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经济的意义

知识经济的意义

知识经济的意义

知识经济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制保护;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110—03

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而成为一门学科,关键所在不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作为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律现象也是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诸多社会科学的关照对象。本文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这一法律问题,以期对国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的变革有所裨益。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本文所指的保护是指通过知识产权法制保护知识产权。法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各个因素所组成的系统,从其构成看,起码包括法、法律实践以及指导法和法律实践的法律意识。①依此含义理解,从其构成看,知识产权法制大体包括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律实践和指导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律实践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知识产权法制不仅仅是静态意义上的,更是动态意义上的、“活的”、“行动中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本文所述经济分析中的经济,既从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即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知识产权法制保护问题;也从作为经济基础的、与政治和文化等相对应而存在的“经济”意义上理解,即通过对保护知识产权对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要性的分析以期提升甚至变革国人(包括立法者、守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和法律监督者等)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二、经济分析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的正当性

20世纪60年代,以科斯、波斯纳为首的美国学者将经济分析引入法律领域,给法律花园带来了一缕清新隽永的风。但是,当我们面对日渐汹涌的法律经济分析热潮,当这一频频出现的研究方法已使我们习以为常时,有学者开始反思这一既存现象的合理性,并深深地质疑:法律的经济分析究竟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还是一种引入歧途的误导,经济分析法律的本意是想挖掘出法律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原因,还是仅仅在学术内部标新立异。②

笔者以为,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徒法不足以自行。”这句法律格言产生于一个非法治的国度,以至于其说服力被大打折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律现象,也是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照对象,比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以便探索出这个问题的“全部的道理”。所以,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法律问题,对于客观、全面理解法律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今天,经济研究领域业已囊括了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经济分析提供了理解全部人类行为的可贵的统一方法。③法律行为当然在人类行为之列,所以对法律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这也已为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法律经济学研究成果所证明。

知识产权依其对象(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的不同可分为著作权和工业产权,这里的工业应从最广义的角度理解,包括工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知识产权的对象和分类显性地告诉我们,知识产权和市场行为密切相关,所以,对知识产权这一法律问题更有必要进行经济分析。

三、对知识产权法制保护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方法论个人主义

法律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于古典主义经济学,它以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基础。即社会理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个人意向和行为研究、考察的基础之上。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单元是有理性的个人,并由此假定集体行为是其中个人选择的结果。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反对从集体的角度出发考察政治、法律等社会行为的分析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将国家不仅看成一个超人的单位,而且将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看作是完全独立于个人利益而存在的东西,进而“将国家看成是代表整个社会的唯一决策单位”。布坎南指出,人们并不是为了追求真善美而是为了去实现各自的利益而参与政治活动的。每一个参加公共选择的人都有其不同的动机和愿望,他们依据自己的偏好和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他们是理性的、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

(二)最大化原则

最大化原则与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密切相关,即个人是其自身行为的最佳判断者,个人将永不满足并竭力追求净收益(效用或利润,后者对商人而言,前者对其他人而言)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三)社会成本理论

权利配置有多种可能结构,各种结构不仅都需要社会成本(市场的和非市场的),而且其社会成本各有差异,这就产生了权利配置的社会选择过程和社会成本最低化问题。法律应该在权利界定上使社会成本最低化、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四)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意谓由于将资源使用于某一方面而不能用于其他方面时所放弃的收益。

(五)效率和正义理论

如何解决正义和效率之间的冲突最终取决于两者的相对重要性,如果推进正义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为了更多的正义而牺牲一些效率还是有必要的。④

(六)博弈论

博弈论主要研究当人们知道其行为相互影响而且每个人都考虑这些影响时,理性个体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⑤

四、 知识产权法制保护的经济分析

(一)从经济意义上分析知识产权法制保护

知识经济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一、知识和科学

1.知识的定义和种类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结。马克鲁普认为:知识是根据已认识的事物所作的客观解释。知识的定义很多,有各国辞典、专家学者、国际组织的定义等。

对知识的划分也比较多:自然的知识,社会的知识,人与人心的知识(美系统论学者克郎);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与消遣知识,精神知识,不需要的知识(马克鲁普);意会型知识,编码型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等。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的分类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什么时候的知识,知道什么地方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

