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第1篇

>> 基于旅游营销视角的风景名胜区游客特征研究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研究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研究 风景名胜区条例 嵩山风景名胜区 桂林漓江 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规划探析 鸣谢风景名胜区名单 浅析风景名胜区与地质公园的规划差异 城乡规划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土地使用兼容性浅析 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状况与特点研究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改造提升 对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几点看法 浅谈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讨 宽阔水部级风景名胜区 马岭河峡谷国家风景名胜区 期待风景名胜区实行门票免费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提高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效率将能更大地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进而影响我国旅游用地的整体效益。因此,笔者将研究对象确定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对其他级别的风景区暂不做研究。

1.1.2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是指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经营收入,计量单位为:万元/平方公里。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高校财经数据库()。因天津、上海、内蒙古、海南、等5个地区数据缺失或不全,故将研究范围确定为除上述地区外的全国其他26个省(市、区)。鉴于数据必须具有连续性,可以进行时间特征分析,因此将研究数据的时间范围定为2003年~2009年。在此基础上,再次以指标数据缺失和异常波动为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确定9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根据上文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界定,风景名胜区的土地经济密度测算公式如下:D=R/A(1)式(1)中的D代表土地经济密度值,单位:万元/平方公里;R代表风景名胜区年度经营收入,单位:万元;A代表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单位:平方公里。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分析主要将公式(1)计算的结果输入Arcgis9.2软件数据库,然后利用其空间分析功能,将结果进行分类输出。关于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动态特征的研究,在众多区域差异分析的统计方法中,变差系数应用较多,因此本文采用变差异系数分析法。变差系数:主要采用样本的标准差与均值之比来表示,反映样本数据离散程度,公式如下:Cv=1y―1n∑(yi-y―)2(2)式中:Cv为变差系数,y―为26个省(市、区)平均土地经济密度,yi为省(市、区)i的土地经济密度,n为省(市、区)个数。2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分析

2.1全国层面总体差异特征分析

2.1.1时间差异特征运算结果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1),其中2003年~2007年上升幅度较大。说明随着旅游业发展成熟、风景名胜区管理进一步加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整体土地利用效率逐渐提高,管理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作用。

图1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变化趋势

分年来看(见图1),2003年的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密度为21.81万元/平方公里,而2009年则上升到56.27万元/平方公里,总体上升了约258%。其中2003年~2007年急剧上升,2007年达到60.63万元/平方公里,之后小幅回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解释是:2007年~2009年间,部级风景名胜区经营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风景名胜区面积的增加率。

2.1.2类型差异特征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类型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特征,对照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的《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中的风景名胜区类型,将本次研究的9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归为江河类、岩洞类、城市风景类、纪念地类、特殊地貌类、生物景观类、海滨海岛类、湖泊类、山岳类、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和历史胜地类等12种类型。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2003年~2009年的平均土地经济密度存在明显差异(见图2),江河类、岩洞类、城市风景类、纪念地类、特殊地貌类、生物景观类、海滨海岛类、湖泊类和山岳类等9类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相对较小,其中江河类最小,为41.30万元/平方公里。而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历史圣地类等3类风景名胜区土地密度相对较大,其中壁面石窟类土地经济密度最大,为406.55万元/平方公里。这可以大致反映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中人文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产出更高,而自然生态类景区旅游经济产出较低。可能的解释是,人文类旅游景区土地资源投入相对自然生态类少,更容易产生土地资源的旅游集聚经济效应。

图2我国不同类型部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2009年平均土地经济密度比较

2.2分省层面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2.2.1区域时间差异特征计算结果显示(见表2),各省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在2003年~2009年期间的时间变化特征明显,从时间演变规律分析发现大致呈现出以下3种类型:(1) 整体上升型。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大致呈上升趋势的有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重庆、陕西、青海14个地区,其中尤其以安徽上升最为明显,从2003年的128.02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09年的902.69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幅度达605%;其次是陕西,从2003年的108.56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09年的664.03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幅度达511%。出现这一特征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地区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旅游,部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增加的同时,游客数量大幅度提升。(2) 有升有降型。2003年~2009年,广东、辽宁、甘肃、湖南、江苏、浙江、云南、贵州、宁夏、新疆、四川等11个地区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有升有降,大致以2006年、2007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其中浙江、湖南、广东、云南、宁夏和新疆2009年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均低于2003年。自然生态类风景名胜区增长可能是导致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3) 整体下降型。与其他省份不同,北京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384.4万元/平方公里下降到2009年285.77万元/平方公里,虽然期间有过小幅上升,但总体下滑程度较大。尽管如此,其基数仍处于全国前列。可能的原因是,北京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进入到生命周期的衰落期,游客数量减少导致。

2.2.2区域空间差异特征空间统计分析发现,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区土地经济密度从空间上呈现以下特征:表22003年~2009年我国26个省(市、区)部级风景

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单位:万元/平方公里年份

2.2.3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区域差异动态特征主要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研究对象内部差异的变化状况。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反映了时间维度下,各个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与区域总体平均的离散状况。采用公式(2)计算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如图5。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区域均衡到区域非均衡的态势。

