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旅游营销

特色旅游营销

特色旅游营销

特色旅游营销范文第1篇

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独特的工艺水平与地区文化、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随着旅游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发展,游客购物、娱乐支出所占的比例日渐上升,旅游纪念品的市场营销占整个旅游购物市场的比重也日益攀升,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内蒙古地区物产丰富,位置优越,历史悠久,具有很多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资源。有闻名海内外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这是旅游优势所在。

旅游的意义在于丰富阅历、放松身心,旅游时的购物虽不是最重要的,但对游客而言,寻找、发现并购买称心如意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将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也是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地区文化和风情的缩影。对旅游目的地而言,良好的旅游纪念品营销态势,对增加地区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旅游业及相关工商企业利润,繁荣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模式

随着内蒙古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发展旅游纪念品,树立旅游纪念品的营销观念,积极推进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营销。构成旅游纪念品的质量要素包括表现题材、材料、制作工艺、外形和包装五个方面,从这五个方面寻找突破口是开发旅游特色纪念品的具体途径。

(一)题材是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含义

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地区旅游文化的象征,因此,其表现题材(寓意)能否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反映当地风情风貌是衡量旅游纪念品质量好坏的根本标准。表现题材的特色是构成旅游纪念品基本使用性能(纪念性)的核心。

(二)原材料是构成旅游纪念品的原始物质,是形成旅游纪念品的基础物料

原材料的质量特性是旅游纪念品特性的基础,通过材料的选择能区分出纪念品的档次和规格。但旅游纪念品材质的优劣并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物理特性,有些当地不起眼的材料或废物通过文化挖掘,也能制成深受旅游者青睐的旅游纪念品。

(三)制作工艺对旅游纪念品质量也有决定性作用

同样的原料在不同的制作工艺下会形成不同质量的纪念品,同时,制作工艺本身也能折射出旅游纪念品中的文化。

(四)旅游纪念品的外形包括造型、色彩、图案、装饰等

捕捉时尚,立足本土,抓住旅游者的心理变化趋势,从外形上不断推陈出新,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开发旅游纪念品的重要途径。

(五)由于旅游者的流动性及其特有的购物心理,旅游纪念品的包装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便于携带和运输:二要精美;三要具有地方特色,与内容物相映成辉

三、模糊评价理论与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是由末端开始逐级向上的评价方法。根据模糊评价的方法可以制定出旅游纪念品创新开发的具体途径。纪念品的题材、材料、制作工艺、外形和包装五个方面要素发生变化,或各要素组合形式的变化,都会导致一种新的旅游纪念品的产生。将各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时尚注入以上五要素是创新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具体途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用数学函数来表示:

W=f(a、b、c、d、e)

w代表旅游纪念品,a代表题材,b代表材料,c代表制作工艺,d代表外形,e代表包装。a'b,c,d,e是自变量,w是因变量。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旅游纪念品创新途径的数学表达式:

Y策略=f(Xa,Xb,Xc,Xd,Xe)

其中:xa={a,A}Xb={b,B}Xc={c,C}Xd={d,D}Xe={e,E}

其中:8,b,c,d,e是传统意义的五要素;A,B,C,D,E是传统五要素的创新。这样,“旧”与“新”的结合就可以产生多种创新开发旅游纪念品的途径,根据排列组合原理,共有32种具体途径可供参考。

以下列出几种可供参考的途径:

Y1=f(a,b,c,d,e);Yff(A,b,c,d,e);Y3=f(a,B,c,d,e);Y4=f(a,b,C,d,e)

Y5=f(a,b,c,D,e);Y6=f(a,b,c,d,E);Y2=f(A,b,C,d,e)

(一)仿制型策略(Y1)

以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珍贵动物做题材来设计旅游纪念品的外观造型、图案等,用当地的特产作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传统产品。

(二)题材创新型策略(Y2)

就是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包装,赋予另一种文化涵义的题材来反映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实现纪念品创新。例如常用的娱乐用品扑克牌,若将它与内蒙古的大草原自然风光联系起来,就可以开发出集艺术性、娱乐性、纪念性为一体的旅游纪念品。

(三)材料创新型(Y3)

是指选用新的制作材料实现旅游纪念品的创新。例如:改变钟表外壳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方式,采用内蒙古的木材制作,使得手表古色古香,定会引起旅游者的注意。

(四)工艺改革型(Y4)

对传统纪念品在加工工艺方面作一些创新,使老产品焕发新光彩。

(五)外形创新型(Y5)

即在旅游纪念品外形上进行改进。

(六)包装创新型(Y6)

是指利用新的有创意的包装,增加旅游纪念品的附加值。

(七)工艺、题材创新型(Y7)

它是多因素结合创新型的一种形式。多因素结合创新型是指不只从一个质量要素的改变来创新纪念品,而是尽可能调动多个相关变化要素来组合产品,从多个要素的角度综合考虑。工艺题材创新型则是把旅游纪念品的工艺和题材都融入非传统意义的因素,从而实现纪念品创新。

