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急诊;救治;方法与疗效

在呼吸道慢性疾病中,哮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发病季节为冬季,发病后的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等症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的特点[1]。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哮喘出现爆发性的发作,在发作时气管痉挛严重、呼吸困难、肺功能减损,在短时间内,患者就进入危重状态,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窒息等状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因此,为提高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的重视,保障患者的生命,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急诊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急诊救治方法和救治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急诊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患者38例,女患者28例,年龄在22~84岁,平均年龄为(58.7±9.4)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7.3±2.4)年。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惨白、休息时气短、端坐呼吸、紫绀、单子讲话或不能讲话、意识模糊、大汗淋漓等。

1.2诊断及排除标准 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将患有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气道阻塞、气胸、胸腔存在大量积液等疾病的患者排除。

1.3方法 120接诊后,在第一时间赶到患者所在地,将患者送到救护车上后,立即为患者进行一般急救,为患者带上面罩湿化持续性吸氧,同时使用雾化吸入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建立静脉通道,为舒张支气管静滴氨茶碱,救护车要保证平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是否神志清晰,安抚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如果患者表现出烦躁的症状,静脉推注安定10 mg,若患者痰多,要使用负压吸痰器将痰吸出,防止发生呼吸道堵塞的情况,通过临时诊治,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的判断,经过紧急处置后,将患者转入急诊抢救室进行下一步治疗。

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继续吸湿化氧,并且在沙丁胺醇稀释后采用物化的方式使患者吸入,如果患者夜间有痰多的症状,可以添加异丙托溴铵,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判断是否使用琥珀氨氢化可的松,如果患者的肺部出现感染的情况,要采取抗感染的治疗,若患者的血气分析显示pH较低时还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通过碳酸氢钠补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发病时呼吸急促,进食少,大量的水分从呼吸道排出,为防止患者出现水盐代谢紊乱,在救治患者时,要为患者补充充足的液量。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吸氧、解痉平喘、抗炎症等治疗后,若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就要注射肾上腺素0.25~0.5 mg。如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没有改善,缺氧症状仍然存在,要对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或在必要时切开气管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救治前和救治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均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救治前后数据分析比较,P

2 结果

结果显示,66患者经急诊救治后,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均恢复到正常水平值范围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的疾病,当患者遇到寒冷的刺激或者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发病后,支气管因炎症发生肿胀或狭窄,从而导致呼吸出现困难,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4]。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突发性疾病,是支气管哮喘的危重持续状态,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迅速发展会导致呼吸出现衰竭,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快速有效的急诊无缝隙救治能够使患者支气管痉挛的状态得到缓解,防止发生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有效救治率。

在急诊救治过程中,医生对患者哮喘史的掌握及查体后病情的判断,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进而提供有效的治疗。在转运患者的途中,除保证患者的舒适、缓解患者情绪外,还要不间断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患者采用面罩吸氧仍不能改善呼吸困难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呼吸机无创通气。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气管是持续性痉挛,从而发生呼吸困难,因此,治疗的核心是解痉平喘。通过雾化方式吸入β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够快速发挥药效,并且使支气管得到舒张,改善肺功能,同时静脉滴注氨茶碱,对症状的缓解起到协同的作用[5]。在临床使用的药物中,肾上腺素的使用也是促进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本研究中根据患者的表现症状合理使用药物,能够有效救治患者,结果显示,患者接受救治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均恢复到合理的范围内,症状得到缓解,该研究结果与张羽镝[6]等人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分析”中得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诊救治采用适当方法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但是,在救治时,要对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是否伴有严重混合性酸中毒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患者面罩吸氧已经不能缓解症状时,要迅速改为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呼吸机经口鼻进行通气,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器官插管或切开气管进行机械通气。

综上所述,重症支气管哮喘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有效的系统救治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急诊医生要提高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重视,通过解痉平喘、吸氧、抗炎等药物的合理使用,纠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急诊救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娟.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急诊救治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6):67-68.

[2]谭光林,王坤,敖小君,等.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与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12):1777-1779.

[3]张晓斌,杨京会.急诊重症哮喘64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4):51-51.