图5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变化

3结论与讨论本文以26个省(市、区)部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从全国和分省层面对我国2003年~2009年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时间、类型和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 全国层面总体差异研究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类型风景名胜区的土地经济密度差异显著。(2) 分省层面区域差异研究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26个省(市、区)的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随着时间演变趋势,大致呈现出“整体上升型”、“有升有降型”和“整体下降型”三种类型;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明显,空间上个别地区极值现象明显;我国26个省(市、区)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随着时间变化,总体上呈现先缩小再扩大的趋势。本研究结论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启示如下:(1)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土地休闲利用的重要部分,其经济密度的提高对挖掘我国土地利用潜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避免土地资源粗放利用意义重大。现行的土地利用和景区管理制度对此都未加重视,因此,今后我国风景区土地利用管理中应该增加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政策和规划。(2) 对于土地经济密度呈下降趋势的地区,政府及景区管理部门应增强土地集约利用意识,制定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低效化防范措施,以保障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效益可持续增长。(3) 风景名胜区经营是一种以旅游资源作为吸引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旅游资源是决定其经济效益好坏的主导因素。只要旅游资源吸引力足够大、规划合理、管理优良,不同区域的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可以很大,因此,空间上应该可以均衡发展。然而,研究显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却呈现出空间非均衡性,甚至存在极值差异现象,这说明我国西部和内陆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在管理上仍有待改进,政府要充分发挥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魅力,做好景区形象设计和市场营销,大力吸引旅游者消费,以提高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需要指出的是,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可借鉴的成果不多,本文的研究仅是一种尝试。由于部级风景名胜区统计数据的不完整和难以获取,暂时无法从游客量、风景名胜区类型、景区商业收入、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区域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后续研究中,在数据可获取前提下,这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

[2]贝涵璐,吴次芳,冯科,等.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11):19521961.

[3]冯科,吴次芳,陆张维,等.中国土地经济密度分布的时空特征及规律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地理,2003(3):394399.

[4]李丽娜.宜春市风景区土地利用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728.

[5]林坚,祖基翔,苗春蕾,等.中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3):4653.

[6]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4):709717.

[7]罗文斌,吴次芳,冯科.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理――基于湖南省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6):6874.

[8]梅一峰,汪诚.风景名胜区土地保护与管理――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中国土地,理论探讨,1999(6):2325.

[9]杨静,马耀峰,陈志钢,等.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管理评述[J].江西农业学报,2008(6):159163.

[10]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6):781790.

[11]Peter J S,Derek L S.The growing recreational use of state forest lands in the Adelaide hills[J].Land Use Policy,2001(18):137152.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景区建设规划;地域文化;生态文明;兰州南北两山

1引言

兰州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和黄河上游资源富集中心,也是东西部交流合作和联系中亚、欧洲、中东及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特别是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兰州市不断增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3],黄河呈东西向贯穿市区全境,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脊,南北两山作为南北向界面,将城市限定在带状空间内。“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格局,很好地体现出山水城市中的“边缘效应、闭合及尺度效应、豁口及走廊效应”[4],是将兰州建成独具特色城市的物质基础[5]。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反映在建设规模与空间布局上,也反映在景观品质、文化内涵、服务功能和生态经济等多层次的需求上[6]。随着兰州在我国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城市职能也由工业重镇向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集散中心等复合型职能转变,对城市形象、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等功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绿化建设,而成为提升两山景观质量和丰富两山文化内涵的多功能综合性建设[8]。2014~2015年,本项目组受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委托,在多次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从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着手,结合兰州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地域文化特色,从城市整体风貌层面提出未来两山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这对于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丰富兰州文化内涵、保障兰州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生态限制性因素与地域文化特征

2.1自然环境概况与生态限制性因素分析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北纬35°34′20″~37°07′07″,东经102°35′58″~104°34′29"之间。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南北群山对峙,层峦叠嶂。地质构造属祁连山东延部分。黄土山地、梁状丘陵及河谷川台阶地共同组成支离破碎的地貌单元。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2%,地形相对高差在150~300m之间,坡度一般在25°~35°之间。其中,南山区海拔1560~2171m,坡度由东向西逐渐趋于平缓。北山区海拔1545~2052m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水土流失严重。兰州属于半干旱温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9.8℃,≥10℃的积温为3242℃,无霜期179天,年平均风速2.8m/s,年均降水量326.8mm,蒸发量为1437.7mm,其中南山区属于干旱草原地带最北端,是甘肃省400mm降水的临界线;北山区属于半荒漠地带,年降水200~300mm。兰州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南北两山生态建设用水全部取自黄河水。兰州地下水含盐量高,多为苦咸水。地表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属暴雨洪水。地带性土壤为黄土母质上发育而成的灰钙土。南山多为暗灰钙土和典型灰钙土,北山为淡灰钙土。暗灰钙土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典型灰钙土在1.5~2.5%,淡灰钙土小于1.5%。降水、植被类型、母质、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有重要影响[9]。兰州市自然植被以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种类贫乏。天然植被以禾本科、菊科植物为主,其覆盖度阴坡在30~50%,阳坡在20~40%。常见的有锦鸡儿类、中国枸杞、蒙古莸、红砂、白刺、霸王、碱蓬、蒿类、骆驼蓬、本氏羽茅、黄花补血草、芨芨草、野韭菜、莳萝蒿、阿尔泰紫菀等,人工栽植的树种有侧柏、刺槐、柠条、红柳、紫穗槐、沙枣、白榆、油松和一些经济果树[10]。

