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风景写生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一、普通高中阶段美术风景写生课程安排的可行性与意义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在于“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①。简而言之,高中美术课程是体验性质的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主体能力的成长,认为“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②。学生从体验中获得独立的绘画表达能力并完善整体思维能力,特别是审美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这样的内容最直接地表现在风景写生课环节。风景写生课能够引领高中生亲身感受自然的各种材质、形态和风格,思考美与自然之间的意义关系,用画笔自主表达出对自然的情感和理解。从这个角度而言,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风景写生课的意义,而风景写生课的开展保证了高中美术课程体验性的现实可能及程度。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为美术风景写生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高中生经历着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过程,较少年期观察能力更强,思考问题更全面,好奇心、求知欲望较青年期更强烈,认知思维框架是开放的,因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可塑性很大,“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评性明显增强”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分为5个系列、9个模块④,风景写生课程属于“绘画・雕塑”系列的绘画模块,它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系列的提高和拓展,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⑤。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素质能力已经超越仅能临摹绘画的水平,完全可以放手引导他参与自主创作绘画活动,高中生拥有个性的审美倾向,具备一定的色彩、构图认知,将自己的创意独立运用到绘画过程中,为高中生参与美术风景写生提供基本的主观条件。美术风景写生课程不仅能够给高中生以强烈的视觉体验,而且能够促进其思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化高中生的绘画审美认知,提高他们的动手创造能力,进而陶冶高中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其生活品质。

对具体的风景写生课程,它的安排是对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升华,有益地弥补了传统美术教学中有限的单向传输,使得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在风景写生课程中,自主探究模式美术教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辅助学生创作的作用,提前“对学习目标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并进行必要的示范”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自然事物形成其独特的个人视觉语言表达,以此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个人情感,促其产生对事物的意义建构进行艺术创作,在创作中形成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对材料技法的控制能力”⑦,并引导学生对其作品形成客观合理的自我评价。由此可以看出,风景写生课程的安排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有益实践,是对美术课堂死知识的活化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够增强美术教学的吸引力,丰富美术教学手段,增强美术教学效果。

二、普通高中阶段美术风景写生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在绘画类课程中,美术风景写生教学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特殊的教学环境,是让学生亲临自然环境,形成对日月山河、树木花草、建筑楼阁等自然风光的情感体验,并运用一定的绘画工具将独特的个人感受融入绘画创作中去的过程。在教学组织上,如果是校外写生,要求向学校申请通过,安排好教学周期(一周为宜),提前安排好写生地点和食宿,然后形成教学组与生活安全管理组,做好教学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

特殊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内容标准的要求为具体的普通高中阶段美术风景写生教学活动限定了相关的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教学程序:欣赏――学习――创作――评价”⑧。从整体组织运行过程而言,美术风景写生教学活动分为前期欣赏学习准备、中期创作和后期评价三个阶段。下面以常州五中的风景写生教学活动为例看普通高中阶段美术风景写生教学的组织与安排。常州市处在环太湖风光带与沿江风光带的交汇处,历史人文资源丰富,适合风景写生的如天宁风景区、淹城风景区、天目湖风景区及常州市红梅公园、东坡公园等各大公园,这些地貌风光具有显著的人文特色,考虑到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组织安排的可控性,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风貌变化选择各公园写生、天宁寺塔写生和春秋淹城遗址公园写生。下面主要以红梅公园写生为教学案例探讨美术风景写生的教学安排与设计。

(一)欣赏学习的教学准备阶段

1.分析教材,了解教学目标,确立以秋季红梅公园自然风光为写生主题。

2.教师课前拍摄红梅公园风景图片以备展示。

3.课程导入:通过欣赏一系列公园图片,提问学生引导其对画面上的塔楼、亭阁、树木、天空、水面大小远近、秋季色彩明暗冷暖及构图结构进行比较认知,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理解。

