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字】 IaaS PaaS SaaS 智慧园区

一、前言

传统园区建设者对于园区建设只做到九通一平,即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入驻企业、园区管理方的需求,亟需一种能解决传统园区缺乏整体规划、信息重复建设、信息服务薄弱、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方案。

智慧园区采用“云”技术架构,通过“云-管-端”的承载方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园区。 感知层采用多种行业终端、家庭终端、个人终端,采集信息;通过园区网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的核心――云平台,在云平成对园区业务的统一管理、统一处理、统一存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在云平台上运行丰富的云应用,满足不同的行业需求。

智慧园区产业属于综合集成方案项目,包括基础通信网络建设,软件中间件,应用APP,感知终端等各个模块系统的有机集成,项目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主要投入基础网络建设,中间件,感知终端。建议可以分期建设,逐步投资,根据园区的规划,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决定建设的范围 。智慧园区一旦建设完毕,对园区内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招商引资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信息化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使资源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网络云服务平系在一起,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资源和信息资源。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以云计算、物联网、运营支撑三大技术平台为基础,能够快速、方便地创建各类云应用和物联网的应用,并且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各个系统能够互通互联,各个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 面向园区基础建设提供新一代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及宽带承载、接入和室内覆盖网络,为园区打造基础网络平台,提供无缝数据接入。通过园区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各项服务业务应用。通过园区管理平台为园区运营管理单位提供各项运营管理业务应用。

三、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3.1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

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云计算是多种概念和技术并行发展,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模式,多维度的复合概念,不同的企业应用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云计算技术来构建。云计算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应用程序从设计开发到业务部署的速度,并有助于加快创新步伐,创造更大的业务成效。

针对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的分析, 应该从面向云服务和云计算的角度出发,搭建具有先进性的方案架构。 首先我们需要建设的是面向服务的、具有可扩展性,是一个弹性的框架的共享的云平台。

智慧园区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架构主要由五个层次组成,分别是 IaaS 层,PaaS层,SaaS 层,运营管理层和用户层,如图1智慧园区云服务平台架构图所示。

IaaS 层IaaS 层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在 IaaS 环境中,用户相当于在使用裸机和磁盘,既可以让它运行 Windows,也可以让它运行 Linux,因而几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IaaS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动态申请或释放节点,按使用量计费。运行 IaaS 的服务器规模达到几十万台之多,用户因而可以认为能够申请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同时, IaaS 是由公众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PaaS 层对资源的抽象层次更进一步,它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PaaS自身负责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容错管理,用户应用程序不必过多考虑节点间的配合问题。SaaS 层的针对性更强,它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比如提供在线客户关系管理 CRM(Cli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服务或者 OA 服务等。SaaS 更面向园区企业,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软件服务,使园区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以对底层架构的深入管理和运维,也提供如呼叫中心,体验中心,培训中心,控制中心等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是连接用户与数据中心的桥梁。

云服务平台可满足入住企业不同的功能需求,通过 IaaS层可提供计算,网络以及存储的资源租赁服务,也可提供数据的管理,同步,备份等数据服务。在

PaaS 层,可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用户可在 PaaS层进行开发和测试。用户也可通过 SaaS 层的软件服务进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3.2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

在基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的基础上吗,智慧的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可以从五个纬度进行定义,第一纬度就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包括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中间件,运营管理平台,园区综合服务门户等;第二纬度为园区网络服务商,也即是园区无处不在的网络;第三个维度是物联网体系,包括了终端服务、应用服务、定制业务等模块,集成了运营支撑、网络接入等模块,对外提供了管理门户和应用使用门户,第四个维度是运营支撑平台,包括IT资源的监控、资源的管理、运营管理、IT运维管理、业务运营门户等多个部分。该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业务运营、主机托管、业务等多种应用的运维和计费等工作,使园区的管理方从园区建设中获益,从而达到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双赢。第五个维度就是园区安全和运营管理体系,这个属于园区建设和园区战略思路方面内容,不在此文中描述。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架构各个维度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通过各个硬软件平台可以迅速地创建各类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综合应用,满足园区企业的各类ICT方面的业务需求,从而提高园区内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具体架构图如图3所示。

四、结束语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范文第2篇

1(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23)

