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地铁 无线通信系统 现状 发展趋势

无线通信是地铁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地铁通信系统的组成

地铁作为一种极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其运输量大、速度快、安全舒适和节省土地等诸多优点,在城市综合运输格局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国内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地铁系统一般日均客运量为十几万至几十万人次,京、沪等拥有大型网络的地铁系统,日均客运量更是达到了几百万人次。穿梭于城市地下的地铁已经成为市民出行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地铁客运量的不断增高,地铁交通的安全和服务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安全保障的标准也越来越高。通信系统是地铁运营指挥、业务管理、公共安全治理、服务乘客的网络平台,它是地铁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为列车的安全、快捷、准点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出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在异常情况下应能迅速转变为可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确保完成关键性任务。地铁工程的通信系统一般由专用通信系统、公安通信系统和公用通信系统三部分组成。专用通信系统按技术类别又可划分为传输、无线通信、公务电话、专用电话、闭路电视监控、广播、乘客信息、时钟、办公数据网络及综合布线、集中告警、弱电电源等子系统。

地铁专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是车地之间唯一的通信手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移动通信、无线传输、识别及定位功能的实现,为列车运行调度、车辆段调度、维修调度可灾害防控提供无线通信保障。

二、无线通信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地铁工程专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20世纪80年代之前基本为专用信道方式,80年代期间主要采用的模拟集群方式,90年代至今普遍采用数字集群方式。专用信道技术主要适用于较小规模的无线调度系统,不能适应现代地铁交通对内部无线调度系统大规模和大容量的需求,早已让位于集群通信。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地铁工程中,模拟集群方式已普遍被数字集群方式替代,目前仅在地铁公安通信等辅助系统中还有应用。2000年以来,随着TETRA标准被选为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的标准体制,TETRA制式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国内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新建和改造工程中被广泛采用。

早期的地铁无线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信号传输质量不高,功能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铁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高。技术上更为先进的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的应用为地铁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数字集群通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效,通过信道动态分配实现多用户共享多频率,有效提高频率利用率,能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二是稳定,采用分集接收、扩频、跳频、交织编码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抗信道衰落衰,能够保证信号可靠传输。三是功能强,在传输数字语音信号外,还能适应数据和图像传输等多业务服务,保密性好,网络管控有效、灵活。

三、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具有丰富指挥调度功能且技术成熟,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延续其在国内地铁无线通信应用中的主流地位。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国内地铁无线通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较快发展。

一是采用基于全IP网络的TETRA系统,使话音、数据、控制等不同业务类型在统一的核心网络进行交换控制,以获得更高的频率利用率、更快的反应部署速度、更强的保密性和更低的运行维护成本。

二是在不同轨道线路TETRA网络交换中心的交换机之间全透明互联互通,从而开通终端相互漫游的应用,实现地铁网内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地铁TETRA网络与地面政府应急网之间互联互通,既能实现地铁和政府的高效应急管理,又能避免重复建设,节省工程投资。

三是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加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ETRA系统,在数字集换机、控制器、基站和车载台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上取得突破,以期打破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核心设备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在增进人们对地铁无线通信技术了解的同时,促进我国地铁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地铁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 考 文 献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通信光纤通信组网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1、光纤通信的种类

单模和多模是光纤通信的基本种类,众所周知光纤的优势在于损耗小、容量大,不受外界干扰。单模光纤在费用方面较多模光纤要贵,由于多模光纤的费用低廉,而且在信息量和传输速率方面优于单模光纤,所以现实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在追求小能耗,少量的信号衰减,色散也是光纤技术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运行的频率和波长也会影响到传输的效果。

在利用光纤传输的技术方面,目前主流的两种就是波分充分利用和接入耦合。前者是在单模光纤损耗的基础上,依据光波的频率波长不同区分窗口。将信息加载到不同波长的光波中,在复合式的波分器中进行多信号的输送。由于光束的频率不同,即使在同一根光缆中也是相互间独立的,所以可以大大提高传输效率和信息量。这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传输的信息量和传输的长度。

2、光纤通信的特点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是一种介质光波导,具有把光封闭在其中并沿轴向进行传播的导波结构。光纤通信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主要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2.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光纤大约可以利用50000GHz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容许频带(带宽)是由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决定的。比如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通常采用密集波分复用等复杂技术,来解决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的问题,使光纤带宽发挥应有的优势,进而增加光纤传输容量。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一般在2.5Gbps到10Gbps。

