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行业报告

民俗文化行业报告

民俗文化行业报告

民俗文化行业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视频网站 互联网产业 困惑 发展策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络视频用户相比2007年底净增4000多万用户,达到2.02亿”①,相当于每1.5个网民中就有一个网络视频用户。

视频网站作为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广告主与投资者的关注。视频网站的风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视频网站用户可以在网站上随意观看喜欢的视频而不需要下载播放软件与内容,甚至不用注册就可以直接观看。同时,视频网站所提供的内容丰富,既有电视节目录像,又有网民自己制作上传的“平民化”内容。另一方面是视频网站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群日益改变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一、发展中的迷失与困惑

视频网站曾被喻为是互联网产业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应用模式之后的又一大热门。而今天,版权问题、低俗内容、带宽制约、金融危机等因素成为了视频互联网产业发展途中的拦路虎。视频互联网产业发展中的迷失与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版权纠纷不断

可以说,视频内容版权问题已经成为视频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在版权人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改变经营策略,创新视频内容的合作方式是视频网站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2009年春节后,华谊兄弟把新浪、搜狐、土豆等五家网络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这些网站未经许可擅自播放《非诚勿扰》《集结号》《李米的猜想》《功夫之王》等影片,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2007年,维亚康姆公司将YouTube告上法庭,理由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YouTube允许用户将制作的电视节目剪辑后免费放在网上观看,对维亚康姆传统电视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造成“分流”,严重侵犯了其大量娱乐内容的版权。近几年来,一些主流的视频网站接连不断地成为被告,版权纠纷严重制约了视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2、低俗内容的困扰

所有视频网站的用户使用条例中都规定禁止上传带有黄色、暴力、种族主义的视频内容。但由于所有用户都可以上传视频,不少网络用户出于猎奇、赚取点击率的心理,上传包含不良信息的视频,加上审查不及时、漏审等原因,低俗视频内容普遍存在于视频网络中。无法完全控制用户上传的信息内容,版权问题和内容低俗等问题给视频网站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

2009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等七部门宣布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对包含有低俗内容的网站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及时整改,对清理低俗内容不彻底的网站实行关闭处理。

3、“民营企业”的身份忧虑

2007年12月29日,在信产部和广电总局联合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要求,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企业,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②。围绕着“国字头”、“许可证”等敏感字眼,所有民营资本的视频网站都陷入了困境,并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在2008年2月3日晚颁布的针对《规定》的解释细则中表示:“《规定》之前依法开办、无违法违规行为的,可重新登记并继续从业。”③。对于民营视频网站来说,总算是虚惊一场。势单力薄的民营视频企业,更希望得到一个稳定开放的环境,在市场中公平公正的自由竞争。

4、金融危机的冲击

由于网络新媒体自身的行业特点,之前国内互联网行业进入门槛非常低,近几年大量资本涌入,视频互联网产业已存在了大量的泡沫。据调查,“仅2006年一年时间,中国的视频网站数量就从年初的30多家迅速增长到了300余家,而且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④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赢利模式,大多数视频网站只是互相模仿,大肆“烧钱”。在经济衰退背景下,经济实力弱、不够专业和规范的中小公司将会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出局,而对于实力强大、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则是一次很好的整合机会。

5、潜在国家网络电视台的竞争威胁

2009年2月19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官方网站的消息称,中央电视台旗下的央视网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网络电视台的筹备工作,其另一目标是建成“网络视频分享平台”。这就意味着国家网络电视台将会在得到央视提供的大量视频内容的同时,更有可能会建成像现有民营视频网站那样用户可以上传与分享视频的平台。对于民营视频网站来说,竞争会更激烈,生存的压力会更大。

二、发展策略与方向

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家监督管制的加强,再加上国家网络电视台的进入,这对本已陷入困境的中小视频网站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生存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央视进入网络视频领域,是否会在视频网站中出现“独大”的垄断局面?现在的土豆、优酷、酷6等民营视频网站又将如何面对?

