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1篇

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对象越来越具体,事实上什么是事物的本质。一般情况下所谓事物的本质只不过是感官对事物特征的感受而已。不断地细化研究,企图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时候,其实也只是利用更多的工具延伸了我们的感官。感受到了我们的感官所不能企及和感受的事物特征。真理的探求是无穷的。而研究手段是有限的。因此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会了取象比类,把复杂的事物概括化,然后用浅显的原理来推复杂的事物,以演绎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即周易所提到的简易精神。所以阴阳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维工具和方法[1]。

古板的承传古代的哲学思想而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拒绝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势必僵化局限。以至于概念模糊,有时表示具体物质,有时表示物质的功能,有时表示物质的属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医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有模糊性特点[2]。从而出现直强调矛盾的普遍性而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因此仅仅以传统的辩证论治为主的诊疗模式只是注重了各种症状的外部联系而没有着眼于疾病过程中的根本矛盾以治疗[3]。

反之如果仅仅关注单个事物的细化研究,关注于当前发现的所谓本质,对未知领域的否定也是有局限性的。

阴阳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祖国医学中阐述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的总纲,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任建华医师结合现代骨科理念,通过以阴阳学说阐述了脊柱退变的演化,并以阴阳学说的辩证法原理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提出了诊疗和康复理论。

脊柱组成的阴阳划分

脊柱由椎骨、椎骨间连接(椎间盘、韧带、关节突关节)、相关肌肉、神经。

阴阳分类:⑴从功能特点分类:①结构为阴,功能为阳。②稳定性为阴,活动性为阳。⑵从结构特点定义阴阳:①椎骨、连接:椎骨在脊柱功能中的特点是保持稳定故而定义为阴。②肌肉、神经:维持稳定保障活动性,定义为阳。

脊柱退变的演化与阴阳的关系

对立制约:稳定性为阴活动性为阳,多度的运动或屈与伸的运动的不平衡必然影响脊柱的稳定性。而机体代偿作用如果过度也会因椎骨增生,韧带增生硬化,肌肉组织的纤维化使脊柱僵硬而削弱运动功能。

互根互用:良好的稳定性是保证脊柱和关节灵活运动的关键,没有稳定结构的支持,脊柱各关节的活动性无从谈起。反过来说有力的运动可以促使脊柱的骨和关节的强度,从而保障稳定性的维持。

消长平衡: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肾气衰退。脾运化机能减退,骨量丧失,骨质量下降,脊柱不堪负荷而通过一定程度的骨质增生,增加体积来弥补脊柱的不稳定,这个现象是脊柱通过牺牲活动性性来代偿稳定性的一个表现。

相互转化:当脊柱稳定性丧失致失代偿状态,机体不仅通过增加骨骼体积来增加稳定,而且通过韧带及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的逐步钙化来再次重新达到稳与动的平衡。

脊柱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阴阳理念

在脊柱退变性疾病中“稳”字的重新构建始终贯穿着整个治疗过程。如何使稳定性与活动性重新达到平衡是治疗的核心问题。

对立制约:在患者急性期,腰痛如折,辗转不能,伸屈受限,严重病例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此类型患者往往发病突然,多系某些轻微暴力诱发。此种状态往往是脊柱的不稳定因素长期累积,在某些轻微暴力的作用下,脊柱稳定性和活动性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脊柱失稳、椎间盘髓核移位、关节突关节半脱位或发生关节突关节的滑膜嵌顿。由于髓核位移或部分纤维环破裂、关节突关节半脱位或滑膜嵌顿而刺激窦椎神经及椎旁肌肉而导致肌肉痉挛、组织水肿等表现。所以治疗过程宜暂时制动,消除组织水肿、缓解肌肉痉挛。

