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1老年护理的概况

老年护理源于老年学的发展,老年学是一门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尽管人类社会很早就开始关注老年人问题,但现代意义上的老年学到20世纪才初露头角,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老年学标志着老年学科的最终完成,老年护理学作为该学科分支也逐渐发展起来。老年护理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标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持续发展过程。护理教育者应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的具体要求,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为支撑,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条件的要求,提高生命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专业化支持提供人才保障。

2国内外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现况

2.1国外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过程及人才培养方式

1961年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NursesAssocia-tion,ANA)设立了老年护理专业小组,1966年成立了老年病护理分会,1975年更名为老年护理分会,并开始颁发老年护理专业证书,同时《老年护理杂志》创刊。1976年美国护士协会提出发展老年护理学,推动许多国家的护理学校将老年护理纳入大学护理课程设置,并设老年护理学硕士和博士教育项目。美国护士协会规定,从事老年护理的执业者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位,社区开业护士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美国护士协会制定的老年护理实践标准分为基础和高级2个水平,从通识教育及专科教育2个方面展开。通识教育主要在本科学历层次,专科教育面向硕士及以上学历水平。老年高级执业护士需要具备系统的专科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经过认证,能够以整体的方式处理老年人常见的复杂的照顾问题。近10年来,美国的老年护理高级实践课程和博士课程得以加强,培养具有老年学领域高级实践专长的护理人才,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mericanNurssCredentialingCenter,ANCC)于2008年将老年临床护理专家的资格认证列入专科证书注册考试内容中,强化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准入规范、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此外,为应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美国有越来越多的继续教育机会方便护士提高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等。德国的老年护理教育有3个层次:中专、专科培训、大学本科,其教育的主体是中专职业培训教育,主要培训老年护士和老年护士助手。接受护理教育的最低要求是完成10年的基础教育,学生经过1年半的学习与考试,可得到国家认可的老年护士助手资格,能在德国境内的护理院做老年护士助手;通过3年学习和考试,获得老年护士资格,可在同属欧盟的其他一些国家的护理院、医院和社区家庭护理中心工作。近年来,日本介护福利士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日本老年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了专业性、科学的保障。介护是以对老龄化或因身心障碍导致日常处于生活困难状态的人进行专业性援助为基础,从满足被介护者身体、精神、社会各方面要求,确保其成长、进步的健康生活为目标,最终使其能够达到满意的自理的生活。日本的介护属于福利的范畴,是护理学的分支,运用了Orem自理理论及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提高被介护者的生活质量。介护福利士是介于临床护理和传统的家庭照顾者之间的、接受过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注册的一类护理人员,相当于我国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工。日本于1994年成立介护福利专门学校,培养大量介护福利士从事老年护理工作。

2.2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老年护理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到了8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对老龄事业有了一定的关注,随之老年护理也受到了一定重视,并于1994年在护理教学中增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其中涉及老年护理内容。1998年以后,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某些高等护理学院开设,但尚未在全国普及。《老年护理学》的本科教材于2000年12月正式出版。目前我国的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中,“以高端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构建老年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人才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产学结合的一种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途径,特别是在老年护理岗位实践过程中,培养关爱品质、强化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于2010年在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开设了“特需护理专业方向”,培养老年护理人才,2011年9月更名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对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此外在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国内多所院校专设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推动高层次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

3我国老年护理人才教育需求及培养途径

3.1创新老年护理教育模式,提高专业认知

正确认识和理解老年护理的内涵对发展老年护理至关重要。1990年WHO提出健康老龄化战略,健康老龄化不仅体现为寿命跨度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1991年第46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了老年人“独立、照顾、自我实现、尊严”四大原则,明确指出老年人的健康要在既符合人道又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得到保护,有权利对照顾的方式和生活质量做出自己的选择;老年人应当享有人道关怀,过有尊严的生活。这些观念的提出使老年护理的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护理对象从个体老年患者扩大到全体老年人,护理内容从老年疾病的护理扩大到关注全体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自理能力和预防保健等诸多方面,工作范围也从医院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和社会。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和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形成积极正向的职业价值观,真正认识到老年护理是一项为老年人提供身心、精神、社会等全方位支持的专业职能,需要科学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3.2加快老年护理专业学科发展,完善培养体系

