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动力工程

新能源动力工程

新能源动力工程

新能源动力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培养方案;创新;能源动力工程

作者简介:代元军(1978-),男,河南正阳人,新疆工程学院电力系,副教授;李保华(1979-),女,河南新安人,新疆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讲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工程学院重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3-ZD1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75-02

能源,是世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能源的科学开发和优化配置,是当今各国现代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新疆有着极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据统计,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预测资源量,分别占全国陆地预测资源量的30%、34%和40%,光、热、风等资源也在全国占有较大份额,这为新疆建设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疆如此丰富的特色资源下,新疆高校能源与动力本科专业如何设计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创新和一体化,是摆在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者面前的难题。

一、新疆经济发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

首先,一方面随着煤炭的大量生产,通过建设大型电厂,把煤转变成电,利用“西电东送”两条750kV的高压交流电网和一条800kV高压直流电网把电输送到疆外;另一方面新疆的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铸就太阳能、风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辉煌业绩和企业的规模扩张。目前新疆发电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向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必然会对技术人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能源与动力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现代化能源企业的当务之急。

其次,新疆现阶段煤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主要依靠内地大企业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来实现,其设备技术和管理已接近中国先进水平。然而,新疆地处偏远,引进高端人才困难,劳动力成本高,人员不稳定。目前煤电行业和新能源行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先进,另一方面是与之配套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却严重不足,从而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不能正常运行,导致事故发生,人才本土化培养的问题日益突出。[1]

根据《2009-2015年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新疆煤电装机3450万千瓦,新增装机约2630万千瓦,可向我国东部送电1100万千瓦,预计新增煤电行业从业人员2万人,热电行业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同时,在新疆地区,新能源产业人才也是非常缺乏,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新能源市场迅速发展的需求。

所以加快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步伐,促进新疆煤电工业和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加快解决高层次人才培养本土化问题,实现当地招生,当地培养,当地就业;有利于培养高层次新疆少数民族工科人才,促进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及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对新疆煤电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新疆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各民族不断富裕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据现行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由原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动力工程和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组合而来。[2]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这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

过去,新疆工程学院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热能动力及其控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管理及一般热力与控制工程设计,具备基本的经济与管理、社会与人文、环境与保护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第一线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3]随着新疆工程学院的升本,学校在2012年开始制定能源与动力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顺应国内外尤其是新疆地方特色的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培养目标的提法进行了多次修改。在2013级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培养目标已修改为:“培养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建设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突出,获得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新能源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4]

三、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思路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没有专门设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但是在机械工程专业中,都开设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课程,其中机械工程专业把传热学课程作为专业的必修课程。为适应现代工业的快速而巨大的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地对高等工程教育进行着改革。[5-7]

目前,新疆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要体现出“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适应时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自我发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总体思路,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来体现和实施改革意图。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上,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手脑并用,鼓励创新”。

四、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

教材建设对于能源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通过编写适合新疆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教材,对于内容陈旧或重叠的课程和学时,进行合理精减和合并,拓展和新增反映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和专业发展的课程,来体现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的设计思想。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原“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共计96学时)合并为“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原“公差与互换性技术”和“机械工程材料”(共56学时)合并为“公差与金属材料”(24学时);原“热工仪表”和“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共80学时)合并为“热工过程检测技术”(48学时),原“制冷技术”和“热泵技术”(共64学时)合并为“制冷原理及设备”(64学时)等。新增风能利用技术40学时、太阳能利用技术40学时、节能技术32学时,动力工程前沿12学时、新能源工程前沿10学时、制冷空调工程前沿10学时等合计学术前沿专题讲座32学时,以讲座的形式由相应领域的专家负责编写大纲和主讲。

五、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采用彻底的专业课程选修制

充分利用新疆工程学院的学分制和选修制,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市场需求及学生的志愿和兴趣,实施更为彻底的专业课程选修制度。

在2013级培养方案中, 除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外,其余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91.5学分,供学生从中选修69.5学分。并且要求高年级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时,用“交叉捆绑”方法必须选择部分专业选修课(例如对“热电工程”方向捆绑部分“新能源工程”,对“制冷空调工程”方向捆绑部分“新能源工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

六、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一直以来,作为具有典型实验研究特点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主要开展较多的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该种做法使得学生实验技能欠缺,尤其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其创新能力显得不足,常常在毕业设计阶段特别明显。而目前国外大学的工科专业专门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能够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学分探索型实验课程,目的是用以加强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8-10]