4.写生步骤的演示:以风景图片槔,以范画的形式进行步骤分解。如:观察――取景――构图――绘画创作――修改调整――收拾完成。

(二)学生独立探索的写生创作阶段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红梅公园某处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取景,了解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2.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创作遵循的原则。通过写生引导学生全面接触风景画中的各类问题,如题材、选景、构图、色彩、技巧、意境等。其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对红梅公园中建筑风格的观察力,提高选材取景及构图的能力。

(2)了解形成塔楼、树木等远近空间感的各种因素:透视、明暗层次对比、形体复杂的塔楼与单纯的水面对比等等;掌握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技能。

(3)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气候、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丰富连带关系,并掌握其表现的规律与技法,表现出景物的意境和情调。

(4)锻炼风景画笔法,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的能力。

3.学生写生创作形成作品,画幅不必太大,工具不受限制。教师观察巡视辅导并进行摄影摄像,及时指出学生问题给出解决方法。

(三)写生训练的技术步骤要点

1.把握透视的基本规律。

2.掌握观察方法。要注意以下要点:整体观察、概括处理、理性分析。

3.关注色彩表现冷暖变化、强弱变化的规律,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表现。

(四)教学评价阶段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以质性评价为主。

1.整理录像,研究作品形成过程中的问题

2.开展小组总结座谈会,形成一定的书面经验报告。

3.对作品进行归类整理,开展写生主题作品展。

三、普通高中阶段美术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为学生架起“支架”

风景写生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如前所述,风景写生乃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组织模式,但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半成熟性又限制了这种主体性发展的自由,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的引导辅佐作用。教师要花费尤为繁多的精力去探索学生、写生对象、工具方法等众多基本规律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安排。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我们发现,在这个写生教学适合“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这意味着,在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基调面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和宏观把握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与学生个体状况的匹配,预设具体阶段需要的“支架”内容帮助学生搭建,“学习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撤去‘支架’,使学生不需要帮助就可以独自熟练地完成任务”⑨。

在欣赏、学习准备阶段,教师首先应设置一定的“问题支架”,如安排学生课前分组拍摄风景图片、搜集相关名家风景作品,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探索相似的绘画规律,引导学生说出基本的透视、构图及色彩规律。其次,教师设置“场景支架”,写生地点的范围不宜规定过死,最好提供多种选择可能,这要求教师要事前踩点,选取的写生区域最好天然具备绘画的难度梯度,以此为支架作为学生创作的自主选择。第三,教师设置“范画支架”,以一张风景摄影作品为原型进行绘制,分解绘画的步骤,详细讲解每一步骤涉及造型、光影、色彩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同时也要求学生选取一幅作品进行临摹训练,引导学生重复观察自然事物间的关系,了解并控制绘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形成直接的绘画语言特色,以此为学生在具体写生过程中将要处理的绘画问题提供预热的支架。

(二)教与学的互动观察

风景写生教学活动的中期阶段,学生在开放的写生情境中,自主观察场景,选取角度独立探索地进行绘画创作。学生的独立探索离不开观察活动的铺垫,这是学生美术素养与绘画能力的基础,观察风景的生成肌理、光影时间的变化、自然物间的空间构成等,学会对画面整体、联系地把握而孤立成像,能够抓住风景对象的亮点重点凝练刻画而不是对眼前事物的面面俱到,在这个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风景对象的总体情感体验,融入绘画中进行再现创作,使得静态的风景画面呈现出画者赋予的独特生机。具体的观察方法如朦胧观察法即半闭双眼,让视线中景物边缘模糊、色彩压缩成块,明暗层次及色彩冷暖分布化零为整;分层观察法即以前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把颜色放在周围的环境中去比较观察;冷暖比较法即观察景物之间的颜色冷暖变化,通过比较辨别丰富的色彩差异⑩。

教师在这个阶段应以巡视观察为主,教师观察的对象是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观察不同学生的绘画行动如选角度摆位置、线描构图、体面色调层次处理与调整,剖析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倾向,及时指出问题关键并给出相应的建议,鼓励学生运用具备个性特征的绘画语言,形成自己的创作取向。