2.科学与知识的关系

科学是难以界定的概念,由于科学内涵在不断增加,目前还没有所公认的科学定义。19世纪对科学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20世纪初科学的定义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近几十年科学的经济社会功能越来越突出,很多学者、组织把科学当作事业、产业、建制和投资。本文的定义是:科学是具有经济社会功能、改造世界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强调了科学的经济功能和科学的目的性,也注意到科学的经济功能是潜在生产力,而科学产业则是现实生产力。

科学和知识的关系是:科学是知识的形态之一,是经过人脑提炼、实验、实践检验而成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的升华和结晶。科学是知识,但很多知识却不是科学。

二、科学与技术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所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系统的知识体系。技术和科学同为知识体系,联系密切,重大科学发现后,常有许多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解决知的问题;科学解决可能,技术解决现实。科学已解决的问题,技术上可能未解决,如核聚变能的利用是可能的,但技术上还未解决。

三、知识和信息

1.信息的概念和种类

信息作为宇宙三基元物质、能量、和信息之一,在宇宙中无所不在。信息是事物的状态、事物间的联系和变化方式。英科学哲学家波普有客观物理世界、人类主观精神世界、概念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信息依三个世界之说分为三类。还有物质世界、经历世界和意识世界之说,信息也依此分为三类。

2.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信息的子集,只存在于经历世界和概念世界。信息存在于三个世界;信息通过人的大脑思维,实验或实践加工成知识,知识是特殊的信息,有些信息经甄别成为知识,有些知识又可转化为信息,如可编码知识;知识和信息同具有非物质属性,在经济中有很多共同特征,如非物质性,公用性,非消耗性,量的无限性等。

四、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

知识经济的定义很多,OECD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一定义虽没有被公认,但影响很大。见诸于报刊的尚有后工业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比特经济与新经济、现代经济、软经济、高新技术经济、智能经济,这些分别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别称。信息经济的主要产业是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的软硬件、光纤等,而知识经济的实质产业是教育产业、科学产业、知识产业和各类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都无异议。而不同的认识集中在两者谁包容谁的问题上,加上其它的分歧,竟有四、五种认识。本文认为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理由如下:

1.人制造知识和信息,经济也是人的推动。知识从宇宙观上讲是信息的子集,但在我们的世界里,对信息的认识、信息技术的运用都靠知识,靠人。我们不是唯心论者,也不是自然神的信徒。经济讲求实效,信息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能动作用才是决定性力量。

2.人类认识的对象除信息之外,尚有物质和能量,还应有时空。虽然对物质、能量等的认识要通过信息,但信息毕竟不是对象和目的。在经济中,单靠信息很多问题还不能解决。世界是信息的世界,也是物质、能量的世界。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信息与适当的载体结合,才能表现出能量。不能孤立地重视信息而忽视其它。

知识经济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生态经济人;新古典经济人;知识论转向;知识骚乱

现代经济学史表明,经济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伴随着一次知识观上的认识论革命。知识观革命与经济理论变革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揭示出一个有待研究的经济哲学命题:知识问题及其经济学革命意义。在本文中,我们是在两个层面上定义经济学中的知识问题的:第一,现代经济学的知识观传统;第二,不同的知识观传统对经济理论建构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由于现代经济学的知识观是与其理性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考察现代经济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也就成为我们探究经济学中知识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历史地看,现代经济学策动过两场理性主义运动:一个是古典理性主义运动,它根源并隶属于苏格兰启蒙哲学传统;一个是新古典理性主义运动,它根源并隶属于法国启蒙哲学传统。由此可知,现代经济学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曾经分别隶属于两种不相容的理性哲学,其中隐含着一种逻辑必然:现代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范式——经济人——曾经经历了一次大蜕变。这就是经济人的“知识论转向”。对于这次“知识论转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理论后果,哈耶克形象而准确地称其为“一场知识骚乱”①。我们认为,揭示经济人的这个“知识蜕变史”和“知识转向史”,正是我们解释经济学中知识问题由来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一、原生态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传统

