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1篇

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管理亦要依靠学生。作为辅导员,一方面,在生活中要多深入到学生寝室,关心学生的衣食冷暖,使学生信任自己,出现问题才能够第一时间和老师交流。另一方面,要培养班级和寝室的心理宣传员,定期开展座谈,了解班级和寝室同学的生活学习情况,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有效预防、及早解决,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更多关心,经常谈话合理开导,如果自身不能解决,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带至心理咨询中心。我在做辅导员工作的两年间,经历了六名心理问题的学生,但通过心理咨询员和班级干部的及时反馈,做到了及时交流发现问题,并立即反馈给校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学生家长,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其中三名病情较为严重的学生由家长陪同办理了休学手续,而另三名通过谈话、时时关心等方式,现在已经基本摆脱心理困扰,正常在校生活学习。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低年级时严格管理,高年级时多做感情交流,从而更好的做好学生工作。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就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多有感恩之心,家中亲人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大学,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学校对学习好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奖励制度,是对学生在校生活的一种补贴和鼓励,要了解学校的苦心,对得起自己的辛苦所得,不要铺张浪费;学生贫困认证过程中,助学金的获得,是班级同学的推选,老师的推荐,学院学校的帮助,才使得大多数贫困学生度过难关;一些学生入学时,否定自己的专业,否定自己的学校,没有认识到是学校学院的接纳才使得这些学生得以跨入大学校门。以上的这些,要讲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他走过的路是通过多少人的帮助和扶持才得以成就,从而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每一年都有着不同的心态转变,每一年都会有更新的择偶标准,如果恋爱关系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不良事故。所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在恋爱前明确目标,并且要自重自爱,共同进步,才能为未来组成家庭奠定良好基础,避免为了搭伙而产生不当的恋爱关系,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学生干部良好的服务心态。学生干部也是从学生中来,更多的要服务于同学,不能官位主义,要妥善处理同学关系。学生干部遇到工作阻力时,要耐心帮助分析问题原因,在每一次解决班级矛盾的同时培养学生干部工作的信心,从而成为老师的得力帮手,建立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2篇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呈现。因此,必须让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图片和直观教具进行观察,从而获得并建立清晰的表象,为其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1.让学生学会有次序地观察。刚入学的儿童虽然已会看图,但观察时常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且往往只能看出图中比较明确的事物。因此,我在教学中认真地教会学生有目的、按顺序地观察,使他们学会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去观察图意。以开学图的教学为例,首先从整体出发,让学生讲出这幅图的图意,并结合反映学生校园生活的画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图意。点数图中各种事物的个数,可以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如国旗、老师等),后数数目大的一部分(如浇花的小朋友、打球的小朋友),然后再合起来数。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把整个画面按照顺序,从1起逐一讲到10。

2.引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如《课堂练习》第一册第63页思考题:填上数使每条钱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首先观察这幅图的特点,找到解这道题的突破口(先填中间数),其它数就迎刃而解了。

二、手脑并用,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通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1.在操作中积累动态表象。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是一种表现行为过程,情境形式极其有利,而且能使学生在“知其所以然”上获得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如:“九加几”的进位加法,在学生完成观察、操作后,要求学生把纸盒皮球收起,在脑子里回想刚才盒子里外的情境,又是怎样移动皮球便一下子看出盒内盒外共有多少个皮球的,凑十的情境表象就异常深刻。

2.在操作中发展思维。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可要求学生对照算式42-28进行学具操作,要从42根小棒里拿走28根,应该怎样拿?学生在操作中很快遇到难题:个位上的“2”不够减去“8”怎么办?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再让学生把操作过程加以完整地复述,结合列竖式讲清算理,顺利地归纳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这样动手操作,使“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一再减”的算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也能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

