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金融传染;传染源;格兰杰检验

一、 引言

欧洲债务危机开始于2009年,它以希腊发生危机为开端,随后逐步蔓延到葡萄牙、爱尔兰等其他国家,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次危机中,危机最严重的五个国家(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西班牙)被国外媒体合称“欧猪五国”(Piigs)。

欧债危机与以往的金融危机有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欧债危机的爆发不是一个国家爆发危机,从而传染给其他国家;也不是几个国家依次爆发危机,从而逐步传染给其他国家。欧元区以“欧猪五国”为主,在希腊爆发危机的时候基本都存在了债务的问题,而且危机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都交错出现了债务问题公开和评级降低的现象,因此在欧债危机过程中,金融传染的传染源是谁呢?它们又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呢?这是个特殊的现象,也是本文试图去探讨的课题。

二、 文献综述

Clasessens、Dornbusch和Yung(2001)提出的具有一般意义的金融危机传染概念:金融危机传染是指具有恶化趋势的市场混乱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扩散。这一概念说明了金融危机传染的跨国扩散效应,表现为汇率、股票价格、债券风险贴水和资本流动等金融指标的同向变动,因此可以通过相关数据来观测分析金融危机传染。

金融危机传染非常普遍,在1990年代以来的危机中则更为显著,但各次金融危机传染的原因并不相同,Dornbusch等(1998)把金融传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联系导致的金融传染,强调基本面关联;另一类是金融危机与观察到的宏观或其他基础因素变化无关,强调非基本面原因,主要包括羊群效应和唤醒效应等导致的金融传染。

Bikhchandani和Sharma(2000)认为投资者无论是否消息灵通,都会参考其它投资者的投资情况。当投资者得知其它投资者撤出投资时,他也会撤出投资,这种行为被称为羊群行为,它主要来源于社会公共盲从心理。Goldstein(1998)将新闻对投资者的突然启发作用称为唤醒效应,即新闻对投资者来说就意味着新的信息输入,投资者突然意识到需要重新评估类似资产的价值,就可能改变投资行为。

Khalid和Kawai(2003)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的汇率、股票价格和利率三类主要市场变量数据建立了一个VAR模型,对不同国家和市场之间的联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并通过冲击响应分析了泰国危机对其它国家的扩散作用。张志波和齐中英(2005)也利用类似方法分析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欧债危机的传染的研究极其少,吴新生(2012)基于空间面板数据,对欧债危机的传染机制实证检验表明季风效应、溢出效应与净传染效应同时存在。周舟等(2012)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VAR)和时变多元GARCH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各国金融市场间相关性显著上升,市场间影响程度更大、影响时间更长,存在金融传染效应;希腊是此次危机的传染源,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传染效应不明显。

三、 欧债危机传染源的基本状况分析

1. 欧元区国家的GDP状况。我们以2009年和2010年GDP占世界总值的比例作为对各国的综合实力的考量指标,按以经济实力来分,德国、法国最强,意大利、西班牙其次,荷兰、瑞典、瑞士、希腊再次,葡萄牙、爱尔兰、芬兰较弱,卢森堡最弱。

特别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本身经济实力较强,具备一定的传染抵抗能力,但是随着欧债危机的发展,他们也成为了传染源,对欧债危机的传染起到作用。

2. 欧元区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状况。欧债危机中主要是“欧猪五国”爆发了危机,他们是传染源。其中希腊是传染源头,其他几个国家既被传染,后来也成为传染源。财政状况的恶化是传染力强弱的主要考量指标。

2010年欧洲各国债务与GDP比值,“欧猪五国”排名依次为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第一的希腊债务为GDP的1.24倍。

2009年欧洲各国公开赤字与GDP比例,“欧猪五国”排名依次为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排名第一的爱尔兰占比高达14.3%。

四、 欧债危机进程的划分

1. 欧债危机的大致进程时间段。我们以希腊危机为主时间轴,按照欧债危机演进过程,我们可以分成如下时间表。

2. 数据选择。研究数据以欧元区为主,兼考量英国和美国作为参考。这十五个国家指数分别为希腊股票指数ASE、爱尔兰都柏林股票指数ISEQ、西班牙指数IBEX35、葡萄牙指数PSI20、意大利指数FTIB、法国指数CAC40、芬兰指数OMX、比利时指数BFX、荷兰指数AEX、奥地利指数ATX、丹麦指数OMXC20、德国指数DAX、挪威指数OBX、英国指数FTSE、美国指数DJI的日收盘价。数据来源于路透资讯。

考虑到各国的节假日会造成该国当日数据缺失,为了保证各国股票市场数据互相匹配,本文删除了各国股票市场交易日不重叠的数据。由于欧洲地区的交易时间基本一致,而美国晚于欧洲,所以可以采用同一天数据作比较。

我们采用指数对数收益率作为股票指数收益率的参考数据,股票指数收益率定义为Rt=LnPt-LnPt-1(公式1),其中,Pt为第t日的股票价格,Pt-1为第t-1日的股票价格。