(三)基于同伴效应的合作探究学习

写生创作阶段教学的组织形式应注意个体与群体的结合,构建合作学习的组织模式。这表现为学生以分组形式参与到写生活动中,组员之间可以在全过程中进行及时沟通、讨论,互相学习借鉴绘画技法,共享创作问题及其解决的经验,这种同伴效应比教师的直接介入指导效果更佳。

(四)多主w、求发展的教学评价

风景写生教学活动的后期阶段主要以评价为内容,是对风景写生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效果的衡量与反馈,在评价的过程中主体获得二次教育。从评价主体看,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教学评价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和家长评价等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11}。学生根据自己的写生作品,回顾写生活动过程,检查自己的观察视角、构图方法、色彩处理及在写生过程产生的感悟,与教学目标标准、同伴作业、教师范画及名家作品进行对比思考,形成口头或书面的表达内容,这种自我评价让学生获得进一步的自我教育,加深写生学习的经验总结效果。

从评价内容看,注重表现性评价和质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就是运用观察记录、录像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质性评价表现为成长记录评定,包括“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12}。这两种评价都是对风景写生教学的全过程性发展的归纳与总结,消解结果评价的武断性,促进学生通过对比记录前后的差异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从而保护学生的发展性潜能与要求,更趋于客观化。与此相应,在写生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再仅仅以分数或等级方式,而综合地运用评语、等级与评语结合、座谈、作品展览为形式{13}。由此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

写生教学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性质与倾向决定了其教学评价体系的侧重点,即对过程性和发展性价值的鼓励和肯定,使得教学评价不再是教学环节的结束,而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在总结前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了写生教学发展的新目标要求。

注释:

①⑤{11}{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16,17,15.

②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11.

③刘在花.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36.

④⑧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94,194.

⑥⑦薛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4):39,39.

⑨冯玮.“最近发展区”与“支架式教学”――论基础美术教学过程最优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06.

⑩杨海峰.高中生外出风景写生的有效教学探索和实践[J].美术大观,2012,(9):170.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4]刘在花.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5]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地方旅游景观 中学美术教学 上饶地区

一、地方旅游景观融入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价值分析

(一)具有发扬本土旅游景观资源艺术创作的教学价值。

中学美术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更应走向大自然,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将上饶地区特有的旅游景观资源引入美术教学中,通过建立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欣赏、写生创作的时候,充分了解本地的旅游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课堂学习、美术创作,培养学生对本土旅游景观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的美术创作变得更为生活化、本土化、景观化、生态化,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地方景观价值。

(二)具有提升教师课堂设计技能的教学价值。

将地方旅游景观引入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环节将变得更为丰富,例如,教师可通过户外教学、观赏教学、旅游教学等形式展开美术教学过程,当然,对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提出新的考验。总体上说,能够大大提升美术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

(三)具有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灵感的教学价值。

美丽的旅游景观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也是天然的美术创造参考资源。将地方旅游景观资源引入美术教学课堂,学生的创作视野将得到大大开拓,在融入大自然,鉴赏旅游景观的过程中,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必将充分激发,描绘出更为生动、写实的美术作品,则他们的动手写生能力、美术鉴赏能力等必将得到提高。

二、上饶旅游景观融入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融实践创作于课外,创设旅游景观美术写生课。

本土旅游景观资源是最好的美术写生创作素材,将其引入中学美术课堂,教师理应创设集“景观体验”和“景观创作”为一体的美术写生课,将写生课引向景区,在对旅游景观进行实地探究的过程中,利用景观资源展开水彩画、水粉画、简笔画等写生教学活动,提高同学们写生创作的兴趣。

教学设计:我在对本校初一年级学生进行水彩画实践教学时,以“魅力上饶植物”为主题,创设了合理的旅游景观写生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第一,游玩观赏教学。带领班上的孩子们进入上饶国家森林公园,以“边游玩边观察”的形式,让他们实地观赏森林公园中的各类植物,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兴趣感。