互根互用:因退变性疾病导致的慢性腰痛的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疼痛患者活动减少,有些甚至处于半卧床状态,运动的减少而出现骨质疏松,骨质量下降,肌肉韧带弹性变差甚至纤维化、钙化。此类患者宜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通过接受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辅以针灸、低频治疗、等方法恢复肌肉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肌肉等软组织血液循环。通过运动增加骨量,增强稳定性,增加活动能力从而体现运动与稳定之间的互根互用的阴阳原则。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解剖 命名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骨伤科及推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类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劳动的密集化,其发病率日益上升并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病因多是由于长期或短暂的提、搬重物姿势不良,用力不协调扭错,破坏了脊柱胸段的内外平衡,导致单个或多个脊柱小关节位移改变,从而造成脊神经、血管和交感神经支配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失常而引起。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推拿按摩的中医外治法,疗效显著。但胸椎小关节的关节囊、周围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结构复杂,临床医生往往对该病症的病变部位及性质含义不清,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故各疗效之间缺乏可比性。为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有一全面的认识,本文对其的临床特征、解剖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1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诊断与治疗现状

根据各作者所报道的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其症状复杂多变,现无明确的诊断标准。急性患者多表现为:①单侧或双侧背肌疼痛,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常沿肋间神经放射痛,心前区疼痛。②胸椎活动范围变小,不敢深呼吸,咳嗽伴有肋间神经痛或胸壁窜痛。③检查见患侧棘突旁压痛,受累椎体棘突有偏歪或后突,棘上韧带有急性或慢性损伤的体征。④x线可见棘突侧偏或胸椎小关节错位,余无明显异象。慢性患者表现为胸闷、胸痛、憋气、背痛、沉重或以心前区压迫感为主。久站久坐弯腰活动可使疼痛加重。多数患者吸气时疼痛加重。除此之外由于其常会引起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又常被误诊为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但是这些诊断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这些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不易鉴别诊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针对性不强,但是这些治疗往往都未能针对其明确的病变部位,应用也较混乱。由于多数文献缺乏分组对照,缺乏说服力,故各作者之间的疗效难以比较。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理疗、体疗、封闭、中药、外敷、拔罐、针灸、按摩、推拿、针刀、激光、矿泉浴、TDP幅射等。其中推拿按摩类的胸椎掌压法应用较多,如双手叠压、踩跷推压、双手分推、膝顶法等多种。也有多种疗法相结合的文献报道。

2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定义的模糊性及解剖学基础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解剖学基础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许多文献未明确胸椎小关节的具体解剖位置及结构,一些文献认为胸椎小关节仅为胸椎的关节突关节;还有认为其为肋椎关节,包括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一些则认为其中还包括椎间盘等周围的软组织结构。根据解剖学观察,脊椎胸段的连接主要有关节突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和椎间盘等周围的韧带软组织连接构成。关节突关节是由邻位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允许两椎骨之间有少量运动。肋骨与椎骨的连接包括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这两个关节在功能上是联合关节,起到缩小和扩腔的作用。而在解剖学上也只有关节突关节之称呼。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捏脊 方向 高血压 效应

捏脊疗法是中国传统的推拿方法。其法最早见于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原文为“使病人伏卧,……。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因其法具有较好的补益脾胃、消导积滞,以及调理阴阳、气血等综合效应,因而,自葛氏介绍之后,就被广泛运用并代代相传直至今天(其发明约在公元340-360年之间)。纵观其操作,不论文献,还是民间实际运用,其捏脊的方向总是从龟尾至顶(大椎),即从下至上。所以,当读到张炳华的文章,发现其竟然从上向下,即逆向捏脊治疗高血压时颇感意外。为弄清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特设计了以下实验,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来源 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收集成都市新鸿社区老年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门诊的高血压患者共72例。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其随机分入上捏和下捏两组。

1.2 纳入与排除 严格参照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纳入45~69周岁的1、2级高血压患者;排除患有高血压,但因早晨服药或其它原因致使实验时血压在正常范围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采用小样本试验,每组确定30例,考虑不超过20%的脱落率,两组总例数为72,每组36例。

