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

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

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

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护理

骨质疏松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全身性病症,其临床特征体现为骨质微结构迅速退变、骨量减少等。当机体患上该病症之后,其骨质脆性会迅速上升,加之老年病例身体机能处于衰退阶段,以至于部分病例受到轻微外伤后出现骨折症状[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本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而为了找出其危险因素,笔者将7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设为实验组,再同期选取7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明确其危险因素,并予以全方位护理方案,旨在预防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出现和控制其发展速度,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设为实验组。患者年龄在80~90岁,其平均年龄约(85±1.12)岁。所有患者均已排除多发性的骨髓瘤、库欣综合征、糖尿病、骨转移瘤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症,且在治疗前6个月并未接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的治疗。同期选取7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年龄在81~88岁,其平均年龄约(84±0.01)岁。

1.2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信息:性别、身高、姓名、年龄、体重及体重指数;②日常习惯:是否服用钙剂、是否经常喝牛奶、是否长时间卧床、是否有吸烟习惯、是否有饮酒习惯、是否有喝茶习惯、是否保持常规运动;③疾病史:是否患有慢阻肺、是否患有脑梗死、是否患有冠心病或者是高血压等病症。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x±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信息对照 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信息方面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2.2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给予一般信息、日常习惯以及疾病史等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之后,发现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涉及到运动量、身高、牛奶摄入量以及卧床时间等,见表2。

3讨论

3.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涉及到运动量、身高、牛奶摄入量以及卧床时间等[2]。①运动量。经常坚持身体锻炼的人群骨密度相对较高,如果机体长时间卧床,其骨质疏松症会迅速发展,而运动则可降低其发生几率。②身高。身高和骨质疏松症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身高偏高的男性,其椎骨相对偏大,同时腰椎骨密度值也随之上涨。③牛奶摄入量。若机体能够每日保持足够的牛奶摄入量,对于骨质疏松而言可起到保护功效,有助于患者获取到最佳的骨峰值。④饮酒及吸烟等都可能会诱发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这是由于饮酒及吸烟都会降低钙摄入总量,使尿钙排泄总量增加[3]。

3.2护理方案 ①嘱咐病例保持足够运动量,以此方式调节其骨质生长,对于肌肉灵活性也起着改善作用。运动方式包括打太极拳、慢跑、散步、骑自行车以及气功等,4次/w,30min/次。②加强腰背部的肌肉锻炼,通过对髋部、膝部、踝关节等进行有效锻炼,提升其基本机能。每次抬臂锻炼的间隔时间为3h,10下/次。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扩胸运动,以防其肌肉出现萎缩症状。再次,严格控制饮食,加大钙含量丰富类物资的摄入量,包括牛奶、鱼虾、新鲜蔬菜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每日牛奶摄入量应当在500ml左右。③严格禁止饮酒及吸烟,防止器官损害后使维生素D、钙元素等物质的摄入量受到影响[4]。

研究表明,临床上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通常涉及到各个方面,为了预防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控制其发展速度,必须予以全方位护理方案,从而提升其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鹤,费琦,赵凡,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903-1906.

[2]马俊岭,孙耀华,郭海英,等.上海市北蔡地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4):74-76.

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范文第2篇

引言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病,受到多种病因的影响,因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骨组织也会随着改变,逐渐显示出钙化的情况,然而骨质中的基质与钙盐呈现出正常的比例,以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的减少量为主要改变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变。大部分骨质疏松的患者,骨组织减少的主要因素为骨质吸收增多所引起,主要见于来年患者,发病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一般患者会感到骨骼疼痛到医院就诊[1]。因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因而临床上所见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因老年人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因而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我院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诊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对所选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6.1±10.8)岁;对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5.9±11.3)岁。所有病人均排除存在恶性肿瘤及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病史。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组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给予社区居民常规健康指导及骨质疏松患者基础健康指导,包括药物服用知识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

(1)心理干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活情况。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组织专题讲座、有奖答题等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让患者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同时舒缓心情,增加愉悦的情感。让患者了解乐观稳定的情绪能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疾病的民恢复。

(2)饮食护理。因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是一群特殊的体质人群,这是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饮食食谱,促进患者在进餐过程中能够更多的补充维生素和钙质。

(3)预防骨折护理。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在治疗前已经出现了骨折情况,已经存在骨折情况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容易出现骨折情况,而且对治疗过程产生影响。因而,应该积极预防再次骨折的出现,积极预防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向患者详细讲解整个过程,例如清晨起床时应缓慢做起,散步缓慢,不可急于求成。

(4)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在床上尽量进行腰背肌肉及四肢的主动运动,以防止失用性肌肉性萎缩及骨质疏松。活动膝关节、肘关节及髋关节,以防关节僵硬,握健身球,以增加手部肌肉的肌力,作上肢平举、抬高运动,以锻炼臀部肌力,作下肢直腿抬高运动,提高腿部肌力。骨质疏松患者因骨强度下降,因此容易发生脆性骨折。要嘱咐人活动肢体动作要轻,上下楼梯时要扶好扶手,地面保持干燥,以防滑倒,对于下肢肌力差可使用辅助工具。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合理户外活动方案,患者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作息,饭后多散步,每天的运动量逐渐增多如1~3次/d,20~40min/次。