我国的护理教育以培养通科护理人才为主要培养模式。老年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应与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结合,根据养老服务市场需要评估各层次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执业能力要求,确定培养目标。随着老年护理领域的不断扩展,社会对老年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发生新的变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与人口老龄化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加强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养是当务之急。3.2.1注重院校教育和专科护士培养相结合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应组织专家讨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统一的、适合不同层次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目前侧重院校教育,在专科护士培养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于2005年启动,由广东省卫生厅委托南方医科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包括老年专科在内的4个专科队伍。这是我国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初步尝试,今后将逐步实施老年护理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订相关指南。

3.2.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老年护理

专业而言不仅要在护理环境中实践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在实际的养老机构中去体验护理老年人的感受,锻炼护理老年人的综合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国内110所招收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73所(54.5%)开设了老年护理学课程,总学时平均为30学时,其中理论课平均26学时,实践课平均4学时。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只能了解老年护理的基本知识,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技能训练。为此,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实践、早实践是设计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教学实践环节的主旨,同时遵循“系统性、基础性、层次性、创新性”原则,坚持校内模式与校外学习相结合、学校安排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推动实践教学,坚持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老年护理人员。

3.3培养多层次老年护理人员梯队,提供全面服务

有研究表明,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的特点不同。医院对老年护理人才学历需求最高,大专为71.4%,本科及以上为20.0%;社区其次,大专为60.6%,本科及以上为13.7%;而养老机构对学历层次需求最低,大专为39.9%,中专为48.2%,这可能与其主要承担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的一般治疗护理、基础护理、生活照料等工作有关,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和社区老年护理主要承担老年人疾病护理、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居家护理等,在国家医疗及社区卫生政策推动下发展较快,对学历需求也较高。因此,应通过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满足不同工作场所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如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开辟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将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纳入护理类专业实习基地范围,鼓励大专院校学生到各类养老机构实习。另外,还可以尝试构建老年专科护士教育和认证体系,以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对老年护理的需要。

3.4加强老年护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水平

老年护理师资水平直接影响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目前国内从事老年护理教育的专职教师大多缺乏老年临床护理经验,而临床护理人员则未经过系统的老年护理理论教育。一项有关老年护理学科调研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70所二级以上医院及38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中有87所单位认为老年护理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应积极开展地区间、国际间的老年护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同时,注重兼职教师培养,聘请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院外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学院社区护理实习基地)的医师和护士,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科团队。

3.5推进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针对我国目前老年护理人才缺失的情况,除了通过中等、高等院校的正规护理教育来弥补人才不足外,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水平,在现阶段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继续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老龄化的基本概念、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期保健居家护理、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等内容;继续教育的方式可以是短期集中授课、网络学习等。培训后发放相应的证书,作为护士继续教育的学分证明或者进入老年护理相关机构工作的准入标准之一。

3.6开展老年护理领域的科研工作,推进学科发展

老年护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推动。在欧美等老年护理开展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有关老年护理的研究已开展得较为成熟,如美国老年护理协会等团体每年都举办相应的年会,根据不同的热点组织大家交流分享科研的经验和成果。我国老年护理研究刚刚起步,在临床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针对我国老龄化及老年护理发展的现状,开展以实证为基础的循证护理研究是提高老年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

4展望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业务能力,是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具体体现,是组织、管理教学及监控教学质量的依据。

2优化课程设置

在三年高专护理的课程设置中,要体现“应用型”、“技术型”的特点,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校院合作,订单培养等活动,在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临床护理岗位需求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性与应用性,更新教学内容。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本校教材和教辅材料,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以优质课程建设带动课程体系的改革。

2.1整合压缩基础课程

一些院校遵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专业基础课,压缩基础课时,使护理学课程从医学课程体系中解脱出来。例如宁夏医学院护理学院[2]将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合并为《正常人体学》,将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及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合并为《疾病学基础》。