1、加强版权合作,探索多赢新模式

只有解决好视频内容的版权问题,整个视频互联网产业才能够真正成熟、发展壮大起来。一是视频网站购买版权,但这无疑会加大视频网站的成本,大多数视频网站恐怕承受不起。二是与版权所有方进行合作,所得广告收入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这将大大的降低购买版权的风险。三是鼓励用户上传原创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将广告收入与原创视频作者进行分成,增加用户上传原创视频的积极性。

2、加强审查力度,过滤低俗信息

网络视频对公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主体的视频网站,需要加大对视频内容的审查力度。利用先进的技术系统对涉及侵权、低俗内容的视频自动进行过滤、屏蔽。同时对视频内容进行更灵活、严格的人工审查工作。还可以建立用户对低俗内容的举报系统,对提供线索和遵守规范的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加强对用户网络行为自律的教育,抵制低俗内容,自觉遵守互联网视听规范。

3、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2009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完善扶持政策,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⑤

4、创新思维,差异化竞争策略

“人无我有”的营销思路是获得胜利的重要方法。在资金、节目内容、政策优惠上拼不过即将面世的国家网络电视台,众多民营视频网站应该重新定位,适当地调整其经营战略,采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视频内容的建设上,民营视频企业可以与各电视台、国家网络电视台合作,实现共赢多赢是最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①《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56号,2007-12-29

③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负责人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答记者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8-2-3

④李忠存,李琦,《视频网站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IT时代周刊》,2008年第7期,第44页

民俗文化行业报告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八大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行业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白话文报刊 媒介即讯息 文化自觉 现代化

“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核心,他认为媒介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体现在媒介内容和媒介使用上,更包括媒介本身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从而把媒介的重要作用提到一个本体论的认识高度。“他认为,每种新媒介的出现,无论其所传信息具体内容怎样,新媒介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就这一意义而言,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时代的讯息,媒介即讯息。”①中国近代白话报刊首先作为工具性质存在,担负着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的作用;同时,更是以自身的独特性,与中华民族近代社会紧密相随,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折射着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轨迹。

近代白话报刊工具理性的历史考察

中国近代白话报刊萌芽于鸦片战争后的救亡图存探索实践中,经过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两次发展高潮,到五四运动时期成为中国报刊形式主流。和其他报刊形式一样,白话报刊首先是作为信息传播工具而存在的。变动产生新闻,变化也使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变化,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社会的信息需要大大增加。近代报刊尤其是白话报刊的产生发展无疑正契合了这一需要。

中国近代科学意义的报刊事业,与“西学东渐”的文化影响分不开。西方社会传播实践和学理思考,逐渐认识到了报刊传播信息、引导舆情、监督政府的重要作用。在西学东渐的热潮中,新式报刊的作用日益为国人认识。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明确提出,“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看到新闻传播沟通舆情的重要作用:“又由众下而达于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买新闻篇或暗柜也。”同时,他也指出,新闻传播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和舆论监督作用。“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皆借以此行其教也。”“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②

近代报刊实践中,首先觉悟的知识分子看到言文不一致对传播交流效果实现的重要影响,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知识传播上的重要性,纷纷著文讨论白话文的地位。1894年中日战争前后,当国事危急之时,裘廷梁就认为“救国之要图,莫要于文字革命”,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乃提倡白话事业,组建白话学会、白话书局。拟译中西有用之书,筹办白话报章。③

1876年,近代最早的白话报——申报馆附出的《民报》,是一份以文化水平较低的底层人民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小报。《字林西报》曾对它做过评介:“此报的特点是用通俗的文字写的,而力求使读者易于了解其内涵。举例来说,每句之末都空出一格、人名及地名分别用直线和点线标于其旁。”④作为商业报纸,这种言文一致、通俗化的探索,容易使读者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底层,增加影响,赢取利润。

甲午战争前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宣传民族危亡,鼓吹维新变法,实现“开通民智”的主张,极力在文体上进行改革,前后共创办白话报刊5种。最早创办的《演义白话报》第一号《白话报小引》说:“中国人要想发奋立志,不吃人亏,必须讲求外洋情形,天下大势,必须看报。要想看报。必须从白话起头,方才明明白白。”⑤该报注重文艺宣传,大量刊登短新闻,与此同时,还对大敌当前一味媚外求和的官员们的丑态进行了嘲讽,基本具备了现代意义报刊的性质功能。