四、内蒙古旅游特色纪念品的营销对策

特色旅游纪念品具有多种开发途径,多途径的开发将更能吸引旅游者的购买,同时,根据科特勒提出的4p营销战略,可将内蒙古旅游特色纪念品的营销对策分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在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开发时应多开发一些能够体现旅游经历,与旅游景点内容相配套的旅游纪念品。由于旅游者购物时间短,旅游纪念品又属于非日常用品,旅游者相对缺乏对该类产品的知识,其购物具有仓促性和从众性的特点。纪念品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多数旅游者注意力的主要是外观。因此,经营者必须在纪念品颜色、造型和包装等方面多下功夫,开发一些外形创新型和包装创新型的旅游纪念品。如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工艺美术品,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和药材等。

(二)价格策略

以感受型青少年、中年旅游者为目标市场的旅游纪念品,其商品定价策略应是中、高价策略。这部分旅游者有一

定的经济基础,注重购买过程中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以度假型青少年、中年旅游者为目标市场的旅游纪念品,其商品定价策略应是高价策略。这部分旅游者收入高,对商品艺术性的要求高于其实用性,对符合他们爱好的商品,他们在价格因素方面考虑较少,而且他们认为高价位的商品能体现一个人的地位。以度假型老年旅游者为目标市场的旅游纪念品,可采用中、高价策略,因老年人退休后,收入减少,即使他们对一些旅游纪念品非常喜欢也会考虑价格因素。对于以其它类型的旅游者,可采用中、低价策略。

此外,还要考虑产品特色、政府干预、市场结构、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使旅游纪念品的价格合理和灵活,能照顾到大多数旅游者的购买能力。

(三)渠道销售策略

对于各种不同的旅游纪念品还可以组合销售。这种销售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将内蒙古的各类旅游纪念品组合在一起,如将风味小吃、地方特产和小型工艺品组合在一起。二是将内蒙古的各类旅游纪念品集中在一个店面同时销售,这样既减少了旅游者频繁进店的麻烦,也减少了旅游者的购物时间。

(四)内蒙古旅游特色纪念品的促销策略

促销是旅游纪念品营销策划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其主要功能是刺激交易。首先,旅游纪念品生产人员应严把质量关。杜绝质量低劣的商品投入市场;销售人员应建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在销售过程中加强相应的配套服务,以便建立良好的“口碑”。其次,还可以利用网络拓展促销。根据NDP网上研究中心的调查,几乎70%的网上读者光顾过与旅游相关的网页。通过网站提供有关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信息,不受时空、介质的限制,简单、经济、全面、有效,使旅游者在了解旅游产品信息的同时了解当地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深旅游者对旅游纪念品的印象。

特色旅游营销范文第2篇

一、湖南发展特色旅游所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湖南特色旅游在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十五”以来,湖南省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全省90%的市州县均以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这种遍地开发式的发展,阻碍了湖南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也不利于湖南旅游精品名牌的打造。当前国内国际的旅游竞争,不仅是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竞争,更是旅游服务、旅游促销的竞争,湖南必须适度集中力量,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型的权威性的旅游促销组织,加大宣传。到目前为止虽然我省已有等级旅游区(点)67家,其中4A级23家、3A级20家、2A级21家、1A级3家,部级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2家,但名声在外的主要还是张家界、衡山和韶山。我省旅游收入这三地也一直占六成左右。这是张家界、衡阳和韶山的骄傲,也是湖南旅游业的悲哀所在。湖南要发展大旅游产业,兴建旅游大省,仅靠张家界和衡山显然难以支撑局面。湖南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较之其他省区速度慢,收效低,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本地赖以发展特色旅游的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缺乏宣传力度,虽然它们有特色,但由于宣传不够而知名度不高,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湖南旅游业发展的速度。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其他省区许多新开发的这类旅游区早已上了规模,而湖南同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衡南嵝岣峰,衡东四方山至今还鲜为人知,因此,对湖南特色旅游项目加快开发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已迫在眉睫。

2、旅游规划滞后,开发建设无序

湖南特色旅游正处于发展阶段,除张家界和南岳景区外,其余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其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不足,特别是在国际上没有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市场,各景区缺乏整体筹划和有机组合,从而降低湖南特色旅游总体对游客的吸引。湖南虽然是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规划管理跟不上。近年来我省旅游规划工作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各市(州)、县(区)及旅游区(点)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大大提高,科学指导旅游区(点)有序开发建设的手段不断加强。按照构建覆盖全省旅游产业规划体系的要求,先后编制了《湖南省旅游业十年发展规划》、《湖南省旅游业“十五”计划》、《湖南湘西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洞庭湖区域旅游专项规划》、《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等一系列规划,武陵源、韶山、炎帝陵、南岳、东江湖、岳阳楼等一大批旅游区(点)加大了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力度,但是还缺乏各项专业规划和没有建设性详规。各地旅游开发缺乏科学统筹,乱上项目,乱开发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布局失衡,功能重叠,档次低劣,建设规模小。

3、特色不突出,市场定位不清

湖南各地均有其奇秀神异的特色旅游资源,但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资金的不足,加之又盲目追求多样性,使得旅游项目建设重复雷同现象严重。当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研究所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在全国的垄断地位;更要研究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个性需求对这种特色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其目的是在寻求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向市场经营转化的最佳切入点。对旅游资源特点认识正确,对旅游市场趋向分析准确,资源优势就能很快地转为经济优势。否则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就会导致失败。例如常宁开发建设印山、瑶寨风情园等旅游产品就是一个失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突出本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忽略了这些项目的开发与本地旅游定位协调相融。这些脱离当地特定自然资源环境与人文历史资源环境的旅游项目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4、没有国内外极具影响力、震撼力的旅游大品牌