第二,实地创作教学。游玩教学完成后,我便将写生的场地设在森林公园中,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创作主题,展开实地写生教学。当然,关于水彩画写生的技巧需要事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在这个阶段,同学们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化发挥,同学们的创作主题也形式各样,如“我最爱的植物”、“植物宝贝”等,充斥无限乐趣。

教学反思:充分利用本土旅游景观资源,将美术写生课堂移到景区中,在游玩中感受景区的景观魅力与自然风管之美,并展开美术写生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本土景观风景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感,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开创一种新颖的美术写生教学模式,对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探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融旅游景观于校园,创设校园文化美术活动课。

美术教育应具有普遍性、带动性,面向全体学生。基于此种理念,教师应将本土旅游景观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展开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美术活动课程,构建完善的课程资源库,通过展览、讲座、汇报等形式,让家乡的旅游景观资源深入校园各个角落,使旅游景观资源真正走入校园,提升美术教学的层次感。

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两种形式,即融旅游景观于校园,创设校园文化美术活动课。

形式一:展览式教学。将本土旅游景观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展览活动,例如,“本土旅游景观写生作品展”、“旅游景观摄影作品展”等,让全校师生在欣赏乡土景观风光的同时,提升对美术创作的认同感。

形式二:联合式教学。将本土旅游景观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联合起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与语文学科联合,展开主题为“家乡旅游景观美术创作体验”的征文、演讲活动;或与历史、地理学科联合,展开主题为“乡土旅游景区考察”的活动,使学科交叉联系,强化学生的多学科探究能力,推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教学反思:在本土旅游景观资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将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能够丰富师生的日常生活,强化美术教学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同时,能够起到大力宣传家乡风土景观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不失为一种完美的中学美术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究、推广。

三、结语

本土旅游景观资源是上天赐予中学美术教学的天然素材,上饶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丰富,将其引入美术课堂,展开教学具有实际可行性。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胆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了解本土旅游景观资源的魅力,架起美术教学与旅游景观互相沟通的桥梁。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水彩画教学 当代艺术语境 教学观念 更新

改革开放以后,西画体系的水彩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的水彩队伍空前壮大,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有了相当的影响,以至上世纪末的第九届美展第一次将水彩作为一种画种与国、油、版、雕一样单列展出,登上大雅之堂。近几年来,中国水彩沿着良好的态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内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展览,他们得到了全国美术界、文化界的关注。但我们还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水彩艺术还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它的分量还不够,对观众的号召力也不够,在人们的观念中还不能与其它画种并列,依然难以摆脱附属的小画种地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水彩艺术在前两年火热的艺术市场中并未像其他画种那样成为宠儿。在国内外的国油版雕其它艺术领域,当代性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遗憾的是,水彩艺术自身对当代没有更多的反思与探索,很难看到有人在认认真真做当代艺术这一块,历届画展中当代性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没有触及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

水彩艺术的当代性不足必然引发对培养准艺术家的美术学院的教育体制和水彩画教学进行反思。目前一些本科院校的水彩画专业学生的创作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水彩画创作“中国性”不够,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过于表面、肤浅,中国传统笔墨还未在水彩艺术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水彩太少。其二,题材单一,水彩艺术创作一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方面,人物水彩创作过于滞后,水彩艺术中那种干预社会,触及社会问题的重大题材、历史题材、风俗题材等太少,水彩艺术作品中缺乏那些包含当代人视觉感受和精神反应的作品,缺少对社会深层次的关注。缺失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其三,重视技术,忽视意识。大部分创作者仍然沉浸于对某些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的摸索和训练之中,满足一般性的写生、小风景的反复摹写,是艺术长期陷于俗套之中。水彩艺术当中,传统写实的作品过多,磨照片的作品比比皆是,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观念方面有创新的作品太少,对艺术语言和艺术样式的实验性、探索性不够。水彩艺术创作除要有深刻而真实的个性体验外,还要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作者能通过某种过人的敏感捕捉到个人与时代、传统与变化、主体言说和个性表达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站在为时代精神代言、为群体生存代言的高度,仅仅把水彩艺术作为个人样式的创造,在今天已失去意义,等等。我认为水彩画教学该从下面几点做出反省,更新观念。