维新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都认识到白话报刊的重要作用,积极创办白话报刊。从1899年到1918年这一段时期各地新创办的各类白话报刊就不下170余种。⑥

民主革命时期白话报刊代表《安徽俗话报》1904年3月创刊,陈独秀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中提出,读者对象主要是:“教书的”、“种田的”、“做手艺的”、“做生意的”、“做官的”、“当兵的”以及“女人孩子们”。在《安徽俗话报的章程》中,陈独秀也明确提出创办这份刊物的目的:“是要用顶浅俗的话说,告诉我们安徽人,教大家好通达学习,明白时事。”⑦

从创办发展的历史和不同时期的办报宗旨目的来看,白话报刊首先是作为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的工具而存在的,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而白话报刊这种通俗化的工具形式也非常适合当时社会发动民众救亡图存的信息传播需要。

近代白话报刊本体论意义的历史考察

“媒介即讯息”,媒介的功能和作用包括媒介本身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近代白话报刊自身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以往报刊形式很难做到的。

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性,需要唤醒广大民众的努力,才能形成救亡图存的巨大力量。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仅仅依靠上层统治阶级改良是很难挽救中国命运的。这一时期觉悟的有志之士开始关注民众,呼吁民众的觉醒,这促使了近代白话报刊的萌芽创办。而维新运动的失败,更是把开民智的迫切性提到历史的日程。从维新到民主革命时期,白话报刊的蓬勃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近代白话报刊的创办是和当时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救亡图存和民主启蒙的国家民族命运相始终,而对白话报刊的认识和实践也呈这样一个历史过程。

白话报刊的创办首先是和对通俗化传播以及对白话文的科学认识分不开的。近代社会不少有识之士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书面文字,都主张书面语和文字相一致,洪仁玕在《戒浮文巧言谕》中提出改革文体的方针“不须古典文言”,“总须切实透明,使人一目了然”;黄遵宪宣称“我手写我口”,认为文言合一使欧美诸国科技发达、社会进步,而文言分离则使中国社会停滞不前。梁启超则对文言分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文言分离有三大弊端。

在《中国官音白话报》上,著名维新人士裘廷梁发表了《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对文言文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此文言之为害矣’。在历数文言的多种危害后,又从八个方面阐明了白话之益。即省目力、除娇气、免枉读、保圣教、便幼学、练心力、少弃才、便贫民。最后他总结道:‘愚天下之具莫文言,智天下之具莫白话’。‘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实学不兴是谓无民。’”⑧他对白话文的意义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到国家民族兴亡的高度。而他的身体力行也促进了白话报刊的发展,《演义白话报》、《无锡白话报》等维新时期的白话报刊,都具有反帝爱国和学习西方、学习日本、要求维新变法的思想和愿望,它们与当时康有为、梁启超《时务报》的宣传互相呼应,从而构成维新宣传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⑨

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十分重视白话报刊的宣传作用。随着对报刊功能新的认识和新的革命宣传需要,白话报刊得到迅速发展,从维新前后的5种激增到170多种。白话报刊以自身独特的个性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7期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中,第一次提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充分说明维新派开始对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而这一时期维新派白话报刊如《京话日报》、《苏州白话报》和《预备立宪官话报》等的创办和实践情况,也说明这一时期的改良派知识分子,十分重视通过白话报刊来开通民智,在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儿童和下层群众中进行改良主义的宣传,以赢得他们的支持。

革命派面对着强大的封建官僚和帝国主义敌人,知道要取得革命胜利,无广大国民的支持是不行的。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政治纲领,明确革命目的是要颠覆君主政体,由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为众生谋幸福。这一纲领无疑是契合当时广大民众需要的,也无疑促进着革命报刊更多采用符合民众思维和接受习惯的新的通俗化形式,这些都促进了通俗化白话报刊的大量创办。革命报刊在与维新派争战中的胜利和最终推翻帝制、取得辛亥革命胜利,充分说明通俗化宣传的重要作用。辛亥革命的胜利与新军中下层官兵的觉醒分不开,而识字不多的下层官兵的觉醒与通俗化宣传分不开。

近代白话文报刊的历史折射着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轨迹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也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中国学界迅速成长起来的话语。费老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历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费老同时指出:“‘文化自觉’,正是在追求现代化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开始产生的。”⑩

