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江苏 旅游经济 新常态

旅游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比如,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促使国际化旅游需求愈来愈受到重视;科技手段在旅游产业中的广泛运用,促生了智慧旅游的方兴未艾;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旅游成为了众多家庭休闲的方式,大众化的旅游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此外,自由行等个性化旅游的发展也促使旅游业呈现出与以往迥然相异的特征。而旅游行业的新发展势必会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胜任力要求,只有融入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江苏旅游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可以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的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旅游主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者的需求在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大众化”、“差异化”、“品味化”的三大特征。

(一)旅游需求的大众化

发展旅游的关键就是实现旅游的大众化,使得旅游真正成为民生产业。比如,江苏省近年来将职工带薪年假纳入地方考核,加大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考核督查内容。这为全民旅游提供了时间基础,让民众有更多的时间同时避开黄金周、小长假的高峰出游,能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最终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今天的旅游活动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旅游需求的大众化,使得旅游成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二)旅游需求的差异化

在旅游活动大众化的同时,旅游需求还呈现出差异化的特点。旅游者根据自身的偏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旅游追求。以自驾游为例,目前,江苏省已拥有了多家省级自驾游基地,此外,亲子游、科考游等等新业态也由于旅游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应运而生。

(三)旅游需求的品味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愈加品位化,养生养老、邮轮、游艇、高尔夫、会展等高端旅游休闲产业不断涌现。旅游者越来越重视体验和享受,在旅游过程中放松身心,而不是匆忙的到此一游。旅游养老基地的发展也方兴未艾。

二、旅游客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客体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广大旅游者产生引诱力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旅游产品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常态下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旅游产品的融合化

“旅游+”成榱寺糜我捣⒄沟男鲁L。旅游产业的边界无限延伸。旅游资源跨越古迹寺庙遗址等传统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社会资源、经济成就、产业活动、民情民风等均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旅游业跨界融合可分为两种类型: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旅游业与非服务业的融合。前者属于第三产业的内部融合,是出现兼具多个行业特征的新型服务业业态的过程。这种融合表现在相互渗透和交叉,从而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兼具旅游业的特征,与原有的旅游业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

(二)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旅游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产品体系愈加丰富。江苏省近年来,工业旅游、医疗养生、文化演艺、体育科普、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文化演艺、低空飞行、邮轮游艇、医疗旅游、体育旅游、夜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使得旅游产品越加多元。尤其是乡村旅游产品近年来尤受青睐,我省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强化旅游富民,推进乡村旅游升级,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突出江苏省乡村旅游的特点和优势。推进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验区建设,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和魅力乡村;创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江苏省政府着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指导和发展引导,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业态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涵;支持各地办好乡村旅游节,举办富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活动,举办乡村美食大赛,使得乡村成为旅游的乐土。

(三)旅游产品的生态化

美丽江苏,生态先行。旅游新常态下,旅游产品的“生态化”特征得以凸显。无论是旅游景区的开展还是度假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都充分融入了生态元素,体现了生态特色。比如,江苏宜兴阳羡旅游度假区提出了“深氧界・3H生活”的旅游形象。“3H”分别代表健康(health)、心灵(heart)和家园(home)。围绕这一主题概念,阳羡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程,让青山绿水成为阳羡最鲜明的标志。大运河江苏段的生态保护近年来也很见建树,使得运河两岸成为度假休闲的胜地,也增加了运河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三、旅游介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介体是指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帮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媒介。主要是指各类旅游企业和部门。对于旅游介体新常态的特征可以总结如下: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生态旅游;综合评价;张家界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19001

引言

从20世纪末开始,生态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创造相应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条件,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来为国家和政府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文尝试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了张家界为实例,对张家界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实际分析和评价。

1 研究区域概况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川边界的武陵山脉腹地,北临鄂西山地,东望洞庭湖滨,西接云贵高原,南眺雪峰山脉。张家界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其中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76%,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张家界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几大自然保护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1%,植被覆盖率达到97.9%,植物有93科517种,珍贵树种有珙桐、银杏、金钱柳、香果树等。鸟类有6目13科41种,畜类有28种,昆虫有14目69科208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猕猴、穿山甲、麝、等,简直是大自然的基因库。各种景观也是引人入胜。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16峰、16洞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天门山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0%,动植物资源种类相比之下,比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还多,是一座储量极为丰富的天然植物园、动物园和药材库。再加之几大国家自然保护区,让张家界的旅游资源更为丰富。