2(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摘 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智慧”所涵盖的领域范围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项渐进的、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庞大系统工程。本文从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入手,提出基于智能电网架构的智慧园区基础网络建设思路,解析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效,以智能电网的建设带动园区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物联网等建设的多网融合,既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又提高了建设效率,将有力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关键词 智慧园区,智能电网,基础网络,多网融合doi:10.3969/j.issn.1674-7933.2015.05.007

作者简介:苗佳波,男,1981 年生,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及研究领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分析、产业研究,Email :miaojiabo@hotmail.com ;

邱素川,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0 引言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提出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2008年,IBM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从近两年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布局来看,IBM“智慧地球”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

“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旨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能源等城市运行的要素聚集起来,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的建设,我国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建设也在积极进行中。

产业园区作为城市发展地方产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壮大区域经济、进行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载体。比如,目前全国有200多个软件园区和基地,占据全国软件收入总量的八成以上。高科技园区已成为产业集聚、资源集聚、人才集聚、功能集聚的重要平台。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1 智慧园区发展概述

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即反映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具有一定的不同于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的独特性[1]。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园区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平台为载体,以高度集成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信息资源为特征,形成以智慧技术、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产业等为内容的发展新模式。

智慧园区建设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科学管理、产业培育、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及资源整合等领域地广泛应用,进一步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地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创新社会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整合效率,进一步抢占未来智慧产业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这也是把培育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

2 智慧园区网络架构

智慧园区是基于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其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网络架构,否则所有智慧应用都无法实现落地。智慧园区的先进网络层主要由光纤驻地网、WiFi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和数据中心四个部分构成。园区光纤驻地网是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园区内部布线系统组成,入园企业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接入互联网,满足入园企业高速访问互联网的需求,同时也是实现园区内部和园区之间快速互访的重要通道。WiFi无线网络是园区提供移动网络服务的必备条件,实现WiFi无线网络的园区全覆盖有利于构件智慧园区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的移动门户。移动通信网主要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等负责建设。而今后智慧园区的网络建设必须首先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效全面覆盖。数据中心是智慧园区建设中基础性、公用性的软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存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设施,它将为园区用户提供超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可以为所有用户集中存储核心应用系统的各项数据,以及由园区感知层系统传输过来的各类采集数据,并提供安全可靠的灾备服务。

3 智能电网价值

智慧园区,虽然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组合为基础,但所有这些基础平台所承载的功能还是必须依赖能源平台,也就是电网的支撑之下。否则任何功能的实现都无从谈起。

在城市发展中,电网是最重要的能源载体。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的正常运行,需要坚强可靠的电网来提供优质的电能。因此智能电网与智慧园区建设在能量与信息这两个关键要素方面拥有一致的内涵与特征,是智慧园区建设的基础与核心驱动力,也是解决园区管理种种弊端的基础平台,具有引领“两化融合”、助推城市和产业转型发展、低碳发展的功能。

如今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运用于电网技术中,为智慧园区管理方提供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电网的智能化将让电网可以实现自我检测、自我痊愈的功能。而智能电网的调度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输电技术的日益发展,已经使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实现更加广泛的日常应用。通信网络的完善和用户信息采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2]。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实现信息流、电力流和业务流的高度融合。智能电网的全景信息可以通过传感器、互联网、自动化控制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效融合来获得。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损耗,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而智能电网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3]。

因此,智能电网作为城市和园区智能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智慧园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更高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将有效实现能源资产的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

智慧园区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智能电网的相辅相成,智能电网将是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智慧电网对智慧园区的支撑体系如图1所示。

3.1 智能电网概念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给出的智能电网定义为: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4]。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允许各种不同能源渠道的准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5]。

3.2 智能电网的多网融合

城市电网是一切应用的载体和基础,而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电网的功能,还可以和电信、广电、互联网、物联网等一起在用户端走向融合,形成多网融合。

建设智能电网首先需要实现电力光纤入户。电力光纤就是把光纤组合在电力电缆中,同时具有电力传输和光纤通信功能。电力光纤入户将为智能电网跨界“三网融合”业务奠定基础。电力光纤即可输送传统的电能,又能承载互联网和电信、广播电视信号,也能满足物联网通信需求,从而实现资源整合。