3. 时间段修正。我们同时考虑股市大跌的日期作为事件发展的响应时间,也作为新的事件拐点时间。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下跌幅度大的次数多,我们可以认为这段时间欧债危机出现了一些新的重大变化因素,可能推动了欧债危机的整个进程。如果以某一个国家的下跌次数为准,则不能全面说明欧元区发生的状况。为了综合各种因素,我们考虑GDP高的德国股市下跌3%以上,GDP中的西班牙下跌3%以上,GDP低的希腊下跌4.5%以上三个国家的股市指数来作为参考。

2009年到2010年三个国家深幅下跌的总共次数为96次,而相对集中在2009年1月~3月、2010年4月~6月、2011年8月~11月、2012年4月~7月,以上月份合计出现了71次,占比74%。因此可以认为这几个月的阶段是欧债危机具有重要拐点意义的阶段。

4. 欧债危机过程的各研究阶段及数据。为了避免危机发生前可能的预期带来的影响,或者是危机发生中过渡期的影响,我们去除一些各阶段初或各阶段末在可能对检验结果带来干扰的过渡期交易日。

综上,我们所选的阶段数据如下表。

数据说明:数据统计中,非危机阶段数据较多达到344个,这有利于保障非危机阶段的相关系数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其他阶段做比较时候的可靠性。欧债危机前和危机扩散、升级以及欧债危机后数据均在100以上,有力的保证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而其中数据最少为危机蔓延期的39个交易日,也有相当高的有效性。因此,以上数据应该能够可靠的做出相关性检验。

五、 Granger检验方法

为了研究欧债危机的传导方向,本文对各国波动率序列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检验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X,Y如果存在因果关系,即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则X的变化应当发生在Y的变化之前。

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则必须同时满足:

(1)X有助于预测Y。

(2)Y无助于预测X。

对X,Y的因果检验的零假设为:x是y的非Granger原因,即H0:β1=β2=…=βm=0 (公式2)

为了检验这两个条件是否成立,需要检验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预测没有帮助的假设。例如,欲检验“X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这个原假设,我们把Y对Y的滞后值以及X的滞后值进行回归(也称为无约束条件回归),再将Y只对Y的滞后值进行回归(称为有约束条件回归)。借助F-统计量:

F=■(公式3)

就可以确定X的滞后值是否对无约束条件回归的解释能力有显著的贡献。若贡献显著,则拒绝原假设。即检验变量满足:

F=■~F(m,n-k)(公式4)

其中,n为观测个数,k为无限制条件回归待估计参数的个数。

比较F统计量与临界值的大小即可得检验结果。如果F>F(m,n-k),则拒绝零假设H0:x是y的Granger原因,若F小于临界值,则不能拒绝零假设:这就意味着x不是y的“Granger原因”。

六、 欧债危机传染源特征的实证结果总结

根据分析,我们可以将欧债危机发展阶段的起源国家和重要传染推动国家总结成表5。

我们的结论:

1. 持续传染源的条件综合性。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整个欧债危机金融传染的重要推手,西班牙基本贯穿了欧债危机的每个阶段,葡萄牙也基本在每个阶段都起到了或大或小的作用。在我们研究的欧元区国家中,2009年和2010年西班牙的GDP位列第4位,葡萄牙位列第9位,而位列第3位的意大利,强于位列第8位的希腊,第10位的爱尔兰都在整个欧债危机的传染中起到作用较小。另外,欧猪五国的财政赤字与GDP比值排名中,西班牙排第3,葡萄牙排第4,也是排中间靠后;而欧猪五国的公共债务与GDP比值中,西班牙排第5,葡萄牙排第3,属于较靠后,说明这两个国家债务状况还是良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危机传染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综合危机发生原因和经济实力两个因素的国家,而不单纯是经济实力强或发生危机严重的国家。对于这个现象的一种可能是,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而经济实力弱的国家传染攻击力不强,因此在传染过程中最具有传染力的是经济实力中等而带有一定程度的相同病症的国家。

2. 传染源爆发危机的提前性。欧债危机中重要传染源的国家并不是当时发生重要影响事件的国家,而是有一定的提前性的即将发生危机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爆发危机前夕就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传染源,成为欧债危机传染效应的重要推手。而意大利和爱尔兰则更早于其危机发生就已经成为传染源了,说明市场对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预期能力。一般情况危机发生国家都不是当期的重要传染源,甚至一点传染影响力都没有。因此在危机发生后,更应该关注的是接下来可能发生同类危机的国家,他们具有更强的金融传染破坏力。

3. 传染源的转移性。欧债危机中重要传染源会出现转移和更替。从欧猪五国到德国到比利时丹麦,说明了金融危机传染源在危机中由将发生危机的国家过渡到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再到经济实力弱的国家。在蔓延阶段,欧元区经济实力第一的德国成为推手,也推动了金融传染的加剧,而在危机升级时,连经济实力弱的国家都能很强的推动金融传染。

在危机发生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经济实力强国的经济金融状况,如果能让强国降低危机金融传染的影响,那么能让转染源转移中截断转移的链条,从而使得危机的传染减弱,减少危机传染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吴新生.季风效应、制度空间依赖与欧债危机传染——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3).