2.2地域文化特征与特色文化品牌建立

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涵盖了兰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了兰州的形成和发展,继承了兰州的历史与文脉[14]。首先,黄河文化形塑了兰州文化的灵魂,荟萃了陇原黄河流域文化的精华。兰州自古就是农牧重地,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以及作物栽培均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应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蓬勃发展,与中华核心文化一脉相承。其次,兰州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为贯穿华夏东西版图的交通要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中心。霍去病西征传说、左公柳依然长青、将军柱的历史叙述、反弹琵琶和飞天雕塑等文化遗产,均展现出丝路文化的魅力,衍伸出形态迥异而又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再次,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羌、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等古代民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兰州现有36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兰州又是多宗教交融共存地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这里和谐并存,具有鲜明的宗教融合渗透氛围。甘肃人文文化源远流长,著名历史人物不胜枚举。汉代大将军霍去病、卫青、张骞、班超,汉唐名僧法显、玄奘,清代刘一明、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都曾与甘肃和兰州的历史紧密相关。

可利用遍布两山的农田,尤其是七里河与西固区南侧梯田,栽培种植黄河上游极具特色的作物,如兰州的百合、永登苦水的玫瑰、白兰瓜、白凤桃、冬果梨、软儿梨等,突出陇上人家特色,展示农耕文化魅力。配套建设特色农耕体验园、桃花园、牡丹园等,在创造两山恢宏景观的同时,形成兰州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应当尊重历史,利用当地传说与历史故事大力宣传兰州人文文化。将当地少数民族建筑、风俗、歌舞和服饰等符号化,并与旅游、度假、民俗体验相结合,尊重宗教多元文化发展、对立和包容,促进民族文化和谐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必将进一步推动兰州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提供新的契机。

3兰州南北两山景区建设规划

3.1景区建设规划原则

“甘肃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两山”,兰州在甘肃生态屏障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地位和作用。按照中心城区南北两山的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要充分考虑行政区划进行规划分区[15];以核心资源带动周边,以市场带动发展;突出兰州“山—水—林—城”特色,使两山旅游资源与城区、黄河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防治水土流失和风沙蔓延。本规划的总原则可概括为如下四点:

(1)尊重自然,科学布局。虽然黄河穿城而过,但水资源配额有限,不能无限制扩大。两山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与水资源等相关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与规模,确保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

(2)合理利用,良性循环。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期维护势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利用两山区位优势、环境条件和文化资源,适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

(3)传承文脉,彰显特色。兰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建设必须立足于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与风土人情,尊重黄河文化与古老文明,使南北两山成为黄河靓丽的风景线和兰州地域文化的载体。

(4)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南北两山生态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把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科技进步与产业优化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和谐。

3.2景区建设总体规划

本规划将南北两山划分为12个景区,在黄河北岸由西向东依次为:凤凰山—柴家台景区、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大青山景区、白塔山—九州台景区、五一山—徐家山景区、北麓山生态景区;在黄河南岸从东向西依次为:营盘山—大山顶景区、大兰山景区、烈士陵园景区、彭家坪—牟家大山景区、石头坪景区、河口生态景区(图1)。其中,包括4个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及景观价值的特色景区,5个以风景游览、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休闲养生为主的游憩型景区,2个分别为黄河入城口和黄河出城口的生态型景区,1个以烈士陵园为主的纪念型景区。

(1)凤凰山—柴家台景区:景区面积11391.95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7.98%,以展示山体地貌景观为主。在山体主要观赏面和观赏点前侧,严禁建设遮挡视线的构筑物[16]。对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与修缮,增设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以方便游人参观游览。生态建设主要以封育为主,维持山体原始风貌与山水格局,在山脚平缓地段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

(2)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景区面积517.1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0.8%,集观光游览、餐饮、健康养生为一体。仁寿山延续“桃花”主题,形成“十里桃乡”景观。天斧沙宫维持自然风貌,对产生影响的人工构筑物予以拆除或绿化遮挡。规划建设游览线路、观景平台及标识牌等必要设施,恢复原生植被。划定重点保护与视线控制范围,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对拆迁地增容扩绿,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

(3)大青山景区:景区面积1190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88%,打造以体育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山地运动休闲基地。丰富运动项目及配套服务设施,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保护现有植被,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对拆迁地增容扩绿。滑雪场周边以常绿树为主,在此基础上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远山区采用以灌木为主的干旱造林。

(4)白塔山—九州台景区:景区面积1248.7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97%,以历史文化展示、黄土高原地质景观体验和风景游览为主,以休闲养生为辅。提供登山揽胜、文化休闲、游娱健身等活动场所。加强对白塔山保护,清理周边杂乱建筑,突出“白塔层峦”的标志性景观。九州台延伸文溯阁的“四库藏书”文化和碑林文化,引入敦煌写经文化展示项目。规划建设九洲阁,与三台阁呼应打造“九洲揽胜”景点,依托九州台较好的绿化本底进行整体塑造,形成自然与文化和谐交融的核心景观。生态建设以秋色叶风景林为主,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划定重点保护区与视线控制范围,严格控制景区开发建设。

(5)五一山—徐家山景区:景区面积2985.5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7%,以市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开展自然观光、科普教育、运动健身、森林氧吧和游乐场等活动。重点提升入口区的绿化面积,将交通环岛作为景观的一个节点处理;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和休闲游憩项目,突出徐家山作为两山绿化示范及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展示徐家山纪念林文化。目前绿化条件已基本成熟,需进一步强化风景林观赏特色,在坡度允许范围内开展灌溉造林。