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指通过某些标准来衡量某一旅游资源在同类旅游资源或全部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以此来确定该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重要程度[1]。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要立足于对整体价值的评估,但单一的评价方法基本上达不到科学、合理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来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比较评价指标两两间的重要程度,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每一层次因子的权重,并通过权重组合,计算所有指标因子相对于目标的权重。

2.1 构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因子[2]的选取,对于整个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选取合理的评价因子的时候,既不能太主观,也不能完全采用单纯的定量指标。因为单纯的定量指标不能完全适用于旅游评价,如涉及文化背景、美学观赏价值的评价只能是基于评价者的主观感知。为此,本文在遵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下,参考国家和一些行业标准,结合相关文献和专家的问卷调查,将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旅游资源影响力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3大类[3],在此基础上,又向下分了14个具体的指标,形成了一个递阶层次的评价体系(表1)。

2.2 确定评价体系中因子权重

2.2.1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然后参考标度对照表[4](表2),用数值1、3、5、7、9分别代表两两比较,前者较后者的重要程度相同、稍强、强、明显强、非常的强,2,4,6,8代表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在上述2个相邻等级之间,倒数代表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为上面的互反数。通过向专家咨询,得出各因素间的标度值,据此来构造判断矩阵(表3)。

2、4、6、8 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在上述2个相邻等级之间

2.2.2 求判断矩阵各因子权重

根据上述判断矩阵,可以求出每一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5],即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具体的过程如下:

本文4个判断矩阵计算出的结果如下:

对于矩阵A,最大特征值λmax=3.0940,特征向量WA=[0.7172,0.1947,0.0881]

对于矩阵B1,最大特征值λmax=7.3525,特征向量WB1=[0.4516,0.1395,0.1395,0.1395,0.0318,0.0318,0.0662]

对于矩阵B2,最大特征值λmax=4.1170,特征向量WB2=[0.1175,0.0553,0.5650,0.2622]

对于矩阵B3,最大特征值λmax=3.0000,特征向量WB3=[0.4286,0.4286,0.1429]

2.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检验其一致性。当一致性指标时,说明矩阵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其中,平均一致性指标RI可以查表(表4)确定。

对于矩阵A来说,计算得CI=0.0470,CR=0.0904

2.3 各因子权重排序及分析

将计算得到的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6]各层因子进行总排序[7],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旅游资源的要素价值的权重最大为0.7172,说明了在张家界生态旅游开发中,资源要素价值应该是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是旅游发展的最基础的的支撑。在各评价因子层中,资源的奇特度和动植物资源的权重最高,依次为0.3239、0.1100,说明吸引游客的主要是当地奇特的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然而,基础服务设施权重最低为0.0108,说明其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有所制约,今后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服务的建设。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结论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

对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的结果与张家界的生态旅游资源基本一致,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面的可行性。

3.2 通过层次分析法

本文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地阐述了旅游资源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开发价值,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彭立圣,牟瑞芳.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3):177-180.

[2]余敏.层次分析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6):100-102.

[3]吕建树,刘洋等.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2011,33(9):1788-1798.

[4]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25(3):507-516.

[5]王力峰,王协斌,张翠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以广西金秀县为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3):435-439.

[6]马乃喜.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1996,26(2):171-175.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视觉符号;旅游城市;品牌设计

1 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的背景分析

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建立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域性研究,旅游资源特色分析,旅游受众调查分析等方面。

1.1 地域性分析

地域性研究是城市旅游品牌开发的基础工作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城市的文脉的把握,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阅读”和提炼,精炼地总结该地的基本风格,包括文化特质和自然特性,为未来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提供本土特征基础。地域性分析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民俗文化特征的分析。

1.2 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旅游业提供给旅游者的功能利益是到异地体验不同于其所在地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旅游资源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是旅游者感知旅游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旅游品牌形象建立还要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特色,在资源特色分析的基础上定位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这样才对旅游者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特别是对于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更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挖掘其特色,整合强势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目的地主题形象。例如,临安是中国生态示范市之一,森林覆盖率为74.1%,旅游资源以生态旅游资源为特色,临安就在此基础上突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形象。

