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观光农业概念

观光农业概念

观光农业概念

观光农业概念范文第1篇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 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假日农场(Holiday 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 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3.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舒伯阳、对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被后人广泛引用,他分别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行业管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开发深度等方面总结了生态农业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石云霞、赵萍、王语等在舒伯阳、王继权的研究基础上,简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如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以科技为先导,确保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与高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三大”效益。

观光农业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观光农业;旅游业;农业旅游

1 观光农业的定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也感觉到了环境的破坏和生活空间的压缩,而观光农业对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创收就业,保护乡村生态景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发展观光农业,可以间接解决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收效,逐渐受到重视,在全国各地均有发展,前景优良。

观光农业亦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观光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定义,不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科学定义,取早期较为全面科学的描述定义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传统的或现代的)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在至少保证基本生产(或生活)功能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赋予其观赏、品尝、购买、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的旅游功能及其组合,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或农村)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形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1]。

因此,观光农业这一概念中包含了生态学、景观学、农学和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值得探讨且组织开设相关课程,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较为前沿的知识,利于未来的就业创业。

2 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2.1 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

2.1.1 萌芽阶段。观光农业早在19世纪便已经初现雏形。

19世纪30年代,欧洲部分城市就有了农业旅游活动。而意大利在1865年甚至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2]在这一时期还没有观光农业概念,在乡村观光游览仅仅是上层阶级休闲娱乐的一个副产品。农村居民并没有把旅游带来的额外收入当做新型的产业,也没有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并没有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融合。

2.1.2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或者农业萎缩等多种原因,陆续出现了具有观光职能观光农园,结合了食、住、游、购多元素经营,并逐渐产生相应的专职人员,这标志着观光农业从传统的农业上产和旅游业中独立出来,并且找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点,成为新型的交叉产业得以发展。

2.1.3扩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观光农业得以持续发展。随着各地城市化的加快,游客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赏,而更加倾向于亲身实践,同时,可持续的生态思想为大多数人认知,因此观光农业开始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2 国内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2.2.1 20世纪8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观光农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雏形。在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率先开办了荔枝节,当时主要是为了招商引资,随后开办的采摘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随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的应用,各地结合自身农业特点、资源优势和风俗文化,陆续开始开展相似的、规模化的观光农业产业,这些产业大多设在农业资源基础较好、特色鲜明、交通便利的城郊结合部。

世界各地观光农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也触发了中国本土观光农业的迅猛发展,并且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观光农业规划理论的逐步摸索。

2.2.2 20世纪9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观光农业以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亮点。到1999年全国已开发观光农业相关的100多个项目、50多个景点,同年我国还首次召开了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研讨会,随后陆续召开相关研讨会,观光农业收到学术界重视。

2.2.3 近10年的发展状况。进入21世纪后,观光农业不再局限于大规模开发规划模式,各地又有了新的探索,更加强调生态型、休闲性、科技性,更加多元化。主要的发展方向有2种:

第1种为以休闲体验为主的乐农参与型,这种类型一方面表现在大规模的农业采摘园,同时近年来小型的“农家乐”也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小规模经营直接让农民增收也更具特色。

第2种是以观赏度假为主的非参与型,这类型的观光农业产业大多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同时有可能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与其他休闲娱乐产业相结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3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背景与原因

3.1.1 休闲时间的增加。观光农业接近于或者可以归类于休闲旅游的一种,观光农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加的休闲时间成正比。据统计,在18世纪前人们可用于休闲的时间只有17%;19世纪为23%,现在人均的休闲时间已经达到40%,预计2015年以后将达到50%。[3]

近年来,中国人的闲暇时间迅速增长,实现了西方国家花100余年的时间才达到的休闲境地。目前我国已经有法定假日114天,再加上国家正在逐步推广的带薪休假制度,一个普通中国人的闲暇时间也有望达到120天。也就是说,我们将有1/3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休闲日渐成为中国普通人的常态生活方式。

3.1.2 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公报,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一直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基本保持7%~8%的持续增长速度,这为休闲旅游的发展培育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这标志着中国人已经由温饱型消费转变为生活质量型消费。

3.1.3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必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衡量标志之一。城市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促进交通、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流,促进社会分工的同时使得城市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提高。但城市化同样也以牺牲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为发展代价,城市中充斥着人工景观,人口稠密,拥堵不堪,也使城市居民对休闲放松、亲近自然的短途旅游需求更大。观光农业回归生态,又大多在城市近郊,因此符合城市居民的需求。