(6)北麓山生态景区:景区面积3952.24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32%,以山体绿化为主,为市民提供就近休闲游憩场所,并营造黄河出城的河口生态景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加大常绿树种比例,不宜上水区域则以干旱造林为主,使用柠条等抗性强又具有季节性观赏价值的植物[17]。远山区全面开展干旱造林,坡度过陡区域坚决采取封育措施。

(7)营盘山—大山顶景区:景区面积9826.0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5.5%,规划为以休闲游憩为主、科普教育为辅的活动场所。以牡丹园作为核心资源,带动周边果园生态农业观光项目的开发。桃树坪规划为以各种常绿树种为主的生态园林,公墓区根据经济发展加大绿化投入,形成独有的故园文化。城市近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突出乔木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结合梯田并兼有作物景观展示。

(8)大兰山景区:景区面积为4999.86公顷,占规划面积的7.89%,主要恢复兰州古八景中“兰山烟雨”和“五泉飞瀑”等著名景点,为游人和市民提供金城揽胜、观光、文化休闲、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活动场所。综合整治环境,拆除不合理建筑。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比例,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

(9)烈士陵园景区:景区面积1367.6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16%,规划为纪念性园林。在入口区规划景观节点,形成由陵园入口—入口大道—纪念碑一条完整轴线。入口区节点转换,引导视线俯瞰黄河,寓意“守望金城关”,以强化纪念园主题。轴线上增加姿态颜色有变化的常绿树种,辅以必要的休息亭台,打造“华林掩碧”景观。山体西侧回民公墓以绿化造景为主,中心城区南侧出入口突出乔木风景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10)狗牙山—牟家大山景区:景区面积16059.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5.34%,以田园度假和农业休闲体验为主,突出农业文明。打造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文化系列展示平台,开展农耕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表演及彩陶制作等多种活动。台地及缓坡带形成壮美的梯田景观,结合果林产品开展蔬果采摘等休闲活动。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局部以植物结合山体及道路形成色块,远山区以干旱灌木造林为主。

(11)金城公园景区:景区面积2635.1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16%,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利用废弃工业遗迹塑造景观和服务设施。在黄河与两山交汇处增设观景台和解说牌,展示西固区工业文明特色。生态建设层面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引入山杏、山桃等春花树种,结合梯田兼有作物景观展示,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数量。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突出灌木景观。

(12)河口生态景区:景区面积7200.6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1.36%,以风景林绿化为主,供市民休闲游憩,打造“西城隐秀”的森林景观,重要节点突出黄河远古文明。建设完善的近郊游园体系,适当控制建筑高度及建筑风格,保证景观的完整性。开展蝎子尾区域的果园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休闲活动。加大山体绿化建设,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4结语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游览规划;耦合分析;潭獐峡

中图分类号:S718.5;TU9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070-06

Abstract: In terms of the situation that tourism develops at top speed which greatly impacts the environment of scenic spo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figure out scientific theory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which can fit in with scenic spot’s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an guide its develop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aimed at coordination of scenic area plann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cenic area planning, supplementing each other, in other words, promoting each other and restricting each other in a balance, are in coupling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mode of coupling and regularities betwe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cenic area plann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scenic spot and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system. Taking Tanzhang Gorge scenic spot as an example,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and coupling models analysis, the methods of mutual promotion in the aspect of space usage for scenic spot’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cenic area planning were proposed, and suggestions for sightseeing planning were also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cenic spot; ecological protection; sightseeing planning; coupling analysis; Tanzhang Gorge

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的长足进步,旅游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风景名胜区数量逐年增多,部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风景区不断增长,但同时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也面临严峻形势与挑战,作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项之一的游览规划常常缺乏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科学化、可持续化理论依据和技术旅游发展为策略的引导。尽管许多景区在制造游览规划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但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景区游览规划未能科学地结合生态保护,导致后期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存在严重的矛盾。

1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与游览规划耦合研究的背景

1.1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与游览规划耦合条件

耦合概念最早源于物理学现象,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1]。复杂性科学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定为耦合关系。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与游览规划相辅相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两者协调平衡是风景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1)相互促进方面,生态保护是旅游发展的前提,良好的生态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游览规划是风景名胜资源展示、风光游赏与科普教育研究的重要途径;2)相互制约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旅游开发利用存在一定限制性,同时游览规划的不合理、可持续性差会对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或破坏。游览规划和生态保护对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同等重要,各自发挥作用,却又互相影响,两者之间存在协调平衡的“耦合”关系。

1.2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与游览规划科学耦合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量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实践表明,传统的游览规划对于生态环境欠缺考虑,有悖于风景区建立的初衷, 必须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基础上找寻与之所契合的游览规划方法,以达成生态与旅游共益模式,这种既遵循生态学原则同时还促进旅行活动,既能完善生态环境工程边缘性工作,又能在生态资源保护取向中获取社会利益的方式 [2],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的核心环节,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耦合关系正是探索生态保护与游览规划平衡的关键,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客体。理论研究方面,在国外,从1985年美国林业局科学家提出LAC(可接受的改变)理论解决环境容量开始,便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平衡模式,以及后期利用ROS(游憩机会频谱)应用于资源保护与游客体验。在国内,早期章锦河等一批学者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初步探索生态保护与游览规划的平衡关系[3];王若冰(2003)在《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中进一步探讨了风景名胜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21世纪,随着GIS技术在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上的应用,风景名胜区部分专项规划与生态环境的科学化结合得到进一步完善。