2.2 盲法 采用对患者的单盲法。做到研究者、数据收集与数据统计评价者分开。

2.3 治疗方法 上逆组,严格按照传统操作方法,即以两拇指桡侧缘置于脊柱两侧,在直线推进的同时,以食中二指在(拇指)前,并与拇指相对拿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骶骨到大椎为一遍,共操作20遍;于最末一遍操作时,拿捏为3轻1重,重至皮肤多闻及弹响,后在脊柱及其两侧施揉法约2分钟,总共操作6分钟。下捏组:除捏脊方向为从上向下外,其余与上捏组相同。

2.4 观察方法

2.4.1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及心率(HR)。

2.4.2观察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0分钟、30分钟共四次检测上述指标。

2.5 统计分析采用SPSSl7.0软件包。治疗前进行组间基线比较,治疗后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 共有72例患者纳入试验,除两组各1例因不能忍受捏脊之疼痛而中止外,其余70例患者完成了整个过程。两组性别比(男,女)和平均年龄分别为上捏组14/21、60.03+4.48,下捏组16/19、57.89+6.5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姓别、年龄及各项检测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基线状况良好,具有可比性。

3.2治疗结果

3.2.1上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见表1。

3.2.2下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见表2。

3.2.3治疗后组间比较: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10分钟、30分钟,所有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及心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6 讨论

6.1捏脊疗法有较好的调治高血压的作用 传统的捏脊疗法由推、捏、捻、拿、揉、按等复合而成。其中揉法与按法力向向内,为温为补,捏法和拿法力向向外为清为泻;操作过程中的3轻,使人舒适,有兴奋作用,但其1重,却弹拨筋膜,产生痛觉,功能抑制。就部位而言,它主要作用于脊柱和脊柱两旁。脊柱为督脉所居,督脉总督人体阳气;脊旁足太阳经脉之上有五俞穴,五俞穴与五脏相通,能调节五脏经气。因此,将其用于高血压取得降压效应当在情理之中。因为高血压病属本虚标实,涉及多个脏腑,既有肝阳上亢、痰浊内盟,又有肝肾亏虚、脾运失调,确非一方一法可以瘥之。而传统捏脊疗法补中有泻,泻不伤正,攻补兼施;除治疗脾胃病症外还广泛对心、肝、肾、肺等脏腑进行调节,较好地针对了高血压虚实互见,多脏功能失调的复杂病机。这是上捏和下捏组均取得疗效的基础。

6.2在对高血压的作用方面,捏脊的方向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一般认为,手法的效应取决于手法操作的物理(力学)要素,如力的大小、方向、作用时间和面积,以及操作的频率等等。传统中医均以”补泻”概括之,并产生出轻重补泻(力度轻为补重为泻)、时间补泻(时间长为补短为泻)、频率补泻(频率慢为补快为泻)等原则。而在方向上,古今普遍认为向上与顺经操作为补,向下与逆经操作为泻[习。因为补泻这一概念是专为虚实而设立的,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则是疾病在临床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相互对立(矛盾)的状态。如果虚证运用了泻法,实证运用了补法不但不能已病,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虚虚实实”是传统中医几千年来尤为强调的戒律。正因为如此,研究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弄清上捏与下捏在降压效应方面的差异才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捏脊疗法 形态学 中医学 脊柱

1捏脊疗法的概念、用途及研究进展

捏脊疗法是以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卫气营血,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捏拿小儿脊背所产生的良性刺激而达到治疗或预防消化或呼吸系统某些疾病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法疗法。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长期流传于民间,经过不断的充实、完善、改进,现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目前对捏脊疗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其对气虚证、厌食症、亚健康和“治未病”的治疗效果,捏脊疗法和中医治法关系的研究。而对于其与人体形态学的关系探讨和相关的形态学动物实验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从形态学方面对捏脊疗法与人体的关系进行探讨。