一、强化水彩艺术的中国性

水彩艺术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往我们有盲目地随着西方潮流走的迹象,没有把水彩艺术的创新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绘画艺术。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反对文化后殖民主义,割裂自己文化艺术传统的历史,无视地域性、无视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具有“中国性”,要具有国族精神,制造自己本土的当代性,不盲目跟风,从文化的根性入手,真正反映中国文化个性,具有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水彩艺术家必须深刻理解中国艺术传统,认识整个中国艺术发展的格局,还要研究世界各民族艺术的现状与趋势,而不能仅限于研究水彩画本身。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绘画传统,其中意象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也是中国美学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个突出典范,中国水彩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体现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价值,吸取其精华。

二、拓展水彩艺术的创作题材

现代主义非常关注画面形式问题,极度张扬个性,很少注重画面的精神内涵,步入当代艺术语境中,“画什么”与“怎么画”同样很重要。中国水彩长时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很少触及重大题材,水彩画业内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不够敏锐,对时代精神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差,缺少一个大画种应有的人文关怀。任何艺术形式应该都是时代文精神、时代审美的一面镜子,水彩画家应该积极了解自己的时代,感知、了解表现当代事物,从人的当下状态的体验与把握入手,关注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兼顾艺术的“个性”与“时代性”。对艺术而言,问题意识是当代性的核心,水彩画家还需树立问题意识,当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生态问题、人权问题、底层问题、女性主义问题和多元文化问题等这些在当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中国都有十分突出而又独特的反应。任何学术命题都需要意义,基于文化层面的当代艺术,其意义建构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必须关注当下;必须是针对当下的反思与批判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智性。当代水彩艺术的意义应该来自对当代一些问题的反应、反思与反省而不是回避,对问题的体验集结着水彩艺术家艺术良知和批评责任。 转贴于

三、水彩艺术写生创作化

为了训练学生的造型基本功,我们常常把写生当成手段。它不失为一种好手段,可是水彩画写生教学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很多学生“为写生而写生”、“为技法而技法”,只把写生当练习,把写生当成训练基本功的一种手段,割裂了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去着手搞创作。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搞毕业创作时茫然失措。水彩画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写生练习、技法材料训练与毕业创作这种先修与后续后续课程脱节。4年本科学习下来学生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弊端使我们不得不更新水彩画教学的观念与思考水彩画教学程序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水彩艺术写生要创作化,把对景写生改为对景创作,要“为创作而写生”、“写生即创作”、“为创作表现而技法材料”,而不是“从写生到创作”,要拉近写生与创作的距离。当然,以这种观念实施教学,并不是扬此抑彼去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创作能力后劲不足,而是培养学生自觉把创作的因素和手段融入写生训练,在写生的基础上做更概括更深入的艺术创作,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创作中发觉基本功的不足,然后针对性地、目的性地加以增强。写生之前就要做好创作构思,以创作的高要求去写生,即“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为此,对于美术学水彩方向的课程,我们可以把水彩艺术创作放第一位,“从创作到技法”,强调创造意识贯穿水彩画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内容,力求课程之初就得通过较为系统的水彩画历史、水彩画鉴赏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眼界,明确水彩艺术创作的当代性要求,水彩技法材料实验练习、不同题材的速写、写生练习都得围绕创作高要求而开展。先谈创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技法材料训练与实验,而后者都是围绕为创作表现而服务的,即阶段目标必须为终极目标服务,基本功训练、技法材料实验与探索必须指向创作。