学者张昭军认为:近代文化自觉源于政治落后,肩负救亡与启蒙双重使命,既要实现民族自立,又要解决民主问题。自觉促进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良性互动,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创造性地发展民族文化,是近代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问题所作的回答,代表了近代文化自觉的最高成就。

中国近代文化自觉,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国人救亡图存民主启蒙的背景下艰难进行的。考察这一过程,有一条从自大封闭到新奇误解反感抵制,到痛苦怀疑,到大胆反叛,到冷静思考科学辨析的演绎轨迹;有一个受“西学东渐”影响的,从器物文化模仿,到制度文化的学习,到观念价值文化思索的不断深入过程。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中国近代变革自鸦片战争战败至民国初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因此有自强运动;第二时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因此有维新运动;第三时期则是从文化根源上感觉不足,因此有启蒙运动。近代白话报刊的萌芽发展壮大清晰地折射了这一轨迹。

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社会深刻的反思。继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后,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中国社会对西方先进文化的认同。但是,当时并没有真正从军事失败中得出观念上的觉醒,相反仅仅着眼于器物方面的变革。“连洋务派中最开明的杰出人士李鸿章也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輥?輱?訛考察这一时期文化自觉,仅仅是停留在器物文化的认识层面,由此掀起了器物文化自觉发展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必经阶段。”“洋务运动是民族觉醒和低层次的体现。”

“甲午海事一开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差不多,武器性能也不相上下,中国个别舰船的性能甚至超过日本。”然而,结局是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中国士大夫上层阶层的反思:“最落后的民族并不是贫穷的民族,而是愚昧保守的民族;最落后的军队并不是劣势装备的军队,而是观念陈旧的军队。”?輥?輳?訛由此,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

变法运动仅仅进行了103天就宣告失败了。维新变法失败后,维新派人士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在《清议报》的《本报改定章程告白》中提出“本报宗旨专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主义”。在《新民丛报》创刊号《本馆告白》中宣布办报宗旨之一:“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道德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本源。”这一时期维新派报刊功能观亦有所革新。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7期《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提出报馆有监督政府与向导国民两大天职。这是已经涉及观念文化深层次方面的自觉问题,而白话报刊无疑是最契合这种需要的。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对西方广泛深入学习中,一开始就非常关注民众的重要作用。在《民报发刊词》中,明确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政治纲领。为唤醒民众起来革命,通俗化的白话报刊沟通教育作用非常显著。纲领观念的进步促使这一时期成为近代白话报刊创办的最高潮。

文化自觉往往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中进行的,近代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白话报刊创办发展,受“西学东渐”影响非常明显。在向西方学习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同时,白话报刊的创办发展强势地彰显着中华民族深层次观念文化自觉的启蒙和演进。这一萌芽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观念文化更大的自觉做了准备,也促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最终形成和发展。

余论:近代白话报刊的历史影响

民俗文化行业报告范文第4篇

公布黑名单 查封黄网站

1月5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根据公众举报,公布第一批19家存在大量违公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低俗内容的网站黑名单。

这些网站有不少都是在接到举报中心的通知后,未采取有效措施。这个名单,几乎把中国最大的网站半壁江山一网打尽,可见低俗之风在互联网上泛滥程度之严重。数天后,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又接连公布几批曝光名单,并及时了公布整改情况。

仔细研究一番黑名单,可以说,除了新华网、人民网与央视国际、中国经济网等政府网站,几乎所有商业网站都难以独善其身,因为“食色性也”,性方面的信息,有着最大的吸引力与魔力,出于商业牟利目的,网站即使是明知这些内容摆不上台面、不光彩、不体面,也无法做到“世人皆浊我独清”。同流合污,让互联网领域的大企业集体沦陷,在重视形象与品牌声誉的商界大大地丢脸了。

与公布黑名单同时,官方又新闻,根据公众举报,并经有关部门核实,“就是爱妹妹”、“丝袜美女”、“最真实的偷拍网”和“梦想岛”等41家网站主要刊登色情和低俗内容,违反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被依法关闭。黑名单上的小网站被关闭,而巨无霸们则不大可能被关掉。鉴于互联网与信息产业在社会与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场行动在本质成为一场政府主管部门与互联网企业的博弈,政府希望在内容上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而网站则更看重的是点击率与市场收益。至本文截稿时,已有500多家传播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违法网站被关闭。