2捏脊疗法施术部位

一般认为,捏脊施术的部位,是在人体脊柱及其两侧。中医学认为,脊柱正中线为督脉、旁开0.5寸为华佗夹脊穴、旁开1.5寸为膀胱经第一侧线,也就是施术部位包括以上经脉的穴位。操作时,需要用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三个手指的指腹相对用力,轻轻提起皮肤,从长强穴开始,边捏边提,沿着脊柱向上推移,直至大椎穴。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讲,捏脊疗法是以脊柱及其周围组织为着力点进行操作的,因此可以认为捏脊疗法是通过刺激了以上经穴来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脏腑和器官功能,使疾病向愈的。

3中医学对捏脊疗法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脊柱为人身之督脉,总约人体诸阳经脉之聚。督脉起于小腹,下出会阴,贯脊属脑络肾。背为阳,督脉当属阳经。督脉具有统摄全身阳气之功。且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又成为阳脉之海,能维系人身之气,使其阳气有无处不至的特点,这样人体得以阴阳平衡,气血和顺以致“精神乃治”。

华佗夹脊穴属于特殊的背俞定位,处于重要的解剖位置。内与大脑中枢、五脏六腑,外与体表皮肤、四肢百骸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华佗夹脊穴与经络、脏腑、神经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华佗夹脊穴是人体除背俞穴外,和经络脏腑直接沟通、转输、流注的腧穴。它依附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借助于气街、四海的横向联系,起到了包括背俞穴在内、其他腧穴起不到的调节枢纽作用。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与脏腑有密切关系。《灵枢・背腧》说:“按其处,应在其中而痛解(懈),乃其俞也。”背为阴,胸腹为阳,故《难经・六十七难》说:“五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背俞穴所在位置都与本脏腑相近,故能反映各脏腑的病症。而十二经脉的俞穴均位于膀胱经第一侧线,无疑捏脊时膀胱经的各俞穴也会得到相应的良性刺激,可协调脏腑间的功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研究表明捏脊疗法具有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行及疏通经络的作用。操作时既刺激了皮肤这个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又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了人体脏腑的功能。

4捏脊疗法的形态基础

脊柱周围穴位的定位均以脊柱为参照。而从解剖学角度来说,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及交感干神经也会从这些穴位深面通过,捏拿穴位,无疑会刺激这些神经,捏脊疗法是否通过刺激这些神经而发挥了调节作用呢?

4,1督脉经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捏脊疗法施术的部位,是在人体的背部,人体后正中线为脊柱,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脊柱是督脉循行的固定线路,从长强穴至大椎穴共14个穴位从下向上位于脊柱正中(见图1)。从解剖学来说,脊柱浅居后正中线皮下,通过椎骨之间借助椎间盘上下相连而成,内容脊髓。一块椎骨主要包括椎体和椎弓两个部分,在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的一对下关节突,伸向两侧的一对横突,向后方伸出一个棘突(见图2)。从脊柱后面观察,棘突恰好位于后正中线,而督脉的穴位也是位于人体的后正中线上。俞穴穴记载,大椎穴定位于:后正中线上,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穴定位于: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据此可以明确,后正中线督脉诸穴的位:置刚好是在上下椎骨的棘突之间的凹陷内。

4,2华佗夹脊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椎间孔,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行,从解剖结构上看,椎间孔恰好位于脊柱正中线外侧0.5寸处(见图3),结构复杂。华佗夹脊穴的定位,目前最常用的就是胸1至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即椎间旁开0.5寸处,这与椎间孔的位置相差不大,因此笔者认为椎间孔的位置与华佗夹脊穴的位置是一致的。

4,3背俞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寸处(见图1)。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从解剖学来看,穴位深面恰好对应相应的器官或脏腑,按压背俞穴,会减轻相应脏腑的病变。

脊神经及椎旁交感干就从椎间孔通过,向两侧延伸到背俞穴深面,在背部皮下布满很丰富的神经网络(见图4),捏拿背部皮肤时,穴位深面的神经网络无疑会受到刺激,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无疑与该神经网络受到刺激有关,这也许就是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穴位形态学基础。笔者认为脊神经及椎旁交感干是捏脊疗法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当然,捏拿华佗夹脊穴治病的机理是否与之受到刺激有关,还有待通过动物实验来证实。