[4]谈晓侠.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急诊治疗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4):3091-3092.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c)-045-02

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急重疾病,并且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呼吸衰竭其特点是气体交换急剧障碍,不能维持必要的氧合功能和排出二氧化碳,呈严重的低氧血症[PaO26.66 kPa]。当仅有低氧血症而不合并高碳酸血症时,称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在急诊救治中,常见的病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重症哮喘、急性肺水肿、重症肺炎、中毒等。随着近年来无创通气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抢救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段[1]。本文总结在我院急诊抢救中22例中使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来自我科2007年2月~2008年2月在急诊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4例,平均年龄(63±5)岁;女8 例,平均年龄(57±5)岁,病因最多为COPD急性加重期,其他还有重症哮喘、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给予常规抗感染、 解痉平喘、 呼吸兴奋剂, 经鼻导管给氧治疗后, 症状及血气分析未能改善, 给予BiPAP 通气治疗。

1.2 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第6版)ARF诊断标准:动脉血氧分压(PaO2)50 mm Hg,即Ⅱ型呼吸衰竭。前者主要见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分流导致的肺换气功能障碍,如严重的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和急性肺栓塞等;而后者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如气道梗阻、神经肌肉病变和COPD急性加重期。

1.3 无创性机械通气

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 BiPAP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鼻面罩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设定参数为:状态S/T,呼吸频率12~18 次/min,吸气压力(IPAP)从12 cm H2O开始,逐渐上调至16~20 cm H2O,呼气压力(EPAP)从4 cm H2O开始,逐渐上调至4~8 cm H2O。供氧流量2~8 L/min。通气初始阶段,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有规律地呼吸直至其完全适应,辅助通气压力从低水平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到合适的治疗水平,通常每4~8小时暂停1 h。

1.4 监测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征象变化,如胸闷、喘憋、呼吸困难、发绀、肺部音、心悸、活动能力等;监测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动脉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软件,所有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见表1,治疗前后观察生理指标变化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2 h的血气分析的比较

表2 治疗前后2 h生理指标的变化(次/min)

3 讨论

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和氧耗,且在使用方面能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的各种损伤以及并发症,日趋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无创机械通气成为急性呼衰、慢性呼衰急性加急加重、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手段[2],其作用机制可能为:①BiPAP通气方式为压力支持和呼吸末加压(PSV+PEEP),即在吸气时给予PSV,以克服COPD,哮喘等患者的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功耗,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组织耗氧与二氧化碳的产生。②在呼气时又能给予PEEP,以改善小气道萎缩,降低通气“死腔”,有效地排出二氧化碳,增加肺氧合,改善肺功能。③无创正压通气压力支持可改变压力容积曲线特征,使单位压力容积改变增加[3],控制呼吸对象比。④BiPAP能更好地提高通气效率和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V/O比值失调及气体分布不均,提高PaO2,改善缺氧与临床症状[4]。

高爽等[5]在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时,发现治疗组PaO2、PaCO2、pH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

本研究中22例呼吸衰竭患者经急诊无创呼吸机治疗后,RR、HR、血气分析有明显改善。结果表明,BiPAP是救治ARF非常有效的方式,减轻患者症状,降低了死亡率,可作为有适应证的ARF患者首选的机械通气方式。并且BiPAP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使许多ARF患者避免气管插管,从而避免或减少了与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并因为无创伤性,患者及家属比较容易接受。

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无创正压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文献报道BiPAP可以应用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Ⅰ型呼吸衰竭、心原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手术后呼吸衰竭等,但不同的文献报道的BiPAP的应用指征差别较大,例如:不同的研究入选标准、使用不同类型的呼吸机、不同敏感性的观察指标、呼吸机运用技巧和经验的差异及研究方案的不同等,从而使得文献所报道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差异很大[6]。总的来说,BiPAP主要应用于较轻的呼吸衰竭的治疗,在有禁忌证的患者中不宜使用[7]。

必须说明的是,无创呼吸机是预防和减少有创通气的重要手段,但决不能完全取代有创通气。BiPAP虽然具有无创伤性、可早期使用、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和上机方便等优点,但不容易保障呼吸道的有效引流和维持稳定的通气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可控制性差。有创与无创性通气技术各有利弊,绝不能相互取代。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Anton A,Gunell R,Gomez J,et al.Predicting the result of nonivasive ventilation in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s of patients withchronic airflow limitation[J].Chest,2000,117:828-833.

[3]刘国斌,毕晓锋,叶显智,等.鼻罩式BiPAP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3,3:201.

[4]黄绍光.内科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

[5]高爽,何水红,曾志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 13(12):39-42.