2. Dornbusch, R.After Asia: New Direc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mimeo, MIT,1998.

3. Bikhchandani, S.and S.Sharma.Herd Beha- vior in Financial Market: A Review, IMF Working Paper,2000.

4. 张志波,齐中英.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5,(3):115-120.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经济危机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掀起惊涛骇浪,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全球,举世震惊。尽管时间已过去六年,人们仍然在危机的阴影下痛苦前行,祸不单行的是,紧接着两场生态危机分别在两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不期而至,一场是2010年4月发生的美国墨西哥湾泄油事故,在一场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可以说,这两场生态危机都是空前的。诚然,两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偶然性,特别是天灾,然而,为什么偏偏紧随金融危机而生又随它而扩?是否同金融危机有联系?是否是资本主义不可逃避的命运?解决这种危机的出路又在何方?这是笔者在此所要思考的问题。

对两起事故分别做一个简要而又全面的分析:

美国墨西哥湾泄油事故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在2010年4月20日,离金融危机“探底”不到4个月,它的救助治理则长达4个多月,至今导致环境污染的严重残毒未消。这件事的发生是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说它偶然,在技术操作上发生过偶发事故;说它必然,从起因到救助过程再到污染后果,都与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有着必然联系;金融危机的中心仅仅几个月后又爆发最大的石油生态危机,能说是纯粹偶然的吗?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心思处理此事,对本国国民不负责任,更不肯花大钱。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

日本是受金融危机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济衰退最突出,债务相当于GDP的两倍。为解决经济危机,十分无能的几届政府却像走马灯一样一个一个倒下。菅直人上台后,对经济困境一筹莫展,想了个歪招:把矛盾引向国外,一会与中国闹,一会与俄国闹,一会与美韩大搞军演。面对专家送上的东北地区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报告置若罔闻,毫无准备。恰在这时爆发了9级地震和海啸,又引发7级核泄漏大事故。全面看,日本福岛7级核泄漏事故是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天灾即9级地震和巨大海啸,二是技术缺陷,三是制度弊端。天灾固然难以避免,但如果制度优越、事前有备,就不至造成这样大的祸害,而唯利是图的制度和被债务缠身的政府则加倍放大了这场灾祸。福岛核泄漏事故扩大到如此程度,正是资本主义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金融危机又使它积重难返、雪上加霜,政府和企业心猿意马、力不从心。深层原因就是私人占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损害了整个社会利益,不可能适应高效、高危的高科技大规模运用造福于人民。直接原因恰好是被金融危机的闷棍打晕了,心不在焉,加重危机的深广度。从政府到企业,既对人民表现了道德缺失,麻木不仁,又对救助手忙脚乱,如坐针毡,使日本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一下子沦为捉襟见肘的困难户。生态社会主义视阈下,生态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的宿命

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不可调和矛盾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的宿命。在我们刚才通过对两次生态危机事故的分析,不难看出,既然它们同金融危机存在种种直接相关性,从某种程度来讲,此两起事故的发生和演变都是由政府和企业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错误行动所造成的恶果。在生态社会主义的视阈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生态危机的发生,就如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一样,都是本身固有的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导致的,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避免的恶果,也是资本主义的宿命。

