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战略

科技创新的战略

科技创新的战略

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战略

0、引言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迈向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为支柱、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经成为知识开发的主体、创新的源泉、智力资源的开拓者和高科技的推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发展将更大程度地取决于人的发展,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共同争夺的稀缺资源。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已经提升到决定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及队伍,对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具有重要意义。

1、创新与创新型科技人才

1.1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3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由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写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其主要包含5个方面内容: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者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货来源;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熊彼特提出的“创新”实际上包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等。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将“创新”引入管理领域,进一步发展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不仅是一种经济机制或技术过程,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随后,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创新在提高国家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突破技术瓶颈、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和素质高、能力强、搭配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1.2创新型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提高。

“科技人才”是指有品德、有科技才能的人,有某种特殊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并有较大社会贡献的人。《人才学辞典》则界定为,“科技人才是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略语。是在社会科学技术劳动中,以自己较高的创造力、科学的探索精神,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由此可见,科技人才的内涵大致包含4个要点: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科学或技术工作;较高的创造力;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具有较高科技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或科技研发活动,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不仅包含科技人才的一般特点,还着重强调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是科技人才的发展。

创新型科技人才来源于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别于传统的科技人才,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传统的科技人才范围较广,一般在科技领域工作或从事科技研究活动的人才都可以称为科技人才;而创新型科技人才不仅在科技领域工作或从事科技研发活动,而且具有创新的品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技能。第二,科技人才一般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精确性、个体性和协作性等特点;而创新型科技人才除了具有科技人才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创新性、自主性。第三,传统科技人才在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科技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型科技人才则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中最具创造力和创新力的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导力量。

2、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开发战略

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人才的选拔、培养、引进以及人才队伍的组建和使用,需要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站在战略的高度,采取系统的开发战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开发战略主要包括:教育战略、引进战略、团队组建战略和人才使用战略。

2.1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才的自我发展、自我满足的需求不断提高。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时代号召下,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战略基础。

2.1.1 专门化教育,加强科技人才的专业素养

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所提供的专门化教育包括科技知识教育、科技研发能力训练、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观念更新、创新技能提升等与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能力相关的教育。要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地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增强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升人才的业务能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充分挖掘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潜质和能力。

2.1.2 创新性教育,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科技人才区别于传统科技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即具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技能和创新的精神。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在于对科技人才进行创新性教育,即,树立创新性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性素质教育、开发人才的创新精神、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在对科技人才进行创新性开发和教育时,以“创新”为重点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相互配合,

交互学习和交流,共同分享新知识、新资源和新技术,促进创新性教育环境的形成。

2.1.3 系统化教育,强化后备创新型科技人才储备

这里的系统化教育包含2个方面意思:一方面,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连续性、有衔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王义高(2000)指出,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决定其培养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不可想象,若在学前、小学、中学等阶段进行的只是传统的“知能巧”教育、“双基”或“应试”教育,而单靠大学阶段的“创新”教育就能造就出创新人才来;反之亦然,若前一阶段的“创新”教育无后续阶段的接力,那也谈不上、指望不上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另一方面,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相结合的系统教育,即开发“官产学研”配套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不仅可以获得科技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快速胜任工作;还能以政府的宏观政策为指导,在学校、科研院所等教育机构的培养下,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复合型、创新型科技人才。

2.1.4 继续教育,持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质

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连续性,它不同于物质资源的开发只能一次或二次开发,而是可以持续开发。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问断的过程,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过期率加快,科技人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一方面将国内外最新科技资源、科技信息、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被科技人才吸收、消化,满足他们的自我创新、持续创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另一方面,为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灵感、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自我研发、自我创新,培养内部创新团队,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如美国,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大批科技人才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为此,美国建立了国家技术大学,让科技人员轮流接受再教育。

2.2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能在全球范围内争得一流的人才,留住一流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努力培养本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同时,出台相关政策、营造有利环境、创造优越条件、吸引海外学者回流、引进国际优秀创新型科技人才,这是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又一重要战略。