3.1.4 农耕文化的影响变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很久以来居于统治地位,沉淀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在人们脑中已经是根深蒂同,如同被镌刻在基因里一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思想,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以农为本”的思想[4]。我国的传统文献中有大量农业和农村的内容,有的甚至已经成了中国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因此在我国发展观光农业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近年来,尤其是“三农”政策提出后,农村有了巨大的发展,农民增收,但是相对的人多地少、农村相对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农业发展相对瓶颈需要转型,这就为观光农业这种新型农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转移的手段之一。

3.1.5 旅游消费观的转变。近5年来,全国各大景点皆人满为患,出现所谓“井喷”现象。面对庞大的假日旅游群体,景点数明显不足,亟待开辟新的旅游休闲空间。同时,假期景点的拥挤,导致出行者期待假日放松的旅游需求无法被满足,传统的“游山玩水看大庙”的旅游消费观念渐渐改变。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人们乐于周末出游,不一定需要风景名胜,只需要回归自然,就在城市周边地区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农村清新的空气和纯朴的民风,身心就可以得到放松,这些转变为观光农业送来了发展空间。

3.2 现阶段发展存在问题

3.2.1 主题定位不明,文化深度不足。现在许多观光农业景区,尤其是小户聚集经营形成的“农家乐”跟风现象严重,并没有深度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对自身定位有失偏颇,无法形成特色产业链,相反产生恶性竞争不利于当地的观光农业发展。游客来此除了看看花、打打牌、唱唱歌以外,无所事事,略显单调和枯燥。娱乐设施较为简陋,除了几张用于打牌喝茶的桌椅外,几乎没有别的设施,缺少新意,处下初级阶段的休闲农业旅游形式。

3.2.2 市场意识淡薄,后期管理混乱。各地农业观光景区大多坐等游客上门,处于被动接待状态,不善于运用市场营销手段打开客源,而后期往往会因为资金周转不善或者盲目扩张造成混乱。

如笔者曾经走访的陕西西部兰花生产基地,是前期花费大笔资金投资建设的高新兰花生产基地,并且辅以多种高新作物生产,但是在到达该基地前,在周边城市询问当地人,竟不知有此基地,该基地也没有专车能够到达。进入观光园后,发现多处土地由于后期资金周转问题,处于半荒芜境地,管理不善。

而在常熟当地兴福寺附近茶园观光饮茶时,同样也碰到小本经营的“农家乐”,恶性竞争盲目扩张行为,在白天客流量较大时对凉棚进行扩建粉刷,噪音和油漆异味使游客们无法静心休闲,纷纷离开。

3.2.3 景观生态观缺失,设施与农村环境不合。目前部分观光农园,前期开发跟风,并没有做合理的景观规划,很多设施人工化痕迹明显,为了迎合城市居民走出“水泥沙漠”的需求,机械地把市区常见的宾馆餐饮设施搬进郊区,反而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景观生态,也无法使居民享受到真正亲近自然的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本末倒置的思考方式使得观光农业发展后继无力。

4 结语

在开设观光农业的相关课程时,不仅应该对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教学,还应该结合各地实例,有针对性地探讨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利弊和问题,让学生对这一分支课程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笔者写下这篇论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参考文献

1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江山,邹志荣.浅析“农家乐”及其景观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3 闻作祥.文化休闲产业有巨大发展空间[J].中外企业文摘:54-55.

观光农业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本观光农业 经验 启示

    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相关概念内涵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和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由生态农业旅游的的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到农村生态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具有参与性,并贯穿了生态意识;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观光农业的基本内涵

    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性产业,观光农业除了拥有农业的耕作、渔猎等特征以及旅游业的娱乐、休闲等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独特特征。首先,观光农业本身也是一个市场产物,其开发客源市场定位必须准确。其次,作为旅游吸引物,观光农业必须能够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需求,在空间定位时不能超越游客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满足节假日的休闲、娱乐的“一日游”需要。

    (三)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概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相对较晚,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很快,成效也非常显着。日本最早的观光农业场所是岩水县的小岩井农场。这是一个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经营生产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兴建了动物广场、牧场馆、农机具展览馆、花圃、自由广场等多种游览设施,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各具特色的设施和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平均每年约有70万游客,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随着小岩井农场观光农园的发展,日本思古、寻求自然的旅游热开始兴起,观光农业很快风靡全国。值得说明的是,在日本旅游政策的数次修订中,曾明文规定在农村(山村、渔村)地区,为提高居民收入,也大力提倡休憩娱乐活动用地的整治。这一政策成为日本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所在。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特点