2.2重视双证教育

许多院校都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融合到平时教学中,考前办辅导班,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毕业时能够取得毕业证和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

3强化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在这种新形势下,不仅要求护生具有高尚的思想,优秀的技术,还要求护生具有较强的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并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1注重首因效应,打造完美护士形象

护士形象是护士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它对护理工作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仪表端庄大方、语言亲切和蔼、举止温文尔雅,这样会让病人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同时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消除护生紧张的心理,让护生能够愉悦地开始临床实习,给今后的护理工作带来方便。

3.2树立优质服务护理理念,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护士,热爱护理工作,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品德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极为重要。明确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我们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前提,也是我们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动力。

3.3增强护生法律意识

作为护理学生,必须尽早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慎独”精神,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加强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严格三查八对,及时准确地书写护理文书,按时正确地执行医嘱。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要求自己,努力使护理事业在法制战线上健康成长。

4强化实践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很多学校都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如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建设,制定了护理专业课实训大纲、实习指南和实习手册,通过校内实训、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实践以案例为基础的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从“灌输式”教学向“引导式”教学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6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除常规理论考试外,学习借鉴实施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SCE)的考核方法,实施多站式流水式临床能力考核,建立了技能模拟训练系统及相应的技能考核病例库,考核站点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病例分析、技能操作四个站点,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笔试、操作和答辩等,综合评价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宗旨,引导和促进了学生提高临床实际能力的意识和主动性,也增强了考试的客观公正性。

7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33-03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大力提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出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以及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及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确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的内容是制订教学计划,而在制定前必须首先确定培养目标。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通过校院联合共建护理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正确定位高职护理教育目标。盛似春等[2]依据“能力本位”理论,确定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医院和社区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护理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在医院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和在社区进行防、护、保、康综合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涂明华等[3]也通过大量研究提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并制订出详细的人才业务规格。总之,大部分院校都是基于临床实践需求提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侧重点不同,但大都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最终确定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

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素养是用人单位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各高职高专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护理专业的发展入手,教育学生热爱护理专业;从护理专业实践入手,教育学生热爱护理工作;并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让学生首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实践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江西中医院专科学校熊建萍等[4]始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护生的思想道德、仪表举止、形体健美等方面尽可能符合护理岗位的要求。

三、优化课程设置

1.根据专业需求重组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应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能满足临床护理实践需求即可,很多院校据此进行了改革。例如张琳[5]代表的宁夏医学院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合并为《正常人体学》,将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学的合并为《疾病学基础》;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6]也整合了部分基础课程,如《人体结构学》(包括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治疗学基础》(包括药理学、外科学总论);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7]整合出《人体结构机能学》和《病原生物学》两门基础课。为了更加体现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理念,一些院校开设了《护理药物学》的课程,在药理学教学中增加用药护理知识及对病人的用药指导,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用药能力。

2.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增大相应学时。新的生物医学模式、护理理念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要求把病人当做生物―心理―社会的人进行护理。因此,护士除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外,更需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8]。目前,各院校开设了护理礼仪、护理美学或护理行为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与法学、护理管理学、人际沟通、护理教育学、健康教育、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研究与论文写作等许多人文课程,将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教育中,达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统一的目的。

3.重组护理专业临床课。一些院校将临床护理课按生命周期设置,分为儿童护理、母婴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4门课程,更多用于五年一贯制或对口高职的教学。这种课程将各部分知识综合成较大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应该是有很大的推广前景,但对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院校从内容上对临床护理课进行优化,更加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如将很多机理性的知识删掉,增加了与护理操作、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法律伦理等有关的可操作性和实用的知识,并由此开发了很多教材。

4.专业化方向的设置。很多院校除了开设内、外、妇、儿、急救等专业课程外,还开展了护理专业方向培训如ICU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新生儿护理、老年护理、透析护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手术室护理、助产士、口腔护理、造口护理、美容技术、中医护理、英语护理、日语护理等[9]。