2.2由于光纤的损耗低,因此中继距离可以很长,在通信线路中可减少中继站的数量,降低成本,而且又提高了通信质量。

2.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原材料是由石英制成,绝缘性好,不易被腐蚀。故光波导对电磁干扰有很强免疫力,它不受雷电、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等自然电磁的干扰,也不受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这对于通信材料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除以上特点之外,还有光纤径细、重量轻、节约空间、易于铺设;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温度稳定性好、寿命长。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以上的独特优点,使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2.4方便架设与维护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可以充分利用电力系统的杆塔资源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由于与电力线路互相独立,不影响输电线路和光缆的正常维修。

3、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常用光纤

3.1光纤复合地线

光纤复合地线是指在电力传输线路中,地线中含有一定的光纤单元,这种光纤单元不仅具备地线的作用,而且还有光纤的优点,使用起来非常可靠,而且不需要特别的维护。但是,光纤复合地线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投资额非常大。这样的光纤比较适用于新线路的建设和旧电路的更新。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光纤复合地线不仅可以保护输电线路的的雷击现象,而且能够利用地线中的光纤传输信息,同时还能够满足架空地线的要求。

3.2光纤复合相线

所谓光纤复合相线就是将光纤单元复合在输电线路相线中的一种电力光缆。光纤复合相线充分利用了电力系统的线路资源,有效避免了与外界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出现的新型光缆。光纤复合相线有效的解决了架空线路的受限问题,避免了雷击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光纤复合相线的使用,有效地保证了地线绝缘方式的运行方式,节约了电能。

3.3自承式光缆。自承式光缆分为金属自承式光缆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金属自承式光缆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不需要考虑短路电流和热容量等,因此金属自承式光缆的应用非常广。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质量轻、直径小,而且是全绝缘结构,同时还具有相当稳定的光学性能,能够大量减少停电的损失,可以说是特种光纤。

4、电力通信中光纤通信网的组网技术

4.1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就是指将许多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合到同一根光纤上,通过再进行传输的技术。在光纤传输的过程中,根据光波的波长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进行划分,将一个信道划分成若干个信道,将光波视为信号载波,然后将不同波长的信号合并到一起,送入到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信号的传输。在信号的接收端,再将不同波长的信号分开。不同波长的载波信号是相互独立的,在一根光纤中能够实现多路光信号的传输。如果将两个方向的信号安放在不同的波长进行传输,就实现了双向的传输。由于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间隔不同,波分复用技术又被分为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和粗波分复用技术,密集波分复用技术能够实现对高容量信息的传输,是新型网络构建的最佳手段。

4.2同步数字技术

同步数字体系是一种集复接、交换,以及线路传输等为一体的、并由网络管理系统统一操作的信息传输网络。同步数字技术对数位信号提供一定的等级,通过复用和映射方法,把低级的同步数字技术转化为高级的同步数字技术,在实现了网络同步传输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网络的速度,增加了网络利用的效率。同步数字技术有效地将复接和分接技术简化了,使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同步数字体系就是一套自我保护体系,能够使电力通信的可靠性要求得到满足,不仅提高电力通信的传输能力,而且安全性也较高。

5、电力通信中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1光接入网

在未来,网络将发展成为由软件主宰的、数字化的、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网络。现如今,接入网仍然以双绞线为主,双绞线虽然传输质量还行,但是与光纤相比,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光接入网不仅能够减少网络的维护与管理成本,而且能够增加新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能够建设光透明网络,走进真正的多媒体时代。

5.2新型光纤的使用

IP的业务量越来越大,电信网络必须要朝着下一代的方向发展,光纤设施正是下一代网络建设的物理基础。传统的单模光纤已经不能够满足长距离、高质量的信号传输了,新型光纤的开发是下一代网络建设的关键,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随着干线网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城域网建设的发展,已经有两种新型的光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一种是非零色散光纤,另一种是无水吸收峰光纤。这两种光纤在日后的电力通信系统中势必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5.3光联网

光联网改善了传统的联网的弊端,不仅实现了超大容量的光网络,使得网络的节点数和网络的范围不断增加,而且还增强了网络的透明程度,使得不同系统的不同信号都得到了有效的连接,网络充足的灵活性大大加强。同时,光联网还实现了网络的快速恢复,恢复时间非常短,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不成任何损坏。因光联网有着非常多的优点,适应了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因此,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内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光联网势必会成为继同步数字系统电联网之后的一个新的光通信的发展的高峰,在未来的通信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促进电力通信迈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从商业银行的历史发展状况看,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出下述几方面的趋势。

一、经营范围的扩大化、国际化趋势

从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经营范围的扩大趋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在业务领域方面的混业化(金融业内部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混合经营)、跨业化(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混合经营)趋势和在业务地域方面的国际化趋势。