1.3风景名胜区耦合分析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的重要前提

2006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中指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规定风景名胜区游览规划作为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之一,是风景资源的功能、性质、价值和保护利用的实际表达。风景区有许多种功能,其中游览是重要功能中利用量最大、影响最大的功能,也成为对风景区保护最大的威胁因素,故将其作为风景区总体规划中需全面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4]。综合分析是游览规划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确定分区保护利用的基础上,根据游人环境容量需求,制定符合景区特色的游览路线和景区休憩活动范围。根据风景名胜区目标要求,分析生态保护与游览规划的耦合特征及规律,找出与风景名胜区长远发展相适宜的生态规划结构模型,以便能更好地指导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平衡。

2构建耦合分析模型

2.1对象的选择

一直以来,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不能很好地兼顾生态保护与游览规划,游览规划往往主观性较强,景区建成后生态保护常常受制于游览区域的限制,后期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发现问题再处理问题现象,其解决方式治标不治本,属于生态保护被动“耦合”于游览规划,既不符合规划初衷,又影响风景名胜区总体发展和资源价值体现,是一种消极生态维护模式。究其问题根源,在于规划阶段对风景名胜区空间利用做出生态补偿性考虑不够。

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特征各异,耦合对象选择的基本原则应从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景观特异度、动植物珍稀度以及对生态环境和游览布局产生明显影响出发[8]。提出的耦合分析是针对被耦合因子符合且将稳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游览规划对分区利用的控制。

2.2分析模型

耦合因子根据各自属性受到多个组成要素影响。譬如地质地貌涉及高程、坡度、坡向、地质灾害等要素,将生态保护与要素的耦合度,即被耦合要素对分区保护范围的需求度分成6级,以此对游览规划提出控制性区域限制要求。生态保护耦合性越高,游览规划应进行越强的控制,防止游览规划对景区资源造成破坏。首先分析耦合因子多个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再以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耦合因子的权重,在ArcGIS平台上分别对选取的单因子进行耦合分级分析,再将单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得到耦合综合分析[5]。

本研究利用GIS缓冲分析方法,即以被耦合对象为中心,根据耦合值判断达到环境最优时生态保护需求的宽度或半径,在GIS中绘制出生态保护需求的分级区域。

耦合分析模型表达式:

3潭獐峡部级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游览规划的耦合分析

3.1潭獐峡风景名胜区概况

潭獐峡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和云阳县境内,东经108°42′22″~108°56′52.64″,北纬30°38′48″~30°42′27″,涉及地宝乡、梨树乡、龙驹镇、耀灵乡、泥溪镇、清水乡等多个乡镇区域,距万州城区70 km,距云阳新县城52 km,总面积达80.00 km2,其中万州区63.954 km2,云阳县16.046 km2。

潭獐峡风景名胜区位于川东中低山地区,呈现剥蚀地貌,属方斗山山脉,多呈北东走向,地貌形态为溶丘沟、谷垄脊洼地,海拔普遍在550 ~1 000 m范围内,最低点海螺口262 m,最高点1 340 m。峡谷两侧多为陡崖及陡坡,沿龙驹坝背斜轴部发育。沟谷狭窄,山顶标高900~1 100 m,谷底高程487~262 m,单级陡崖高度30~100 m,在460 m高程左右的沟壁上发育有少量平缓状溶洞,一般规模较小,洞内有少量石灰岩和钟乳之类的沉积物。峡谷两侧多为圆包山及单面山,为构造深蚀地貌――垄背中山洼地和深丘低山沟谷。

3.2耦合分析的技术流程

本研究选取潭獐峡风景名胜区10 m间距的CAD地形图,经过GIS数据解译分析,配合收集于规划局以及万州区政府的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等位图,导入GIS进行地理坐标配准并矢量化,建立GIS数据库,对每个耦合因子分级分析完成单因子分析图,将各因子数据重分类并加权叠加分析,完成综合分析图。

3.3耦合因子的选择及权重确定

一方面从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需求要素考虑,将地质地貌、水体、天象、气象、动植物等作为重要参考;另一方面,从风景名胜游览体系考虑,将景源价值、科教娱乐等社会人文需求也作为参考取向之一。上述两者综合考虑选取了水体、地质地貌、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景源价值5个因子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因子在耦合性中的重要性不同,利用成对比较法计算各因子权重值。将5个因子列出比较矩阵进行比较(表1)。根据权重值的计算方法得出因子权重值并对应耦合因子确定权重及主要耦合要素(表2)。

1)水体。潭獐峡风景区峡长约30 km,从将军峡开始串联天王峡、桃园峡、地缝峡、海螺峡、火山峡至藏龙峡结尾而成。该峡谷有4个5潭体,潭长半径宽至210 m,深至10 m。期间9瀑布、9溪沟以及12地下水,最长溪沟达2 200 m,宽20 m,深1.5 m,集雨面积为50 km2,自西向东流向,流量常年稳定于0.3 m3/s。另有火山峡、藏龙峡溪流沿峡而下,汇集于泥溪河云阳段。潭獐峡水体是整个风景区核心区域,景区内峡谷及周边生态资源的变化情况对于风景区发展综合走势和可持续性起决定作用,同时水体也是景区游览体系的重要保障。故水体因子的选取对生态保护和游览规划耦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图1)。

