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子的美育教育

孩子的美育教育

孩子的美育教育

孩子的美育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是教育教学最基础的内容,是激发孩子灵感,赋予他们学习热情的主要方式,有助于他们创作性思维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课程就是美术教育,它不仅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还能够借助画笔,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创作和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就结合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一下其重要价值,并切实提出科学的对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们创造性的重要价值

美术课程是幼儿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通过画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体而言,美术课程对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具有如下的作用。

一方面,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教育教学重要性的凸显,幼儿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提出了幼儿教育的新要求,即教学要注重多样化,通过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另一方面,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是学前儿童健全发展的必然需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不仅仅是要培养具有完善知识结构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而幼儿的健全发展就离不开对其创造性的培养,也只有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二、基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研究

幼儿教学是孩子们最先接触到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孩子年龄尚小,在学习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美术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幼儿教学的必修课,与孩子的生活紧密相关。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也已经清晰直观的了解到了我国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对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培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了将美术课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我们一定要做好研究工作,找到培养幼儿创作性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美术教师落后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根本看法,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手段,它对教学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我国幼儿美术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健全孩子的人格,并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采用更具特色的手段实施教学

幼儿教育不同于高年级教学,由于孩子的个性特征,使得它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培养。美术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利用画笔诉说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采取多样化的、更具乐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策略,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例如,教师可以在节日来临之际,让孩子创作一幅与其相关的图画,歌颂孩子心中的母亲节、劳动节。另外,美术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展览,将绘画与海报的展览结合起来,从而潜移默化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文化建设,为幼儿营造一个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

幼儿美术教学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也只有结合教学环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有助于个性发展的空间,才能更好地完善教学。对此,幼儿教师要重视美术文化建设工作,在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美术的思想和观念,影响孩子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学还应该丰富美术文化生活,将教育与实际相结合,丰富幼儿的美术实践经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例如,我国某幼儿美术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渗透绘画的功用,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每年都要举办服饰节、美食节、艺术节等活动,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大胆的表现美和创造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最后,幼儿美术教师还要规范幼儿的学习生活,在各个环节中都渗透独立自主的创作意识,开设绘画展览角,成立手工小组,利用新颖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了基础教学的主要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术课程不同于其他教学内容,它是一门视觉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幼儿营造一个可供发挥的想象空间,幼儿美术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转变传统的落后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更具特色的手段实施教学,并注重文化建设,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孩子的美育教育范文第2篇

爸爸对老师说“不”

老华一家来美国8年了,思维方式相当美国化。他们6岁的儿子东东,正在美国读一年级。考虑到将来可能会回国发展,他们把儿子送进了一所由中国人办的培训班,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汉语。 一天,老华在翻阅东东的作业时,发现有个组词的题被老师打了一个叉。这个题目要求用“亲”字组词,东东组的词是“亲嘴”,被扣分了。老华问东东:“为什么这个词老师评为错误?” 东东噘着嘴说:“我也不知道,老师说这个词不文明,可我觉得它是对的。” 老华认真地对儿子说:“老师是错误的,你是对的。走,我们去找老师。”马上领着东东到了语文老师家。 年轻的语文老师虽然觉得此举有点小题大做,但在老华的坚持下,还是改判了那道题,重新在作业本上打了一个勾。 老华告诉我说,他并不仅仅是为了一道题的对错去找老师,更重要的是想告诉孩子做事的态度:自己认为对的,就要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事情的真相。即使最后确实错了,也要知道为什么错。

儿子对暴力说“不”

周末,几个老乡在老华家小聚,其中一位初到美国的朋友带上了儿子。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相聚,我们自然感到亲切,围在一起谈天说地,不知不觉冷落了孩子们。 过了一会儿,朋友的孩子和东东都想玩一个拼图玩具,他争不过东东,便开始又哭又闹。朋友气急了,拽过孩子打了两下,孩子“哇哇”地大哭起来。我们也没多加理会,继续聊天――教训在外人面前哭闹的孩子,这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可过了一会儿,外面忽然警笛鸣响,大家正疑惑不解,东东已经领着两个警察进门了。警察说接到报警,这里有人虐待儿童。这时东东一脸严肃地指着朋友说:“他刚才虐待儿童了,我可以作证。”我们都目瞪口呆,怪不得朋友打孩子时东东往外跑,原来是去打电话报警了!这着实让我们见识了美式教育下孩子对家庭“暴力”说不的态度。