市场经济思想发展史表明,原生态经济理性和经济人理念早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创立现代经济学之前就已经基本形成。其贡献主要应归功于苏格兰启蒙运动哲学家——贝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1670-1729)、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1723-1816)和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曼德维尔早斯密约一代人,弗格森被斯密尊称为老师,休谟则是斯密的挚友和文稿遗嘱执行人。他们的思想经由多种渠道特别是斯密对现代经济学的创立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就是说,原生态经济人一开始就是从属于苏格兰启蒙理性主义传统的。

原生态经济人在苏格兰启蒙理性主义传统中孕育而生。原生态经济人的基本要义是:个人自利行为自发生成和谐社会秩序。其中蕴含着两个基本思想:一是对市场经济社会秩序的人性自私论解释;二是对市场经济社会秩序的有限理性论解释。也就是说,在最初的意义上,经济人假设有两层基本内涵:一是人性自私论;一是理性观,即知识论。前者在整个正统经济学说发展史中始终如一,延续至今;后者则发生了本文将要探讨的“知识论转向”。这后一点经常为人们所忽视,而它恰恰是我们理解经济人思想变迁的秘密所在。

曼德维尔对人性论经济人有过如下经典论述:“芸芸众生中的首恶,亦有襄助公益的善举”;又言:“吾辈愚蠢的计算与虚妄,皆被迫为公利效力”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转引自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3、576;586;587;584;584;581;588页。。事实上,曼德维尔对知识论经济人有过更为精彩的论述。例如:“人的智慧乃时间之子。确定一个令理性动物对它保持敬畏的观念,建立一个供自己顶礼膜拜的偶像,既非出自哪个人的发明,亦非数载所能办到。”②又如:“我坚信人之理解力是有限的。我们稍加思考即可断定,它疆域狭窄,受着很大的限制。正是这一点,这个惟一的原因,阻止着我们洞察自己的来源。”③再如:“我们常把一些事情归功于人类非凡的天赋和深邃的洞察力,而实际上那是因为漫长的岁月和世代积累的经验,他们在天性和智慧上彼此并无多大差别。”④最后:“我们这里所说的智慧,并非来自精妙的理解力或紧张的思考,而是出自从长期实践的经验和丰富的观察中获得的可靠而周密的判断力。从这种智慧和漫长的岁月中产生的法律,使得治理大国如织袜。”⑤

在这里,曼德维尔所表达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观,是原生态经济人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对斯密创立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对此,哈耶克曾指出,“曼德维尔是亚当?斯密自由观的先驱,这是他长期以来得到公认的地位”⑥。他还说,休谟是近代“所有研究精神和社会的人中间……最伟大的一位”,而正是曼德维尔“使休谟成为可能”。这是因为,休谟是接过曼德维尔的思想“并认真加以思考的第一人,也是最伟大的一人。这一发展当然包括18世纪下半叶苏格兰那些伟大的道德哲学家,尤其是亚当?斯密和弗格森”⑦。熊彼特为我们提供的证据是:“曼德维尔的论点正是斯密自己的纯天赋自由论的一种特殊形式。”[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8页。马克思提供的证据则更为直接,他说斯密关于分工的论述“几乎逐字逐句抄自贝?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或个人劣行,公共利益》的注释”[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1页。。由此看来,曼德维尔启蒙哲学对原生态经济人不确定性知识观的赋义是显而易见的。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另一思想家弗格森也有过一句名言:“国家的建立是偶然的,它确实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在这里,弗格森同样表达了一种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观,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哲学思想渊源之一部分,这种观念对原生态经济人理念的形成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哈耶克深刻地指出,弗格森关于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第三种秩序”参见[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和第四章。的描述,实际上是斯密“看不见的手”思想的一个先期版本:“只是到了18世纪,弗格森才终于指明,他们虽可以归因于人的行为,却不可归因于人的设计,它们既可以视为自然现象,也可以视为习俗,这全看采用哪一种方法。” ⑧ [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2、228页。此外,关于弗格森对斯密的影响,马克思和熊彼特同样给出了自己的证据参见[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418-420页;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88页。。