四、加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粗线条地看,20世纪以前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都是物我对立模式,画面都是尊重客观,画面物尽其形、其色、其态、其情,旨在栩栩如生地模拟客观世界,20世纪以后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逐渐向物我相融式转变,画面更多关注直觉,心灵的独特体验,音乐的律动,纯粹的形式本身,质地的感染力,等等。水彩艺术西学东渐后,国内对西画体系的水彩的教学,长期以来,沿用物我对立式,侧重表现客观对象。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强调表现主观,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短期作业,重视性情自然流露,注重训练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他们的学生没有我们学生写实基本功扎实,但他们思维活跃,手法多样,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创造力。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水彩画教学主干课程多是以题材命名课程内容,如《水彩静物》、《水彩风景》、《水彩人物》等。学生依赖客观对象即“画什么”太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作画客观描摹而不主动主观、全班画两组静物风格雷同、学老师却太像老师千人一面等不良现象。其一,遵循多元化原则,重视主观表现,张扬个性,避免趋同而力求多样,关注“画什么”的同时更为关注“怎么画”。如本课程强调技法材料实验、色彩整合练习(图底关系不变,更换物象色彩或提调和降调,目的都是建立和谐的色彩关系和使色彩表达某种情感)等在培养学生在水彩画写生与创作中变得主观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其二,加强意象、抽象风格的水彩画教学。水彩艺术技术性太强,尤其写实水彩更为艰难(如写实人物水彩)。传统本科水彩画教学以写实水彩画教学为主,这样其一,教学没有遵循艺术创作多样化原则,在具象写实风格水彩方面耗时太多,学生无暇进行本课程针对不同学情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其二,没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学情是多样和多变的,本课程一方面从具象到意向再到抽象,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针对视觉型、触觉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视觉型的进行偏向具象方向的训练,触觉型的进行偏向抽象象方向的训练。第三,根据学生基础不同进行具象、意象、抽象方面的训练。

五、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实验、新技法的探索

中国水彩画家,受传统绘画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长时间轻视物质技术的进步和工具材料的改进,顽固地坚守着所谓的水彩艺术“本位”。在水彩画的学习中,学生应大胆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探索与实验新媒介、新技法,扩展水彩艺术所用材料的范围,对水彩艺术最基本的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综合材料技法,去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达到以往不同的画面效果。尤其是青年水彩画家画家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反映年青一代的审美趣味,做当代审美的前晀者和实验者,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趣味,使中国水彩与时俱进。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化;本土化;传统文化

油画作为西方的画种,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国老一辈的艺术家都开始研究如何发展具有民族精神的油画语言。但是因为中西文化和价值取向有很大不同,所以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崇尚欧洲的传统写实画法,第二则是以刘海粟为代表的崇尚欧洲现代绘画。

徐悲鸿早期的作品如:《天目山风景》、《嘉陵江磁器口》等,不难看出徐悲鸿受欧洲早期传统写实画法的影响特别深。他从西画构图中流露出的写实是很深刻的,可是改良中国画的计划又让他在油画风景领域没有走的很远。“燕文攀侵泄老一辈画家,他以东方艺术为本体,以西方艺术为媒介,坚持谋求中国艺术的复兴,通过中西艺术的调和,创作以时代为背景的艺术。油画风景《威尼斯水巷》、《北海公园》体现他在艺术上极力追求表现真实的目的”。①刘海粟先生相信把西方艺术思想融进中国画的传统,而且把这种思想融会到教学中。刘海粟的作品是超越自然物象且有主观抽象的表现,表达出狂热奔放的情感以及心灵的撼动,有人对他的油画作出这样的评论,“有塞尚的永久实在性,而无塞尚的重郁;有梵高的奔放泼辣,而无梵高悲沧震颤之笔;有马蒂斯单纯之韵味,而无马蒂斯的温情感;这些不同之处,表明了他虽为这些大家的作品倾倒,但不成为他们的影子,他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这是个性的表露。他把各大家的精粹吸收了过来,通过他的全机脉,即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自我精神的融合而成为彼此独特的艺术了”。作品《雪霁》、《上海豫园九曲桥》是这一时期的风景画代表。