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在新疆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安排了36学时的“自主创新专业实验”教学环节,以扩展和补充专业实验教学的内涵,提高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实验教学环节主要面向三、四年级学生,以解决来自于工厂企业生产一线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者以参加相关专业的大赛为出发点,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个人要求,设计或者完成实验。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于实现“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使每名高年级学生都能在一种开放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创新训练,得到不同程度工程师的训练。

七、结束语

在新疆经济大发展的推动下,新疆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通过积极调研和深入思考,在发挥传统专业优势的前提下,明确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和工程创造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才会选择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修订和调整,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如因大面积的专业选修课带来的教学资源(如教师、教室、实验室、图书等)不足、教学组织和安排困难等问题也还有待继续研究、实践和总结。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改革与实践方面的努力应该不是多余的。

参考文献:

[1]秦春艳,才博.新疆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J].2009,15(22):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1级专科专业培养方案[Z].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2001.

[4]新疆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Z].新疆工程学院教务处,2013.

[5]王秋旺,陶文铨,何雅玲.从国外传热学教材谈起[J].中国大学教学,2000,(6):38-39.

[6]何雅玲,陶文铨.从两本特色明显的国外热工教材看我国工科机械类专业与教材改革的趋向[J].中国电力教育,2002,(4):89-97.

[7]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38-40.

[8]陈介华,陈明清.中日高等教育之比较[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2(3):304-307.

新能源动力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能源;工程机械;节能减排

1新能源工程机械概述

1.1新能源设备应用现状

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天然气机械、电驱动机械及混合动力机械等是我国新能源机械设备发展的代表。目前,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研究的技术理念逐步形成,部分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发展,三一、柳工、山河智能及中联等国内大型的工程机械企业均已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较国家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起步较晚,新能源机械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新能源行业普遍缺乏统一的制度化标准。国家应积极组织人员制定新能源工程机械生产的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标准,通过制度规范的方式促进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1]。当前,工业企业生产中,传统能源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工业企业在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方面的研究不断推进,新能源工程机械立足于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进行机械设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有效地践行了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

1.2制约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的因素

电驱动工程机械设备具有零污染、不耗油、噪声污染小的特点,但蓄电池容量较小,造成电动机整体功率存在局限性。蓄电池无法维持机械设备的长时间作业,电驱动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给企业作业带来不便,因此,电驱动设备的应用会受到工作场地的制约,其在电源场所中才能正常作业。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的推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传统能源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能源补给站,但新能源的补给站相对较少。因此,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能源补给困难造成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问题,天然气设备加气方式局限于槽车与加气站。我国天然气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造成天然气保存方面的难题,天然气对存储环境的要求较高,由于气瓶无法保证隔热,遇到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时,瓶内的天然气会逐渐气化升压[2]。当压力值达到极限时就会出现天然气泄漏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给设备使用企业带来安全隐患。