与弗格森类似,大卫?休谟也曾有过如下名言:“理性是、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之外,再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职务。”[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3页。“原因之被人发现不是凭借理性,而是凭借于经验”,因而,“人的生活主要是靠运气而不是靠理性来支配的;它比较像一场暗淡的游戏而不大像一种严肃的事业;它较多受具体的影响而较少受一般原则的制约”[英]休谟:《休谟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187页。。作为近代怀疑论哲学之集大成者,休谟的不确定性知识观不仅通过斯密间接地孵化了原生态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传统,而且,休谟本人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这一点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自不必赘言。

赫伯特?西蒙曾经对经济学中理性概念的演变作过深入的考察。他认为,《国富论》中的理性是一种“常识理性”,在斯密那里,理性只意味着人们的所作所为有其原因,并不假定任何东西的极大化,也不表示有一个单一且持续的选择标准,也没有一个效用作为所有决定的准则。相反,斯密往往根据人们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性的常识,来说明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国富论》“只是把一种适度的理性视为当然”,这与此后的新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完备理性和建构理性有着根本的差别[美]赫伯特?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孙涤译,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极为简略的思想史回顾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基本结论:与法国启蒙理性主义传统相比,苏格兰启蒙理性主义传统赋予经济人一个最本质的特征,这就是:原生态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观参见[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97页。。由此看来,原生态经济人并没有对人类知识持有一种非常自负的观点,相反,它承认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反对完备知识的僭妄。正是坚持了这样一种知识论和理性观,斯密意义上的古典经济学在考察人的选择行为和市场过程时,总是以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为前提的。不仅如此,在斯密看来,正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备理性、有限知识而不是完备知识,才是解释市场自发秩序的关键所在。

对此,哈耶克给出的评价是:“识别到当个人受抽象的价格信号而不是受直观的需要引导时,他的努力会惠及更多的人,从总体上说也会满足更多的需要,并且利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最好地克服我们对大多数具体事实固有的无知,能够最充分地利用广泛散布在千百万个人中间的有关具体环境的知识——这就是亚当?斯密的伟大发现。”⑧斯密用自己的语言从反面诠释了这个“伟大发现”:“用不着法律干涉,个人的利害关系和,自然会引导人们把社会的资本,尽可能按照最适合于全社会利害关系的比例,分配到国内一切不同用途”[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99页。,而“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任何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也没有了”[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7-28页。。

二、新古典经济人的完备理性和完备知识传统

经济学史上教训最深刻的一段历史,也许就是原生态经济人有限知识传统的蜕变史。这一蜕变史的主导者是新古典理性主义运动,但事实上,原生态经济人的蜕变自古典经济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这其中,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和西尼尔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威廉?斯皮格尔在其《经济思想的成长》一书中曾指出:“没有比李嘉图更抽象的思想家了”,他所倡导的抽象演绎方法“指出了通向现代经济分析的道路,并产生了最终转化为数学形式的定理”[美]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上),晏智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在客观上,这种被熊彼特称为“李嘉图恶习”的经济学抽象主义,极大地推动了原生态经济人从有限知识传统向完备知识观的蜕变。作为李嘉图的门徒,穆勒加速了这个蜕变过程。他曾说:“为使它成为一门完美的抽象科学,政治经济学假设了条件之间的各种联系,以便找出其结果。这些联系必须反映一切场合所共有的一切条件,同时必须反映任何一类重要场合所共有的全部条件。从这些假设中,经过正确推导而得出的结论具有数学真理一样的真确性,并且,作为抽象真理,它是具体真理的一个最为合理的近似。”[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其方法》,载丹尼尔?豪斯曼编《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之后,西尼尔又进一步指出,“政治经济学所依据的一般事实”就是几个简单的命题,其中居第一位的命题是:“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该命题实际上是对理性经济人最大化假设的另一种表述。他自信地称:这个命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万有引力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一样,离开了它推理就无法进行,其他一切经济学命题只是对这个经济人最大化假设所做的注解[英]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6、49页。。毫无疑问,西尼尔的这些观点对原生态经济人的蜕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了新古典时期,边际主义革命原本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知识传统:一个是瓦尔拉斯和杰文斯代表的完备知识传统;一个是门格尔代表的有限知识传统。即便是在新古典革命之集大成者马歇尔那里,这两种传统也还存在着。马歇尔一再强调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物学进化论的,一个是经典物理学的,而且他更看重前者——“经济学家的麦加在经济生物学中,而不在经济力学”Marshall, Alfred 1890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 London: Macmillan, ppⅦ-Ⅷ。但是,门格尔和马歇尔经济哲学中的“有限知识革命因子”很快就被新古典理性主义运动的浪潮湮灭殆尽了。赫伯特?西蒙对这场运动的评价是:“古典理论讲的是全知全能的理性,其简洁和漂亮,令人赞叹。此外,那种理性使我们不用站起来实际观察人类行为,便能坐在椅子里预测它们……所有这些预见能力都来自一个源泉,即对人类行为所处的环境形态所作的刻画。体现完美理性的那个环境,完全决定了行为。”[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在谈到新古典经济人被赋予“完备理性”的特质,并由此导致正统理论将经济学中的知识问题虚无化的真正原因时,沃尔德罗普也曾指出:“他们的理论把具有动物本能的人描绘成了像粒子那样的东西:‘经济人’——像神一样的存在物。这些存在物的理性思维永远是完美无缺的,永远是冷静地追求可以预算的自我利益。”[美]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陈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页。这说明,在以新古典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环境中,经济动因是充分理性的,经济人能够对环境变化作出乐观而即时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考虑知识问题已成多余。换言之,在新古典世界里,经济行为者不需要关注知识问题,他们既没有学习的欲望,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实际上也没有学习的必要。因而,新古典世界是一个没有知识约束的世界,它没有给研究知识问题留下任何空间。