2.2.1 出台相关政策,营造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环境

政府相关人才政策的出台是顺利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坚实的支撑和后盾。一方面,不断建立和完善引进人才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为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和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成长的沃土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再一方面,引进和配备先进的科研和生产设备,改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居住、生活和工作条件,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这些政策和措施是我国顺利引进优秀创新型科技人才强有力的保障。如,美国尽量创造出较其他国家更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加上各种学术大师云集,营造了吸引人才的大环境。新加坡制定的“国际人力资源计划”,出台吸引专业人才的计划,都是为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营造了优越的环境。

2.2.2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海外创新型科技人才回流

打破原有科技人才流动和引进的障碍限制、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优惠待遇、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鼓励海外人才回流,并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中组部的“”、教育部的春晖计划、中国科协的海智计划、团中央的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中国广州留学人员智力交流会、浙江留学人员经贸洽谈会、欧美同学会21世纪中国系列研讨会等,都为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短期服务搭建了平台。为吸引人才回国,印度政府投资125亿美元,专门划拨250英亩土地建设科学城,作为海外人才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的永久性基地,增加对回国科技人才重点研究项目的拨款。

2.2.3 拓展全球视野,吸引国际创新型科技人才来华

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具备广阔的视野,建立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全球战略,实现科技人才的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招贤纳士。我国长期以来提倡自力更生、科教兴国,培育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战略思想,不太重视利用全球资源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引进人才,在制定和实施人才引进,尤其是在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方面的战略措施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应该转变传统人才培育观念,放眼全球,吸引国际创新型科技人才来华。如日本,在全球范围内广招贤才,正在实施的“人类新领域研究”高科技计划中,有1/3的高级人才是从国外招聘的。美国对有成就的科学家,不论其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优先进入美国;每年重金聘用甚至高价收买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并高度信任和重用外来科技人才。2002年,英国实施一项“高技能移民计划(HSMP)”专门用于吸引高层次海外科技人才。

2.3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团队战略

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科学、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应该是:在年龄构成上,“老中青”相结合;在业务搭配上,各类从业人员“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结构上,从业人员之间专业知识互补;在心理素质上,不同气质、性格成员配比合理。

2.3.1 在年龄构成上,“老中青”相结合

“老中青”相结合,即在一个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中应当包括经验丰富的长者、较为资深的中坚力量以及经验相对缺乏的新成员。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在年龄构成上的层次结合,能够保证经验的传递,缩短新成员对新环境适应的时间,减少新成员工作上的失误或挫折;能够保持队伍结构循环发展,新成员的加入给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注入新生力量,赋予队伍新的生命力,推动队伍创新能力循环发展,永葆生机,以形成持久良性互动、成熟、稳定、富有朝气、和谐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2.3.2 在业务搭配上,各类从业人员“术业有专攻”

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要求有高素质和较高比例的研发人员,成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包括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内生性,还要求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创新链的每一个环节上,企业都需要有相应类型的创新人才为支持。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中,有的成员专门负责研发,有的成员精通于生产制造,有的成员是销售能手,有的成员则善于管理调配等等,每个业务环节都要有专业知识过硬、操作熟练的员工,尽可能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时间,提高科技研发效率。

2.3.3 在知识结构上,不同专业知识互补

专业知识结构是指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中不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科技人才的数量组合比例和搭配组合方式。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最主要的共

同特点是他们都有较高的科技专业素质、科技文化和科技创新知识。此外,队伍中的成员应该具备除相关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且各个成员有所侧重,使得不同专业知识互补,弥补队伍成员的专业知识空白,到达队伍专业知识平衡。

2.3.4 在心理素质上,不同气质、性格成员配比合理

心理素质结构主要是指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中不同气质、性格的成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科技人才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创新团队,队伍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团体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而合理的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科技人才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反之,如果队伍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成员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在进行创新活动时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极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2.4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使用战略

合理使用科技人才,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科技人才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前期战略,合理使用人才是开发创新型科技人的最终战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使用战略要求做到“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使用制度,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

2.4.1 坚持内部管理和外部保障相结合,完善人才管理制度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顺利引进到、培养出、留得住以及充分使用创新型科技人才,关键在于运行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不仅需要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也需要有效的外部保障机制。一方面,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部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一个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分配机制。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出台保障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活、工作、人身和财产等方面的法律;制定和实施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和制度,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开发提供外部保障机制。