电力光纤入户使得电网功能由单纯输电迈向智能电网。目前主要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将光纤和电缆复合制造,在铺设电缆的同时完成了光纤入户。电力光纤入户PFTTH(Power Fiber To The Home)是指在低压通信接入网中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等线缆,将光纤随低压电力线敷设,实现到表到户。配以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承载智能电网配用电环节和“三网融合”相关业务。

宏观层面,目前,国家电网已经在全国积极推进电力光纤入户。确定基于OPLC的技术方案,还颁布了《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4 智能电网建设成效分析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基于各国国情以及基础的差异,世界各国发展智能电网的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美国主要关注现有清洁能源技术和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正在积极推广诸如特斯拉在内的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发展分布式电源和能源存储的并网运行技术;欧洲主要关注电网对风电的消纳、分布式能源并网等问题;日本重点关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的大规模并网问题,同时在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互动问题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我国提出建设自主创新的智能电网发展总体思路,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智能电网。

4.1 建设效益

从数据的对比性出发,建设效益可以根据节省的建设费用ΔTC去展现智能电网投资创造的预期建设效益:ΔTC = (S-S’)/N其中,S—非智能化电网(多网)建设费用;S’—智能化电网(多网)建设费用;N—需要实现的功能种类。

比如,以智能电网目前已经可以整合三网融合的功能为例,及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等原先建设四网的建设费用,现在只需要投入四分之一的建设费用。

4.2 设备安装调试效益

设备安装调试效益ΔTC可用节省的设备安装调试费用来表示:ΔTC = N×tc

其中,N—减少的设备数(台);tc—每台设备每次的运行维护费用成本。

比如,以占地面积一平方公里的某产业园区为例,建设智能电网将减少传统设备150台,每月一次的运维成本约为1 000元/小时,则园区每年设备运维可以降低安装调试成本180万元。

4.3 建设规划

结合国内目前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建设,驱动高度构建智能电网建设,彼此互为影响、互为依托。从顶层设计考虑,智慧园区与智能电网两者的有机结合需要创新商业模式,站在全新的角度进行论证。以市场来说,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开放互动的交易平台,是新的能源供应保障和服务体系;以技术来看,智能电网是具有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功能;从定位的角度来讲,智能电网是智慧园区的基础和创新驱动力,具有推动园区转型发展的基础平台功能、网络市场功能;而根据行业角度看,智能电网具有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功能的双向能量信息系统,将是智慧园区网络建设中的核心骨干支架。

而今智能电网在智慧园区建设中的各项试点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经初步实现智能电网项目与智慧城市建设思路的良好对接。完成了包括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程、智能用电楼宇试点工程、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和智能变电站改造试点工程建设等多个试点。一些试点项目中,已实现电力光纤到户,已率先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智能抄表和中低压线损比对等全业务功能,并实现宽带和高清电视服务。

此外,智慧园区的智能电网建设还可以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早在2010年,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就分别和上海联通、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电力光纤平台开展宽带和视频点播等业务的合作,推出“互视通”业务。并在浦东新区部分产业园区和商圈展开了商业示范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5 应用

智慧园区建设中的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将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智能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去实现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从而给智慧园区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增值服务。二者关系如图2所示。

从具体实际应用层面看,智能电网几乎可以涉及到智慧园区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最基本的智能电网功能就是可以远程采集电表、水表、煤气表等信息,对用电进行调控,并可并网运行清洁能源,实现能源、信息的综合配置和资源共享。

5.1 智能网络服务

在智慧园区中部署了智能电网的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电力光纤拨打IP电话、宽带上网、接收高清互动电视信号,实现三网融合功能。而无须再部署其他网络架构载体。各种物联网应用也将实现,用户可以对空调、热水器等智能家电实施用电分析与控制,用户通过网络或电话可实现对家中电器的远程控制。

5.2 充换电服务

在智慧园区工作和生活的用户不用担心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通过建设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多元化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及远程监控调度服务系统建设,就可以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故障定位等问题,满足出租车、工程车等专用电动汽车的监控调度需要,为电动汽车的便捷服务提供基本条件。充换电服务采用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服务的核心,支撑电动汽车充换电作业。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站外充电桩、手持终端及电动汽车车载终端等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能够有效接入运营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5.3 双向互动服务