不容否认,正是新古典理性主义运动彻底改变了原生态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特征。按照哈耶克的说法,经济人的这次“知识论转向”无异于策动了一场“知识骚乱”,他慨叹道:“我不知道经历了这场知识骚乱之后,那个古老的传统还有多少被保留下来,尤其是还有多少能够被传给曼德维尔” ② ③ [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8、605、598-599页。。显然,哈耶克从原生态经济人的知识论蜕变史中,洞察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危险,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人们不对苏格兰启蒙理性与法国大革命孕育的启蒙理性做出明确的界分,并对后者保持足够的警惕,那么这样的“理性恰如危险的炸药”,如果“使用得当可使人获益甚大,若粗心大意,它也足以毁掉一个文明”②。

哈耶克的论点准确地击中了新古典理性主义运动的要害。经济人理念发展至新古典阶段,新古典经济人与原生态经济人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相似之点了;不但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古典经济人恰恰是作为原生态经济人反叛者的面目出现的。在理性传统上,新古典经济人坚持完美理性和完备知识的假设,这使它越来越具有建构论理性主义的特征;在伦理传统上,它日益表现为一种“建构论的看重实效的功利主义”。这两个传统的核心之点就是,它“相信理性能够直接操纵复杂社会的全部细节”③。

在这里,哈耶克针对启蒙运动以降伴随自然科学不断进步而生发出来的种种“伪科学主义灾变”,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在他看来,如果不对“伪科学主义”切实加以防范,那么科学领域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对人类自由的一种威胁。原因在于,伪科学主义会劫持科学知识不断攫取权威力量,助长人类理性控制的欲望,从而造成一种“致命的自负”。事实上,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严密计划的企图,不管他是出于何种高尚的动机,都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知识自负”的基础之上的。

历史和现实也在不断提醒着人们,在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革命以来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理性的主要缺陷就是,它未能对社会组织的限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当下,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差不多已经摧毁了自由市场的神圣形象,深度干预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共识。在此历史当口,我们有责任提醒人们,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危险不是来自别的什么学说,而恰恰是被奉为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所坚守的具有浓厚建构主义色彩的完备理性和完备知识传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坎南深刻地洞察到人类在新时代面临的危险处境:“在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阻止政治化的手伸得过长,或许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利维坦式的国家是本世纪的最大特征。如果这头‘怪兽’的成长不受到限制,其生产潜力不被用于确保秩序框架不受损害……那么我们就将打碎我们所有的梦想。”[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和伦理学》,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27页。