2.4.2 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作用的有效手段。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因此,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多角度激励科技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在分配方式上实行多元化,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如美国,设立的用于奖励科技人才的特殊津贴和奖金多达60余种。

2.4.3 坚持定期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实行优胜劣汰制度

考核是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对工作人员的表现、工作成绩等做出全面的了解和公正的评价,作为选拔、使用、升降、奖惩和确定工资待遇等的依据。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考核制度,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激励科技人才勇于从事原创性研究,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科研主动性、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公平、科学的考核机制应注重定期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的内容和指标要根据知识更新的速度而更新,定期考核科技人才,及时找出问题,并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考核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德、能、勤、绩4个方面,其中绩效考核是创新型科技人才考核的重点内容。制定评价指标和考评制度,适当地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根据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绩效判断人才的科研和工作效率与绩效,严格做到“该奖则奖、该惩则惩,该升则升、该降则降、该退则退”,奖惩有度、赏罚分明。

3、结语

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人才是战略资源,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和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通过专门化教育,培养专业素养高、业务操作熟练的专门科技人才;通过创新性教育,灌输创新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技能;通过系统化教育,一体化、连续性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全方位、复合性培养“官产学研”配套创新型科技人才;通过继续教育,持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灵感,传播最新科技资源与信息,实现科技人才的自我创新、自我丰富与自我发展。在培养本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优越环境引进外来创新型科技人才,鼓励海外人才回流。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创新型科技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知识互补、业务熟练和素质结构均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最后,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部管理和外部保障机制,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定期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以便更好地调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作用,持续不断地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更新他们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提升他们的创新技能,全面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构建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1]李寅甲,郭剑霞,陈浩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5):44-49

[2]宋卫国,杜谦,高昌林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与我们的对策[J].求是,2003(24):47-49

[3]科技人才,百度百科[EB/OL][2010-06-15].http://baike.省略/view/3770845.htm?fr=ala0_1

[4]张念宏,冷洪恩人才学辞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

[5]张可,“十五”期间吉林省科技人才存量与变化趋势[J]现代情报,2008(12):13-15

[6]壬义高,创新人才理沦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0(1):6-10

[7]李兴文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科技人才战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6):24-27

[8]范云霞国外科技创新人才举措[J],创新科技,2007(1):54-56

[9]赵鹰,十五年科技人才高速路[J]国际人才交流,2009(4):20-2l

[10]程强,顾新四川省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23(4):34-37

[11]毛瑞福,麻晓莉“引领型”模式的创新人才开发战略[J]中国人才,2007(2):26-27

[12]彭惠青,匡力,黄海茵,加快湖北省科技人才开发的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139-14l

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第2篇

跨越式发展的观念创新

未来五年,应当是气象科学技术发展机遇和条件最好的五年,是气象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五年,是气象科学技术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五年。”这实际上向气象科技部门和全体气象工作者发出新的进军令和提出更宏伟的奋斗目标。气象科技部门应该乘势而上,率先突破。气象科技创新要实现大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在最顶层的发展理念上有大的突破,敢为人先、敢于创新。顶层发展理念需要有所突破,气象科技创新要从“部门研究”逐渐转向“社会研究、部门引导”。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与军事、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关,更与物理、化学、天文、地质、计算机、社会科学等等密切相关。这些方面的优势和精锐部队都不在气象部门,而是散落于社会各方面。目前中国气象局队伍不足10万,科技专业队伍不足万人,专门从事气象科技研究不过千人。就是这千人左右队伍要承担起许多重大的气象科学研究项目和科学工程,完成无数的气象业务研究,难免捉襟见肘、心大而力弱,而社会上对气象的需求又是无限并快速增长。与其“以有限服务无限”,不如“引导无限服务无限”。“社会研究、部门引导”指的是气象部门主导气象领域研究的上游和核心区域,把科学研究谱系的两端——纯粹基础研究和泛化的应用研究转交社会各方面、包括世界各地的研究力量,气象部门的千人队伍集中力量研究事关气象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点和战略领域。如数值预报的突破、气候模式研究、海—汽相互作用等,而把类似花粉预报、洗车指数研究等委托社会专业力量研究。气象科技人员要重点关注“巴斯德象限”,而非“波尔象限”和“爱迪生象限”[4]。但是值得争论的是气象科技中纯粹基础研究是否要淡视?从长远来看,中国缺少洛伦茨、洛斯贝等这样的气象大家是成为气象强国的瓶颈之一。不过这些大家多数在高校中做研究,气象部门科技人员一般从事实践性的科学研究。我国高校现阶段也十分缺少大家和大师级人物,这与我国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理解有误、争抢资源而导致科技布局不妥有关,作为气象部门无力扭转这个大的局面。所以从实际来看,纯粹气象基础研究交由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气象部门保持部分传统优势领域并鼓励科学家自由研究,这不失为稳妥之策。