旅游要靠大品牌震撼人、吸引人、留住人。而我们没有像黄山、九寨沟、故宫这样的国内大品牌。更没有像夏威夷、巴厘岛、普济岛这样的国外大品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湖南旅游对外界的震撼力和吸引力。而培育震撼中外的旅游大品牌需要全省上下长期坚韧不拔的努力。

5、管理体制仍有待理顺

旅游市场监管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管理中许多部位出现“真空”,旅游相关部门的法律与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管理上的联动。特别是对“黑社、黑导、黑车。黑店”的打击力度不够。这种现状造成了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的削价竞争、“零、负团费”、购物欺诈、宰客等问题在我省比较突出,旅游价格起伏过大,虽然几经整治,但都是整而不治。同时,旅游市场开发的投入不足,策划不够,下力不够。

二、深层次开发湖南特色旅游的对策

1、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树立新的旅游资源管理观念

旅游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精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巩固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整体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编制规划要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核心,以特色为亮点,既要创意构思,立足当前,科学定位,又要引导市场,把握未来,适度超前,确保旅游区(点)开发建设与境内外市场的需求有效结合。旅游区(点)的规划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新的资源观,不但要注意发挥旅游开发对环境保护的正面效应,更要重视防止不合理开发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十一五”期间,各级旅游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好关口,没有规划绝不能盲目招商,也绝不允许上项目,要使旅游业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

2、对湖南旅游特色定位,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目前,湖南旅游业整体形象不明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湖南旅游的特色定位不明确。要紧紧围绕湖南旅游整体形象,树立湖南的旅游特色形象;要突出湖南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景,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深入挖掘湖南独特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项目;要保证旅游形象的稳定性又要做到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充分注重品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古代文化中的名人名山作为品牌旅游产品的全新旅游形象。在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面向境内外旅游市场,大力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重点建设:绿色生态、红色经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质奇观、考古发现、水上游乐、特色漂流、温泉度假、工业观光、乡村体验、都市休闲等12个专项旅游产品。同时,加大打造世界级旅游区(点)的力度,精选一批旅游区(点),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和要求,积极支持申报世界遗产。

3、加强旅游促销,努力将产品推向市场

如果说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是湖南旅游热省的基础,那么客源市场的开拓则是旅游富省的关键。为了使湖南从旅游资源大省变成旅游强省,全省旅游部门必须在挖掘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把握客源市场定位,大打特色牌,为此:一是要树立品牌意识,重点推介张家界、南岳、韶山等旅游产品,不断为这批传统观光产品增加新内容,并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特点,进行有重点的宣传促销。组织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各类会议、展览、招商活动,形成品牌形象;组织召开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和中国现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制造轰动效应,招徕旅游者,提高湖南知名度,保持世人对湖南持续的注意力;开发特色商品市场,成为商品集散中心;争取举办各类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建立各类部级体育训练基地。二是要积极开拓专项产品,充分利用湖南的秀美山川及绚丽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名人文化旅游、科技旅游、时事旅游、探险旅游、校园旅游、小说旅游、影视旅游、拓展旅游、科普旅游、工业旅游、农家旅游、工业旅游和体育旅游等多种专项特色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市场多样化,把市场开发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形成整体促销态势。

4、注重联合营销和节会营销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

旅游目的地营销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根本目标就是,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和策略,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完美统一的强势品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营销策略日益创新,传统的老一套的旅游促销手段在品牌包打天下的现代旅游时代已难以奏效,尤其是单一呆板的旅游营销策略已无力回天,使得形形色色的联合营销正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大舞台上威武雄壮地上演。从川藏滇联合投资800亿元打造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到长三角旅游圈的逐步形成,尤其是“五岳联盟,天下称雄”的“中国第一旅游品牌”的横空出世之后,旅游营销联合之势甚嚣其上。国内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营销联合、泛珠三角旅游联合、中部地区旅游联合的诞生,湖南省内有大南岳、大湘西、大湘南旅游圈的破土。湖南旅游节期间,由岳阳楼发起的中国六大名楼联盟以营销“中国名楼旅游”为己任,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天下岳阳,岳阳也以全新的形象跃然入国内外旅游者的视野。同样,节会营销成为品牌塑造的手段。2005年中国湖南旅游节最大的成功就是节会营销了旅游品牌,节会营销与品牌营销自觉地走向融合和统一,特别是开幕式举办地浏阳通过系列主题活动成功地传播了“激情浏阳,狂欢之都”的品牌形象,闭幕式举办地莽山卓有成效的节会营销使“中国原始生态第一山”一举成名天下知。“生命在于运动,旅游在于活动”,为更好地打造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必须进一步强化节会营销意识,尤其是要更加注重以营销品牌为终极目标的节会营销的策划和执行,以及节会自身品牌的打造,坚决防止误入节会营销与品牌营销两张皮的歧途,自觉杜绝节会营销损害和破坏整体品牌形象的再次发生。