三、向原生态经济人的复归:经济学知识问题的重要意义

在新古典经济学革命爆发一个多世纪之后,哈耶克以其深邃的洞察力敏锐地捕捉到知识问题对整个经济学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意义。他说:“整个经济学的问题,就是利用没有人能够全部掌握的分散知识的问题,这决定了我们对经济学的整体看法,并且它已经得到证明是极其富有成效的。”[美]布鲁斯?考德威尔:《哈耶克评传》,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50页。透过这个“分散知识问题”,哈耶克实际上是提出了经济学研究范式向原生态经济人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传统复归的历史任务。我们认为,当代主流经济学要想真切地回答时代向它提出来的问题和挑战,它就必须迷途知返,拨新古典经济人之乱,返原生态经济人之正,从而开启从新古典经济人的完备理性和完备知识传统,复归于原生态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传统的历史进程。这样的复归,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重新树立起基于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的经济学观,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反思新古典经济学的思维定式。新古典经济人范式是一个以寻求确定性为目标的研究框架,其本质就是科学哲学中亨普尔和奥本海默提出的“科学解释覆盖率模型”的翻版Hempel,CG and Oppenheim, 1948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Explanation,Philosophy of Science,April, pp135-175。该模式认为,所有科学解释都是按照“如果……那么……”这一命题结构展开的,“如果……”部分界定了命题成立的初始条件,它通过界定初始或边界条件的方式把无法处理的不确定性因素排除在研究者的视界之外;“那么……”部分则是由初始条件演绎而来的一般结果,它确保通过正确的逻辑演绎获得确定性的定律。这一模型最脆弱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以不存在不确定性为前提的,它无法对不确定性事态给出合理的说明;或者说,它以放逐不确定性的方式逃避了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在当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自觉地利用后现代哲学的某些观点来反思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并指出:在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受有限知识规约的经济世界中,经济学方法论在本质上应该是“非基础主义的”和“非笛卡儿主义的”。所谓基础主义的,就是指“存在着所有研究必须建立在其上的某些首要的原则、实质或其他永久存在的事物”,也就是说,基础主义认为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一套必须遵从的绝对标准。基于有限知识的经济学研究范式,拒绝这种基础主义的研究框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演化性的特征,而不确定、复杂和演化“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经济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知识发生了变化,在知识上的每一变化开启了在活动上变化的条件,因此进一步导致了在知识上的无限变化” ③ [瑞士]库尔特?多普菲编:《演化经济学:纲领与范围》,贾根良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知识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这种相互创生的关系,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提出了新要求。所谓非笛卡儿主义的,就是基于有限知识的经济学研究范式,拒绝哈耶克所谓的笛卡儿式建构论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要求回归原生态经济人固有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传统;与此同时,它否认存在着所有研究都必须追求的最终目的,认为科学研究既是非决定论的,又是非目的论的。在此意义上,“科学研究不是对确定的追求,也不是作为一种‘自然的镜像’发挥作用……科学研究是一种涉及改变研究对象存在特点的事业”③。

第二,重新树立起基于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的经济学观,将有助于推动现代经济理论实现新的变革。正是对确定性知识的盲信和对确定性的寻求,现代经济学才在不自觉中陷入了“完备理性”和“完备知识”的迷障,而它逐步察觉和缓慢走出这一迷障的历程,正是受人们知识观变革驱使的结果。如果深入考察现代经济学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经济理论变革史与人类知识观的革命史,二者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每一次大的经济理论变革,都伴随着一次知识观上的认识论革命。边际主义革命、凯恩斯主义革命、信息经济学革命和新制度经济学革命等,无不如此。

知识观革命驱动经济学变革这一基本结论已为历史所证实,而知识问题对当代经济学的影响则方兴未艾。在今天,它正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深入的层次上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变革。一方面,经济现象的复杂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和承认;另一方面,人们也认识到经济现象自身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此情况下,即便是面对一个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济问题,何者为因,何者为果?即便是推行一项不大的改革措施,它对激励机制、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生态环境等在局部和整体上会产生何种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合理回答,无不受制于人们的知识水平和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经济现象日益呈现出来的复杂性特征,为当代经济学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机会,而要把机会变成现实,知识问题的革命性驱动力量必不可少,也不可忽视。