一、资本积累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固有本性就是不断地追求利润,为了满足这一本性,就必须不断扩大积累。资本主义积累是建立在不断增长的生产率上的,生产率的增长意味着一定的雇佣劳动能加工比以前更多的原材料。如果经济在不断的增长,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就会不断地增加(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就会不断加大,其结果是导致原料在不变资本的支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同时持续扩大对资源的开发力度,这势必产生环境恶化甚至是资源枯竭的危险。从长期来看,这又有提高平均成本的趋势,从而抑制了利润率和积累的增长。为了继续保持利润率,资本(个体或联合)便会扩大设备、技术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以开发新的资源,努力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如果资本的这种努力能够如愿以偿,即在更为有效的生产和使用水平的前提下,付出比以前更低的平均成本,那么,原材料的成本和价格就会下降,平均利润率就有上升的趋势,原材料的开发和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并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采进而产生资源耗竭的危险。简单地说,如果原材料的价格很便宜,那么资本的积累率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资源的耗费和衰竭程度就会相对较高;而如果原材料很贵,那么资本就会通过扩大投资开发新的资源来把它们的成本降低下来,这样就又导致新的资源的耗费和衰竭。总之,不管原材料、能源的成本是低的且是不断下降的,还是高的且是不断增长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投资规模越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就越大,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就越大,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就越大。这是资本积累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因此,毫无疑问,资本的不断扩张会以自然条件的破坏为代价,资本的过分积累,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二、不平衡的、联合的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积累和危机是以其不平衡和联合的发展为特征。不平衡发展指历史性生成的工业、农业、矿产业、银行、商业、消费业、健康、劳动关系以及政治结构等等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状况。不平衡发展一方面可以用来描述原料供应地区(第三世界或欠发达国家)与对产品的生产加以垄断的地区(第一世界或发达国家)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也可以用来阐释作为整个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再生产的基础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对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对前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对后者则带来了资源的毁坏和衰竭。迫于急切发展经济的压力,南部国家以及北部的那些原料供应地过度地开发本地区的资源,以出口到发达的工业化地区,创造尽可能多的外汇,结果造成了这些地区资源的毁坏和衰竭,如土壤的恶化与流失、森林的过度砍伐以及对矿物燃料的过度开发等等;而这些原材料在工业化的地区则恰恰是以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联合的发展是指那些发展了的地区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形态与那些欠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形态之间的一种独特的结合社会经济或政治生活的新、旧形态的混合。资本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把各种社会经济形式联合起来,它至少有以下两种相互并存的形式:第一,南部国家农村中无地或只有少量土地的人向城市的迁移,以及南部国家人口向北部国家的迁移;第二、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向能够提供廉价劳动力和更具有市场潜力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输出。在第一种形式下,廉价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健康条件恶化等多种社会问题,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农村土地荒芜和生态状况的恶化。在第二种形式下,发达国家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同时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和联合的发展,因此应该阐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后果。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毁坏,联合的发展在这基础上又增加了污染、有毒废弃物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发达国家正是通过不平衡发展和联合发展,实现了对全球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并引起了全球严重的环境污染。总之,资本主义是不断追求利润自我扩张系统,这种自我扩张的趋势与自然资源、自然净化能力的有限性构成了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矛盾。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不难看出,在生态社会主义视阈下,正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独有的特性和固有的矛盾,促使生态问题的出现与恶化成为必然的结果,总之,生态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的宿命。

三、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

既然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这一制度不可改变的利润挂帅的经营战略,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宿命。那么,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在于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

(一)通过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制的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加以集体控制

英国生态社会主义者佩珀指出,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异化首先是自然的异化是与我们的自己的部分的分离,而导致自然的异化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因此,通过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制的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加以集体控制,异化就可以被克服,因为生产是我们与自然关系的中心。在他看来,克服自然的异化意味着,通过消除它虚假的外部性和控制与规范它对整个社会用处来坚持自然的人性。我们不应该在试图超越自然限制和规律的意义上支配或剥削自然,但是,为了集体的利益,我们应该集体地支配(计划或控制)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社会经济组织的每一种形式都有着与它自己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包括非人环境相关的特定方式和动力,因而,对一个既定生产方式的自然限制,并不是对所有生产方式的普遍限制。改造生产方式意味着改变许多需求,因而改变供应它们的资源以及必须解决的一系列生态难题。

(二)坚持实施生态转化战略

美国的福斯特强调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实施生态转化战略。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不是解决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世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是必要的。由于生态危机的主要历史根源是“资本与自然之间的致命冲突”,因而生态斗争与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是不可分离的。要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就必须实施生态转化战略。一方面需要工人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结盟,消除工人与环保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层面上的协作行动,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规划新的与自然合作的关系,大力削弱国家与资本的合作关系。

在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纵观全球世界,粮食危机,恐怖危机,债务危机,失业危机,石油危机,隐现的信用危机等等,可以说危机肆意,横行张狂。但在其中,生态危机做为一种更加致命乃至危及地球生存安全的隐患,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格外关注,因为它带来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是难以进行补救的。大家有可能要说,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不管姓“资”还是姓“社”,都有可能发生,但为什们就只分析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难道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生态破坏问题的存在吗?毋庸置疑,只要是人,就必须要生存,要生存就要去索取资源,一个人的破坏难以发现,但人加人成为国家后,可想而知破坏生态的程度将有多深。的确,社会主义国家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生态问题,但跟已经工业发展了好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二者孰轻孰重,谁的破坏性更大,那就不言而喻了,即便是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若干次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哪一次背后的真凶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况且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在本性更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危机要比社会主义国家要大。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生态危机已成为显性危机,我们必须思考对其防范的对策,但是,在当今理论界,生态社会主义者们对其发现、研究的时间较早,并有若干比较成熟的思想对策,然而,其派系林立,很难形成一套有系统、有组织、有层次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的思想建议对我们今天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永杰.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启机前直正想源―佩拍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探析[J].东岳论丛,2009(1).