[6]杨阳,刘跃建.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疗效预测性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33(2):61-63.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复方甲氧那明;苯丙哌林;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 R8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79-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绝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该病无季节性、无年龄段划分,通常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遭遇受寒、淋雨等情况使得病毒生长繁殖导致感染[1]。患上此病后大约一半的患者伴有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急性会厌炎等症状,但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较久。本研究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提出了3种方案,分析其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16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均为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病例,所有病例均经严格检查和诊断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平均年龄(23±2)岁。入选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2]:(1)发病初期有咳嗽、打喷嚏、咽喉痛、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2)经检查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X线胸片检查均无异常;(3)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激发试验呈阴性;(4)感染急性期症状消退后,仍有咳嗽症状,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带痰咳且时间持续在3周以上。病例排除标准:(1)怀孕及哺乳期妇女;(2)对药物过敏者或1个月内服用过上述药物者;(3)其咳嗽病因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4)有较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经入选合格的病例者按患者在医院就诊的不同时间段及治疗方法分为A、B、C 3组,每组病例依次为54例、55例、55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治疗前的病情方面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治疗用药:复方甲氧那明与苯丙哌林;B组患者治疗用药:复方甲氧那明、苯丙哌林及抗生素;C组患者用药:抗生素。各组患者疗程约为2周。用药剂量:(1)复方

甲氧那明胶囊(长兴制药有限公司,H20020393),每次2粒,3次/d;(2)苯丙哌林(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H42020604)每次20 mg,3次/d。(3)抗生素(头孢菌素类17例、大环内酯类20例、喹诺酮类18例),用药剂量需遵照药品说明书。

1.3 检测指标

在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均对其进行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并记录,并辅助患者每日早晨填写日记卡(项目包含咳嗽、咳痰症状分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咳嗽、咳痰症状评分参考文献方法进行[3],详细方法如下述:(1)昼夜咳嗽分值:0分(无咳嗽症状发生);1分(对工作与生活无影响的间接性咳嗽);2分(咳嗽发生较平常,身体略感不适但对工作及生活无影响);3分(昼夜频繁出现并伴有剧烈阵咳,无法正常工作与及生活)。(2)昼夜咳痰分值:0分(无咳痰症状);1分(11 mL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均使用SPSS13.0及DPS7.0进行分析,其中对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咳嗽与咳痰症状分值比较

A、B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咳嗽与咳痰症状分值较C组具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各组患者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下:头晕分别为25例(46%)、27例(49%)、15例(27%),便秘分别为21例(39%)、23例(42%)、12例(22%),腹泻分别为5例(9%)、7例(13%)、6例(11%),嗜睡分别为15例(28%)、18例(33%)、6例(11%),头痛分别为8例(15%)、10例(18%)、7例(13%)。研究结果表明,A、B组患者的头晕、便秘、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使用抗生素频率较高、数量较多。因此,抗生素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合理应用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患者与A、B组比较,患者咳嗽及咳痰症状并未出现好转,表明其致病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无关,而是由病毒所致,因此在治疗此类患者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无明显优势。而临床上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进行治疗时,不少医务人员往往大量使用抗生素,如此现状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而且造成了大量医药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和临床常见的细菌耐药性也可能与这些抗生素的滥用有关。通常情况下机体遭遇病毒对机体进行侵袭后通常会导致气道上皮组织损伤而引起感觉神经末梢暴露,在局部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同时也会导致炎性介质,例如IL-1、IL-6的过度释放,从而引起支气管痉挛。气道高反应也会随上述病理改变而发生,所有大多数患者患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会出现持久的咳嗽症状[4-5]。复方甲氧那明(含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氯苯那敏4种药物)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能减轻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症状[6]。苯丙哌林为非成瘾性镇咳药,是中枢性和末梢性双重作用的强效镇咳药,其镇咳作用比可待因强,且无成瘾性。因此,复方甲氧那明与苯丙哌林的联合使用能很好的对咳嗽症状进行克制。

综上所述,复方甲氧那明与苯丙哌林联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同时,在对未发生细菌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避免抗生素的使用。另外,抗生素的合理性应用也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韩宝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3):234-236.

[2] 李靖,罗炜,杨灵,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合理用药-附183例分析[J].新医学,2007,38(3):161-163.

[3] 吴生灵,钱慧平,杨建民.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右美沙芬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5):13-14.

[4] 方鹤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4):110-111.