战略机遇期气象科技管理与创新的若干重大问题

提前布局、加大未来气象科技储备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无限的,气候变化导致环境脆弱性增强、城市化与社会转型期中人工自然的深度变化,导致未知气象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比如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中对“长序列气象灾害”的科技储备不足,2010年南方干旱灾害中作物减产的农业气象科技储备薄弱等等。这说明要对未来气象科技发展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加大未来气象科技储备。这需要战略眼光分析哪些方面布局、如何布局。这就是“新兴气象科技”的问题。从全局来看,气象灾害占全部灾害的70%,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提高。而气象灾害往往是突发性、未知性、网络化[5],所以首先气象灾害科技将是一个战略重点。包括对气象灾害的预测研究和气象灾害应急研究等。第二个重点是提高气象学科的确定性。大气科学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物理化学是研究大自然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现象的精确性/确定性学科。而大气科学是研究非确定性现象的半确定/准确定性学科。将来它的确定性成分也许会越来越高,但是永远不会达到100%的确定性[6]。这是大气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最大的区别。科学史表明科学技术的确定性和精确性的提高是学科成熟的必然过程,所以如何提高气象学科的确定性和精确性是气象科技创新未来储备必须解决的难题。第三个战略重点是海洋气象科技的布局。中国必将从陆地大国走向海洋大国。未来十年,国家对海洋各方面科学技术的投入和需求必将空前增长。气象部门提前在此布局,将会大大提高气象科技部门在气象事业中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气象局在国家政府序列中的地位,并极大拓展中国气象局的生存空间。气象事业发展方式逐渐从传统气象转到气象服务引领事业发展。气象服务是一个立体化、渐进的系统过程。会催生许多依靠气象科学技术的新兴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气象科学和气象技术要适当分开。我国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长期有误,直到《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中才把二者正式分开。气象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气象科学和气象技术比较接近。但是仍有区别。更加注重“气象科技软实力”的建设对科技的支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创造好的硬件条件,多建些实验室,多购置些仪器装备,多投入些资金。现阶段科技发展更需要的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让科学家们能够心无旁骛搞科研,集中精力出成果,多给一些关怀,少添一些干扰。要尊重气象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既加快发展又不能急于求成,既鼓励探索又允许失败,既注重研究开发又注重成果应用。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因为气象硬实力的增长与经济实力增长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当经济发展渡过拐点之后,气象硬实力也必将面临一个发展拐点。气象软实力与气象硬实力相伴生长,共同发展,在某个历史阶段,必然会遇到发展拐点(见图1)。图1气象软硬实力演变拐点示意图从图1可看出,气象科研设备作为气象硬实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需要人文等方面的气象科技软实力的支撑,才能促进气象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目前正处于这个历史阶段,所以,今后的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依靠好的制度和政策。未来需要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软实力的建设问题[7]。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入气象科技创新的研究中气象科技要想做出大成就,做出流传于世的深层次成果,少了人文素养是比较困难的。单纯对理性的追求并不一定带来理性的结果。因为理性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非理性的。正如整个电磁波谱上,可见光只是很小一段一样,整个宇宙中,理性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非理性的。这个结论无需证明。“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测不准原理”就已经说明理性内部会导出非理性的结果[8]。这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加强大气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非常有助于我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气象科技与气象科普同等重视,“一体两翼”气象科技创新将会推动气象科普的发展,反过来气象科普将会给气象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研究氛围和未来人才储备。目前气象科普的理念需要较大提升,把气象科普与气象局的对外宣传结合起来,气象科普是提高气象局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国外对于科学普及,早已推进到“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互动的阶段[9],我国的气象科普还是单向灌输的阶段。应该推进“公众理解气象”。更多与外界合作,听取更多声音在“十二五”气象科技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解决制约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离不开中科院、高等院校、各有关部门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全行业乃至其他相关领域科学家的联合攻关,离不开业务服务专家和科学研究专家的通力合作[10]。气象重大工程投入的发展需要听取更多外界的意见和建议。气象部门强调为社会服务,就要有“大气象”的气魄,提高与社会各界交流的积极性。相对于“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实际上存在“大气象”的概念,包括海洋、地震、水文、航空等都是“大气象”的服务领域。做好“大气象”的社会管理,对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本文作者:陈正洪工作单位: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辽宁;战略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9-0035-0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低附加值产业]进到高附加值产业,从低加工度产业]进到高加工度产业。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考虑各行各业产业优化升级,又要重点研究战略产业(未来的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辽宁的战略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下简称“三大战略产业”)。研究“三大战略产业”发展并非单纯研究其循序渐进发展或者说渐进式升级问题,而是要充分论证“三大战略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问题。这里所说的跨越式升级是指在遵循产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超前配置先导产业或将几个发展阶段同时推进的产业升级过程。它可以是跳过先行国家产业发展的某个或几个阶段,也可以是在较短时间用较少代价实现或超过先行国家产业发展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若干因素,我们认为其核心因素是科技创新。