[2] 胡义清,吴 玲.不平衡发展与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生态学批判[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 孟鑫,胡军.生态危机的制度原因―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3).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危险源;控制

一、前 言

国家的基础建设:公路建设规模不断的扩大,在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频频发生。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总体上属于“经验控制型”和“过程控制型”,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事故防范体系,无法做到事先有效地抑制事故苗头,防范事故的发生。事故是危险源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事故进行管理只能是事后的管理。任何事故的产生一定有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等。因此,基于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危险源的控制原则与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作为导致施工进程停止或受到干扰的意外事件,是以施工生产过程中一系列有序的不安全事件为前提的。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工具、材料和环境是构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特征,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作业活动、不安全因素、不安全事件构成的系统在安全管理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事件的存在是安全事故产生的基础,而安全事故是以施工生产活动为载体的。

(二)外部原因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上述的内部机理外,还受到社会上相关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路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

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表现为:针对施工过程中薄弱环节采取的事故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施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差;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监管管理资源和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次、环节的整体效能。

2.公路工程施工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

安全责任不实到位表现为: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3.保障安全生产的各个环境要素尚需完善

施工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低价中标,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无资质单位挂靠、以包代管现象突出;公路施工行业科技进步在推动公路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三、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控制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控制的主体可以是施工单位、施工作业班组,也可以是业主或监理及其所属的职能部门。危险源控制的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横向包括人、机械、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纵向涉及施工项目系统的各个层次。

从危险源控制的阶段看,包括施工前的危险源控制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施工过程的危险源监测、预报和定期评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内容。

(一)危险源控制原则

1.危险源控制的一般原则

危险源控制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3)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及时。对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2.危险源控制的及时评审原则

危险源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随着施工进度的展开,危险源的存在及分布、危险等级都会随之变化。因此必须及时或定期地对危险源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和修订,以确保危险源管理的充分性、适宜性和实效性。

一般选择以下时机进行及时评审:新工程、新项目开工前;单位工程开工前;特殊作业、危险作业开工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型机具设备使用前;现场组织机构、工程审计、现场布局等有重大变化时。危险源计划评审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源的辨识是否充分,是否有新的危险源产生;危险等级评价是否合理,是否有风险程度的变化;危险源控制措施是否适宜,实施是否有效;是否有进步改进的需求。

3.危险源控制的事故预防措施与原则

在事故发生之前,应当采取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根除危险源一限制和减少危险源一隔离、屏蔽和连锁一故障安全措施一减少故障及失误一安全规程 矫正行动。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危险控制的预防措施包括:(1)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2)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3)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4)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5)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6)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7)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二)危险源控制及管理措施

对危险源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是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控制工作的核心和精华,也是抑制事故发生的关键。

1.建立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系统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以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不同的施工标段建立公路施工危险源系统,以避免因危险源广、杂、散而难于控制管理的缺陷。在系统图上应明确标明危险源所处施工环节、危险等级、危险源管理所属单位和部门。这样可以使危险源检查控制管理中有条不紊,有轻有重,同时也可以对危险源系统安全分析和研究,以提高安全管理决策水平。

2.建立危险源分级管理体系

根据危险源级别,可以明确规定各级危险源所属管理单位和部门。对于潜在危险性大,难以控制,发生事故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多人伤害及重大设备事故的危险源由业主进行定期检查管理,项目经理部和监理应作为日常工作检查管理重点,施工作业班组应进行日常管理并记录齐全;对于潜在危险性较小,但可能发生人身伤害及设备事故,且能够控制的危险源以项目部和作业班组管理为主,业主和监理应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事故,但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险源由危险源所在施工作业班组管理为主,项目经理部定期检查,业主和监理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每级危险源严格按危险源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3.制定危险源分级控制和管理办法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危险源存在有其特殊性,并有动态静态之分,危险源管理办法应适应公路工程点,根据危险源等级及直接管理者责任要求,建立各级危险源分级控制和管理档案。

具体体现在:(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全标段危险源控制管理档案,档案中应明确各级危险源状况、控制措施以及日常管理,危险源升降级情况,随时调整危险源系统变化,做到管理有序。(2)企业应制定各级危险源安全检查表。应根据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状况、安全条件、控制措施、应急措施等制定危险源安全检查表,并根据该表分别按业主、监理、项目部、施工作业班组安全检查最低时间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案。(3)对动态危险源实行跟踪管理。根据动态危险源变化快、情况复杂、难于控制等特点,应实行跟踪管理;对于特别危险、情况复杂的危险源由监理安排人员进行定点跟踪。制定危险源分级控制和管理实施及考核办法。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范文第4篇

内容提要: 当前的危机既是国际金融危机,又是国际经济危机;只承认当前的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而否认它是国际经济危机,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次危机的产生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当前危机的经济法对策,在我国,主要包括依法加强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管理和保护,依法完善计划调控、财政调控、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以及依法加强反对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这次源自美国、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很快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其他各个经济领域,从经济发达国家蔓延到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次危机连锁效应之快、涉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如何应对这次危机,这是2008年以来国内外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但是,各自提出的危机对策有很大区别:有些对策是可行的;有些对策治标不治本;有些对策完全是“无的放矢”。这同人们对于这次危机的性质和根源的认识存在严重意见分歧直接有关。因此,搞清楚当前危机的性质和根源,是正确地确定当前危机的对策的前提。在经济法学界,除了要搞清楚这次危机的性质和根源以外,还应该搞清楚必须采取哪些经济法对策和为什么要采取这些对策。