2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特点

2.1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多样性

我国机械设备的种类繁多,不同建设区域的具体工况及地理环境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工程建设人员为满足建设项目的需求,必须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开展作业,技术人员依据工程需要设计出了不同的机械设备。现代新能源机械设备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积极进行技术研发,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机械设备,新能源机械设备的研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1.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世界能源危机的到来,推动了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污染小的优势,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及生物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工程机械中,是实现现代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太阳能是一种很清洁能源,避免了传统化石能源使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太阳能发电,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光伏装机容量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我国政府光伏政策的完善,我国光伏电装机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光伏设备的使用是现代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应用的典型代表[3]。在政府政策支持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链不断完善,光伏电池材料及相关组件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建设光伏及滩涂光伏是两种主要的光伏电机装置,滩涂光伏在集中开发模式下与风电项目结合实现了分光互补发电。在电力企业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依据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人们将其分为可调试与不可调试两种。不可调试系统中未设置蓄电池组,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相对简单,系统的安装及调试环节简便,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对系统中逆变器的控制,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其输入公共电网,应维修或者公共电网故障而需要停止供电时,系统会自动停止供电,光伏供电机械设备降低了企业的运维成本。含大型光伏电站的电力系统中,调度中心依据有功需求调整光伏电站的出力状态,并网逆变器及光伏电站系统的无功补偿装置间相互协调,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2.1.2LNG工程机械的应用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液化天然气(LNG)及压缩天然气(CNG)是工业企业中普遍应用的两种天然气。LNG采用压缩、冷凝的手段,在低温状态下液化后进入工业生产。CNG通过天然气加压的方式,将其以气态的方式存储在容器中,其与管道天然气的成分相同。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应用中,通常以1:3的比例配置CNG与LNG,保障发动机高效运转,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标。新能源研究中,我国的自主品牌机械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例如,我国研发出了LNG装载机,与传统的柴油机相比,其使用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少,造成的能源消耗也较小,是现代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典范。2.1.3双动力工程机械的应用与传统单一动力的机械不同,新能源双动力工程机械中配置有两个动力机,其使用的能源也不同,一台以柴油供能的方式运作,一台利用交流电实现供能,很好地适应了工作环境的要求。国外创造了一种双动力的移动筛分机,利用柴油发动将机械设备移至施工现场,有效地节约了能源,满足了人们工作的需要。山重建机制造的GC58DP-8双动力挖掘机采用上述原理,利用220V及380V电网工作,有效地节省了电源,降低了作业噪音,设备运行中对人力、资金的要求较低,在远离电源设备的作业中被广泛应用。2.1.车田技术的进步电力平衡发展中,风电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风电场中,通过安装许多风力机组并网发电的方式建立起来的风车田,是现代工业供电的典型模式。风车田装机采用技术先进的中型机组,配合发电机并网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其单机容量较大,设备性能可靠,实现了风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的数量持续增加,总装机容量也不断增加。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风车田建设在工业化发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化石燃料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而被广泛应用,我国风车田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2新能源工程机械的低碳环保性

工业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机械设备制造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微粒等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电力企业技术的落后造成机械生产环节严重的资源浪费,传统变电站运行下,落后的电缆技术等造成了电能输送环节的电力浪费。电力企业的风力发电系统,有效地节约了煤炭资源,减少了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排放,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汽车行业使用的天然气发动机,较传统的柴油机设备而言,减少了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了70%。现代电驱动机械采用电源设备或者蓄电池提供动力,实现了零排放,有效地减少了噪声污染。与传统的内燃机机械相比,混合动力机械节约了20%的燃油,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也明显减少。

3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种类不断增多,在长期的发展研究中,设计人员依据不同工作场景及环境的需要,设计出了满足工业企业发展的多种工程机械设备,传统发动机驱动下的工程机械设备逐渐被大功率马达的电驱动工程机械设备所代替。例如,典型的JCM921D(电动)挖掘机采用电网提供的电能作为动力源,代替传统的柴油机,向外输出功率,电动工程机械设备节能效果好,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较小[4],实现了零排放,该机械在隧道、港口及城市建设的电源场所被广泛应用。电力企业常会出现外接电源供用不够的情况,双动力工程机械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天然气机械的普及应用,加气站的设立密度发生了变化,在我国市区或郊区的拌合站,周围存在较多的天然气站。天然气设备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天然气作为主要的新型能源在机械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人们已经开始采用天然气机械进行作业,如天然气装载车、天然气搅拌车及天然气泵车等。但是,在偏远地域,由于加气设备、运输条件及加气站数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天然气机械无法推广应用。我国在新能源工程机械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的发展,政府在发展新能源工程机械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未来企业在新能源机械的应用与开发方面将加大资金投入。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新能源工程机械的技术与经验,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机械产业链,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生产。政府应制定更多的激励政策,促使现代企业积极应用新能源工程机械,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4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传统能源设备应用下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的研究与应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其结构及性能不断优化,有助于现代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应用与推广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章崇任.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分析[J].建筑机械,2009,(15):90-92.

2苏兆杰,唐向阳,王保森.浅谈几种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及发展[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3):65-67.

3侯林帅.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3):133-134.