5.重视双证教育。很多院校都非常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平时教学的融合,并且毕业前举办辅导班,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毕业时不但能够取得毕业证,而且能够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获得上岗资格。

四、强化实践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

很多学校都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多学校从第一学期起,开设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到校内的实训基地和医院见习,开始工学结合,使其尽快体验护士角色;第二年专业技能实训、临床见习时间达到1/2以上;第三年以顶岗实习为主,穿插理论学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知识、早期接触临床,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又如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0]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建设,制定了护理专业课实训大纲和实纲,并配有实训技能辅导教材,通过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专向护理技术训练,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要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滨州职业学院[11]缩小课堂与工作现场的差距,让学生多接触临床的实际工作,把课程开到医院去,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该学院还创设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如老年公寓,拓宽了学生服务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很多院校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更多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灌输式”教学向“引导式”教学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上,理论课大多采用了板书、多媒体或二者结合的手段;实践教学除了常规的实验用物外,很多院校都在积极购置先进的基础和综合训练模型,如智能数字网络交互急救模拟系统、心肺听诊教师学生一体机教学实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立“高仿真”医院,贴近岗位,满足实训需求。

六、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

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成效如何,必须通过一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以利进一步的完善。目前,各院校主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教育界同行评价;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评价;就业率统计;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如冯惠先等[6]报告了参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试验班理论、实践考核成绩,素质考核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班;90%的试验班毕业生也对自身的工作态度、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评价良好;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都普遍对试验班的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又如江西省中医院专科学校[12]通过“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了一批批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用人单位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生上岗过渡期短,动手能力强,一次性就业率率从70%~80%提升到98%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也从原来的不到80%提高到95%。由此看来,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正趋于完善,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如光注重就业率还不够,就业质量也很重要,它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性的评价。

七、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

实施改革的院校大都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等方面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师资方面强调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打造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的具体措施为一是从医院选拔中、高级职称的护理技术人员担任临床课教师,各学校比例不同,有的可达临床课教师总数的80%;二是培养校内教师到医院顶岗工作;三是支持附属医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获得高校任职资格;四是请医院护理专家到校举办学术讲座,介绍护理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2.积极构建院内外实训基地。如滨州职业学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虚拟病房、虚拟医院和虚拟实训中心;院外构建互惠多赢的实训基地即学院和医院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基地。

3.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和规范化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加大管理执行力度,如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建立教学督导制;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建立信息反馈制、质量评估制等;制定学分制实施条例、实施学分制管理等。

综上所述,各个院校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系的完善、具体的实施、评价和改革的保障方面努力,争取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校院联合共建共管共享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1,25(7):1771-1772.

[2]盛似春,张明群.“2+1”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105-107.

[3]涂明华,沈宁,戴宝珍,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1-3.

[4]熊建萍,曾晓英,李如竹,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120-122.

[5]张琳.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38-39.

[6]冯惠先,简亚平.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14-15.

[7]杨丽艳,李英丽.邹继华,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1):16-17.

[8]任志英,邵越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改革的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16-18.

[9]周志红.构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8(1):87-89.

[10]何旭辉,吴艳,张玉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27-29.

[11]徐红,王开贞.高职护理专业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63-64.

[12]李如竹,江跃华,曾晓英.“六位一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562-563.

[13]张少羽.构建“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92-94.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FIB070317)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 护理本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161-03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医学教育模式及卫生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护理工作日益成为医学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护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而对医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民族地区护理本科人才的教育事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地区高等护理人才的现状,明确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努力探索民族地区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创造适合于民族地区的特色的本科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医学类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民族地区高等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民族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决定着该地区医学类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认真审视和思考护理本科教育的基本现状,结合国内外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经验,提出适合于本地区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在正确认识现状,注重机制完善,明确培养方法与内容,加强模式构建等方面尽快适应多元化的护理本科专业人才模式轨道。

1.1 学制设置过长

五年制护理本科,因学制过长,重复课程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医学本科课程的设置模式,特别是医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特别是民族地区护理工作的特点。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目前我国很多重点院校护理本科已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而目前国内有些院校仍实行五年学制。