2)地质地貌。风景名胜区根据其不同类型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潭獐峡风景区属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具典型峡谷特征,地质因素变化明显,高差较大,海拔260~1 340 m,坡度25°以上的区域占65.28%,坡向较为分散。对于地质因素的科学利用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的破坏,对于景区灾害防治避灾点、指挥中心、疏散路线及应急措施等预案也极具指导意义。此外,地质地貌也是风景名胜区生态平衡、游览观光、自然体验的重要指标(图2)。

3)土地利用。土地按使用性质分,风景名胜区土地类型包括林地、耕地、园地、草地、游览设施用地、风景游赏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居民社会用地、滞留用地等[7]。潭獐峡风景区主要用地类型包括:

风景游赏用地,占23.65%;林地,占45.30%;耕地,占13.46%;草地,约占8.99%,共占风景区用地的91.40%。风景名胜区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活动和自然进程的综合体,从确保风景名胜区游览功能和生态保护实现的角度出发,做好土地的功能布局分析,利用科学数据协调规划和控制工作,是风景区人地关系和地物关系优化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风景区现有土地类型是后期游览规划体系建立的基础,后期分区控制范围需要根据现有土地类型及比例考虑其合理性,其中以林地、耕地对游览规划的限制性最高(图3)。

4)生物多样性保护。潭獐峡风景区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研究,维管植物167科、594属、1 089种,其中:蕨类植物30科、56属、93种;裸子植物7科、13属、14种;被子植物130科、525属、982种。种子植物144科、538属、996种。风景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4种(占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47.06%),其中属一级保护的有4种、二级保护10种。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20种,渐危11种,稀有种7种、濒危种2种。风景区陆生脊椎动物162种,含国家一级保护物种3种,二级保护物种28种。在风景区中,生物多样性不仅是风景名胜区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风景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体系的重要支撑,游览规划应严格禁止对生物多样性丰富和资源退化区域的干扰,对其他可利用区域进行合理控制(图4)。

5)景源价值。景源也称风景资源、景观资源等,能引起审美共鸣,是风景区获取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是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潭獐峡风景区内共有一级景源4个,分别为:太白观峡、阴河暗道、海螺峡潭、地缝峡潭,占景源总数的4.21%;二级景源15个,占15.79%;三级景源28个,占29.47%;四级景源48个,占50.53%。景源价值的体现和资源的保护是生态保护和游览规划的重要体现(图5)。

3.4综合分析结果

单因子耦合分析结果显示(图1~图5),水体高耦合区域为潭獐峡主峡桃园峡、地缝峡、海螺峡、火山峡,水体两侧多为峭壁陡坡,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敏感度高;地质地貌高耦合区域为景区西侧高程较高的牛麻巨藤景点周边区域以及景区边界南北两翼坡度较高区域,区域内地质特征明显,且为地质灾害及森林火灾重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高耦合区域为王二包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交界区谭家山至石小湾沿线以北;土地利用高耦合区域以林耕地为主,包括梨树乡以北、协力村西南区、张家湾北、蔡家湾北、吴家湾北以及过路场部分区域;景源价值高耦合区域以一级景源太白观峡、阴河暗道、海螺峡潭、地缝峡潭景源周边为主,部分二级景源与三级景源重叠区过路场至方家坝、大岩洞至海螺口等峡谷区域较为集中。

由单因子耦合分析图(图1~图5)进行加权叠加可得综合耦合分析图(图6)。综合结果显示,潭獐峡风景名胜区游览规划耦合控制区域可分为3个层次:

1)严格控制区(一、二级)。主要包括梨树乡以北磨芋湾、沙罐厂等、桃园峡至海螺峡水体区域、协力村西南区等。该区域对游人容量、游览设施、远期规划、旅游项目等进行严格控制。

2)限制控制区(三、四级)。主要包括景区下体南北两翼地带,区域自西向东呈“U”型分布。该区域对游人容量、游览设施、远期规划、旅游项目等有一定限制。

3)轻度控制区(五、六级)。主要包括贯通景区东西两地现有道路部分周边区域、石龙至梨树乡一带、刘家湾至张家祠堂区域等。该区域可结合其他需要,分散布置游览规划基建设施(图7)。

4对制定游览规划的建议

综上GIS单因子分析结果和多因子叠加分析结果,参考潭獐峡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现状,对游览规划专项提出如下建议:

1)风景区沿峡谷核心区域水体建立完善的防洪措施,限制设立必要的游览设施,严禁设立对风景区生态有破坏的大型建筑。就峡体现状存在的石漠化进行生态维护,增强地质变化和旅游带来的压力。此外,溪谷西侧地质变化较弱、地势相对平坦区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娱乐游玩设施建设。对于水体应根据评价结果,分级控制区域要求尽可能达到风景区旅游规划对于后期生态保护的协调平衡。