新能源动力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动力学科;工程教育国际化

2013年,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成为我国高层次、全方位、战略性和长期性的国家战略,其核心理念是合作发展,以共同利益推动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和人文交流[1]。该战略的不断推进,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带动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的工程教育必须经过国际化的变革,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侧”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动力学科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合作范围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对于中国高校来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为其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2]。能源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2017年5月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1]中明确指出: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能源治理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旨在共同打造开放包容、普惠共享的能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提升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区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能源合作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发展、搭建互通桥梁的重要平台,必将为我国推动全球治理提供技术、人才、科研等的有力支撑。纵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情况,多数国家传统能源产量充足,具有深入推进能源合作的基础,但生产技术和能源产品的利用和转化处于落后阶段,工业实力普遍薄弱,工程教育发展水平不高;中东欧部分国家在过去的历史阶段有着丰厚的工程教育经验和工程实践技术,但是在新技术、新能源产业高速推进时期发展缓慢;沿线大部分国家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对工程及工程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的需求。因此,培养国际化背景下的能源动力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有助于我国和沿线国家共同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带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为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工程教育概况

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是国内最早从事能源动力人才培养和研究的学科之一,具有悠长的学科历史。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潘承孝就在北洋大学主讲内燃机学课程。1951年潘承孝、史绍熙等创办了内燃机专业,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同类专业之一,1953年和1955年分别成立热工教研室和热工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学科先后成立了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多个部级教学基地,如能源与动力工程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热研究与培训中心以及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支撑平台。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我学科拥有覆盖从基础研究、新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应用的完整研究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近五年来,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积极推进师生的国际交流,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的人数多达数十人,其中包含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此同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校学习交流人数也逐年增加,他们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尼泊尔、柬埔寨、巴基斯坦、新加坡等。我校能源动力学科的毕业生也早已坚守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重大工程的一线岗位上,他们在包括伊拉克、巴基斯坦、越南、马来西亚、卡塔尔、肯尼亚、白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重点工程中,传播中国先进的经验和技术,获得了相关领域高度的认可与支持。依托于天津大学作为“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员以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能源动力学科一直积极研究适应新工科要求的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高校与企业实施产学合作育人的新途径,创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学科、跨领域的长效合作新机制。

三、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对策

推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的工程人才具备通宽的知识基础、开拓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界、推陈出新的工程实践能力,意味着对整体的“工程教育全环境”提出了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教育国际化对高校“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在对区域内教育资源和自身情况充分掌握的情况下,选择有效的、适当的策略来推进国际化。基于我校能源动力学科发展现状及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以下国际化对策。

(一)增强校企合作,建立工程技术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需要回归工程实际,而实习实践是工程师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带动下,承担建设项目的本土企业和来华投资的境外企业逐年增多,高等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协同培养模式。协同培养模式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校内项目制课程:组建由国内外教授、企业工程师、学生组成的多元化课程团队,以工程问题为牵引,推动师生共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二是在企业内部建设产教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训练,形成校企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教学团队自2011年起,对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3-4]。例如对专业基础课传热学进行项目制课程改革,打破了原来按学科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将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虚拟公司”和“项目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实际工程问题,通过多形式、多阶段的考核评估以及营造群体竞争氛围等措施,以达到“熔炼互激”的效果。对参加该课程的130余名在校生和30余名毕业生的抽样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持积极意见并认为该课程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锻炼了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参与课程的企业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公司和约翰迪尔公司的工程师也表示,这是一个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宝贵经历。项目制课程的引入,较好地将世界先进工程教育理念与学生的自身特点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是本专业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卓有成效的实践。

(二)建立基于能源动力学科的高校联盟人才培养与科技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一些大学通过组建联盟来推进国际化的进程。如澳大利亚八所一流大学组成的“八校联盟”,整合各成员大学的优势;美国五所高校组建了“阿尔法联盟”,制订了专门针对吸引中国留学生的国际招生策略,在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方面进行创新实践[5]。2015年10月,我国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以探索跨国培养与跨境流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基于能源动力学科的高校联盟,是推进与沿线国家在能源教育领域进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依托“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以及我校能源动力学科的国际交流基础,建立联通沿线国家和国际优质资源的能源动力领域高校联盟。目前,我们已与多所高校建立了多边合作机制,整合与共享教育资源,包括巴基斯坦、乌克兰、土耳其、印度等国家的高等院校,以及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等。我校通过促进与沿线国家、地区高校之间的文化融合和协同创新,扩大了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在工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依托联盟的建立,可以通过跨国远程教育、学历互认、合作办学等方式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具体措施为: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搭建课程共享平台,实现示范课程网络共享;2.建立在线学习的学分、学历互认机制,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为学生的全球就业提供支持;3.搭建合作办学实践平台,依托能源动力专业部级实践教学中心,贯通沿线高校优势工科资源,通过“国际夏令营”“国际实习周”等形式,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师生的交流和项目合作。