在智慧园区中,通过智能电网的信息采集、能效管理等实现对用能设备的监测与控制,实现用户侧能效智能管理和服务双向互动。通过双向互动服务平台与园区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完善园区管理手段,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比如园区用户可以主动参与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自身用电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有效的需求自主响应。智慧园区的用户可以由自身的能源使用习惯、价格水平以及具体的使用环境,给各自的能源消耗设备设定相应的参数。如中央空调、楼宇照明、办公电器等智能用电设备可以根据相关参数,自动优化其用电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用电效果,进而提高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实现节能节电[6]。

5.4 信息资源服务

智慧园区的管理方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的集成和电力通信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对园区环境监测信息、用户用能信息、经济活动信息等多种信息进行可靠的采集和传输,为智慧园区提供多种信息资源,支持园区管理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6 结语

目前,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和支持政策中,对城市信息化建设关注度最高、对智慧交通和智慧管理等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对于作为运营命脉的能源保障,特别是智能电网的建设还没有予以应有的关注。

智能电网能更大程度地起到对智慧园区发展的支撑作用,紧密结合智慧园区发展的不同应用需求,并且大大降低多网建设的重复费用。

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理念和措施纳入国家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中,推动智能电网与智慧园区建设规划的紧密衔接,尽快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1]朱敏.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探讨及建议[ J ] . 移动通信,2013,(5).

[2]张盛山. 智能电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研究[J].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13,(4).

[3]李锦仁. 建立多级认证用电系统的一点构想[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28).

[4]张聪.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电表的研究与设计[D].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范文第3篇

1智慧农业园区的概念

智慧农业园区是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主要目标,以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新业态,以物联网、信息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业园区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示范引领现代智慧农业发展。

2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必然性

2016农业部相继出台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这些政策文件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智慧农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1符合国家“互联网+”平台创新建设的政策

国家提出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电商平台行动计划指出,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支撑体系,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壮大经营主体,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具有较大覆盖面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我市信息化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新模式,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2.2助力园区品牌化建设

通过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监管、公共信息服务、成果展示、新技术应用,加强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高园区的知名度。

2.3推进园区以智慧化带动产业

建设智慧园区,采集、整合园区企业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需求,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聚,不断强化服务措施,增强园区创业服务能力,以现代农业园区服务能力建设为载体带动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2.4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通过“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让服务企业能够在利用公共资源所构建的平台上开展服务活动,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3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全面推进,以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突出物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融合发展的技术已越来越多应用到现代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中。但还突出存在下面三方面的问题:

3.1概念引导大于实际应用落地

从目前智慧农业园区的建设来看,部分园区试点效果良好,但多数都是政府示范项目,智慧化更多地表现为信息化的简单深化与加强,在创新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实现农业企业、物联网企业、广大农户多方共赢方面仍需努力,真正突出智慧农业定位和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2“信息化孤岛”问题还有待解决

近年来,我国农业园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数据质量不高、完整性低、开发利用不足、共享开放不够等问题,数据共享方面存在较大瓶颈。

3.3综合性智能化管理水平还需提高

园区与入驻企业的智慧化需求、信息化需求是强烈的,公共信息服务,产品展示等普通功能已经很成熟,但应智慧化用的深度、应用的适应性、应用的弹性、应用的商业模式当前不能很好地贴合园区的业务需求。如物联网技术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监管等比较实用的功能的成熟程度离恰当满足园区与入驻企业需求仍有距离,需要对平台型业务有更好的理解与定制。

4智慧农业园区建设对策

随着农业园区数量不断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使园区管理更加智慧化、现代化,促进园区更好地发展,提高园区的管理效率、经济效益及核心竞争力。

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在园区全覆盖

随着信息化应用进一步加深,网络在园区开发中尤显重要。企业在进驻园区时越来越重视园区的网络覆盖程度,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网络是园区发展的必然?势。

4.2打造集约化平台,实现园区资源数据化

基于云平台的大平台集约效果、数据的集中共享,促进信息应用的智慧化和深度化,着重做好智慧园可视化管理、园区内企业农业物联网建设、园区内企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应用信息新技术、特色现代农业成果展示平台建设。