1.3 旅游受众调查分析

旅游受众调查分析包括旅游市场需求分析和旅游者感知分析。旅游开发必须牢牢把握住旅游市场动向,旅游市场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了解旅游市场总的态势和对城市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这对于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市场调查内容一般包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职业,以及旅游偏好、出游时间等。在河南强势文化旅游的背景下,焦作市在旅游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自然旅游,打造“焦作山水"旅游品牌形象,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旅游界誉为“焦作现象”。

2 从外显层面谈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2.1 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原理

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主要就是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视觉编码与解码过程。在视觉编码过程中,设计师作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感知的主体之一(主体包含旅游者、当地居民和设计师),同时作为信息的传送者,根据自己感知到的,又需要向旅游者传递的旅游地原始信息进行编码,转化为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符号,加以有创意的表现。视觉解码即接收者(即旅游者)对视觉符号载体――图形、色彩、文字及其组合等因素进行感知,根据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视觉符号还原为自己能够理解的信息,把各种认识进行整体加工形成特定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达沟通过程。

2.2 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

用最鲜明、最醒目同时美观生动的标识及图案概括出城市旅游的地域性特色,作为旅游城市宣传的视觉识别符号,是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最核心的功能。从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构建的实用性需要来看,笔者并不主张将整套VIS的全部项目都一次性设计到位,导致不实用且随时间推延刷新形象时造成设计失效,因此,本文选择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作为设计研究对象。

(1)城市旅游品牌标志

城市旅游品牌标志设计是通过简约的图形或文字传达富含多种内涵的信息的象征符号,起到识别及传达城市旅游品牌理念的作用。在设计中应充分重视视觉语言表现的地方特色,在城市旅游品牌理念和定位的指导下,提炼出具有深层次地域性特征的造型元素和色彩元素并进行组合,才能形成显著的竞争差异。设计时还需充分考虑受众的视觉感受和对图形信息的解读,生动鲜明而富有轻松愉悦感。

例如上海旅游标志,运用飘逸的笔触效果体现旅游轻松愉悦的气氛。右侧的图案呈现出上海市花白玉兰婀娜多姿、朝气蓬勃的迷人仪态,同时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和平鸽,寓意着上海把和平友谊传达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周围一圈的图案中,火红的太阳寓意上海对旅游投入的无限热忱,就如同热情的阳光拥抱每一位远方的朋友,红日旁绿色及蓝色的光晕揭示上海注重旅游环境的一面,四色光辉象征上海都市旅游的多姿多彩。

(2)城市旅游品牌标准字

城市旅游品牌的标准字是在品牌名称的基础上为加强名称的视觉效果而进行的字体设计。标准字是根据城市旅游的名称、旅游资源特色等要素而精心设计的,对字问距、笔画的配置、线条的结构与精细度等多方面都要做周密、严谨、细致的设计。城市旅游品牌的标准字在设计时应注意个性化、识别性、艺术效果等方面。

标准中文字体设计,可采古人和名人书法题字等,也可使用现代印刷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适合旅游者阅读识别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本地域和本民族的文字。事实上,与客源地不同的文字符号可以反映旅游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凸现出旅游城市的文化内涵。去过云南丽江的游客,一定会记得东巴的象形文

字,给人以典型的民族文化感受。

(3)城市旅游品牌标准色彩

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标准色彩是传递城市旅游品牌信息最容易被感知的视觉语言。由于人们对不同颜色会有不同的脖受.旅游城市可以通过标准色的应用,给旅游者以不同的知觉刺激与心理反映,以此来展现旅游城市的特色,并且引发旅游者的某种联想,强化旅游者对旅游城市的印象。如西班牙旅游标志,根据西班牙的旅游业打出“阳光普照西班牙”的口号,采用红、黑、黄三色强烈对比,集中地表现出西班牙旅游产品的主要特点――充裕的阳光。

【参考文献】

[1]黄军.旅游品牌形象标志设计探讨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3):235, 238.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需求预测;灰色系统理论;多元灰色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38-03