[5] 刘素霞.抗生素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使用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26(1):45-46.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文第4篇

我院自2014年至2016年开展动脉血气检测及使用无创呼吸机对临床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取得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明确诊断有耐于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或原发性心排出量降低等致低氧因素,可诊断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由于某些突发致病因素,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引起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是指有慢性疾病造成呼吸功能损害加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呼吸衰竭,在此基础上合并呼吸道感染,气道痉挛等情况,在短时间内出现PaO2显著下降和PaCO2显著改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收自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急性呼吸衰竭(重症肺炎,休克)33例急性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气促,PO2 60mmHg以下多在40-55mmHg其中男21例;男年龄20-80岁,女14例,年龄30-75岁;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哮喘急性发作)78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PH7.25-7.33,PCO2 50-110mmHg,paO2 35-54mmHg症状气促多汗潮热。其中男35-90岁46例,女33-87岁共32例。

1.2 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抗感染吸氧平喘扩张支气管适当使用呼吸兴奋剂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无创呼吸机,分早上无创呼吸机(发现呼吸衰竭时及时使用呼吸机)与晚上(呼吸衰竭12小时后才使用无创呼吸机),使用无创呼吸机飞利浦Trilogy 202治疗:采用口鼻面罩接呼吸机,吸气压6-12cmH2O,呼气压4-6cmH2O,吸氧流量2-10L/分钟,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血氧饱和度情况调整吸气及呼气压力,患者咳痰饮水及进食可短暂停呼吸机,一般开始使用呼吸机半小时测动脉血气,随后据具体治疗情况复查,根据患者病情改善及动脉血气检测结果决定停用呼吸机,一般使用3-7天。

1.3 治疗效果评价有效:症状明显改善:如呼吸困难不明显,出汗减少,乏力改善;心率下降100次/分以下,R 20/分左右;动脉血气示:P02 60mmHg以上,PC02 50mmHg以下,PH 7.35-7.5;效果差:症状改善不明显,呼吸困难及乏力出汗有所改善,但不稳定;心率130次/分以下,R25次/分左右,动脉血气示:P02 55mmHg至60mmHg,P02 55mmHg左右,PH 7.3左右;无效:症状无改善乃至进一步加重:呼吸费力;出汗明显乏力加重心率150次/分,R30次/分左右;动脉血气示P02 55mmHg以下,PO260mmHg以上,PH7.25以下,改为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支持,严重者最后死亡。

2.结果:

急性呼吸衰竭33例患者,早上无创呼吸机18例,病情改善有效15例,效果差病情加重改为气管插管3例,其中死亡1例;晚上无创呼吸机10例,有效病情改善4例,6例效果差改为气管插管延长住院时间,其中2例死亡;不上o创呼吸机5例,病情都恶化气管插管5例,死亡2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78例,早上无创呼吸机52例,治疗有效病情改善;48例,效果差病情加重4例,其中死亡2例;晚上无创呼吸机12例,治疗有效病情改善5例,效果差病情加重改为气管插管7例,其中死亡2例,不上无创呼吸机治疗14例,5例病情逐渐缓解但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改为气管插管9例,其中死亡2例。情改善5例,效果差病情加重改为气管插管7例,其中死亡2例,不上无创呼吸机治疗14例,5例病情逐渐缓解但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改为气管插管9例,其中死亡2例。

3.结论:

从表一可见急性呼吸衰竭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用无创呼吸机积极治疗有效率都明显高于不用无创呼吸机;从表二可见尽早积极使用无创呼吸机比延迟使用无创呼吸机,效果更好。

4.讨论:

无创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而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支持模式,无创通气通过口鼻面罩或鼻面罩将患者与呼吸机连接。作用:改变呼吸方式,使患者浅快呼吸转变为正常呼吸从而降低呼吸频率而增加肺泡通气量,而不需要增加呼吸功;改善氧合;降低呼吸做功改善呼吸窘迫症状。优点:改善氧合,提高PH降低PaCO2,呼吸频率及减轻气促呼吸困难,为进一步基础治疗创造机会,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死亡率。从临床治疗中可以看出:1、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培养动脉血气检测有指针有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意识;2、据动脉血气结果需用无创呼吸机时,应该尽早上呼吸机,不能犹豫,否则治疗效果不佳,增加气管插管率,甚至患者死亡。

参考文献

[1]武爱学.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30例分析[J].实用杂志2012.19(2):172-173.