4.3注重科技与创新,人才培育

智慧农业园区应该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其宗旨在于高新技术的创新、示范、转化和扩散,是先进农业技术的聚集地和开发源,是科技成果的扩散源和转化器,故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吸引专业人才走进农业园区。人才的储备可以依托一定的高校,将高校的产、学、研与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人才储备结合起来。

4.4探索运营社会化,实现效益统筹

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参与信息化运营的主体和运营模式也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光靠园区管理机构或是某一类提供商将很难完成整体运营,而且将耗费太多人力物力。因此,需要与各类提供商进行合作展开共同运营。提供商可以包括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一系列服务外包机构。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园区 园区信息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5-0056-03

1 引言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智慧城市所涵盖的领域遍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项渐进的、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庞大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即可实现,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优化与完善。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既反映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有一定的不同于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2 智慧园区建设动态跟踪及需求分析

2.1 国内智慧园区建设动态跟踪

目前,国内智慧园区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现在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的智慧园区达到十多个,包括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北京中关村创新智慧园区、无锡软件园智慧园区、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和绍兴纺织智慧园区等,见表1。

2.2 智慧园区建设需求小结

纵观上述园区信息化建设,可以看出:作为承载产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朝现代园区、新城市中心方向发展,园区信息化需求也因此逐步扩展为类城市综合体的需求。产业园区根据业务类型、收入规模不同,在组成主体和信息化需求方面均存在差异。产业园区的参与主体包括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公共配套和商贸配套,可归纳为政务服务、产业提升、生活服务三大类需求,其中:园区管委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集中在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园区管理、公共服务、商务促进等,园区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创新发展和产业链协同为目标的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综合管理等几大方面,园区居民的信息化需求主要集中在以提升幸福感知为目标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从当前各类园区的发展来看,园区的经济类型是影响园区信息化需求的主要因素,园区信息化需求更多地集中在产业提升及政务服务上。

3 智慧园区发展目标及解决方案建议

3.1 智慧园区发展目标

智慧园区区别于数字园区的核心是通过更高效集约的方式,利用软件、服务、物联网技术来提高园区的管理水平、产业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服务水平。因此智慧园区的发展目标可概括为:网络泛在化、平台集约化、应用智慧化和运营社会化,进而助力实现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政府公众形象、促进园区产业升级、提升园区企业竞争力、提升园区居民幸福感知等五大目标。

3.2 智慧园区共性解决方案建议

从园区共性的信息化需求出发,不考虑建设周期长短,智慧园区的共性解决方案可概括为“1个门户、3大智慧应用、1个智慧基础”,具体如图1所示。园区内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应用应与园区外整个智慧城市的相关业务平台或者数据中心建立接口,不提倡自成体系,但可填充园区内的特色应用。

从细分功能模块看,面向园区管委会的应用可分为园区政务、园区管理、园区服务、园区商务等。以园区管理为例,基础设施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基础通信管理等属于园区管理中最为普遍的应用,属于首选模块,其他模块应该根据园区需求分步和有选择地实施。面向园区企业的应用可以分为产业应用和企业应用,从目前来看,园区的企业信息化需求更多聚焦在产业应用上,也就是特色行业应用上,根据园区的类型可以分为工业园区解决方案、物流园区解决方案、农业园区解决方案、文化园区解决方案、商务园区解决方案等。面向园区居民的应用可以分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安心服务四类,以公共服务为例,公共信息、园区交流互动、健康管理、预约就医等功能为常见功能。具体推荐功能如图2所示。

3.3 智慧园区特色应

用建议

4 结束语

智慧园区属于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是数字园区的升级,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循序渐进、有侧重、科学地开展智慧园区的建设。本文主要从智慧园区信息化需求分析和国内智慧园区建设现状入手,提出智慧园区建设共性和特色解决方案建议,供智慧园区建设实施参考。

智慧园区能源管理范文第5篇

据了解,我国部级高新区、部级经开区引领了当前园区的智慧化建设,同时各专业园区也开始加紧智慧化建设。赛迪设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是部级的产业园还是园区专业园都将会更加注重智慧园区建设。