实现“三大战略产业”的优化升级,辽宁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从辽宁实际出发,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和战略基础,加强原始创新、集约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重点跨越”的方针,就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抓住“三大战略产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升级;坚持“支撑发展”的方针,就是要从辽宁的现实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辽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引领未来”的方针,就是要着[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实现“三大战略产业”的跨越式升级,是从根本上解决对外技术依赖程度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唯一出路。

一、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中心”

所谓共性技术,主要指某些产业各自的共性技术,或指在技术上密切关联的若干产业的共性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是指联合攻克技术难关、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型技术创新团队。它实现了“三集中”,即集中使用先进技术设备、集中使用研发资金、集中使用创新型人才。“三集中”有利于攻克难关、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有利于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目前辽宁高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与科技发达省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到2005年末,辽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而全国平均水平为4%,东部地区已达5.5%。2006年,广东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500多亿元,“十五”期间保持年均30%的速度增长,高技术产品出口约占全国的40%。2006年末,广东已累计建立了6个部级、10个省级高新区,15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2个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3个部级软件产业基地等,形成了具有重大牵动作用的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辽宁要赶上或超过科技发达省份,必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集中国内外、省内外高科技人才,搭建高技术研发平台,特别需要建立“研发中心”。

1.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研发中心”不同于大专院校或企业建立的工商注册的研发机构,它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的工商注册的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涉及单位多,操作难度大,要求标准高。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建立协调机制。

2.打造多元联盟体。“研发中心”是实现高层次、持续自主创新的关键,只靠企业与大专院校的双边合作是不行的,必须打造多元化的产学研联盟体,不仅要有国内企业、大专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参加联盟,而且要有国外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参加联盟。

3.创造一流研发环境。“研发中心”是战略型、高层次的研发机构。加盟的单位,必须选送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级人才。对于参加联盟的个人,应保留他们原单位的编制和基本工资,对于他们的管理、考核、补贴、奖金和各种待遇,由“研发中心”负责。“研发中心”所配备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必须是国内外领先的。建立“研发中心”还要有资金的保障,除加盟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外,政府应集中专项资金,支持“研发中心”的建立。

