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塞;诊疗分析;提高治疗率

对于心肌梗塞患者来说,老年人属于高危和高发人群,该疾病的诊疗措施具有一定的自身特殊性。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该疾病的发病率也是不断增高。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4例,对临床资料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为老年心肌梗塞疾病的合理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4例,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同时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中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对64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电图定位、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其他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同时对全部患者的体重、身高以及计算体重指数,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完善。在本研究中,将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根据年龄来划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同时对患有该疾病的心肌梗塞的特点和治疗手段进行分析。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定位:前间壁:V1、V2、V3,前壁:V2、V3、V4,前侧壁:V5、V6、V7、I、aVL,下侧壁:V5、V6、V7、II、III、aVF,下壁:II、III、aVF,正后壁:V7、V8,下间壁:V1、V2、V3、II、III、aVF,高侧壁:V6、I、aVL,下侧壁:V5、V6、V7、II、III、aVF,广泛前壁:V1~6、I、aVL。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疾病来说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内科综合治疗和PCI治疗以及溶栓治疗,内科综合治疗主要包括一般处理+改善血供、调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改善,同时对心功能以及心室重构进行改善;PCI治疗的方法为PCI+综合治疗;溶栓治疗的方法为静脉内溶栓+内科综合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老年急性心肌更塞患者的临床特点 本研究中老年急性心肌更塞患者64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显著高于吸烟史患者,吸烟史患者显著高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年龄老年急性心肌更塞患者的各项指标 本研究中根据年龄划分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本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龄、遗传因素、糖尿病、吸烟史以及高血压等都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再灌注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最为重要的干预措施,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冠状动脉搭桥、溶栓以及PCI。患有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隐匿、语言和行动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困难,在就诊时往往会错过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间,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溶栓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很少采用溶栓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PCI的出现和推广应用,使其成为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更塞的主要方法,但是主要针对80岁以下的患者。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急性心肌更塞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能够对该疾病的临床诊疗特点进行掌握和了解,能够有效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世亮,楚玉峰,季小平,等.原发性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影响[J].中国高血压杂志,2008,16(7):651-652.

[2]曹春梅,黄鑫.281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70.

[3]DiMario C,Dudek D,Pise ione F,et al.Im m edia te an gio plasty v ersu s standard th erapy with rescu e angiop la sty after th rom boly sis in the C om bine d Abe ixim abRE tep lase Sten tS tu dy in A c ute M yocard ia lInfaretion (CA RE SS-in-A M I)a n open prospective,randomized,multicentre trial[J].Lanct,2008,37:559-568.

[4]马尼什,周淑娴,雷娟,等.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16例f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2(8):892-899.

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73-01

1引言

急性心肌梗塞临床上常并发心律失常,其恶性症状表现较多,主要表现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症状,患者死亡率较高[1]。通过心电图分析,及时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能够在最佳治疗时间采取诊治和护理措施,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率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病例较为完整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为31~81岁,平均年龄为(5431±663)岁,大面积(广泛前壁或2个面以上)梗塞82例,小面积(单面)梗塞54例。

12方法参照《冠心病的心电图学》[2]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同时使用惠普M1772A型三导联心电图机(美国)记录患者各种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注意保持放松,四肢安放稳妥。