新中国成立以后,油画风景的另一角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比如吴作人的《佛子岭水库》以及艾中信的《通往乌鲁木齐》都是这一类的油画创作。1950年以后,苏联的油画教学体系进入中国。当时有一个油画训练班,是马克西莫夫主持的,瞬时一种灰调子风景写生成为一种很流行的模式。当然也有一部分群体没有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而坚持写生。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他们的作品举办了“写生画展”,作品董希文的《庆丰收》、吴冠中的《罗布林卡》、《扎什布伦寺》等被展出,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时期出现一批受“红光亮”影响性风景画。正是时代油画风景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并不太多。并且在发展空间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政治题材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画的发展。

中国一直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因为它事实上在为政治服务。在时代的油画创作,艺术领域的职能服从。吴冠中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快速发展。这个阶段油画的功能性就从为政治服务中挣脱出来想更加自由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局的巨变,外国各个流派与形式上的美术作品不再受到批判和封堵,中国油画家学习西方了解西方的机会逐渐增多。经过百年的历程,到了21世纪以后中国的油画家了解外国各流派和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机会也就很多了,中国艺术家更新观念、改变艺术风格是借鉴西方现代绘画。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油画家从历史反思下转变为艺术反思的过程,有“要多样,不要统一”和“追求艺术个性”等口号,这就成为新时期油画创作的一个起点。近年来中国油画界提出的关于油画本土化、民族化、传统化观念,推动了艺术观念的拓展,表现、抽象与象征就成了新艺术的取向。中国传统绘画本就是具有表现性的写意,怎么让油画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是当前中国美术发展的方向。

“一个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往往是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审美心理结构

智力结构、情感结构的综合。中国油画风景与山水画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共融。在油画风景中的中国意蕴的表达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代表着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方向,并为建立民族语言特征的绘画表现模式提供了艺术表现上的种种可能。”②虽然以风景为内容的中西方油画都是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但中国艺术家对老庄哲学的纯朴自然的境界追求、美学思想方面,中国古代的儒、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油画的审美意象存在这方面的影响。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思想,山水喻仁、智者扬人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人对油画的审美倾向。在孔子的学说中不难看出,艺术品的“美”是用“善”来体现的,所以“善”就是艺术的内容,“美”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的内容称作是“质”,形式被称为“文”。这样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在孔子看来是统一的,在艺术家眼里他的美学价值必然高。

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虽然西方的油画风景和中国的山水画所描绘的都是自然景物,但是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油画风景作为中国的文化,它完全异于西方文明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面临着怎样把中国风后的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融入其中的问题。导致我们中国的油画家在一个无所适从的分裂状态中学习西方。所谓分裂,并不是不够深刻,而是说并不是完全没有共通点,在选择写生对象是,贡布里希引用意大利画家保罗B皮诺的话说:“意大利可算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了,但却不太入画,而阿尔比斯山上那一片冰雹飞落的荒凉土地,确实画家的理想的国度。”②通过这句话我们所看到的入画的标准并不是客观景物是否美丽,更多的是它能否准确的表达出画家的主体精神。西方画家认识到自然物象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的客观的表现,由此,塞上说:“绘画不是追求自然,而是和自然平行的工作者。”③中国的山水画传统和西方油画风景通过意境的写生很可能成为相融合的契合点。西方油画写意性的转变是现代绘画时期平面性以后,也就成为中西融合的一个关键性的基础。

一副优秀的绘画作品一定是情与景、意与境的有机结合。所谓境就是生活现象的客观反映,艺术家的情感、意愿的主管体现,意境则是主客观有机结合之后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本质。当代油画家们把中国传统的美学中的“意象说”等观念作为核心,用西方传统油画丰富其形式,再巧妙的从中国山水画崇尚“意境”的传统中汲取精华,寻求其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原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 观察方法 工具材料 表现形式 联想创构

设计色彩风景写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各院校的设计专业均设有校外写生课程,沿袭着传统的绘画类写生模式,早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随着后工业社会文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新兴设计专业不但需要扎实的造型基础,更需要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传统的绘画类风景写生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方式,已不适合设计专业的校外风景写生教学。笼统的教学大纲致使教学内容简单、概念,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动力不足,教学效果甚微。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亟待改革。