第三,重新树立起基于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的经济学观,将有助于准确把握和预测未来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基本方向。随着20世纪新自然科学革命的兴起,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已经向我们揭示出了一个不确定性的物理世界,打破了牛顿物理学铸成的确定性迷梦。与此同时,人类的知识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知识的不确定性成为新知识观兴起的代名词,由此,确定性知识的迷障也随之被打破了。从中人们再次看到了休谟怀疑论哲学所迸发出来的无穷魅力和时代价值,笛卡儿主义的唯理智论则再次成为世人诟病的对象。

在今天,这种知识观认识论上的革命越来越渗透到经济学领域。借助于混沌理论等分析工具,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市场经济系统是一个拓扑的、开放的和演化的复杂性结构。不确定性是经济系统最本质的特征,知识则是经济系统生成不确定性的动力源。这正如当代演化经济学所指出的,“从自组织的观点来看,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自动催化的(autocatalytic):知识的自我繁殖以一种相当不可预测的方式产生新的知识。因此,经济行为者的关键性特征不是对效率的理性搜寻,而是对未来可替代的经济世界的想象性的构建。把完全预见作为经济推理的基础是没有意义的,相反提出无知怎样被克服的问题则是具有巨大成效的” ③ [澳]约翰?福斯特、[英]J?斯坦利?梅特卡夫主编:《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贾根良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页。。

知识经济的意义范文第4篇

1.在“模块内容的框架意识”上下工夫,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第29题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发展模式问题,隐含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线索,这些内容在课本中均属于主体知识,本题的特色在于通过比较美苏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经济体制建设道路”,实际上是将前苏联、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的联系、综合与运用,让学生拥有大历史观,俯瞰苏联和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做到胸怀全局。学生在回答第一问时,出现对斯大林经济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回答混乱的情况,除了审题不清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书中提到的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更应使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经济史中关于”经济发展道路“问题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目录总结关键词,学生一般都能从单元标题中总结出第四、第六和第七单元分别讲述中国经济建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前苏联经济建设,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国家分别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是学习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结果,在斯大林模式建立前存在着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在吸取前苏联和近代西方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上述三个单元内容间的联系。具体到各单元内的知识点,可以借助框架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识记。“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1]目前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分别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进行编排,在复习时,教师应打破这种孤立,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分析思考历史问题时能做到纵横联系,从整体上看待历史线索、历史阶段和历史作用等。笔者建议一轮复习按照课本专题史的思路复习,遇到关联问题进行拓展联系;二轮复习按照通史思路、根据考纲进行复习,整合教材内容建立新的联系。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对专题及部分知识点建立初步认知,二轮复习时才能建立全面立体的知识网络,并培养学生的时序性意识。

2.在“知识点的概念意识”上下工夫,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内涵。

历史基础知识是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依托,没有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上的“能力”考查无从谈起,所以新课程改革不会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对基础知识准确完整地把握是应对高考的必备条件,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事实上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第29题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直接,不绕弯,比如第一问当中提到的“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第二问直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但从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举不出相应的例子。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当中,知识点或者基本史实的概念化有利于学生全面、清晰地掌握知识点。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结构的知识。授以基本结构的知识, 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形成基本概念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历史知识的概念化过程是历史学习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学习者从众多的史实当中不断总结提炼并进一步深化的过程,知识的概念化有利于学生找出知识点的规律,掌握内在的联系。历史的知识概念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概念和理论性知识概念,即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基本史实和历史知识内在本质的概况。如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等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教学,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基本内容、特点和影响等。这需要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概念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要适应专题史体例下的教学,抓住重点知识概念,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断地进行启发,使学生对知识概念化的认识不断深入。

3.在“解题的方法意识”上下工夫,完整表达自己的思路。

学生能否把自己的想法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或技巧,才能按照题目的要求准确组织语言得到高分,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如第一问当中问到“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本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学生需要找出斯大林经济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点,然后把这些联系点前后变化回答清楚。这需要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当中,针对比较类题目或者“有什么进步性或者局限性”的问法等题目进行总结,让学生有规律可循,完整全面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除了这比较类题的这类解答外,还主要有“评价”类型、“认识、看法、启示”类型、“原因”类型的题目。(1)针对“评价”类型的题目,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回答,如:怎样评价西方殖民入侵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进步性的一面是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科技的传入,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灾难性的一面是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针对“认识、看法、启示”类型的题目。需要从对当时历史的影响、对以后长远历史的影响及对本国或世界的影响进行分析。如本题的第三问当中问到“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经济模式的认识”首先讲到斯大林模式对当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远来看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情况。(3)针对“原因”类题型的解答,一般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方面进行回答。如山东卷第28题第三问“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回答时分别从中国国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西方列强的入侵,政治方面是清政府的腐败和顽固,经济方面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弱小,思想文化方面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在日常的复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以避免学生拿到题目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使历史题的解答有迹可循。