二、构建引导创新机制

1.确定管理者的创新职能。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科技进步与管理进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管理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条件和机制,作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创新活动是其自身的重要职能之一,应将能否创新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确定下来,以此促进管理人员增强创新意识,推进创新行动,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2.确定研发投入比例和创新获利比例。一是确定研发投入比例。任何科技活动都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随着科技发展的加速与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各地区科研经费投入均呈增加的趋势。2005年,辽宁规模以上企业6800多家,有研发机构的不过4%,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1%。在国际上一般认为,研发投入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销售额2%的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才有竞争力。2006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达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GDP的1.4%,为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辽宁安排2000万元经费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技术联盟。从企业来看,国外材料行业的大企业每年都要拿出销售额的15%至20%用于研发。东软医药对研发投入非常重视,每年都要拿出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可见,企业必须确定研发投入的比例。二是确定创新获利比例。在国外,有的企业为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明确规定销售量中新产品的比例。例如,3M公司(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提出,公司的中期目标是力求每年销售量的30%从前4年研制的产品中取得;近期目标是每年销售量的10%从上一年研制的产品中取得。这些规定迫使企业研制、开发新产品,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辽宁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队伍,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摸清各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和创新获利情况,提出研发投入与创新获利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今后若干年内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明确提出每年或几年内通过新产品开发获利的比例,并要与企业共同商讨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及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要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此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3.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科技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一定要遵循科技研制周期规律。在科技创新评价中,既要重视近期研究成果,又要关注长期研究成果。有些科研成果并非一年就能获得成功,可能需要七八年或十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在科技评价中,不应该只重视科研人员或获得的专利,虽然论文和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科研人员的水平,但不应成为评价学术或科研水平的唯一标准。对于学术和科研的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评价指标应该是综合性的指标。特别是对一些基础科研项目和研制周期较长项目,不追求短期效益,不给科研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只要科研人员在某研究领域提出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新想法,就应引起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经费和评价方面的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实现自主创新,促进重大科技项目的完成,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三、营造激励性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指影响创新观念、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一切外部要素的总和。创新环境既为创新活动提供条件,也对创新活动起制约作用,任何创新活动都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使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在创新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打造激励性的创新环境。

1.营造激励性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创新氛围,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第4篇

一、创新驱动发展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这一战略明确写入党的十报告,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依靠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一)创新驱动是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我国面临的一个宏大而深刻的历史背景,就是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蓄积。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交汇融合、交织影响,国际创新要素流动空前活跃、重组不断加快,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密切地关系着民生改善和群众福祉。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周期性危机的特征,更多地表现出结构性危机的特点,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必须塑造更加均衡协调、具有强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结构。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作为重点发展和着力投入的焦点领域。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各国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

这既为我们带来了重大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加主动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生产力开辟新的空间,以科技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跃升。

(二)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

通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十分迫切。经济的结构问题与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结构、人才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密切相关。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发达国家曾经拥有的资源环境等有利条件,是目前我国所不具备的。我们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而科技创新处于核心地位,负有自身发展和带动其他方面创新的使命。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就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并突出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两个最”成为我国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的核心要求,成为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重大责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依存度必须大幅加强。当前,受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实践表明,越是在经济复杂困难的条件下,我们越应重视科技在稳增长、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步伐,依靠科技培育新产业、创造新需求、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我们“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以贯之、长期坚持”。

(三)创新驱动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新实践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条道路,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昭示了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指导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面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开放合作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国整体科技实力与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接近,一些方面开始从跟踪者逐步变为并行者,甚至成为领跑者,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与形势的发展变化相比,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制约着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牵引还不足,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也还不够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新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迫切需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进一步迈出实质性步伐。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同步走、同向行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成效。当前,距离我国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时间还剩下不到10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有新的重大作为和重大突破。

二、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是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实力提升是首要任务,促进综合国力提升是根本目的。当前,经济竞争、国力竞争已前移到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同时,在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应切实将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动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一)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此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此后,又陆续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三个纲要作为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确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成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顶层设计。我们应坚持科技优先发展,进一步统筹落实好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树立长远眼光,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超前部署,下大力气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奠定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二)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

2008年我国把科技支撑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四大措施之一,以此为标志,科技在克服当前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最”,以此为标志,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进一步形成。我们应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把科学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改善民生、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科技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大,在推动科学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和社会生产力中的战略作用更加突出。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进行了部署。以此为标志,开启了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我们要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让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繁荣,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服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推动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增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新和服务能力。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有机衔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坚持以用为本,将培养与引进有机结合,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活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强促进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

(二)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建立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择优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完善评价导向,鼓励科学家持续积累,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新学科的培育中抢抓重大原创性突破的机遇。优化学科和领域布局,努力在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前沿方向、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战略必争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发挥好国家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引导企业更多关注和投入原始创新。

(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充实,着力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示范应用工程等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的核心载体作用,实现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运用现代科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发展关系民生的科学技术。