    (一)颁布《市民农园事务促进法》

    为推动市民农园的发展,日本特别组团到欧洲的德国、英国、瑞士、荷兰等国考察,返回后积极推动立法工作,终于在1990年9月颁布了《市民农园事务促进法》。该法较为突出的特点是:

    规定市民农园的农地可以租借,借地期限一次可达5年,并对租借期内的租金、地上物及设备、所有权及使用权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农园里允许设置移动性露营帐篷、简易住宿设施、停车场、自来水与用电设备、农具陈列室及活动中心、小朋友活动用绿地广场等;农园内的农地,平时可以委托出租农地的农民照管,并付给适当代管费用。产品收获后,也可委托其邮寄到家,以达到扩大产品流通,增进情感交流的目的。

    (二)丰富观光农业的内容

    观光农园。一般流行于城市近郊,主要是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园、茶园等,让游客自己亲手摘果、摘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生活乐趣。在日本,采用发达的农业栽培技术培育出一些名、特、优、新的农作物品种非常普遍。在观光农园里向人们展示先进农业高科技和优质农产品,一方面开阔了旅游者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发挥了现代农业宣传教育功能。

    民俗农庄。是指利用农村自然环境、景观和当地文化民俗,让游客自然地接触、认识和体验农村生活。在维护整体农村自然景观的原则下,仿建农庄小屋。民俗农庄设施虽然简单,却具有乡村特有的自然宁静的气氛,游客可以借此体会农村闲适的生活,充分享受农村和平安宁的夜晚乐趣,体验其中浓厚的乡土风情。

    教育农园。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体验书本知识的活动场所。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极具教育内涵,所以教育农园以接待学生修学旅行为主。

    (三)创造优美的农村景观并保持完整的生态环境

    农业观光的关键是创造出美丽迷人的乡村环境,这种环境本身就构成了旅游吸引物。这种自然景观与生活景观交相辉映后形成的景观对农民来说是极其普通的,它却会给外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考虑开发农村观光时,创造这种乡村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但必须用地方特色热情接待外来的客人。

    在日本,除美丽迷人的景观外,各种生物共存是农村环境的一大重点,需要创造出清澈见底的小溪,各种昆虫和鸟类纷飞啼叫的环境。完美的生态环境成了检验农村自然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在那里所产食品的安全程度的指标之一。当然,这种与生物的共生还构成了能够开展各种体验性活动的宝贵观光资源。

    此外,挖掘与创造农村文化。除大自然之外农村的魅力还在于传统的乡村文化。在继承以往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创造出新的农村文化,以新的乡村文化的魅力来吸引外来的旅游者,增强农村观光的活力。

    日本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经验

    (一)政府的主导发展与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面临效益下降及产业职能转变的难题。为促使日本农业转型升级,调整经营结构,日本农林水产省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向观光旅游方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农林水产省先后采取诸多政策措施,例如,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都市—农山渔村共生对流活动”、“交流往来的日本”以及“绿色旅游”活动,推进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在政府主导责任上,政府主要担负技术支持、公共设施完善、财政支持以及国际合作等责任。

    此外,日本观光农业取得成功与日本政府制定合理计划的支持分不开,以北海道为例, 2000年制定的以建设具有活力的农村为主旨的“第三次北海道长期综合发展战略”,试图发展绿色旅游休闲农业来进一步加强城乡交流与互动,从而实现农业经营多元化战略。为保证该规划如期实现,政府于2001年开始连续出台一系列观光农业规划。政府的支持收效明显,例如,2006年北海道旅游休闲农业总收入为244亿日元,带动本地域其它企业增收553亿日元,对本地域经济总贡献份额7.3%。

    (二)完善的观光农业法规体系

    日本观光农业法规体系是比较健全的。以《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粮食、农村、农业基本法》为依据,日本主要制定实施与观光农业相关的法律有:《旅行业法》、《温泉法》、《森林法》、《海岸法》、《岛屿振兴法》、《山村振兴法》、《旅馆业法》、《停车场所法》、《农山渔村余暇法》、《景观法》等一系列与观光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并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使条例的执行和管理顺利通畅,既保证了从事观光农业的企业依法经营,又限制了部分人借办观光农业之名进行圈地和违法经营。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对原《农业基本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及评价,于1992年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新政策”,其中,从完善农村定居条件的观点出发,将绿色观光业列为维持和确保各地区收入的重要政策;而且新农林预算也以支援振兴包括绿色观光业在内的新产业为目的,开设了“确立地区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结构事业”项目。1995年4月开始实施《农山渔村旅宿型休闲活动促进法》,规定了“促进农村旅宿型休闲活动功能健全化措施”和“实现农林渔业体验民宿行业健康发展措施”,推动绿色观光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规范绿色观光业的发展与经营。另外,《自然环境保护法》、《自然公园法》等也对绿色观光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