1.在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范围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混业经营趋势已经相当明显,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的限制,允许银行扩展所有的金融服务,从而使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同时从事多种业务经营,标志着银行业进入了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时代。相对于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而言,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成本、获利能力、抗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得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应对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带来的挑战中,表现出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强的竞争力。这说明,国际银行业最终走向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模式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伴随着商业银行的混业趋势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跨业经营趋势也日渐明显。商业银行正迅速向综合服务机构转变,业务范围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除了提供财务咨询、委托理财、信用卡等新型金融业务,还提供关于旅游、交通、娱乐的公共资讯服务,向非金融业的渗透扩展已现端倪。同时,非金融业的企业也在图谋进入商业银行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地域范围方面,国际银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商业银行选择跨国经营,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赢利和谋求自身的更好发展,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通讯与交通等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则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便利与支持。在全球经济继续增长、金融自由化继续深入、科学技术继续进步的背景下,可以预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曰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都会选择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以寻求更多的利润来源,和通过国际化获得更广阔的利润空间,从而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扩大化、国际化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二、经营方式的智能化、网络化趋势

1.商业银行经营的智能化。商业银行经营智能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体现为商业银行用计算机系统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以电子化方式自动处理日常业务。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体现为商业银行内部综合管理信息的系统化,即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银行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信息的使用、传递效率。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业务处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银行的全部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预测,从而实现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的高度集成化、网络化的人机信息系统。

2.商业银行经营的网络化。网络银行,又称互联网银行、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是指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银行。网络银行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作为传输媒介,以计算机及其他通讯工具为输入终端,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设置成本远远低子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正是基于这一优势,网络银行发展十分迅猛。

三、经营过程的创新趋势

商业银行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内部管理创新也可以被称为“银行再造”,指的是商业银行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调整、改变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业务流程,使银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与竞争力。业务创新则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业务方面的创新,主要是业务种类、金融工具的创新。

1.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表现为银行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改善内部管理。由于不同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差异主要是由内部管理水平的差异引起的,因此,内部管理创新活跃的银行,往往比那些不能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内部管理创新的银行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目前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创新特点是以客户需要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创新的主要策略包括根据客户价值定价、通过战略联盟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整合业务流程、实行客户与银行单点接触策略、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扩大经营范围等。从趋势看,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采取的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变革之策,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只要商业银行存在,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就不会停止。

2.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从商业银行创新的频率看,较大的内部管理创新只是偶尔发生,业务品种、工具的创新则可以不断出现。大多数的金融创新都表现为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业务方式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金融创新,如:可转让支付命令(NOWS)、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Super--NOWS)、自动转账账户(ATS)、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货币市场存单(MMC)、现金管理账户(CMA)、浮动利率贷款、金融期货和期权、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都属于业务创新这一类型。总之,商业银行的创新,不管是内部管理创新还是业务创新,都是为了获取利润和提高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的创新活动不会停止,创新的趋势会永远持续。

参考文献:

[1]王元龙.论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J].国

际金融研究,2002,(3).

[2]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

业的竞争与发展[ J ].经济研究,1999,

(8).

[3]姜海军. 商业银行发展的十大趋势[J].

新金融 ,2009,(3).

[4]杨建辉. 未来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与战

略[J].现代商业银行, 2001,(11).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电力行业

一、设备管理概述

(一)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是在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现代管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设备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又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与物质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设备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中,设备一般占到60%-70%,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国内外设备管理与维修体系的发展

设备管理是在设备维修工程学和综合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按照设备管理中维修管理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事后维修阶段(BM,Breakdown Maintenance)(1950年前)事后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目前仍然保留这种维修方式。

2.预防维修阶段(PM,Preventive Maintenance)(1950年-1960年)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设备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为使每个机件都达到使用可靠和安全,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图1-1所示为设备磨损规律。

3.生产维修阶段(PM,Productive Maintenance)(1960年~1970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多采用此维修管理体制,生产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由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四部分内容组成。

4.各种设备管理模式并形阶段(1970年至今)

20世纪70年代,随着英国月一尼斯・巴克提出设备工程学思想和日本在借鉴学习美国生产维修的基础上形成的个员生产维修体制(Production Maintenance)的出现,世界各国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设备管理理念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设备管理模式。

(三)设备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而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宇化、智能化的全过程,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

(四)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是一个由众多发、送、输酉己用电设备连接而成的大系统,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及运行状况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也决定着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检修是保证电力设备健康运行的必要手段。

二、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一)电力系统的发展

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变电站的数量逐步增加,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及技术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现阶段国家电力公司正大力推广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可靠性维修正如火如荼的在各地展开。