(5)合理地服用补钙药品与激素,同时还可以服用剂量较少的维生素D,每天增加日光的照射,但避免阳光暴晒,有利于钙与磷的吸收。

(6)护理人员对患者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时刻了解患者的疼痛感觉与不良情绪,尝试抚平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心理,使患者身心舒畅有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

(7)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督促患者出院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加强运动,防止患者再次发生骨质疏松。

(8)定期随访:对于出院的患者,通过每周一次的电话随访以及每月一次的家庭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专业护理指导。

1.3 观察指标

护理完毕后,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并发症。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褥疮以及关节僵硬等。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组间差异通过x?检验,在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社区老年人群由于年龄偏大,伴随更多慢性疾病。再加上老年人很少暴露在阳光下,所以他们比普通人群更易患骨质疏松症。有较多研究报告关于社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干预,本实验以我所在社区管理辖区内的八个小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群体中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护理干预可在病人心理饮食及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为了让老年人群充分掌握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发展和危害,并且从自身开始主动进行防治,还有必要的宣传措施。食物中的钙元素有利于维持骨量峰值在稳定水平,同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日常饮食中应该以米面和杂粮为主食,做到饮食花样多变,粗粮细粮搭配食用。平时钙、磷元素和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应该多吃,如大豆和牛奶及其制品类、鱼虾等海产品类、鸡蛋坚果类,还要多喝骨头汤搭配绿叶蔬菜,多吃水果等。坚持喝牛奶每天500mL。进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对各年龄段人群身体机能都有较大提高,从事体育活动对于骨骼发育的正面影响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得以证实。大量证据显示,即便是已经90岁高龄的老年人经过体育锻炼肌肉力量也会显著增加。在预防及治疗方面应用的药物目前有很多,应该根据具体病人状况合理用药,以真正达到治疗的目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骨折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防治手段。干预人员应认真对待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积极给病人提供服务,认真讲解骨质疏松症疾病的危害及如何防治向患者及家属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病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发生,维护老年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本研究对患者实施常规和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而言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较对照组而言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实施科学化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邓海波.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9-51.

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范文第3篇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此外,绝经后女性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在女性绝经后,其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进而引发体内多项激素水平受到干扰至紊乱,引发内分泌失调现象,造成机体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1]。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逐渐增多,可保障患者病情不再继续恶化发展。但除此以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也不容忽视,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将重点分析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护理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 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为54~70岁,平均(65.5±2.0)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55~73岁,平均(64.4±2.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此不给予详细介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

1.2.1病情监测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根基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记录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按时为患者测定相关的身体指标,包括血压、心率、饮食结构等。若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为患者进行相关诊断。

1.2.2运动干预

患者需接受运动干预,每日行1个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跳舞等,运动初期可按照患者的耐受性而定,后期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帮助患者养成较好运动习惯。

1.2.3饮食干预

患者需补充富含钙质较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奶等,但需减少油炸、烧烤等食物的摄入。遵循少食多餐制,以促进钙质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

1.2.4日光浴干预

鼓励患者在晴天时外出晒太阳,但值得注意的是,避免紫外线十分强烈的午间,以防晒伤自身的皮肤。每日照射30min左右,在照射时将头部、颈部遮住,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情况进行记录。

1.2.5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为患者补充病症相关知识,并根据患者的日常行为表现、情绪、表情等发现患者的内心的不良情绪,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得患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接受致病的治疗与护理。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能够多陪伴、多包容、多鼓励患者,减少患者情绪波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病症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知识知晓率对比

我院对两组患者病症知识知晓率进行对比,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病症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表1:两组患者对于病症知识的了解率比较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88例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均已经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为髋部骨折,并通过骨密度检测提示所有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骨质疏松。排除因为车祸、暴力引发的髋部骨折和髋部病理性骨折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就本研究签署了同意书,参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62~83岁,平均(73.12±3.3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初中到高中20例,专科及以上5例;基础性疾病:糖尿病15例,心血管疾病16例,高血压1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62~84岁,平均(74.01±3.3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到高中21例,专科及以上3例;基础性疾病:糖尿病17例,心血管疾病15例,高血压12例;两组患者于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基础性疾病等方面的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取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其主要干预方式如下:(1)骨质疏松健康教育。①饮食教育: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多进食奶制品、鸡蛋、豆类和虾皮等。肥胖患者可进食低脂、低糖食物,比如红薯等;②补钙误区宣教:人们通常认为老年人和儿童才需要补钙,事实上人人都需重视钙摄入量,在其摄入不足时重视补钙,遵医嘱服用钙剂,以免不良反应发生;③合理运动:指导患者每日坚持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跳绳、游泳、慢跑和爬山等,增强其造骨细胞和骨骼耐受性,并增加骨质、骨密度;④骨质疏松危害性教育:告知患者骨质疏松症容易出现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可导致30%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专门看护,大约50%患者不能独立行走。同时,骨折诱发的生活障碍、疼痛、情绪低落、伤残和社交受限等情况,护理人员也要予以强调,引起患者对于骨质疏松的重视。(2)骨质疏松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理解和尊重,在护理服务中体现细心、关心和耐心,同患者建立友好护患关系,鼓励并认真倾听患者对于自身感受的主诉。告知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能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促使其早日康复;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保障患者生活环境亮度充足,光线分布均匀且柔和,避免闪烁。室内物品摆放合理,容易获得。通道内无障碍物,地面平坦不光滑,厕所设置坐厕和扶手,必要时可增设手拐等;③药物护理:骨质疏松患者往往需要服用钙剂、降钙素、雌激素和氟化物等药物防治骨质疏松。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详细讲解其所用药物的药理机制和毒副作用,告知其用药注意事项和正确用药方法。每日坚持查询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其多服、漏服和不按时用药情况。对照组采取骨折手术后常规护理,包括骨折治疗注意事项、常规疾病宣教、用药指导、康复锻炼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