    (三)科学的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规划

    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是综合利用当地资源,以当地自然、文史资源,以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融合旅游、餐饮等综合经营的一种由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为推进这种新型服务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通过地区广域联合的办法整合区域资源,对整合后观光农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其中,以日本农林水产省开展的“一农村一景观”活动、大分县开展的“一村一品”活动为典型代表。日本各县市町村也充分整合各地农村周围的森林山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通过与民俗、观光农园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了观光农业的发展空间。

    就发展观光农业的效果看,首先,观光农业的发展改善了日本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向服务业延伸,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使农民发家致富,观光农业的繁荣又能够吸引其他社会资本前来投资观光农业,使其成为日本的新兴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观光农业也促进了日本农村社会发展,激发农村居民的爱乡热情,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增进了城乡交流,给农村带来活力,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此外,日本观光农业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公共设施的完善和环境的美化等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发挥政府扶持作用

    基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政府要重视加强规划与指导,把观光农业规划区的建设视为一项新兴产业和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之一,应在人力、资金、技术、政策上适当倾斜,投入资金建设硬环境,配以优良软环境。同时,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观光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宏观管理、组织机构、财政政策等领域,通过技术支持、合同规范、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贸易许可等各种手段,为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层面上的支持。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发展观光农业旅游要在政策法律的指导下进行。众所周知,观光农业涉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包括土地、水体、山林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因此,观光农业涉及面广,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都应该依法进行,在当地区域内纳入相应的管理机制,得到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这是观光农业有序经营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三)实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借鉴日本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保护观念淡薄的实情,一方面要求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他们生存是有机统一的辨证关系,确立共赢经济思维和协调发展观念,从而使其自觉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符合不破坏环境要求,既要考虑经济上的可得利益,又要考虑环境可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凌强.日本观光农业的特点及启示[M].农业科技管理,2007

    2.闫慧军.日本明日香村发展观光农业的启示[J].陕西综合经济,2006

观光农业概念范文第4篇

1.1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界定

“休闲农业”一词源自台湾RecreationalAgri-culture或LeisureAgriculture的概念,引入中国三十多年来,对其准确的概念定义以及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均没能形成一致的观点.文章参考前人关于概念界定与内涵划分的研究成果,结合休闲农业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源利用类型、开展范围以及社会功能属性,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指导,对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如下表述:即休闲农业是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与文化体验与休闲的新型农业业态.并认为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实质相同,而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都市休闲农业相区别.

1.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内涵

休闲农业产生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背景之下,是依托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而开展的新型农业形态.地方通过实施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提供发展思路.所以文章在进行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对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概念做了如下界定: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即对于农村、农民与农业所产生的表现在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多维度的综合效果.

1.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支撑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保护国内的稻米市场,增加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在其“稻米文化”中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观点,即农业除在传统生产中具有经济效应外,还具备生态、环境、社会等效益.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遵照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演化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即以农村环境为背景,以农耕文化、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游览观光、参与体验、科普宣教、休闲度假等多种形态的旅游活动.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除拥有一般的经济属性外,在促进农村环境改造、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方面也表现出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特征.

1.4休闲农业综合效益作用机理

通过对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的界定、内涵和支撑理论的分析。

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演化为以农业资源、农事劳作、农业文化为卖点,集游览观光、参与体验、休闲度假等形式于一体的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形态.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形式,而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提供了宣传与交流的平台,为传统农业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社会主义新农建设中“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基于休闲农业的多种功能属性,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三农”视角,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便于清晰的解读休开展休闲农业活动对于“三农”所产生的效益问题,在秉承科学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全面性、代表性与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解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