(二)电力设备故障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主要是对当前设备前期的、潜伏性故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找出它的故障规律,对这类故障的诊断是目前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图2.2即为故障诊断的流程图。

图2.2 故障诊断流程图

无论是常规变电站还是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其监控系统中,都需要增加一个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用以作为辅助决策手段,进而提高监控能力。要想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需要加入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内容,这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才更加完善和更有效。

(三)电力设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1.在线监测与状态维修

检修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在电力系统中推行状态检修是电气设备检修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操在分析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对状态检修技术的进展进行论述从配电设备测控技术的发展、电力供销体系变革、配电自动化资源的整体优化等3个角度对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技术发展进行了预测。

2.系统工程在设备管理上的应用

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总体与全局性的学科,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应用系统工程的理沦和方法促进现代设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设备管理必须立足于企业全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

3.离线检测无线传输趋势分析系统关键技术有扩频技术,全向天线,工作唤醒等。

4.结合新的设备管理体制和信息工程原理,提出了在该公司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北系统的硬件环境设计和软件逻辑结构。

三、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前设备管理的主要趋势是,以状态检测为基础,以可靠性维修为中心,以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而融合,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的实质是对设备实施全而的信息管理,主要表现在:

1. 设备投资评价的信息化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进行全而的技术经济评价,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为设备的投资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途径。

2.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设备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积累设备使用的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提高设备效益评价的效率,为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3.设备使用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使得设备使用的各种信息的记录更加容易和全而,这些使用信息可以通过设备制造商的客户关系管理反馈给设备制造厂家,提高机器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趋势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供应链,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可靠性工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趋势。所以现代设备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集成化。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有明显趋势。通过监测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油勤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

四、总结

随着工程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中各种先进技术、先进理论和先进软件开发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应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也将在这些新技术和理论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和进步。本文通过对设备管理发展的历史回顾,当今电力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作出了分析,并对未来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做了进一步展望。未来必定会朝着信息数据库化,集成化,网络化,自动化的趋势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软件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未来设备必定会越来越复杂,设备管理与信息工程将会结合的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457(2018)08-0161-002

0前言

信息時代的到来,加速了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范围,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了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必须确保高质量的电力服务。目前,我国电力覆盖范围以及电力保障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但是在电力系统的合理调控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时展的趋势表明,快速落实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不断引入新技术,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以保证和提升电能质量作为长远的发展目标,从而实现电能生产、传输以及管理的智能化控制。能够在脱离人工控制的基础之上,实现电力从生产到用户使用阶段电能的自动控制、调节以及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一直以来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长远目标,更是新时代下时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近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发电控制的初级自动化,正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在线潮流监视的功能。在各地区电路支路的连接处的会形成一个联络线族,遍布各地的联络线族的潮流总和共同组成了电网断面潮流。在线潮流监控的实现对于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通过对单支路线路以及断面的监控,极大的促进了电压和系统暂态的稳定性,避免了电路事故的发生,有效的确保了电网的安全。(2)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电力系统当中出现多点故障或者不同位点的同时故障,对其进行排查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是将电子测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同电力系统的实际需要组合在一起的产物。能够实现模块的自动检测以及故障检修,极大的提升了电力系统故障检测。(3)SCADA系统的广大应用[2]。SCADA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形成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目前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SCADA系统是远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各部分工作的现场监控和操控,主要表现在自动测量,设备的控制,数据的采集,以及参数调节的自动化。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有效的替代了人力,是时展的一大进步。(4)DTS的应用。DTS的应用,建立起了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对提升调度员的实践应用效率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后是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但是整体能力还有待提升。配电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能够有效的减轻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力度,降低电力系统的浪费,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都有了基本的概念。显而易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对提升我国整体的电力水平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科技的驱动之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正朝着图片化、远程化、以及分布化的趋势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正在实现着从人工到智能化的转变,处理事故的能力以及自身保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电力自动化系统必将朝着智能化电网全面覆盖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不乏智能化的因素。但是就智能电网的理念来看,如今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称之为智能电网呢?