1.2 教学方法有待调整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完成教与学任务而采取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教师总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且教学方法单一,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大量信息,缺乏引导学生根据地区特点和民族习俗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重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强调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交替进行,把握地域和民族特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研讨式学习方法,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民族地区护理本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3 课程体系有待改善

近年来,针对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许多院校在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在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外护理专业体系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生物医学模式、生命周期模式、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健康模式等。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整体性,生命周期模式、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健康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后三种模式在师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上要求高、难度大。另外,由于我国高等护理长期停办,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予以恢复,但是护理教育本科专业在教育形式上仍然沿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医学基础课程设置多而全,可以说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压缩和翻版,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更谈不上结合地区和民族特点。

1.4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护理师资队伍中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和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相对较少,多数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学训练。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床课程教学往往以临床医生为主,讲授的内容总是以疾病的治疗为重点,忽视了人的整体护理,特别是忽视了民俗民风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在护理的内容上往往是一带而过,以致教学内容与护理结合不紧密。

1.5 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培养目标与社会卫生保健系统需求不相适应[1] ,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以传统医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与护理专业需求不相符合,课程设置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基础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较大,而人文、社会等学科内容明显不足,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三是护理专业课的教学特色不明显,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以医学诊断为主线,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重点,护理内容少,教材建设滞后;四是教学组织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主要为“灌入式”,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的护理本科教育尚未形成体现地方特色、结合区域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

2 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能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过硬的基本技能,能否开发其再学习、再发展的潜能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国在对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模式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教学模式。所以突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教育;重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专业渠道,在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2.1 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方向,也是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对社会需求和新形势下护理本科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构成的解析,将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确立,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和预防保健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力争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共同提高。

2.2 突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

根据护理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结合整体护理观及现代医学模式所具有的生物、心理、社会特点,加强伦理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社会学、美学等人文科学与护理学专业课程的交叉力度,开设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选修课,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民俗学、回族文化专题等,体现护理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专业和民族特点,使学生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民俗等各个方面整体地认识人的健康,理解人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帮助人满足健康需求。

2.3 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就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调整是护理教学改革的核心。为反映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趋势,充分体现民族地区的护理特点,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遵循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医学模式转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强化目标培养,重视素质教育,对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合理的调整。

2.4 改革学科结构,适应学科发展需要

根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改革学科结构,删减原有课程中不适合的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和融通,发挥课程群体整体效益的同时,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加大专业课比例。根据学科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增设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研究、护理教育学等必修课程,护理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要明显增加,形成以预防保健与临床护理相结合、并充分体现民族和地域特点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3 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根据护理学发展趋势和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配套教材,打破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诊断治疗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建立 “以人为本,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人的整体性;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强调病情观察和判断、紧急情况处理、危重症监护、健康指导和教育的重要性。护理的重点在于解决人的健康问题,将护理技术操作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得以统一,从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观念,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1 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在提倡教师精讲教学内容、合理规定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不同的临床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有力依据。通过让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的综合能力,为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处理临床问题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用小组讨论、学生演讲、角色扮演、患者访谈等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建立模拟训练方法,强化技能训练

积极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建立多媒体教室、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室、专科护理技能训练室、重症监护室等护理技能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实验系统,现代化护理训练模型、设备和器械,实现教学手段的形象化、智能化、多样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使学生能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规范化的训练,熟练操作技能,增强动手能力。

3.3 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临床带教老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带教计划,指导学生按照护理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对分管的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指导学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正确区分护理诊断的依据和相关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掌握正规的护理操作,提高专科护理技能;总结护理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3.4 改革临床实习教学检查形式

为了保证临床实习质量,改革传统的“师生座谈会”的实习教学检查方式,采取教学查房、技能演示汇报与师生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检查实习中教与学的质量。教学查房、技能汇报采取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选取学生在实习中护理的典型病例,使学生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问诊、体检,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完成护理操作,实施健康教育。教学检查中,提倡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理论联系实际,有效促进各教学医院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5 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内、外、妇、儿等学科之间重复内容较多,为了避免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和遗漏,节约时间,可在各学科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以护理专业为单位的集体备课。不同课程共同涉及的内容,应相对集中讲授。如:气胸病人的护理在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均有讲授,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病情观察重点一样,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要求也一致,可以安排由内科护理学老师重点讲授。