1 引言

生态旅游市场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逐渐形成的新兴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旅游市场研究比较少,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活动与普通旅游活动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因此理论上研究生态旅游市场更多从旅游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对旅游规模的约束作用,以此体现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和谐性[1~3]。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市场目前处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状态,学者更多的是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具体某个生态旅游景点的生态旅游承载力,例如刘会平(2001)[4],胡忠行(2002)[5],石强(2007)等[6]基于此分别研究了武汉东湖、天台山、武夷山等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张晓娜等(2008)对秦皇岛市南戴河海洋乐园景区的承载力状态进行了预警研究,可以说,很少有研究预测生态旅游市场的真正发展[7]。本文从影响旅游需求的人口统计特征、行为特征、生态环境资源角度,以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调查样本,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研究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研究结果将为越南发展生态旅游市场作出理论指导。

2 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灰色模型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主体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序列曲线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它们之间关联度的大小。曲线形态愈接近,说明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本文从风雅-格邦国家公园的调查问卷中得到的生态市场需求影响因子,如人口特征、行为特征、旅游动机分类等方面具体细分的因子出发,根据灰色关联度的求解步骤,计算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度。

3 研究结果

根据以上针对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试点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求解,可以预测得到2012~2021年各年的旅游人数分别为:451086人,469910人,488734人,507558人,526382人,545206人,564030人,582854人,601678人,620502人。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总体呈扩张状态,但是增长幅度比较平缓。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和风雅格邦国家公园旅游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因为越南生态旅游发展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如果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生态环境资源开发水平,以及生态教育水平没有得到较高水平提高的话,那么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不会大幅提高,毕竟生态旅游属于较高层次的娱乐活动。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越南以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试点开展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前景。从较少的可获得数据入手,本文构建了GM(1,N)模型,比较客观地预测了未来10年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从结果中可得,灰色预测模型是比较可靠的系统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本文选择的模型因子不全面,甚至没有更好地体现生态旅游的本质,因此,模型的预测结果可能距离生态市场需求预测有较大差距,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首先建立影响生态旅游市场的评估体系,不仅包括人口统计因素,行为特征,旅游资源等等,而且应当从心里特征,社会地位等角度将有强烈生态旅游意愿的人与普通意愿的人区别开来。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作为灰色系统可以得到更好地预测。

参考文献:

[1] 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2] 刘 扬,高 峻.国外旅游容量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6):103~107.

[3] 吕东坷,于洪贤.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分析及调控策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6):60~63.

[4] 刘会平,唐晓春,蔡靖芳,等.武汉东湖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3):230~234.

[5] 胡忠行,朱爱珍.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76~80.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休闲;生态旅游;消费

基金项目: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项目《休闲时代城市居民生态旅游需求实证研究》(项目编号:B2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目前。“休闲”、“生态”等是科技文献及报刊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中国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学家也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在2008年10月28日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即人类的生态意识逐渐苏醒。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是除了关注旅游产品本身的质量、价格外,开始考虑体验、环保、休闲、文化等个性化因素。在众多个性化旅游需求中,生态旅游一直是一个热点。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多次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与推进。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国家旅游局每年都会确定一个旅游主题,如1999年的旅游发展主题为“生态环境游”,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WTO)把当年的世界旅游日主题定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9年为了满足人类“绿色”、“生态”方面的旅游需求,中国国家旅游局再次将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得到前面几次权威旅游发展主题的重要推动,生态旅游得到特别重视而达到一个研究与开发的高峰,到今天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究其原因,是由于人类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健康,喜欢生态产品,并且生态旅游所描绘的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二、研究目的与调查设计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成熟,旅游业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但河南的确存在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只因人文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优势过于明显而不受重视。受到上述多次‘生态旅游”浪潮的冲击,河南的生态旅游增长速度很快,并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旅游热点。为此,本文以郑州市民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以期对周边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市场运作、管理机制等提供科学依据,更好、更快地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以郑州市民为调查对象,研究小组在2009年10月2―3日、23~24日对郑州市进行两次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区域控制的方法,调查区域选择在建成区。根据市区的空间特点,具体选择了郑州市的二七广场、五一广场、德化街、文化北路、航海西路、东风东路、桐柏南路、汽车总站、森林公园、人民公园、西流湖公园、郑州大学等12个地点,每个地点分别发放50份调查问卷,共600份。抽样调查完成后,回收问卷576份,回收率达到96%,其中有效问卷515份,有效率达到85.9%,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效果理想。