5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神经机制

目前的文献都是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阐述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机理,而从神经解剖学结构方面很少谈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是信息传递的必经通道,信息可以从脊髓发出,也可通过脊髓进入大脑。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脊背部是主管人体脏腑的植物神经分布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神经的体表分布,可影响内脏神经体液从而调节相应脏腑的机能。督脉的很多重要穴位均位于脊髓的外表面,如长强、命门、大椎、哑门、风府等穴。从这些穴位里面通过着一些神经,一直延伸到两侧的膀胱经穴深面,因此刺激督脉经穴和膀胱经穴,无疑会刺激到神经,通过神

经的信息反馈,对人体起到调节作用。从穴位层次结构来看,其中长强穴下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神经的分支,神经。命门穴下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层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大椎穴下浅层主要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哑门穴下浅层有第三枕神经,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风府穴下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这说明上述穴位与脊神经有关,神经解剖学研究认为,一个脊神经节神经元的周围突既分布于躯体,又分布于内脏,故捏脊能有效地提高胃液分泌,增强胃蠕动,加强胃肠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能力。脊髓分出的调节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能改善内脏的活动过程,稳定植物神经双向调节功能使消化酶增加,改善胃肠道功能。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大部分分布于脊柱两侧,在生理状态下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其中对呼吸,消化等系统功能有重要的神经、体液调整作用。中国科学院实验证明,捏脊能使大脑皮层植物神经活动过程得到改善,使消化液,消化酶分泌增加,改善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表明捏脊疗法对人体脏腑或器官的异常功能有调整作用。

6结语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原型意识;造型教学;典型性;概括性;规律性;公式化

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方法,掌握正确方法的关键在于认识规律。而在造型的研究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则需要对具有典型性、概括性、规律性、公式化特点的形体构造的原型规律要有深入认识。原型是能够代表着一类物体普遍特征的原本类型或形体构型,而每一个物体具体的类型或形体构型也是由它演化而来。原型使学生对形体共性规律易形成正确认识,是树立正确造型观念的关键。为学生从造型角度认知物体提供了一个图形概念,同时也为形体的创造提供了一种方法。

素描在研究形体时,虽然每一个物体都有自身不同于他物的形体构造,但作为某一类型物体却也有其相同或相近的构造方式,这种相同或相近的造型特征我们把它称之为原型。原型这一词在很多领域中都被使用,词义也有多解,我们素描中提出的原型概念是指物体原初的大略构造,是能够代表着一类物体普遍特征的原本类型或形体构型,而每一个物体具体的类型或形体构型也是由它演化而来。形体构造的原型具有典型性、概括性、规律性、公式化的特点,这些对于素描学习有重要意义。

一、原型的典型性易于建立正确的形体概念

原型具有典型性,这是由于它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认知结构,是关于某一类事物特征共性的模式,尽管不可能包容所有的特征,但只要具有了关键性的几点特征,就可以将人、物与之相对照,然后将某人、某物划到某一范畴之中,进而形成稳定的概念,否则我们不可能认识对象。比如对苹果形状的归类就最有代表性,没有哪两个苹果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众多的苹果中抽取最具有共性的形状作为苹果形状的典型代表,苹果的这种典型形状即是其原型。这个原型里保留了苹果最本质的形体特征。正如我们在教小孩初识苹果时,必然要找一个最典型的苹果形状,而不会找一个杂交的、形状变异的苹果让他确立苹果的形象概念。

另外原型虽具有典型性,但也易于迁移变通的。例如,鸟类形态原型是由头和身两个大小不同的卵形组合而成的,这是从种类繁多的禽鸟中抽取出来的适合所有的鸟类构造特征。因而,它对所有的鸟类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同时各种鸟又有自身的形体特点,然而这些差异也不过是卵形的大小与组合方式的小差异,在具体变化中据原型稍作调整即可实现。