5、贯彻标准,强化管理,打造旅游品牌

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依法治理,规范经营服务行为,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按照质量规范和标准,从服务观念、服务技能、服务态度、服务项目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服务宗旨,全面优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强化尊重游客的意识,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旅游区管理和发展中的运用。

特色旅游营销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17803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朝阳产业。与此同时,旅游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之一。

2 生态旅游概述

由于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界各国及地区都在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规模空前扩大,开发程度不断深化。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凸显出来,特别是由于盲目、无序,甚至是掠夺式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既能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又能充分享有旅游之利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绿色浪潮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人们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开始觉醒,追求“绿色”、崇尚“自然”的消费理念日趋成熟。以此为契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贴近自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逐渐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1993年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特别强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在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生态旅游强调环境友好,注重生态保护,作为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方面,还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即通过减轻环境压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世界旅游组织指出,“生态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的理想模式之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生态旅游成为国内外旅游者旅游实践的热点,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生态旅游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受到旅游企业的重视。同时,也必须注意,作为一种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因此,从旅游经营主体角度看,建立一套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经营的营销体系并付诸于实践,对于科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和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旅游经营主体在生态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有效推广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旅游经营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乌兰编著的《生态旅游市场营销》一书就是针对生态旅游这一特殊旅游产品,在总结前人有关生态旅游营销管理及营销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著作。

3 对《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理解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把市场营销的研究成果与旅游企业的经营特点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并力求突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和创新发展。作者沿袭了经典市场营销著作的框架体系,把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绿色营销理念具体应用于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当中。全书结构清晰,内容详实,主要分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概述、生态旅游者行为分析、生态旅游营销环境、生态旅游营销调研、生态旅游营销战略、生态旅游营销4P策略以及生态旅游营销管理等内容。

为了克服在生态旅游营销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市场泛化问题,作者首先对生态旅游市场的范畴进行了界定:生态旅游市场主要是指到生态旅游区旅游,并且在旅游中对当地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能主动承担一定责任和采取自觉行为的那部分游客。并指出,这种界定更符合生态旅游的要求,更能反映生态旅游的本质,对于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各种生态旅游营销活动更具有实际意义。然后,对生态旅游市场营销下了如下定义:生态旅游经营主体旅游企业(包括景区、景点)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过程中,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现和创造市场机会,建立稳定的市场优势,通过各种营销策略的有机组合,在满足生态旅游者需求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旅游经营目标。

针对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内涵,作者指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是一种基于绿色营销理念的先进营销方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明晰的社会营销观念。即在生态旅游市场营销中应当兼顾企业利益、旅游者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创造和引导理性的生态旅游开发和消费模式,并通过在全社会传播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环保、绿色的旅游方式,最终实现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综合效益。②市场营销内容逐步扩展。即在实现产品营销的基础上,重视深入宣传和传播生态旅游理念,使旅游者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并参与到促进旅游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实际行动中。③参与市场营销的主体增加。即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凡是与生态旅游营销活动有关的主体,都应是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参与主体,包括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部门、景区景点开发经营者、各类旅游企业、当地社区居民,以及相关的非政府团体和组织等。

作者进一步指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具体内容,包括:广泛传播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及生态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参与生态旅游活动;建立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获取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综合效益。并为生态旅游经营者的营销实践指明了道路,这就是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始终,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市场需求特征出发,深入分析研究制约和影响生态旅游经营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和创造市场机会,制定生态旅游营销战略,建立稳定的市场优势,通过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4P策略的有机组合,在满足生态旅游者需求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旅游经营目标。

作者理论功底深厚,在生态旅游与绿色营销关系的论述中言简意赅,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为全书的精华所在。绿色营销理念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观念。而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具体旅游活动,也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生态旅游和绿色营销共同倡导了对环境负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这种内在的一致性,使得两者很自然地被结合到了一起。绿色营销观念所提倡的提供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加强环保措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企业行为,是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经营宗旨,也是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过程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因此,推行绿色营销既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实践选择。

作者不仅理论基础扎实,在生态旅游营销实践和营销策略具体实施层面也有独到见解。作者指出,在生态旅游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营销理念、产品设计、管理模式、旅游过程的绿色化,将绿色营销理念切实融入到生态旅游营销过程中。就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作者特别提出,随着旅游体验和感受逐渐丰富,生态旅游者的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会越来越高,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必须适应旅游者的这种需求变化,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专业化生态旅游产品,精心设计主辅产品相结合的产品体系,以提供多种富有体验性、参与性、环保性和小众化的生态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以丰富游客的生态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满意度。然后分别就“高端生态旅游市场”和“大众生态旅游市场”给出了详细而实用的具体实施建议。