2.1编制方法

指标体系主要有三种编制方法,分别是系统法、目标法和归纳法.考虑到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指标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文章根据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选用目标法和德尔菲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法和实践经验分析构建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初级指标打分表,向华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从事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经济研究的专家征求意见,请他们从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代表性等角度对各指标进行最高分为10,最低分为0的连续性分值评估,并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其次,计算收回的初级指标打分表中每个指标得分,剔除平均分值低于4分的指标,并汇总专家意见以调整现有初级指标;最后,对得分在4分以上但标准差大于均值一半的指标与专家再做沟通和复议,最终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为休闲农业社会效益,准则层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指标层为18个评价指标构成。

2.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阐述

将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定义为目标层,它由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准则层组成.以下就各准则层所代表的涵义以及对应的评价指标含义进行解释:

2.3.1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随着时代格局的改变,农业在三产中的地位下降,但其产业经济效益仍关乎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适应现代社会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农业,通过开展旅游业促进了地方财政增收和地区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贫富差距现状、社会就业等问题有深远影响.

2.3.2农村环境效益地方发展休闲农业要注重其核心资源的维护与培育,而其核心资源主要体现在便捷的交通、清晰的空气、安全的人居环境、淳朴的乡土风情和欢乐的农村文化等优秀的农村环境,所以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既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又是产业生存的条件.

观光农业概念范文第5篇

“农民工”概念的由来及演变

“农民工”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主的群体。1983年,中国社科院小城镇研究课题组首次提出“农民工”这个概念。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度全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4.83亿人,其中农民工占2.3亿人;2010年度农民工就业人员总数上升到2.42亿人。截至2011年1月底,中远船务集团共有员工6万人,其中,合同制员工8 531人,占总数的14.3%;劳务派遣制员工5 641人,占总数的9.3%;农民工员工4.6万人,占总数的76.7%,是中远船务生产的生力军。从这些数据看,农民工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农民工已经具有工人阶级的属性。一是农民工的主要生产活动是从事着原本只有产业工人从事的非农产业,如建筑、运输、机械制造、服务业等;二是在城市的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工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他们充当了城市工人的角色,起着城市劳动力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基建工程、合资、独资企业中的重体力或手工劳动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农民工;四是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城市化。

农民工现象的根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区域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民工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农民工也将在现代化进程中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农民工”概念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提法

基于农民工的工人阶级属性和客观事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对“农民工”这一概念积极加以扬弃,并以“新兴产业工人”的概念来取代。

“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局限性。“农民工”是一种通俗的称谓,但这一概念在表述上具有不确切性,在分类上具有不准确性,在范围上具有模糊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农民工”已经由农民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并融入了城市生活。显然,这一称谓已不适合于他们。对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虽然生在农村,但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远离农业生产;有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父母是“农民工”,户籍在农村,但他们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与农村、农业的关系更加疏远,“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更是名不副实。

“农民工”概念是在特定背景和条件下的一种表述。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农民工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工作和生活着,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许多农民工的生存境况令人堪忧。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农民工”一词还与“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弱势群体”等固有印象紧密相连。

建议提法:新兴产业工人。主要理由如下:

历史性:从历史角度来看,许多工人都来自于农村,他们离开家乡,走向城市,从事工业生产,从而演变成为产业工人。可以说,中国的工人大多数都是从农民转变而来的,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速了这一转变的进程,一部分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融入了城市,跳出了“三农”圈子。因此,“新兴产业工人”的名称比较符合他们的实际身份。

现实性: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劳动大军,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从事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身份地位没有特殊的“标签”。“新兴产业工人”的名称能体现行业特征和职业特点,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工作情况。

时代性:“新兴产业工人”中的定语“新兴”,是客观体现和表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出现了多元化的社会阶层结构,而农民工正是他们中的新群体。“新兴产业工人”的名称比较符合这个群体的时代特征和真实状况。

趋势性: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特殊群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将逐步消失,“农民工”的概念将彻底成为历史名词。

“农民工”概念扬弃的现实意义与“新兴产业工人”概念提出的历史意义

“农民工”概念扬弃,具有正向的激励意义。“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让这一群体具有符合自己实际的称谓,体现了该群体的历史作用、时代贡献和光荣使命,对于激励这一群体进取向上、创造价值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具有客观的导向作用。“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工”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兴产业工人”的概念准确地揭示了这一趋势,具有本质性、趋势性、导向性的特点,对于全社会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培养造就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新兴产业工人队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具有科学的研究意义。“农民工”概念,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群体作为新生事物登上历史舞台后,能够反映当时主要特征的通俗化称谓。“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对于深化研究这一特定群体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意义。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扬弃“农民工”这个概念更能让我们这个社会缝补差距、营造和谐、体现尊严、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