13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小面积心肌梗塞患者除心房纤颤外,频发室性早搏、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及房性早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大面积心肌梗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研究结果显示,1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频发室性早搏(5221%)、心房纤颤(1471%)、窦性心动过缓(1250%)、窦性心动过速(1176%)、房性早搏(735%)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41%)。其中频发室性早搏发生率最高,患者发病初期12h内发生率超过50%。此时患者由于心肌梗塞或缺血坏死,心室肌处于过激状态,导致心电图表现为不稳定的折返激动。通过本组136例患者心电图分析结果显示,大面积心肌梗塞患者频发室性早搏lown分级多为2~4级,较小面积心肌梗塞患者发生率更高、症状表现也更为严重。患者心肌梗塞面积不同是导致两者心肌梗塞严重程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梗塞面积较大时患者应激过程中,肾上腺素分泌更多,导致心律症状也更为严重[3]。但从患者心肌梗塞部位与心律失常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患者心肌梗塞部位与患者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表现并无特定规律或影响,因此,患者频发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肌梗塞部位无关。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也很高,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肌梗塞后新房肌细胞Ca2+含量增多,超过细胞承载量,导致心电图中动作电位时间缩短,不应期也出现明显缩短现象。心房纤颤则是在此电生理变化基础上发生折返导致。当然,患者心电不稳定而新城微折返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电功能。本组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发生心律失常12h后逐渐得到控制,分析原因主要为: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注射以达到减小患者心肌耗氧量目的的同时也为机体带入了部分Mg2+。进入机体后能够患者患者细胞内Ca2+和Na+含量高、K+和Mg2+含量低的失衡状态,恢复Na+-K+-ATP酶活性,促使细胞正常转移Ca2+,缓解由于细胞K+含量较低而引发的缺血部位邻近组织复极不同步和传导延缓现象的产生,Mg2+对稳定细胞膜和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具有良好作用[4]。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也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率较高的心律失常。引发患者窦性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是窦房结缺血引起的功能下降和前胸心前部位疼痛及精神紧张等引发的迷走神经张力升高,最终导致心律降低[5]。窦房结供血主要来自于机体右冠状动脉,下壁心肌梗塞时易发生缺血。窦房结缺血直接导致细胞内酸含量大增并产生腺苷等,均抑制了窦房结的正常自律功能,导致机体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引发患者窦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左心衰竭、肺栓塞及临床休克症状,主要发生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本组研究中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约为小面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5倍左右。总之,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疑似心律失常的要进行多次心电图机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及早发现才能在最佳治疗时期采取有效措施。重视患者心肌梗塞面积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重点检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萍 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2]鲁端 冠心病的心电图学[M] 辽宁: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06

[3]张捍, 刘忠奇, 施建美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心律失常临床观察[Z] 云南省第三期基层医师高血压培训班暨第六届玉溪心脏论坛论文集[C], 2012

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梗塞前心绞痛;治疗方法;临床效果

如今, 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正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心肌梗塞患者的数量也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发展,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突然堵塞, 从而使得正常血流循环出现中断, 心肌因严重缺血以致局部坏死, 严重的时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很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往往在发病之后半小时死亡[1]。而大多数心肌梗塞患者在该病发作之前会出现心绞痛,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大约有一半的心肌梗塞是由心绞痛发展而来。因此, 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梗塞前心绞痛对于降低心肌梗塞病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梗塞前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 本文选取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煤炭建设集团公司职工医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42名梗塞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42名梗塞前心绞痛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2]。本组患者中有32名为男性, 10名为女性, 最大年龄为80岁, 最小年龄为39岁, 平均年龄(59.75±4.64)岁, 其中有6例为39~49岁, 24例为50~60岁, 另外12例为60岁以上者;患者的合并疾病包括:糖尿病18例, 高血压22例, 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4例, 6例心绞痛病史和冠心病史, 6例平素健康, 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痛, 部分患者自行采用硝酸甘油后治疗未取得明显效果。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平卧、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等处理, 同时给予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片, 剂量为0.5 mg, 如果患者的疼痛比较严重则给予肌注痛定注射剂, 每次剂量为0.1 g[3];由于疼痛的刺激以及加上对病情的恐惧, 患者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则可能会加重心绞痛的程度, 可根据患者的精神状况适当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剂, 剂量为20 ml, 与500 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脉点滴, 同时给予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剂量为0.3 g, 用药方式为口服, 可一次性嚼碎[4]。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 检测患者的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检查, 半小时至两小时检查一次, 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 积极检测患者的体温并做好记录, 检查患者的室间隔穿孔情况以及有无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检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变化是否稳定,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像。