网站纷纷出台应对措施

显然,这次是官方下了决心,所涉及的网站大部分是外资背景大公司,有着非常专业的危机公关应对经验,谷歌、百度、新浪、搜狐等公司很快就发表了声明或公开信、道歉信,针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失承认错误并表示要改正,在技术上、流程上重点对图片、相册、健康、两性、女性、娱乐、性知识和博客、播客等网站频道和栏目进行清理,要一个频道一个频道地查,一个栏目一个栏目地看,一个页面一个页面地找,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不留下任何死角。强化重点业务信息审核机制,在原先形成三级审核体系的基础上,着重对此次被曝光的搜搜图片、相册栏目及个人空间等业务进行重点审核,抽调人员成立了专项审核团队,实现7x24小时工作,强化审核要求,对于审核不通过的有害信息立即删除处理,对于多次有害信息的QQ、空间等将采取关停措施,尽最大努力有效防止有害信息传播。而百度、谷歌则表态,针对搜索引擎链接海量的内容克服重重技术难题,想尽办法符合要求,降低不良信息,同时尽量不降低搜索的全面性和精确性。对贴图类论坛进行先审核后方式,确保将有害信息消灭在后台;对重点论坛用户发帖、传图权限等级提升,进行重点监控、管理;对涉嫌不良信息的社区ID将彻底删除,不予恢复;定期清查公布那些恶意发黄贴和虚假信息的ID和IP,并向公安机关举报。

网上扫黄难度不小

关于“网络低俗内容”的定义与解释,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向公众介绍,网上低俗内容主要包括,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宣扬血腥暴力、凶杀、恶意谩骂、侮辱诽谤他人的信息;容易诱发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的内容,包括直接或隐晦表现人体性部位、,具有性或污辱性的图片、音视频、动漫、文章等,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以及散布色情交易、不正当交友等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包括走光、偷拍、露点,以及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信息等;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包括宣扬婚外情、、等的信息。

对于健康的文明社会来说,上述内容确实不登大雅之堂、见不得阳光。扫黄对于净化社会道德风气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关键要行之有效,把黄色的东西从公众视野里扫除干净。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消除掉所有的低俗内容。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于色情制品是持容许态度的,正像中国现在对性用品商品是容许的一样。网络世界因为是跨国界而且没有国境线与海关,因此,理论上讲只要有国家允许合法传播色情信息,那么,中国就不可能保证独自处于真空无污染状态。低俗内容的发源地在海外,中国的网民同样可以浏览到,政府的整治鞭长莫及,这是一大难点。

须知诲淫比暴露更有害

此次整治行动,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系列事件积累的爆发。2008年的新闻传播,热点频频,而且从年初到年底,不断爆出丑闻,都是以脐下三寸为焦点,如陈冠希的艳照门,把众多香港女明星在床上的姿态进行了展览,暴露程度是标准意义上的图片;后来又是日本AV名优饭岛爱去世,煽起一阵纪念与传播饭岛爱的图片与视频的热潮。年底是倪震在夜总会湿吻。然后章子怡与男友在海滩上的不雅行为被偷拍,章子怡在沙滩上解下三点式泳衣的上衣也即乳罩,又褪下泳衣的下衣,晒日光浴,而其男友则用手揉搓她的臀部,片子是有专业设备、由专业摄影师拍的,质量很高,视觉效果颇好,只是,把本该是私密的行为公之于众,当然就有伤风化。

和性有关的丑闻一次又一次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也一再挑战政府对色情信息传播的容忍极限。公安部门专门就艳照门事件了规定,禁止通过电子邮件传播。但是,面对互联网这样的信息大海,一个部委的力量实在远远不够。事实上,陈冠希的系列三级图片,可以很便利地在网络上检索到,一般用不着通过电子邮件传递。

宣淫也就是暴露性的图片或视频、文字,固然低俗,然而还只限于身体与技术层面,只要是健康的成年人,阅读或接受这类信息时只会有生理反应,并不会在精神或思想上受什么影响。诲淫则是教唆引导劝诱人,特别是青少年接受并实践不道德、不健康的。