2013年,国内外重点园区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新一轮的进展,新加入智慧园区建设行列的园区更是斗志昂扬,美国硅谷以智慧化服务机制换智慧园区公共实体平台,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借助AT&T、印度电话工业公司、Tulip电信等电信企业巨头共建多样化数据中心,满足园区企业个性化发展需求。国外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智慧园区建设进入完善提升阶段,国内各大园区在借鉴国外智慧园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突出重点。

部级园区居于主导地位

综观2013年国内智慧园区建设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智慧园区建设阵营日益扩大,东部沿海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成果明显,中关村海淀园、苏州工业园、上海浦东软件园等典型园区持续优化园区智慧化环境,智慧园区建设阔步前行,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园区的智慧园区建设模式。广大中西部地区园区也正加快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及实施步伐。另外,信息化基础设施依然是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智慧化服务需求开始突显。

智慧园区建设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智慧园区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经开区加快智慧园区布局建设,智慧园区建设所带来的智慧产业发展、便捷园区管理以及高效的城市管理将会吸引更多的园区加入到智慧园区建设行列中来。

一方面,东部大量的高新区、经开区将会在借鉴兄弟园区智慧园区建设经验的同时,吸收来自这些地区的“智慧效应”,从而带动其智慧园区建设浪潮。另一方面,随着部级高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慧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园区管理水平、园区智慧产业发展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此影响下,更多的产业园(如: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会开始着手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工程。

更多的中西部部级园区、特色专业园区将会加入到智慧园区建设浪潮中来。当前我国智慧园区建设主要由部级园区主导,且多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随着国内产业转移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部级园区加入到智慧园区建设行列中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部级园区将会全力推进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和实施。

另外,智慧园区建设浪潮的推进会加快国内中小型城市特色园区智慧化装备的进程,特别是伴随着东西部、南北地区政策对接、产业对接、技术对接、园区对接日益频繁,中小型城市特色园区的智慧化建设将会集中起步。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建设重点

目前国内智慧园区建设依然是以基础网络通信、数据共享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平台等为重点。

首先,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智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沿着“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方向发展,不断夯实宽带网络建设。

其次,智慧园区建设非常注重公共领域的管理与服务,紧紧围绕公众需求,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惠及人人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

智慧化服务需求旺盛,智慧园区个性化应用建设热度不减。2013年3G、光网、无线互联等新兴通信技术和理念正在通过运营商和业界的努力,被广泛地应用到园区管理、企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新一代移动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无线智慧园区、信息消费等一系列新兴的通信理念和应用扑面而来,加之园区政府、企业、民众对智慧化服务需求的热度高涨,涵盖智慧决策、智慧办公、智慧生产、智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智慧园区应用建设得到了各大园区的广泛关注,并且开始着手进行部分工程建设。

2013年国内各大园区智慧化建设依然处于探索式前行,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信息消费试点工作的推行以及智慧城市试点的快速开展,2014年国内智慧园区建设势必会迎来全速的扩张期,新技术将会得到更深入的应用、新产业将会得到井喷式发展、产城融合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以“云物移大智”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在智慧园区建设中得到全方位的展现。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为代表的信息化新浪潮是加快智慧园区建设的催化剂,通过智慧园区建设实现现代信息技术要素的高端集聚。

“云物移大智”技术将更深入地融汇到智慧园区的网络基础设施、智能终端、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移动互联网应用及服务等各个领域,更多的园区将会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移动、三网融合等技术规划、升级、整合园区已有软硬、技术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园区服务模块,并提供智能服务。

2014年各大园区紧抓“云物移大智”的技术变革大势,加快“云物移大智”技术智慧化应用进程,创新技术商用模式势必为智慧园区的建设提供不可多得的机遇。

未来,更密集的产城融合将极速提升园区智慧化产业发展及城市管理服务需求。智慧园区的建设将不是单一技术的叠加,它是智慧园区领域内高、精、尖技术的融合,会带动一批科技产业孵化器的兴起,并借助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为园区管理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获取、数据综合分析、管理业务高效办理。

可以认为2014年智慧园区的建设实质是产城融合典型代表,尤其是其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楼宇、智慧金融等领域持续的推陈出新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应用基础,深化园区智慧应用,提升园区数据共享性,丰富园区智慧化服务内容,极大满足了园区政府、企业、公众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观点 姚建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