原型的典型性特征使学生对形体共性规律易形成正确认识,是树立正确造型观念的关键。为学生从造型角度认知物体提供了一个图形概念,同时也为形体的创造提供了一种方法。对于有些优秀人像作品,人物的表情不仅仅是对象自己的,我们总觉得他的表情似乎又是某一个阶层群体的表情,其实这种群体表情也是一种从众多的形象中抽离出来的原型,这也能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与感染力。一个画家的头脑中不但需要具备这样的原型,同时还需要具备提炼、构建原型的能力。瓦萨里为素描定义时说:“素描始于理智,从众多的事物中获得某种普遍性的判断,它与自然万物形式或理念相似……”

二、原型的概括性有利于对形体特征的归纳

这是由于原型是储存在头脑中的,是对以往经历的总结,对反复出现的情况的概括认识,它省略了细节而概括了一些相似情况的共同特点。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现实。更重要的是,指导人们处理新的信息。在素描基础练习中有利于将复杂的形体单纯化、概括化,从而使形体特征更加简洁、突出、单纯而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如对于男女人体基本造型特征的归纳是原型概念的具体应用。男人体一般肩较宽,肩斜度较小,锁骨弯曲度大,胸廓体积大,脊椎弯曲度较小,骨盆窄而薄。体型呈倒梯形。而女性骨骼平滑柔和,下身发达,肩窄小,肩斜度较大,锁骨弯曲度较小,胸廓体积小,脊椎弯曲较大,女性的骨盆阔而厚。体型呈正梯形。这种形态的归纳更有利于把握两种性别的形体的特征。因此原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规范物体形态的模板,我们通过对原型概念的建立,使我们在此后的形体夸张变异过程中始终能抓住其本质。

三、原型的规律性有利于对形体构造的理解

原型是以类比的方式对一类物体整体的抽象,使其侧重于许多事例的相似之处。这样易于形成规律总结。这种规律性的总结利于我们深刻理解物体的各部分的构造连接。比如物体都是由不同局部紧密连结而形成连贯的整体。而不同部位的连结组合方式会因功能的需要而不同。人体结构中有如榫卯的踝关节、腕关节,恰似转轴的腰髋连结等等。这种连接关系比较稳定而规律,它不会由于人的瘦腴高矮或男女老幼而有太大的改变。

又如人体基本构成规律的“一竖、二横、三块、四枝”(一竖:即脊柱,是连接头、胸、骨盆的主线,脊柱的扭曲变化会影响人体基本体态;二横:肩峰、髋线。重心的偏移会导致两个连线的倾斜变异;三块:头、胸廓、骨盆三个大体块,三者相连形成人体的主干;四枝:即如树木枝杈的人体四肢,四肢是人体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能够让我们概括而清晰的理解人体构造关系,然后结合解剖知识,使不同的形体结构按照人体生理及运动规律一环套一环、一圈嵌一圈,形成圈圈相套、环环相扣的既相互紧密联系又可以拆分的严密整体。从而形成一个牢固的形体构造系统。

四、原型的公式化有利于形象信息的记忆

造型基础教育多注重写生,并且极易把“写实”理解为对眼前事物的复制。这种只注重塑造,不从概念、共同角度思考的教学,与只注重写生,不从建构形状心理模型出发设计教学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依赖对象,受制于视觉经验,离开对象就无从做起。因此在写生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对记忆能力的训练除了增加作业数量外,在具体的观察与学习方法也有直接关系。默写的难点在于对形象的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讲,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因此记忆正如图书馆对书籍的整理,我们只有在存放图书时能够对其进行归类,才能在我们需要时会迅速地找出。反之,书籍入库时如随意乱放,我们在提取时则如海中觅针。

而原型的概括化、公式化的特征符合人的记忆规律,使得素描教学中的形象信息储存有了一个纲目。造型越是概括化、几何化就越能作为记忆支柱长久地保存下去,而越是经验化的表象记忆,没有理性归纳与提炼的原型作为支撑,长久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小。原型使我们在记忆时可以省略共性造型的重复记忆,节约了记忆空间。

【参考文献】

[1]段炼.图像原型与视觉艺[J].当代美术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