孩子对学校说“不”

孩子的美育教育范文第3篇

以貌取人,绝对科学。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衣着显审美,发型表个性。职业看手,修养看脚。“穷”会从全身散发出来,那些骗来的名牌穿戴再多也无法遮盖!

看起来有些绝对化,却也颇有道理。我赞同“衣着显审美”这句,也很支持父母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己的孩子穿上得体整洁的衣服,因为从小养成的审美,会影响他的一生。

美是永恒的竞争力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视频,视频内容是同一个小女孩,穿着不同的衣服走在公共场合,测试人们的反应。

当小女孩穿着看起来整洁干净的衣服时,路人们会停下来跟她聊天,非常礼貌地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小女孩得到了路人的关心与喜爱。

随后,工作人员把小女孩打扮成了一个衣衫褴褛、满脸灰尘的“小邋遢”,这样的她看起来比之前更加可怜。但是,当她孤独地站在路边,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看她一眼。

后来实验场所从室外转移到了餐厅,小女孩穿着花衣服独自走进一家餐厅,所有人看她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慈爱与温柔。人们给她拥抱,跟她聊天,还会折纸飞机逗她开心。然而当小女孩再换上那身破烂装扮出现在餐厅里时,全世界仿佛变了一个样似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人们把包拿得远远地,生怕被她给弄脏了。

人们的态度全都发生了360°的大转弯,没有了和颜悦色的笑容,有的只是满脸的嫌弃与厌恶,大家把她推来推去,谁都不愿意搭理这个脏兮兮的流浪小女孩。甚至有人服务人员将她赶出餐厅。

最后,小女孩因为太过委屈,伤心地跑出了餐厅,拍摄也被迫终止。小女孩哭着说:我觉得很难过,大家都叫我快走开。因为我的脸上有脏脏的烟灰和我穿着肮脏的衣服。

这段视频,意是在告诉我们“人不可貌相”,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的衣着外貌、动作神态,都在综合而复杂地共同营造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以貌取人”,是不分年龄和地域的。

穿着得体大方的孩子,能通过他们的精神面貌传递出一个信息:我是有人关心有人爱的孩子,我的父母对我很负责任,同时也很用心地教我为人处世和社交礼仪,我有良好的教养,跟我沟通你可以很安心。

所谓合适的打扮,并不是要父母们给孩子穿上满身的名牌,戴上多么贵重的饰品,而是在保证孩子穿得干净得体的条件下,尽量让孩子的衣着更加有色彩感和审美情趣。

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而且当让孩子以一种整洁得体的形象出现,就是给了他一张赢得他人亲近和认可机会的名片。

对孩子的审美教养,会融入他的气质

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先生在孩子只有4岁时,开始教他们练字。

据他的三儿子,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徐庆平回忆说,徐悲鸿会给他和他妹妹每人一本《张猛龙集联》,当时每天要写两页大字本,是对着字帖临摹。

他说,父亲之所以选择张猛龙碑帖给我和妹妹做教材,是期望我们能从中体悟到做人的品质――大度、开阔、坚实、雄强,父亲希望我们从小就学会欣赏壮美的东西。而这些,我在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后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此我终生感激父亲。

我们常可以看到,某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会特别热衷于学妈妈化妆。她们会用口红涂嘴唇,用腮红涂满脸,会热衷于戴各种各样的小首饰。而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则可能比较容易抢其他孩子的东西。这并不是因为他不乖,而是他有了审美观,开始觉得他人的物品比自己的好看比自己的美。

如果父母们抓住这个时期,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和景象,比如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服饰之美甚至饮食之美,孩子就容易受到影响,养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审美是条起跑线

20世纪80年代,徐先生去探访罗浮宫。当时,有一群七八岁的法国孩子和徐庆平先生一起进去,孩子们由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领着去参观一间建筑模型展厅。进去的时候,他听到老师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要仔细看,然后,要给我讲讲,希腊罗马式建筑的美和哥特式建筑的美有什么不同?”