(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完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总结推广相关试点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不断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健全创新法治环境。大力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健全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引导全社会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向创新发展聚集。大力倡导创新光荣,加强科学普及,强化科学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厚植创新文化土壤。

(五)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在共享创新机遇中推进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深圳应急产业 创新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目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危机时代,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转化为与市场合作实施全方位开放的创新之举。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品和服务的产业,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方面,具有安全性、公益性、专业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应急产业主要集中体现综合国力和更加长远的国家软实力,具有带动高技术领域融合发展和对事业、产业的服务辐射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应急体系的建设,建成与公共安全风险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日前,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打造深圳、珠海、东莞三地应急产业群。其中,深圳将形成以中海信创新产业城、坂雪岗科技城、宝龙工业园、阿波罗未来产业园等5个园区组成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安防、信息安全、应急通信等方面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按照资源共享、政策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在泛珠三角区域及港澳地区开展政府间、社会组织间、园区间、企业间的多层面对接合作,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应急技术中心和应急服务中心。

一、深圳市应急产业的现状

截止至2015年底,深圳市共有应急企业一千余家,年产值达到两千亿元,从业人员突破六十万。其中,深圳市应急产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突发公共卫生的药品和疫苗、应急救援人员的药品和设备等几个方面。产品多,行业广,涵盖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中的一半以上。

二、应急产业初具集群效应、科技技术含量不断提升

调查显示,我国应急产业无论是从地域分布、行业类别还是经营规模等方面都呈现集群效应。应急产业范畴与价值链初具规模。在地域上,深圳市应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山、龙华等地,其中既有最先进应急安全预警预测产品也有高端的救援装备研发制造公司。如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数字集群PDT标准的牵头单位和突出贡献者深圳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的G20峰会中,担当G20领导人的核心安保重任,成功为峰会各国元首车队以及驻地安全的核心安保保驾护航。海能达在终端市场以12.6%的市场份额名列全球第二。承建荷兰公共安全应急服务系统基础设施项目约合人民币近六亿元的项目。深圳市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荣膺2016年中国“安防十大品牌”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在美国挂牌上市的安防企业。

三、深圳市发展应急产业存在的几点问题

2016年8月,深圳市应急办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深圳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系统阐明应急管理工作“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积极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方面发展的方向,为深圳市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也看到目前深圳应急产业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我们看到,目前,在深圳仍没有形成一个对整个应急产业进行长远政策面的规划。仍存在企业产品同类化、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闭塞的情况。此外,市政府对我市应急产品的推广宣传不足,在努力冲击国外市场的同时国内市场仍未有效开发,形成“开花墙外香的格局”。

其次,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深圳与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在人才储备上还有所欠缺,科研机构较少,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应急产业作为对核心技术要求非常搞的产业显得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对应急产业方面的学科、科研都较滞后,与西方差距很大,深圳市同样面临着技研发力量不够,缺少核心竞争力,专利少等问题。产业集群优势不显著。从应急产业集群层面看,深圳市与周边的珠海、东莞等地没有形成泛珠三角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仍采用单打独斗的老套路,产业集群效应不显著。

最后,深圳市的应急产业相关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应急产业作为与主要是围绕突发事件防范处置造福民生的产业,需要在新常态下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就要在政治、企、学等多方面不断努力,找到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产业链、关联产业方面做到统筹开发充分发挥应急产业高效性和服务型的特点,造福社会。

四、几点建议

众所周知,应急产业将是深圳市新经济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市应急a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不断增多,作为国内应急产业的示范城市,深圳市应急产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尽快出台应急产业扶持政策

随着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应急产业在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将成为深圳市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急产业仍处于起步及摸索阶段,应大力着手于建立应急产业集聚区,完善应急产业系统建设。

(二)积极营造应急产业的发展环境

切实采取措施,激活全社会的潜在的公共安全需求,培育新的应急产品及服务种类,整合供给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人翁作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从初级的应急产品向高端领域的服务应用产品发展,积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三)重视自有品牌的培养

加大应急产品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引导社会资源投向通讯、信息安全、消防、安防等应急产业,共同把应急产业培养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形成集群效应,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产业支撑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应急办应急产业和装备发展调研组.关于我国应急产业和装备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J].中国应急管理,201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