三、运用语言表达,内化新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形成。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的概念、基本算理、计算方法的理解。为此,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惜花大力气让学生动口表述算理、讲清思路、说明原因、归纳方法等,让学生能建立清晰的概念,内化新知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让学生说出操作过程。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摄取的信息,最终需要借助于讲述操作过程的语言与经过上升为抽象并达到内化的目的。如“9+7”,我引导学生边摆边说:“从右边的7个红圆片拿出1个到左边,9个黄圆片和1个红圆片组成10个圆片,再加上右边剩下的6个红圆片,得到16个圆片。”使学生在手、脑、口方面均得到训练,并从中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3.根据算式教给学生算理和计算方法。我在传授新知识时,凡是学生能说出或经过启发归纳出的内容,都让学生充分说出思维过程,而且尽量做到多数人都讲。如“20以内退位减法”13-4。启发学生想:4加几得几,4加9得13。所以13减4得9。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减数加几得被减数,结果就是几。

经过这样耐心启迪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加减计算基本功更扎实,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3篇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重点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原有的教学理念在当今时代已经逐渐被取代。原有的数学教学中只是一味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现代数学教学不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思维能力,在数学的应用上可以全面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与理解,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模式。这种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需要从学生低年级的学习活动中就开始进行培养。

二、运用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建立正确的概念,为发展学生思维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优势,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加强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又要注意采用科学探索的教学方法,深化基本概念,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构建认知结构。

三、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着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中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进行数量关系逆思考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通过对应用题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应用题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在题中条件之间建立多种不同联系的能力和从问题出发推向多种不同的条件组合的能力。

1.创设直观情境,丰富表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因为在生活阅历与经验上都不丰富,对外界的认知相对较少,而小学生对具体事物的接受度与记忆度又都相对较高,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相对直观的教学方式,在强化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对知识接受时的外在表象,对从直观的事物获取感性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从而达到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教材应用丰富的插图,多使用教具与学具,将书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相结合。例如给学生每人发放不同形状的学具,然后说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学具一共有四十个,拿到圆形的同学们站起来,然后带领大家数出数目,之后再让拿着正方形的同学站起来,数出数目,之后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算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数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学生深入其中的情景,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使学生接受数学知识。教具、学具、色彩鲜明的图片等在教学中的应用更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对课题的注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应用的思维能力。

2.通过归类对比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运用“一题多问”或“一题多解”及逆向题的解答和归类对比,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题多变”:(1)学校栽杨树8棵,栽松树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2)学校要栽12棵树,其中杨树8棵,其余是松树,松树多少棵?(3)学校要栽一些树,已经栽了8棵,还剩4棵没栽,学校要栽多少棵树?(4)学校要栽12棵树,已经栽完4棵,再栽多少棵才能全部栽完?通过这样的题型变换,逐步深入地辨析,使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逐步深化,并能从不同的思维方式中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四、精心设计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设障立疑,使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这是另外一种分层教学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受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能力上有所区别,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满足优等生对知识的需要,又要稳固中等生的基础,并且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水平。首先在数学教学中要保证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可以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进行变形题的教学,在课后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布置拓展的课题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当天所学的课程之后,布置一道扩展性思考题,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内容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在学习成果上也会有一定的创新和提高。

2.鼓励质疑问难,鼓励创新,开发智力。

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4篇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

香 燕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数学教育的重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成功、成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能力;心理特征;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而数学的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它是数学教育的重心,对儿童一生的成长、成功、成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教学的经历告诉我们,许多孩子在低年级时数学成绩顶呱呱,到了中高年级就滑下来了。我们知道,运算能力是一种低级能力。强调记忆、熟练度,而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强调借助抽象的数字符号、概念进行思考与推理。低年级主要强调运算能力,而数字又比较小,有些孩子可以用数数或列举的方法算出来;或者由于刚刚学过相关知识,依葫芦画瓢地蒙出答案。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数学思维能力,只要把数字变大了,比如到了几十、几百、几千的时候,孩子的列举法就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思维能力不足的弱点就暴露了,而有一定数学思维的孩子,在他看来不过是把小数字换成了大数字,换汤不换药而已。由此可见,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孩子的数学发展是必要的。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就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一、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他们之所以某领域有所建树、成就辉煌,无一不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方面特别感兴趣。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培养他们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科学,很少有人天生就想学数学,并能学好数学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有一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就是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和情景,激发孩子学数学、爱数学的兴趣,真正为孩子一生的成功奠基。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作为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一点,往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的方面引导学生。比如说,各种有趣的数字故事,立体几何图形的书,色彩鲜艳、五彩斑斓的小儿书......,这些都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因为它们能充分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进而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而各种各样的情景中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多给孩子读一读,进而培养孩子的判断思维、逻辑推理等基本数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总是以丰富有趣的图画形式展出,包含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孩子有过这方面的训练,他们会很容易接受教材知识,学起来也会是游刃有余,否则将很难入门,越学越无趣,最后厌学。