(三)坚持教育国际化坚持教育国际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推进是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引进来”的目标为全面提升留学人才培养质量,把我国打造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对于留学生结构而言,在保持来华留学规模稳步增长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华求学。以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所在的机械工程学院为例,近三年本科生出国学习人数约56人,已招收国际留学生70余人,且招生规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学院已经与香港理工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卡尔加里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法国拉罗谢尔工程师学院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署了学生交流交换协议,为开展进一步国际交流合作奠定基础。“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开辟了贯穿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的新型合作路线,我国的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走出去”开展境外办学,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中国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这样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了急需的人才,也可以促进中国高校提升自身办学能力、区域知名度及影响力。未来“走出去”战略的重点是在扩大国际合作办学交流规模的基础上,丰富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提升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质量,打造体系完善和层次丰富的合作与交流机制。

(四)构建国际化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构建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全面贯彻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对专业基础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6],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际化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可概括为:一是设置国际化的课程,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结合基础理论教学、项目制教学、国外教师及企业教师讲授多种形式,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学环节。二是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引进国外教材、参考书和教学资源。此外,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分类型、分层次的:本专科教育,培养能将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研究生教育,培养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研究和创新工作的研究型人才。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基于自身专业特点和教育资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培养体系[4]。1.建立能源动力学科协同多元化教育资源的本科生“三五三”教育体系。组合三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国家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产业资源”和学科111引智基地的“国际资源”;构建五大教育板块:由“项目制课程系统”“高水平科研训练系统”“多方位产业实习系统”“国际视野拓展系统”“群体创新实践系统”等模块组成教育资源网络;培养三大能力素质: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该体系的建立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支撑。2.建立“3I4C”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创新(Innovation)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为特征的培养模式改革、多学科交叉(Interdisciplinary)为牵引的学术平台搭建,系统构建学术学位研究生“3I”培养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围绕分类(Classification)指导的培养模式、能力(Capability)导向的课程体系、协同(Collaboration)培养的实践平台、内涵(Connotation)引领的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4C”培养体系。机械工程学院能源动力方向的硕士全英文课程体系已经建设完毕,以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或有较长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为主讲,结合海外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等),每门课程由2~4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成熟的全英文课程体系为本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本保障。

四、结束语

新能源动力工程范文第4篇

专业建设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在国内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与热能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部级优秀博士后工作站,湖北省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等,学科优势和综合实力优势明显。

优质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团队成员包括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数名从国外回国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背景。这些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都包括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此外,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于2005年成功入选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使学院成为全国首批26个创新引智基地之一。在该计划的资助下,学院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结合新能源学科领域的具体情况,每年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世界排名前20位的学科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位左右的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和教师队伍,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上共有教授18名,副教授12名,其导20名,硕士导师3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名。教师队伍中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教育部骨干教师4人。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门。学校新能源学科还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英国帝国理工、日本东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形成了一支梯队健全、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

此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拥有一批极具优势的国际化教学力量。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建的中欧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学院(China-EU Institute for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简称CEICARE或ICARE)是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法学院之后,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发起建立的第三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该学院每周都从法国巴黎高科、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西班牙萨拉哥萨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国际水资源事务所等共6个国家9所重点大学邀请新能源领域著名学者和专家来汉为研究生授课,同时应邀为本科生讲授部分新能源学科课程,这些国际化水准师资力量的引入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极大丰富了新能源专业的国际化视野。

雄厚的科研实力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有着强大的科研基地做支撑,其中包括: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试验基地、中澳煤与生物质利用联合实验室、煤燃烧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国家煤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中心、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流体及热科学研究实验中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这些科研基地的主要研究方向都包括新能源研究领域,其专业教师完成的先进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新能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十五”计划以来,共完成国家、地方和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300多项。其中,牵头和参加“973”项目37项,获“863”项目9项,获国家自然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项,面上的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53项,国防预研类项目5项;获部级、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4项,二等奖9项,国家授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50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600余篇,其中生物质能研究领域的多篇论文进入国际SCI高引数据库,单篇最高它引次数超过300次,在国际生物质能领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新能源学科承担了有关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能源清洁利用、CO2减排相关的973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等许多国家项目,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方案改革