一、当前的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在西方国家,政界和学界一般认为,当前的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而不是国际经济危机。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当前的危机是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例如:美国麻省大学大卫·科茨(DavidKotz)教授认为,当前的危机是“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1];巴黎政治学院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帕斯卡尔·佩里诺认为,当前的危机是“2008年夏天爆发的经济和金融危机”[2]。

在我国,关于当前危机的性质,人们都不否认它是国际金融危机,但在它是不是国际经济危机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否认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也是国际经济危机,不过公开否认的人并不很多;二是肯定当前的危机既是国际金融危机又是国际经济危机,不过明确肯定的人只占少数。这少数人的观点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例如:认为这次危机是“席卷各国的金融风暴”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3];认为这次危机是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4];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发作的经济危机”[5]。

笔者认为:当前这次危机的性质,既是国际金融危机,又是国际经济危机;或者说,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说当前的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而不否认它是国际经济危机,是可以的;认为当前的危机只是国际金融危机而不承认它是国际经济危机,是不符合实际的。为什么否认当前的危机是国际经济危机的观点不可取呢?因为:第一,从这次危机所涉及到的经济领域的范围和国家的数量来看。这次危机不仅涉及到金融领域,而且涉及到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仅涉及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而且涉及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涉及国家最多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第二,从这次危机所表明的生产过剩的情况来看。经济危机即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国际经济的实际情况表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经济体相继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工业生产、出口、投资和就业等诸多经济指标全面恶化。美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负增长6. 8%,创27年来单季降幅最高纪录; 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下滑,GDP负增长5. 5%; 2009年11月失业率按照官方标准计算,达到10. 2%,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最高纪录。日本经济也出现了35年来单季最大幅度的萎缩,欧元区经济也出现了严重衰退。由于外部需求减少、资金加速外流等因素,还直接使其他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6]总之,正是由于严重生产过剩,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生产严重萎缩,企业大批倒闭,失业率迅速上升。

二、当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次危机之所以首先在美国爆发,是由于超前消费、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过松、金融衍生产品泛滥,于是引发了次贷危机,进而爆发了金融危机,然后蔓延到全球成为国际金融危机。持这一观点的人的逻辑是:由于超前消费的广泛需求引发了金融创新过度;由于金融创新过度和政府监管过松,引发了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引发了次贷危机;由于次贷危机的加剧,爆发了金融危机;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金融风暴很快蔓延到了全球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另一种观点与上述观点不同。有的学者说: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7]。有的学者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以及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对立,经济发展成果不能为广大人民公平公正地分享,导致整个社会购买力和市场需求不足,因而经济危机必然周期性地发生。”[8]

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虽然谈到了产生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些原因,也有一定道理,但其要害在于掩盖了产生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第二种观点指出了产生这次危机的制度根源,是可取的。应该指出,要正确地确定当前危机的对策,在搞清楚了当前危机的性质之后,还必须搞清楚产生危机的原因、特别是根本原因。为此,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二是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广大劳动群众受剥削,社会贫富分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收入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市场的扩大远远赶不上生产的扩张,于是导致严重的生产过剩,即生产相对过剩。三是由于生产过剩严重地影响了工业、房地产业和商业资本家的赢利,因而他们要求银行业资本家开设住房贷款和消费贷款,以改善住房和消费品的销售,增加其赢利;而银行业资本家为了赢利,也希望在严重经济衰退中将过剩的银行资金盘活,于是大搞所谓“金融创新”,积极开设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等金融衍生产品,促使收入低、现实购买力不强的劳动群众“超前消费”[9]。可见,面对生产过剩、银行资金过剩产生的所谓“金融创新”过度,进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泛滥,是资产阶级的利润至上的原则决定的。四是为了让资产阶级利润至上原则得以实现,国家机关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国家干预最小化”这种错误的经济思潮和政策,放松了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任凭金融衍生产品泛滥。五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的恶性发展,引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加剧,爆发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六是由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的特殊地位,把新自由主义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作为向其他国家自由扩张的战略工具,并且形成了主要体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益的、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美国首先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很快蔓延到全球,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七是根据以上分析,应该得出的结论是:产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关于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先后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着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10];这表明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11]。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把事物矛盾的法则“应用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的时候,他看出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精辟论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当前危机的经济法对策

由于产生当前危机有多种原因,因此,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对策,其中包括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由于产生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问题,彻底批判新自由主义所大力推行的私有化思潮和政策,必须在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同时,最终消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面,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择要论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经济法对策:

第一,依法加强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管理和保护。如前所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929年末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当时的苏联没有被卷入进去呢?因为前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3]

对于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宪法》)第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7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我们必须按照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在我国,可以依法创办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并保护其合法权益。但是,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绝不能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搞什么“国退民进”、“公退私进”,让大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退出市场,造成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大量流失。