二、指导数学方法,启发孩子学会思考

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思维带有很大的盲动性,因此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要教会他们思维的方法。其中有条理、有顺序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教学中,教会学生思维的程序性、方向性,即从哪里算起,接着想什么,再想什么;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即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找出题中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例如,买一个书包的价钱可以正好买两本故事书,而买一本故事书的价钱刚好买四本图画书,问买一个书包的价钱可以买几本图画书。要训练儿童一步一步有条理的思考,先想一本故事书相当于几本图书,再想一个书包相当于几本故事书,最后通过实物演示拿书包跟图画书兑换,这样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就发展了儿童的思维能力。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利用孩子经常做的游戏、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讲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特别是在游戏时,顺便提及一些有趣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给孩子留下一些悬念,以引起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孩子日后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做些必要的准备.

三、体验生活场景,引导孩子数学思维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是有限,而家庭生活场景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素材,包涵丰富的数学知识,家长要重视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训练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学会利用低年级孩子好动、好尝试的心理特点,利用实物场景进行培养,效果会更好。例如,到超市买东西如何付钱找钱的问题,坐公共汽车时,车要经过几站,每个站牌上多少人,下多少人,车上有多少座位,有多少或坐着或站着的人等等,生活之中处处皆学问,家长和教师切忌包办,而应该让孩子先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由于他们通过眼看、手摸、多种感官进行认识,通过自己动脑筋得出答案。这样不断培养了数学思维,又让他们训练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通过有意识训练的多样化,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好奇心理,要运用练习设计的多样化,使他们具有新奇感,引发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跟学生做各种各样的数字游戏,在游戏中既要强化顺向思维训练,也要注意逆向思维训练,还要重视多向思维训练,诸如此类练习都对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五、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加强孩子的思维能力

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习惯;培养;倾听;数学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会使学生受益终身。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从低年级抓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聚焦倾听,让思维与表达共舞

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人际交往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会倾听才会学习。低年级的孩子由于贪玩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往往不会倾听,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1.指导倾听方法,促成倾听习惯

2.锤炼课堂语言,激发倾听热情

3.加强倾听训练,提高倾听能力

4.作出倾听榜样,传达倾听态度

5.巧设评价机制,强化倾听习惯

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呈现声情并茂的语言、精彩的提问、巧妙的设计,充满智慧、激情的评价,那么就可以紧紧地抓住学生的眼睛、耳朵、心灵,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倾听的契机,逐步形成倾听的习惯。

二、问题意识,让质疑与创新同行

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敢问”。立足课堂,放眼课外,引导学生“会问”。“好奇是引导思维探究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兴趣”又来自于有意识地引导与培养。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思维,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不让问题止于自己,使之绽放出创新的美丽花朵。

三、数学阅读,让思维与文本对话

解决问题的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低年级学生缺乏阅读理解能力,面对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感到很困难。此外,文字、图画、对话、表格等多样化的问题呈现方式,加大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难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尤其注意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每道题至少读三遍,第一遍要读懂内容;第二遍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标出关键词;第三遍读后准确答题。

四、动手操作,让探索与发现碰撞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学生亲身感受了,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低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画一画”“摆一摆”“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积累学习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联系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操作自制的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估算验算,让高效与质量并重

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不确定性,它是开放的,如何根据条件来选取主要信息进行估计,这是一种能力。我觉得,在低年级最常用的估算方法有:(1)近似估算法;(2)联系实际估算法;(3)数位估算法。当然,估算的方法还有很多,学生坚持在计算前、检查中估算,将会尝到估算的好处,从而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因此,我们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的点滴细节中,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借助习惯的“东风”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彩兰.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甘肃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