2 结果

本组42名患者均采用扩冠、抗凝、解痉等对症治疗, 治疗过程中有7名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4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 8名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2名出现心源性休克, 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明显的改善, 最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死亡发生;本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为8 d, 最长为22 d, 平均住院时间为(14.43±4.74)d。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 梗塞前心绞痛是处于缺血性心脏病中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状态, 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则容易移行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5]。因此, 在发生心绞痛的时候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 医疗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 临床研究表明, 梗塞前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有很多, 最主要的包括: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及加剧、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和急速进展、心耗氧量急剧增高、复杂病变的严重器质性狭窄等等。患者的梗塞前心绞痛在发病的时候, 冠状动脉血流量就会减少, 无法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 如果病情没有加以控制则会进一步引发心肌急剧地由暂时变为持续性缺血以及缺氧, 引起了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导致血细胞或者血小板被激活而发生功能亢进, 同时可能引起一部分凝血因子被活化, 导致凝血因子含量增高, 减少了抗凝因子的含量或者使其正常结构发生异常, 纤溶因子含量减少及功能减低, 患者体内的抗凝和促凝机制的平衡状态就被打破。病理表现为:患者的血流速度减慢, 血液凝固的速度加快, 血液粘度增高, 并逐渐的形成了血栓前状态。梗塞前心绞痛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胸痛, 这种胸痛持续性发作的时候就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 从而使内皮素产生比较强烈的缩血管效应, 最终导致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痉挛, 降低了血流的速度或者发生血液淤积, 促进了血栓形成, 并逐渐的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6]。如果患者的心肌出现了持续性缺血, 就会使心肌循环产生非常严重的障碍, 降低了心泵功能, 血流量越小, 血液粘度也就越大, 临床表明, 缺血状态在1 h以上就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阿斯匹林是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常用药, 其药理是通过其酰基部分与血小板内环氧化酶不可逆地结合, 将酶乙酰化使其失去活性, 阻止合成血栓烷素A2, 并有效的抑制血管收缩和血小板激活以及血小板聚集, 从而降低了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对于血管性事件、缺血性的预防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低分子右旋糖酐最主要的作用是改善循环、扩容、防止血栓形成、稀释血液粘度。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的方式, 对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42名梗塞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 给予梗塞前心绞痛患者采用扩冠、抗凝、解痉等对症治疗是目前的常规治疗方式,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除了能够缓解梗塞前心绞痛疼痛, 对于并发症的预防也有非常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明起.梗塞前心绞痛治疗56例临床分析.首都医药, 2012(2): 35.

[2] 王琰.尿激酶和肝素治疗梗塞前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33(5):110.

[3] 徐键.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疗效的影响. 中外健康文摘, 2009,6(10):63-64.

[4] 刘静.心肌梗塞后出现心绞痛症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23(5):2345-2346.

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指的是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闭塞和血流中断症状,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冠状动脉的内支架植入术和常规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相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残余狭窄率以及再狭窄的发生率[2]。现在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0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资料,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0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相关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4]:患者心肌梗塞的相关动脉内径在2.5mm以上,左冠状动脉的主干正常;患者出现缺血性胸痛症状持续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患者从症状出现到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12小时以内。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男性患者占64例,女性患者占2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5±10.5)岁。通过对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塞时给予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局部麻醉下,从患者右股动脉处把血管鞘插入,注入5000U肝素,选择性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把直径等同于血管节段内径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初次的支架球囊扩张是810.4kPa,持续的时间为10-20s,高压扩张在1215.6kPa以上,持续的时间为10-20s。所有患者给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同时联合药物治疗,在术前使用300mg阿司匹林进行口服治疗,在术后使用600-800U/h肝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持续的时间为24小时。长期使用100-150mg/d阿司匹林和250-500mg/d氯吡格雷进行口服治疗,常规给予患者硝酸甘油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于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加用血管紧张素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

1.2.2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判定,手术治疗成功指的是患者经过治疗在术后的冠状动脉的残余狭窄在30%以下,通过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之后的临床试验表现为2级或者3级血流,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冠状动脉再次梗塞、心力衰竭或者死亡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

1.2.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为软件SPSS18.0,以“χ±s”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记录,采用t法检验其相关性,计数资料相关性的检验方法为卡方法,P

2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的患者占76例,成功率为84.4%,从出现症状到入院的时间平均为(6.5±4.0)h,从出现症状到心肌梗塞相关动脉的开通时间是(7.5±3.5)h;在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再梗塞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占3例,由于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占6例,住院期间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6.7%(6/90),心肌梗塞动脉残余的狭窄程度是(5.1±6.3)%;左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后的功能变化上存在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梗塞复发或者心肌缺血发生,增加了心源性休克患者相关动脉的再阻塞和再狭窄率。针对心肌梗塞患者的相关动脉给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提高了临床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残余狭窄率,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于血小板聚集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避免了支架内血栓形成。原发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手术的再通率较高,能够使血管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开通,增加了冠状动脉的血流和血管的直径,降低了恢复期出现心肌缺血率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能够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及时了解,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能够恢复其冠状动脉的血流,和溶栓治疗相比降低了急性闭塞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冠状动脉的内支架植入术和常规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相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残余狭窄率以及再狭窄的发生率。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能够缩短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恢复时间,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治疗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上述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的患者占76例,成功率为84.4%,从出现症状到入院的时间平均为(6.5±4.0)h,从出现症状到心肌梗塞相关动脉的开通时间是(7.5±3.5)h;在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再梗塞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占3例,由于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占6例,住院期间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6.7%(6/90),心肌梗塞动脉残余的狭窄程度是(5.1±6.3)%;左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后的功能变化上存在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孙帅,张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及心肌灌注的改变[J].中国全科医学,2010,17(08):801-803.