从生态旅游营销的具体实践看,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于1982年批准建立,标志着我国生态旅游的正式开启,1998年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建设四川九寨沟、云南迪庆、湖北神农架、丝绸之路、长江三峡、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六个高水平、高起点的重点生态旅游开发区,我国生态旅游由此进入产业化规模发展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已遍及部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各级各类景区,其中九寨沟、香格里拉、长白山、张家界等生态旅游区发展已较为成熟,积累了一定的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经验。例如,张家界、千岛湖等一些生态资源丰富的景区积极创建生态旅游品牌,并此作为开拓生态旅游潜在市场的主要发展战略,取得了不错的营销效果。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已从原生的自然生态景观,发展到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态景观紧密结合的多种组合形式,基本形成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并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发展历程较短,要培育与市场需求相符、具有相当规模的生态旅游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营销观念、品牌形象、产品项目设计开发、营销策略组合和市场调研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就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生态旅游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无论是生态旅游者数量,还是生态旅游收入,都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时,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也将日益复杂化。因此,生态旅游经营者需要逐步适应未来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从市场出发,加强市场营销环境的综合分析,制定生态旅游营销战略,并在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策略中具体加以体现。此外,还要重视整合营销、关系营销、体验营销、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的创新应用,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生态旅游营销的案例

如果说《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存在不足的话,笔者认为该书在论述过程中略显枯燥,不够生动,尤其缺少鲜活的案例让读者对生态旅游营销有更直观的认知。在此,笔者准备了一则案例以飨读者。

案例:生态旅游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丹翠(Daintree)生态居住和温泉是一个位于澳大利北部亚热带地区的被独特的雨林围绕的旅游目的地。2009年因为它极好的服务和它在采取措施来保护美丽的自然遗产中做出的巨大的努力而赢得世界领先的生态小屋和澳大领先的绿色饭店大奖。

作为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丹翠把自己定位在:一个重视社会责任的公司。与此同时,旅游者还发现了一个在Possum Creek河上游拥有156个热带雨林区的叫做SPVRC的公司(信息检索)。纵然两个公司都是著名的生态旅游名胜地,顾客们仍旧决定选择丹翠是因为它的spar服务更加的吸引人而且价格合理(可选项评价)。顾客们为旅行付钱并享受自我(购买过程)。当回忆起这次绝妙的旅行时,他们会感到很满意并想要再次进行生态旅行(售后评价)(注:括号中内容属旅游者决策过程)。

购买丹翠生态旅行的顾客经历了顾客购买决定过程的五个阶段,包括认定问题和需要、寻找信息、可选项评价、购买和购后评估。生态旅游经营者应该明白的是:有持久涉入兴趣的顾客当偶尔购买产品和信息是关于熟悉的种类、但不熟悉的品牌时,总是会做出购买的决定;对生态旅游有临时投入兴趣的顾客对不熟悉的、昂贵的和不常购买的产品,可能很少下得了购买的决心。

丹翠的例子具体解释了决策过程的五步骤,告诉生态旅游经营者,可以通过分析顾客购买行为确定目标市场,以更好地操作生态旅游市场。

笔者相信,生动的案例有助于读者地对营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

特色旅游营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策略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的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在全球化竞争态势下,旅游业的竞争首先表现为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目的地营销作为一种重要的目的地管理工具已成为众多旅游目的地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与之相关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不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视角出来,研究其营销战略与策略,希望对不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一、不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涵义

(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国际上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系统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理解,不同的角度,其理解的方向与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其中旅游环境研究中心在1992年,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乡村、度假中心、海滨或山岳休假地、小镇、城市或乡村公园;人们在其特定的区域内实施特别的管理政策或运作规则,以影响游客的活动及对环境造成的冲击。”而保继刚在《旅游地理学》中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计算方法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集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目的地。”

(二)不知名旅游目的地

对于不知名旅游目的地内涵的界定,经过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目前学者对此并未深入研究,本文定义不知名旅游目的地是指:(1)处于边远落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至今处于待开发状态,其客源市场还未形成,此类旅游目的地性质上就属于不知名旅游目的地;(2)处在周边知名目的地之间,受知名目的地挤压的地区,这类旅游地大量存在;(3)历史文化不厚重或自身资源薄弱地区,如在西北地区的一些地方,一些已经开辟的旅游景点,例如陵墓、岩画、洞窟等,其本身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相互距离大,编制线路、组织游览困难,更为不利的是,一些历史文化遗址,由于历史年代久远,由于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遗址破烂不堪,文物所剩无几,此类旅游目的地由于自身因素导致成为不知名旅游目的地地区。

总之,不知名旅游目的地是指那些开发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旅游聚集规模小,受到周边旅游目的地的“遮蔽效应”而暂时处于“不知名”状态的地区。

二、不知名旅游目的地营销上的一些不当做法

对于不知名旅游目的地来说,市场营销的作用远比其产品开发更加重要,但是,目前大量的旅游地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当的营销策略,主要表现如下:

(一)没有营销战略,采用跟进式做法,别人做什么也仿效着去做。

21世纪的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在旅游营销方面做好文章,整合资源,营造氛围,精心策划,强势营销,创造需求。作为不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更应该在此方面做好文章。但遗憾的是,无论是政府主导的还是企业主导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很多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一些不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没有系统制定营销战略,或没有营销措施。市场营销观念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经营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经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种导向,一种哲学。市场营销观念是否存在、市场营销观念正确与否对景区、企业经营的成败兴衰,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对企业营销管理的成败,关系很大。