3.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护理教师的培训教育,一方面是采用短训班、学术交流等形式,在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上对护理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护理教师有多种途径参加继续学历教育,教师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提高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通过校际联合、国际联合,加快护理师资的培养[2]。在护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医护联合授课的办法,共同办好高等护理教育。同时,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或读博,提高护理教师的学历层次。

参考文献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职业化人才培养 学生 职业人 护理专业 高职

多数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职业化程度不高,不懂得职场规则,与职业人的标准差距较大,呼吁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化培养。通常来说,大学教育应包含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识教育是基本的、非功利的、非职业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文理基础和人文素养。职业教育则是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重视“职业化”的培养,尽量弥补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存在的从学生向职业人身份转化的短板,缩短大学毕业生职业化、社会化的过程,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值。

护理专业对职业人的要求包括职业体认、职业环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身心素质等。护士的职业化培养需要从学校开始,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在职业体认、职业环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职业化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致使学生职业化程度不够,导致毕业生从学生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化出现短板,不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我校自2013年9月对护理专业新生试行了“职业化”的人才培养,通过三年的实践,这批学生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完美地完成了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化,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1职业化和职业人

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职业化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即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和职业化技能。

职业人就是参与社会分工,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并能通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获得其合理报酬,在满足自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一类群体通俗地讲就是:“干什么像什么”。

2护士职业化和护士职业人

护士职业化的核心是职业态度。职业认知回答护理是什么,护士是干什么的;职业情感涉及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从事护理工作、完成职业使命;职业行为诠释的是怎样做、如何做,需要具备哪些职业能力、职业思维、职业关怀等。

护士职业人是具备一定的护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行为、职业资质和职业技能的人,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治疗疾病的使命,而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一类群体。

3职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资料显示,90%的公司认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缺乏职业化的员工。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仅发挥了10%-30%左右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职业化精神教育与职业化培训,就能发回其能力的50%-80%。

4高职护理专业职业化培养现状

美国学者斯潘塞于199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就是将职业化素质划分为显露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职业资质、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是显性的职业素质,存在于冰山以上部分,这部分是我们目前高职教育中所重视的。而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是隐性的存在于冰山以下的部分,是不容易被看到的,是被忽略的部分。而恰恰这部分职业素质对职业人的行为和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5高职护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

2013年9月,我校在2013护理专业新生班随机选取了4个班作为试点,尝试实施职业化人才培养。构建了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5个基本要素: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途径、评价体系。

6高职护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实施

“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确定为分段式培养,即将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学年,为职业素质形成期;第二阶段,大二学年,为职业素质固化期;第三阶段,大三学年,为职业素质完善期。

7高职护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成效

目前,我校2013护理专业职业化培养试点班级共216名学生已经全部毕业,纷纷走上了工作岗位。通过到部分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到这批毕业生的整体职业化素质较高,用人单位在以下四个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临床带教老师反应这些毕业生在劳动纪律、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自律性较强。工作积极性高,乐于助人、富有爱心,能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同事关系、护患关系融洽。

(2)职业化形象是从新生入学开始的,每个同学都必须通过护士职业礼仪考试。因此,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在见习、实习阶段,还是参加工作后,都表现出高标准的职业礼仪形象。

(3)职业化技能是专业技术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在职业化技能培训中我们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紧密结合临床案例教学,培养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用人单位一致反应我们的学生角色适应快、岗位胜任力强。

(4)职业化行为是体现职业化素质和职业人的重要方面。在职业化培养中,我们除了强调职业礼仪行为规范、各种护理操作规范外,还特别重视培养慎独精神,使我们的毕业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严格自律。

高职护理专业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从学生选择专业开始贯穿于整个护理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而护士职业人则需要具备充分的职业素养,在完成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光荣使命中体现出伟大的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