2)注重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潭獐峡风景名胜区与王二包自然保护区有部分重叠,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密集,制定游览规划时应严格限制该区域游览活动,部分区域除科考外应禁止进入,其他可利用区域也尽可能减少游览设施建设,以自然徒步游步道的形式,对古树名木、名胜古迹严格保护。同时,做好资源防护措施,加强防火、外来物种入侵防护等,以巩固生态良性循环。

3)在综合分析中的一、二级高度耦合区域为严格控制区域,三、四级中度耦合区域为限制控制区,五、六级低度耦合区域为轻度控制区,风景区本身属性决定区域内不可能进行高强度游览规划建设。

5结语

风景名胜区生态分区保护范围是景区生态保护的定量选择和保护强度的核心依据。风景名胜区生态结构完善度直接影响景区旅游体系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是景区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今后的景区生态保护应该从景区游览规划主观性矛盾中脱离出来,力求以生态环境需求因素为科学指导,寻找一种生态环境与旅游体系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耦合关系。希望以本文为引,从景区客观发展角度和游览资源优化利用的途径出发,划分景区生态控制区域,为景区游览规划提供量化依据,避免过去规划主观和先规划后保护的被动形式。笔者同时也认识到本研究仍存在不足,如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地貌特征特异性强,耦合因子的权重可能因不同景区会有所不同等。此外,就风景名胜区景区耦合研究本身而言,目前多为空白,主要借鉴城市发展规划、公园规划等其他的相似耦合性课题进行研究。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进行更为科学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颂,刘滨谊.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0,26 (3):14-18.

[2]周建明,刘翠鹏.风景旅游规划的现状特征及近今走势研究[J].中国园林,2008,24(11):29-33.

[3]王艳,王力.生态足迹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3):114-120.

[4]谢凝高.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系[J].规划师,2005,21(5):5-7.

[5]张明湖.琼北滨海旅游带旅游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海口滨海旅游区为例[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1.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3803

1 引言

风景名胜区的基本任务和作用之一是保护培育国土、树立国家和地区形象。因而在绝大多数风景区规划中,特别是在总体规划阶段,均把保护培育的内容作为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来做。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是对需要保育的对象与因素实施系统控制和具体安排。使被保护的对象与因素能长期存在下去,或能在被利用中得到保护,或在保护条件下能被合理利用,或在保护培育中能使其价值得到增强。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一般采用分类保护与分级保护并用的方式。分级保护是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来划分出相应类别的保护区。在同一个类型的保护区内,其保护原则和措施应基本一致,便于识别和管理,便于和其他规划分区相衔接。而分类保护是以保护对象的价值和级别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利用方式而划分出相应级别的保护区。在同一级别保护区内,其保护原则和措施应基本一致。

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北部,北与河南省新县相邻,南接本县七里坪镇,东西二侧分别与麻城,大悟相邻。风景名胜区对外联系以七里坪镇为重要节点,距红安县城33km,属大别山系,连绵数十里,主峰海拔817m,整个风景区的面积约122km2。由桐子冲、香山湖、香炉山、陆儿庵、九焰山、天台山主峰等组成。风景区范围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丰富。

2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

2.1 保护区划分

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采用分类保护与分级保护并用的方式。其中分类保护分史迹景观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生态保护区、风景游赏区、田园风光区,并划定了保护地带。分级保护有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并另设风景区保护地带。

2.2 分类保护

2.2.1 史迹景观保护区

(1)保护对象包括天台寺、九焰峰古兵寨、红军医院、红25军军部旧址等景源;文物古迹周边的山形水系、地貌和植被、古道路、桥涵及其它相关设施;区内的古村落。

(2)保护措施分为史迹保护区内,除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外,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设施,严格限制机动车辆进入。按照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游人规模,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不得新建居民住宅,严格限制改建,有条件的应按规划逐步外迁,加强生态绿化建设。

2.2.2 自然景观保护区

史迹景观保护区以外的游览地区,以保护自然景观为主。总占地面积8.01km2。该区域具有较高的自然美学、生物多样性、科研和生态价值。

(1)保护对象包括区内自然山体、植被、动物、泉、潭、瀑布、溪涧、岩石等。

(2)保护措施。该区内严禁开山采石、挖掘药材等破坏自然环境和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为;该区严格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设施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逐步淘汰自然放牧。

2.2.3 生态保护区

游览区以外的山林地区,其范围与景观培育与恢复区一致,主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总面积35.43km2。该区域具有较高的生态和自然资源价值,应保持该地区的生态完整性并培育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

(1)保护对象包括自然山体、动、植物资源、水体及岩石等。

(2)保护措施。该区以保护山体水系、森林植被及其它动植物资源为主,禁止一切破坏景观、破坏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植被的活动。控制人为活动对物种资源和林地环境的破坏;加强林地环境及植物资源的管理,限制药材和其他经济植物种类的采挖。培育和恢复被破坏的山体和植被,保持水土、保护动物。严格控制区内村落建设。禁止开展对自然环境不利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尤其要禁止易产生面源污染的商业行为。

2.2.4 风景游赏区

(1)保护对象包括景点、景群、景区等各级风景结构单元和风景游赏对象的集中地。

(2)保护措施。宜安排各种游览观光项目,应分级调控游人规模、游览设施的分布及机动交通的进入。

2.2.5 田园风光保护区

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密集区。除开展游览、休闲等活动的区域外,平原区仍然保留了部分农田及居民点,主要保护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历史风貌,总用地面积4.46km2。该区内以居住和发展生态农业为主。