[2]邓小明 李文志.机械通气 危重病医学第3版2013.7:147-164.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文第5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54例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

结果:本组经治疗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9例。

结论: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仔细区别,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预后与康复。

关键词:老年人 支气管哮喘 不典型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21-02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多发病、常见病,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不典型的哮喘是指无明显喘息及体征,在哮喘防治指南等文献中无不典型哮喘临床表现的具体描述。本文对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治疗的54例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54例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5.4±4.5)岁。患者均有明确的哮喘病,哮喘的诊断均符合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组2008年的诊断标准[1]。诱发因素为:上呼吸道感染32例,接触烟雾、煤气、花粉等异性过敏原8例,冷空气刺激6例,运动后发作5例,其他原因3例。并发症:合并慢支肺气肿20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4例,肾功能不全5例,高血压12例,电解质紊乱10例。

1.2 临床症状及诊断。症状分类:54例患者临床主诉归纳为:①咳嗽、咳痰为主要原发症状者25例,急性咳嗽(8w)7例。②气急伴咳嗽8例,气急伴胸闷、喘憋4例。③胸闷不适或喘憋为主10例,胸闷、喘憋伴咳嗽5例,胸闷伴胸痛2例。哮喘确诊前有30例患者曾诊断为其他疾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4例,急性支气管炎6例,上呼吸道炎症(感冒、咽炎)5例,心力衰竭3例,支气管扩张2例。

1.3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包括:①为患者祛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②氧疗:患者均给予吸氧治疗,以2L/min的速度,持续低流量吸氧,一般控制在35%以下,对于缺氧明显又无酸中毒的患者可适当增加氧流量。抗生素治疗。首先根据临床经验,为患者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生素进行治疗,③并尽快给予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以便选择有效的药物。④给予钙剂等对症及支持治疗;⑤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安抚其情绪,增强其克服疾病的信心。

(2)药物治疗:①茶碱类药物。给予0.25g氨茶碱+10mg醋酸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吸氧、祛痰基础治疗,若出现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治疗,连续治疗8周。②β2受体兴奋剂治疗。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④机械通气治疗。

1.4 疗效判断。①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哮喘、咯痰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轻;②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哮喘、咯痰及肺部哮鸣音均有不同程度减轻;③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2 结果

本组54例老年不典型哮喘患者经治疗,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3%。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多种免疫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参与其发病过程中,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气道高反应性改变与可逆性的呼吸气道阻塞,其病变实质上是患者的呼吸气道出现高反应性反应与慢反应性炎性反应。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哮喘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后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基础病变多、临床症状重、病变预后差的特点。

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①以咳嗽为主诉最常见,阵发性和间断咳嗽均可见,常为有痰咳嗽、急性咳嗽或慢性咳嗽急性加剧,伴有胸闷、喘憋或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些表现有别于中青年患者常见的咳嗽变异性哮喘。②以气急为主诉,表现为活动时气急,活动受限,发作时可有端坐呼吸。常伴有咳嗽、胸闷不适、喘息。③夜间症状明显是老年尤其高龄患者的又一特点。表现为夜间咳嗽痰多、气急、胸闷、憋醒,不能平卧,失眠等,深夜及凌晨更明显。④老年不典型哮喘起病多较晚,部分患者有个人变应病史或有呼吸道症状史。随年龄增高,以气急、夜间症状为主诉者有增多倾向。老年患者心脏疾病的气急、胸闷、喘息症状和哮喘相似;支气管扩张、肿瘤、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合并哮喘常见,但症状重叠,易归因于原疾病;老年内源性哮喘常见,呼吸道感染、胃食道反流既诱发、加重哮喘又混淆症状;老年暴露于药物的机会增多。

支气管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患者病程和病情轻重不一、个体差异大,临床表现多样;随年龄增加老年状态及并发症增多,哮喘症状易被混淆或掩盖,不典型哮喘常见。在治疗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时,由于老年人β受体反应性减弱,所以支气管哮喘患者药物治疗差,特别对平喘药物反应较差,因此需要多种支气管舒张剂同时使用。茶碱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及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再加上广普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常容易合并肺部真菌等混合感染,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预后很差,病死率高。缺少典型体征也是哮喘不典型和诊断不足的主要原因。临床观察发现,哮鸣音可在症状加重、夜间、剧咳或活动时明显,轻微的哮鸣音易在喉部听诊中发现。以下表现提示老年哮喘的可能:①感冒或咽部症状迁延不愈,出现胸部不适;②夜间或晨起阵发性咳嗽、咳痰或胸闷、喘憋;③不明原因的咳嗽,气急;④发作性喘息;⑤运动或暴露于激发因素后的咳嗽、喘息症状;⑥先前的变应病史和呼吸疾病史等。进一步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明确哮喘诊断。

总之,对于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要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合理的用药及机械通气等治疗以及准确评估病情等手段提高急性重症哮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