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

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

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

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范文第1篇

本调查结果显示,山南地区急诊疾病谱具有如下特点:(1)急性高原病作为高原地区特有危急症仍值得关注和重视,但目前其发病率有所降低,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重症患者已不多见,这可能与近年来强调预防和早期救治有关,当然高原病的科普宣教也功不可没。(2)消化系统急诊仍占据重要地位。这与当地卫生条件及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也与高原地区胃粘膜常常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密切相关〔2〕。高原地区急性胃粘膜病变更加严重,出血量大、时间长,这给预防和治疗增加了更大的难度。(3)创伤患者比例逐年升高,特别是与建设事故相关的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增加尤为明显。近年来西部大开发致地区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种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但其管理水平仍不够完善,导致相关事故受伤人员明显增加。另外,到观光人数近年明显增加,其中包括大量自驾游的人群,但由于高原地区特有环境条件对司乘人员身心的影响,加之当地交通条件的限制,导致各种车祸受伤人员比例增加。急诊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急诊科采取的模式应由其救治患者的疾病谱来决定,因此,高原地区急诊医学同样应根据这些急症的特点,进行急诊科建设和发展,以更好地开展临床诊治工作。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理念急诊医学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它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3〕。从本调研结果及既往临床工作发现,急诊患者占总就诊数比例不高,其绝对数量也较为有限,但急诊患者常常发病急,病情多较为危重,涉及的疾病谱广,需要进行紧急救治,其急救技术具有复杂多样性,对设备配置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准都有较高的要求,其救治水平和效果对患者家庭甚至社会均可能产生明显影响〔4〕。因此认为,应重视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观念,根据急诊医学的自身特点及高原地区急诊患者疾病谱,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的发展模式,培训合格的急诊医师,抓住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救治手段,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防止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5〕。

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救治成为现代医学追求的目标。急诊医学也不例外,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断及器官功能监测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其有效救治同样有赖于各种急救设备。因此,要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救治成功率,特别是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必须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强化训练并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术急诊急救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急诊科和急诊专科医师的地位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和保证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的基础。急救技术可分为手术性急救技术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一个合格的急诊专科医师应掌握伤病员所需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呼吸支持治疗、电击复律术、有创和无创监测技术等非手术性急救技术;如有条件,也可开展一些手术性急救技术,以尽可能达到救命和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创伤患者比例明显增加,而这对大多数严重创伤救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手术止血、切除或修补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减压等〔4〕。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手术性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急诊专科医师。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急诊医学具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专业技术,以体现急诊医学的特色,而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则是现代急诊医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6〕。

急诊医师既不是外科医师,也不是内科医师,更不是全科医师,急诊医师就是急诊专职医师。急诊面临的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系统的单一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急症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急症不是某一专科医师能够解决的。急诊专科医师首先面对急症患者并给予及时、整体的救治,因此,急诊科医师就是急诊专科医师,是发展急诊医学的主力军。但是本次调研的两所医院缺乏专业的急诊专科人员,仅仅由门诊医师兼管急诊患者,没有经过急诊医学的系统培训,不具有现代急诊的理念,对于各种急救技术也未能熟练掌握,这严重制约了急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建议分阶段完成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以提高急诊工作人员专业化、知识化程度,真正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急诊专科医师,从而提高急诊临床救治水平和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综上所述,由于等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理及环境条件,加之经济条件限制,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仍具有明显差距。要提高这些地区急诊患者的救治水平,应不断完善急诊科的建设,改善配套急救设施,加强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各种危急重症的病理生理学机理和高发病及特发病特点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屈纪富 胥全宏 文亮 刘明华 彭顺舟

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西医急救教学;医教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启示

一、背景

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是医学学科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学科,以研究急危重症病人的院前救治和输送、心肺脑复苏、危重病人的监护救治与评价、

灾害医学和急性病的诊断治疗为主要任务,国家卫生部于1983年已承认急诊医学为独立学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急诊医学的需求迅速提高,全国已有2000家县级及县以上医院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因此,需要大批从事急诊医学事业的人才,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建立一个完善的急诊医学教育体系。全国中医院系统急诊医学发展相对较慢,对急诊医学专业人才或熟悉急诊医学,熟悉中西医急救技能的医护人员需求十分旺盛。