例如教男人骗女人的教程,网上流传很多版本,所谓泡妞什么的,本质上是流氓无赖钻法律空子的性犯罪活动,但是与相比更为安全,因为被传染性病的危险要小得多,更没有被警察抓住的危险。从网上的评论与留言来看,这类贴子还是很有市场的,而“泡妞教程”的流传,贻害社会,会带出一连串的牺牲品。如果说那些只是展示性器官或的网络信息是低俗的,那么,这些在形式上并没有违碍露骨字眼的信息,却是恶俗的。前者最多也就是让读者自己得到刺激与满足,而后者却教唆害人,是在明目张胆地挑战文明社会的价值观、道德标准。

现在七部委联手在网上扫黄,但是,这类披着情感、婚恋外衣的经验谈、绝招、技巧类贴子,却没有被注意到,似乎成了漏网之鱼。

网络低俗之风的根源

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287.8万个,较2007年增长91.4%。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

互联网是一个人人都是传播者也是受众的媒介,而且有即时性、多媒体的特点,也就是说,监控和管理难度极大,尤其是在不易明确划定界限的内容方面,辨别与判别是个难题,而传播速度与广度又远非报刊广电可以比拟的,要想有效整治,是非常困难的。俗话说法不责众,当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如果没有庞大的工作人员队伍与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仅靠网站自律自检,大概很难达到整治的目的。即使在被点名的网站公开认错后,也依旧没有根除低俗内容。有的网站确实在相册或博客、图片中进行了把关,而在新闻、网页搜索中却留有余地。这样,整治也就形同虚设。

在公布已经取得成效的当天,我试着使用黑名单上的百度、谷歌,并没有费什么事,就直接检索到了西方。百度、谷歌确实做了一些筛选与把关屏蔽,不过,也只限于中文网页,如果考虑到如今的网民大都是四十岁以下的人,基本都学过英文,大城市连小学都开了英语课,而英文网页的控制权与游戏规则完全是美国制定的,中国有关部门则鞭长莫及。显然,这种联手整治,虽然轰轰烈烈,但是实际效果可能就是把一些素质低、不懂英文的网民限制住了,而他们可能大都是中老年人,换句话说,是不必担心他们看了低俗内容有何身心危害的!

据行家说,国内小型网站每吸引1000点击流量,可以实现3-5元的广告价值。大网站每1000点击流量,甚至可以实现5-10元的广告价值。吸引的流量越大,网站所获得的收入也就越高。一些网站利用低俗内容,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数以百万流量。2007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突破了100亿元,2008年则增长到121亿元。低俗流量推动了广告市场,广告市场又反过来助长了互联网淫风。

目前,互联网在中国是工程师与商人主宰的传媒领域,普遍缺少社会科学训练,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就是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工作者,尽管他们从事的工作就是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新闻理想等价值观,对大部分互联网首席执行官来说是一纸空谈甚至闻所未闻。这是网上低俗内容泛滥的根源。

报刊的“扫黄”同样亟需重视

其实,不止是网络需要净化,报纸杂志同样存在低俗内容严重泛滥的问题,只是没有那么裸而已。出于政策条件限制,报刊不敢公然刊登、性器官图片,但是在文字上却同样存在此类现象。

某周刊开设了木子美的专栏,当然是谈性。我看到的一期,谈的是女性,作者的结论是她更喜欢真人真刀真枪而不是替代品。论文字技巧与观点,还是够专业水准的,但是,并不是女作者就不能谈,只是让如此开放到滥交的女子,公开大讲其“理”,于世态人心,恐怕有弊无利。

民俗文化行业报告范文第5篇

报格愈是缺失,报纸衰败愈快

目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和变局,众多报纸毫不犹豫地走上市场化道路。市场化的选择和经营思路的转变本是好事,但若在选择市场和大众化的同时,缺少一个恒定有力的评价标准,抛弃了报纸本身最精华和本质的格调,便会出现一系列的弊端――煽情和猎奇使其陷入庸俗新闻的怪圈,误把“低俗”作通俗。