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着重培养具备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新能源转换与利用以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全面训练、集新能源科学及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通过4年的专业学习能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工与电子、自动控制及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具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兼顾装备制造、过程控制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践经验,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同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基于学院多年教学摸索和多次研讨设计出“通专结合,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培养方案:3年——加强基础的专业通才教育;0.5年——拓宽专业方向的分组教育;0.5年——面向就业市场的个性化专业方向教育,优化专业教育内容。同时,制定出“专业分组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学生在通才教育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分组,可跨专业组选课;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就业或考研的具体情况,第二次再选专业方向。

本科教学建设

“夯实基础、拓宽平台、交叉学科”的教学设计

为确保学生具备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同时又考虑到新能源学科本身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专业的基础课程必须宽而广。在基础课程设计上,本科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工与电子、自动控制及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主要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能量转换与利用、自动控制原理、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转换-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原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原理、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利用、节能减排技术等。

主辅并进的专业定位

先进的生物质能源技术是目前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全球使用最为普遍的新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最主流的新和可再生能源,其就业需求也迅速增加。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就在水电、太阳能、生物质、风力机等新能源方面进行着研究,并一直开设“可再生能源概论”等新能源相关的本科选修课程;此外,引进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和邀请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外国知名教授,这些方式的采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师资体系。有了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基础,综合考虑就业面需求,制定了以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为主,兼顾其他新能源的广泛选择的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了《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风力发电原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原理》、《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转换-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利用》。

强化对外办学扩展国际视野

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学院与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ICARE)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以及节能方面开展了硕士培养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在欧盟资助的10年期内ICARE将培养近2000名高水平可再生能源双学位硕士,培训不少于5000名的可再生能源从业人员,培养与推介若干博士生/青年教师以及在中欧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为了培养高品质的本科生,进一步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在学校本科教学协同计划基金的资助下,该专业聘请了多名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来校给本科生授课,授课形式采取多名外国教授共同教授一门全英文课程的形式展开。同时,还将聘请新能源产业著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才来汉授课。通过与国际可再生能源培养机构和业界知名企业的合作,将极大提高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推进新能源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实践环节建设

新能源动力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一、引言

在新常态下,社会上发展形势以及行业的变动形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人们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也是如此。我们提倡能够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不同形势下的不同需求,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战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以更为有效地开展。

二、新常态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常见性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内容,其中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等多项内容。在其开展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转型需求未能明确

在当前发展的形势之下,我国的各项经济水平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充分保障经济市场的发展水平能够与新常态下的新需求相适应,企业必须立足于现有的基础之上,寻求新的转型方向。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所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行业的竞争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如果企业仍然一味的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然会限制企业的优质长远发展,同时也会导致企业内部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企业的转型也必然难以实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明显降低。对此,在新常态下,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与其相适应,从而切实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企业的消耗成本明显增加

在过去的一段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主要趋向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企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如果只是一味的通过提高劳动密度来促进行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微乎其微。尤其是在步入新时期以后,我国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分布情况获得了显著的变化,现有的劳动力越来越匮乏,如果不能更多地增加劳动成本,必然会限制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转型与升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及时发现以往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存在的不足,更多的发挥资产密集型企业所具备的优势。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变动的市场形势之下,充分意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时促进企业的转型与升级,不断的增加现有的劳动成本,积极面向社会吸纳行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切实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

(三)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在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更多的融入了互联网技术。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找准新的路径,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就是说,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及时进行技术升级,将更多的新内容纳入到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当前阶段,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归根究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充分考虑到变动的行业形势,合理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更大程度上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三、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措施

(一)及时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新常态下,企业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已经跳脱出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企业只有在实际发展的过程当中找准中心点,才能帮助企业不断拓展业务,打通新的发展脉络。我们要求企业能够在完善自身组织管理形式的过程当中确立中心化的发展方向,确保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自主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使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跳脱出传统模式的束缚,即便这些工作人员来自企业中的不同部门,也应当充分实现职能交互。这就要求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打破部门之间的屏障,拉进各部门之间的距离,强化企业内部联系的紧密性,从而充分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与企业的实际发展形势相契合。除此之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到政策的变化,借助政策的优势性,完善相应的战略内容。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便捷精准的进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具备现代化特质和自动化特征的新型技术,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当中具备着十分突出的优势作用。为此,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及时实现现有人力资源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强化信息的实际交流水平,实现现有资料的科学合理分配,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轻松便捷的开展。

(三)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水平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提出的高要求,也是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所提出的新要求。想要切实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大程度上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