中医院校开设《急诊医学》课程相对较晚,而且,中医院校开设的医学类相关专业较多,如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医学、护理学等,这些专业均涉及《急诊医学》教学问题。我们尝试改革现有传统《急诊医学》的教学方法,在拥有现代高端模拟人的条件下,创建中西医结合急救技能实验室,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大幅增加实习、见习、实验等动手时间,加强学生的临床中西医急救技能训练与培养,探索一种适合中医院校各医学类专业的《急诊医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努力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中西医急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急动手能力。

二、构建中西医急救教学体系

(一)抓好基础课程的教授:按照“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进行基础课程改革,打造宽厚的学科基础。进行模块化教学与实践,包括心肺脑复苏模块、各种恶性心律失常模块、气管插管模块、静脉穿刺模块等。按模块式讲授、综合实践、高端模拟人进行考核。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急救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国际流行模式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急诊医学教学数据库,在平时临床工作中,拍摄实物标本、典型病例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对一些成功病例急救过程进行录制,收集大量医学图片素材,让学生学到更多急救知识与技能。

(三)充分利用高端模拟人:现代教学设施给急救医学的教学和普及教育带来了新希望。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高端模拟人,设定不同的程序,设置出不同示教病例,尤其见习、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危急病例或难以遇到的病例,提高学生临床识别处理能力,并加深对相关疾病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高级生命支持模拟人在急诊医学教育中体现出其优点:其一,不影响患者的安全和隐私;其二,允许错误的判断及不正确的技术操作;其三,可重复地操作和模拟不同的病情,练习侵入性操作时没有任何危险;其四,可以使用各类临床仪器及设备;其五,学生可反复进行操作练习;其六,带有检测和考试系统,有利于评估训练效果;其七,可以模拟临床难以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并学习应急处理。高端模拟人可对临床干预、教师控制以及复杂的预设的病例作出响应,以有效地练习诊断和治疗;具有自主呼吸、气道控制、语音、声音、ECG和许多其他临床特征,预先设定的病例提供标准化的培训,自定的病例和老师实时控制让培训能符合个别学生的需要;具有灵活的模拟人平台,有多种模块提供广泛的培训,包括CPR、ACLS、NBC(核生化)、创伤、出血控制和在现场急救、搬运和院内设定;逼真的正常和异常心音,呼吸音和肠鸣音,加强模拟培训的逼真性,并让学生们练习临床上不可能反复演示的罕见和危重的病例,提高学生诊断与急救动手能力。

设定包括临床罕见病例的示教病例,充分发挥高端模拟人在急诊教学中作用;有效结合中医院校教学特点,利用高端模拟人,设定中医急症示教病例。编写综合临床急救模拟病人案例,发挥模拟教学的综合性、先进性、情景性优势,架构学生从书本到临床的桥梁,为实习及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突出中医在急救特色教育:研究如何在中医院校学生中实施急诊医学教学工作,重点是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学生掌握集中思维理念,快速对各种急危重症作出快速、正确的反应。在教学中突出中医在急诊急救方面的特色,更加直观地将中西医急救技能展现给学生,尤其是中医在急救方面的优势介绍给学生掌握。突出中医在急诊方面的特色,除辨证论治用药外,还采用实验教学,将中医常用综合方法(针灸、火罐、推拿等)用于临床急诊急救。在教学中突出中医在急诊急救方面的特色,选定实习、实验及见习内容,包括高端模�M人在急救教学中的应用、中西医急救综合手段、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抢救监护器械的使用等。

(五)改革教育模式:推广新的急诊医学实验教学模式,重点解决中医院校急诊医学课程现有的不足,尤其是中医内容少、缺乏针对性、实验动手时间少、与其他课程内容相冲突等,增强学生的综合急救应急能力,研究中医药急救技术在社会的推广及应用。解决急诊教学课程与其他临床课之间的重复问题,通过与其他教研室沟通,重点讲授具有急诊特色的内容,压缩现有理论课时。讨论制定我校《急诊医学》应授课的内容,包括必要的中医急诊与西医急诊知识;所需的总课时;课堂授课与实习,大幅增加见习实验课时比例。训练学生快速对各种急危重症作出快速正确的反应,更加突出急诊动手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急救技能实验室,使学生的实习、实验环境进一步改善,显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急救应急能力。建立一套适合中医院校各医学类专业的《急诊医学》教学模式,培养一批高水平《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专业临床教师,增加同学实习、实验及见习的时间。发挥模拟教学的综合性、先进性、情景性优势,架构学生从书本到临床的桥梁,为实习及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讨论

中西医急救教学方兴未艾,拥有极好的研究发展前景。中西医急救人才紧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急救医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