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82-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心肌的急性缺血性坏死,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导致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最终导致心肌发生不可逆性的缺血坏死。下壁心肌梗死约占全部心肌梗死的40%-50%[1],AIMI发生时常常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缺血而引发各种类型的心脏传导阻滞,严重影响病人预后。本文对我院50例老年AI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诊治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入院的首次发生AMI的148例老年患者,诊断均符合WHO的标准。其中男性120例,女性28例,年龄62-84岁,平均71.7土7.2岁。其中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98例,AIMI50例(单纯下壁32例,下壁+右室3例,下壁+后壁6例,下壁+前壁7例,下壁+其他壁2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即刻行心电图检查,以后每日检查二次,共一周。持续心电监护,于发病后6,8,10,12,14,16,20小时分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磷酸酶同功酶( CK -MB)。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148例老年AMI合并AVB 26例,占17.57 % ,其中AIMI合并AVB 22例(22/50) , AAMI合并AVB 4例(4/98),AIMI合并AVB发生率(44%)高于AAMI(4.1%),P

2.2 下壁心梗合并AVB中,I°AVB9例,占40.9%。II°AVB 7例,III°AVB5例,II°以上AVB占59.1%。下壁+右室3例,下壁+后壁6例皆发生AVB,单纯AIMI并发III°AVB少,22例AIMI发病当天出现AVB 16例,其余5例在发病5天内发生。

2.3 血清心肌酶谱 AIMI合并AVB组血清肌酸磷酸肌酶峰值(1422±765u/l)明显高于AIMI不合并AVB组(815±304 U/L),P

2.4 AIMI合并AVB组与不合并AV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休克、心律失常和心衰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3 讨论

AVB是AIMI后比较常出现的并发症,且随年龄的增大,其发生率也在增加[2]。由于支配下(后)壁的右冠状动脉病变可以同时累及房室结动脉,容易发生AVB, AAMI主要累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当前壁梗塞范围大而波及到房室结时,才合并AVB。对于AIMI发生AVB的临床意义,既往研究资料显示,AIMI合并AVB者较AIMI不合并AVB者,血清心肌酶峰值、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高。本资料研究显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老年AIMI合并AVB组明显高于AIMI不合并AVB组,提示CK峰值愈高,心肌梗塞面积愈大,易发生AVB。前者在院期间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略高于后者,但未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老年AIMI诊疗体会:(1)早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早期,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电生理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休息后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故早期安静卧床休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2)宜早期行溶栓治疗。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在4小时之内者或者发病虽超过4小时但是仍有心绞痛的发作及ST段的抬高者,如无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应该立即行静脉内溶栓治疗。(3)连续心电监护。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有16-40%的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的窦缓如心室率低于40次/分或者III°房室传导阻滞是猝死的主要原因。(4)合理的使用硝酸甘油。往往合理静滴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心绞痛。作用机制为:扩张外周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脏的前负荷,降低室壁的张力,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冠状动脉扩张,使侧枝循环的血流量增加,从而减少缺血的损伤,使梗塞面积缩小。但是由于硝酸甘油为容量依赖性的扩血管药,在血容量正常时,对血压的影响不大,在血容量不足时,盲目的使用使血压迅速下降,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梗塞面积扩大。(5)合并有右室栓塞时应该合理的进行扩容治疗。单纯右室梗塞比较少见,而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者高达20-40 %[3]。所以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应常规的行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早期确诊。一旦确诊,应立即扩容治疗。只有增加了右心室的容量负荷,才能够增加右室的充盈压及心搏血量。此时的右心室只作为一个容量储存器官,通过压力的作用增加左心室的充盈压,而当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右室梗塞时,左室的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不能盲目的扩容治疗。

参考文献:

[1] 高友山,钱学贤,马大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1, 2( 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