(1)保护对象包括田园景观、耕地、民俗风情、地方建筑风貌。

(2)保护措施。农业种植要符合该地区历史风貌,以果树种植为主,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搞建设,不得引进对风景名胜区有影响的产业。农民居住建筑风格要突出地方特色,与风景名胜区整体环境风貌协调。

2.2.6 保护地带

考虑到地区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影响,特结合行政界线、山脊线、及道路轴线划定保护地带,总面积58km2。该区重点保护整体环境风貌与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在上述前提下根据“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进行建设。保护地带内应保持山体地形地貌的完整性,严禁开山采石,培育和恢复山体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农村居民点建设活动不得破坏风景资源。城镇建设区内应控制城镇规模,控制环境污染,新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分析与评价。

2.3 分级保护

3 结语

在保护培育规划中,应针对风景区的具体情况、保护对象的级别、风景区所在地域的条件、择伏选择分类或分级保护,或者以一种为主和另一各为辅的两者并用方法,形成分类之中有分级或分级中又有分类的综合分区,使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三者各得其所,并有机结合起来。红安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初步采用分级保护和分类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以保护促发展,使整个景区能够和谐发展,并且保护培育方式能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祖群.国家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的三维培育研究――以青海湖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7(4):75~78.

[2]谢凝高.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及其保护利用[J].中国园林,2002(4):16~20.

[3]Bao Jigang.Tourism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Beijing : Chinas Tourism Publishing House,2003.

[4] 蔡碧凡.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及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3):269~271.

[5] 吴章文.森林游憩区保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2):63~67.

[6] 杨 锐.LAC理论:解决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用矛盾的新思路[J].中国园林,2003(3):19~21.

[7] 魏 民.试论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J].中国园林,2003(3):25~28.

[8] 王仰麟,杨新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1999,21(1):37~43.

[9]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Research on Protection and Cultination Planing of Scenic Spots

―A Case Study of Qiliping Scenic Spots of Tiantaishan

Chen Fangming,Zhang Liming,Zheng Fann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Abstract:The scenic spots planningprovides fundamental premise and guidance, and is the foundationofprotection、using and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s . The planning of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is one of themostimportant contents ofthe overall planning of scenic spots , and also a special plan aiming to protect the scenic resources. Based on several on-site investigations,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planning of Qiliping scenic site of Tiantaishan, and provides basis for protection this scenic area.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景区;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风景规划

风景区是供人们休憩、娱乐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随着风景区旅游不断开发,如何解决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本文将从景观生态规划的角度对此做出初步探讨和分析。

1 风景区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它以建立或调整复合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以土地利用规划为重要内容。景观生态学从与风景区规划相似的“景观尺度”出发研究生态问题,自然与人文因素并重,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生态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重视生态系统的变化发展,已经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把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规划,对风景区采取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已成为主流。

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是一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规划方法,除了在宏观上提供理论指导之外,还可直接应用于具体的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科学性。本文着重阐述后者,景区防护规划、景观结构规划和景观生态动态规划3个专项讨论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科学性和要寻求的依据。

风景园林中的“景观”属于视觉美学概念,指人对三维空间的视觉体验。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属于生态科学概念,是指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它蕴含了通过研究区域外在形象透视生态系统差异的方法。因此,在景区规划中要兼有二者文化内涵,既考虑景观效果,又要尊重历史对生态的效益,也应该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 我国风景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2.1.1 传统文化与空间秩序的丧失。风景区规划应该与传统文化和空间秩序保护利用结合起来,目前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的尺度与原有的传统格局以及历史古迹具有质的改变,城市居民行为活动的多样性,都面临着忽视固有的、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城市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传统文化和空间秩序的丧失。

2.1.2 绿地质与量的分离。风景区规划保证生态功能正常的发挥,必须有质与量的统一性。绿地质与量的统一主要表现在绿地系统空间的多样性特征。城市建设用地的限制,造成风景区生态结构关系不够完整,绿地构成形式比较单一,由于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缺乏科学的配置研究,出现大量引种非地带性植物,以及 “以草代木”大面积草坪分布的绿地形态,这些造成了我国目前城市绿地的质与量的分离。

2.1.3 经济增长与绿地建设的冲突。风景区的建设与经济增长具有矛盾统一性。风景区的规划与绿地建设的安排部署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城市绿地空间经济价值的估算方面,此外还表现在绿地建设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资金运作机制的协调性方面。

3 风景区规划的生态对策

3.1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风景区是以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风景区的自然地形地貌是丰富景观的要素,积水成池,堆土成山,可形成异质性的绿色空间景观。防止毁坏原有林地、湿地、水系,注意把风景区中人工绿地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林地、湿地结合,体现“天人合一”的新型自然景观。尽量保护历史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景观保护的绿色核心区,同时建立绿色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

3.2 以城市中异质性的生境为基础进行植物造景,并体现绿色文化

生境异质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及原有的植物群落,才能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因此,在风景区域规划中,植物造景不但要从功能和艺术效果上考虑色相、季相、形体、姿态、声觉等多方面的要求,还要根据不同地理纬度与海拔高度,所决定的植物地理分布,以及生境与小生境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来考虑。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比例,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及其轮廓线变化等。通过合理种植设计,可在局部地区将园林植物的寓意和韵律予以表达,促使植物形和神的结合,体现绿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