《急诊医学》是医学学科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学科,以研究急危重症病人的院前救治和输送、心肺脑复苏、危重病人的监护救治与评价、灾害医学和急性病的诊断治疗为主要任务。《急诊医学》现已成为与内、外、妇、儿各二级学科并驾齐驱的独立学科,其临床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是出于对急诊医学自身发展的考虑,急诊教学是医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建立一个完善的急诊医学教育体系。

医学教育非常重视实践操作,学生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项目很多,每项需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的练习和教师指导纠正才能真正掌握。传统的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方法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和重复教师或高年资的以上操作来进行的,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愿意让学生练习的病人越来越少,由于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为了规避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许多医院也不敢贸然让实习医生在病人身上操作。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如何提高学生的急救动手能力是目前医学生培养面临的一大难题。

改革现有《急诊医学》教学模式,合理分配好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利用高端模拟人,加强学生识别诊断与急救动手能力训练,并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弥补课堂教学与临床实习、见习的不足。利用高端模拟人程序的设计,新建包括中医急症的病例库;课堂理论教学与高端模拟人实验教学的课时分配;高端模拟人示教教师队伍的建设。

另外,各院校的《急诊医学》大量的授课内容与相关专业如西医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内科学、儿科学等存在重复,中医急症内容或与中医内科学重复,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急诊医学大部分院校都是由内科、外科改行,缺乏受过良好培训的急诊专职临床教师,一些重要的急诊医学内容几乎完全按照其他专业的授课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高校中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积累和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课堂教学缺乏急诊医学专业特点。如何开展急诊医学的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一直是医学教育的热点,也是难点。

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急诊科特点;急诊管理;重症患者

1急诊科特点

为了使急危重症患者、各种事故伤员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各级医院均开设有急诊科及120急救,通常医院急诊科患者一是各种突发事故及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的外伤患者、各系统急危重症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以及其他急重症患者,这类患者往往病情复杂。而且因发病急骤,缺乏可供诊疗参考的系统的病情资料。二是急诊科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出血、严重毒物中毒等患者病情极不稳定[1],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三是患者流动性大,急诊科患者经抢救后可随时分流至各专科病房,随时收治新的患者;四是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加之老年人身体机制的衰退,因此急诊拉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年龄跨度大,老年患者并发症多,自理能力差,从而加大了急诊工作量。

2根据急诊科特点分析医院急诊管理

2.1建立建全急诊领导指挥系统

医院急诊科既是独立的科室,同时在遇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时,还需要调动全院各部门的力量予以配合。因此,我院急诊管理系统实行由业务主管院长直接领导,科主任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目标管理、层次管理目标和考评制度,以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急诊任务和正常的日常工作[2]。

2.2从急诊科特点出发,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急诊管理模式

医院急诊科包含了医疗救治各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危重病学、创伤医学、复苏医学、急性中毒等方面,各地医院运行模式各不相同,我院根据急诊患者的特点,建立了标志醒目的急救中心,而且布局合理,急诊挂号、收费、药房、放射、CT、检验等支持系统也较完整;抢救室、治疗室、洗胃室、急诊手术室、输液室、注射室各种功能房间设置合理,方便病人就诊;二楼设有专门的重症监护病房、急诊观察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并配备了先进的治疗和抢救医疗器械。中心有专用的出入通道和走廊,便于轮椅、平车、担架等出入。急救中心停车场面积较大,便于医院急救车辆及其它运送病人车辆的进出和停放。医院120救护车随时待命于急救中心停车场,便于迅速出动。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和急危重者的转运通道,保证了抢救的及时性[3]。

2.3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我院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根据急诊科患者的特点,重点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以及对各种急救器材掌握与熟练、正确的使用、心理素质以及对患者心理护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即走出去参观、学习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等,以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反应能力,使之在急诊抢救中临急不乱,具备娴熟急诊急救的操作技能。

3讨论

急诊科的服务质量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治疗水平的窗口,多年来一直是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和焦点。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不仅反映了急诊服务质量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4][5]。笔者通过对急诊科病人的特点,结合本院急诊工作实际,对急诊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首先应建立院长领导下,科主任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健立和健全医院急诊指挥系统;其次,建立急救中心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绿色生命通道;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6],一切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以一切服务于患者为原则,改善了患者就诊环境;在急诊科人员的配备上做到根据急诊科患者的特别,进行合理配备,并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培训,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急诊优质服务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房屋、设施、设备等)与软件(人员、技术等)保证;同时,在此基础制定了合理的目标管理、层次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以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急诊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世川,柯红,李秀池.门急诊管理模式改革与发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108.