对调查表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出游方式;二是生态旅游的消费特征调查,主要包括生态旅游认知、经历、态度、偏好、休闲频度、消费水平以及是否会向亲朋好友推荐等;三是生态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调查,主要包括时间、收入、交通等因素。调查结束后,对515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和总数用EXCEL软件分别进行了分类、统计、汇总、归纳,得出了潜在生态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与生态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

三、生态旅游市场总体特征

1、样本基本特征。被调查者性别分布较均匀,男性占样本总数的55.39%,稍多一些。被调查者年龄多集中在21~35岁之间,35岁以下(包括35岁)的占总数的88.11%。从学历水平来看,高中及以上占66.15%,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从出游方式可以看出,近郊出游一般选择自驾车与公共交通两种方式,通过旅行社组织出游的比例较低,说明潜在游客更喜欢个性化的旅游方式。选择这样一个具有高文化水平的年轻群体作为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是基于考虑对生态旅游未来客源市场特征的预热性调查,以便能更明确地指出未来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方向。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会逐步提高,高学历知识分子将会是未来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是生态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力军。

2、生态旅游消费特征。对于生态旅游的认知,被调查者中的65.32%表示曾经听说过生态旅游,但所知甚少,即对生态游的认知程度低。在生态旅游经历方面,经调查人员解释过什么是生态旅游后,约有80.76%的被调查者肯定自己有过此方面经历。对于生态旅游的态度,94.30%的被调查者表示喜欢生态旅游这种休闲方式。

对于具体的生态旅游偏好,被调查者对生态旅游环境的偏好依次为:森林公园、自然山水、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花卉植物园、观光农园、垂钓农园、农业科技示范园。旅游项目偏好依次为:森林浴、漂流、徒步观光、登山攀岩、密林探险、野外生活体验、野外求生课堂、动植物观察、珍稀动植物领养、烧烤、垂钓、采摘。而且很多被调查者对类生态旅游产品,如近郊农家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自己去过的感到满意的旅游目的地。

在生态旅游休闲频度方面,被调查者近三年平均每年外出旅游休闲频率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年均3次以上,占34.83%;第二个层次是年均1~2次,占64.18%;第三个层次是O次的,占0.99%。在被调查者对自己生态旅游消费水平的回顾性估计中,单次人均旅游消费超过200元的占63.35%,不足200元的占36.65%(主要集中在当天往返的游客群体)。

在出游距离方面,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表示趋向于选择市区及周边附近生态旅游景区,说明近郊生态旅游即两个小时车程之内的旅游是消费主流,表示郑州旅游市场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可接受的生态旅游花费额度85%集中在人均500元以内;住宿倾向于选择森林小木屋、帐篷和农家旅舍;餐饮偏好当地特色生态食品与家常饮食;景区内交通倾向于徒步、自行车、骑马等便捷环保型交通方式。

四、生态旅游消费影响因素

1、时间和收入因素。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调查与深入访谈发现,95%以上的城市居民认为时间和收入是影响其外出旅游休闲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虽然国家多次进行国民休假制度的改革,但由于平时工作、学习很忙,只能选择在长假和小长假外出旅游。然而,在国家法定假期中,国民旅游需求集中释放会产生很多食、住、行供给不足、景区拥挤、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所以时间是制约旅游消费包括生态旅游消费在内的第一大刚性因素。收入方面,近郊旅游休闲由于花费低廉,收入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对于中远距离的旅游休闲(包括生态旅游)。大约50%的被调查者认为收入相对不足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2、交通因素。主要包括空间距离的远近、交通的便利程度两个方面。一般来说,距离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决策和空间流向,距离和游客人数呈反比关系,即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但潜在游客的出游决策还取决于交通的便利程度。家庭游和自助游是当今与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于交通的便利程度要求很高,即是否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散客自驾游的路况和路标的完善程度、旅游专用公共交通系统的便利程度等都将影响游客的出游行为。

3、其他因素。除了上述时间、收入、交通等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小组发现下列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均可成为制约潜在游客出游的重要因素。生态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缺乏合适的游伴、旅游企业及媒体的宣传促销、以往的旅游经验、亲友的建议、安全、食宿等因素也影响游客的旅游决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