(二)想借名人产生轰动效应,结果适得其反。

利用名人进行旅游营销,不外乎包括三种利用形式:一是借用名人进行宣传;二是以名人做平进行产品包装和形象设计;三是将名人与景区进行联系。的确,一些旅游景区利用名人对景区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如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桂林旅游形象宣传片《山篇•水篇•海篇》,获得国际顶尖广告大奖――莫比广告大赛金奖,不仅让张艺谋再次扬名世界,也让桂林优美和谐、令人惊叹、让人无限神往的如梦如幻的仙境形象再次驰名海内外,旅游营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诸多旅游目的地利用名人效应结果适得其反,比如名人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名人的潜力有限,年龄增长,突然变故等。而且名人的兴衰是不可预料的,如体育明星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影视明星逃税漏税,绯闻不断,还有吸毒、罢演、走穴、斗殴等丑闻,名人突然变成失势人物,其推荐的景区也必将会受到牵连。

(三)自身内涵不丰富,却又套用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做法。

旅游目的地营销必须结合目的地本身的旅游资源来确定,将分散化的各种营销活动有机地、合理地进行整合和统一,达到由于整合而产生的最大的协同效应。但很多不知名旅游目的地,没有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未深度挖掘自身旅游资源的特征,却又套用知名旅游目的地营销做法,其结果适得其反。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上演,取得巨大成功后。“印象•华清池”、“印象•三峡”、“印象•贵州平塘”、 印象•海南岛相继公映,但并未都取得成功,如印象•海南岛但不久后就由于上座率不佳而陷入尴尬境地,全国像印象•海南岛这样的实景演出项目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在于自身内涵与一些知名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着差距,套用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做法必然会导致失败。

三、不知名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与策略上的思考与建议

(一)不知名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分析

总的来说,不知名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要善于打持久战、寻求差异化和突出形象地位。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住自身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抓住自身优势就需要努力盯住某一特殊市场,专注于一个产品,策划好一个特色活动,办好一个节等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理,只有地方的才是民族的、大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才可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地方特色既可以是文物名胜、名人姓氏、宗教建筑、文学民艺、风俗习惯,也可以是饮食物产、教育卫生、生态科技、旅游人口等。

2.旅游规划与策划,应当注重挖掘本土文化。

用适合本地的传播手段来传递自身信息,而不是到处借用、抄袭他人做法,如:适用于民族地区的“节日节庆”文化传播,对地处交通节点上的目的地可以依靠交通工具来传播,

3.采用借势造势,攀附定位的思路。

如借盛会、借文化、借产品,以造氛围、造品牌、造活动项目等,突出个性化,例如:都匀的桥城文化、罗平的油菜花都是避开了他人专注于喀斯特的时候而推出的特色,黟县努力挖掘徽商文化底蕴,依托黄山的影响力和市场基础等等。

4.采用嵌入式营销的战略

对不知名旅游目的地来说,可以采用嵌入式营销的战略。在别人营销的过程中,把自己加入进去,尤其是一些大型旅游营销活动,可以购买一个展位或争取举办一个单场活动,努力做出自身的主题特色来,把自己的特色旅游项目或商品嵌入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区)的旅游项目中,或把自身的特色旅游产品、商品摆上名品名店,把可移动的项目如特色歌舞送到客源地去表演等等。

(二)不知名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分析

1.实施旅游精品策略

对于一些不知名地区的特殊旅游产品,不要一味追求与周边其他产品的联合,而要创造出“只此一地”才有的“只此一个”的独特旅游产品来,否则会淡化产品的内涵和吸引力,某种角度上,这类特殊旅游产品还可以发展成为目的地区的产品主题形象。另外,要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对不知名地区的旅游产品不应一味追求“大而全”,一定要做精,只有精致有特色的产品才能吸引游客,也只有独具一格的产品形式才能区别于周边地区的产品而凸显其价值。

要努力巩固并创造自身的优势能力,正确认识并摆正自身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如一些旅游资源不丰富、形象不突出的目的地,可能因为自身的交通区位优越而形成了一个人流集散地,这种地区就应立足优势,努力搞好自己的旅游接待条件和基础设施,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要素上形成自身特色;一些目的地可能历史文化地位突出而其他旅游资源相对较弱,此时就不应贪求创造相关旅游产品来丰富自身吸引力,而应当努力保持历史的本来面貌,尤其在产品项目设计、接待设施及相关的人文环境营造上,尽量还原历史,创造独具特色的魅力来。

2.形象驱动策略

国内学者王磊、刘洪涛、赵西萍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包含两个侧面,其一是发射性目的地形象;其二是接受性目的地形象。发射性目的地形象由两个层次构成,综合目的地实际特征,发射给现实旅游者的实际发射性目的地形象;营销者经提炼后发射给潜在旅游者的传播发射性目的地形象。接受性目的地形象也由两个层次构成;首先是个体层次上的目的地形象――个体化旅游目的地形象, 即个体以一个潜在或现实旅游者的眼光对一个目的地的评价,是其对该目的地的感知、印象和观念的综合;其次是社会层次上的目的地形象――社会化旅游目的地形象,即目标市场上的公众普遍持有的感知、印象和观念的总和。

对于不知名旅游目的地,应该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这样就有助于旅游产品赢得旅游者的信赖,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使不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在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竞争中赢得优势。