1.3观察指标

(1)制定骨质疏松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于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率,总计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知晓,不满90分为不知晓。(2)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骨性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可耐受;7~10分表示重度疼痛,不能耐受。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7.0软件分析。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骨性疼痛程度

护理前,观察组(7.04±1.34)分、对照组(7.05±1.33)分,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2.85±0.93)分,低于对照组(5.01±0.97)分,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率

观察组对于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者41例,其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率是93.18%;对照组对于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者31例,其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率是70.45%,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护理干预; 鲑鱼降钙素; 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15.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066-03

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型疾病,患者早期并无疼痛、关节畸形等明显症状,但随病情进展椎体易因咳嗽、打喷嚏等因素发生骨折,并伴有明显疼痛、椎体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2]。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

6月-2015年3月对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患者分组治疗研究中,发现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鲑鱼降钙素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84例骨质疏松患者,经过严格的骨密度检测和X线检查确诊,临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和疼痛感,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6~81岁,平均(59.2±7.3)岁;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5~83岁,平均(58.6±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北京银谷世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4 ml/瓶,国药准字H20030905)治疗,起始剂量为20 ?g/次,1次/d或隔日40 ?g/次,1次/d,连续用药1周后根据药效发挥和患者耐受,加大剂量至40~80 ?g/d,40 ?g可一次性给药,大剂量建议分2次给药,持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给予健康宣教,辅助患者进行适度运动。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专项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大多数患者缺乏对骨质疏松的规范认识和骨折预防、改善预后的知识,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为患者讲解骨质疏松的原因和预防知识,发生骨折后的应对处理等,还可以邀请骨科专家通过开展讲座或发放小手册、电视报纸等形式开展。(2)饮食运动干预:鼓励患者多吃含钙、维生素D等较为丰富的食物,多喝牛奶,每天保持应用新鲜牛奶300 ml,尽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造成内分泌紊乱等后果。结合患者的骨质体征,鼓励患者开展系列运动,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轻度的关节运动,如练太极、按摩、散步慢走等,骨质疏松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适当慢跑、轻度负重训练和安全上下楼梯等,训练运动要结合患者自身病情且在耐受范围。(3)心理辅导干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或发生骨折,加上治疗期较长,活动受限,院内缺乏娱乐活动设施,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孤独等情绪,导致精神萎靡、失眠影响内分泌功能,医护人员应积极和患者交流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出现疼痛感或不适时要及时和医护人员反应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骨密度(BMD)和患者自我疼痛(VAS)评分变化。采用霜嫩X线骨密度测量仪做腰椎2~4侧位和髋关节区密度测量,VAS总分10分,患者通过自我感觉评分,得分高低和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2)观察两组治疗疼痛缓解效果,根据VAS评分和临床观察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骨疼痛消失或得到充分缓解,疼痛次数减少≥80%;有效:患者骨疼痛基本得到缓解,疼痛次数减少≥50%;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BMD和VA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BMD较对照组显著高,VAS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质疏松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具有发病率高、病情易进展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重要消极影响[3]。骨质疏松症按照是否伴有其他诱发疾病因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鲑鱼降钙素作为一种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是降钙素中骨代谢激素活性最高的一种,其药理机制主要是抑制骨细胞的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防止骨钙质流失,但在临床运用中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的治疗效果[4]。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医学上认为骨质疏松除了非可控自然和意外因素外,还和患者的日常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对患者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尤橹匾[5]。通过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认知程度,让患者从内心积极接受治疗,消除担心恐慌心理[6];张燕等[7]的研究认为饮食和运动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患者由于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易导致体内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活跃并增生破骨细胞加速骨消溶,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次研究结果中,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BMD明显高,VAS评分显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娇.降钙素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腰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9):1336-1340.

[2]彭松云,易洪城,唐良华,等.鲑鱼降钙素、仙灵骨葆联合干扰电流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2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23-4024.

[3]李晓兰,王慧文.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24):32-34.

[4]王延.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1(6):753-755.

5]任平.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骨质疏松性疼痛和骨密度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58-1259.

[6]陶国英.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4):3828-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