[2]王丽萍,刘玉书.谈二甲医院急救工作的管理与对策[J].新疆医学,2005,35(1):149-150.

[3]王立秋,王文珍.以人为本-再谈急诊医学模式[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7,20(4):234-235.

[4]刘洪娥,薛彪.急诊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的运行体制和专业范畴[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64-265.

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范文第4篇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下设8个专业组:①院前急救学组;②复苏学组;③创伤学组;④危重病学组;⑤急性中毒学组;⑥儿科急救学组;⑦灾害医学学组;⑧急诊质控学组。这8个专业组的设立基本上反映了急诊医学学科的范畴。急诊医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有很大的交叉性,但急诊医学与全科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急诊医学也是以患者为中心,但其关注的焦点是患者的生命,运用最先进的设施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尽最大可能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伤残。其他临床专科关注的是某个系统、某个器官和某种疾病,而急诊医学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命,挽救濒临衰竭的重要脏器功能和阻断重要脏器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这是急诊医学的研究重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专科。

2急诊医学的三个环节

急诊医学由三个环节组成: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医学。而左图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急诊医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关系:左边红色的环代表院前急救,因院前急救非常紧急,故用红色警示;中间绿色的环表示医院急诊,因医院急诊科大多开通绿色通道,故用绿色显示;右边蓝色的环表示危重病医学,因危重病救治多通过监护室的救治而转危为安,故用宁静的蓝色提示;三环中间的蛇杖是医学的标志,蛇杖上端两边的翅膀是天使的标志,代表与急诊医生密切配合的急诊护士。急诊护理在急诊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医学这三个环在急诊医学整条生命保障链中是紧密联系、环环紧扣、不可分割的。

这三者既相互依存,又各具特色,它们有机而又完整的结合组成了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院前急救(firstaid)是急诊医学的最初和最重要的一环,其意义在于: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发病初期就给予及时有效的现场抢救,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患者的再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快速安全地护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减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没有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后面的一切工作就失去了前提。医院急诊是急诊医学中最关键的环节,其意义在于:①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立即进行复苏抢救;②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措施;③进行必要的救命性手术和其他治疗手段,稳定病情。

大部分患者经过医院急诊处理,生命脱离危险,但有部分危重患者仍没脱离危险,则需进入下一步治疗———危重病加强治疗(criticalcaremedicine)。危重病医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急诊医学发展水平的体现。如果没有危重病医学作为后盾,那就无法体现急诊医学的整体水平。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医学这三者互相依托、紧密结合,筑成了一条人民群众的生命保障链。

3急诊医学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发展速度很快,这是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所决定的。2003年上半年爆发的SARS疫情,既让急诊医学事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也给急诊医学事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条:

(1)重视急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想让有才干的人安心急诊医学工作,热爱急诊医学事业,关键在于要给他一个发展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目前我国已拥有了急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梯队,新型的急诊医学专业人才正在快速成长。

(2)加强急诊医学学科建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差异,不可能要求全国用一种模式建设急诊医学,可以多种模式并存,共同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医院要确立急诊医学的发展战略设想,争取早日建设若干个急诊医学的部级重点学科。

(3)加强急诊医学的科学研究。当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建立急诊医学研究所,在急诊医学各个领域,多层次、全方位进行科学研究,揭示发病机制,探索新方法。

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范文第5篇

1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1.1教育过程

美国对急诊医学教育主要有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2个阶段。医学生经过4年医学院本科教育毕业后,才能进入住院医师培养体系,这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AccreditationCouncilof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认证的[3]。在此之前,需要通过美国医师执照测验(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USMLE)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急诊医学在美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学科,它是申请难度排名第三的专科,整个住院医师的培训时间大致为3~4年,如能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就可获得专科执业医师协会认证,成为一名能独立执业的主治医师,可以选择教学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进行执业。另外有一部分医师则可以继续选择专科医师的培训,专科医师的培训是住院医师培训后的亚专科教育,一般为1年或2年,在此期间还能通常同时获得额外的硕士学位(如公共卫生硕士)。

1.2培训项目

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4],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1.3资金保障

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2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5],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

2.1教育过程

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

2.2培训项目

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达到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

2.3资金保障

与美国不同,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

3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3.1加强政策导向

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022人,医师占29.5%,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

3.2加强培训监督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一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3.3加强急诊建设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以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防治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5个创伤急救中心、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3.4加强人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