这次的经历让徐先生深切地感到,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

孩子的美育教育范文第4篇

一、家庭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1.家庭美术教育情况调查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对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从事房屋租赁的家长占35%,从事个体经营的家长占22%,外来务工者占21%,仅有12%的家长受过高等教育、从事技术工作,还有10%的家长待岗。很显然,学生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对美术知识的了解很少,孩子学习美术的家庭氛围不足。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学习美术没用,只要把语数英学好就行,这使家长很难理解和支持学生参加美术活动,直接影响到子女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家庭美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2.家长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影响

家长的重视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家长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美术用具和材料,欣赏和重视孩子的作品,会使他们增强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从而对美术学习保持持久、浓厚的兴趣。

家长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美术的心态及状态。家长如果能够鼓励孩子进行美术创作和大胆的探索实践活动,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给孩子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能使其在美术创作中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能深化学校美术教育。家长和孩子共同画画,利用闲暇时间带孩子走出室外,引导孩子学会去寻找和挖掘那些蕴藏在普通生活中的美等做法,能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拓宽艺术视野,对美术创作始终兴致勃勃。

二、家庭美术教育的指导

1.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传播现代教育思想,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使他们认识到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家长明白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创造力,使孩子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体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竞争。要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注重对孩子的美术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学校的美术教育。

2.多元化评鉴学生的作品

美术是无错误学科。家长要学会用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美术作品,让孩子建立起对绘画的兴趣和信心。家长在评价孩子作品时应充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多表扬、多鼓励,不要以成人的审美标准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孩子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和批评,有些家长以“像”和“不像”为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作品,甚至横加指责、讽刺,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形成心理障碍,久而久之会让他们丧失学习自信,不利于美术学习。

3.创设艺术氛围,提高家长的美术欣赏能力

学校要不定期地举行学生美术作品展,创设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邀请学生家长前来参加,共同欣赏这些出自孩子笔下的一幅幅稚拙却充满灵气的作品。通过展览,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家长在思想上对美术教育也有了足够的重视。在活动中,父母加强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亲子感情更加融洽。教师和家长就如何正确辅导孩子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4.举办美术教育讲座,指导家长正确辅导孩子进行美术创作

孩子的美育教育范文第5篇

引言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的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上存在的差异。因而,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吸取美国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下文就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讲的是中美两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作者分别从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大部分讲的是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中国的家长所存在的悲观思维方式造成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家长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导致了中国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和品德问题等.由此也不难看出,美国的家庭教育有着一些我们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如: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第三大部分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作者认为我国只有变“传统”、“片面”、“封闭”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民主”、“全面”、“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大都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意愿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父母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长者恒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近年来,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中心。家长总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这种溺爱的行为,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在中国,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看做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有独立的合理思想;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书,游戏,长大以后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等等。美国父母大多不会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家庭很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很多家长认为,父母责任就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美国家庭的育儿观非常不同,他们注重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美国家长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中美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活上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

2.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3.经济上任意放纵。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5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4.学习上过于严厉。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对孩子成绩要求非常苛刻严格。

而美国家长重视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第一,宁苦而不骄,美国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打工,这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纸了。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另外,美国家长大都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太多压力。他们认为孩子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两国育儿观和教育方式不同,教育结果也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具有创新精神。(2)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

与此相反,中国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二、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哪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创造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那么,美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优点呢?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哪些呢? 

(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

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父母负责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在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二)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

 

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

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4、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

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学习教育知识,也不借签他人经验,教育结果一定不好,只会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家庭教育气氛紧张,缺少亲情。家长与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其实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努力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

[2]魏书生:《好父母,好家教》,漓江出版社。2005.5

[3]卢勤:《好父母,好孩子》,漓江出版社。2005.4

[4]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