3.稳定市场策略

稳定老顾客、传统游客,尤其是对自身产品感兴趣的特殊市场游客,如贵州偏远的民族文化,对于一些外国游客、港澳游客的寻踪探奇极有吸引力,因此目前可不急于求成地追求目的地在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要尊重传统游客,挖掘民族文化中的原生性要素,研究设计出地道的民族文化类旅游产品,而不能用复制品或想当然地的“创新性”产品去迎合游客,这样会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会伤害地方人民的自尊心,使地方民族文化产生变异。

4.极端市场策略。

旅游产品的发展可以走极端化,对于某些特殊兴趣市场,可以设计特殊旅游产品吸引小众市场,制定较高的旅游产品价格来控制市场范围,走“高价位、高产品、小市场”的专门化道路,此外,对于资源并不突出,但在产品设计组合上有一定吸引力的不知名目的地,可走“低价位、低产品、大市场”的大众化道路。

5.延伸目标市场策略。

要在努力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延伸相关市场,如由文化市场带动科普教育市场、修学旅游市场、节日节庆活动市场、学生市场等等,逐步推进,而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大众市场效应。

参考文献:

[1]维克多•密德尔敦.旅游营销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谢益民,叶莉. 城市居民对不知名旅游目的地出游意向的收入分异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3)

[4]张广瑞. 正视困难寻求突破[N].中国旅游报,2001-02-09

[5]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6]国秀网.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特色旅游营销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湖南 特色旅游 资源开发 对策

特色旅游是有别于大众旅游且文化含量高、主题鲜明的特殊旅游。特色旅游重在文化内涵的挖掘,鼓励个性化发展,与当今人们生活主题相吻合,因此它具有传统的大众旅游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湖南虽然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仍然属于旅游弱省,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都没有进入全国十强。为什么旅游资源大省不是旅游强省,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塑造湖南鲜明旅游的特色,主体不明显,品牌不突出,使湖南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挖掘湖南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湖南特色旅游产品,培植湖南特色旅游市场,深层次开发湖南特色旅游,应该是湖南旅游强省的明智选择。

一、湖南发展特色旅游所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湖南特色旅游在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十五”以来,湖南省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全省90%的市州县均以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这种遍地开发式的发展,阻碍了湖南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也不利于湖南旅游精品名牌的打造。当前国内国际的旅游竞争,不仅是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竞争,更是旅游服务、旅游促销的竞争,湖南必须适度集中力量,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型的权威性的旅游促销组织,加大宣传。到目前为止虽然我省已有等级旅游区(点)67家,其中4a级23家、3a级20家、2a级21家、1a级3家,部级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2家,但名声在外的主要还是张家界、衡山和韶山。我省旅游收入这三地也一直占六成左右。这是张家界、衡阳和韶山的骄傲,也是湖南旅游业的悲哀所在。湖南要发展大旅游产业,兴建旅游大省,仅靠张家界和衡山显然难以支撑局面。湖南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较之其他省区速度慢,收效低,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本地赖以发展特色旅游的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缺乏宣传力度,虽然它们有特色,但由于宣传不够而知名度不高,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湖南旅游业发展的速度。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其他省区许多新开发的这类旅游区早已上了规模,而湖南同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衡南嵝岣峰,衡东四方山至今还鲜为人知,因此,对湖南特色旅游项目加快开发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已迫在眉睫。

2、旅游规划滞后,开发建设无序

湖南特色旅游正处于发展阶段,除张家界和南岳景区外,其余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其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不足,特别是在国际上没有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市场,各景区缺乏整体筹划和有机组合,从而降低湖南特色旅游总体对游客的吸引。湖南虽然是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规划管理跟不上。近年来我省旅游规划工作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各市(州)、县(区)及旅游区(点)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大大提高,科学指导旅游区(点)有序开发建设的手段不断加强。按照构建覆盖全省旅游产业规划体系的要求,先后编制了《湖南省旅游业十年发展规划》、《湖南省旅游业“十五”计划》、《湖南湘西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洞庭湖区域旅游专项规划》、《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等一系列规划,武陵源、韶山、炎帝陵、南岳、东江湖、岳阳楼等一大批旅游区(点)加大了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力度,但是还缺乏各项专业规划和没有建设性详规。各地旅游开发缺乏科学统筹,乱上项目,乱开发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布局失衡,功能重叠,档次低劣,建设规模小。

3、特色不突出,市场定位不清

湖南各地均有其奇秀神异的特色旅游资源,但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资金的不足,加之又盲目追求多样性,使得旅游项目建设重复雷同现象严重。当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研究所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在全国的垄断地位;更要研究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个性需求对这种特色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其目的是在寻求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向市场经营转化的最佳切入点。对旅游资源特点认识正确,对旅游市场趋向分析准确,资源优势就能很快地转为经济优势。否则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就会导致失败。例如常宁开发建设印山、瑶寨风情园等旅游产品就是一个失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突出本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忽略了这些项目的开发与本地旅游定位协调相融。这些脱离当地特定自然资源环境与人文历史资源环境的旅游项目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4、没有国内外极具影响力、震撼力的旅游大品牌

