标,贯彻达标用药;合理安排农药,采用对天敌影响少的选择性农药,提倡有效低剂量,抓好挑治、兼治,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的作用。最小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天敌作用,把病虫危害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使病虫发生量维持在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