智能电网是建立的基础是融合了集成、高速、双向的通信网络。目的是实现电网嗯经济、绿色、高效、安全。具有集成性、兼容性、自愈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特征。其性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利用高新的设备,精准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精密的决策支持系统。在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同时,支持各种发电形式的接入,从而启动电力市场以及电力资金的高效运行[3]。能够将我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层面,有效的解决电力系统现存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具体讨论一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2.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图片化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的性能正在向着数字化、快速化以及灵活化的方向发展,给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注入了图片化的发展趋势。新时代下,数字化、灵活性是各方面发展最主要的标志。随着生产生活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也对电力装置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力系统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等各项高新技术的综合,利用现代化的控制平台,能够实现电力系统数据信息的图形化展示,达到优化信息传递流程的目的。相比于传统的信息传递以及处理方式,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不仅能够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在操作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的前提下,保障数据精确度,将数据更直观的呈现在研究者面前。能够让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以及运行情况一清二楚,既可以做到工作故障的及时监控,还可以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优化生级储备足够的信息数据[4]。

2.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远程化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所配套的硬件设施落后,无法支持远程控制或者是远程控制的能力有限,导致工作人员的管理范围被限制在了一个很小的圈子之内。不仅严重阻碍了电力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就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加强电力企业各领域的远程化操作是时展的潮流。

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人员,将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不断进行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创设出更加智能的控制平台以及能够运动的终端设备,逐步优化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各个环节,加强每个环节的智能化控制。实现电力系统各个原件或者区域的控制向更加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电力自动化系统监测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能够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监督和控制,在故障发生的同时采取快速有效的解决措施,将故障带来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远程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远程化发展将是未来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内容[9]。

2.3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分布化发展趋势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分布化发展趋势是针对用户的需求产生的,能够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之上,优化电力系统,实现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分布化发展趋势主要是为了解决电力供应故障时,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当前,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分布化发展通常是通过在用户周围建立适当的发电设备,即备用的自动化发电电源。当电力自动化系统因为一些无法规避的因素,造成电力的供应故障时,这些备用设备就会接到信息替代原有的电力运输,保障电力的正常供应。并且着力提升发电设备的性能,确保供电的质量,确保不会对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但是不同于传统的发电设备,分布化发展趋势下的发电设备遵循的是绿色环保的节能理念,例如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因为,由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当前能源危机已经危及到了整个世界,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是关系到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因此,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应该注重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此同时,电力自动化系统还需要依托新技术的支撑,不断提高供电的质量,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分布化发展趋势,不仅满足现代的节能环保理念,也是未来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5]。

3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新技术探析

3.1视觉技术

视觉技术是智能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预设图天同设备收集到的图片之间的对比,来完成工作。视觉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的引用,能够通过修改遥控系统,实现优化系统整体性能的作用。在简化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操作流程、保障操作的精确性的基础之上,视觉技术还可以支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无人操控。

但是就目前我国智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有限,视觉技术作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力度有待提升。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该方面的科研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尽快的提升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视觉技术水平。

3.2微机保护系统

微机保护系统是未来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微机保护技术能够在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之上,优化电力系统的保护能力。微机保护系统对通信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有限的利用。与此同时,微机保护系统还能够有效的应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突发状况,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最大化的减轻电力损失,尤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环节中表现突出[6]。

3.3gps技术

GPS能够有效的定位故障位置,而且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测的需求。目前在我国很多的发型电力企业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在中小型企业还没有得到普及。同时,在现有GPS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增加电磁暂态故障记录器,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优化和升级,使得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好的为电力自动化系统服务。

3.4FACTS技术

FACTS技术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的简称,早在1986年就已经提出来了,并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可以说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史上的巨大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FACTS技术作用于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位,通过具有单独或者综合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对输电系统的电压、电抗、相位差等主要的参数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具体可控性以及绿色环保性。极大的提升了电能的质量,优化了高压输电的效率[7]。

FACTS技术将是智能化电网发展过程当中,必须使用并且不断优化的技术。因为,FACTS技术能够很好的弥补现存电力系统自动化网络的大电网运行控制薄弱等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是新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来看,需要在特高压电网以及各种网协调发展的整体基础之上,实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高度集成化,达到勘测数字化、设计模块化、运行状态化、信息标准化、以及应用网络化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要确保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而大规模的采用FACTS技术,能够实现潮流控制的灵活性以及电路电压和输送功率的安全高效性。当然,FACTS技术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完善,才能更好的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服务[8]。

4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前景展望

我国正处在百年计划实现的关键期,各方面的快速发展直接拉动了电力需求的猛增,同时也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式来看,想要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电力系统。而电力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政府以及企业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科研力度不断增大,并且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也日益密切,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最新资源。并且做到了对新资源进行有效的改良,同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實际情况入手,融合更多新兴的、有价值的技术,更好的为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服务。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在不远的未来,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与“人”的作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62. 

[2]赵玮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J].好家长,2017(17):247. 

[3]邹鹏.浅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J].知音励志,2016(12):213. 

[4]孙蕊.试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技术要求与未来发展[J].知音励志,2016,(08):264. 

[5]赵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09):106. 

[6]何世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企业教育,2015(02):515-516. 

[7]郑建晖.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及其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