旅游要靠大品牌震撼人、吸引人、留住人。而我们没有像黄山、九寨沟、故宫这样的国内大品牌。更没有像夏威夷、巴厘岛、普济岛这样的国外大品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湖南旅游对外界的震撼力和吸引力。而培育震撼中外的旅游大品牌需要全省上下长期坚韧不拔的努力。

5、管理体制仍有待理顺

旅游市场监管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管理中许多部位出现“真空”,旅游相关部门的法律与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管理上的联动。特别是对“黑社、黑导、黑车。黑店”的打击力度不够。这种现状造成了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的削价竞争、“零、负团费”、购物欺诈、宰客等问题在我省比较突出,旅游价格起伏过大,虽然几经整治,但都是整而不治。同时,旅游市场开发的投入不足,策划不够,下力不够。

二、深层次开发湖南特色旅游的对策

1、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树立新的旅游资源管理观念

旅游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精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巩固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整体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编制规划要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核心,以特色为亮点,既要创意构思,立足当前,科学定位,又要引导市场,把握未来,适度超前,确保旅游区(点)开发建设与境内外市场的需求有效结合。旅游区(点)的规划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新的资源观,不但要注意发挥旅游开发对环境保护的正面效应,更要重视防止不合理开发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十一五”期间,各级旅游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好关口,没有规划绝不能盲目招商,也绝不允许上项目,要使旅游业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

2、对湖南旅游特色定位,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目前,湖南旅游业整体形象不明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湖南旅游的特色定位不明确。要紧紧围绕湖南旅游整体形象,树立湖南的旅游特色形象;要突出湖南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景,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深入挖掘湖南独特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项目;要保证旅游形象的稳定性又要做到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充分注重品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古代文化中的名人名山作为品牌旅游产品的全新旅游形象。在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面向境内外旅游市场,大力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重点建设:绿色生态、红色经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质奇观、考古发现、水上游乐、特色漂流、温泉度假、工业观光、乡村体验、都市休闲等12个专项旅游产品。同时,加大打造世界级旅游区(点)的力度,精选一批旅游区(点),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和要求,积极支持申报世界遗产。

3、加强旅游促销,努力将产品推向市场

如果说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是湖南旅游热省的基础,那么客源市场的开拓则是旅游富省的关键。为了使湖南从旅游资源大省变成旅游强省,全省旅游部门必须在挖掘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把握客源市场定位,大打特色牌,为此:一是要树立品牌意识,重点推介张家界、南岳、韶山等旅游产品,不断为这批传统观光产品增加新内容,并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特点,进行有重点的宣传促销。组织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各类会议、展览、招商活动,形成品牌形象;组织召开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和中国现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制造轰动效应,招徕旅游者,提高湖南知名度,保持世人对湖南持续的注意力;开发特色商品市场,成为商品集散中心;争取举办各类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建立各类部级体育训练基地。二是要积极开拓专项产品,充分利用湖南的秀美山川及绚丽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名人文化旅游、科技旅游、时事旅游、探险旅游、校园旅游、小说旅游、影视旅游、拓展旅游、科普旅游、工业旅游、农家旅游、工业旅游和体育旅游等多种专项特色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市场多样化,把市场开发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形成整体促销态势。

4、注重联合营销和节会营销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

旅游目的地营销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根本目标就是,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和策略,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完美统一的强势品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营销策略日益创新,传统的老一套的旅游促销手段在品牌包打天下的现代旅游时代已难以奏效,尤其是单一呆板的旅游营销策略已无力回天,使得形形色色的联合营销正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大舞台上威武雄壮地上演。从川藏滇联合投资800亿元打造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到长三角旅游圈的逐步形成,尤其是“五岳联盟,天下称雄”的“中国第一旅游品牌”的横空出世之后,旅游营销联合之势甚嚣其上。国内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营销联合、泛珠三角旅游联合、中部地区旅游联合的诞生,湖南省内有大南岳、大湘西、大湘南旅游圈的破土。湖南旅游节期间,由岳阳楼发起的中国六大名楼联盟以营销“中国名楼旅游”为己任,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天下岳阳,岳阳也以全新的形象跃然入国内外旅游者的视野。同样,节会营销成为品牌塑造的手段。2005年中国湖南旅游节最大的成功就是节会营销了旅游品牌,节会营销与品牌营销自觉地走向融合和统一,特别是开幕式举办地浏阳通过系列主题活动成功地传播了“激情浏阳,狂欢之都”的品牌形象,闭幕式举办地莽山卓有成效的节会营销使“中国原始生态第一山”一举成名天下知。“生命在于运动,旅游在于活动”,为更好地打造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必须进一步强化节会营销意识,尤其是要更加注重以营销品牌为终极目标的节会营销的策划和执行,以及节会自身品牌的打造,坚决防止误入节会营销与品牌营销两张皮的歧途,自觉杜绝节会营销损害和破坏整体品牌形象的再次发生。

5、贯彻标准,强化管理,打造旅游品牌

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依法治理,规范经营服务行为,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按照质量规范和标准,从服务观念、服务技能、服务态度、服务项目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服务宗旨,全面优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强化尊重游客的意识,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旅游区管理和发展中的运用。

6、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队伍

要切实提高对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的认识,把旅游教育培训作为旅游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聘请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充实旅游管理队伍,进一步提升整体素质。健全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旅游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云:湖南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