传媒业作为一项产业,其本质是“注意力经济”,这也决定了它“内容为王,受众至上”。在办报过程中,内容要贴近受众,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认为只要是能刺激读者胃口的就是好东西,就放开去做,就有可能偏离市场化和大众化的最本质方面,出现报格低下的混乱局面。

这些年,有些报纸经营不善,便放弃了原先的思路,改走民生新闻之路,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和人文关怀赢得了诸多好评,冷冰冰的报纸“暖”了,高高在上的新闻“近”了,读者的喜爱自不待言。但铺天盖地的“民生”新闻在我们身边降临时,我们却发现,有些报纸的所谓民生新闻却不是真正为民生着想。有的为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和简单的眼球效应,一味追逐感官刺激和“一次性”消费,把“星、腥、性”当做报纸的主要卖点。类似的报道已屡见不鲜,诸如“征婚脱衣”、自曝“献身门”具体细节,“激情俯卧撑”……不仅如此,有的报纸还在新闻版面上将此类新闻的图片放大,不达到极其夸张的效果不罢休。

报格问题,不仅表现为娱乐新闻低俗化盛行,还有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等已变成传媒界的“公害”。有些报纸趋势媚俗、自降报格,使得一时间刀光剑影、血光艳色充斥版面。

以“格调”观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我们会发现看起来繁花似锦的报业市场,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其实,新闻讲究格调、报纸追求“报格”,古已有之,那些“三流小报”或不人流的文章向来为报人不齿,当然也为大多受众不齿。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的提高,高品位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追求,采取低俗下流的方式来扩大销路,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读者“一次性”消费之后,报纸将迅速衰败。

报格是支撑一张报纸发展的后劲力量

何为报格?报格即报,报格即报人。

1918年10月14日,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会上发表演说,痛感于“新闻中常有猥亵之纪闻若广告者”,指出“吾国新闻,于正张中无不提倡道德;而广告中,则诲淫之药品与小说,触目皆是,或且附印小报,特辟花国新闻等栏,且广收妓寮之广告。此不特新闻家自毁其品格,而其贻害于社会之罪,尤不可恕”。在这次演说中,蔡元培先生提出了“新闻自有品格”的观点,并且诚恳希望“研究新闻学,必皆与新闻界有直接或间接之关系,幸有以纠正之”。

我国著名的报人邹韬奋和史量才也都曾提出“报格”的观点。

邹韬奋在主编《生活》周刊时就曾提出报格的思想,并多次强调,甚至不惜一切去保护《生活》的报格。1933年12月16日,最后一期《生活》发表了邹韬奋早在一年多前就准备好的《与读者诸君告别》一文:

“记者所始终认为绝对不容侵犯的是本刊在言论上的独立精神,也就是所谓报格。倘须屈服于干涉言论的附带条件,无论出于何种方式,记者为自己的人格计,为本刊报格计,都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记者原不愿和我所敬爱的读者遽尔诀别,故如能在不丧及人格及报格的范围内保全本刊的生命,固所大愿,但经三个月的挣扎,知道事实上如不愿抛弃人格报格便毫无保全本刊的可能,如此保金本刊实等于自杀政策,决非记者所愿为,也不是热心赞助本刊的读者诸君所希望于记者的行为。故毅然决然听任本刊之横遭封闭,义无返顾,不欲苟全。”

他接着写道:

“宁为保全人格报格而绝不为不义屈,愿与读者从实际方面努力,共谋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由此可见,邹韬奋先生所提出的“报格”即“本刊在言论上的独立精神”。

史量才更是在主办《申报》的时候提出:“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三格不存,国将非国,报将非报,人将非人。”

其实,报纸的格调,不仅仅通过报纸本身体现,更折射出报人的人格和气质。一个真正的报人,其风骨正气能在他所办的报纸中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如邹韬奋独立顽强的人格品质就直接影响了其办的报纸为国为民的精神,也正因为他思想独立和公正言论的气节,其办的报纸始终坚持“为民喉舌”的宗旨,不受各派政治军阀的威逼利诱。从这个角度来说,报人的风骨与报格密不可分。

从世界范围来看,久经风雨的大报又何尝不是如此。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的《泰晤士报》200多年来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的宗旨。