为了加强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管理和保护,除了必须严格执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现行规定以外,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立法。从1993年起,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将《国有资产法》列入了三个五年立法规划之中,可是该法至今尚未制定。虽然2008年我国制定了《企业国有资产法》,但它并不能代替《国有资产法》。关于集体财产管理的法律不仅至今没有颁布,而且还没有列入立法规划。这种立法滞后的状况,不利于加强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管理和保护,不利于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应该尽快改变。

第二,依法完善计划调控。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14]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15]

计划法规范计划行为、调整计划调控关系,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纳入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法治轨道,可以为制定和实施好计划提供法律保证,以利于充分实现计划的功能,发挥计划的重要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规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指标、经济结构的优化、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长、民生的保障等,都是计划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能依法制定和实施好计划,就不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例如:“有的地方GDP增长速度很快,数字很好看,但并没有相应地增加社会财富,反而浪费了社会资源”[16];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这只会使经济结构更不合理,加剧生产过剩[17];出口依存度过高,内需与外需结构不合理,就不是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投资率过高,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就不是把扩大居民消费放到应有地位。

我国《计划法》的起草工作开始于1980年。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将制定《计划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国务院有关部门于1995年将《计划法(送审稿)》提交国务院审议,但长期处于搁置状态。现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制定《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法》列入了立法规划。希望该法能够抓紧制定,并早日公布施行。

第三,依法完善财政调控。财政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财政法将财政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可以从法律上保证财政功能的实现,发挥财政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根据我国《预算法》第54、73条的规定,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不得擅自变更预算。这是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需要,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需要。国家要发挥财政的分配收入功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18]国家要依法对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种、税目、税率、减免税等税法的构成要素做出合理的规定,以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国家要完善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加强转移支付力度,将部分财政收入无偿提供给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给乡村和经济困难群众,有助于缩小地区、城乡、贫富差距。

第四,依法完善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宏观调控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大体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从价值形态上看,就是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求量的平衡。金融调控即金融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即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家银行、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金融调控的唯一主体。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中央银行要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正确处理货币供求关系,维护金融稳定,充分发挥在金融调控中的作用。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国家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为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维护金融稳定,控制与预防金融风险。2009年上半年,我国发放了约7. 4万亿元贷款,是2008年上半年的3倍,超过了2009年全年5万亿元的贷款计划。其中,有1万亿至2万亿元违规流进了房地产和股市,这里还不包括直接对房地产开发和抵押购买发放的巨量部分。对于这种严重透支未来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资产泡沫,监管部门应给予强烈关注。[19]

美国的金融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极力推行金融自由化。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我国的金融改革必须排除新自由主义的误导,加强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提高金融效率,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五,依法加强反对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在我国,已经制定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两部法律的实施还存在着问题。例如,外资在我国不仅已经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态势,而且已进入我国钢铁、金融、水泥等支柱企业进行并购,重点并购大中型企业或整体并购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外资利用其优势产品和垄断地位操纵市场,左右价格,获取高额利润,将大量财富转移至国外;同时,压缩我国民族经济的生存空间。[20]多年来,外资在我国不断提高股权控制率[21]和市场控制率的同时,还往往采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和滥用知识产权等《反垄断法》禁止的行为,以及采取商业贿赂和侵犯商业秘密等《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行为,严重地影响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竞争法包括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必要在对《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完善的同时,依法强化反对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结论

笔者对当前危机的性质、根源和经济法对策,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讨,深刻地论述了当前危机的性质和根源,创造性地论述了当前危机的经济法对策,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首先,在当前危机的性质问题上,认为当前的危机是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观点是可取的。笔者从这次危机所涉及到的经济领域的范围和国家的数量以及这次危机所表明的生产过剩的情况两个方面,深刻地论述了为什么说2008年爆发的这次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其次,在当前危机的根源问题上,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的观点是可取的。笔者深刻地论述了要搞清楚产生当前危机的原因、特别是根本原因,必须明确的7个观点;同时指出,关于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精辟论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再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对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问题,必须在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同时,最终消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笔者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从5个方面创造性地论述了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经济法对策:一是依法加强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管理和保护;二是依法完善计划调控;三是依法完善财政调控;四是依法完善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五是依法加强反对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注释:

[1]转引自丁晓钦:《全球危机与经济政治的民主治理》,《经济经纬》2009年第4期,第158页。

[2]原载法国《费加罗报》2009年12月2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9年12月5日。

[3]国纪平:《呼唤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初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应对(下)》,载《人民日报》2008年11月6日。

[4]《人民日报》记者报导:《杨洁箎在联合国高级别会议上讲话》,载《人民日报》2009年6月26日。

[5]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刘伟教授的报导:《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启示》,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24日。

[6] 参见《“海啸”起处神话灭——怎么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27日。

[7] 白暴力、刘永军:《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与集中强力爆发的原因》,《经济经纬》2009年第3期,第26页。

[8]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刘伟教授的报导:《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启示》,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24日。