4.在“史论的总结意识”上下工夫,提升思维深度。

这里的“总结”意识指的是对历史理论的感悟,是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的意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学生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使学生能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看待历史问题。对第三问当中的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应辩证地进行分析,分别从他们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该题体现出主流史观,折射出时代特征,通过不同的历史现象间的联系进行多视角分析,体现出“论从史出、史由政来”的原则。如何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史论总结意识?首先,学生史论意识总结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地自我充电,注意学习最新的史学动态和史学观点,解读教材研读课标。建议在复习当中,抽出相应的时间从历史的角度专题讲解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从史实的角度加深对政治教师教授的唯物主义的理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本题的第三问,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自然能够发现20世纪三大经济发展模式,即斯大林经济模式、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学生在进一步的比较过程中会发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完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其进步性的一面,但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是不同国家制度间的趋势,学生进一步总结出,不同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其历史的个性和共性,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的动力在于不断地改革,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观。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面对新材料和新情境,允许学生争论,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阅读材料——反馈结果——师生研讨——达成共识——总结升华”这一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获得解放,从而使学生对史论能够有所悟,有所感。

在现阶段,“高考的指挥棒”仍发挥着复习的导向作用,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理念去适应新的高考命题思想,鼓励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要通过训练科学掌握答题方法,使思路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缜密,从而真正实现学科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的意义范文第5篇

[热点点击]

1.2007年3月3日至15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上,贾庆林主席代表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政治决议和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多项决议和报告。此外,这次会议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求大会发言必须言之有物,突出特色和深度。

2.2007年3月5日至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考点链接]

1.与经济常识链接

(1)运用农业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农业的意义等有关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两会焦点的原因。

(2)运用市场经济的弱点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提出的2007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决策。

(3)运用经济效益的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原因和意义。

(4)运用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提高劳动者技能的作用等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5)运用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提出的2007年要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的方针的重要性。

(6)运用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有关知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7)运用税收和纳税人的有关知识分析制定《企业所得税法》的原因。

(8)运用世界市场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2007年要适应新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方针的正确性。

2.与哲学常识的链接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报告》所指出的我国2006年所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2)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分析《报告》中所提出的2007年必须把构建和谐文化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重大意义。

(3)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关系。

(4)运用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与政治常识链接

(1)运用国家机构的职权的有关知识,分析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之间的关系。

(2)运用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分析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运用政协的性质、职能及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等知识,分析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召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作用。

(4)运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方针。

(5)运用“一国两制”的知识,分析《报告》中所提出的要保持香港、澳门稳定繁荣的原因。

(6)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能力提升]

2007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回答1―2题。

1.为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做准备,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前讨论了法律草案。法律草案交由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事先学习和讨论( )

①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 ②有利于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③说明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④表明人大代表行使了决定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

2.物权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的和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对这一规定理解错误的是( )

A.体现的平等保护原则是由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B.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C.有利于巩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体现了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的平等经济地位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回答3―4题。

3.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

A.是现代农业的领导阶级

B.是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C.拥有一流的技术水平

D.拥有较高的学历

4.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①关键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②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径④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③ B.②⑧④

C.②④ D.①④

5.文化是资源,也是生产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材料一“文化创意产业”融“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领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需求;=是文化消费的需求。北京通过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提出要打造“创意之都”;上海编制完成城市创意指数;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立市”,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设计之都”……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各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材料二“文化共享长征行”是文化部在全国开展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化服务活动,旨在传承长征精神和弘扬长征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办单位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为革命老区群众开展一系列文化服务活动。文化共享I程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像长征一样,在红土地上播撒着致富的种子,让农村百姓在文化上得到实惠。

(2)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开展文化共享活动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1)①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③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