这些理念或信条都是报格的体现,那么,报格究竟有何用?报纸为何要有报格呢?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它是维持读者持续忠诚度的重要品牌;从报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它是确保报纸长远发展的强大后劲力量。

当年《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三位最有风骨的报人在位时期。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他们的文人风骨和报人精神至今令人钦佩,即使在抗战期间因文章几度锒铛入狱,也不改报人的气度。这也直接影响了《大公报》在抗战时的口号:“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尽管抗战时期,《大公报》辗转迁徙,财产损失严重,但依旧获得长足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国内报纸都难望其项背。

当今社会,我们讲媒体如何走市场时都强调需要有品牌意识,那么,什么是品牌?什么是最具有品牌意义的东西呢?其实,并不单指某张报纸的报名或者它的标志,更重要的是报格,精神产品的无形的力量往往大于有形体。

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不喜为官”的南方日报原总编辑黄文俞晚年立下了“讲真话为写文章的准则”;从《南方周末》主编位子上“安全着陆”的元老左方,曾坦诚自己就是奉行黄文俞的“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的箴言,并且把“认报不认钱,认稿不认人”确立为《南方周末》的“报格”。这张报纸有时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令人佩服:一是问世以来一直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坚守良知正义的价值观,她所倡导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深得民心和社会认同;二是一直坚持高尚的办报风格,不发低俗的新闻报道和低俗的广告;三是坚决抵制金钱的诱惑。为了保持报纸的客观、公正和独立性的品格,内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差旅费不准由采访对象负责,不准搞有偿

新闻,等等。

有一回,有一企业愿意以300万元广告投放的代价,要《南方周末》编辑部撤下批评稿,《南方周末》同人予以坚决拒绝。《南方周末》新闻部曾这样告白:

“我们每一个来到《南方周末》的人都知道,我们是怀着理想来的。我们之所以来这里,因为我们有种期待,我们相信这里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比如我们隐于新闻背后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启蒙思想,正义、良知、理性和爱心。这永远是我们要坚守的底线。我们相信,如果这个底线都保不住,即使她能苟活着,也已经不是原来的《南方周末》了。”

毫无疑问,这里的底线,就是《南方周末》坚挺的“报格”,是其在读者心中无形的品牌。

《南方都市报》创办初期没有太重视报格,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办报理念,甚至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发行量,不惜版面刊发包括“烧杀抢”等详尽细节的新闻和一些血淋淋的照片。在营销的语境中满足于叫卖式的促销语,盲目走低俗化的小报道路。没有自己独特的报格和坚守的底线,便随时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后来,《南方都市报》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摒弃了低俗化的倾向。2003年,《南方都市报》喊出“主流,就是力量”的口号,继而再喊出“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加强言论和深度报道。树立了自己的报格和品牌地位之后,经营直线上升,凭借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都市类报纸中广告收入最多的报纸。

报格与风格并举,大力拓展市场空间

有些报纸销路不好,便以为是自己的报格定得太高,读者不喜欢,于是便自降格调,改走低俗化之路。殊不知,报格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随意降格就能解决市场出路的。报业需要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变革,需要根据现实而变化,但变化不是摇摆不定、跟风乱来。

报格低下,是报纸生命力的致命伤,拖累了报纸的整体发展,报纸的声誉和质量下降,最终导致报纸衰亡。

事实上,报纸的长远发展,除了内在报格的坚挺之外,明确的风格和市场定位也是必需的。也就是说,报纸要良性发展走市场,除了报格之外,还须有相配套的市场定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报纸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南方日报》无疑是一张高格调的报纸,但光有格调不行,还须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才能走进市场。《南方日报》根据自己的报格和市场的实际,明晰自身定位,提出了“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明确自身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后大有作为。坚持报格与风格相结合,将广东的各类管理者、公务员、专业人士等层次较高的读者吸纳在身边,经营状况良好,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居全国省委机关报之首。去年的广告实收额突破了两亿元。

风格是一张报纸的“脸谱”。只有建立起与众不同的风格,才能更好地区别于竞争对手,扩大传播效果。

报格与风格若良性结合,市场之路将越走越宽阔。但这绝非一日之功,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一切皆需苦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