[9] “超前消费”,又称“透支消费”,是指收入低、现实购买力不强的劳动群众,通过贷款用未来的收入购买房屋和消费品的一种消费形式。

[1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61页。

[1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1页。

[1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305—306页。

[13]那次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严重恶化,只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济是迅速发展的。以工业为例,1933年与1929年比较,美国降到了65%,英国降到了86%,德国降到了66%,法国降到了77%;而前苏联1933年等于1929年的201%。见《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91页。

[14]载《人民日报》1992年12月21日。

[15]载《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

[16]汪洋:《应对危机不能“赶数据”》,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4日。

[17]例如: 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6. 6亿吨,需求仅5亿吨左右,加上2009年上半年完成的投资和目前的在建项目,粗钢产能将超过7亿吨,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2008年我国水泥产能18. 7亿吨,加上在建生产线和已核准而尚未开工的生产线全部建成后,水泥产能将过到27亿吨,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产能将严重过剩。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9年第28号,第12页。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9年第3号,第300页。

[19]《报刊文摘》2009年7月31日。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施工;危险源;管理;分析

危险源是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它指一个系统内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安全事故的在危险因素或危险隐患。恰恰这些不安全因素是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所以,对施工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便成为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1.危险源的构成要素

危险源主要包含三个构成要素:即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

①潜在危险性: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主要指危险源一旦导致安全事故,可能面临无法估量的人员伤亡或极大的财产损失,具体安全状况视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破坏力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危险源的这一属性意味着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损失的严重程度。

②存在条件: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危险源所处的物理状态、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它包括储存条件,如堆放方式、数量、通风、隔离情况等;理化性能,如状态、温度、压力、闪点、燃点、爆炸极限值、有毒及有害特征等;防护条件,如防护方案、故障处理措施、安全装置及标志等;技术条件,操作技术水平、作业娴熟程度、操作失误率等;机械设备状态,如机械性能、完好程度,质量缺陷、维护保养、使用寿命等;施工管理条件,如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等。

③触发因素:即危险源而引发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也就是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进而发展为安全事故。触发因素一般归纳为以下三类:人为因素,如违反规程操作、麻痹大意、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管理因素,如不恰当管理、不正确的训练、指挥失误、判断决策失误、设计差错、组织安排不符合实际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引起危险源转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及环境变化,如气温、气压、风速、温度、湿度、雷电、雨雪雾、地震、泥石流等。触发因素虽然不是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的确可能使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在因素,并且每种类型的危险源都有其对应的敏感触发因素,譬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潜在触发因素;又如夜间作业,照明设施不完善或雨雾天气可能成为安全事故的触发因素目。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2.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特征

通过对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并参考相关的书籍和文献,本文从危险源致灾理论的层面分析,归纳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主要具有如下六个特征:

①客观实在性:施工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无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它都会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一旦主观条件具备,它就会由潜在的危险性发生质的变化而转变为安全事故。

②高度不确定性:由于水利施工项目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系统复杂等特点,加之危险源自身也随着施工现场条件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征,这就使得对各种危险源在施工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难以做到精确把握和预测,导致危险隐患产生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很难用常规性方法进行识别,其后的发展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很难用一定量化的计算方法来加以指导。尤其是事故一旦发生,处理不妥可能会造成危险事态的扩大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③隐蔽性:危险源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状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危险源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明显地暴露在表面,而是潜伏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具有较强的潜在性;虽然并不是所有危险源都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有潜在危险源的存在,就不能彻底排除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④突发性:不仅危险源的存在状态具有隐蔽性,而且引发危险源安全事故的触发因素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实际上,任何一种系统都具有因果连锁的内部特性,较小的危险源也有可能诱发重大危险隐患从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同时,这种隐蔽性使得危险源从潜在到爆发的这一过程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可预警的时间非常短,突发性极强。

⑤复杂多变性:危险源的复杂性是由于实际施工作业情况的复杂性决定的。每次作业即使任务相同,但由于施工技术人员、作业的施工地点、使用的机械工具、所采取的施工方法以及工序有所不同,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也会相差各异。一般地,相同的危险源也有可能存在于不同施工阶段、工序和作业过程中。

⑥连带性:即危险源的连锁反应。一个系统内的各个危险源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假设某个危险源引发产生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很可能又是其它危险源的触发因素,造成危险源的连锁反应。加之危险源的隐蔽性和突发性较强,因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使得应急指挥部门和事故当事人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妥善协调组织急救人员、并及时运送救援物资,或者杜绝应急处置不当行为,该类应急管理方面的因素极有可能会成为其它现场危险源的触发因素,最终导致连锁事故产生。

3.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引发事故机理

人类的安全是人、社会、环境、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的。无论从系统的局部还是整体来看,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存均需要很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事故的产生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即构成事故系统。本文认为安全事故系统是由人、物和人机交互环境三大因素互为耦合作用所产生的。事故致因理论旨在探索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危险源作为安全事故的根源,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触发因素的影响,进而诱发安全事故。

①危险源与触发因素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危险源往往有着若干触发因素,而一个触发因素也可能同时影响着多个危险源。危险源在触发因素的影响下,转化为危险状态,成为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