一、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改革进程

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对本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成果展示以及校外写生实训基地的选择和管理等。

2011年9月,我校艺术学院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将原先笼统的写生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彻底的修改。由原先单一的传统绘画技法知识点扩展到与设计相关的方方面面,经过调研、论证、反复的实践性教学及不断调整,实施了结构性的系列改革,逐步形成以广告、景观专业为首的两大专业群课程教学模式。2012年2月,课题组对学校2010级广告和装饰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月又对2010级环艺和装潢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普遍反映新的风景写生课内容比较有趣,特别是通过问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能将基础课与专业课更好地链接起来。经过系统的改革和优化,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质量出现较显著的提高,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2011年被学校立项为校级课程改革建设项目,同年与本课程相关的科研论文《高职院校色彩课程重静物轻风景的结构弊端》获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二、两大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

(一)、以广告专业为主的设计色彩风景写生

1、观察方法

要形成抽象的思维模式,首先要改变观察事物的方法。与传统绘画类色彩风景写生“客观真实”的观察方法不同,改革后的广告、装饰专业设计色彩风景写生:“不求模拟自然,面对自然要另眼相看,寻找景物形状、色彩的本质特征,抓住色彩美感,描绘时不计较条件色,不(注重)表现空间关系,只求有所发现,更多的从本质上、画面构成来考虑。”(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序论)

训练方法:眼睛沿着物体外轮廓线走,即“剪影式”的感性观察,第一直觉最为重要。

2、工具材料

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中的装饰画、效果图、较多的图案设计、色彩肌理以及色彩的分解和归纳等),广告设计更适合使用水粉、色粉笔等工具表现。

训练方法:首先了解水粉的特性和主要的表现技法,如平涂法、干皴法、色点并置法、擦笔法、湿色并置法等;其次进行大量的装饰性风景画(水粉)临摹练习,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水粉的特性和绘画技法。

3、表现形式

自然界的景致是培养学生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最好媒介。 以康定斯基的《有树干的风景》为例,画家对于景物的描绘并不十分在意,而更关注于画面本身的表现力,关注色彩、块面、线条的组构秩序。设计色彩写生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造型上的多种性质的观察,即点、线、面、形状、色彩、肌理等元素,对所观察和感知的对象进行积极建构、统一秩序、整体有机组合的主观绘画表现形式。

训练方法: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多看范画。例如装饰性的色点(可参考新印象派作品)、色线(可参考梵高作品)、平面色块(可参考更高作品)、图案纹样(可参考马蒂斯作品)等多种元素都是很好的表现形式,这种以形状和色彩为主的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训练,能促使学生变被动松散的具象思维模式为主动严谨的抽象思维模式。

训练步骤:先临摹不同表现形式的水粉风景画或景物画;再将写实的水粉风景画进行色彩分解和归纳;然后分别以色点、色线、色面、色肌理、图案及综合方式进行设计色彩风景写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4、联想创构

人思考问题时通常运用两种思维方式,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如果说上述表现形式是一种聚合思维训练方式,那么联想创构则是一种很好的发散思维训练方式。对于广告专业等平面设计者来说,敏锐的形状、色彩感知力是联想创构教学模式很好的媒介。

“形状是眼睛所把握的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涉及的是除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等性质之外的那种外部形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即点形、线形、面形。形状可以是合围封闭的实形,也可以是未封闭的虚形;可以是画面中的正形,也可以是组成封闭物体之外的那部分负形;可以是抽象的几何形,也可以是有机的任意形。

以往的教学都将形状(造型)和色彩分开教授。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里,“色彩不再是素描(单色造型)之外的独立因素,而是造型表达的有机成分。”(《艺术与视知觉》,第454页)例如,一个圆形和蓝色结合会让人联想到地球,一个圆形和红色结合会让人联想到太阳。相同形状加不同色彩、不同形状加不同色彩、不同形状加相同色彩等,不同方式的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和视觉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